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15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将伴随着对传统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1: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当今的中学教育逐渐迈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对当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其中蕴含的问题与不足,探讨针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方式成为当下我们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所探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一、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目标不明确

现有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很多都是偏重于某方面技术的培训,过于关注教师对技术的掌握,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模糊的目标既会影响培训的方式方法,又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三)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不能结合教学需要

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从事信息教育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而且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教学技能。只讲理论或只讲技术,而不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方式简单

现在的很多信息技术培训一般都是不论学科,全部集中在一起学习,讲基木操作还行,但是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每个学科对培训有不同的需求。

二、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

(一)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忽视甚至缺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素养不能引起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许多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其原因恰恰是他们缺少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使用或正确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前提条件。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例如,现在仍有一些教师还不懂得从网络上获取其所需的资源,对包罗万象的网络未能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很重要。其实,在各学科教学中,课件的展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其便捷性和多样性更是让人振奋。只要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就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

(二)培训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第一阶段: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基础,是教师培训的第一步。信息技术使用包含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与信息素养。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即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使用,常用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安装与使用、网络工具的使用(E-mail的发送与接收,Net meeting的使用,文件的上传与下载)等。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教育技术专家和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也称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师要学会操作计算机,能使用相应的软件,利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

第二阶段:制作简单课件。所谓简单课件,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课件,主要用于演示教学内容,不具有交互性或者只有简单交互功能,比如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Word制作的图文并茂的报纸、Weblog制作的教学日志等。这类课件要与具体学科的教学相结合,用来传达教学内容,解决一定的教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培训人员要参考受训人员所教授的具体科目,不能采用一个模式,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辅助教学时,对语文教师不必讲授Math type的使用,而对于数学教师则要重视数学编辑器Math type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第三阶段:制作高难度课件。与简单课件相对应,高难度课件即技术含量较高的课件,具有交互功能,能够针对某一教学问题做出详细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目前功能强大的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动画制作工具Flash、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综合使用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们付出很大的时间与心血。制作高难度的课件要视教师能力而定,此步暂用作选择培训内容,有余力的教师可以选修。

(三)分层次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

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0到4五个等级。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等级1: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接,或连接性很低。等级2: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据《全国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报告》对全国十几个省市近3 000位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仍处于等级0和等级1的低层次(重点培训教师技术方面的能力,与课程接轨较少),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连接性很低,甚至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根本没有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就不能仅限于培养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而是要重点培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因此,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育是培训的又一内容。

(四)教学科研能力训练

教师经过一定的基本应用能力训练和教学整合能力训练后,应注意对训练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从而真正把现代教育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使信息技术能力自然地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的思考,选择某一教改课题进行系统的实验和研究,通过有机渗透信息技术进行研究,高效地获取问题的答案,同时信息素养也会更加提高。

总之,对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作者:巴琴琴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将伴随着对传统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教师是否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对职业教育改革有深远、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信息技术 培训 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编号:szwzy201020 )主持人:李杰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将伴随着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一 江苏省卫生类高职院校现代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为卫生类院校教育用户量身定做的信息化产品与方案。多数信息化厂商专注于理工类高校的管理及教学模式,而缺乏对卫生类高职院校的熟悉与研究。设计出的软件不符合卫生类院校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不适合学校应用。少数能做系统集成的厂商又不能或不愿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培训,使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应用无法深入。

2.缺乏专业的IT咨询顾问和系统的师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本身都不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那么信息化建设表面很热闹,但实际却没有内容,信息化也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益。

3.服务问题。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遇到的服务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厂商由于自身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没有能力为学校提供量身定做的整体方案,仅提供标准化理论培训,无法长期专注某个高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至于设备搭建好了,却不知道怎么应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厂商对服务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服务作为商品还不太容易被学校所接受,使得厂商所赚取的利润无法支撑服务费用。

4.教师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江苏省多数卫生类高职院校均由中专升格而来,真正具备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一些教师由于年龄问题,俱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神秘感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障碍,阻碍了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就是讲黑板板书转化为PPT电子文稿,使用计算机及投影仪投放出来。

二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要想提高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及教育现代化技术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知识,通过培训使老师掌握和学习到目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并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培训的实践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培训的方法和模式问题是制约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

1.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目标和定位不够准确:培训方式主要采用面对面、分阶段的课堂讲授方式,而忽视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培训中理论知识和教学实际应用脱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偏向于纯理论知识的讲授或部分重要技术的操作,而忽视信息技术在卫生类特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的培训。

3.培训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培训中往往忽视教师的评价或局限在最终的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多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4.培训没有考虑学员的水平差异和学科差异性。卫生类高职教师由于年龄、学历、专业学科需求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及兴趣点,而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模式,使得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即要重视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和考核,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在给教师更多的动手机会的同时,还要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让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领域里,走的更远。

三 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培训理念及模式,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从个别性、自主性、交互性三个原则出发,研究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

1.个别性原则

由于受训教师自身年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差异,需要培训教师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尽可能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因人而异,特别是考虑卫生类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以此作为对高职教师实施个性化培训的依据,尽量做到因人施教。

2.自主性原则

由于高职教师本身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教学者,拥有较高的学历知识,且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积累了学习方面比较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组织者和培训主讲教师应该通过使用多样化的培训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受训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

3.交互性原则

对于已习惯了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尤其是已有多年教学经验并且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教师来说,改变其已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转变中会遇到很多思想和观念上的困惑。因此培训过程应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互动手段,帮助被训教师与培训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

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前期在我院教师中进行网络问卷调查405份,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其中80%的教师希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操作);50%的教师希望每个月举办1次,31.82%的教师希望每半个月举办一次;54.55%的教师希望单词培训时间不超过40分钟;68.18%的教师希望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的培训,77.27%的教师希望进行Internet网络安全知识培训,95.45%的教师希望进行Office办公软件培训,54.55%教师希望进行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培训,86.36%教师希望进行Flash动画制作培训,68.18%教师希望进行Photoshop类图形图像软件处理培训,68.18%教师希望进行视频、音频资源编辑处理培训,40.91%教师希望进行相关医学课件制作培训。根据调查表反馈意见了解教师的基本信息、信息化知识掌握层次及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的兴趣点等基础信息。为后期的分层次教学及培训内容提供信息依据。

根据上述三点原则,并考虑到高职院教师平时教学、科研压力较大,课后空余实践较少且相对不统一等特性,制定了“多平台混合培训模式”(图1-1)。该种培训模式采取集体授课、案例分析、课件制作、教学“诊断”、网络学习、协作交流、在线测评的多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师集中反应的兴趣内容,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其中,同一主题与内容,分时间、分校区进行多次集中授课,解决了部分教师由于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学习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课件制作等模式,由教师结合自身医学专业特色,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及需求问题,进行集中探讨与研究。通过协作交流、教学“诊断”、在线测评等模式,及时了解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实际掌握能力,及时针对薄弱环节和集中问题进行纠正。建设学院“信息技术培训专题网站”(图1-2),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视频拍摄,并将相关教学软件、课件等内容上传至培训网站,以便教师空余时间自学、巩固。

图1-1:多平台混合培训模式

图2-2:信息技术培训专题网站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优势和特殊教学效果无疑会对高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研究、开发相关信息课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医学的课程授课。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柯清超.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3):58—59

[3] 祝智庭.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讲稿[R].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6.

[4] 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6.6.

作者:李杰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3: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摘 要:现代教学发展给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工作也亟待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师教学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现状,最后基于此从明确培训目标、完善培训评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期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变化,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已成为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发展,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成为了关键,高校教师信息素质培养工作的完善也显得迫在眉睫。

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大部分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布局日趋完整。高等教育信息化也在快速发展。而现代教学的发展则给高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师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更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需求。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而能够使教学更为生动。其次,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当中更全面地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对于科研水平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如今社会信息环境多元化、社会环境多元化,高校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识、价值观等,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多元化与多层次。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则显得尤为关键。

二、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现状

教育学院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群体中使用网络教学的只有39%,而学生群体中有超过70%的学生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85%的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频率超过图书馆查阅资料的频率;超过70%学生参加或计划参加校外网络培训。这也表明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尚无法跟上学生的需求。而就现状来看,目前我国高校中一些非信息专业的高校教师大多没有系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能的掌握不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有限,信息素质有待提升;并且甚至有少数教师排斥信息化,对于信息化理解不深,接触较少,信息意识不强,没有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三、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明确培训目标

高校首先必须要明确培训目标,将信息技术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将其视为高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部分。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目标应当为树立起教师现代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发展教师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在此大目标的基础之上,同时可针对高校教师特征,细化目标确保其人本化与务实性,充分结合教师的内在需求分阶段与层次确立自身培训目标,例如可将培训目标分为初步阶段、应用制作阶段、综合应用阶段以及提升教学水平阶段,通过明确的分段目标促进教师稳步发展。

2.培训内容优化

上文有所提及,当前许多高校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培训内容也无法跟上教师与学生需求。新形势下,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必须要更新传统培训内容。具体来讲,培训内容的优化应做好以下几点:课程内容应当注重以提升教师信息技能、信息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能力为目标。其次,具体的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基本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教学信息平台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培训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培训,此外,高校信息技术培训需充分结合学校培训目标来构建学习培训内容,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体差异化。

3.丰富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上应抛弃固有的形式,充分做到灵活性与多样化,满足教师个人需求。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多种方式:学位进修,学位进修主要保罗专科、本科学位自考以及教学技术等研究生学位学习;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为学校所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作,其具体包含专题讲座、教育成果交流展示会等;短期培训,短期培训主要为教研部门以及各大院校所组织的短期集中培训工作;自发研修,自发研修为教师自发性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参与网络专题讨论,参加教育信息技术研讨会以及发表教学成果等。

4.完善培训评估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应当当完善自身培训评估体系来巩固培训效果。首先应当完善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总体性评价的结合,将教师培训表现同信息作品等综合起来评价;其次应采取多种教学激励手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主动性,例如高校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此外,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也需要积极探索教师培训考核同教师奖惩制度、职务晋升机制等有效融合起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学发展给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素质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应当从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完善培养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入手,促进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能够进一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马超君.试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策略[J].学园,2013,(04):93.

[2]姜曾贺.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培养困境与消解[J].教育与职业,2015,(01):129-130.

[3]陈彦平.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04):98.

作者:何俊林

上一篇:移动通信数字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财务预算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