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银行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银行会计是银行运行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其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为了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商业银行的会计系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转型期银行会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型期银行会计论文 篇1:

转型中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

摘要:会计档案作为银行档案中数量最庞大,反映银行经营活动最全面的业务档案,是银行档案管理的重点。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集约化和电子化的推行,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正经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本文针对转型中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以期探索完善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路子。

关键词:银行;会计档案;档案管理;管理优化

一、转型期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新特点

转型期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新特点表现在:一是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并存,并快速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二是会计档案管理实现集约化、电子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档案信息广泛运用,极大提高银行综合效率;三是银行会计档案实行实物和电子双轨制,不同载体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以电子为主,纸质为辅已成趋势,使档案利用变得极为便捷;四是实物档案集约化存管,实现了规模效应,档案保护条件得以改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五是服务外包在银行会计档案电子化中广泛采用,提高了工作标准化和效率,实现了不同资源优化组合。这些,都为开启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新纪元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转型中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传统管理模式遗留下来的超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年代跨度长,累积量大,采取分散(粗放)管理,优劣不分,造成资源占用和浪费,档案保管状况令人堪忧,急待清理消化。

2.银行会计档案集约化和电子化处理工作主要集中于业务运营档案管理方面,而对银行内部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推进明显滞后,仍采用传统做法,使电子化整体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3.实行实物会计档案集中存管后,统筹规划和提质增效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历史留存档案的数字化补录、集中存管纸质档案的到期鉴定销毁和新旧档案更新优化,以及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必要技术支持等问题,都需要予先考虑安排。

4.在实现不同载体的会计档案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电子存档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最终确认,其直接关乎银行会计档案存管发展取向和管理成本问题。目前,在电子化存档能够极大满足利用需要的情况下,银行仍保管着数量庞大的纸质会计档案,且增长迅速,而其利用率很低,且越来越少,在保管与利用之间形成巨大反差,这对银行来说已构成不小

的成本负担。

5.对银行后台档案作业实行第三方服务外包,可缓解银行人员紧张矛盾,实现不同资源优化配置和工作效率提高,但安全因素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会计凭证的鉴定销毁标准单一,只考虑业务价值,而忽略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记忆的缺失。

三、转型中银行会计档案管理优化的对策与思考

1.对数字化前历史积存会计档案进行整体优化瘦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这项工作以前也开展过,但不是每家银行机构都做了,或者做得不彻底、不全面,档案超期保管的现象普遍存在。银行历史会计档案不能够及时鉴定销毁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说: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档案观,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建立必要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具体业务指导

没跟上,才使畏难求稳、无事无责的错误观念得以存在和通行,以致贻误处理时机。因此,在转型中,必须对症下药,加快对沉淀、超期保管的历史档案进行去库存化,达到优化库存和轻装上阵的目的。对在去库存化中,保留下来的、有继续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须经数字化处理后纳入档案系统管理,其实物档案则采取集中存管,实现新老档案合并管理。

2.加快银行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推进其电子化进程。要建立统一的银行内部财务档案管理系统,实行分级授权管理。对各级银行机构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资料,均须转换成电子数据纳入管理系统处理,并由系统自动生成为电子档案保管,实现综合利用。其原始资料则由产生机构按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统一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全部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和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系统整体综合效应。

3.科学规划,提高档案集约化科学管理水平。实物会计档案集中存管的核心是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因此,在档案库建设规划时,须对档案形成、分布、数量及保管期限进行预测分析和成本核算(目前,银行集中入库的档案主要是 15 年和永久两个期限),要考虑库房的选址条件和成本、档案存管轮替周转使用等因素,合理规划确定库房位址、建设面积和档案存放划区。库房建设要符合档案保管要求,并根据档案的不同保管期限,采取差异化保管措施。对永久保管的档案,可按较高标准建设和管理;会计凭证则采取保基本,满足防盗、防火、防水等要求即可。要建立健全库房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

4.改进对新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方式。一是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把新到期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上级行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业务的具体指导,通过专业培训等形式提高涉档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开展鉴定销毁工作奠定基础。档案鉴定销毁工作须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程组织实施,落实计划、审批和监督等措施,确保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实现库管档案到期正常轮替周转,提高库房使用效率。二是构建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支撑平台。为减轻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压力,必须将档案管理先进理念导入系统(前端)管理控制中。在新业务推出时,凡涉及会计核算资料的,都应先与会计部门沟通,对其名称、用途、性质、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等信息进行界定,详列明细,纳入系统控制管理,并提供会计信息的电子阅读和打印。对涉及债权债务、借贷关系的交易事项,须建立系统逻辑关系模型,实行跟踪管理和有效对接,提供银行债权债务管理支持。在档案到期鉴定时,通过向系统输入到期档案鉴定范围信息,计算机就可依据事先设定条件进行自动搜索筛选,提交未了结债权债务档案信息(如业务发生时间、机构、网点、柜员及金额、档案存放位置等),作为实物会计档案清分、存毁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破解以往银行会计档案销毁鉴定分拣的难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积极推进银行会计档案电子存档合法化。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是现代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形式,即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在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利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为满足司法需要保留纸档。现行银行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按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分为 3 年、5 年、15 年和永久四档,但在执行中,各行都明确规定:同一会计档案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应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除随传票装订的档案及其他必须打印的档案外,其余会计档案可不再打印,统一纳入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或采用其他磁性介质储存和查询。这样,3 年、5 年期限的电子会计档案已不再打印和保留纸质存档。实现会计档案的电子归档后,逐步减少纸质档案的保管已成一种趋势。

6.切实加强第三方服务外包的管理。一要严把准入标准。银行机构应该选择具有相关主管部门认可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外包商,以避免服务外包政策风险。二要签署保密协议。银行机构应该与第三方服务外包商签署保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防范会计档案信息外泄。三要加强风险管控。业务外包不是管理外包和风险外包,银行机构要加强对外包业务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服务外包管理规章制度,对关键岗位、部位做到现场有人员把关,落实全程监控措施,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的初探[J].会计之友(B).2005(05)

[2]樊瑞.浅议加强会计档案管理[J].对外经贸财会.2005(10)

作者:韩健

转型期银行会计论文 篇2: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摘要:银行会计是银行运行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其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为了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商业银行的会计系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作为经济发展的枢纽,也就是商业银行系统也在发生着较为深刻的变革。但是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银行企业的兼并和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寻求自己的生存之地,就需要银行的会计系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需要对会计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约束。

一、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 票据结算的风险。目前随着市场交易的频率和额度的增加,因此支付的数量就在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在支付过程中产生的票据,就会带来风险。票据结算的风险主要是体现在票据填写信息的不清楚,就会造成会计风险;银行内部人员在结算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也会带来风险;逐渐增多的票据犯罪也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风险。

2. 会计审核与报表风险。会计工作者每天面临着大量的审核工作,在审核过程中,处理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的时候,每天就会经受大量的现金支付、账户登录以及结算等,这些资金流动的过程都会带来风险。在进行报表编制的时候,其是会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往往会使得报表的数据不真实,这样就造成了银行风险的产生。

3. 银行内部控制产生的风险。商业银行系统中为了尽量降低遇到的风险,往往会制定一系列规范的操作来对会计工作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这些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落实到实处,会计工作者往往会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业务上的重叠,从而难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银行的内部风险的产生。

二、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市场经济力度的增大。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市场经济改革,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银行是国有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很浓厚的计划经济的发展背景,尽管要推行市场经济,但是并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全将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模式完全抛开的。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市场上对银行系统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市场需求和资本吸收之间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平衡点,因此商业银行在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以后,不能够对平均利润率进行合理调节分配,这样就容易产生风险。此外,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合法的企业大量出现,这样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

2. 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目前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主要是体现在:不规范的开户,造成会计项目滥用;开户时的证明力度和审核系统不完善,因此就造成企业无法完成对账的现象;内部进行随意开票,造成了虚假证明的泛滥;随意对余额和报表的数据进行改正。更严重的是,一些银行的内部人员在开票的时候,喜欢做假账,这样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虚假成本低的增加,增大了银行的抵御风险,造成了国家的经济损失。

3. 银行管理制度的落后。在对商业银行的会计进行审核的时候,往往是以存款数量的考核,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基层建设,因此造成了银行的经营管理的过程的不完善,而且往往会缺乏监督系统的建设,这样就造成会计工作者的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差,违规操作的现象十分突出,久而久之,就对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风险。而且目前银行系统中缺乏激既懂会计业务又了解电算化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就造成了电子数据库管理的不完善,这样就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的资金流动。

4. 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会计业务在近年来得到的迅速的发展,会计从业者也在大量的增加,但是这些人才的整体素质却并不统一,这样就间接造成了银行风险的产生。目前银行内部的会计从业者往往都是过于关注个人业务的发展,却并不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形式进行了解,这样就造成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的偏低。此外,一些银行会计工作者甚至会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电算化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缺乏工作责任心和必要的法律知识,这样就造成了银行风险的增加。

三、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要使得银行抵御会计风险的能力增强,最为关键的就是银行自身要加强内部的管理。要了解银行风险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会计从业者以及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要加强监督系统的建设,要尽量避免交叉任职的现象,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在监督工作时出现的相互包庇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够使得管理工作条理化,并且能够大大提升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坚持责任分化清晰的原则,这样就能够使得整个银行系统处于一种既独立又联系的工作状态,各个部门都是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在整个银行系统中是处于一种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中,这样就增加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2. 加强银行会计审核系统的严谨性。为了能够使得会计工作者工作的规范性,就需要对会计审核系统进行优化,增加会计审核系统严谨性,在制定银行会计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尊姓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以及谨慎性的原则。要求会计工作者一定要遵守记账的规则,能够准确将表内和表外的业务反应出来;各种有价单证都需要进行登记,并且需要进行表外核算;要求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能够对账务进行真实、有效的处理;在对表报进行制定的时候,数据一定要反映真实的情况,要保证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过程的准确性,因此就需要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要让会计工作者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内心中能够加强对自己的行为的自律。要不断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诚信和法律的教育,通过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共同配合,要在整个银行中营造出一种诚信的工作氛围。在对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进行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进行合理分工,互相进行牵制。要使用会计人员的信用等级评估机制来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审核,这样就能够使得会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增强,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银行的风险就会相对降低。

4. 引进会计风险管理模式。要将风险管理模式引入到银行管理过程中,在整个银行中建立起来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优化管理过程和方法,建立起来严谨积极的管理文化。要加强对银行业务过程的每个细节的管理,使得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银行业务都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会计风险,并且能够在行业文化的带领下,使得会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

5. 运用先进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对银行的业务进行处理的,能够降低会计风险。因此就需要加强商业银行对高科技成功的应用,主要就是要加强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的密码管理、操作人员级别管理以及授权管理等。在银行内部要有固定的计算机管理人才,并且能够对計算机设备和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够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此外,还需要配置先进的银行业务辅助设备,比如票据审核仪、高科技密码仪等的配备,这样就能够加强票据鉴别的能力的,从而能够减少假票据流入到银行系统中,这样就抵御了银行的资金风险。

总而言之,会计风险是银行目前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加强内部的管理,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分行)

参考文献:

[1]王秀霞,王泓.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的措施.商场现代化,2008(8).

[2]焦枰.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财税研究,2014(31).

[3]杜艳.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民营科技,2012(4).

[4]邢海燕.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措施.时代经贸,2008,6(102).

作者:刘欣

转型期银行会计论文 篇3:

MindManager软件在内部审计中的实践运用

面对我国经济日趋多元化的趋势,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呈现多种多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贷风险与支付风险上面,金融会计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央银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一是应收利息、待摊费用等科目没有在表内设置。虽然设有“暂收款项、暂付款项”等科目,但其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具有不同的资金性质,其性质仅是临时性、过渡性的。二是再贷款、再贴现这类资产是根据国家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而操作和发放的。发行债券时也是按债券面值计价,所发生的各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业务支出列损益。三是对固定资产计价时,仅在购建时一次性列支,除规定的特殊变动外一般不做调整,存续期间也不计提折旧,清理时一次性核销原值。四是各项财务收入的确认,以我国中央银行实际收到的各项收入计入相应账户。五是所有支出全部纳入财务支出核算,财务支出不准预提虚列,一律据实列支。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费用开支范围及标准,上报财政部批准后实施。每一会计年度的本期收入减去本期支出、减去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所得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六是固定资产只在表外计算折旧额。七是应收未收利息在表外反映。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及县支行履职的相关规定,人民银行会计内控体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国库、货币金银、营业等办理会计核算业务的部门(以下简称核算业务部门)在受理业务时开展柜面监督,以及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采取复核、审批等方式开展事中监督;二是由事后监督部门逐日对核算业务部门上一日产生的所有会计凭证、账、簿进行全面复审,包括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内控制度执行的严格性等。其中县支行在核算部门内部独立设置事后监督人员开展平级监督;三是国库和货币金银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在接受同级事后监督部门监督的同时,还接受上级对口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以及对本级和下级部门会计核算业务开展监督管理;四是由会计财务部门对本行会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下级行的会计工作负有业务管理、检查、监督和辅导的责任,同时负责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对下级事后监督部门开展业务指导;五是内审、监察部门对包括会计业务部门在内、着眼于全行内控所开展的审计和监察。在这样的形式下,如何开展好对会计风险的防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认识技术手段对防控风险的益处

从防控风险的角度出发,开展好内部审计是一个关键。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一个内在机制,尽管好的内部审计可以推动组织治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但更多情况下内部审计还是一个如何适应组织治理的问题。作为县支行而言,每一个专项审计方案都不可能是为自身的业务情况量身定制的。因此,在内部审计中就应该以更开阔的思路,更专业的手段,来推进内审工作。随着会计业务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信息化在银行业的快速运用及发展,使现代银行会计面临一个崭新的环境,它不仅使银行会计工作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对我国传统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传统的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理论,在电算化背景下已不适用,会计电算化对银行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关键。

二、加大信息化及电子化力度

Mindjet的MindManager软件高度的互动性与视觉化设计,可活化思维,捕捉构思丶资料与知识并加以组织,聚焦于各种任务或专案项目,以清晰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对梳理工作计划和规划很有帮助,广泛应用于研究、组织、解决问题和决策中。而实际上,MindManager同样可以用于会计的内部审计中,本文以预算管理专项审计为例进行说明。

三、实例说明

按照《预算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方案》的要求,需要对预算编制、核批及分配情况进行说明:一是预算的编制。了解被调查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掌握其预算编制的依据,如基数、增长率、定额标准等。核实预算编制数与实际核批数各科目的差异金额,分析差额出现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评估预算编制与核批的合理性、合规性。二是预算的分配。了解机关本级预算及分配给下属单位的预算,了解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项目支出预算分配的依据。分析预算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审计预算分配是否存在向管辖行倾斜现象;大型会议费、大型修缮费、发行库维修改造等特定用途的预算是否按规定分配;县支行人均人员经费指标增幅是否高于全辖平均水平;管辖行是否存在克扣自用及挪用等现象;是否存在以下达费用指标方式替换实拨资金的情况。三是工资总额计划管理。核实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的核批、分配及完成情况,分析工资总额计划、实际工资收入总额及人员经费预算的偏差情况及变化趋势,在厘清各项总额构成的基础上,评估工资总额计划核批、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之导入MindManager呈现出如下直观的图表:

通过MindManager对专项审计方案进行图表化的优点:

(一)脉络化地呈现审计要求

通过MindManager可以将审计方案转化为更直观的图表,对审计要求进行逐项分解,可以确保在审计过程中不会出现遗漏。如果缺乏直观的手段,在实际情况中就导致:在检查时,只能依据单一的规定查处问题,一叶障目,很多时候就不免漏掉了实质性的风险而被迫纠缠于一些琐碎的细节中,内审流于形式。

(二)数据化审计资料

通过软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将众多的审计资料进行汇总收集,可以有效的集中数据资料,通过上传图片、扫描件等形式形成完备的电子档案。

(三)利于审计成果的转化

运用有效的数据软件可以在同样的工作时长下,有效处理数据,并将数据作为分析风险和构筑风险防控体系的基础。

(四)便于归集风险点

通过网络化的脉络分析和结构层次划分,利用软件可以形成一种用来分析导致问题出现因素的方法。首先,基本步骤是先确认出现的问题,然后利用审计标准化准则进行风险识别;其次,通过风险对问题进行发散式的360度审计追踪,找出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将这些因素按不同特性分类、整理,明确从属关系;第三通过发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过程的图形表达以问题作为主线,将各类因素层次分别列出,结果直观、条理清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将合规性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五)便于开展绩效审计

通过软件可以嵌入多种审计指标,对于指导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进行绩效审计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软件的层次结构,结合SWOT的分析架构,能够很好地对履职效能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量化。

四、信息化手段对会计风险防控的意义

通过信息化手段甄别风险。在软件中可以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在风险应对措施中应从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行领导角色出发,分别明确具体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内容。在风险应对措施的选择上,应从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考虑,管理措施可以作为技术措施的补充。这样经过处理后的审计方案既可以作为审计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日常风险防控的指南,实现“一次数据化,重复利用”的目的。

通过数据对风险进行量化。MindManager可以通过插入“子项目、附加项目”等方式,将各种会计报表及数据以Excel的形式镶嵌在图表中。这样通过数据的基础依据,可以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选择适当风险进行数据量化,并根据关联项目提供必要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这样审计之后,利用数据可进行再评估,以判断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的剩余风险是否已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鉴于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管理属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在按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上,使用MindManager可择机对人民银行某级行或部门专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按项目管理的要求突出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内容,重点审查和评价在风险管理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及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也可按COSO框架的八要素,进行以风险管理为特征的内部控制审计。

综上所述,虽然只是对MindManager软件功能的基础介绍,但从中可以看出通过类似的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对于当前内审转型期,尤其是绩效审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强内审工具的科学化、智能化将极大地促进审计工作。

作者:杨云光

上一篇:黑社会犯罪研究论文下一篇:理论研究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