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体育管理探讨

2022-11-18

国家的宏观发展环境, 决定着相对微观的体育发展的规模、质量与速度。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 体育发展特别是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育参与意识得到提高, 人们的文化体育生活也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变, 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进程, 以及相关的社区体育的发展。

一、社区体育管理相关概念

社区体育管理, 管理范围和人群主要是生活在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城市居民。第二, 有多个管理机构, 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政府各职能部门这些都有权参与社区体育管理, 而且街道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 这些企事业单位拥有较多的体育资源, 他们的参与能够促进资源共享, 解决更多问题, 使得管理力度能够得以增强。第三, 社区开展体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时自我服务和管理的自觉性, 很大程度上社区体育承载着互动关系与文化, 所以说, 在社区体育管理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特征, 需要提高各参与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参与意识、热情、积极性, 充分做好各方力量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城市社区体育参与的整体参与率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的提升, 但是参与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一老一少”, 参与主体有待于多元化的发展。调查研究发现, 城市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以离退休老人和学生为主, 中青年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参与意识, 但是迫于一些客观的外界条件限制, 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被缩减。社区体育参与需求需要有序的组织和内容丰富多变的锻炼活动来激发潜在体育参与者转变为现实的体育参与者。参与人群不断增加。但是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主要集中在较低层次的体育活动参与层面, 而对于较高层次的体育组织、体育管理, 参与程度较浅, 事务性被动参与多, 决策性主动参与少。社区居民体育参与效果较好, 但是参与方式较被动。一般来讲, 居民的文化程度、收入程度和自主参与意识与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成正比, 社区体育锻炼参与活动的多样性越大, 体育参与的总体比例越高。

三、社区体育管理内容

(一)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活动是否能够得以有效的运动、开展, 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支撑其运作, 所以在组织结构设置上要建立起市、政府、街道、居委、活动站多个层次的组织管理机构, 以居委为依托, 活动站为基地, 政府和街道负责组织牵头, 调动各方力量, 建立起生活化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二) 社区体育服务管理

增强社区服务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在体育运动方式方面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广泛服务意义的体育服务体系, 对体育服务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 尽量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帮助居民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和质量。社区体育服务具有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指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而是以满足社会居民需求为导向, 推动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第二个特点指的是群众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来参与社区体育运动的;第三个特点指的是社区体育锻炼过程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第四个特点指的是社区体育管理基本上集中在街道辖区范围内, 具有一定的服务区域稳定性。

(三) 社区体育文化管理

体育文化是一个比较大范围的概念, 涵括了文化、娱乐、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社区体育文化管理的主要重点是规划和建设各类娱乐设施、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文体活动、指导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 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开展各类建设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娱活动, 能够拓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不仅能够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还能够提高身体素质, 改善生活质量。因此, 在社区体育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小区各类体育活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提高各类体育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同时还要做好使用各类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 防止意外发生。

(四) 挖掘体育社区资源

社区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社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作为社区体育管理部分或机构要能够培养出具有体育组织能力、体育技能技术高、专业素养高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在目前的社区体育管理人才队伍中, 大部分人是兼职, 专职人员很少, 复杂的工作内容使得他们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 而且他们中多数未受过专业训练, 业务能力水平比较有限, 这就使得难以适应社区体育工作建设需要。因此, 在社区体育管理中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和资源, 多方筹集资金, 如辖区单位集资、赞助, 缴纳会费等方式, 充分协调和利用市区两级的体育设施, 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为体育锻炼活动和大型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设施支持, 比如在一些宽广开阔的场地开辟专门用于体育锻炼的固定场所或是辅导站, 使这些设施场所最大限度发挥功能。

四、社区体育管理对策建议

(一) 从居民体育需求实际出发

社区体育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广大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 因此, 要从居民的实际体育锻炼需求出发, 符合本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做到符合本地区社区居民的锻炼需求, 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社区居民比较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 让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并且遵循循序渐进, 难度适宜的原则, 在大范围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 从而瞒住不同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二) 注重社会效益、科学性和实效性

社区体育是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属于社会公益和福利的一部分, 具有义务服务特征和抵偿服务特征, 所以, 在开展社区体育管理活动过程中, 要充分了解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 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为出发点, 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获利, 要做到事中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其次, 社区体育开展的目标是促进社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所以要在科学性、实效性原则基础上强化对广大社区居民正确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教育, 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时要做到科学、有序, 帮助广大社区居民增强正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 这样才能确保社区体育生命力, 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

(三) 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重

社区体育的开展关键在于场地设施的建设, 这会影响到体育发展的规模水平, 所以在体育场所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合理划分, 在布局上做到统一筹划安排, 此外, 要鼓励各院校的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 开展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 在设施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效率。在硬件建设方面, 同时也不能忽略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方面主要是建设一支热衷社区体育事务、懂业务、善于管理的社区体育管理队伍, 这样才能实现软硬件的同步建设发展。

五、总结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体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发展速度也逐步提升, 但配套的管理组织能力、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等都处于滞后状态, 普遍存在运行面膜是效率低下、体育运动指导员数量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 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 社区体育管理要重视对人们体育参与理念的引导、调节好依赖心理, 将社区体育参与方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对城市社区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社区体育管理要明确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目标, 坚持一切从居民体育需求实际出发, 注重社会效益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项体育资源, 重视软硬件设施的并重投入。

摘要:随着城市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但历史上我国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 国民对体育锻炼的概念相对比较薄弱,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总量还是比较低的, 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问题也有待改善, 整体参与性上有广度, 但缺乏深度, 因此, 需要通过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 以此来唤醒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体育管理的含义, 指出社区体育管理的内容, 最后提出了社区体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体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田烈.社区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04) :23.

[2] 王科飞.中原经济区城乡社区体育现状及协调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 (05) :20.

[3] 彭长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 (05) :15.

[4] 程华.上海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对策[J].体育学刊, 2015 (09) :25.

[5] 韩坤.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行政管理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04) :25

上一篇:浅谈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制酸尾气异味治理措施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