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极影响的流行电视剧论文

2022-05-01

摘要:流行文化以市场经济为发展基础,具有商业性、娱乐性等多个特点。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学生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的影响。为了应对流行文化对中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学校应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展开教育,避免其受到流行文化的负面侵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具有消极影响的流行电视剧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具有消极影响的流行电视剧论文 篇1:

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及应对原则

摘 要: 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大众化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它的发展进程对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文化大众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展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扩大传播受众、丰富传播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其在工具属性上的局限性。因此,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工作,应当在文化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坚持将文化的主流性与多样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包容性,实现将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层次性,明确将文化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实践性。

关键词: 文化大众化; 主导价值观传播; 传播效度; 应对原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这也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中抓住契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大众化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它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进步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影响深远。因此,面对这样一股不可抵挡的文化发展潮流,我们应当对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展开方式进行重新思考。

一、对主导价值观传播与文化大众化的当代理解

(一)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主导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它为统治阶级所自觉建构,既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又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趋势,通过有效传播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以实现其鞏固统治、凝聚社会多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主导价值观具有统摄性,它能够把除己之外的众多价值观紧密凝聚在自己周围,并对它们进行引导、协调和整合;主导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为巩固和发展该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服务的;主导价值观具有群众性,它是一种群体性质的存在,必须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

主导价值观不同于主流价值观①。它们二者是一对矛盾范畴,具有质的区别。主导价值观引导和规范主流价值观,它无法离开主流价值观而单独存在;主流价值观也会影响主导价值观,它是主导价值观存在的社会基础。当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趋于统一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但这并非常态;通常的情况是,无论一个社会多么和谐稳定,它的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协调,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是被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大众的价值取向越是趋于一致而成为主流价值观,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是与主导价值观统一的。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正是通过对传播过程的掌控,引导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趋于一致的过程,或者说是促使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转化的过程。

主导价值观传播是意识形态的负载活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围绕价值观展开的理论,总是试图提示某种价值内容、价值规范、价值理解,以及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手段等。现代国家无不利用主导价值观传播这个重要手段,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传递特定的意识形态,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的价值系统,从而把人们置于社会共同体的同一性要求之下。因此,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不仅关涉到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还关涉到主权国家的合法性统治的辩护。此外,个体在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其价值主体多样、评价标准不同,极易形成多元价值观,从而导致价值选择上的迷茫。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能够在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复杂环境中,为众多个体价值选择确立一个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助于在社会成员间达成一致的认识和共同的追求,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我国文化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大众化是文化自上而下日益走向大众、通俗,而不再为少数知识精英所独享的过程。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随着社会分工和阶级的出现,文化渐渐演变成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从事的特殊领域,于是形成了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到了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大众参与、传播和影响文化的主客观条件形成,才有了文化向大众逐渐靠近和渗透的过程。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文化朝着大众的运动俨然也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要求与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文化大众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力打破了长期以来知识精英对社会精神娱乐方式的垄断,把文化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走近平民生活,回归民生,回归民意”成为了当今我国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主导思想。

文化的大众化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培育主导下的文化大众化发展在促进和推动现代社会政治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相当程度上直接推进了中国社会大众主体地位的建立和主体精神意识的提高,推进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有力促进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整体的发展和繁荣。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就文化大众化问题指出:文化的服务对象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文化作品必须把普及大众文化知识和提高大众艺术品位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改革,使之适应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和要求。[1]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基于我国社会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两为”方向。“三个代表”思想则为实践文化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那就是将先进生产力成果和中国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化这条“绿色GDP”道路的正确性,而且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大众化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二次学习时也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如果说政治号召下的文化大众化更多地被赋予一种服务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的话,那么在文化大众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则体现出全球化和文化经济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必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的蓬勃兴起,大量的影视、音乐、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等涌入市场,文化消费不再是精英的特权,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文化产业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大众的选择决定文化市场的取向,大众的需求决定文化产业的兴旺,文化大众化更加紧迫和必要。由此可见,从政治号召到经济驱动,文化大众化的时代要求虽发生了变化,但文化大众化的核心内容——面向大众、体现大众和服务大众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文化经济化大潮中得到了强化。

(三)文化大众化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联系

主导价值观传播是文化大众化健康发展的核心,规定了文化大众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在文化大众化趋势中,“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2] 因此,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生命线”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的文化大众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在处理这些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在推动文化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更离不开具有权威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促进文化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化大众化是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要求,它涵养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并改变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生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不是随意的发明创造,而必须依据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结合社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实际,将已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的居于核心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发现出来、凝练起来。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对历史文化形态和现实文化形态的继承与融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主导价值观更是如此。因此,文化大众化不仅是不可阻挡的文化发展潮流,也涵养了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内容。此外,任何意识形态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传播。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主导价值观传播主要靠单向硬性灌输,这种传播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许能取得较好效果,但是依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推动了文化大众化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意识形态特别是主导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如同胡惠林教授所说:“撇开关于意识形态的经院式分析,直接从当今社会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社会的发展已经进步到了一切有关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这一载体的规模手段才能实现的时代。”

二、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透视

通过深入考察中国文化大众化趋势的现实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及其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在联系,我们会发现,当前中国文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对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积极影响

1. 文化大众化趋势拓展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渠道。文化大眾化进程中,传媒的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空间,使主导价值观有了更丰富、更有益、更高效的传播渠道。现代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而无法避免地形成了传播媒介对于大众生活的笼罩甚至控制。换言之,没有现代传播媒介,也就没有文化的大众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观主要以概念判断、逻辑推论或理论体系来表现自身,其传播速度、辐射广度和吸引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当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借助文化大众化的发展平台时,首先会发生表现形式的变化,即由抽象的理论逻辑体系转化为感性的影音形象。这些运行方式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声音和视觉符号等编码,在真实或虚拟世界、或是两者交叉的时空中,实现多元文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与交流,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主导价值观的价值信念包含在广为市场接受的感性形象中进入传播途径后,就会获得极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2. 文化大众化趋势扩大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受众。“大众文化因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具有巨大的数量、广博的传播途径,大量、传播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3] 蕴含着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观也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彰显,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为个体世界的重构提供了现实条件。文化大众化趋势作为主导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打破因时空差异造成的主导价值观传播障碍,也解构了因等级和社会观念等差异所造成的传播壁垒,增强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可接受性,使得蕴含了主导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以渗透到更广阔的空间,拥有更多的受众。

3. 文化大众化趋势丰富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环境。文化的大众化趋势,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和更广的文化表达空间,其中大众文化是大众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领域。文化大众化趋势用消遣、娱乐和消费等方式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应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准,打造出一种适合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大众化文化。社会大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的创造、建设和传播活动中,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内心的需求与渴望,而且能够培养大众的民主意识和开放心态,体现了人们自由、平等、独立的现代化文化精神。这种具有时代性的精神不仅为主导价值观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丰富了主导价值观传播的社会环境。

(二)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消极影响

1.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裹挟的功利性对于主导价值观内涵的冲击。文化产品除了承担谋求一定经济利益的任务外,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功能——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但文化大众化在当代的发展显然夹杂着赢利性目的。一旦功利性成为了文化大众化的显要特征,它会使人们在世俗情趣在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妨碍人们对于高尚精神文化的自觉追求,消解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解构了社会主导价值观。同时,从人们的审美情趣上来说,将使人更习惯和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感知,渐渐脱离高雅品位,出现感性化和低俗化的倾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除此之外,一定程度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会构成重大威胁,但若不对其加以约束和管制,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某些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相关行业,若其发展不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就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

2.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推崇的商品化对于主导价值观本质的消解。在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文化产品呈现出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淡化甚至严重削弱了主导价值观传播中内在的价值取向。如同马尔库塞曾指出:“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毫无困难地把特殊利益当作一切懂事的人的利益来兜售。社会的政治需要成了个人的需要和渴望,这些需要的满足推进了商业和公共福利,整体成了理性的根本体现。”[4]导论1-2 由于文化产业的兴起,大众文化作品正以效益至上的原则被批量化制造出来,并具有了再生产的过程和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关注的是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而非产品内容。这样的文化产品,其中包含的思想必然难以起到对受众的培育、引领作用和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沦为了一种仅仅投其所好的工具。即使有部分作者专注于打造作品质量,精心创作出好的作品,也因出版业的商业化和追逐最高利润而无法得以传播。商业性文化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蔓延,它以具有诱惑力的消费、即时享乐的现代生活理念,促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全面泛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扭曲的消费观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主体的异化。人类创造文化的本意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解放和灵魂的升华,但文化大众化趋势却使人离这一初衷渐行渐远,甚至在浑然不觉间遭受了“异化”。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和人的平等、自由、解放等构成了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但在文化大众化的趋势中,已经彰显的人的主体性又面临着被压抑、被扭曲和被异化的命运。当今文化大众化趋势在用无尽的视听及情感享受刺激着人们感官的同时,也使人们陷入随波逐流、精神沉迷与价值丧失的泥淖,甚至丧失思考的本能和批判的意识,自身逐渐被物化甚至退化。马尔库塞指出,这样的社会是物质优裕、精神痛苦的“单向度的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中的自然也是“单向度的人”。需要强调的是,从表面上看来,文化大众化向人们提供了选项众多的娱乐方式,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无深度的娱乐。在这种无可选择的选择中,人们不但无法察觉到被控制的不自由状态,反而会感到愉快和满足。“在这些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个人自发地再生被强加自己的需求,并不能建立自主权;它仅仅证明着这些控制的效率”。[4]8 浸润在这种生存模式中,人们会逐渐忘却真正的自由,忘却主动选择,忘却深入思考和道德责任承担,成为了没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消费大众。

4.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内容的集约化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活力的遮蔽。文化大众化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日益走向单一化,违背了文化的独立性本质,这一发展倾向源于其技术性。由于新科技和新设备的相继问世,文化大众化借其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批量式生产模式,使得文化产品呈现出单调划一的特点。“每个男高音听起来都像是卡魯索的录音,得克萨斯女孩们的‘自然’形象就像是好莱坞模塑出来的模特”。人们阅读广泛流行的读物,穿款式相近的时装,观赏媒体主推的电视剧,造成兴趣和爱好的惊人趋同,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整齐划一,这进一步造成个体个性化和独特性被趋同化和标准化所代替,从而导致文化大众化过程更多地呈现出对于主导价值观的僵化理解与传播。

5. 文化大众化进程中受众的非理性化对于主导价值观传播阵地的瓦解。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受众的被动地位,每个人都拥有传播权,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观点和评论。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主要呈现出两种主要趋势:非理性趋势和理性趋势。当前在我国新媒体的话语场中出现的不容乐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的非理性趋势。因为新媒体的受众是一种泛受众,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兼任信源和信宿,这使得以往舆论把关人的作用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消解,对公共舆论的权威性造成了巨大挑战。新媒体传播的匿名性特征,也使得舆论监督常常带有许多非理性因素,有的甚至已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加之在网络的商业化运行中,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会故意自编自演相关事件或是放任网络暴行蔓延。为了追求点击率,网络媒体一向惯用引人注目的大图片、惊心动魄的大标题以及夸张的细节故事,来策划议题,越有争议性越有“创意”,使得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凸显。

三、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提升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效度的基本原则

文化大众化进程是精神实践活动顺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存在着的客观趋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既要肯定文化大众化的进步与合理性,同时又要规避和化解文化大众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主导价值观传播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坚持将文化的主流性与多样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包容性

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一个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并有多层面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发挥主导价值观在其中的整合、加工和导向作用。社会主导价值观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价值共识,才能被最大多数的群众所接受。复杂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特点,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去包容、借鉴和吸收有价值的先进理念,这样的主导价值观必然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

价值体系的包容过程并不否定其中一种优秀文化处于主流地位,而其他文化形态则处于从属地位。例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髓的文化就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传统的、民族的进步文化形态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就形成了基础与主导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系统。在文化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因为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文化方面的价值,例如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文化产业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在追逐经济效益的时候牺牲社会效益,也有可能在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产品的时候夹进文化垃圾,还有可能过于注重多样化的发展而忽视主旋律的主导地位。所以,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这也是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主导价值观传播内容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性,维护主导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发挥其统摄作用,这一基本的立场是不能模糊和动摇的。

(二)实现将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层次性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髓的主导价值观,其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先进性并不意味着只针对特定的阶层和群体。主导价值观的群体性特征还要求其必须具有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大众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傳播过程中,先进性和广泛性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对此,应当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并重,不断探寻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为实现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关注先进性而漠视广泛性的倾向;二是只关注广泛性而漠视先进性的倾向。因为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保障,没有先进性,在人民大众中进行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就没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没有广泛性,在大众中进行主导价值观传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是由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境界的多层次性决定的。现阶段我国人民大众,即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对象,是有层次性、差别性的,无论文化背景还是生活环境以及现有的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等,都因当今社会转型变革的现实因素,而呈现出多元、多变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些因素导致大众对主导价值观的学习、领会和接受能力呈现不同的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兼顾不同层次大众的思想实际。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上的层次性,研究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化需求,依据传播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别性,确定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目标。既要体现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先进性要求,又要体现其广泛性诉求。这样才能团结不同思想认识水平的大众共同进步。

(三)明确将文化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统一于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实践性

主导价值观只有经过了精英化的研究,才能使这一理论体系准确、完整地被阐释,才能促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被社会大众知悉,从而入脑入心,实现不断发展和不断开放。因此说,大众化的前提是精英化,只用通过理论精英化才能促成大众化的理论。在进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要用大众化的话语、通俗的方式方法对理论进行阐释和传播,才能够起到指导大众生活实践的作用,进而使主导价值观成为社会大众的理性追求。

从文化大众化的视域来看,主导价值观传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的弘扬与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本应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在民主、自由、平等和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传播目标,但在当前大众化传媒的话语平台上,草根阶层的自我呈现通常会受到媒体叙事的较大限制,并经常性地被网络意见领袖等陈述,呈现出自我意见“被绑架”、“被卷走”的情形,从而难以成为自我身份建构的主体。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主导价值观传播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的作用机理本质上是寻求和实现情感认同,即把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内容通过激情调动的方式锲入大众的心灵中。换言之,是运用感性化方式表达理性观念,这是主导价值观传播入脑入心的重要通道。当前,意识形态表达感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增强意识形态感召力、说服力的挑战十分突出,这要求我们在注重理论彻底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播实践方式的创新。

四、结语

从文化大众化这个角度探讨主导价值观传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中国的文化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文化大众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形态和模式,另一方面也存在跨越价值合理性的趋势,对主导价值观传播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包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使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导价值观在新时期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2 .

[2]张远新,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11.

[3]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04.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作者:杨尚勤 何芸 郝保权

具有消极影响的流行电视剧论文 篇2:

流行文化对中学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探究

摘 要:流行文化以市场经济为发展基础,具有商业性、娱乐性等多个特点。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学生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的影响。为了应对流行文化对中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学校应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展开教育,避免其受到流行文化的负面侵蚀。

关键词:流行文化;中学生教育;影响;对策

一、 流行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以大众文化为前身,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媒介得到大规模的传播,逐渐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形式多样,包括歌曲、电影、电视、小说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取向、审美趣味。流行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播人群,它以年轻人作为传播对象。且不同于精英文化,流行文化的制作成本极其低廉,能够大量生产,所以能够迅速在各个阶层中的年轻人间流行开来,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总体来说,流行文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基础是商品市场经济,传播载体是大众传媒,以娱乐大众为目的,以迎合大众口味为指南,具有商业性、娱乐性等多种特征。

(二) 流行文化的特点

1. 流行文化具有商业性

流行文化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凭借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相关媒介进行传播,这种时代背景产生的流行文化势必带有商业的强行渗透。相比流行文化中传达的价值和艺术理念,其制作者更关心它能带来的收入。为了达到丰厚的营利,商家往往迎合大众品位对商品进行制作,其后依靠遍布街头巷尾的大肆宣传吸引人们注意力,以此获得巨大收益。以图书出版为例,以往的文学作品作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往往只在精英阶层传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印刷出版业得到发展,图书的大量印刷得以實现,大量迎合市场需求的低俗小说、成功励志故事、鸡汤文化借助印书出版业得以在市场流通,且往往会产生一售即空的售卖效果,出版社则由此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

不只是图书出版业,电影行业、音乐行业等诸多行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都带有非常明显的商业性。通过商业性质获得利益是流行文化的永恒守则,这也是流行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

2. 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性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而流行文化却能够通过娱乐大众来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不同于以往接受精英文化获得教益的目的,大多数人在接受流行文化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娱乐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如人们在玩摇滚乐的时候就是为了融入音乐,在音乐中彻底释放自己,使情绪得到宣泄;在各种网络小游戏中体验虚拟世界的快意人生,忘掉现实的烦恼。除此之外,流行文化往往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传达出大众的心声,从而使人们获得认同感。总之,流行文化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娱乐大众,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3. 流行文化具有大众性

不同于精英文化只在精英阶层传播的特点,流行文化具有跨越阶层传播的特点。传统社会,由于技术的限制,往往只有精英阶层有资源享受到文化的熏陶。而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快速、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因此,流行文化便以大众为受众。这种大众性也使得大众的文化观念和心理需求等诸多因素对流行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流行文化往往通俗易懂、操作简单、传播便利,且能够迎合大众群体的消费能力。所以流行文化往往代表着大众的社会心理,且能够为大众普遍接受,具有很强的大众性。

二、 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 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缓解其学习压力

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尤其是中学生处于升高中的关键阶段,往往有着很重的学习任务,承担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学校的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往往需要一定的业余活动来丰富其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如前文所说,流行文化有电影、小说、游戏等多种形式,且具有娱乐性质,能够放松身心。而中学生平时的校园生活单调乏味,课业压力很重,需要一定的放松。这些电影、音乐、电视剧、小说等多种形式的流行文化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不同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丰富其课余生活,此外,还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缓解其因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和烦闷情绪。

2. 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其思维提升

网络环境下,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已经成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流行文化往往也借助这些大众媒介进行传播,为了吸引大众,它们往往蕴含新鲜的资讯。中学生置身于这些大众媒体之中,在感受流行文化的同时往往能够接受到及时、有效的前端信息,这些信息和知识一般很难在学校里面、课堂上获取到。因此,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长学生见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思维的提升,获得对学习的帮助。

(二) 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1. 中学生缺乏自制能力,易沉迷于流行文化,影响学业

中学生年纪尚小,一方面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接受能力极强。然而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没有形成一定的自制力,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差,一旦感受到流行文化的乐趣,就极易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在中学生中,网络游戏、畅销小说是最流行的文化种类之一,大多数中学生不但在星期天和假期中玩游戏,看小说,还会利用上课时间看小说,逃课去网吧玩网络游戏。人的精力有限,中学生一旦沉迷于流行文化之中,就很难再将主要精力分配给学习,长此以往,势必会荒废学业,影响其学业的完成,甚至会对其以后的整个人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2. 流行文化易诱发中学生价值观念偏差,阻碍其健康成长

流行文化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虽然也有部分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大多数流行文化追求娱乐至死的态度,倡导人们追求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严肃性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流行文化中倡导的这些价值观念极易诱发中学生产生价值观念方面的偏差,使他们形成一味追求享受的人生态度,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心,将会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非常大的阻碍。

作者:金荣

具有消极影响的流行电视剧论文 篇3:

青年流行文化探讨及其负面影响的应对

摘要:青年流行文化被青年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成为了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易变性等特征。青年是流行文化的主力军,是流行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流行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本文主要是对青年的生活和成长影响的最大流行文化进行的简析。

关键词:青年流行文化生活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活跃,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处于人生发展最关键时期的青年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青年的成长非常重要。本文试从流行文化入手,分析它对青年成长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和造成的负面的影响,进而探讨应对流行文化负面影响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青年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

1解读流行文化

1.1流行文化的涵义

流行文化又称为普及文化或大众文化,是指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吸引一般大众或最为一般大众所喜爱和热烈追随的人类行为的结果或意识,通常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1.2流行文化的特征

1.2.1大众性。流行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渲染了普通老百姓的心态、感受和欲望,体现了现代生活中普通人对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追求。其内容大多通俗,形式大多简单多样,容易传播,它直接介入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不涵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习惯。

1.2.2娱乐性。娱乐性是流行文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和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财富的增加,人们逐渐重视追求物质产品和精神享受,其中,感官享受占了重要的地位。流行文化正迎合和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使人能够放松心理,释放心里的孤独、压抑、焦虑等消极情绪,使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体现。

1.2.3商业性。流行文化因为受众广大,容易传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商家善于利用、改造和推动流行文化,以此牟取最大的利润。他们会随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新的流行因素,想法设法制造新的卖点,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制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并运用娱乐的营销手段推向市场,从而使流行文化纳入了生产线似的商业流程。因而流行文化具有明显的商业性的特点。

1.2.4易变性。求变求新是商家增强流行文化产品竞争力的要求和手段,利益的驱动促使商家不断推出新的流行文化产品,从而造成流行文化的周期很短。流行文化这种形式上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增加了流行文化的魅力,使人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热情和追求。

1.3流行文化和青少年的关系

1.3.1青年是流行文化的主力军,是流行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网络聊天、流行歌曲、日韩服饰、街舞……流行文化无处不在,深入到青年的生活中,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流行文化包围着年轻人,深深吸引着青年,在青年的广泛参与、推动下迅速传播,同时,在参与过程中,青年以其自身的价值观选择着流行文化,创造出新的流行元素,影响着流行文化的走向,推动着商家不断推出新的流行文化产品,来满足青年不断发展变化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1.3.2流行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丰富了青年的生活,開拓了他们的视“,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同时,由于青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未定型,不可避免地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模糊的认识,因而其对待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认知都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深刻的。

1.4影响青少年的几种常见的流行文化形式

青年流行文化种类多,内容丰富,以下是对青年的生活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几类流行文化形式:

1.4.1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沟通交流文化。据调查显示,上海市青年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30万,44.3%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0-20小时,29.7%的学生每周上网5-10小时,20.4%的学生每周上网20小时以上。聊天、跟帖灌水、收发邮件等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活动是青年上网的重要内容。手机也可看作是电子网络的一种延伸。手机短信由于资费便宜,表达形式日益丰富,双向互动等特点,成为了青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深受青年的欢迎。

1.4.2以外来文化为代表的生活消遣文化。在青年的生活消遣中,流行文化的元素占着重大的比例。如泡吧、跳舞、K歌、打网络游戏、观看影视作品成为青年休闲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传媒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青年流行的生活消遣方式中,外来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韩日电视剧、服饰装扮,跆拳道、街舞等运动休闲形式,这些外来的文化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受到广泛追捧,很有市场。

1.4.3以社团组织为平台的群体活动文化。社团是以成员的志趣爱好为基础开展活动的非正式群众组织。在高校,学生社团跨年级、班级、专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如在笔者所在高校,2012年有40个社团,其中文艺、体育类社团20个,占50%,与专业相关的社团8个,占20%。随着网络在青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一种新型的网上社团也正在悄然兴起。兴趣爱好相同的青年在网上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开展小团体活动,有各自的活动地点和交流模式。如爱好旅游的青年在网上组织“驴友团”,有相同品牌私家车的车主组织“车友会”,在节假日相约结伴出行。

2流行文化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流行文化中包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但也包括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糟粕,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积极作用

2.1.1对开阔视“,丰富日常生活,缓减青年的心理压力有重要作用。文化活动在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份额,而流行文化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流行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能丰富青年的生活空间,使其生活色彩多样化,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丰富其知识,提供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够缓减青年来自功课学习、人际交往、生活条件、工作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促进心理和谐,成为青年生活的“减压阀”。

2.1.2对拉近人际关系,促使青年更加广泛地交往,推进青年社会化有重要作用。拥有共同的文化志趣和业余爱好,对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现象共同关注,是青年走到一起来的“粘合剂”,青年们从流行文化中获得共同的话题、话语,分享共同的情感与趣味,并借此获得一定的身份认同。在张扬个性的时代,青年流行文化在促进青年增强合作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影响,同时,在共享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实现青年与同龄人、与成人、与社会的有效沟通,推进了青年的社会化。

2.1.3对解放思想,解放个性,推动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影响。流行文化有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培养价值主体意识。流行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拓展了青年价值观念的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价值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吸纳了新时代的元素,蕴含了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2.2负面影响

2.2.1流行文化以娱乐为主要功能,若沉溺其中,会直接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影响青年的学业与健康成长。如部分青年自控能力不强,因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习,虚度了青春年华。流行文化强大的娱乐性还常将青少年学生引入虚拟社会交往中,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

2.2.2若不加选择,全盘照搬,易诱发道德问题。青年处在特殊的成长时期,生理、心理尚不完全成熟,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加之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社会上和网络上的一些流行文化产品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特别是道德实践能力弱化。若对喜欢的流行文化不加选择,全盘照搬,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会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比如经常玩网络游戏的人,变得越来越懒散,越来越失去自我,越来越不关心集体。网上的一些过于自由泛滥的言论和网络虚拟社会的一些缺乏监管的行为,甚至让部分青年道德水平直接受到影响。

2.2.3流行文化的消极面易造成青年价值标准的模糊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价值选择的矛盾性。流行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消费的价值取向。流行文化通过广告、影视等形式不断地灌输着新奇的充满无限感官刺激的“符号诱惑”,诱导并强化了青年过度消费的价值取向。二是流行文化无形中诱导了追求功利的价值观念,使青年淡化了对远大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转而过分追求和期盼富裕、富足生活。

3应对流行文化负面影响的策略

青年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年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其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流行文化对教育的积极作用,限制和减弱其消极影响,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3.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年在文化选择上的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从某種意义来讲,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对青年中的影响可以说是个博弈过程。流行文化在青年头脑中越强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就越弱化;相反,传统文化越强化,流行文化的影响就越弱化。流行文化强调了人的自由发展,弱化了社会道德的教化问题,容易引发道德问题,因此,每个人在早期都应该接受一定的传统教育。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传统文化方值观,加强青少年在文化选择上的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3.2加强传统文化在流行文化中的渗透,促进主流价值观融入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博弈的同时,也相互包容。流行文化并不排斥传统文化,相反,当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变成流行的元素,披上流行文化形式的新装,传统文化或其经典内容就能以片段甚至整体的方式保留下来,呈现出来,并得到青年的认同和追随。

3.3加强流行文化市场的引导和规范,提高媒体的道德责任意识。市场经济导致媒体的道德责任感受到挑战。在追求利润和“市场卖点”中,如果盲目迎合青年的文化需求,过度渲染流行文化,客观上会促使流行文化的无序发展,对青年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误导,给青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造成教育的难题。因此,媒体和文化工作者要加强自律自警,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加强监管,规范流行文化市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

3.4开发积极健康的青年流行文化,满足青年的文化生活需求。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发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文化,更好地满足青年的主观需求。要充分重视共青团以及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组织力量,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符合青年身心发展要求的各种文化活动。要尊重青年的主体性,贴近青年、丰富内容和形式,增强互动性,给青年打造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尽可能多的年轻人参与,引导青年对流行文化进行理性筛选,提升流行文化品味。

参考文献:

[1]王玉香.屌新媒体时代透视青少年“丝”文化现象.中国青年研究,2012(9):85-88.

[2]孟霞,余瑞祥.流行文化的“境”“界”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7):44-47.

[3]黎昌友.高校校园流行语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4]孙宁.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研究[J].淮海工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2-114.

[5]孙占国.怎样看待当前的流行文化[J].求是,2000(12).

作者:曾朝霞

上一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政治论文下一篇:趣味实验活动应用教育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