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关键词:中学教育空间;特色课程;未来学校

学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工作内容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4.1.1 离散型布局

4.1.2 串联型布局

4.1.3 集聚型布局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7.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致谢

附件

上一篇:行为心理学论文提纲下一篇:物流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