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技巧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的策略,以期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备课如何备好课,从哪个角度去备课,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说明备好课的重要性。只要备好了课,就为上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学语文备课技巧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备课

摘 要:要想上好一门语文课,教师就要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备课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备好课,就能为后面的授课和反馈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和笔者教学经验,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备好课,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经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逐渐摸索出了备课的小技巧,现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

1、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总结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

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融化在脑海里,形成意识。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写完教案,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在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

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四、技巧的运用

1、提问议疑导入。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2、叙述故事导入。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就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定会很浓。

3、歌谣导入。歌谣,特别是儿歌,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课堂教学中也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引导,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

4、谜语导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5、游戏导入。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

6、音乐导入。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如《鸟的天堂》,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上作文课,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只歌》,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只优美动听的歌曲,并加以适当的点评。

导入新课的艺术和方法还有很多,如笑话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表扬导入法、观察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珍闻导入法等等。切记生搬硬套,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系统、科学地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绍云.浅议小学语文如何备课[J].读写算,2011(17)

[2] 孙春福.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J].小学语文教学,2008(6).

[3] 张明辰.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备课[J].学周刊,2014(14).

作者:杨薇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分析论文 篇2: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的策略

【摘要】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的策略,以期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备课

如何备好课,从哪个角度去备课,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说明备好课的重要性。只要备好了课,就为上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推进新课程改革,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备好小学语文课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新的途径。

一、从“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角度去备课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对不会乱走的。从小学课文看,作者的写作思路归纳起来,有以下的十个思路。写人的文章,一般思路是:人物形象(身份)——以事表人(一件事或几件事,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活动等)——赞扬或抒情。叙事的文章,一般思路是: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写景状物的文章,一般思路是:总述外貌及地理位置——景物和事物的特点详写——赞美。写小动物的文章,一般思路是:总写或局部写动物的外形特点。(分述身体主要部分的形态和功能:生活习惯(吃、住、活动)、用途与价值。写活动场面的文章,一般思路是: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环境和氛围——活动过程——结束感受。参观游记一类的文章,一般思路是:简述地理位置和总述外貌——(地理方位转换的顺序)各处景物特点——议论和感受。寓言童话类的文章,一般思路是:虚构的内容(背景)——情节——寓言的中心道理。古诗、现代诗,一般思路是:借景、事、物抒情言志。抒情散文,一般思路是:借以抒情的事、景的特点——喻理抒情(根据感情的线索贯穿全文各个部分)。说明文,一般思路是:被说明事物——事物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事物的作用。

只要掌握了作者的思路,寻着思路去备课,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把握目标的定位和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感人故事。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的思路是:起因——经过——结果。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想想: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其次是重点品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品味这些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再次是文中最后的结果你满意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作者,你觉得还可以有怎样结尾?如此设计就是依据作者的思路去安排的。

二、从“文本特征”的角度去备课

小学语文共有四种文体比较常见:记叙文、说明文、童话和古诗。

可根据这四种文体的特征去备课。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小学阶段,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也划归记叙文之中。记叙文以事感人,表达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记叙文备课设定的重点目标是赏析语言的运用和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体会文章作者思想感情。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从不同侧面介绍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情意。说明文备课设定的目标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事物,知道这个事物的特点和用途。

童话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童话中的主人公的行动,可以不依照自然的法则和科学的规律,但是它又是曲折地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本质。例如《丑小鸭》的故事,就通过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被剥削被压迫者的不幸,同时又反映了他们对于摆脱歧视和冷遇的渴望。童话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少年儿童能在阅读后受到有益的教育。童话备课设定的目标要体现童话特点,至少落实三个方面的引导和练习。首先,要体现童话艺术幻想。其次,体现童话拟人、夸张、象征特点。最后,要体现童话的故事情节。所以,童话的备课目标设定重点可以放在“读文并品析想象的句段;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手法句子,并仿说练习;最后是通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几个环节上。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意境美、语言美、音律美、形式(形象)美。

古诗的备课把握目标时,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设定:首先是知人论诗——懂作者;其次是知史论诗——懂背景;再次是知事论诗——懂内容;最后是知象论诗——懂意境。总之,教学过程贯穿“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寄托什么情感?”就能把古诗的教学重点落实到位。

因此,基于这四种文体的特点,可以根据以上文体的特点去进行备课,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单元要素”的角度去备课

备课时将单元语文要素和教材紧密结合,多留意文本在落实语文要素方面的侧重点,以及教材在哪些方面关照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哪个纬度。这样的教学目标感就会更加突出。教学中的随意性也就大大地减小。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天窗》一课,这篇课文所在的是第一单元,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依据这个要素,在教学设计《天窗》时,可以从以下的几个环节进行设计:首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画出相关语句,做旁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次,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请结合文章的关键语句说说理由。再次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透过这小小的天窗,你还可能看到什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你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最后是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在失落或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同桌讨论后汇报分享。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聚焦一个训练点。备课时抓准单元要素,真正让“好教利学” 在课堂中落地。

四、从“课后习题”的角度去备课

达到目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先确定好教学目标,课后习题已经提供了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思路,备课时应该依据课后习题来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有效的备课。紧抓课后习题,充分结合课后习题的主要题型、内容、训练方式等,通过有效的备课,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后训练。如,在教学《池子与河流》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在于“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其次,结合课文主题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拓展。所以,在备课时,就要教师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对课后习题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模式运用到的技巧等进行设定,并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课后习题的不断渗透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会本篇课文生字、词的基础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本课的道理。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课后习题,巧用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加有序扎实灵动高效,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无涯,研不止。本文只是从备好小学语文课的几个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冀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俊颖.试论如何抓住文章思路組织课堂教学[J].中国校园导刊,2011.

[2]吴玉滨.单元统整教学,要抓住语文要素这条线[J].小学教学参考,2020.

作者:李玉娇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分析论文 篇3:

对教师“集备素养”的思考

集备,即集体备课。集备素养,是指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广州市天河区区域集体备课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近十年。在这十年中,天河区小学语文科组摸索出了竞争式、主题式、主讲式、互惠式和引领式等五种集体备课实践模式①。无论哪种模式都跟教师的个人参与密切相关。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可度与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集体备课是否有效。因此,笔者想结合广州市天河区小学语文科现有的区域集体备课案例,从个人层面谈谈教师的集备素养。

一、个人钻研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集体备课可以让教师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迅速地积累间接经验,集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现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可是,缺乏个人钻研的集体备课只是一个“凑热闹”的过程,这种现象于集体无丝毫贡献,于个人无点滴成长。纵观天河区小学语文科的区域集备案例,我们发现,个人钻研是有效开展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请看其中一则案例节选:

【案例】从“语言”到“言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向转变

这个学期,我教三年级语文,适逢我上《灰雀》。我希望自己不再重复以前的教学思路。我总在想: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有点找不准路子了。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绝不能只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上。我开始阅读相关文献。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凭借对语言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我顿悟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应该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方法。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我们区域集备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围绕这个方向,我们开展了集备研讨。我们先认真研读教材,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点: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同时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特点。这不正是教学价值的体现吗?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区域集备团队继续开展集备活动。有的老师谈到如何挖掘文中的言语训练点;有的老师认为把握住言语训练点后,还要进行有层次性的练习;有的老师认为,学习了言语知识,要实践运用,才能内化为语言能力……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最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案例中的教师在执教《灰雀》一课时,遇到了教学上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呢?该教师积极阅读了相关文献,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提炼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在这样的理解下,《灰雀》一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呢?······这些问题则需要集体讨论和研究了。因此,这里讲的个人钻研,是指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前对个人教学现状的反思。它包括: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发现问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思考问题,整理归纳之后提出问题。教师的这一系列个人钻研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个人钻研,集体备课只是一滩无源之水,一截无根之木。在个人钻研这一基础上,集体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教师之间才能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可以说,有效的集体备课始于教师的个人钻研;同时,有效的集体备课又能激发和开启教师的下一轮个人钻研。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

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区域集备团队里,有身经百战的“老教头”,也有初出茅庐的“菜鸟”。一味地让“菜鸟”跟着“老教头”飞,“菜鸟”难有一飞冲天的时候,“老教头”也终有身心俱疲的一天;反之,“老教头”以前辈的姿态只顾着“剥削”“菜鸟”的劳动成果,“菜鸟”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现象必然屡禁不止。在集备团队中,“教师之间的差异应被当成一种资源去对待,坚持每一块木板都是这个‘桶’的组成部分”②。在集备过程中,教师贡献知识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有通过互惠互利给参与者带来持续、稳定的满足,集体备课才能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从一位新手教师的集备案例可以看出,“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是集体备课持续发展的关键。

【案例】集备:投桃报李的过程

下周,有二十年教龄的杨老师将公开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作为集备的一员,我的角色定位很值得思考。我是按“集备传统”,在执教老师准备好初稿甚至完成试讲后,被动地提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呢?还是“自讨苦吃”地全程参与,主动地建言献策呢?我觉得,集备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方式,有效的集备更是催进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被动地参与集备当然没有效率和效果可言。因此,我决定在这次集备中做到以下三点:主动跟进,积极思考,全面配合。

经过讨论,我们这次公开课决定以“语用”作为教学重点,绝不把时间浪费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我们初步打算将“引用”作为训练点。对我们这次公开课来说,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着实有限,还是得自己冥思苦想啊。如果,我们真的要以“引用”作为训练点,那哪些诗句或俗语学生可能会用到呢?我们提前准备一些,学生学起来是否会更容易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搜集起相关诗句来。既然文本的内容是介绍20世纪的科技变化,那“千里江陵一日还”“欲上青天揽明月”“天涯若比邻”等等诗句都可以表现其中某一方面的变化呀。我按照这个思路搜集了十余条信息,希望可以减轻杨老师的备课负担。

杨老师的教案初稿新鲜出炉后,她第一时间发给了我,这样的信任让我大为感动。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最为欠缺的就是教学经验。学校想了很多办法让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可是效果都不甚理想。一是因为教学经验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知识,不是简单地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就能实现转移的;二是因为我们总是要求老教师知识共享,年轻老师并没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不公平的“交易”当然会流于形式。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次集备活动中采取了主人翁的姿态。

这是一次“主讲式”集体备课实践。集备成员围绕《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教学内容,采取一人主讲、众人研讨的方式开展专题性集体备课活动。这种类型的集备活动由于成员分工不同,成员内部可能会存在为他人备课、事不关己的心理。这种心理只会把一次难得的“合作”变成“合坐”。案例中的年轻教师因为抛弃了过去的“集备传统”,“主动跟进,积极思考,全面配合”,从老教师那里得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欣赏与信任,也让她产生了新的灵感新的创造。所以说,有效的集体备课一定要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因果关系。集备成员不遵守这一知识共享原则,一味索取,那是群体的蛀虫、小偷,“集备”之路必将无法延伸下去。“老教头”的丰富经验、“菜鸟”的锐意进取都是集备团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才是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三、“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

集体备课不是标准化生产。它“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③。作为集备组的一员,“我行我素”固然可怕,不加思考与选择地“见贤思齐”也同样值得警惕。不管是“老教头”对“菜鸟”的建议置若罔闻,还是“菜鸟”把“老教头”的只言片语奉为圭皋,都会让集体备课沦为一种形式。“理想的集体备课,应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和谐共生,它的功用应指向‘和而不同’。”④我们来看一则“老教头”对“菜鸟”的指导案例:

【案例】大胆“拿来”,用心重构

2009年3月,我们作为区教研中心组成员,被安排指导一名新教师上课。我们一行3人如约与彭老师见面。她授课的内容是“母爱是 ”。集体备课开始了,彭老师先介绍了她的教学思路,其中她谈到,通过网络搜索,知道有“亲情储蓄卡”的设计而深受启发,将其改良为“母爱储蓄卡”。看来,这个老师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听了彭老师的讲述,我们充分肯定了运用“母亲储蓄卡”的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体验(母亲对我的爱)进行回顾与盘点。但我们发现她对学生的人物细节描写缺乏指导。我们建议她通过设计细节描写片段赏析、口头练说、方法提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物细节描写的训练。随后,彭老师对教学设计重新进行修改。

课堂上,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母爱是 ”的交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母爱储蓄卡”帮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母爱”的点点滴滴,使母爱变得简单、具体。她还抓住“排队”故事,借用流程图,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顺序,通过片段的赏析,引导学生归纳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些扎实的训练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这节课凝聚了这位老师与中心组成员的智慧。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这次集体备课中,见证了这位青年教师的历练和进步。

这是一则“引领式”集体备课案例。这种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组和中心组等优质教师的作用,对指定的新教师进行研究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①。在这类集体备课中,新教师很容易“畏惧”权威,并最终“屈服”于权威。新教师的个人思考被无形扼杀了。值得庆幸的是,案例中的新教师一方面仔细聆听专家的教诲,一方面积极地进行个人思考,最终把专家的意见内化成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专业上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集体备课中具备“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尤为重要。“择优从善”的态度是为了保持教师的个性,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而“择优从善”的能力则决定着教师个人的发展,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择”是一个比较、甄别的过程,“从”则是一个接受、内化的过程,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师个人的经验、风格、环境等。“优”与“善”是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等在内的一切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知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敞开心灵去交流,敞开头脑去辨别,择优从善,这是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能力,更是集体备课的目的之一。

四、存于内心的约束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集体备课制度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已建立多时。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是件简单的事,而有效落实制度却彰显着一种意志力,需要每一位教师把制度的约束变为内心的约束。纪律就像石头,把它背在背上,人们会气喘如牛,不堪重负;但把它垫在脚上,大家就能举目远眺,心旷神怡。

【案例】把制度变成“垫脚石”

自从我校教师代表在区教研活动中做了题为《明确目标,一课一得》的专题报告后,我们集备团队压力倍增。管教学的副校长与语文科组长经过商议,共同策划了本学期的集备活动——第一轮集备活动:提炼言语知识,制定教学目标;第二轮集备活动:课堂教学实践。

副校长亲手设计了教学计划简表,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重点是确立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挖掘每个单元的言语知识,以及建议采取的策略。各年级备课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梳理及提炼各单元每篇课文的言语知识点。

新的教学理念,独创的计划简表,让我们无法像过去一样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只得老老实实逐课梳理,认真提炼。因为任务繁重,我们首先进行了分工,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利用教学空余时间完成自己的挖掘与梳理工作。为了保证进度和质量,每周四下午的集备时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我们以年级为单位聚在一起交流、讨论,互相评改、指正。一个月后,凝聚着老师们智慧与汗水的《2014学年语文各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图表》终于成型,我们在如释重负之余,却有重生般的喜悦。

一开始,我们是在任务的驱使下,上级的命令下,喋喋不休的抱怨中进行工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盲点;在每周一次的交流讨论中,获得了新的灵感与启发;在以“言语训练”为重点的教学实践中,尝到了变革的甜头。于是,我们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对每周一次的集备活动也由厌恶变成了期待,我们把制度变成了“垫脚石”,看到了更远更美的风景。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集备团队中,他人的监督、制度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但要获得一份职业的自豪感、人生的成就感,我们必须甘愿被制度约束,甘愿被任务驱使,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在上面的集备案例中,教师们从一开始的叫苦不迭到后来的甘之如饴证明,“要我做”和“我要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境界。把集备制度当成“鞭子”还是“营养”,决定了一个教师的发展速度与高度。

五、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自21世纪开始兴起的新名词,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导修网页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区域集体备课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区域集体备课有时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负荷的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繁重的事务工作,让教师分身乏术,纵使有学习或分享的机会在面前,也可能因为时间及精力因素而作罢,直接影响区域集体备课的效果。”⑤因此,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

【案例】一名新手教师的“成长攻略”

教研员陈燕老师跟我说,想让我在全区展示一节关于一年级的词语积累的复习课。我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比地激动,这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呀!于是,我很快地答应了。陈燕老师大概跟我说了她的想法,在一年级教材中,选择几个点,进行复习。于是,我开始思考:一年级的量词、反义词和“的”字词组都是比较重要的,我可以选择这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去查阅了网上大量的有关一年级量词、反义词和“的”字词组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然后整理一些有用的资源,开始写自己的教学设计。

这是我每一次上公开课比较有效的方式,对一个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在思考自己的设计之前,先大量阅读书籍、网上的相关资料,最好是视频和课堂实录等。这种方式,可以使我在短时间内,对这个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主线等,有一个较为深入的学习,对我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非常有效。尤其是很多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语言等,更让我受益匪浅。在积累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再思考属于我自己的课,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借用有效的资源。这一次区的公开课,我也不例外地用了这种方法。

这则《一名新手教师的“成长攻略”》形象地告诉我们,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有效参与集体备课的秘密武器。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有时,赤手空拳未必是英雄,竭尽全力武装自己反倒是智者。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众人拾的柴是“废柴”,火焰还会高么?集体备课的初衷是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难题,促进教师队伍的群体发展。可是,越来越多“虚有其表”的集体备课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作为“集备”的一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才能促成一次有效的集体备课呢?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但获取的基础则是“贡献”。个人钻研的能力、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存于内心的约束感涉及的是“贡献”问题,“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解决的是“获取”问题,而良好的信息素养则关系“获取”与“贡献”的效率。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知识管理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区域集体备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TJK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 姚燕涣. 区域集体备课的理论与实践——以天河区语文学科区域集体备课为例[J]. 小学语文教与学,2011,

(2).

② 于国贞主编.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集体备课案例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③ 胡玉龙.集体备课别被人为僵化[N]. 中国教育报,2013-03-17(10).

④ 宋文权,张玉兰.集体备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 江苏教育研究,2010,(3A).

⑤ 姚燕涣.区域集体备课认可度及其障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小学教师为例[J]. 教育导刊, 2011,(3).

本栏责任编辑 潘孟良

作者:刘儒英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与中小企业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