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从2006年的1688.5亿元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我国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已达22.73%。而高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每年的科研经费递增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此大规模的科研经费,越来越严谨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使科研经费在使用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研经费核算和有效监督也面临考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论文 篇1: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体系创设分析

摘要:近几年,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为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情况下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体系打造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各项财务会计资金的使用。为此,文章在阐述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管理关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认识高校科研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完善科研经费制度、细化会计核算科目、加大对科研经费使用审计等方面思考怎样优化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监督,促进高校科研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监督管理

在国家对教育部门发展经费投入力度的提升和高等院校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下,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国家对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和高校内部缺乏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两个方面。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如果不科学不仅会对学校发展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规避高校科研经费资金使用风险。需要相关人员通过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来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

一、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经费监督的关联

第一,良好的会计核算环境是高校科研经费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从科研经费的筹集、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等都需要强化内部财会核算管理,通过有效的财会核算来提升经费利用率。会计核算体现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督管理的各个阶段,因此需要在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第二,有效的会计核算能够提升高校经费管理水平。通过打造有效的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监督控制制度能够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规范高校经济秩序。

二、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高校科研经费立项申请中往往是高校教师凭借个人影响力。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基于科研经费的获取来源一些教师会认为这些经费是自己的资本,一旦完成科研项目,这些经费任由自己支配。另外,还有一些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对科研经费的认识停留在代为管理方面,在经费的使用和计算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二)高校科研经费收支管理混乱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收支管理困难具体表现为:用于实际科研开发的经费十分有限;科研负责人为科研活动所付出的支出比例较大。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管理情况来看,科研经费一般用在汽油费、校内外成员招待费、学生助学研究费等方面,能够有效用在教师科研的费用十分有限,教育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低下。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横向科研经费核算和管理比较混乱。一些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主观随意性较大,不仅额外增加了会计核算管理成本,而且也降低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效率。

(三)高校科研经费中的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

第一,缺乏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高校经费入账一般会计入代管款项进行核算,由此导致高校财务核算只能对每个项目的总体经费进行控制,无法对经费的使用收支进行计划和控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对各项经费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经费的使用比较随意、盲目。第二,科研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符合实际情况。各大高校并没有对科研项目购入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设立专门的会计核算账户,因而在使用科研经费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高校财务只能在管理时计入实验设备账户。另外,科研固定资产的购入和结项后的移交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会计核算审查力度缺乏、已登记入账固定资产管理交接手续不完善。

(四)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高校科研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接受其它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委托所承担的科研任务而取得的相应报酬。高校横向科研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具有经营管理性质的活动,在具体实施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给委托单位开具发票,并向相关税务部门缴纳税金。但是从当前高校财务核算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财务會计核算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即发票开具后只能等项目经费实际进入学校相应账户以后才能进行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的规定和国家税务机关对税金缴纳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冲突,在科研经费没有入账的情况下一般由高校代缴税金,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税金不能够按期到账。

(五)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在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时常会遇到科研经费审计问题,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高校科研预算编制不科学。高校科研预算编制不科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编订上,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为了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没有慎重考查经费预算设置和机制,相应的水电暖支出、房屋使用费等间接费用测算过高。二是相关人员对各项科研经费的支出分配缺乏经验,费用的实际支出和预算支出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随意性大。

三、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体系创设策略

(一)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认识

科研工作是高校管理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核算管理不同。由专门部门独立核算。高校运行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对一系列财务资金费用进行统一的核算管理。为了能够提升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有效发展,需要高校明确自身财务会计管理的主体地位,强化对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科技活动开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和科技进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科研经费预算有效落实提供了重要支持。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科研经费相对较足,但是相对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等方面,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科研经费收支管理混乱。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完善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一方面,增设更为明细的科目对间接成本来进行核算。通过增设明细科目来对间接成本进行核算,细化各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打造完善的间接成本核算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强化对高校科研经费固定资产的管理。结合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科研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要求,需要高校结合固定资产的性质来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限。

(三)明确高校科研经费中的会计核算科目

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规定,高校科研收入需要设置“科研事业收入”科目(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获取的收入),在“科研事业收入”科目的设置下核算高校从非财政部门获取的各个科研经费收入、科研机构拨入的科研经费。

高校科研收入核算应被确定为科学技术类的范畴,在“科研事业收入”下设横纵向二级收入科目,并按照高校科研项目的属性将科研费用划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三级明细科目。同时,还可以按照科研经费资金来源属性将资金费用来源属性划分为“中央政府性投入”、“地方政府性投入”、“非政府性投入”等;同级财政部门拨入的科研经费在“财政补助收入”下设“科研事业收入”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并应按收入的“类款项目”分级核算,这样科研经费收入在科目上实际由两大部分组成,由两个科目内容核算。

(四)强化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

第一,高校财务会计核算部门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结项时间和操作程序的关注。在高校科研项目结项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发挥自身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对相应科研经费的及时清算,严格审查和核对各项经费的总体支出,制定科研经费决算表。另外,为了强化对科研经费的有效审计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对已完成項目的及时结账,在结账之后注销相应的账户,避免出现因为资金长期挂账而出现的资产浪费问题。第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部门要加大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监督和审计力度。结合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向和具体内容,高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督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对预算费用的执行、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会计核算、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购置固定资产和资产管理情况等。在具体的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中要着重检查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出现超预算和擅自挪用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结项后,高校应该成立专门工作组来时科研项目进行专项财务审计,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五)按照科研预算额度加强对科研经费支出的控制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资料可以被高校财务部门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数据。假设某一门课题研究涉及到的预算内容包含设备费、材料费、加工费、劳务费等,这些费用具体资金支出额度不同,为此,在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将预算费用项目和科研课题项目的账号关联起来,对课题开展各项目所需要的会计核算额度进行分类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是高校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水平直接关乎高校科研事业发展。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在充分认识科研工作重要性、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经费监督关联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探究优化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及监督体系创设的策略,旨在能够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财务会计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活动发展。

作者:吕蔚琼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论文 篇2: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建设研究

摘 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从2006年的1688.5亿元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我国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已达22.73%。而高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每年的科研经费递增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此大规模的科研经费,越来越严谨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使科研经费在使用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研经费核算和有效监督也面临考验。基于此,作者拟从财务管理者的角度,探讨在科研资金管理中,发挥会计最基本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以提高科研资金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监督机制建设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涵

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在科研资金具体使用过程中,遵循会计核算的原则,依据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并结合自己的职业判断,对科研业务进行审核、报销、记账、对外报出等一系列活动,从价值量上反映科研项目活动的全过程,使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科研经费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科研活动向既定的目标运行。会计监督一方面同样需要通过定量、定性的指标,如计划书、任务书、预算书、科研管理办法、项目研究内容等,对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二、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和监督现状

1.科研经费逐步实施预算管理,但没有覆盖全部科研项目。当前,纵向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在项目申请立项阶段就要求项目申报人在申请资金时,提供资金的支出范围,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项目负责人按照批复的立项书、任务书或申请书使用项目资金。有些项目还对开支范围进行约定,如国家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要求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费等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总体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科研项目,科技部门、财政部门近年来结合经济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在规范项目预算管理,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也比较重视此方面的预算管理。

在横向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管理上,预算管理显得较为薄弱。由于大多是校企联合或委托研发的项目,企业逐利性的特点,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几乎是没有预算,即使有预算,也只是形式上的,项目负责人可以在实施过程中随意调整,在加上横向科研审计监督力度缺乏,使得高校科研部门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够到位。

鉴于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的差别很大。纵向按预算支出,在审核原始票据时,会计人员会结合项目研究内容和预算,核算上比较严谨;横向科研因通常无预算,核算上就不够不严密。

2.科研资金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并且在项目指标和统计口径上,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不对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多部门管理,项目申请、预算批复、资金使用审批、会计核算和监督、资产办理、审计监督,分别由项目负责人、立项部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部门等多部门在参与,往往导致科研资金管理上信息不对称。科研项目批复的预算情况是由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掌握,财务部门不掌握预算,同时项目预算支出内容和会计科目核算口径不一致,并非一一匹配,因此即使预算完善,在项目预算指标和统计口径上,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不对接的情况仍会继续存在。

3.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中,公、私不分情况严重。科研经费支出中,部分花费分不清是科研项目支出,还是个人家庭消费。比如电话费、网络使用费、差旅费、办公耗材、图书资料、餐饮费等等,在原始票据审核中,表面上票据是合理、合法的,实际上此项支出经济内容是否真实,财务人员很难辨别和判断,并且也是无力应对,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人弄虚作假、违规违纪,以合法形式做掩盖,获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科研经费会计信息失真。

4.科研项目研究领域多样性,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亟待更新。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的复杂性,问题的多样性,促进了科研项目研究领域向多样性、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科研项目研究内容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生变化,科研人员的知识、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在不断更新,那么就迫切需要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紧紧跟进,否则就会出现信息代沟,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上缺乏职业判断的相关知识,会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提高缺少了助推力。

三、构建高校科研资金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措施

在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重要性,以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高校科研资金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各方面着手,共同推进科研活动的良性循环。

1.宏观上: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环境和科研业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及执行力强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为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构建提供法律保障,使会计核算和监督有法可依,引导会计核算和监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相关部门之间要也要加强沟通协调,一方面避免政策上的冲突,一方面在相同指标的界定上,口径尽量一致,实现信息对接。

2.微观上,主要是指高校自身内部管理上核算和监督机制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制定符合自身科研业务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高校要考虑自身科研管理的需要,应该由财务部门牵头,联合科研部门,结合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适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更细致、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时,可以从经费来源、经费性质、会计核算可能遇到的情況等,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的考虑,既要以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又要合理预测和估计未来经济事项,并且要实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办法,为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发挥保驾护航。

2.2实施科研项目全过程预算管理,加大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资金管理的深度。从项目立项之初,财务人员就可以参与到项目经费预算的制定中去,在经费预算制定时,结合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相互之间就进行沟通,制定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人员要依据项目预算审核报销原始票据,经费按预算支出,实现预算目标。项目中期检查、结项验收时,依据经费支出的明细账,进行支出归类整理编制决算表,再由财务人员核对整理的数据,确保归类合理、数据真实可靠。因此合理的项目预算是科研经费日常核算、项中期检查、结题结项决算书编制的数据依据。

2.3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信息公开化一直是大众倡导的理念,高校财务信息同样需要公开化、透明化。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具体到科研经费报销的流程、公共财务软件使用流程,甚至于经济业务发生后原始票据如何取得、如何粘贴、如何审批等等都应该公开、透明。财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教师掌握了相关的财务信息,就减少了他们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经济往来单位之间的反复奔波咨询,减少了财务人员反复多次的解释,同时规范化的票据使会计核算更高效,会计信息更具及时性。

2.4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拓展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财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质量。财务人员每年都强制性的进行继续教育,就是为了使财务人员了解和掌握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继续教育的内容一般只局限于财务方面知识的培训。而科研经费的核算除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外,也需要具备相关的科研方面的知识,所以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拓宽、拓深。财务人员可以从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相互交流、交谈,讲座、网络、书本、咨询等等,多方式、多渠道增加知识的积累,以便于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小平等.初级会计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何岸.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模式探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周艳.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第12期.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度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高校科研资金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建设研究》(编号:201505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路秀平

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论文 篇3:

会计核算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启示

摘要:当前,科研腐败案件的不断爆发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全面记录高校科研经费流动的会计核算,能够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会计核算中发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业务真实性相关性存疑、浪费现象突出、预算科学性存疑等问题,从主客观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会计核算;高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科研投入不断增加,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比上年增长4.8%。但与此对应的是,高校科研腐败案件频发,部分科研工作者、知名教授甚至个别院士因科研腐败受到法律的惩处,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声誉。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2012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等三个文件。高校会计核算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从收入确认、资金使用、支出确认计量等方面对高校科研经费流动进行全面的记录,相对于其他监管部门,会计核算人员可以接触更多的原始信息,能够及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各种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需要通过会计核算人员的执行得以落实,因此,高校会计核算能够在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一、高校会计核算发现的问题

(一)业务真实性存疑

会计核算的依据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原始凭证,包括发票、购物清单、合同等,其中发票是最重要的原始凭证。业务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始凭证本身的真实性;二是原始凭证代表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前者的不真实表现为假发票,可以通过发票查验来鉴别,较易取证,在实务中容易被核算人员识别并拒绝,其被通过的可能性很小。而后者的不真实则较为隐蔽,具体表现为发票为真,但发票代表的经济业务并未发生或者发生的数量、金额、内容等与发票所载不符。虽然核算人员可以凭经验识别出有问题的发票,但由于难以获得直接的证据,在课题组提供解释说明的情况下往往被允许通过,而在人为拆分报销的情况下连说明都不用提供。例如,在同一单位大量采购电脑耗材或者在同一打印店短期内有大量打印费,这类业务往往是不真实的,但是实务报销中却很常见。此类发票主要依靠课题组的自我约束,核算人员仅作形式上的审查,如购买物品数量是否合理,出差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年龄等是否合理等等。

(二)业务相关性存疑

会计核算实务中另一个明显的疑问是发票的相关性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将非科研用途的发票在科研经费中报销,如个人用途的电话费、网费、图书、办公用品,个人或家庭旅游产生的车票、住宿费,个人招待费等;2.发票在不同的项目之间随意报销,在课题承担人存在较多项目时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在一个项目经费不足时选择在另一个项目中报销,而不管业务与项目是否相关;3.在科研项目中报销非必要的费用,如为达到执行进度,有些课题组大量采购电脑耗材,其必要性显然存在疑问。

(三)存在突击花钱情况,浪费现象突出

与报销非必要费用相关的问题则是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突出。这一方面与经费不能及时下达有关,有些课题经费在下半年甚至是11月份以后下达,却要求在年底达到一年的使用进度,这显然会造成课题组突击花钱。另一方面,课题组认为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且财政还有进度要求,于是重复购买实验设备,超量购买实验耗材、办公用品、电脑配件等,造成实验设备闲置,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

(四)经费预算的科学性与可调整性存疑

有些课题组负责人对预算不够重视,在经费申请时预算比较随意,有些甚至是由学生来填写,在报销时才发现没有预算,于是申请预算调整,一旦调整申请通过又反过来让课题组觉得预算无所谓,在下次申请项目时照样随意编制预算。而另一方面,有些项目预算调整程序复杂,课题组觉得麻烦,就用别的发票来代替报销,造成发票信息不真实。

(五)科研经费的集中性

知名教授的名下往往有众多的科研项目,而一些年轻的老师则往往难以获得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科研经费多的人愁钱怎么花,想法设法的寻找发票报销,会造成诸如浪费、虚假业务发票等问题;科研经费少的人愁钱不够花,不仅科研难以开展,还会对其招生、晋升等产生影响。科研经费的过于集中会影响年轻老师的科研积极性,不利于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一是经费不能及时下达,由于预算在3月份批复,等经费下达时往往已经到4月份,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经费在下半年下达,而执行进度却以自然年度为准,即使经费12月份下达,到12月31日也算一年,达不到进度要求则会影响后续经费的拨付,课题组不得不进行突击花钱。二是制度不完善,科研重立项轻结题,主管部门往往根据经费总额和项目类型进行分配,而不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对项目预算审查不够严格,导致项目分配金额大于实际所需金额,造成资金浪费;在经费下达后又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往往核算人员承担了大部分监督工作,但是迫于服务压力核算人员本身又缺乏监督的动力与条件,造成监督效率低下。三是违法成本低廉,审计发现问题,一般通过调账、更换发票、退回相应金额等方式来解决,对其本身没有太大影响,这给课题组一种错觉,只要能报销,后续的问题都能解决。

主观方面主要是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性质的认识存在问题。很多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对其科研劳动的一种补偿,理应由其自由支配,不应该严格管理。这种观点非常普遍,当核算人员进行监督时,他们往往以这是我的钱为由进行对抗。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科研人员往往忽视有关财务管理规定,钱先花出去再说,等到不能报销时则找核算人员理论,实在无法通过就找别的发票代替。这种观点忽视了他们是依托高校这样一个平台才能申请到科研经费的事实,并且高校支付的报酬中已包含其科研劳动。但是很多科研人员认为高校支付的薪酬不足以弥补其科研付出,而科研经费中却不允许支付有工资性收入人员的劳务费,因此,他们采用其他发票报销的方式来代替。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科研人员利用制度漏洞通过经费转拨、报销个人费用、向代理人员发放劳务费等方式为个人谋取利益。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刚柔相济的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科研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其过程与结果难以预计,存在诸多变数,要做到准确的经费预算较为困难;另外很多项目申请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而科研进展却是日新月异,项目申请时编制的预算往往与项目开展时的情况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负面清单管理,即明确哪些支出是禁止的,哪些支出是限制的,禁止类支出不允许在预算中出现,限制类支出的预算不得调整,这是预算刚的一面;其他未禁止或限制的支出则由项目组根据科研开展情况自由调整,监管部门对其相关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查,这是预算柔的一面。此外,经费主管部门要根据支出计划拨付经费和考核执行进度,减少突击花钱的客观压力。

(二)健全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

高校应当担负起科研经费监管的重任,校内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审计、院系等各个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对科研经费进行全面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在帮助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同时,应当关注项目预算的编制,在支出相关性审查方面发挥专业作用。财务部门要落实各项经费管理规定,在核算时严格把关,有效规范科研支出行为,同时为科研人员编制预算提供帮助。审计部门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审计,对违规行为形成震慑。院系所等要发挥直接监管作用,重点关注科研经费购买的实物资产出入库情况,为其他部门监管提供必要信息。一旦出现问题,要查找是哪个环节存在纰漏,追究相应的责任,不能出现其他部门监管形同虚设,所有问题由财务部门兜底的情况。

(三)加大科研经费性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科研经费是一种委托性的经费而不是购买服务性的经费,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当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宣传力度,扭转“经费是我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错误认识,使科研人员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广泛宣传有关经费管理规定,可采用宣传册、讲座、网络宣传等方式,让每一个科研人员都了解经费的使用规定,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四)加大科研激励力度,承认科研人员的劳动

在间接费用中提高科研绩效的比例,使科研人员有合法的渠道来获得科研劳动的补偿。根据项目结题考核情况,在结余经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奖励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的科研人员,使他们有节约的动力,若是全部收回,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想办法花完就是一个优先的选择。为防止超额申报预算以获得更多奖励,在项目立项时要加大预算审查力度。

(五)建立违规人员与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

违法成本低廉让某些科研人员有恃无恐,将科研经费视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除加大科研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外,要建立违规人员诚信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科研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申请科研经费,对其评奖、晋升、招生等进行限制。对于有科研诚信污点的科研人员要重点监督,对一些敏感支出需要提供更详细的材料。同时,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整个科研经费支出行为进行分析,对于与高校内科研人员有大量业务往来的企业重点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则进行业务检查。将帮助科研人员实施经费套现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对其参与政府采购进行限制,对与其之间的业务往来加强监管。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2015-11-23.

[2]董再英.基于会计核算视角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15(12).

[3]黄永林,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03).

[4]周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深层次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08).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计划财务处)

作者:郑赟赟

上一篇:服务体系下大学生创业论文下一篇: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