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发现,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工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即是工作,让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此指导下,本人对《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进行分析,对该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论文 篇1: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导游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工作过程,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导游岗位的特点,设计出导游业务课程的框架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游业务;课程开发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在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基础上,汲取其理念精髓,开拓思路,并加以本土化吸收与改造,结合各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条件,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创新。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它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的“串行”体系;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的过程。课程设计时,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合理地衔接专业知识与能力,以此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吸收。

导游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工作过程,作者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理念,对《导游业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序化,并实践探究。

一、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规范操作能力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2.知识目标

熟悉导游服务和导游人员的基本知识;掌握导游带团的程序、方法、技巧及问题事故的处理;掌握导游服务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具备适应旅游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適应旅游行业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实务技能模块、实地演练模块三大模块,根据工作任务完成难易程度安排学时。

(三)实训设计

通过熟悉旅游行业的就业岗位情况,在仔细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引导而非灌输,使学生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教学。

导游服务,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实务技能模块、实地演练模块三大部分。

如下是我对导游实际工作过程具体工作任务的分析:导游服务的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模块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理解并掌握导游服务、导游人员、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知识。导游服务的第二部分实务技能模块的具体工作任务是服务准备、迎接服务、入住饭店服务、核对、商定日程安排、参观浏览服务、送客服务、导游词的设计与讲解技巧。导游服务的第三部分实地演练模块的具体工作任务是跟团实习导游服务程序和带团实习导游服务程序。

具体的工作任务确定之后便确定要实现这些任务的训练能力目标。在实训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传授完成上述具体任务的必要理论知识,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激励法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学习、总结、再学习。

如参观游览服务工作有几大任务,分别为途中导游、景点导游、对“特殊”旅游者的服务、游览中问题与事故的处理和预防等拟实现的能力训练目标。

送客服务包括几大任务:离店服务、送行服务、误机(车、船)事故的处理和预防等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二、课程的任务设计

下面以“导游词设计与讲解技巧”这个任务来具体说明导游业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导游词设计与讲解”是导游服务过程中重要而典型的工作任务,是导游体现自身讲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吸引游客注意力、提高导游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导游服务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是游客评价导游服务优劣的重要指标。

(一)能力目标

导游词讲解的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撰写有特色的导游词;掌握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导游词表达技巧;掌握导游讲解语速、语调的控制能力。

(二)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词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以阶梯的方式进行,包括传授、引导、实操、总结、深化、评价六个环节。

传授环节首先通过导游带团实况录像播放给学生看,教师再仔细讲解导游词讲解的技巧和要点。这种教学方法生动而直观,使学生形成真实工作环境的映象。

引导环节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技巧和要点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自身所学进行构思和练习。

实操环节是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里讲解一篇已经准备好的导游词,现场展示其讲解能力。

总结环节是学生在观看每位同学讲解后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深化环节是总结环节结束之后,练中学,学中练,找出适合自己的导游词讲解风格并继续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评价环节是指请旅行行业的专业人士,如带团经验丰富的导游、旅行社导游管理者以行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导游词讲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M].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08.

[3]周效凰.基于过作过程教学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3-64.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罗丽娜

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中《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发现,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工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即是工作,让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此指导下,本人对《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进行分析,对该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关键词:高等教育 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

《仓储配送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实践环节强的综合性实用课程。仓储配送实务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在库作业管理与商品出库管理技能。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仓储配送理论与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基本管理技术和方法等实用性知识和技能,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仓库作业设备识别及运用的能力、根据仓库管理流程进行仓储作业管理能力、库存管理能力、仓库管理安全的能力和配送管理能力。

针对《仓储配送实务》课程重视技能训练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打破纯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真正掌握职业所需技能,能即时上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正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因此《仓储配送实务》应以企业就业岗位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教学,课程内容应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的技能比赛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一、仓储配送工作任务分析

在对相关企业的调研基础上得知,目前企业从事仓储配送作业人员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仓储配送作业基本操作人员,主要从事仓库货物的出入库、货物配载发送及日常养护等作业,二是仓储配送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仓储合同的签订、库存控制管理及仓储配送作业的绩效评估等管理性事务。通过对仓储配送作业人员的职业岗位分析,可得出仓储配送岗位及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以及可设置的相关课程,如下:

仓储配送职业岗位 职业岗位所需能力 根据岗位设置的相关课程

仓储主管、出入库管理员、搬运员、理货员、质检员、仓管会计、配货员、送货员、订单处理员、业务员、仓管安全员、客服人员 制定仓储方案能力、改善操作规程能力、制定出入库流程能力、搬运配送设备使用能力、货物验收整理堆码能力、财务核算凭证编制能力、单据缮制建档能力、市场营销客户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 商品知识与养护技术、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物流采购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客户服务、基础会计、仓储操作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由仓储配送职业岗位可知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以仓储操作人员职业类别的相应岗位为例,仓储操作人员职业类别包括接货员、及发货员等岗位,接货员组要负责货物入库单据受理、货物验收登记和核销库存明细账、收费表统计、到达货物的接货管理等工作;理货员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货物堆码、仓库温湿度控制及货物防霉防锈防虫蛀等仓库日常维护与保养、仓库防火防盗等仓库安全措施的实施、货物盘点、货物拣选、包装及相关单据填写;发货员工作任务是负责货物出库检验、相关单据填写与货物交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着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以项目、任务驱动,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形成以下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子学习情境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学习情境一、仓储认知 仓储企业认知 分析物流仓储岗位职能,掌握仓储管理的概念及仓储的基本功能,熟悉现代物流仓储企业的作用及作业流程,了解仓储管理队伍的建设及仓储活动的发展。 任务一、创建仓储企业

任务二、仓库布局设计

仓储设施设备认知

仓储业务认知

学习情境二、商品入库作业管理 入库准备 能够准确表述仓储管理入库作业的流程,并能分析影响入库作业的各种因素,能处理和利用影响入库作业的各因素,能制定入库计划,能熟练的填制提货凭证。 任务一、入库业务流程设计

任务二、商品入库作业

货物的接运

货物验收

入库信息处理

学习情景三、商品在库作业管理 商品分区分类和货位编码 会合理安排装卸搬运业务和商品的包装加工工作,熟练掌握盘点作业的流程和基本操作步骤,学会处理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库存货物进行管理控制,掌握呆废料物资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任务一、盘点作业

任务二:商品养护保管

货物堆存

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盘点作业

库存控制

学习情境四、商品出库作业管理 出库准备 掌握仓库货物出库的不同形式,熟练掌握出库业务流程和作业内容,学会填写出库作业中的各种单证并能根据不同订单选择正确的拣货方式,还能处理出库作业中的常见问题。 任务一、出库业务流程设计

任务二、商品出库作业

备货

出库作业

学习情境五、仓储安全与运营管理 仓储安全管理 掌握仓库安全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的火灾隐患、灭火的基本方法,熟悉仓库事故处理的方法;了解安全管理任务、措施及意义,了解消防管理的措施,了解仓库安全的组织管理、设备管理。并且在商务运营过程中认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 任务一、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

任务二、仓储运营管理

仓储运营管理

5S管理

学习情境六、仓储成本及绩效管理 仓储成本构成 掌握仓储成本的构成,掌握降低仓储成本的途径,掌握仓储管理绩效指标体系,了解仓储成本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任务、仓储成本计算

降低仓储成本途径

仓储绩效管理

学习情境七、配送管理 配送基础知识 了解配送的含义及配送要素,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作业流程,学会进行配送路线的优化。 任务、配送线路优化实训

配送中心类型功能及作业流程

配送路线优化

三、学习情境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始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与学生互动,提倡小组学习、互相学习和体验学习,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在“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取专业知识,从而让学生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经验。常见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包括体验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及技能训练等。在这里以学习情境三货物堆存为例,分析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学生分组、角色分配;將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仓库操作人员。

(二)下达工作任务;教师向学生介绍工作任务基本信息:柳铁物流有限公司订购了一批商品,于2012年4月13日到货,任务是请分别用重叠式、纵横交错式、压缝式、通风式、五五化完成该商品的堆垛作业。

(三)任务分析:教师分别讲解货物堆存相关知识,分析几种堆垛方法的优缺点并现场演示各种堆垛方法。

(四)任务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训室实施货物堆垛作业训练。

(五)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合实施该工作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点评每个小组堆垛作业任务实施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选出最优一对组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设计和实施,是在对企业仓储配送岗位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情境设置,将各知识点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得新的 课程方案更具有实际意义。同事,在实施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转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咨询者,将学习的压力传达到学生身上,实现学生自主独立学习,通过任务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仓储业务操作》课程设计初探[J].中国储运,2009(3):83—85;

[2] 骆卫青.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开发[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7-8;

[3] 王贵生.谈高职高专《仓储实务》课程教学的方法[J].网络财富,2009(10):198-199.

作者:刘敏瑜

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论文 篇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使会计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但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会计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工作过程中职会计课程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使会计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懂得会计实务且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为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我国会计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通过广泛走访企业,向企业调查了解会计各相关岗位工作的任务及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与企业共同制定出基于会计实际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内容。

一、课程定位

《会计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财经商贸类其它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会计实际工作过程集会计基本知识和会计基本实际操作技能于一身而建设的专业入门课程,是根据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共性需求、会计工作整体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它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岗前训练课程。

针对我校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基础》课程定位在为中小型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会计人才奠定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行动领域中核算行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会计基本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专业课程《会计核算与报告》《成本会计》《出纳实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会计综合实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我们是按照理论够用、实用及技能过硬的原则来确定课程目标,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建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期末业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会计规范和基本操作方法,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能够独立手工处理一个业务简单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提交最终的会计产品,使其具备基本的会计上岗能力,具有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协作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会计课程和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会计工作岗位,以会计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和“课证、课训双融合”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根据就业导向和中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校友和一线会计人员,对会计岗位与能力进行调查,对“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序化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的构成,以会计岗位工作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会计基础》课程定位和目标。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根据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作业流程,对会计核算工作所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析和选择,确定工作项目和任务,选取工作与学习内容。课程内容设计上把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认知、会计相关管理制度、会计账务处理基础放在首位,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作业流程设计了4个教学项目,通过教学过程分析与设计,将《会计基础》课程相应设计出四个学习情景,即“‘建账——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财务报告’的编制。每个项目内容都按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如建账项目,在学生能够识别账簿的种类、格式的基础上,按‘购买所需的会计账簿——启用会计账簿——开设账户——登记期初余额’的过程和内容设计”。在此基础上,经过课程建设团队与会计领域相关专家论证确定课程标准,并依此编写符合中职特色的教材,最后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资料积累,反馈实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订,不断完善《会计基础》课程建设工作。

四、课程内容与实施要求及建议

《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建立会计账簿”“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装订凭证以及档案保管”4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4个学习情境、18个能力训练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表:

以项目一为例,各能力训练项目名称、任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载体选择、教学媒介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活动课程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表:

五、考核方案

考核标准说明:

(1)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计分方法采用扣分法。

(2)除上述考核參考标准表以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直接判为不及格:明显具有造假痕迹者;有明显抄袭他人行为者。

六、教材资料

在教学中,本课程使用校企共同开发的符合中职学校实际,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会计基础》校本教材、教学案例、配套习题及学生综合实训教材,制作了教学多媒体课件。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对《会计基础》课程的要求,配合《会计基础》教材建设内容,建设《会计基础》试题库,并实现教考分离。另外,我们还进行了《会计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

七、教师配备

为实现本学习情境教学目标,专职教师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有一线实践经历的教师亦可。一线实践经历及双师素质型教师应占到80%以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善于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驾驭课堂教学,教学中注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树立注重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有一定的方法。兼职教师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中能起到指导学生实践的作用。师生比例应控制在115左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2]于立辉,刘天飞,黄生龙.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赵志群.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闫继军

上一篇:启发式科学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肾病综合征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