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其特点决定了其与实践的结合往往是紧密的、抽象的、有机的、复杂的。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多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主要包括课堂中的实践教学、校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可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基地实习等途径来实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1:

论独立院校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资产评估学课程作为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结合模拟实践与学生到课接受的效果,乃至就业广泛实用性、普遍性和教师不断更新课堂设计是长期研究的课题,因此着力倡导财经类专业教师授课经验不应单一,为不断体现传帮带教学经验和专业课程成的优化成效,夯实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整体水平具有更加深远意义。

关键词:独立院校;财经院校;基础课程;资产评估;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定位与教学基本理念

(一)培养树立学以致用理念。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得结论,对与资产评估相关经济学理论发展进行分析,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影响较大,发展相对成熟的主流理论。当今随着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课程,无论从理论到实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花更大心思精细备好课,把最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领会“学以致用”的理念,更为专业转型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实际发展需要理念。资产评估学是为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必备课程,又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不同的院校安排课时不一,有4、3或2学时。课程设计定位的普遍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均随着学校的规划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

在教学中,就如何对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而言,教材提供了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等理论和方法,如果说资产评估学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财经类院校对于课程实践也只能是模拟案例,则成为会计计量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为是资产评估学是根据專门的方法进行估算+评价的体现,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又是会计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学习资产评估学课程之前,按计划基本完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的学习。

在教学计划任务中考量资产评估学课程,也是对专业重要性的进一步深化,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认识价值是一切经济和管理行为的依据和前提,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实体都具有价值,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从而增加了认识价值的难度,因此对价值的认识一直是经济范畴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于是在经济学理论教科书中占有很大篇幅,而价值理论定量方面研究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因此其在会计学专业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坚定教学科研相长理念。财经类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对经济事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披露,并对反映经济业务核算结果已经基本掌握。对于不常见的经济业务,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社会责任、研发费用等也进入课程范畴,则对其中确认、会计记录以及如何报告和披露,最重要的一环却难以简洁准确反映的问题,需要化解。

教师如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落实于平日的教学中。首先,需广泛调研与时俱进教与学齐头并进,除关爱学生,结合教学中与实际互动交流,需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想什么、学生思维和基础综合能力差异体现知识点掌握程度。其次,对部分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资产评估学课程,“逻辑框架”太大,重叠困惑属正常,不可能“嘻嘻哈哈”就能掌握知识。诚然,教师授课时做到耐心、循循善诱,方能让学生接受“凉茶苦口”的学习方法理论是不可缺的。再是,教师的知识面深度广度和教学方式也需要兼备和适时调整。比如:不能以机器构造专业性太强,财经类的学生顶多是了解或掌握财经理念,无从接触机器又如何评估机器而放任,甘当“门外汉”为借口。教师充分掌握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因为资产评估学课程内容中“机器评估”计算公式照套,小学生都懂,只是公式里的代码转换,此时教师课堂上需快速带过立马展开操练习题或互动环节,以加深记忆这样较好效果。最后,教师参与一流课程建设研究和通过线上线下等教学方式的交流经验很有必要,达到教学和科研相长的效果。

二、教材应用基础情景

(一)“香甜点心”与“苦涩浓茶”搭配。三尺讲台面对学生,教学均离不开教材,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成绩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个体勤学苦读与坚定的心理因素。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传,亦师亦友亦家长的身份和学生们互相尊重,传道授业提升课堂效果、教学热情的体系过程也是持续研究的现实问题。讲授课程内容方法丰富、风趣而幽默,可谓“香甜点心”与“苦涩浓茶”搭配是检验教学过程与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粘合剂。

教材选择很难达到教师各自的理想,如按教学计划安排多位主讲教师,众口难调,基本上会选定知名度高财经类大学出版的作为课堂教学使用教材,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和仅有2课时的安排,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只能对教材选择性教授。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要求重点掌握资产评估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方法对企业资产中占较大比重的资产进行评估。

(二)“三观”正确是优秀体现。无论任何专业在教学方面,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在教学中教师稍留意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购网购物品并不吝啬,唯独在购买旧、复印的教材,或者学长用后的旧教材教,体现出“精打细算”的情况,甚至部分同学开学第3-5周才见到旧教材,这样在旧教材上就有不少记录、习题作答等痕迹,即使购买新的教材不少同学到期末教材任然是崭新的,显而易见阅读是缺乏的。当然教师主宰课堂的方法,就是课堂互动,或者提前布作业置要抽查或者穿插归纳总结环节,往往有不少学生回馈给教师的答案是“担心随机提问只有多看书”,教师有责任要求学生回答文题不看手机找答案或者翻开教材照念。

(三)“勤如登、堕如崩”这是我校一位名师分享极赋哲理的六个字,本人常作为勉励和激励同学们的金句。开学第一节课堂上教师阐明并建议:学生阅读4-5本相关教材,选定的授课教材必须精读,培养学生勤劳刻苦的良好习惯,如果没有点滴的积累,很难有做到精心研读。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的学生在读书学习的黄金阶段,应该做到博览群书,而读书是基础性的积累,又是培养对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增加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能量补充,何乐不为!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阶段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是一位引路人的角色,解惑即带领同学们探索知识的奥秘,“老师不是马上告诉你们答案的,而是激发你们的兴趣,引导你们阅读”。不阅读教材和阅读大量的参考书籍,不经过大脑思考“得到快、丢得也快”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惰性的危害后果是积月累形成的,而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三、传道授业、力图浸润细化

(一)课程压力、动力并存。教学计划非常明确地告诉了学生,使学生清楚整个学期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压力可转化为动力。如:2个学时的课堂设计,期中和期末必须进行考试,考试形式一般采用开卷,“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教师讲授案例教学+自主案例分析+学生总结与探讨(操练习题、讨论、分析、辩论)。资产评估学教学几乎都是采用理论与模拟实际相结合,精心设计和控制流程,评估理论与评估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各所学校的老師在讲课时的各有侧重点,有的学校上半个学期理论教学,下半个学期案例教学,有的也可能是上半节课灌输理论、下半节课采用模拟实际,或有时在理论教学时穿插着一些案例和不时安排习题操练讨论等形式。

(二)灵活与传统测试相结合。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具体关健点如:对于机器设备、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并针对具体资产的特点介绍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对机器设备的评估章节,教师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教学法等讲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了初步解机器设备的工艺过程,学会如何对设备的状况技术、使用情况、设备质量以及磨损程度进行鉴定,并通过操习题,基本掌握机器设备在评估过程中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种方法在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又如:建筑物的评估(房地产)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学会如何对建筑物的状况技术、使用情况、质量以及磨损程度进行鉴定。并通操练习题、组织模拟成立评审小组,加深了对建筑物在评估过程中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种方法在评估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撰写资产评估报告阶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产评估报告的概念和类型,理解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制作步骤,能够按评估报告要求书写资产评估报告。

(三)优化考核过程。集思广益,在教学总结阶段,若3--4学时的课程采用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重合适度需不断探讨。主观题可适当考虑简答题或议论题,客观题则以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如2学时的课程则采用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可考虑提高主观题比重,客观题仍以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为主。也有不少财经类专业的考查课以写论文为主,以为文字性论述题列入考察范围,比如期中考试,可提前布置:学生个人撰写结合学习《资产评估学》课程的心得体会,也可称为微型论文。要求:心得体会要揉进案例,自圆其说,首尾相应,目的主要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并要求提交手稿,交电子版适当扣分。

(四)总结、巩固与提高。主要考核学生对学过的章节讨论汇报,总结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总结对案例教学研讨设计作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表现了査阅资料能力,从而较熟练运用了资产评估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及建议。

团队讨论:组长组织策划,分工、合作的步骤(程序);模拟案例做出评审,分析评估结论。不时安排学生上台演示PPT评估报告环节。教师要求团队组长代表演示资产评估报告,相互取长补短。使学生体现较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本技能;较熟练掌握对机器设备、房地产评估等资产的评估;学生熟悉撰写资产评估报告环节,明确标准:要求评估报告符合逻辑、上台代表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流畅等,且评估报告评审结论有感染力,目的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胆量,采取适当加分奖励,效果不错。

四、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实践综述

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成果为主要线索,分别对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展综述,并对以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资产评估理论的影响和启示,对资产评估理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和方向。高校高度注重教学质量,在加强课堂监管力度地同时。体现有学校级、院和系级等层面教师听课,庞大听课团队,反映出大部分教授、教师听课后,负责任地给出授课教师中肯的评价意见。也有些授课教师反映:个别听课教授不够尽责,有高高在上之势,某学院教授仅听课15分钟左右课程,在短暂时间里不停地进出教室接电话,如此一是对课堂不尊重和影响课堂秩序;二是没有了解教师授课的计划安排不作妄加评价,避免导致的不良效果。且不谈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犹如教务长、教授们懂教学是本份,对应相关专业听课必须熟知也是职责;三是当下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分高低,有一定程度上积极意义,当然听课形成的意见应该当面告知授课教师,摒弃背对背操作并汇报的状况。最后,如何提高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始终是任课教师研究的课题,作为教师所有安排都要围绕着教书育人来做,备好、讲好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要认清教师本身的作用,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通过沟通交流,共同体验分享课教学内容,真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腊梅吐清香”。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从经济学研究发展的角度对现行的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整合和评价,从而力求构建经济学理论和资产评估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理论脉络,为更好地建立科学完整的资产评估理学教学论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晓华.供给侧改革下资产评估学教学课程思考[J].《商业故事》.2018年

[2]李翠兰.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之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5年

[3]谢长旺,刘新梅.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以”资产评估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

[4]李保婵.资产评估学课程的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资产评估》.2020年

[5]李乔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无形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21年

[6]苑泽明 郝安琪 王培林 .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J].《财会月刊 》.2021年1期

作者:曾令如

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2:

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其特点决定了其与实践的结合往往是紧密的、抽象的、有机的、复杂的。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多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主要包括课堂中的实践教学、校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可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基地实习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 课外实践

[作者简介]李士忠(1966-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流派评析”等课程的教研工作;张素芳(1966-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质量监督学院,科长,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河北 保定 07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大学省级教育质量工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冀教高[2007]55)

当前,西方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构筑起我国大学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价格学说的教学一起,共同支撑着合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教学从体系构建、学科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开放、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色、能够不断自我调整与完善的体系。然而,经济学教学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教学却以课堂与书本为主,两者存在内在冲突。尤其在目前我国高校,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理论与实践分离严重,实践教学成为一个软肋。因此,如何加强经济学实践教学,探索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成为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经济学实践教学理念的突破

何为经济学实践教学?如何实施经济学实践教学?只有从观念上理清思路,才能找到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才能实现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突破。经济学专业与理工科专业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一,理工科专业诸如物理、化工、机械等属于实验科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在实验室做可控实验或到工厂现场操作实习;经济学属于软科学,其特性更接近天文、气象等,属于观察性科学,无法进行可控实验。其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不同。理工科专业研究对象是物,与实践的结合往往是具体的、机械的,体现出一种可操作性;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与实践的结合往往是紧密的、抽象的、有机的,更体现出一种复杂性。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既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用理论来解释一些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简单的实地考察,它包括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经济模型等全面多方位的实践能力的增强。针对经济学不同于理工科实验科学的特点,我们将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资料收集、问题的讨论、方案的设计、数据的处理、写作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模型的建立等。

第二,校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包括知识的扩展、生活观察、互联网的应用、图书馆资料的应用、社团活动、沟通能力、演讲比赛和创新大赛等。

第三,社会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基地的考察、假期社会调研、社会观察、毕业实习、个人创业以及社会公益活动。(见下表)

二、经济学实践教学过程的实现途径

(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能够集中体现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设计——案例展示——案例分析讨论,使得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使得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提高学生从真实世界抽象理论,用已有理论解释真实世界,又由真实世界验证已有理论、发现新理论的能力。对经济学专业的大部分主干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博弈论》等,我们都精心设计了《案例》课件讲义。

2.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研组不断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讨,把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不断融入课堂教学。同时还以提前预留问题的方式,要求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课余分组讨论,课堂分组派代表发言,在探讨和争论中把问题引向深入。课堂讨论可以由教师灵活掌握,穿插在各教学环节之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经济学是经验科学,但并非完全不可采用实验法。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多年从事实验经济学教学研究的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是对这一领域的鼓舞。当然,实验法在经济学教学研究中的使用并非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普适,现在也主要适用于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等特定领域。但毕竟这为我们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引入了实验教学法。比如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拍卖案例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不同博弈规则下的拍卖实验,通过变量的控制,让学生以接近真实激励的环境参与拍卖过程,然后进行理论分析,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

第二课堂实践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与扩展。不同于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第二课堂实践以学生自组织为主要的组织形式,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的指导作用,其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二课堂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在多年的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

1.学生课外自办理论期刊。我们的学生创办的《求索》和《经艺》期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学生自我管理,配有专门指导教师,成为学校著名的社团组织。经济学系的教师负责对学生作品审稿。通过自办理论期刊,鼓励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刊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组稿与编辑,同时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团组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2.成立学生社团组织“经济学跨学科读书会”。本读书会依托我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由经济学系资助发起,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是一个由爱好读书并有志在经济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内有所作为的师生自愿组成的公益性社团组织,旨在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学生间、师生间思想交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读书会为依托,学生们自发组成了各种兴趣小组,定期讨论,交流思想,邀请教师座谈。我们还创建了自己的“光合作用书屋”,由教师捐书与院系及基金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书屋,在师生间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我们的跨学科读书会博客网站(http://jjxkxk.blog.163.com/)建站两年来点击次数达到近4万人次,成为师生实现读书荐书、思想交流的重要互动平台。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创业比赛等活动。每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团队积极参赛。我们的团队曾多次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励。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

1.实习基地的考察实践。包括学院长期设立的学生实习基地考察以及经济学系教师所联系开发的学生实习基地的实习实践。每个学期寒暑假都有教师带队到实习基地组织考察。比如对沧州黄骅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的考察,保定长城汽车有限公司的实地考察,大茂山三农实习基地的考察,白洋淀生态经济实习基地的考察等。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带着自己关注的问题,到社会中去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2.学生毕业实习中的实践。毕业实习是大学生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有了自己关注的兴趣领域,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倾向。因此,毕业实习实践由学生自由选择,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前的预演,也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中找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毕业实习变成了真正的社会活动参与。

3.寻求社会基金资助大学生实践。由香港乐施会资助的我校经济学院“行者基金会”在资助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拥有创业梦想的同学们可以申请小额低息贷款,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积累创业经验。除此之外还针对家庭困难大学生提供免息助学贷款和小额生活贷款,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行者基金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使理论付诸实践,为学生展现自我才华、提高综合能力创造良好的机会。2010年在“行者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带领学生先后进行了北京小毛驴生态农场考察学习,河南信阳市平桥区部分合作社的调研,河北省东光县连镇古树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考察调研。

4.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实践。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思政导师与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生培养方案,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与传统模式不同,双导师制一改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学习两条线相分离的状况,强调由两名教师共同负责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两位导师分工不分家。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以管理者的身份去“辅导”学生,而是融入学生之中,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设计职业规划、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学术导师主要分工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带领学生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

四、总结与展望

在长期的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团队积累起了较为丰富的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经验,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认识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套完整经济学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创立了河北省唯一的一个“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多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包括社会实践教学,还包括课堂中的实践教学和学校课外实践教学,可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教学、学生创业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基地实习等途径来实现。

当然教无定法,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经济学教学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2]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4]胡乐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1(1).

[5]黄山松.基于网络环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6]汪红梅.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作者:李士忠 张素芳

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3: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双语课程实践探索为基础,对国贸专业中双语教学的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举办国际商务课程班、设置丰富的双语课程、提前引入专业外语教学和提供学生对外交流平台构成的四层次的双语教学体系,并探讨了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学生选拔训练等方面的特点,以促进国内高校的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课程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与经济;教学方法;双语课程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 后,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和能熟练使用外语的专门人才显得十分稀缺。在这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下,国际贸易专业中双语课程的讲授显得非常必要[1]。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 号) 中也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我国加入WTO 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 %~10 %。”这个文件充分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双语课程的重要意义[2],并为各高校提出了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尤其对国际贸易等专业进行双语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全国各高校都反应强烈,纷纷采取措施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大力开展双语课程教学[3]。

北京化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双语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1993年,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美中教育服务交流机构Educational Services Exchange with China (简称ESEC) 联合在国贸专业开办国际商务课程班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titute (简称IBI),由富有经验的美国专家亲自讲授课程。同时,经济管理学院还选拔和引进优秀教师,在国贸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大量设置双语课程,如国际商务、对外贸易实务等,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就与国际环境接轨。通过长期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国贸专业成为经管学院和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个示范专业,并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专家组好评。

本文在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吸收国内相关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些宝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国贸专业的四层次双语教学体系,并探讨了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学生选拔训练等方面的特点,以期能促进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课程工作的开展。

二、双语教学的四层次体系建设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高校培养出的国际经贸人才应具备专业商务知识和熟练的外语水平,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现状是专业课和外语课教学脱节,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涉外行业的需求。在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则可以把专业知识与英语训练有机整合,在提供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竞争性人才[4]。在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基础上,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双语教学的宝贵经验,认为应从外教直接授课的国际商务班、专业课和基础课中丰富的双语课程、提前引入专业外语教学和提供学生对外交流平台四个层次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

(一)外教授课的国际商务课程(IBI)班

北京化工大学与ESEC在国际商务教学领域的合作始于1993年。IBI合作项目作为学校在国际化教学方面的一个创新举措,从一开始就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学院的倾情投入和中美教职员工的全力奉献。该课程由富有经验的美国专家亲自讲授,参加IBI班学习的学生除了具备优秀的专业成绩之外,还必须取得英语水平的相应证书。由于得到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和许多教育机构与知名企业的全力支持,ESEC建立了专门的师资人才数据库以保证优秀师资源源不断地供应,自IBI课程开设以来,ESEC每年向北京化工大学派遣两名优秀的美国教师从事IBI教学。IBI培训项目提供的课程覆盖国际商务、管理学、法律和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并且IBI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它不仅要求学员系统地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员经常性地亲历各种商务和社会环境,熟悉国际贸易事务的文化背景。为使学员对国际商务的全球化特点有深刻的体会,IBI与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馆(领馆)和一些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学员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前往这些国际机构参观、学习、听取报告或从事教学实习。除此以外,在IBI班的教学中,学生还能从国外教师的直接讲授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以应对日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到2007年7月止,已有15届学员从北京化工大学IBI班毕业,许多IBI毕业生已成为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重要业务骨干。

(二)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设大量双语课程

为了和IBI课程相互配合,使国贸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上都适应全球化进程,经管学院集中优秀教师资源,大力开展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核心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如管理学、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此类课程所涉及到的实务知识大都来源于国外在这方面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尤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操作流程为标准的居多。在此类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原汁原味地吸收关于这些课程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让他们透彻地、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相关内容,并在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过程中就已经和国际前沿接轨。同时,经管学院还准备在该专业的基础课中也尝试推行双语教学,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使学生在相关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渗透双语模式,以提高整个专业培养周期的教学效果。

(三)提前引入专业外语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型专业,在该专业中会广泛地应用相关英文专业术语、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等,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UCP50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都是英文形式。因此,除了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加强双语教学外,还必须在本科阶段就引入其它专业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专业外语教学[5],加强学生对涉及国际贸易和商务中的专业词汇、习惯用语、专业文书的学习和掌握,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按照国际统一的规则进行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和形象。

(四)为学生提供对外交流平台

国贸专业具有涉外和知识密集的特点,这一特点非常强调使用已学知识来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国际商业事务的真实环境中对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经济管理学院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对外交流的平台。在IBI的课程中,IBI学员必须以3~4人为一组结成团队,集体采访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并与该公司至少一名高层经理进行面谈,并在此基础上以该公司为案例撰写一份产品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和营销战略分析报告,然后通过小组汇报,使全体学员都可以分享研究成果。经管学院还通过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努力联系到越来越多的涉外企业保障这种对外交流的进行。学院每年还选拔该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到芬兰拉普兰塔技术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进行学生交换培养,使学生能够较早地了解欧美文化氛围,适应国际商务的要求。

这四个层次的双语教学活动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使得国贸专业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国际文化氛围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如图1所示)

图1 四层次双语教学体系关系图

三、双语教学实践环节的因素分析

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选取和学生的投入程度。

(一)教学方法:国际流行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三种方式各有所长[6]。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英语浸没式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经济管理学院该专业从入校以来就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加上IBI课程中学生与外教的交流较为充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高。因此,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使用较多英语进行教学,把复杂的理论内容用比较清晰的英文表达出来,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术语,教师可以用汉语给出其含义,以使学生对术语和定义有准确的理解,但是汉语解释应极为有限。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双语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7]。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用英语撰写专题论文,有条件的可进行实地课题调研、案例分析,并写出研究报告。另外,教学手段应不断改进,逐步实现全部电子化教学,鼓励教师积极编写详细规范的双语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双语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学的成败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该专业必须拥有一批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双语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课程材料的准备上还是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双语课程教师都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例如《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门课,在我们所选择的原版教材中,所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把基础知识介绍清楚外,还必须去搜集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并注意增添本国的案例。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案例讨论等方式。在讨论前,教师就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想出应对的措施,这就使得双语课程的备课和授课工作量远远超过同类型的中文课程。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在学科建设中还必须注意相应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促使老师快速更新知识储备、自觉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热爱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送出国门深造。

(三)教材的选取: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我们认为,坚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非常重要,原版教材具有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出版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一套好的原版教材及其配套资料,无论在专业水平上,还是在外语语言水平上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然,在原版教材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比如选择面较窄、价格偏贵等,这就要求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友好关系,以互相交换教材等方式引进原版教材。

(四)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的配合也是顺利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一方面,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双语课程的内容便无法讲授,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课堂提问时学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双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着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 因此,课前必须预习,课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课后还要花相当的时间去消化吸收。也就是说,双语课程的学生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除了上述四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外,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相关学校和院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对双语课程的激励机制、规范双语课程的评价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参考文献]

[1] 刘慧玲, 冯涛, 樊华.论高校双语课程的教师素质与育人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 2004(2):p98~100.

[2 ] 陈红蕾.双语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p59~60.

[3 ] 陈继荭, 曹林.以教改立项的形式推进双语课程改革 [J].中国大学教学, 2004(2): p50~52.

[4] 王振宇,邓弘.国际贸易主干课程双语课程的思考[J]. 江西教育科研, 2004(3):p 41~42.

[5] 滕小瑛.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p31~32.

[6] 祖素梅.对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2):p37~39.

[7] 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方经贸,2005(5):p121~12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Bilingual Teaching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Cai Zho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UCT, Beijing 100029, China)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 bilingual course

作者:蔡中华

上一篇: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下一篇: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