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2022-04-23

20世纪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人们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创造出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1:

绿色投资及其发展方向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绿色投资是当代经济中一种新型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通过贯彻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思想,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共赢的投资理财活动。绿色投资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绿色投资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园区投资、绿色城市投资和绿色技术投资。

关键词:绿色投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收稿日期12006—03—25

作者简介:泰立莉(1974—),女,辽宁海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绿色投资是当代经济中一种新型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通过贯彻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思想,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共赢的投资理财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在面临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通过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得出的必须选择的投资方式。这样一种投资模式,将对转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保护自然和环境,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绿色投资是基于人、经济和环境和谐的投资模式

1.绿色投资的涵义

绿色投资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界对绿色投资的解释多种多样,尚未统一。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绿色投资的解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国大陆有学者认为,绿色投资就是环境保护投资;也有人认为,绿色投资与绿色GDP相联系,凡是用于增加绿色GDP的货币资金(包括其他经济资源)的投入,都是绿色投资。(1)西方国家的学者主要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通常把绿色投资称作“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Investment,SRl),认为它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金钱回报准则的投资模式,它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或称作三重盈余,又叫做“三重盈余”投资。(2)SRI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也有学者从个人投资理财出发,认为绿色投资是“依据国际间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来筛选实际的投资理财活动。”这种投资理财活动不仅包括个别公司股票的投资,还包含个别公司债券及其他信用工具和共同基金等。选择的标准是社会形象较佳,没有炒作土地或破坏环境的记录。这样的选择标准有利于促使金融机构更为重视社会责任及公众利益。

我国台湾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潘翰疆借鉴了道德投资的基本观点,认为绿色投资是“依据国际普遍接受的绿色思想,发挥个人道德良知,将之具体实践与个人生活中所有投资理财行为,以促使社会公平正义之统合行动。”(3)这里的绿色思想,通常是指生态平衡、草根民主、社会平等和世界和平。在其为“绿党”成员写的(绿色投资主义的基础)一文中,他对绿色投资的兴起、绿色投资的定义、相关理论等进行了说明,提出绿色投资与生态学、经济仿生学、持续发展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综合理论界的研究,笔者认为,绿色投资的含义是指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以社会责任投资为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世界和平、民主自由的投资活动。

2.绿色投资的特征

传统投资模式是在传统经济下形成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不考虑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或者较少考虑这些因素与后果的前提下,通过资本投入实现盈利的目的。赚取利润是投资的惟一目标。这种投资行为使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忽视生产所带来的对社会和环境的消极影响,放弃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投资则相反。绿色投资形成绿色生产力,表现为在生产上,实行清洁生产,即省能、节料、无废或少废的物资循环型生产;在产品上,小型化(少废料)、多功能(用处多)、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少;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生产过程既是产出过程,也是防污和治污过程。

与传统投资相比,绿色投资的特点是:

(1)绿色投资在本质上反映了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传统投资行为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结果造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紧张,甚至人类经常遭到环境的报复。在绿色投资模式下,人类把环境保护与产品生产统一起来,注意节约资源和科学利用,利用与维护并举,使得自然资源与环境获得恢复与实现生态平衡。

(2)绿色投资是由具有生态环境理念的经济人进行的投资。投资主体不单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且,是具有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在其投资决策中,他的选择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重标准,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准则。

(3)绿色投资形成的资本是绿色资本,是一种能够推动绿色GDP增长的资本。这种绿色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中探索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绿色投资活动的产出,是绿色GDP的增加,它反映了环境价值在GDP中的重要作用。

(4)绿色投资的收益是三重盈余,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收益。而传统投资获得的是单一盈余,即利润。在价值创造上,绿色投资进行的价值创造是长期价值,而传统投资获取的是短期收益。

(5)绿色投资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投资也需要科技支持,技术进步使得投资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趋势受到遏制,经济增长持续进行。但是,由于传统投资忽视节约资源,忽视环境保护,资源瓶颈约束增大,环境治理费用加大,结果是实际增长的速度减慢,增长的副作用增加。绿色投资行为把生产投资与防治环境污染统一起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消除了增长的不利影响,因而可以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投资是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新型模式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后工业经济时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代表,有人称之为信息经济,也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与之相应,人类文明也先后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还在发

展和形成之中,其主要的明显标志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实质就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构筑绿色文明。

人类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后,对与人类自身活动密切相关的周边环境日益关注,从而形成了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综观绿色经济发展时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思想达成共识。“绿色经济”一词源自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绿色经济学主张从社会及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耗竭而使经济无法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其实质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不断遭受生态环境的报复之后,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发展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这一思想见于1987年挪威首相布兰特夫人(CO Harlen Brundlan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得到当代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不仅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而且意义重大。(5)

2、绿色消费开始成为消费者的时尚消费方式。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时代的生产活动是绿色生产,其消费活动为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它有两个内涵:一是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二是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消费是一种节约性消费。即主张适度消费,反对奢侈和浪费。合理的和适度的消费是在基本上不降低消费水平的条件下,排除浪费性、不适当的消费。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受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影响,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态而产生的绿色需求,它反映了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发展。它又是一种文明、科学的消费,即要求人们开展情趣高雅、文明的消费活动,要求人们用科学知识来规范和指导消费活动。这种消费既满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又能够使得人们在消费中体质、智力和心理性格全面发展。

3、全球国际贸易中不断增强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于贸易保护或维护国家安全等目的,往往设置种种贸易壁垒,限制货物进口。除了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外,一种更为隐蔽、更为复杂、破坏力更大的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to Trade,TBT)是货物进口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障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种种技术性限制措施,包括技术性法规和标准、产品检验的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两面性,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如保障进口国消费者的健康、维护国家的基本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出口国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积极一面,也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的一面。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剧增。在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绿色壁垒日益盛行。为了适应绿色消费的潮流,各国设置了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制成品,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到处置各个环节的“绿色”技术标准、法规和检疫制度,构成了限制或禁止贸易的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以保护消费者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具有合理性和隐蔽性,在WTO中受到保护和鼓励,被许多国家广为利用,甚至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例如,欧盟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安全为由,设置极高的“绿色标准”,在生态纺织品标准中,对服装和纺织品中某些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求高到ppb级(十亿分之一)(有害物质含量检验的通用标准,一般是以ppm级计量,即百万分之一。ppb级相当于将标准提高1000倍。)达到上述标准,才能加贴生态标签进入欧洲市场。欧盟在2003年公布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llS),要求出口商自行承担报废产品回收、处理及再循环的费用,并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进人欧洲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禁用6种有害物质。以我国家电产业为例,90%以上的原材料含有这6种有害物质,很难达到欧盟的标准,必须寻找新的原材料、新的供货商,建立新的价格体系。面对日益盛行的绿色壁垒,我们必须顺应这种潮流,引导企业将环保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把绿色概念贯穿到产品的开发、生产、包装、运输、消费和回收等环节。

三、发展绿色投资对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凸显

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初期曾经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对环境的重视,资源和环境得到保护,并且在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耗费量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而资源瓶颈和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但是,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环境是共同的,不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破坏了生态环境,大量耗费了自然资源,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这一点已经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且进行了研究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以梅多斯(D.L.Meadows)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们提出,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使得资源的存量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遇到增长的极限,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此后虽然人类社会并没有出现梅多斯所说的增长的极限,但是,人类已探明的自然资源的存量随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地减少,甚至有些资源难以为继,各个国家为了某些资源而展开了竞争甚至发生了战争,国际形势变得日益紧张。

环境问题也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因为地球环境在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利用下及工业生产、生活消费中被严重破坏和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清洁空气和水源因大量污染而变得稀缺。

目前,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是:(1)生产消费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生态系统破坏和海水平

面上升。(2)大量使用氟利昂等化学物质,地球臭氧层遭破坏,导致太阳紫外线过度照射地球表面,引起生物皮肤癌等疾病大量产生。(3)人类过度耕作、放牧、采伐等加快了荒漠化和土地退化。(4)大量消耗能源产生的硫氧化合物等污染了空气,降低了空气质量。(5)三废的大量排放引起地面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质量变坏。(6)森林面积减少和大量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瓶颈和环境退化给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次,治理污染费用高昂。再次,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增长速度减慢。最后,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影响丁社会稳定。

2.绿色投资有利于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问题

绿色投资的提出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约束问题时必然选择的投资方式。根据绿色投资的定义,即用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资,绿色投资对于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1)绿色投资要求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按照有利于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重原则的标准进行投资决策,因而在投资项目的立项上就保障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人类社会的投资活动并非都是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利益的,投资者(企业和公众投资者)必须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利的事业进行投资。

(2)绿色投资将资源合理利用、防治污染的有关措施,与生产投资结合起来,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绿色投资在污染治理方面遵循的是生产与治理同时进行,是从始到终的防治,并且重视始端治理。与绿色投资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可以称作灰色投资,因为这种投资生产活动的结果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使得资源耗费严重,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绿色投资有利于实现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消费活动中贯彻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原则。这是保护资源、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资,就是绿色投资。

3.绿色投资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有时也用GNP表示)。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西方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其后很多学者不断提出经济增长的理论,突出的有凯思斯提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索洛一斯旺增长模型、罗默、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等等。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增长的原因和增长的路径,分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制度等对增长的作用。其中,投资活动对资本的形成和技术的进步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决定的影响。

张军(2005)等关于资本形成与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我国近20多年来的高投资率,支持了我国保持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这些研究充分表明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一般认为,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但是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思想。许多经济学家同意GDP不是衡量福利的指标,而只是衡量经济活动的指标,但却假定福利与经济活动是正相关的,因而GDP增长了,福利也会增加,尽管不是同步的增加。例如,诺德豪斯和托宾的研究发现,1929—1965年福利(MEW)与GNP呈正比例关系--GNP每增加6个单位,MEW平均增长4个单位。郝曼·戴利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如果只考虑他们的研究阶段的后半段(1947—1965年),GNP和MEW的正比例关系急剧下降,平均每增加6个单位的GNP只增加1个单位的MEW。这表明,在美国历史上的这一阶段的GNP的增加对于促进经济福利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为什么GNP增加了而经济福利并不按同样速度增加呢?关键在于以GDP或GNP为主要指标的单一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忽略了全球环境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福利;忽略了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没有扣除那些合法的有害产品(如烟草和烈性酒)和非法的有害物资(如毒品);等等。

由于对环境、资源和健康缺乏保护,一些投资所引起的增长是非经济的增长,不仅对增长的福利起到抵消作用,而且有时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增长却没有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意味着不仅是GDP增加了,而且伴随着观念的进步、制度的发展、健康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其他方面的改进。

四、绿色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绿色投资从投资的角度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是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具体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五大重点投资领域: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园区投资、绿色城市投资、绿色技术投资等。

(1)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企业是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的企业,是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采取了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因而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资源耗费,对于环境资源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绿色企业,它们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了企业内部循环。例如,广西贵糖集团和鲁北集团,都是循环型绿色企业,它们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采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企业绿色生产和经营。

(2)绿色产业投资。绿色产业包括环境保护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农业、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业等。这是围绕绿色产品和资源环境保护形成的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无论新能源技术,还是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我国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与我国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很不协调。发展绿色产业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需要投资和融资政策的支持。

(3)绿色园区投资。如果说绿色企业是“点”,绿色产业是“线”,那么,绿色园区就是“面”。绿色园区是以工业代谢和共生原理为指导,将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建于一个园区。在园区内,各个企业相互协调,实现生产、物流、废弃物处理设施资源共享,从而节约了用地和投资。

(4)绿色城市投资。许多城市集工业、商业、服务、生活于一体,在发展循环型社会中,循环型城市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绿色企业、绿色园区建设,可以将城市进一步建设成绿色城市。绿色城市应当遵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城市内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同时,在城市通过绿色投资,实现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消费和绿色文化等。

(5)绿色技术投资。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环境保护技术、新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目前我国在绿色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特别是与日本、德国相比,较为落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江海.吹响绿色投资的号角[J].中国投资,2005,(5). [2]Elkingtonj.Parterships from cannibals with foks:The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century business.Environment QualityManagement,1998,(1):37—51.

[3]潘翰疆.绿色投资主义的基础[OA/DL].

[4]赵弘志,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魏全平,童适平.日本的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H.W.阿思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黄海峰,孙涛,姚望.建立绿色投资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5,(8).

责任编辑:景玉琴

作者:秦立莉 孟 耀

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2:

低碳经济与城市生态美学之关系探讨

20世纪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人们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创造出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人们以往孜孜以求的巨额的物质财富和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预期的幸福,因为所有一切都是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大气资源等等)而取得,今天的人们正吞咽着自然环境恶化的苦果: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人类正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

基于前车之鉴,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化的理论热点(生态美学),而且成了经济领域实践的难点(低碳经济)。21世纪势必是人类对自己以往疯狂掠夺和蹂躏自然的过错行为进行矫枉过正的开始,也是人类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时期。

低碳经济与城市生态美学的关系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之一。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希望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而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英国鲁宾斯德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1]

城市生态美学是生态美学在城市空间领域的一种延伸,是针对当前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而提出的一种以追求人、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观,它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狭义的城市生态美学仅研究城市中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城市生态美学则研究城市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城市生态美学要求人类在城市关系中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探究美的本质。

城市生态美学是人类和城市面临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之时的产物,它的出现,既是对现代城市发展中人类所面临的困境的回应,反映了城市居民对完整的、幸福的生活的寻求,同时也是对现有美学理论的突破。

首先,低碳经济和城市生态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个问题就是21世纪人类正在反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低碳经济是人类反思人与自然问题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城市生态美学则是人与自然问题(在城市这一独特的人口聚居空间)在文艺美学领域的反映。生态美学无论是对人类生态环境进行美学思考还是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美学探讨,都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

低碳经济与生态美学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是一致的,都致力于尊重自然、平等地看待地球生物,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平衡的生态环境。它们的精髓都是和谐——人类与地球其它物种的和谐共生。

如果说,生态美学是将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引入美学领域的成功范式,那么低碳经济可以看作是将生态学引入经济学领域的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低碳经济和城市生态美学都是经济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的产物。

城市生态美学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出发点推动现实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理论。低碳经济同样是适应这种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实践。

再次,低碳经济是城市生态美学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支持。

低碳经济不仅为城市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且为城市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支持。

低碳经济与我们之前所提倡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一脉相承的,是生态经济的前期形态,它们在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环境及尊重并平等对待自然态度方面,与生态美学是惊人的一致。低碳经济是生态美学的现实表现形式,也是生态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低碳经济在某种层面就是生态美学观念的外化,是其现实意义在经济中的表现;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突破口。

最后,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与生态持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低碳经济是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城市生态美学是解决人类如何更好地生存与更好地发展的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原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远离自然,远离生态,人类自身也面临着生态危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了重建人类美好的家园, 城市生态美学应运而生,城市生态美的研究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必然[2]。21世纪将是重视城市生态美的世纪,在城市发展的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必须对生态对于一个城市的命运做重新认识,予以足够的重视。人们在呼唤人与大自然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呼唤城市生态美的建设。城市生态美的建设,就是建设人类美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以人类能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走向和谐共处,共存共荣,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为境界。这是城市生态美学的根本目的,它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3]。城市生态美主要体现为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融合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实现城市与城乡的生态环境的大融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对减缓气候变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是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必需条件。由于人类使用碳基化石燃料,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浓度在短短的34年间就猛增了70%。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应对,21世纪的地球继续变暖的趋势势必愈演愈烈。据2007年IPCC评估,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 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风险;亚非拉至少2.07亿人缺少引用水,亚洲至少1.3亿人将挨饿。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2050年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可能下14%-23%[12]。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喜马拉雅冰川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一“亚洲水塔”的消融将直接影响到亚洲地区24亿人口即全球40%人口的饮水和吃饭问题。气候变暖,海水浸漫,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将减缓甚至衰退。

为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抱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展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等等。各级政府动员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转变传统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摒弃炫耀消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践行健康、文明、节约、节俭的生活方式。人民大众选择高碳还是低碳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广度、深度和持续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生产、产品、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宣传与转变社会大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基本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在2011年12月联合国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力排欧盟与美国设置的障碍,坚守正义,积极斡旋,督促欧美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会议才得以胜利闭幕。

湖南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生态城市方面的探索

湖南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创建生态城市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为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第一,制定“绿色湖南”总目标。

2006年初,湖南省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奋斗目标,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重要底线。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两型社会”的进程,2010年8月湖南提出“绿色湖南”的总目标,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湖南成为绿色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家园。2011年1月,“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建设“绿色湖南”作出了具体部署。目前,建设“绿色湖南”的热潮正在全省兴起,在推进“四化两型”、加快富民强省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把绿色生态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优先保护。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构建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四水为脉络,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自然屏障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在实践中,着力抓好“三大创建”:创建绿色生态资源保护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办法,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对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把昭山建成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打造成东方的“维也纳森林”,把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把长沙建成显山、露水、见秀的山水文化型城市;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把生态网络从城市拓展到城市郊区和山区森林、农田果园、江河湖泊等。通过保护绿色生态,使湖南成为一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生态宝地。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湖南努力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在实践中,着力发展“四大产业”:1、以绿色核心科技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打造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先全国的品牌;2、生态农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生态化,打造“湘”字品牌;3、环保型产业,推动资源再生、污染治理、新能源等产业发展;4、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湘菜、旅游、文化创意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在实践中,注重建立“三大体系”:建立绿色技术研发体系,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建立绿色技术应用体系,加强共性、关键和前沿性新技术的应用,推进工业节能、建筑与生活节能、绿色再制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培育等8大工程,加快形成企业循环经济联合体,重点发展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境治理产业等3大产业;建立绿色技术市场开发体系,以大型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节能和环保服务市场,有序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努力从四个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大力生产绿色食品,加紧绿色食品研发,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可再生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宜居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打造高速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省长徐守盛7月6日在株洲骑自行车出行,用实际行动支持绿色交通建设,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

第三,积极践行“两型社会”。

“两型”产业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目标,以清洁、低碳、循环、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两型”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力支撑。湖南从正在进行的“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实践出发,坚持以“两型社会”建设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建“两型”与转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目标。省长徐守盛指出,“两型社会”决不仅仅是个生态目标,它必将引起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变。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两型”引领,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两型”发展之路。

湖南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坚持把发展和壮大“两型”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长株潭的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加大“两型”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做大做强“两型”产业。近年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电动汽车、文化创意等“两型”产业,纷纷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并引领全省形成了机械、食品、文化创意等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第四,提出“四化两型”战略。

当前,湖南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特征表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的中期,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民生需求整体上从生存型迈入发展型,今后五年,经济将继续高位运行,但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工业化纵深推进,但转型提质更加艰难;城镇化带动力增长,但发展瓶颈更加突出;社会建设全面加速,但和谐发展任务更加繁重;“两型”建设有望突破,但“两难”选择更加明显。面对发展阶段的新特征,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谋划湖南发展战略,必须立足现实,抓住机遇,着力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顺利推动调整和转型,努力在突破“两难”中实现新发展。正是在立足发展阶段新特征的基础上,湖南提出了“四化两型”战略。

坚持“四化”带动、注重“两型”引领、加快“四个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实现“四个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人本发展)、建设“四个湖南”(创新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和法治湖南)、做到“一个率先”(率先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等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战略整体,为推动湖南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南在21世纪会成功地走出一条低碳而生态之路,完美地实现它的转型。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美学研究——以湖南长沙为例》,编号10C0037)

参考文献:

[1] 刘晔,耿涌.低碳经济认识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第10期

[2]黄春华,马爱花.基于城市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城市生态环境探析.前沿,2009年第8期

[3]徐恒醇.生态美放谈[ J].理论与现代化,2000.

作者:邹玲平

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3:

浅谈修文县新型城镇化路径

摘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及贵州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相继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笔者鉴于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修文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以绿色、生态方面为主,从政府与市场、规划、绿色、文化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浅谈自己对修文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规划;绿色;文化;基础设施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贵州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指出,结合贵州自然地理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实现黔中城市群率先突破,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使然,想抗拒城镇化的趋势、甚至回到卢梭提出的“自然人”状态肯定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鉴于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修文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以绿色、生态方面为主,从政府与市场、规划、绿色、文化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浅谈自己对修文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思考。

一、政府与市场

目前,学界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新型城镇化两种观点,笔者认为,蒋贵凰(2011)的观点较中肯,应先判断本区域的城镇化是在启动、起飞、成长和成熟的哪一阶段,然后再对症下药。现在,修文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导致修文县十个乡镇城镇化进程也不一致,根据有关数据可判断出修文十个乡镇城镇化进程的几个阶段,笔者的分述如下:

(一) 启动阶段:

小箐乡、大石乡、谷堡乡应是在启动阶段,自身动力不足,而又难以吸引外贸等外力因素介入,因此,政府在这一阶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引导和推动作用,促使这几个乡提升经济实力,逐步走上城镇化道路,因为在这一阶段,越贫困的地区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 起飞阶段:

六屯镇、六广镇、六桶镇、洒坪镇应进入了起飞阶段,发展中具备了基本的经济实力,此时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来促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应当起到一定的辅助和限制作用,促使市场机制成熟。

(三) 成长和成熟阶段:

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应是进入了成长阶段,市场机制虽逐步成熟,但市场失灵的弊端不断出现,因而政府的政策限制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且这种作用将在这一阶段逐步加强,并推进城镇走入成熟阶段。蒋贵凰的研究结果与修文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是大致吻合的,笔者建议修文县决策层根据蒋贵凰的研究成果,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推进修文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规划

(一)建议决策层的规划要有预见、全面、科学和权威

规划要有预见:规划是整个城镇化的龙头,无规划则无建设,这就要求在做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规划要先行。规划要全面:这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要看到城乡建设,要关注城镇建设和人的发展如何协调,避免空心化,要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和措施,讲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形式主义。

规划要科学:这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乡镇的情况,把专业人才和群众相结合,找准其自身的独特的特别是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规划要有权威:这要求要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摒弃长官意志和自己的主观想法,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有一定现实操作性的规划,并且要求规划一旦确立后,就不能随意改动。按照以上几点做出的规划,可以引导修文的新型城镇化有序发展。

(二) 规划的重要点是要因地制宜

修文县各乡镇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相应地彼此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各不相同。长期以来修文县各乡镇经济相对不发达,资源环境条件在小范围无序竞争前提下造成一些浪费,梯级发展规划应是修文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模式。

梯级发展就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据修文县县城、镇、乡的实际,建设不同风格的城镇,如:异地搬迁城镇、民族特色城镇、资源矿区城镇等,筑巢引凤,吸引不同档次的人群来居住,从而提高城镇化率,推进修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绿色

(一)绿色城镇化的重要性

开展绿色城镇化建设工作是有利于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发展。同时我国施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要求我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再者,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维护生态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绿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式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修文县是典型的山区,与贵州大部分县一样,有着全国其它地区少有的丰富的生态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修文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完全可以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发展绿色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绿色城镇化要选择正确的城镇发展模式:

1、生态优势:

修文县拥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完全可以立足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山区特点,走出了一条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路。

(1) 在战略定位上

建议修文走贵州省第二次推进大会上提出的“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为贵州省在2010年就确定了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总要求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总目标是要在2020年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将四化同步融进去,体现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工业强省双轮驱动的重要性。

(2) 在山地格局上

修文地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城镇特点,可以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和修文山地特点结合起来,使城镇建设朝四个方向发展: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这样一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做优做特小城镇、做精做美新农村的多彩修文格局,便是修文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 在生态环境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独特的生态优势是修文后发赶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修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生态优先、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使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挥得更好。

2、绿色经济:

修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议注意绿色经济中的城镇发展框架概念。有学者根据绿色经济概念以及不同城城镇建设问题,提出了城镇发展框架概念。即城镇发展框架包括四个要素,即土地使用、移动、环境和资源,城镇发展可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和测量,城镇化的定义也可以用此框架。

其中,移动性管理和交通运输管理对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方,是十分重要的:使用移动性管理系统需要最大化使用可再生能源(如使用电动车、拼车、组团使用汽车等)及现代技术帮助建设。

交通运输系统要有临近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利益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运行在布局紧凑、混合的城镇空间和宽敞的田园空间,再融合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才能实现城镇化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问题,实质上,这就是新型城镇化中的一种。因此,建议明确修文的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立体框架的思路。

3、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体现

绿色建筑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实践,代表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设计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是新型城镇化过程的重要一环。修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做绿色建筑,因为传统建筑虽然初期投资成本低,但后期的运行成本却非常高,而绿色建筑看似初期投资高,事实上与后期的低成本运行相比,这是一种很划算的“高投资”。

有专家核算过,在城镇的绿色建筑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性能模拟量化等方法事先测量建筑的建设和运营等成本,而并不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尝试,就可以采用优而廉的设计方案,避免过度设计、过度建设,达到省钱的目的,而绿色建筑真正最便宜的还在于后期的运行成本,日积月累的低成本运行可以节约很大的开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不做绿色才贵。

(2) 节水和水资源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之一,因此,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饮用水安全面临的问题,建议修文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制定绿色规划,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创新发展;健全激励政策,提高绿色建筑开发与消费动力,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

要努力的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源头污染防治;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要依靠科学新技术,开发水质安全监测技术与设备,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未雨绸缪,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加强执法监督,推进水环境管理等。

4、外国经验:

(1)瑞士

瑞士是一个山国,由于城市化发展和外来移民,城市空间稀缺性增加。人居定居地空间越来越少,城市很多地方发展受限制,因而城市密度开发更显重要。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瑞士从城市的分区和规划、街道空间和公开空间、绿色空间和开放空间等十个方面来实现城市空间高效、持续的利用。

(2) 奥地利

奥地利受地形限制,把山地农业,山地种植和养殖结合起来,从而把生态农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融合起来。修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这也恰恰成为修文的优势,其地形也以山地为主,修文的发展可充分借鉴奥地利发展山地农业的经验把生态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融合起来。

(3) 新加坡

修文可以学习“新加坡低碳城镇化经验”——低碳生态城的三种模式,分别是以技术为本,投资高昂,难以推广复制的A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难以持续的B模式;以及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的C模式。C模式是传统智慧、现代技术和合理城市规划的最佳组合,在绿色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防止A或B模式的“低碳陷阱”,因为“以人为本”是低碳生态的灵魂。

四、文化

人们住在城镇,享受城镇便捷的生活方式等,这些只是新型城镇化的表面现象,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应该是人们自身要能融入所居住城镇的文化之中,自身要能从中获得归属感,自身要能获得所居住城镇的身份识别符号,人们只有普遍融入所居住城镇的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人与城才能和谐,才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因此,构建修文县域、镇域的特色文化是修文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一) 用好用足修文文化优势

可以协同相关部门建设县域文化,塑造修文县域文化认同感,树立起对县域文化的自信,建设有历史记忆(阳明文化、知青文化、红色文化等)、民俗特点(民俗文化等)及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二)要注重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

在建设修文山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建议注意最传统、最乡土的文化保护问题。建议在修文山区城镇的建设方面,尊重修文地方文化传统,特别要保护好修文山区的古城镇、古村落,最大限度的打造独具修文山区特色景观的城镇和城镇形态,建立突出修文山地和文化特色的城镇。

五、基础设施

这是新型城镇化的硬件,建议做好两方面:

(一)抓好城镇的水、电、气、暖、路及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工作

1、以液化气、电为主作为生活能源;

2、结合背街小巷破损路面及泥巴路面改造整治工程,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巷道和所涉及的老旧小区、未改造的棚户区的供排水管线和相关设施进行新建、改造;

3、加强路灯建设;

4、背街小巷(含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的巷道)路面硬化修补、路灯增设、环卫设施配置等;

5、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老旧小区屋面、地下管网设施更换、路面修补及小区绿化。

(二)修文的乡镇府们需要在过程中思考到一些问题

当前修文的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普遍感到城镇建设资金比较困难,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投入大量金钱,这就对修文的基层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引进民营资本是一条好的路径,但在具体过程中,建议思考以下问题:

1、基建工程,一般来说应该是政府做主导,如果民资参与,政府的主导地位应当如何保证;如何在民资的投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政策主导地位之间,找到一个既能保证企业利益,又能保证政府主导地位的平衡点,是需要修文基层干部认真思考的问题;

2、民资参与后,势必要追求它的经济利益,但基建工程的性质又需要人民得到最大利益,如何在保证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让企业得到最大利益,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3、民资参与,应该参与到什么程度?民资的获利和其投入必须成比例,投入少获利多,就让人钻了空子,投入多获利少,别人又不干,因此需要坚持多投入多获利的办法来引进民资;

4、基建工程往往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在引进民资之后,政府需要对其进行监督,保证质量和安全。

六、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牵扯到方方面面,它是一个立体的框架,修文要除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规划、绿色、文化及基础设施这几方面外,还还要处理好产业、民生等方方面面的新型城镇化的立体框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修文要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为前提,主要做好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全新的城镇化路径,才能处理好“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等问题,从而逐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

[2]《修文县控制性规划》(2013-2020年)

[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当代贵州》2014第07期

[4]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 人的城镇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06-01

[5]新玉言,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02-01

[6]郭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金融支持,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06-01

[7]马树强//金浩//张贵, 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版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运行模式), 中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4-04-01

[8]王世元, 新型城镇化之土地制度改革路径,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4-02-01

[9]吴江, 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4-01

作者:陈飞

上一篇: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论文下一篇: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