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实践作业

2022-07-15

第一篇:三生教育实践作业

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2011级5班杨颖

三生教育

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三生教育之-------生命

我们的生命因爱而生,并在爱的关怀下成长,它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产生,发展,衰老,死亡的过程。正确认识生命个体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正真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好的思考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自尊,自信的成长。生命教育帮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我们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奇迹

一天,妇产科门诊来了一位孕妇,医生在查体中意外地发现孕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已停止搏动,靠异位起搏来维持生命,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当医生告诉孕妇这个结果时,孕妇却说她知道,知道为什么还要怀孕?你明白这有多危险吗?医生感到非常的不解,而且建议孕妇把孩子拿掉,孕妇坚决不同意,她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能行,就算有什么,也决不后悔,孩子一天比天大起来,孕妇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当她感到难受的时候,就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孩子,妈妈很爱你,你也要爱妈妈,坚强些,再坚强些。这时孕妇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三十多次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孕妇还是一天一天地挨到了预产期,当她经过手术顺利地娩出一健康的婴儿时,许多的专家都惊叹极了,像这种心脏,负担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困难,居然负担过两个人的生命,真是奇迹!奇迹!曾经有人问在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的年轻人,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巨浪惊天,鲨鱼成群的大海中得以生还时,他说是一张照片,妻子和儿子的照片一直陪伴着他,当他支撑不住放弃求生欲望的时候,便想起家中的弱妻娇子,还在等待着他,她们需要他,他便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是爱和希望创造了这么多生命的奇迹!

三生教育之-----生存

生存是之生命的维持和延续。自然界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的生理和心里是生命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此外,树立自我保护,自救知识,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正确面对挫折,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存。

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必将被无情淘汰。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生存。

学会了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

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到了生存的知识,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强化了生存的意志,把握到了生存规律,提高了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我们认识了生存及提高了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生存追求,学会了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了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生教育之----生活

生活,是“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方式,是与“他我”发生关系的媒介。人,只有充分的认识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并进而实现其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遵守社会规则,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要更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生活究竟是什么?

• 创造者——生活就是不断地创新

• 体力劳动者——生活就是做平凡的事

• 老年人说——生活就是安享晚年

• …… 无论生活是什么,只要我们乐观的看它,使其有意义,就是完美

通过生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我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我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篇:三生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命 生存 生活》 课程代码: 学分:1学分 总学时:16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指导思想

《生命 生存 生活》教育实践教学,是生命 生存 生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生命 生存 生活》课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践过程。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人生的自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生活、适应竞争的综合能力,充分感受生存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激情、享受生命的快乐。

《生命 生存 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直接的社会活动体验结合起来、任课教师队伍与专职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班团组织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打下思想基础。

二、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任何教育都要立足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发展。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是三生教育的主要形式。三生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创造有意义的生命价值的教育理念,更应该注重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实践诉求和实践本质。

本课程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人生的自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生活、适应竞争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生命 生存 生活》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引导,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社会服务并适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生活、适应竞争的综合能力,充分感受生存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激情、享受生命的快乐。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是三生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如果墨守成规,,脱离学生的实际,不善于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那么,实践教育的效果也是很难达到的。三生教育应坚持系统性、多样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将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四、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三生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因此,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把三生教育实践活动与课程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体实践和个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平时实践和假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格局,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的新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模式。

五、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及成绩考核 1.课时安排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每年的暑期进行,为16学时。指导教师应在每学年第四学期结束前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向二年级的学生布置在暑假期间的课程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如何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或学习心得体会。

2.社会实践考核

学生整理实践资料,并结合实践体会和课程有关内容,写出2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总结)。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报告或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及时评阅,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践教学成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第三篇: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校于2011年2月申报的课题《“三生教育”教学实践》于2011年3月被陇川县教育局立项批准。我校认真组织了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我校课题研究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要构建现代教育,首先要抓发展,抓发展就是要抓现代教育发展;二是要抓创新,关键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要抓教育价值的塑造,就是要抓“三生教育”,要进一步确立和树立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三生教育”是构建现代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来说,物质的贫困固然可怕,但精神贫困更可怕。实施“三生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三生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三生教育”的知识涵盖面大,内容丰富、贴近学校、贴近家庭、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老师、贴近家长。其次,“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务实性强,特别是和现在学生需要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以及所需要塑造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是相统一的。“三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而学生是“三生教育”的核心主体,是最终受益者,具有核心地位。

1 “三生教育”除了通过学校教育这个主陈地实施外,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予以辅助。因此,以“三生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支撑点,势必让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落实。

“三生教育”既要通过认知的渠道来进行,也要通过体验的渠道来进行,更要通过熏陶的渠道来进行。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而且还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高尚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专题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两大类途径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意志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首先省委省政府对“三生教育”高度重视。社会普遍认同,专家普遍赞同,各级领导也普遍的赞赏。有关国家党和领导对我们省委省政府的相关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社会各界充分的认可。罗崇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从孩子抓起,现代

2 教育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三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其内容就是常识性的、简单性的、普惠性的教育。“三生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全体公民自身利益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认知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和创造力;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1.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依据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用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利于揭示教育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提高教学实践,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规律的系统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人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以及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发展的相系关系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2.系统科学理论

——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育技术媒体等教学要素组成的系统。

3 ——系统科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多种(类)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它的整体优化原理、开放有序原理、信息传输原理、反馈控制原理以及方法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促进“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

3.优化教学理论

优化教学理论即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指所选择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它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与同伴的帮助,通过协作和合作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建构主义理论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教学要素功能转变,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开发研制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的重要理论依据。

5.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 强调教与学的结合;

4 ⑵ 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境创设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

⑶ 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

⑷ 重视可操作性、重视教与学效率(益)的提高。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陇川县陇把镇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借鉴云南省各地三生教育的成果及相关理论。

(2)个案法: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三生教育的措施。

(3)分析法:通过作文、日记、学生演讲等形式分析和了解学生对三生的认知状况。

(4)经验总结法: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

(5)测验法:采用问卷,了解学生现有三生观。

上述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应相互补充、配合和验证。

五、研究内容

1、强化课堂教学。保证必要的学时,使“三生教育”的内容通过教材和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同时,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2、突出实践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继续进行防震防灾演练、道路交通安全我知道、争当文明小使者等实践活动。通过演习、观摩、达标 5 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3、注重文化育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赵家沟小学富有特色的德育创新活动。下学期将继续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及其它主题鲜明、特色显著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落实三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点:感恩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强化课堂教学。按上级的要求在三年级、五年级,每周各开设一节“三生教育”课,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5、抓好家庭教育,学校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取得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

6、抓好社会教育,学校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主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组织开展“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进学校教师的 “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促进“三生教育”在不同组织形式、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优化。使本课题的研究和“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质量有显著提高。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育(学)的效益(率),提高其教育(学)的质量。

七、课题组织

成立课题研究领导组,确保课题研究管理有人抓、教学有人上、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组内成员:

代 玲 校长 郝晓艳 小学高级教师 雷建琴 小学高级教师

邓 莉 综合科教研组长

陈艳华 少先队辅导员 陶玉园 小学一级教师

八、研究步骤、过程及措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辅之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统计法、调查法和实验法。本课题的研究不搞对比实验,而是采用“常模对照”的方法来检测、评价。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培训教师、统一思想、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成果名称及形式:《“三生教育”教学实践》讲座

(二)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根据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现初步的研究目标。在这一阶段中,校内组织一次课题研究的交流汇报活动。

学校认真把“三生教育”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研讨开展“三生教育”的具体措施,将“三生教育”与日常校园文化活动、班级主题活动和日常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三生教育”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自查、自评(2011年9月――2011年11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中期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和研究假设目标的达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防震上、下教学楼,宿舍的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掌握在危难时刻求生的基本方法,这样的团体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活动气氛热烈,学生体验深刻,效果良好;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电影,学生感悟深刻,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了解生存技能,提高生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校教师郝晓艳在她的所上的《当地震来临时》一课中结合刚发生在玉树和汶川事件中图片让学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感受 “生命、生存、生活”,这样的教育没有了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学会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促进学生健全

8 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学到必要的科学知识,让三生教育具有了实效性。

校长代玲和教务主任杨云华,在开题报告会上就作了要求,要求教师在要结合学科渗透来实践三生教育,要探索一种创新的组织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三生,要让学生觉得是快乐,愿意接受。为此,学校要求研究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制作课件时要做得真实、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感悟三生的内容和意义,要求研究组成员在开发、制作相关的音像材料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知识来渗透三生教育,为学校未来发展积淀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要求教研组活动要结合学科内容挖掘三生教育,以主研教师研讨带动其它学科教师,让三生教育得以大面积走进课堂,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措施不但为三生教育的实践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也搞活了我校的教研组工作。

成果名称及形式:《“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总结

(四)结题,总结成果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该阶段为研究总结阶段,对实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写出结题报告。

1、对学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

2、收集学生有关三生教育的手抄报汇编成册。

3、整理三生教育的教案,汇编成册,用以推广、交流。

4、收集信息,广泛讨论,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结题报告。

5、收集教师关于三生教育的论文,编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课题专辑。

6、收集课题研究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刻制光盘,用以推广、交流。

7、推广研究成果。

8、研究成果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结题。

九、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以下成果:

1、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营造了我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氛围,形成了课内和课外,整体与个别,点和面相结合的多角度、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三生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教育技术与三生教育的整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把 “三生教育”演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由对学生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自我追求,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上来,使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从要求转变到引导上,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3、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全方位理解了三生教育内容,改进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实施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打开了教师的思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加本课题研究以后,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探索,科研素质也得以大大提升,在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成 10 果,为我校走科研课题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4、提高我校的管理水平

“三生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不是依靠几个教师,从学校的领导集体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应该自觉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在管理中、在服务中、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内容,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学会尊重学生、能对他人正确评价,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在 “三生教育”的实践中提高了我校的管理水平。

5、三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从学生的行为上看,学生养成了爱护花草、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好习惯,通过三生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生存意识,学会体谅父母和家人,认识到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

6、积累了三生教育资料和研究成果。

经过努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教师们及时总结出了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富有实效的三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现在课题研究即将结题、验收,然而三生教育的研究工作还将继续,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把三生教育的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十、实验研究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学科教学是渗透三生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可以起到面向全体、正面引导、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三生教育的内容,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随时有机地进行,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刻苦地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三生教育必须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各层面。

三生教育决不能搞“阶段突击”和“蜻蜒点水”,而应将三生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对三生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要不断改进,采取多种措施,整合资源,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三

11 生教育。特别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要密切配合,有计划、分步骤、全面地引导训练。

3、进一步加强“三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4、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三生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育人。

6、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工作。探究“三生教育”的评价体系。

7、加大宣传力度。让“三生教育”从学校走向家庭进入社会,并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形成合力,让“三生教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总之,“三生教育”是我校的新课题。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虽作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才刚起步,成效和经验只是初步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困难,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实证性研究资料收集不多,目前还不完善和成熟,但我们将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有待加以完善和解决。我们坚信,通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上下齐力,左右合力,团结一心,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一定将“三生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

陇川县陇把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邓莉

2012年2月13日

第四篇: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我校地处楚雄市边远山区的彝族集聚地——大过口乡,这是一个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富于彝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乡镇。人们热情好客,平和淳朴,热爱自然。但因文化底蕴,人文意识的不足,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方面知识的欠缺,开展三生教育是及时雨,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名言,曾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然而,纵观现在的一些青少年,他们的生命意识相当淡薄、生命价值观极其模糊,遭受一点小小的挫折和坎坷便一蹶不振、灰心丧气,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所以,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开展“三生教育”势在必行。

不论是什么时代的教育,尤其是现代教育,无处不渗透“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国“三生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措施越来越有力,落实越来越到位,效果也就越来越明显;同时,“三生教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凸显。

近两年来,我校根据省州市文件精神及要求,就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青少年成长必须掌握的问题,结合我校和本地区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

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校以5.12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我校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小学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们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中合作解决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余活动中组织学生踢足球,玩游戏,出黑板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分享合作的快乐;给学生讲“山谷回音”等故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缺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宽容。

最后,进行抗挫折教育,磨练学生的意志。

一个珍爱生命的人,肯定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在挫折和困难面

前不低头的人。但如今的孩子,家庭富裕,生活条件优越,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往往导致他们心理脆弱,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轻生的举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困难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通过进行“三生教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初步掌握了生存技能;了解了生活常识,树立了生活信心。我认为,“三生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在我们学校开展这门学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三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楚雄市大过口乡民族中学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三生教育、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感悟

昭通市昭阳区西城一小 马三永

“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的基础价值是成长成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使人幸福。”

——罗崇敏

盛夏的昆明以她温暖、宜人的气候于2012年7月22日迎来了全省各县区100多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即“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的学员,7月23日上午受到了罗崇敏厅长(三生教育的创始人)的接见。这次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月23日至24日在省教育厅培训中心学习三生教育理论;第二阶段是在三生教育处处长潘光伟的带领下于7月25日至8月1日在广东学习、实践生本教育,观摩生本课堂,感悟三生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力所在。

此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三生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成长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三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让接触到它的人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接触到它的人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实现人的最高价值。

感悟之一:对“三生教育”的再认识

当前,部分师生对 “三生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及家长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认识肤浅,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也同样对“三生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眼睛只看到课本或按传统思路教学,没意识到“三生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竟争压力的加大,总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生命无法正确对待,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极端手段来结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是帮助师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师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避免轻生或剥夺他人生命的现象发生。 人的生存之道——笑傲人生。

生存教育是帮助师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与感悟,使师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帮助接触到它的人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不仅要适应生活,更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总之,走出“三生教育”的误区,有利于让师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自己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从而实现人的最高价值。

感悟之二: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体系。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和观摩知道了生本教育历经了14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教真育爱,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下面介绍一下生本教育的几个观点:

一是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二是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激情飞扬的学习。

二是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四是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五是生本教育的德育观: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听的三节课分别是小学语文、英语和高中数学,课堂真实并为之感到神奇,真是难于让人想象,共同点是教师没有象传统课堂那样说教,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真正的合作者,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它对我的思想冲击较大,我也曾经几何的探索教育教学的方式,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真正应验了那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通过生本教育学习、观摩、感悟,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最好例证,它的课堂教学充分说明了它是一系统工程,是一个方向性工程,是一个解决长期问题的决策性工程,是一个可落实和实践的工程,是一个容量巨大,风光无限的工程,是一个解放教师的工程。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一种真正以生命为本,关注人生存、生活的教育。

参考资料:

[1]《教育的价值》,罗崇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版。

[2] 《生本教育》,郭思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上一篇:三思三创心得体会下一篇:宿舍卫生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