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就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展开探究,简要介绍了电力企业全面预算及其内部控制评价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理论评价分析方法,进一步以企业的实际管理状况为背景,提出了相关预算执行控制、资本性支出和损益预算、预算考核的改进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1:

探究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预算的科学管理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了便利,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比以往有所提高。但电力企业在预算方面仍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使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基于这种大背景,电力企业纷纷致力于信息化方式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本文就电力企业预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使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规范化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科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022

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据预算,企业可以有效地设定目标和分配资源,更好地评估绩效。可以说,预算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众多电力企业开始市场化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在诸多领域的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经营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往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更侧重于生产安全,如今转为对增收节支以及优化资产配置方面更加重视;同时,电力企业也开始关注自身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电力企业更好地进行预算管理的战略转变。

1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是指以企业的总目标为核心,为更好地对企业财务成果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筹划、预测,对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执行以及控制的行为。良好的预算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数量比较多、资金占用量比较大的电力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中的各项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活动作出适当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预算管理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又被称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相关部门和人员综合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的发展情况等,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和控制,这是电力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事项。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量化公司的经营状况,使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更加规范,各部门的责任也得到落实,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内部的革新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很多电力企业都从自身需求的角度着手,构建了ERP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基建到生产的一体化。但在记录企业会计行为方面,普通的信息系统对于会计记录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使得这样的信息系统在记录会计行为方面不能完全契合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因此,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还有待于完善和优化。

3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预算管理内容有待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一个细化的分支,而是一个预算体系,从内容上看,它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业务、财务预算以及专业决策预算等。现阶段,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财务预算;二是资本性收支预算。而销售预算、现金预算等事项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内容。

3.2 预算管理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可以保障企业运行和经营的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绩效考核以及资源整合上。现阶段,资源整合和绩效考核尚属于企业预算管理的难点,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亟待突破的事项。

3.3 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中心有待明确

在电力企业中,预算编制的起点非常重要。在预算编制起点确立的基础上,预算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建立和优化。电力企业相关人员要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一定要对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众多电力企业而言,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相关市场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在各个阶段,企业均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为此,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应相应改变,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使电力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3.4 预算编制的流程不够规范

在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流程是不容忽视的部分。预算编制流程要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模式相契合;二是要充分考虑相关成本和效率。在预算编制流程方面,一定要遵循 “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保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为了更好地遵循以上两项原则,就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严格审批下级上报的预算指标。就这一点而言,充分体现了“集中控制”的原则。这种做法虽然对电力企业有一定益处,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病。比如,它使预算编制周期被延长。由此可见,“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原则是一把双刃剑,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4 改善电力企业预算信息管理模式的策略

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这种大背景,在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中,一定要对财务管理引起重视,将其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使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指标审批、下达中充分发挥作用,并通过开发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将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等多种方式达到有效改善电力企业预算信息管理模式的目的。作为一种资产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不仅掌管着居民用电,还掌管着工业用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使电力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合理地安排和整合各项资源,改善预算信息管理模式,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4.1 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软件

在具体预算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开发专门的预算财务软件。同时,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且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便利,使其在需要相关数据时,可以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此外,实现预算差异分析的自动化。一旦其中个别科目发生额与财务核算系统设定额不符,工作人员会收到系统的自动提示。以上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于提升,但其使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得以减轻;同时,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也比以往更好。

4.2 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ERP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把企业的管理范围从内部系统有效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像企业的数据、相关流程的指标等均在此范畴。而ERP系统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对数据与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并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充分诠释出来。ERP可以看成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载体,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对企业预算管理是非常有益的。

在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的过程中,ERP系统一定要和企业管理中的事项相融合。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增加了新的内容,后者则为前者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将二者相结合有助于相关动态数据的获取,便于财务人员动态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并一改以往事后控制的局面,使预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得到了实现。

5 结 语

在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对企业运营和发展非常重要。且在改进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销售预算,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同时,对损益预算也要引起重视,可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各级机构和部门的责任,降低预算管理成本,保障电力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燕.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孙亮,丁学英,王连忠,等.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11(7).

[3]李欣.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预算的科学管理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9).

[4]王雨霏.S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作者:董丽霞

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2: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初探

【摘 要】本文就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展开探究,简要介绍了电力企业全面预算及其内部控制评价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理论评价分析方法,进一步以企业的实际管理状况为背景,提出了相关预算执行控制、资本性支出和损益预算、预算考核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评价

一、引言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下,众多电力企业由于规模庞大、管理机制老化等问题,普遍存在改革缓慢、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下,这种状况虽得到一定改进,但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不符、预算执行控制与考核力度不够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需要通过评价、分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帮助明确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这对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分析

若要对电力企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进行有效评价,需要事先完善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体系当中,需要综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结果,并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战略目标。

1.财务指标的评价分析

财务指标的评价分析,需要通过以下内容来完成:

第一,电力企业的内部利润、售电量与电费回收指标,能够有效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第二,通过电力企业的实际资本性支出额、预算资本性支出额、资产结构与质量、年流动资金的平均占有额,能够实现对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有效评价。

第三,电力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偿债能力,共同组成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是帮助企业基于当前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第四,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总资产的周转率,反映的是电力企业对资产的运营能力,如果指标较低,则说明企业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资产处理措施,保证资产使用率得到相应提升。

第五,投资收益、净资产收益与总资产报酬率,体现的是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则说明企业收益总额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强。

2.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分析

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分析,主要是定性评价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合理性、执行及实施效果等。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运行的有效性,与组织机构的独立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应切实评价管理独立性。

第二,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数量依据,是保证预算编制可靠性的前提,因此,在评价中要做到科学。

第三,预算编制必须要体现企业所有的经营业务与资源状况,因此,要有效评价预算编制的全面性。

第四,在预算实施过程中,预算的调整控制幅度与频率,会直接影响预算实施效果,因此,要评价预算实施计划的调整控制性。

第五,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为保证管理与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通过科学的考核机制,来督促各环节预算的实施与执行,而考核的激励性,能够帮助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主动积极性,进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因此,应评价考核的激励性。

三、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及改进建议

1.企业概况

山西省电力公司下直属的吕梁供电分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所在省份的13个县市区,下设继电保护自动化所、调度所、试验所、输电工区与变电工区等7个直属单位,企业本部有17个处室。在新的发展时期,该企业不断推进电网完善建设及相关技术改进,目前已有7座220千伏变电站;39条110千伏的输电线路,总长度达775.09公里;低压线路总长度达4490.5公里。企业方面不断加大电网技术改造力度、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并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集约化经营的战略方向,为当地产业与经济改革,均作出了极大贡献。企业2017年12月组织的一次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预算类中,指标类权重值为0.6;指标权重值分别为:依据科学性(0.15)、范围全面性(0.25)、分解和理性(0.2)、调整控制性(0.30)、考核激励性(0.10)。内部控制的电力营销类,指标类权重值为0.4;指标权重值分别为:电价审核(0.15)、结算独立性(0.20)、账户唯一性(0.25)、逾期欠费(0.20)、坏账备查(0.10)、定期检查(0.10)。经层次分析法计算,预算管理评价得分6.85,内部控制评价得分7.15,总体评价得分6.97。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预算执行控制流程

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有效评价,能够发现预算执行环节具有较高的可控性,但在实际过程中,对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存在一定不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必须对自己管理范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及时的审批与处理,但由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力资源、一线生产技术、发展策划、总经理办公室、基建、财务及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共7个管理部门,协调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对此,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第一,针对不同经济业务,相应的预算执行控制幅度与频率应设定差异化标准。

第二,预算控制应进一步细化至预算额度控制与过程控制。

第三,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预算外事项,应赋予总经理办公室审批权,但涉及到的其他事项,将统一交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一旦出现企业备用预算范围的事项,需要将有关资料及时上交省公司审批。通过对预算执行控制流程的有效优化,能够约束各经济业务负责人,对预算实际发生数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财权与事权的分离管理状态。在这一管理流程当中,应重点注意对预算范围及审批工作的有效控制。

四、资本性支出预算的分析与调整

通过评价发展,企业的极度资本性支出预算分析,正确性基本符合相关标准,但预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可行性,需要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持数据来辅助决策。对此,应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有效落实,而各部门编制的资本性支出预算,应汇总至发展策划部,并由专业人员依据各经济项目的当前状况与实际需求,对资本性支出预算做出调整。电力企业当中的工程项目预算调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即预算金额与预算过程,以半年为周期,期间各职能部门,应重点关注预算执行与资本支出的实际状况,并及时上报季度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和半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调整报告。

五、损益预算的分析与调整

对损益预算的分析与调整,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损益预算的制定应保证正确性与预见性,尽量避免出现需求调整的状况;一旦需求对损益预算进行修正,需要保证修正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使其能够为下一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针对已定的预算总额做出部分修正,或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调整方案;其中,预算修正的周期应为季度,调整的周期为半年。针对损益预算的分析与调整,应该尽量避免对费用项目进行更改,若存在必要情况,应在总经理或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六、预算考核体系

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当中,考核工作应包括季度、半年度与年度的预算考核,考核指标及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能够积极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提升。科学而完善的内控机制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其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漏洞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对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企业应该根据内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经理层等各权力主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控制权,在确定其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起到相互制衡的效果,使其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和制约。将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与计划实施结果进行有效对比,并以对比结果为依据,对接下来的管理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评价,有利于明确企业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与改进。通过相关分析,依据各项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综合评价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水平,能够为企业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本文的论述还存在一定不足,如相关改进建议的实践效果未得到系统的论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提升我国电力企业整体预算管理水平为目标,进行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低碳世界, 2015(35):112-113.

[2]祝颖.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6):36.

作者:邓天彬 王雄伟

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3:

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企业又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其中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发展时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做好电力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工作中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在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利用该项制度对于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电力企业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提高电力企业管理者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 风险内控 预算管理

一、引言

为了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和方法,以求达到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分配电力企业各项资源的目的。电力企业属于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上述目标,也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综合实力,那么问题就是如何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工作,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加强电力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此,在本文中会给出相应的方式方法,希望电力企业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合理借鉴,逐步提高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中的预算管理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市场带来许多新兴的管理技术,帮助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其中在电力企业领域中,施行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利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电力企业的风险内控体系与预算管理工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要依靠预算管理制度来对企业内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良好态势。

三、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电力行业中,有不少企业对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工作现行试水,在试运行的过程中,使得电力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有显著提高,增强电力企业综合实力,但是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预算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预算管理工作脱离电力企业发展实际状况。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电力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这一基本点为中心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实施,只有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才能够使得各项管理决策科学合理,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与电力企业实际发展脱节的情况较多,电力企业领导者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工作,从而导致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和风险内控工作与企业经营决策脱节。脱节就造成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和预算管理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降低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收益,总而言之,不能与电力企业经营实际相连接的管理决策,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

2.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存在问题。为了达到良好的风险内控工作质量,必不可少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规范风险内控工作流程,将具体责任分配到具体工作人员。同样关于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作为具体预算工作的指向标,但是在实际电力企业中,对于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是有待改进的。由于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电力企业领导重视国家管理工作多于对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体系以及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从电力企业领导层对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不重视,再到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的辅助,在根源上忽略对电力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最终导致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市场风险应对能力较弱,不能为电力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3.电力企业内部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只依靠少数几个管理部门根本不能够得以实现,现代化的预算管理工作本就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只有电力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够实现对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理想效果。但是在电力企业内部较多的现象是只依靠几个部门对企业整体预算工作进行管理,大多数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有些根本不了解这一项工作,这就间接体现出电力企业内部对于预算管理工作根本不重视,电力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电力企业的科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

4.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管理方式陈旧。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电力企业也要紧跟时代的进步,不断改进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在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工作方面,电力企业在构建预算管理机构的过程中,还是使用较为落后的传统管理方式,传统管理方式不便于采集相关数据,不便于进行科学分析,企业内部只有财务部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其他部门参与度较低,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此,电力企业急需要改变预算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电力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也要积极努力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的风险内控体系,努力跟上时代的进步发展。

四、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工作相关具体措施

1.在电力企业内部树立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观念。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电力企业要建立起以财务部门为核心,以其他各部门为重要组成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正确的预算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2.完善电力企业内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后还不能够松懈,还要建立相配套的监督小组,监督考核工作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监督考核工作要以建立预算风险防范为指标,指派专人管理,施行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有效加强电力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更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3.完善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预算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在风险内控体系上,以辅助电力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主要由电力企业领导带头,以电力企业內部财务部门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该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协助,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定完善的风险内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系统,尤其是完善的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上的改进,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电力企业长足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尚燕来.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45-46.

[2]李彬.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5):29-30.

[3]白石.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9):64-65.

作者:王颖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