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需要人们对于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等基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和西方的管理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公共事务室公共管理的基础,其本身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论文 篇1: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历经了重建、发展和提升三个时期。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伴随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但是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始终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解决。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成就挑战;发展前景

公共管理学科很晚才传入中国,而在传入的前期发展也很艰难。伴随着80年代的恢复,公共管理学科才算真正在我国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历史以及其自身原因,使得公共管理学科虽有发展却一直饱受争议。近些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不断去适应。

一、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内的学着存在着很多种看法,笔者综合了他们中的一些共同点,提出了如下的看法:

(一)萌芽阶段

从实践上看,公共管理的实践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公共管理学科是中国于19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进。但是中国最早的公共管理理论却到20世纪的30年代才由张金鉴、江康黎通过著作的方式提出来①。当时虽然国内处于战乱时期,但是国共两党却在自己的统治地区的高校不约而同的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都纷纷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此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都在曲折中前行。

(二) 恢复重建阶段

随着意识形态上对于行政学相关学科偏见的取消,加上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使得公共管理学科迅速的恢复。1982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改革,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行政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于是随后中国政治学会开办了几次培训班,到1984年8月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建议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到1985年《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的创刊。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的公共管理教育也开始慢慢恢复。1986年,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和行政管理学的二级学科;1987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建立,并在随后的几年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些举措奠定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基础。

(三) 发展壮大阶段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原先的政治体制需要破除;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国家也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这都为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发展起到了很到的促进作用。加上这一时期相关学科在一些高校的纷纷确立,以及一些行政学院的创立,慢慢形成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体系网络。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成就和挑战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取得了也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一)成就

1、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学科认同的确立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的独立的学科是我国从西方引入,从引入到目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出现了很多的波折。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行以及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以及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一些社会问题解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科认同逐渐加深。同时随着认识的加深,我们国家的许多学者意识到,西方的一些公共管理理论并不适用我国的具体国情,他们开始研究适用中国具体情况的理论。

2、专业学术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育研究会,1993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学院化和专业发展

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外,还成立了30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20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且我国自90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

4、公共取向和公共责任的展现

随着政府职能转化,以前的管理者开始慢慢的向服务着转化,在政府职能的转化过程中也就需要公共管理学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政府具体的管理实践又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这样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得公共管理理论慢慢的有了公共取向和公共责任。

5、国际化学习、借鉴和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但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使得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中国也很好的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一些行政管理学学术团体和专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国际学术活动有很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二)挑战

1、公共管理学研究陷入“西化”误区

就整体而言,中国的公共管理学还处在对西方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在思维逻辑和理论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跳出西方行政学的窠臼。陈振明认为:现今仍然将重点放在国外的研究上就是“非常令人费解也非常遗憾的”。过去几十年,相当一部分学者扮演了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的“输入者”以及“无意识的思想家”的角色。

2、公共管理学研究缺少实质性知识的增长

(1)理论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足、联系实际不足

李通、李海涛一篇文章文章的表述可以很好揭露中国的这一问题。他们认为公共管理中一些重大理论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界提出来的,而首先是由政府或者政府内部智囊团提出的,公共管理学界只是起到了对理论进行“二次解释”的作用②。

(2)严谨研究方法的缺乏

这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真如陈振明所的那样:公共管理的实际研究中缺乏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并存在重质的研究而轻量的研究、重概念推演而轻经验分析、重宏观而轻微观的研究倾向。这其实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公共管理学缺乏本土化问题研究

娄成武教授认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引进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本概念元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缺乏中国时空发展的经验,该理论仍处于胚芽状态。建树适合中国本土化的公共管理理论,并达到在国际舞台上与他国学者平等对话与交流,商讨全球公共管理领域诸多共性问题,是摆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界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副主任李一军在《公共管理学报》创刊十周年青年学者高端研讨会会议上指出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需要依靠“双驱动力”,管理科学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我国的公共管理学发展也应做到“顶天立地”。“立地”即立足中国的管理实践;“顶天”则是注重提高中国管理科学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立地

1、转变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科学的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桥梁和纽带。同样,科学研究需要有科学的方法。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对方法论问题一直重视不够,公共管理学研究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们急需转化研究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做到:规范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的相互转化。

2、坚持独特的行政文化传统下的公共管理观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对于我们今年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为政以德”、“天人合一”等都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另外还有“以民为本”、“贤人治国”等思想,如果能很好的体会这些思想,并将其很好的利用于当前的中国政治实践,并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3、高质量的研究具有战略性的公共管理前沿问题

这就要求研究者要调整自己的研究价值取向,不能仅仅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需求,更多的强调公共取向和社会责任。研究者也应更多向政府管理职能创新问题研究、公共政策领域问题研究、公共组织理论问题的研究倾向。

(二) 顶天—争取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蓝志勇认为:想构建“国际话语权”一方面要提炼话语体系背后的思维体系,另一方面旨在努力突破传统话语体系的狭隘和不足,寻求开放、直观、准确、易懂的语言方式,提高沟通效率,追求高哲学层次认识境界,不重形态,只重本质。作为一个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大国,中国需要不断学习国际上的优秀经验,充实和完善自己,也需要将自己的故事,以生动有效的方式,讲述给世界。作为引领中国改革的公共管理学科需要有更新更广博和更包容的话语体系,打造学科发展理论,培养未来的国家和国际事务的领导人,促进管理实践和国家发展,形成跨文化影响力,贡献人类文明。

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公共部门改革尤其是政府治理变革浪潮席卷全世界,公共管理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科呈现种种新的研究途径与知识形态;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公共管理的创新研究。因此,必须顺应当代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注解:

①1935年张金鉴的《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和1936年江康黎的《行政学原理》

②陈通,李海涛 《公共管理学研究综述》,天津社会科学年检,2009

参考文献:

[1]薛澜、彭宗超、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2002,(2).

[2]陈振明.公共管理的学科定位与知识增长[J].行政论坛,2010(4).

[3]朱立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与源泉[J].公共管理学报,2006(5).

[4]黄威、陈武林.中国公共管理沿革与现状审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3).

[5]高小平.积极推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N].新视野,2011,(2).

[6]张尚仁.本土化: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路径取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7]蓝志勇.浅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8]邓增强.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内容、影响及其实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3).

[9]董建新.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挑战[J].暨南学报,2001,(6).

[10]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作者:王成龙

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论文 篇2: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摘 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需要人们对于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等基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和西方的管理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公共事务室公共管理的基础,其本身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方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于公共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公共管理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目前还是起步阶段,对于公共管理的一些基础问题,例如公共管理的主题,客体以及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如果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说研究公共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含义,性质以及范围。在阶级社会當中,公共事务就是指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进行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要求的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其主要具备四个主要特征:一个是阶级性。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会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服务以及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和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所以不能够只供给单方享有,而是使得社会的成员收益。所以公共事务的收益对象是一定范围之内的社会人物。三是多样性。公众对于物品以及服务的质量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涉及的社会成员有大有小,所以公共事务可以区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以及地方性公共事务等等不同的层次。阶级性和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基本属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1]。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马克思曾经认为,管理有着二个重要的性质,就是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在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社会协作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过程当中,具有自身的规律,这就使得管理活动的方法有着可借鉴性。另一方面就是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当中进行,必然就会出现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从而就会使得管理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质,管理活动方法就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根据管理和管理方法的二个重要原理,可以把公共管理方法和方式概括成二个层次,就是实质方法和技术方法。实质方法指的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属性以及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应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和该社会的特点生产关系。其中包括了法律手段,思想政治手段以及政策手段等等。技术方法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但是和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关联性不是很大。在实质方面,必须充分注意到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以及发展阶段上的不同,所以中国就必须要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公共管理发展道理,不能够按照西方的国家的模式进行管理[2]。

我国最具有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就是依法治国。这个方法是我国在1997年的时候提出,后来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必须是法治与德治,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就指明了我们党的治国方针。法治主要指的是党和国家机关的一切活动必须是要遵照法律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德治指的是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了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也包括了提高党和国家机关人员的连接,奉公守法意识,特别是对于党和国家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只有做到把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其余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结合起来。才能够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针。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管理事物除了要使用法治以及德治的手段之外。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之下,对新的社会观以及社会问题,需要由政策来解决。为了避免政策的决策失误,就必须要使得决策更加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体系

公共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是为了研究公共部门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管理不是对于公共行政学的否定,而是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积极发展。主张积极借鉴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很多先进的成果,但是对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肯定不能够脱离政治学以及行政学这二门学科的,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际经验,所以就会很容易出现纯技术的管理现象出现,在理论上有着很深的见解,即把公共管理看作是一门管理学,切断了它和政治学以及行政学之间的联系。这中意识是非常有害的。公共管理学应当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统一的,不仅仅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还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仅需要解决在实践当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同时还要回答为何做和为谁做以及公共的问题。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是以前传统公共行政学的那样,限制在对于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或者是社会组织上。从研究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的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成“外部取向”,从最开始的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和绩效的研究[3]。

在明白了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之后,就可以按照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与方法等三个基本范畴,构建起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主体,主要是包括了公共组织理论;党政关系理论;政事关系理论;政企关系理论以及社区发展理论等等很多。

二是客体,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务的基础理论;公共资源的保护以及开发;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维护;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外部关系协调等等。

三是方式篇,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统治到管理;管理模式正在转换;项目管理;绩效管理;新技术管理等等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会为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这也会使得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和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以及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静, 王欢乐.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J]. 人间, 2016, 196(1):166-166.

[2]李烨楠.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模式与路径初探[J]. 人力资源管理, 2017(12):73-74.

[3]陈艳. 公共管理类课程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 长沙大学学报, 2017, 31(5):114-117.

作者:林希

行政学公共管理学论文 篇3:

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以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公共管理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胡孝红(1968-),男,湖北当阳人,三峡大学法学院,教授;彭艳(1977-),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新世纪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20世紀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此后,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创建于1997年,当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2004年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在多年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公共管理系全体教师通力合作,使公共管理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尚属比较年轻的学科,且三峡大学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相对较晚,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峡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但从专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公共管理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第一,政治学类的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课程比重过大,不利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均衡发展。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公共管理学科最初是从政治学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但随着学科门类的重新调整,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日益凸显,其不仅涉及政治学,还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学甚至法学等诸多学科。从公共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来看,政治学类课程占据的比重特别大,其中包括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中国政治思想史5门课程。

第二,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必要的衔接。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公共管理课程亦不例外。在这个系统里,各门课程之间既要体现内在的联系性,又要凸显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然而,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设计各自为政,忽视了学科内部的逻辑联系,课程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具体而言,该专业增设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课程,这三门课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以上三门课程需要一些学科作为基础。没有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社会学等课程作为根基,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但是,以上三门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先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开设则颠倒了课程设置的顺序。

第三,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交叉范围较大。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存在较大范围交叉,西方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授课内容也存在较大范围雷同,中外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在讲授的内容上有很多相似甚至是重合的部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学时安排的合理性。

第四,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例如,高等数学内容很多,而且较难,课时安排应当比较充分。而三峡大学高等数学的授课仅仅开设了一个学期,一周仅安排了6个学时。西方经济学亦是如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而三峡大学将这两门课程分设在两个不同学期,每周安排了4个学时。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同上述两门课程的安排情况完全一样。

第五,现有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相对于其他强势学科,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尤其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学科任课教师的专业结构分布不够合理。为了平衡教师的工作量,在设置课程时不得不量体裁衣:不是根据课程来选择适合的老师,而是根据师资力量来决定课程的开设。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的合理设置成了一句空话,因人设课的现象更是不足为奇了。

2.培养目标表达含糊不清

教育部于2012年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介绍》)。根据该《介绍》,公共管理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该培养目标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表述比较含糊,对培养特色缺乏合理定位。这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课程设置为追求“大而全”而产生杂乱现象;二是为了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强调公共管理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的特征表现过于突出。这两种错误认识最终会造成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特点的缺失,不利于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选择恰当的传授方法与教学手段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创新学习”。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峡大学现阶段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环节安排过于简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绝大部分课程仍然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整个课程过分强调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师的课堂讲授大都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从现成的概念、原理出发进行演绎和推理,而不够重视从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管理情景中进行归纳、分析和综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流于空洞说教,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公共危机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两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诚然,作为一种单维的教学手段,板书教学有利于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阐释和整体传播。但是,板书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板书教学的不足,但是,目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任课教师并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要么将授课内容简单地粘贴到多媒体课件中;要么课件虽在形式上精美绝伦,但在内容上却乏善可陈。

4.教学硬件设施亟待改善

目前,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大约110人。理论上而言,110 人的学生规模至少应该分为两个教学班级,否则课堂教学的质量将大打折扣。但实际上,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大部分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由于听课人数多、教室空间挤、教学环境差,不仅增加了教师管理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例如,在进行课堂讨论、互动教学和案例分析时,很难有效组织和有序开展,即使勉强开展,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在课后作业批改、课间答疑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当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5.师资队伍和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三峡大学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博士研究生在读1人。由此可见,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欠缺,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无法适应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需求。正因如此,任课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分身乏术,无法在课程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其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低。而且,受制于体制、资金和学科发展等因素,一直未能引进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缺乏大师把握方向、引领航向。

二、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优化对策

优化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凸显自身特色优势

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单一化的学科取向往往造成自说自话、单打独斗的局面,无法形成学科合力。就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而言,要整合现有的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实现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同时,必须在认真研究这些相关学科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梳理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严谨明晰。具体而言,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压缩政治学类的课程,适度增设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如工商行政管理、运筹学、统计学、公共危机管理等,以充实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学科体系。

(2)对交叉学科进行整合,尤其对于一些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要进行合并。以现有的政府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两门学科为例,二者非常接近,只是政府经济学有新、旧之分。旧政府经济学就是财政学。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上;新政府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政府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政府经济学必然包括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两门学科都要开设,毫无疑问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3)合理安排开课顺序、优化学时分配,确保课程设置的有机联系和整体统一,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从而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另外,必须找准学科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应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客观需要,通过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整合大学的优势资源,彰显学科特色。三峡大学地处宜昌三峡,结合三峡大学“水电特色”的办学定位以及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公共管理课程设置应从水电行业管理、三峡区域发展战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笔者认为,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专业通才教育,既要强调多学科领域交融的通才性知识学习又要强调特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具体而言,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只有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其次,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再次,必须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視野,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后,对于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育,提高理论素养,夯实科研能力。

如果说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指明专业教育的方向,那么教学内容的更新则是为高等教育适时输送新鲜血液。长期以来,公共管理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新。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如情景模拟、政策分析、案例演习、社会调查、专题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如开展讨论、研读案例以及情景模拟等。这些教学手段各有特色: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提前布置课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综合归纳能力。而研究式教学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求任课教师紧密围绕公共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确定一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最后撰写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利用电脑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特征。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又称为“电化教学”。当然,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电化教学”的特点是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以及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海量的教学资料和信息,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电子模拟教学,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决策分析模拟、危机管理模拟、人力资源招聘模拟、政策法规模拟、管理体制模拟等教学手段。

4.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管理学科属于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更需要将理论在实践中升华。三峡大学自2000年组建以来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普通教室往往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必须建立多种实验室,如电子政务室、情景模拟室、案例教学室等。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践教学场所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

另外,应将实践教学环节的眼光从单一注重高校内部实践转向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设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解决带队老师和实习学生的基本交通费用,使得学生能安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人才培养领域,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历史不长,专任教师总体数量不足,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骨干,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因此,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学术骨干,组建结构优良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应长期规划,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或访学,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

此外,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从高校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实践教学无疑是不利的。对于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要求他强化实践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等。在“派出去”的同时也要大力“引进来”,即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公共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做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与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目标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孔春梅.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6):71.

[2]王麗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胡孝红?彭艳

上一篇: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