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

2022-04-20

摘要: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 篇1:

幸福是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

美国宗教哲学大师詹姆斯·威廉说:“如果要问,人最主要关心什么?其中一个回答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这源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幸福也永远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终极目的。

幸福既是客观的,但更是主观的,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幸福尽管有其客观来源,但幸福终归还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为幸福是人的一种体脸,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最近,英国的心理学家和数学家推算出了一个公式,来表明“幸福”的组成。在对100个人做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示,Felicidad(幸福指数)=P+(5*E)+(3*N)。在这个公式中,P代表人的性格,人生观以及他的适应能力和耐力;E则是指人的健康及他的财富和友谊的稳定程度;N的含义就是人的自我评价,对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他的欲望。不管这个会式有多少道理,但我赞成研究者对主观态度影响幸福的权重的认识。

幸福需要人去感受、发现、创造,幸福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因为无论是人发现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还是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得到培育。与幸福密切相关的人的主观条件,如正确的价值观念、阳光的生活态度、善良纯洁的心灵、自由奔放的思想等等,都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教育的培育和文化的滋养,因而,教育可以培养幸福的人,尽管我们不可以夸大教育对人生幸福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只有幸福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幸福的人。幸福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阳光的生活态度,修炼善良纯洁的心灵……而且能够营造出幸福的教育生活和教育情境,使教育充盈着幸福的元素,从而使学生有幸福可捉,有幸福可感,有幸福可创,有幸福可享。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与幸福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在教育中谈幸福是不是太浪漫、太娇情、太脱离现实?因为现实的教育是那么不幸,那么严酷,学生和教师是那么“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不错,现在的教育离真正的幸福的确还很有距离,但教育却不能因此放弃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我们离它有多远,都必须向往它、接近它,对此,我们并非无所作为,何况现实的教育中并非无幸福可感,无幸福可掘,无幸福可造,无幸福可享,恰恰可能是我们缺乏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教育是现实的,但也应该是浪漫的。教育虽然不可能总是幸福的,也不可能全是幸福的,但追求幸福应是教育的信仰。幸福是教育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一个目标,它既在理想中,又在现实中,它是终极意义,是教育价值的灵魂所在。教育不去追求幸福,难道还去追求它的对立面不成?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作者:扈中平

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 篇2:

追求幸福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

摘要: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

关键词:幸福;职业教育;教育目的;终极目的

作者简介:王启龙(1984-),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

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广泛提及。整个社会也充分意识到了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对于职业教育研究日趋火热。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应先明晰的根本性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很多原理性问题源于教育的基本理论。所以探讨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我们可以尝试从对教育的终极目的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一、教育终极目的的追问

“目的”。作为人的自觉活动与行为的要素之一。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主要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纵观近代教育历史。对教育影响最为普遍、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念及相应的“教育目的”取向。①而无论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个体自身发展、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的。在语言表述上均采用了“为了……”的结构方式,主要体现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主观期望。而缺乏对受教育者作为个体人的终极关怀。我们不禁要反思,教育最终的目的究竟体现在哪儿?

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教育目的论专家约翰。怀特指出:“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这种观念可能比那种认为教育应该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观点更有市场。”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可以说。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历程的一个部分。当然应该主要和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利益与感受。人类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满足人内在的生命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生存的基本需求——追求幸福。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

二、幸福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

幸福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对幸福的理解蕴含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动态与静态等诸多矛盾着的属性。正如德国哲学家狄慈根所说:“现实的幸福是形形色色的。真实的幸福只是主观的选择。在某甲认为是真实的幸福。在某乙看来可能是非真实的……在各种不同的人中。不同的时代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极其相反的。但是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事物。在这里幸福的东西。在那里却是灾难,反之亦然。”可见。幸福的基础和核心是对人类生命的理解和关怀。而幸福的源头则是人类的需要和欲求。从而我们可以将幸福简单地理解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但是,幸福往往不会停留长久。而是随时间的流逝而很快消逝。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而是我们离开幸福。”人们对幸福的体验随着他们愿望的满足而增加。即所谓水涨船高,如此,幸福成了人生永恒的追求。

三、追求幸福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

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生源的特殊性。目前,大部分学生是以应试和升学为主的教育环境里的“失败者”、“差等生”。他们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比较狭窄,很难得到老师的关心。同时被其他同学冷落瞧不起。家长也对其失去了信心。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消耗殆尽,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这一切势必会在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心理上造成影响。同时。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家庭环境也很复杂。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占很大比重。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往往显得比较敏感和脆弱、情绪低落、心情浮躁、抑郁悲观、性格孤僻、过分成熟、好走极端等。很难有愉悦和幸福的体验。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职业教育具有提高公民素质和促进就业的功能。直接关系到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的全局。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即将迈入社会之前不仅要有服务于社会的技能。还应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还迫切地需要在学校以及今后的生活中得到幸福,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使得走出校门的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幸福观。激发学生追求幸福的动力。

(一)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注重物质的追求,视物质享受为幸福;做事讲求回报,只愿意享受而不愿意付出;穿戴讲名牌,不愿意穿校服;作业不愿意做。出钱请人帮忙;大扫除怕脏、体育课怕累、文化课怕考、活动课怕苦等等现象在他们身上屡见不鲜。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甚至有学生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这就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师付出更多的情感和精力。通过积极乐观的引导使学生发现真正的幸福,使他们逐渐发现: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来自老师平等的爱、获得他人的帮助、家庭关系和睦等等都会让人感到幸福。教师更要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充满自信、学会宽容、善待生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体味生活的真谛。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感悟生命的美好,尽享生活的幸福。只有学会发现身边这些幸福,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创造幸福,去体验幸福。

(二)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

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并不是说不要学习。而是要把学习视为一种需要、一种愉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在学习中品味幸福和快乐。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早已对文化课学习失去了兴趣,很多家长也对他们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要改变这部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就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成绩评价上有所突破。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要充分地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所学

的知识对今后的就业生活切实有用才行。采取项目教学模式组织课程。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自己钻研、亲自实践完成任务、获得成果。才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在成绩评价上多采用阶段性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

(三)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

幸福是人的追求得到实现时内心产生的满足感,其实也就是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伦理需求的不同层次得到满足时的和谐状态。当然。每一个层次的需求的满足都会使人产生幸福感。但最高层次的幸福在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和谐满足状态。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使个体认识到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客观存在和对幸福的不同层次的追求。并找到合适的方法与恰当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力争提升自身的幸福层次。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的实现。

纵观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变化可以窥见。职业教育的目的对于个体人来说,不外乎增长知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和素质几点,且不去讨论各自的具体内涵。其对于个体人的终生幸福而言都是片面的、浅层的。仅仅是个体人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上使用的工具、手段和选择的方式而已,换句话说。增长知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幸福的生活。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切实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学习文化知识是幸福的,进行技能训练是幸福的,上课是幸福的,课外活动是幸福的。和老师交流是幸福的,同学之间相处是幸福的。在校园里生活是幸福的,给学生幸福的归属感。同时。教师应该引导个体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境界和层次。不仅仅是为他们当前的幸福。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终身的幸福。也唯有如此,幸福的教育才可能从一种乌托邦的应该诉求走向现实。

四、结论及反思

幸福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而生的。它存在于职业教育实践之中,具有普遍性。同时。它不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属,而是人类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它可能没有在各教育目的中明确表述。却蕴含在其他诸教育目的之中,并对其他教育目的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教育目的越接近幸福。越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幸福的实现。但是现实中,目前诸多职业教育活动偏离了这一原则。特别是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使人幸福。甚至不是“传道、授业。”

作者:王启龙

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 篇3:

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幸福的实现路径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目的渐行渐远、教育价值趋向功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素养被动缺失等原因,学生的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缺失。所以必须通过素质教育再推进、教育价值再认识、教育政策再支持和教师素养再提高,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体会幸福、享受幸福。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走基层记者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采访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一时间,“幸福”成为了网络热词,“你幸福吗?”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你幸福吗?”不能只是问问而已。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两大主体,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追求教育的“幸福度”,应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学生幸福是根本,教师幸福是依托。离开学生幸福,也就没有教师的幸福,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教育以及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学者指出“学生的幸福,是教师之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之福”;基于对这些观点的认可,本文不谈教师幸福问题,而着重讨论学生幸福问题。

幸福,是一个美好且令人陶醉的字眼,像一颗永恒的星星,点亮许多人心灵的希望和幻想。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差不多每位思想家都讨论过幸福,而且想给幸福下一个定义,但是时至今日,细细探究起来,幸福似乎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幸福概念虽然看起来说不清,就像“时间”、“存在”等等基本概念一样,但是人们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尽管这种“知道”不一定是理解,而更多的是体会,是情感性的“懂”而不是理性的“知”。幸福问题成了亘古长存的难题,但是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并没有望而却步。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自从人类有了文字记载以来,人们对此就众说纷纭。在《说文解字》中,“幸”解释为吉而免凶也;“福”,佑也。马克思说:“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们感受到或意识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的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幸福,都要求幸福,但未必能获得幸福。也许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处处碰壁。但是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如果不幸福或不能追求幸福,生活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综合以上关于幸福的各家之言,我认为,学生幸福也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相反也是一个相对含糊的表达,因为每个学生创造幸福的方式不同或是对于幸福的体会不同。但是我认为学生幸福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拥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拥有和睦的家庭气氛;获得人格上的尊重;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同意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一种完美状态,所以幸福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幸福和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但是在现实中,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幸福感却在不断地降低甚至流逝,学习过程甚至成了经历磨难的过程。究竟是哪些原因令学生感到“不幸福”呢?

1.教育目的渐行渐远。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许多年,但是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余温尚存。今天的应试教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延续,这种教育最基本的好处是:固定知识、固定思维,在短时间内又能获得大量的信息;最大的缺点是:学生的想象力被扼杀了,思维被定式化了。这也就是中国出的都是“标准才”而很难出“怪才”的真实原因。著名科学家在温家宝慰问时提出一个问题:“中国这些年为什么出不来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虽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想应试教育是难逃其嫌的。

素质教育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剔除考试,只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更重视、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各方面的素质发展。不再以考试为中心,其实考试本身并没有错,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除了统一的考试没有其他手段可以维护教育的公正性。而现如今的教育,家长和社会的目光主要集中于学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可见,应试教育仍在教育体系中大行其道。这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检验人才的标准,最终导致教育目的异化。学生不再是教育的主角,学生的分数取代了学生的位置。学校的课程因试而设,教师也因试施教,学生也因试而学,教育目的渐行渐远,学生何来幸福?

2.教育价值趋向功利。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实用性的看法和评价。人们在评价时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作为依据。由于人们在教育价值的认识和取向上不同,也会导致教育目的不同。但是古已有之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这个社会,功利主义功利化趋向,教育价值也难逃异化的宿命。

在教育领域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功利主义的现象,而且有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卷入追求功利的应试教育中。在这种状况下,很多人对学校的诉求中也带有功利性,这对学生成长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导致教育偏离本来的追求。功利主义教育观念表现,例如家长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一些学校把升学率当成衡量师资和业绩的重要指标;公司在招聘新员工往往是看他们的学历、毕业的院校,甚至有的招聘公司“苛刻”地只要“985”、“211”院校的毕业生,让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大为受挫,所有的这些都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念的表现。分数、升学率和名牌大学等功利性观念的疯狂发展是幸福的错误替代物,它们把人们的思想引向生活的细枝末节,而掩盖了最要命的根本问题,即人的幸福。生活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的环境中,学生何来幸福?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是指投入教育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中和,具体包括教育经费、教育教学和行政后勤人员、教育设施、仪器、设备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不均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

目前,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逐年降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的学生没有春天?”有的人将此原因归结为高考制度上,但是原因仅仅在此吗?当北京、上海的高校实施“保送”、“加分”等高考政策时,农村学生拿什么才能享有这样的政策?虽然现在城市里为农民工的孩子建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这些学校都是在城市最边缘的地带,所有的屋瓦墙舍随时面临拆除的危险,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尚未解决,农村的学生又拿什么来改变命运呢?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体现在地区之间。当东部地区已经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时,西部偏远地区还为那半只粉笔发愁。当东部地区拥有各种金牌教师和金牌资料时,西部偏远地区则是“一师多科”“资源共享”。当东部地区的孩子熟练的使用各种品牌的家教机,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则是熟练使用各种种植工具。当东部的学生面临择校这“温柔的困惑”,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则是求学无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甚至让西部偏远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生何来幸福?

4.教师素养被动缺失。教师,一直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但是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教育目的渐行渐远中,在教育的不断异化过程中,“教师”这一职业似乎不再那么光辉,那么神圣了。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的能力标准,作为教师的绩效考核,使得教师不敢空出任何闲暇时间来解放学生、给予学生的个性观照,他们沦为了教书的工具。面对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家长对成绩的过分关注、教师评价制度的缺陷,致使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题海战术等来迎合异化的教育。教师每天疲于应对各种压力,工作倦怠感增强,幸福指数不断降低甚至出现负值,没有了工作热情,学生哪里有学习的热情。

人们常常喜欢用园丁和花朵来比喻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辛勤耕耘本应该让花儿开得更灿烂。但在异化的教育下,教师拘泥于书本知识及各种辅助教学资料,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陷各种考试之中,让学生不堪学习重负沦为机器。学生何来幸福?

1.素质教育再推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之源。1993年素质教育被写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9年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迎来新的机遇。如今,素质教育提出已将近30年了,可见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素质教育取得的成绩似乎不尽人意。不管素质教育的普及是多么的困难,这条教育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再推进素质教育,怎么再推进?首先要再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再认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强调: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再认识素质教育,使教育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不再受应试教育的“排挤”。其次,政府是主导。教育是全民事业,让群众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第三,学校是关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树立正确办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家庭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揠苗助长。素质教育再推进再落实,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幸福尽快回归。

2.教育价值再认识。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及其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勿需置疑的”。目前,因为社会压力、应试教育等原因,现在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去想功利化。凡是与考试有关的教育,我们都做得“过度”了;凡是与考试无关的教育,我们都做得“不及”。这两个“凡是”需要我们深深地反省。怎么消除“过度”?怎么弥补“不及”?怎么让教育回到正轨?怎么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幸福?纠正教育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教育价值观念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基础教育改革的风潮下,人人都应该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国家、社会及个人应该倡导正确的教育观,追求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大力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为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教育回归与人的本质。让幸福回归学生。

3.教育政策再支持。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孩子们在义务教育期间都能读书。虽然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年年都在提高,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粥多僧少”、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教育仍然存在着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不公平。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若干年后,必将对中国综合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解决教育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慢慢地且不间断地施药予以治之。良药一:国家实行教育资源倾斜投入政策,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及西部偏远地区学校的资金投入。有利保障农村及西部偏远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的供给,逐渐缩小分配不均问题,促进教育公平。良药二: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良药三:国家应提高农村及西部偏远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各项保障,让教师工作无忧生活无忧。

要做到全国各个区域教育的齐头并进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有国家的政策多支持,各级政府、各类学校的一致努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终会解决,教育公平也指日可待,学生的幸福也就会如期而至。

4.教师素养再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素养也得到了加强,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所以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素养是关系到学生的生存状况能否得到改善,能否在学校愉快、幸福地学习最为现实的保障。教师的素养可以归纳为“师德”、“师爱”、“师风”、“师能”,其根本标准是爱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师不缺乏专业知识,但是缺少“爱”。所以教师素养的再提高,除了专业知识的精益求精、广学博识,更重要的是“爱”的提升。首先,教学行为“爱”的转变。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还表现在:面部表情僵化、行为懒散、口头禅较多等。这些不良的教学行为可能是教师在不经意间久而久之的结果,要戒掉这些不良行为,教师需要时刻警醒自己,监督自己。其次,教学方式“爱”的转变。教师通过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残留,升学、高考的压力,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非常重,所以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激情更受加受挫,学习自然而然变成了负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最后,对自己“爱”的转变。现在的教师,因为各方面的压力,教师越来越感受不到幸福。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爱自己。为学生创造幸福的学习环境,首先自己要创造让自己幸福的教学环境。

教师素养再提高,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加应用自如,而且从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幸福。拥有幸福感的老师也一定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幸福。

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幸福是每个关心教育的人的头等大事。幸福其实是不可教的。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落实。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愉悦的课堂环境,和睦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从这些环境中体会到幸福并享受幸福,从而自己创造幸福。

作者:杨杰

上一篇:员工竞业禁止分析论文下一篇:施工合同缔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