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基础教育追求实现理想论文

2022-04-30

摘要:教育双赢,即指师生共同发展,都是赢家,都是受益者,都是胜利者。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关键词:遵循教育规律;建设理想学校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这样的:学校会思考,教师能创新,学生会学习,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学校中师生都能得到良性的发展,实现教育双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剖析基础教育追求实现理想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剖析基础教育追求实现理想论文 篇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探究

[摘 要]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其理想信念坚定正确与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存在着弱化倾向。因此,该论文着眼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大学生理想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高等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信念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对理想信念教育十分注重,并把它摆上学校工作首位。近年来,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育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更为繁多。虽然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获得一定成果,但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多,教研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注度更高,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理想信念教育逐步走向成熟,高校的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成果更加显著。通过系统的调研分析发现,从理想信念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基本上可以说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整体状况良好但层次不高,还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

(一)理想信念有所缺失

经过多年思想层面、政治层面的教育和熏陶,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部分学生感觉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甚至缺失。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指導我国的发展实践,对个人的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有个别受访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过时,对我国的发展及社会理想实现的指导作用已经不大。从一定程度上看,这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理想信念容易动摇现象,并且自我怀疑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方面,纵观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理想信念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有理想信念意识,并根据自己的成长不断地调整理想信念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且由于年龄不大和经历有限,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的思想难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遇到挫折和不顺的时候,其理想信念就会产生动摇。此外,社会转型还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分裂、动荡、整合与重塑[1]。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同时受到多种文化、思想、价值的影响,这极易造成他们思想上的迷茫,价值观上的偏差,进而造成他们理想信念的模糊和异位。

(二)理想信念趋向多元化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但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抵抗力。当前,人类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理念源源不断传入我国,产生了多元文化,社会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与社会主义倡导的一元价值体系产生分歧[2]。信息爆炸和多元文化共同影响着当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的理想信念更趋于多元化。前段时间我们曾组织过一次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将大学生的理想划分为多个内容予以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选择了职业生活理想,这其中有40.3%选择了生活理想,有35.5%选择了职业理想,而选择道德理想的占13%,选择社会政治理想的仅有11.2%。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仅呈现多元化而且还有所侧重。他们更关心与个人相关的生活、职业理想,在理想信念上主体意识较强,而对社会理想及道德理想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个人生活、职业理想的关注。

(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弱化

牢固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是我国发展和前进保持正确方向的必要保障,为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对政治事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还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紧紧相连,但其中对社会主义事业存在怀疑的思想也同样存在。近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使国家不断实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也逐渐进入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有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造成了一些失范现象的发生。再加上社会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这些失范行为过分夸大,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个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事业建设逐渐失去信心,极易导致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弱化。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太遥远,有些学生还对爱国和爱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个别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坚持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认同的,但确实也存在弱化现象。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所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但市场经济的本质也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处于价值观还未成型的大学生很难对市场经济做出比较正确、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往往会对其理想信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极易颠覆过去我们曾极力推崇“大公无私”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造成了人们对集体主义意识的淡化。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他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将利己主义当作个人行动准则,其社会责任感则相对薄弱。

(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蚀

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伴随着经济的流通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西方文化作为当今一种较先进的文化形态,正通过多种渠道源源不断地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西方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大肆鼓吹政治文化一体化,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断向我国大学生输出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情感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观念。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确有许多先进之处,但对于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人生经验相对较少的大学生来说,西方文化中的利益主义、个人本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会对其理想信念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现代网络信息的干扰

互联网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新的活动平台。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价值观念及思想观念充斥其中,大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还不具有较强的辨别力,难以分清谁是主流谁是支流,有的学生的理想信念因经不起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而发生动摇。与此同时,网络又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暂时的解脱和放纵,而且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造成部分学生在追求理想时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选择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久而久之,网络世界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心理满足感,还会动摇其理想信念。

(四)传统教育的误导与缺位

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出生后,首先接受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教育,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及理想信念会具有明显的家庭特色。而有些家长本身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严重,这些思想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导致其孩子的理想信念也会出现问题。同时,基础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教授,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点掌握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而有效的引导。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一些学校不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造成以理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使之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保障。完善、丰富的教育内容应包括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客观真实的案例讲解等,并且能够满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诸方面的要求。此外,还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要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力开发并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直观的声、影、“扁平化知识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直观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变抽象理论为具体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技能,更好地为理想信念教学服务。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方式,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理解。“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4]。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过去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他们自主意识较强,更渴望被尊重和被理解,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有效性逐渐降低,重理论而轻实践、重传授而轻培养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还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因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提升课程实效性势在必行。教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年级、学科背景、层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偏重于感情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树立符合实际要求的理想信念。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理性思维相对成熟,就可以使用理性阐述及情感帮助的双重教育手段。在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和开展游戏化教学,通过学生自讲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可增加自主探究性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围绕相关课题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制作ppt,撰写心得体会,并在课堂上对自学成果进行展示[5]。

(三)发挥网络媒体作用,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社会化路径

作为新媒体,网络媒体正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追捧。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当下他们更愿意也更依赖网络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在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網络媒体,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强高校官网建设,开辟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习专栏,为学生提供准确、丰富、实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要利用并引导好非正式网络交流平台,在学生相对活跃的社交网站、BBS论坛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设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公共微博、QQ和微信,通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为他们释疑解惑、解决困难。更要加强对这些非正式交流平台的舆论监督和引导,避免各种消极、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以及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论的出现。通过网络媒体,加大正面典型培树及宣传力度,以榜样的力量来传播正能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败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早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子涵.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杨小霞.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大学教育,2014(5).

[3] 张少青,官毅成,陈涛,等.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J].时代农机,2016(8).

[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5] 林伟.政治社会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王桂玲

剖析基础教育追求实现理想论文 篇2:

遵循教育之道 建设理想学校

摘 要:教育双赢,即指师生共同发展,都是赢家,都是受益者,都是胜利者。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关键词:遵循教育规律; 建设理想学校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这样的:学校会思考,教师能创新,学生会学习,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学校中师生都能得到良性的发展,实现教育双赢。为此,学校领导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服务,不折腾,不浮躁,求务实,重实效,引领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

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作为培养人的学校,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能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服务,不折腾,不浮躁,求务实,重实效,引领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

学校的成功在于教师的成功,教师要能创新。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作为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思考、面向未来、创造未来。只有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承担起创造未来的责任。让教育理念常新,课堂教学常新,教育行为常新,让创新伴随教育的每一天。不断从批判走向建设,努力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成为真正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应该学会学习。会学习不仅要学会认知,更要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用爱心唤起每一个学生的灵性,用智慧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成功中感受生命的尊严,在成功中体会生命的自豪,在成功中享受生命的幸福。

“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是实现学校及师生发展的现实追求,学校努力从队伍建设、课堂建构、管理改革、校园生活入手,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的成功在于教师的成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爱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具有爱的艺术和能力。积极开展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理解学生”为核心的良好师表形象的创建活动。

教师是职业读书人,应该让读书成为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做到博览群书,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教师更需要勤思、善思,在课堂教学中思考,在教育现象中思考,在阅读中思考,让思考成为习惯,让智慧在思考中闪光。思考教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剖析存在的问题,审视存在的缺憾,从批判走向建设,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

追求有效课堂,努力打造“开放、灵动、个性、超越”的课堂状态。

探索“开放”的课堂。用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充分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应用、自主思维、自我创新的能力。

创设“灵动”的课堂。淡化师生的角色意识,让师生始终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个性自由舒展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情感。

构建充满“个性”的课堂。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构建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

尝试“超越”教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与引领者,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追求“超越”课堂,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坚持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性化的科学管理。

一是注重常规管理。化繁为简,让教育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学校常规管理内容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全部,管理中需要用智慧用心经营,让每项工作都形成简约、明确的工作要求,让管理者人人知道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真正让工作要求成为每个教职员工的自觉追求。

二是注重过程管理。求真务实,让管理目标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形成目标管理制度,让全体教职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管理中不光注重结果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拒绝浮躁,拒绝功利,拒绝形式,让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每个教师的工作常态,让享受过程成为一种自然。

三是注重严格管理。真抓实干,让追求精致变成平平常常的教育行为。管理的成效在于落实,管理的品质在于严格。引领教师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质的道理,带领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逐步让优秀成为每个教师的良好习惯。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用智慧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建设书香校园。与课堂教学相整合,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博览群书,丰厚底蕴;与环境建设相融合,建设班级读书角、开放式阅览室,图书馆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阅读方便;与活动开展相结合,通过举办“读书节”,“评比书香学子”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巩固阅读的效果,让孩子们逐步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生境界。

指尖上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在分数至上的校园,动手已经离学生越来越远。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非常有必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孩子们在动手中开掘智慧。学校设想从中国传统的剪纸、雕塑、泥塑、书法、民间制作等艺术中开发学生喜爱的课程,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动手项目,通过举办各种培训、比赛、展示活动,让孩子们的智慧得到别样的开发。

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人人有机会成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夺、设置岗位,学校活动要提供人人参与的可能与机会;事事有机会成功,学校无小事,使每一件小事的完成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时时有机会成功,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努力、点滴成绩、点滴发展并及时地给以鼓励和赞赏;处处有机会成功,让每一个地方都应成为学生尝试成功的舞台,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是成长的必然,是成长的必然过程。珍视学生的体验,创设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德育主题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更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体验成功伴随每个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美好的小学校园生活成为孩子们一生的回忆。

作者:顾水林

剖析基础教育追求实现理想论文 篇3:

论素质教育下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与实然分析

考试文化在我国具有久远历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考试文化的实然现状与其应然本质和功能之间发生分离。本文在论述考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条件下,重在讨论考试应有的功能与意义,分析当今条件下考试文化存在的实然困惑与问题。最后聚焦于素质教育中学校考试文化的正确抉择,应通过明确考试的本质与目的,对考试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与实施,坚持考试的能力本位取向,最终使得考试回归其应然追求,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考试文化;应然追求;实然分析;素质教育

一、我国考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作为我国一种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存在并延续了千年之久,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和时代意义。无论是作为古代的选官制度,还是如今发挥教育评价和选拔功能,考试已经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并根据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

隋唐时期,依治理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科举制应运而生。这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诞生并正式成为统治者选贤任能的重要依据。以科举制为核心的考试文化在封建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迅速深入人心,无数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走上了仕途,改变命运。虽然,科举考试作为统治者的工具,考试内容和方式具有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考试文化发挥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引导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与兴替,科举考试历经调整与变化,但是作为古代社会考试形式的主导,其根本地位和作用未曾动摇。直到封建社会的解体,科举制度方才随之销声匿迹。然而,它本身所蕴含的考试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无不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考试文化与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考试的种类、形式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丰富。从学校的教育评价、招生考试,到工作单位招聘录用考试,从行业性执业资格、职业技能的鉴定到外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其考试的测量、评价、筛选功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古代科举考试相比,现代社会中的考试在内容、形式、功能和目的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在教育领域内,考试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作为一种诊断性、评价性和引导性的检测工具,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动力因素,是学校招生的标准和学生升学的依据。其次,在个人的职业生活中,考试是通向工作的途径,是个人就业或择业的渠道之一。在我国,考试在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招聘中发挥重要的选拔和任用功能。可以说,考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走向。此外,通过相关考试,对个人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进行评判和划分,这是非学历教育中考试的另一项测量和评价功用。

总之,我国的考试制度和现象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受社会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考试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伴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延续至今,并发挥教育评价、人才选拔、能力鉴定等重要的作用。然而,考试文化自产生发展至今,避免不了对其曲解利用之嫌,这样就衍生了考试文化在当今社会下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个人的观念取向严重脱离考试的内在价值,从而折损了考试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也打击了考试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制度作用,割裂了考试与个人生活真实而密切的联系。

二、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

谈及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关键是立足于考试的本质和目的,剖析考试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考试应该而且必须发挥的功能。

考试于我国而言,最早是统治者为了治理管家而选贤任能的工具和手段,这从现存的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中仍见端倪。随后,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有效手段,考试与学生密不可分,如今考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多样,考试内容如何复杂,考试目的如何丰富,从本质上来说,考试无疑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检测应试者自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其检测和评价结果顺应考试目的,在个人自身的成长发展和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人类其他活动中发挥作用。

考试的功能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是与考试的目的和本质相统一的。就当下来看,考试主要发挥筛选、诊断和评价功能。首先,考试通过对应试者进行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检测,并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拔出符合规定和标准的应试者,进一步地给予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主要体现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以及学生的升学活动中。其次,就教育领域而言,考试主要发挥着诊断功能。通过考试内容和方式的设立,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教育教学中考试的诊断功能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对于接下来的前进方向具有指向性意义。此外,对于专业技能等资格认证的考试,其功能无非是对于个人的特殊能力给予专业认可和证明,这种承认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是个人步入某行业或从事某职业的前提和基础。

考试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经沧桑并得以延续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无论何种考试,它首先信奉和坚守的便是公正、客观的理念和精神。这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路径之一,更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保障。考试文化是彰显公平、平等的文化,它以个人能力和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将应试者本身具备的、隐性的或显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抽象的或具体的等一切知识、能力、思想品质、个人特长等特质,清楚地展现出来,以此来更加准确、深入、客观的认识被试者。任何人在考试面前拥有平等的机会和评价标准,考试文化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另一种提升和运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他人的方法。这是考试最本真的面目。

在倡导权利与法制的环境中,人们倾尽全力追逐社会公平,而公平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保障,考试文化不失为诠释公平的一种社会现象,只要考试被正确合理的实施,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考试来获得真实的承认和评价。正因为如此,考试本着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精神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差异而作出判断,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社会的分工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考试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个特有的现象,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联系不可分割。从其本质、目的、功能上来看,考试文化本身附带着应然追求,这种应然使得考试具有合理性与价值意义,在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内,考试作为一种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准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指导。这种应然追求如果遵循其特定的轨道而不偏离,注定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收获。

三、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的实然分析

纵观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考试文化已经成为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持社会运转、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考试通过检测和评价实现个人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知,进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可以说,考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考试的应然追求及本质特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为什么却遭受如此多的争议与诟病呢?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正经历着怎样的扭曲与挣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考试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内呈畸形发展态势。考试本来是检测教育目的是否达成的方法,却偏激地使教育沦陷为应试教育的模式。所有的受教育者或应试者为了考试而学习,并因此而产生了恶性竞争。考试似乎成为了人生的转折点和决定因素,偏离常态的考试价值取向使得考试作弊现象泛滥,严重损害应考者的诚信素养。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的思维和行动使得考试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倍受苛责与质问的同时,考试又遍布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生无法摆脱的负担。考试功能和任务的扭曲与失真不仅是社会诚信教育的伤害,对学生的成长也形成阻碍,甚至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毒瘤。学生不能从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试评价中认识自我,无法更好地面对学习困境、解决问题,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荒唐局面。教师在考试文化衰颓和没落的过程中成为帮凶。处心积虑地为了应试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技巧和环节,或者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等级的标准,这是徒劳无功的尝试,无法让学生真正受益。总之,一切为了考试的“学”和“教”,都是忽视考试的初衷与归宿的荒谬做法。考试文化在学校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现阶段不可否认的考试文化之实然常态。

另一方面,社会上兴起的“考试热”、“考证热”是考试功能膨胀的另一种表现。当考试被当做一种选拔手段用于单位招聘时,其本身目的在于量才授职,人尽其才。在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之上,为某项工作筛选出合适的从业者。然而,现实情况下这种考试却演化成考试决定论、考试目的论,即考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考试是就业升职的必然途径。这种狭隘的考试中心主义观念无疑是对考试价值的曲解与夸大。此外,专业资格的认证考试成为人们谋求职业的砝码而非评价自身技能的尺度,投机钻营的心态滋生,部分应试者会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获取资格认证,却不顾自身是否胜任考试的评审结果。这种“唯证主义”的理念葬送了通过考试证明展现自己的机会,也导致考试失真现象泛滥,使广大应考者沦为考试的奴隶,考试文化的枯萎干扰社会文明的进程。考试的实质是对应试者具有的相关能力、知识等素质的再现,任何分数本位或形式主义的考试都应回归考试的真实目的和应然追求。

四、素质教育下考试文化的重新定位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随着课改的推行成为新时期教育追求的目标和理念。“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教育,它注重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是塑造品质和培养能力的教育。”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坚定信仰和笃行的任务。就当下盛行的考试文化而论,受社会中弥散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个人的思维习惯影响,考试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与意义。甄别和选拔成为应试教育的唯一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这种偏颇的考试文化使素质教育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和牢笼。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与考试并行不悖。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形式,发挥重要的诊断功能,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以此改进教与学的不足,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素质教育是需要考试的教育。而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重新审视考试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回归和发挥考试文化最本真的功能,缩小考试文化应然追求与实然效果之间的差距,是现今条件下最根本的任务。

首先,通过厘清考试的本质与目的,纠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上的误区。作为一种检测评估手段,考试只能实事求是地给予应试者公正客观的评价,并促使其改正缺陷逐步提高。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为考试的主导者而非受其奴役和驱使,考试可以当做“温度计”而非“指挥棒”。在评估检测的同时,发挥考试的教育作用,考试这项活动也是受教育者正视自我的锻炼和体验,以此为出发点,考试的额外收获将会超越考试本身的价值。

其次,对考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是保证考试功能有效发挥、引导考试文化顺利形成的有效途径。考试是社会系统中关于人类质量检测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考试目的和观念明确的前提下,对于考试内容的筛选、考试标准的确定、考试方式的搭配等制度上的灵活设计和综合考量,不仅关系考试本身的信誉和质量,更能够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良好状态。

最后,素质教育下明确考试文化的能力本位取向,坚持考试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素质教育不断倡导和实施的环境下,考试文化观也要与时俱进。考试是对受教育者能力的诊断和真实写照,而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多样性和培养方式的灵活性。考试致力于检测、考核教育教学效果,当然应该注重考试结构、内容、方式的创新。然而不论怎样变化,考试以应试者能力素质为基础,真实反映出学习现状和问题的思想不能动摇,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下考试文化的永恒追求。

考试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当代社会无论是教育考试还是劳动人事方面的考试,考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只有明确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并合理分析其实然现状,从而逐渐缩小两者的差距,尤其在素质教育下发挥考试文化的功用,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繁荣与进步的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文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2]王哲先.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3]王瑞珍.探析中国考试文化[J]素质教育论坛.2013(17).

[4]王娜.考试的文化选择功能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作者:李欣

上一篇:评估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职业后续教育避免法律诉讼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