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理想追求

2022-09-05

第一篇:语文教育的理想追求

追求专业的教学追寻理想的教育

文/一路轻歌

第一场:拓展视野优化内容

(2012年7月7日上午 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主讲:励汾水)

我的解读:语文教学需要《标准》化、专业化

今天上午的培训应该是一场最贴近我们语文老师的专业化讲座----《拓展视野优化内容》。主讲励汾水老师也是自己仰慕已久的老特级教师,记得刚来宁波不久就听说她的名字,就觉得很了不得,只要经过她指点的课一定能获大奖的,呵呵„„虽没有太近距离接触过,但聆听过她的很多次讲座,包括励老师其人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火热心肠、功底深厚、认真严谨、要求严格,也略带一丝天真无邪。

励老师今天所选取的主题,切入口并不算太大,主要谈“立足课程视野、内容视野和生活视野,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问题。理解得浅显一点,就是怎么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我们不是常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吗?励老师的讲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还进行实例的举证。我用一句话来解读便是:语文教学需要《标准》化、专业化。

这里的《标准》即《课程标准》,就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都需要紧紧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励老师用她自己的理解,与我们重温了《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课程标准》对我们来说有时就是“熟悉的陌生人”,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重视它在具体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往往是“模模糊糊”的概念而已。励老师站在理论的高度从“语文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性质、基本理念、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几个方面提炼出一些关键词语,给予我们提醒:

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是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需要熟练而明确地与他人进行交往,这里边就涉及到沟通的情感与技巧问题。《晏子使楚》这个文本就很好地体现的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必须在语文训练中加以落实,我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很好的载体,而自己有时候就没有有效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即使有考到这类题目,那也是停留在书面上,不可取。

又如:“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全面考察”,励老师特别强调“全面”,而不是“部分”。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关照全体学生,不要“避差就优”。

再如:“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这也是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容易犯的错误,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截然割裂开来,技能是技能,情感归情感,教学设计“两张皮”,结果耗时不说,整个课堂生硬,缺乏灵动,自然谈不上内容的优化。

在谈及如何评价时,励老师特别强调了“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或者说“课程层面”来凸显《课程标准》在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的指针。

因此我要说:语文教学需要《标准》化,做到心中有《标准》,设计有《标准》。

在谈到“内容视野”部分,励老师是从中观层面进行剖析的,及时落实到具体的语言内容上,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事实、语言问题、语言规律”三个问题。以《丝绸之路》为例,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语言之间的句段关系、联想关系,还要考虑文本语言的内部逻辑规律来开展教学,这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会经常做一件事儿:“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最重要的语段,仔细品味品味,然后谈谈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这样的操作显然是不科学的,更谈不上尊重文本的语言规律。这就涉及到教师教学设计的专业化问题。

我感受比较深的还是励老师在谈“文学内容”一部分,我很赞同她的观点:“文学使人类的存在有了意义;文学帮我们建立价值系统;文学总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法国人的卖房广告”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与生活联结并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而这种联结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这一点也契合了前面谈到的“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从微观层面来剖析语文教学的局部与细节处理问题,如何做到内容优化呢?励老师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有序解读;分类整合;适度拓展。”

从励老师的深入浅出的分析来看,因此我要说:语文教学也需要专业化。

第二场:从历史人物处闲谈教育

(2012年7月7日下午 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主讲:唐福兵)

我的解读:理想的教育原来可以以史为镜

我比较喜欢漫谈式的培训,因为话题轻松,演讲者会通过极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很自然地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下午唐福兵老师的讲座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虽然很漫长,容量大,但听得很过瘾。晚上在跟唐老师交流时,我说:“一场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你。”原来教研员也喜欢“穿越”,还喜欢甑嬛传。有老师打趣说:“请唐老师有机会再带我们‘穿越’一回。“

在听的过程中我在本子上写了这么一个句子:“理想教育原来可以以史为镜。”唐老师似乎也在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话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当然他的角度是:从历史人物处来谈。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反映出唐老师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还有对事物的独特判断与思辨,并能与现实链接。

关于“理想的教育”也是自己很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理想中的教育”。在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时,他就呈现出很多观点: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

……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教育。但从今天的讲座中我读出这么几个观点:(不当之处请唐老师批评)

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摒弃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因子极度多元的社会,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哪。有多少人迷失在这茫茫花海中?“人类发展到今天,是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是空前的种族大融合,是空前的文化大融合。价值趋向不断趋同,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冲击、洗礼、沉淀、升华……”我很赞同唐老师的说法,但现在远没有到“洗礼”“沉淀”,更谈不上“升华”。在各种“来历不明”的文化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日趋边缘化,绝不是夸张。而教育就是在面对这种冲击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所说的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写在《课程标准》里边的那几段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背多少唐诗宋词,更多的是对教育现实和现象的观照:我们的孩子每天在看什么书?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家玩什么游戏?我们的孩子每天嘴里都哼着什么?我们的孩子都喜欢过什么节?我们的孩子都喜欢吃什么?如此种种,让人心忧。想起自己班上一个叫王睿的孩子,做的一件事儿让我很欣慰:他的抽屉里总放着一本《论语》书,他在家长的引导下在家里每天读《论语》、背《论语》,在学校只要有时间就抄《论语》,每天不间断,时不时还能脱口而出。这是珍贵的现实。这只不过是让我们的孩子秉承传统文化的一个细节而已,但很重要。

二、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信仰。

唐老师闲谈历史人物----于谦。我就在想: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一个值得自己一生敬仰和崇拜的人,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哪怕我们从未与其谋面。我们的理想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这种幸福感吗?即使我们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是不是可以“修身·养性·怡情·从善”,追寻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小小信仰呢?这是一个缺乏“实体英雄”的年代,更可悲的是连“过往英雄”也在慢慢淡出视线,更谈不上崇高的信仰。现今的青少年日益成为“快餐文化”的一代。当他们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就容易或自暴自弃,或离家出走,他们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他们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挫折,生命变得脆弱。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当然不是悲观,应是重建。

我们有责任找回曾经失去的信仰,立足我们的课堂,立足我们的教育,宣扬我们的主流文化,守住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还有对生命的敬畏感。

以史为镜,以于谦为镜,我们是否能读出更多„„

三、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朴素、去功利化的。

“真正的教育是朴素的——教书育人。”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但其本质不变,就是教书育人。胡锦涛也说过:“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唐老师语:“真正的教育人,是冷静的思考者,是执着的实践者。”教育的进步,正是一群群执着而朴素的教育人在默默地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原本是很单纯的职业,需要静静地守护着那片麦田,静听花开的声音,享受秋日的殷实。现今教育原本朴素的教化功能被渐渐淹没了,参杂了太多非教育因素。如果我们认真地阅读过《苏霍姆林斯基文选》《陶行之文集》,再回顾一下我们教育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做文字游戏,理论上谁也走不出来,也不可能走出来。因为,教育中规律性的、实质性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魏书生老师说过的:本来就是一堆萝卜,有的人非要说成“此乃一堆萝卜也”,让人多少有些费解;他还说过:做教育工作,不能折腾,可有的人总喜欢做这样的事,非要整出个花样来。教育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有时候教师更需要自我培训、自我反省的时间和空间。

关于功利化不想谈太多。大的说,诸如“女生持刀逼父换豪宅”这样的悲剧,我们可以抱怨当前社会外部环境存在种种诱惑,但我们最需要审视的还是教育本身。根源还在于当前我们的教育太过功利化、太过工具化。小的说,素质教育搞到今天,始终还是摆脱不了在分数的圈圈里打转,教师为了在这片“田地”里有所作为,功利化的教育教学行为自然产生。这肯定不是真实的教育。

很感谢唐老师带给我的一点思考„„

第二篇:用教育理想追求理想教育

■通讯员 侯宏强

2000年,太仓职业教育处于最低谷。这一年,周新源走上太仓中专校长这一岗位。在他的带领下,曾经深陷困境的太仓中专,成功地进行了“双元制”本土化办学实践,并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周新源——

“2000年,学校正和德企商谈建立培训中心的事情,但就培训中心放在学校还是企业争执不下。其实这是中国和德国在教育理念方面的不同认识,但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哪种形式建培训中心又有什么关系呢?”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周新源回忆说,他当校长后第一时间敲定了建设培训中心的事宜。2001年8月,学校与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慧鱼(太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开始对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进行本土化探索。

“职业教育本来就是为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服务的,‘双元制’的学生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学生能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省去了毕业后适应社会这一环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周新源说,在谈判中,一位德方负责人说“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企业氛围中成长”,正是这句话,让他坚定了进行“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决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太仓德资企业越来越多,需要大量具备高技能操作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周新源依托地方经济,以专业建设为主抓手,结合太仓实际,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自2001年以来,太仓中专先后与100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形成融会太仓特色的“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适合的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不是职业的教育,而是职业人的教育,故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职业人。”周新源认为,“职业教育曾被称作为‘断头教育’,固然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教育体系设计不完善的问题。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离不开职业教育,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更离不开职业教育,随着体系的构建和‘立交桥’的沟通,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而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

借鉴德国建设“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周新源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目前,太仓中专数控技术、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成为2014年江苏省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模具制造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成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3”中高职分段培养项目。除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外,学校还有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高职学院注册入学等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渠道。

2013年,太仓中专首届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踏入社会,立刻成为市场的“香馍馍”,不少企业主动到学校来要人,这一专业也成为太仓中专各专业中就业形势最好、起薪工资最高的专业。为什么会率先想到设立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原来,2008年太仓中专建立多功能活动中心,并与一家公司合作,在活动中心建立健身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全年对社会开放,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周新源敏感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于2010年开设了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为深入推进“双元制”本土化应用实践,在周新源的带领下,太仓中专把全位性校企合作和高效的教学工厂建设、“双师型”工作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作为工作的主抓手,先后实施了“103001工程”和“203002工程”。“203002工程”即每个专业要与20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与30名技术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与企业合作做成2件有创新性的事。周新源要求校企合作必须做到“七结合”,即校企合作必须与课程改革结合、与教师下企业锻炼结合、与学生就业推荐结合、与订单招生结合、与专业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与职业培训结合、与职教各类大赛结合。

在“双元制”本土化应用实践中,太仓中专着力推进并形成“双元制”本土化运作整合构建框架,走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全位性校企合作之路。通过聘请专业辅导员,引进生产课题、生产线和国际考证项目,安排中间实习、企业研修,推广学业管理,实现培养模式创新,形成培养形式多元化、教学体系模块化、课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化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并升华成为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体系。

今年4月,周新源被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第三篇: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幸福人生

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幸福人生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初级中学 任明新

一、 追求教育理想,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语文教师

中学语文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人认为熟悉新课程理念,以至于能把它背诵下来。也有的人认为要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把阅读课上好。其实这两种要求都不错,都是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念和能力。但是我认为还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中学语文教师最需要的是追求崇高的教育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关于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中外名人都有论述。比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在“砌砖”,第二个人说在“赚钱”,而第三个工人在边唱着歌边回答“建造世界上最美的房子”。数年以后,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设计了不少杰作。

三个人在做同样一件事,但是第三个工人把它当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来做,就做出了成就,享受了幸福。

1、语文教师要追求怎样的教育理想?

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教好几篇课文,做对几套试卷,仅仅批阅、讲评几篇作文,那都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首先他自己就要是一个热爱着语文的人,是一个对语文教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是一个和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不断成长、享受着快乐的人,也是一个不断奋进勇于进取的人。

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大师、语感派创立者王尚文教授有一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教学论文,题目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此文中说:

成功的教师之成功的教学,教师和他所教的学科总是水乳交融而为一体的,仿佛他就是他所教的学科,学科成了他的一部分,他所教的不是他所懂的,而是他所有的;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内在于他的,是他自己心里流出来的,就是他自己。他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对待它,因为它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渗透着他的感情,活跃着他的灵魂。 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就是汉语,应该就是文学。对于汉语和文学,他不仅有透彻的理解,更有深刻的感情。

他在汉语、文学方面确实有相当的造诣;而且他使一般的汉语学家、文学家自叹不如的是他有把少年儿童领进汉语、文学大门的热情和本领。他从事的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伟大工作,在汉语学家、文学家面前他没有丝毫理由因自己是语文教师而自卑,恰恰相反,他会因此深感自豪。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我们以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还要把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中去,要把学生培养成终身热爱语文的人。

2、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入快乐教学状态。

教师是干部身份,是小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阶层,比起大学教师,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的队伍更加庞大,劳动量更大,但是待遇也稍低些。 最近十多年,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在不断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尽管如此,目前的待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中小学教师生活在整个社会的中层偏上位置。

如果和有权力的领导比,中小学教师无权无势。如果和经商者相比,中小学教师是穷人。如果和一般公务员相比,中小学教师更辛苦更清贫。我们没有出差旅游的机会,我们没有公款吃喝的机会,我们也没有收受贿赂的机会,我们更没有帮人找工作被人感激的机会。如果我们经常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比长处的话,心态可能会不好,闷闷不乐的。

其实不应该这样比,我们应该调整心态。任何人都无法这样比,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比如有权利的领导,如果他要羡慕有钱人,和商人搞权钱交易,他就成了贪污受贿分子,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有钱的经商者,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挖空心思,他们的商场风险我们看不到。他们如果羡慕有权力的人,他们可能会行贿,或者花钱买官职。他们有了钱,但是不一定获得了等值的幸福,很多时候钱在他们那里就只是一串串数字。今天他们腰缠百万千万,也可能一觉醒来,他们就会身无分文。公务员很悠闲自在,但是,每天要看着领导的眼色过日子,他们有“案牍之劳形”,整天在为各种材料而忙碌,他们心里是空虚的,他们缺少成就感。我曾遇到不少公务员,他们羡慕我们中小学教师每年有寒暑假几个月可以自由。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不公平和挫折,这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要把它当做一笔磨练自己的财富,冷静地解决它。

不要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忧心忡忡,不要为工资低发牢骚,不要为买不起房子而叹息,也不要为养不起小三而委屈。要学会知足常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

有些网友评论我是“最纯净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我说不纯净没办法,我只会干这么点事,不会当官,也没有发财的运气,还养不起小三,甚至连个电动车也没有,每天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还乐颠颠的,看着同事们一辆辆的崭新的小轿车也不愿眼馋。没有人请咱吃饭,回家自己下面条去,倒也吃得很愉快。因为一顿饭不耽误多少时间啊。

做一个单纯的人,其实也是挺幸福的。青年歌手王筝演唱的《越单纯越幸福》一曲,唱出了在单纯中享受到的幸福:越单纯 越幸福 心像开满花的树,努力的 深爱过 就不苦,越单纯 越幸福 心像开满花的树。大雨中 期待着有彩虹。

有的老师可能会反问我,我们每天这样辛苦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我们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们有什么幸福可言的?很多老师却不知道,我们其实每天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是促进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我们每天生活在天真纯洁的积极进取的学生们中间,滚滚的红尘喧嚣远去了,生活中诸多的烦恼远去了,每天早晨,学生们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好声,就是对我们的安慰。我记得有一个教育家说过,做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再者,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学生在道德修养和学科成绩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我们又获得了成就感。一届届、一个个学生健康而又快乐地成长起来。

从教三十年,我们桃李满天下,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教师工作也如此,与其烦恼、痛苦,不如试着享受。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教一年书,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在生活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也正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不可避免地有诸多烦恼和挫折,有诸多的不顺心和不愉快。

也许你昨晚为了备好一节课熬了半宿导致随眠不足,也许你为了把课件做得更精彩而煞费了苦心还感到疲劳,也许你昨天还在为家务事和妻子吵了一架,也许为了买房子的首付你不知该向哪位亲友借钱而忧心忡忡,也许昨晚你的儿子因为不认真完成作业惹你生了气,也许前几天惊闻你的一位亲人身患重病,你曾忧心如焚如今仍难释忧虑,也许你前几天还为对一个学生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和你的同事发生了争执,也许你最近有一个教学难题还未解决,也许班里还有几个违纪的学生让你半夜失眠,也许你所致力的教学课题正处在山重水复的境地……此时的你,可能并未能享受整夜的酣眠而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而可能是睡眠不足,眼里充血。

但是,清晨来到学校,校园里匆忙的脚步声,声声清纯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一个个活泼跃动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纯洁的笑脸,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教室门前花坛里散发阵阵的芳香……这些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充满生机景象激活了你,感染了你,刷新了你。此时的你,心中的烦恼、忧虑、失眠、困倦……全部烟消云散了。你精神抖擞,胡须、头发整理一新,衣装整洁。你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全新的教学生活了,我要刷新自己,多次地刷新自己——我要全身心地、精力旺盛、感情充沛地、积极乐观地投入到新的一天的教育教学中去,让这一切的烦恼和忧虑都烟消云散了吧!

站在讲台上,我们心中充溢着一种特有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站在那里,我们仿佛是一位站立在出海远航的巨轮上的船长,带领着孩子们走向浩瀚无际而又魅力无穷的语文海洋。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和庄严的使命感。

这里有激情,有快乐,有趣味,有美的享受,也有痛苦的思索,在痛苦之后快乐着。在这里我们不断地发现着、探索着语文之美,我们快乐又幸福地成长着。

3、乐观而智慧地看待语文教师的清苦。

前几年,语文教学界有一位名师也仿照此句式说了一句切合现实也令人信服的话:在当今教坛,做语文教师难,做中学语文教师更难,做一名优的中学语文教师则是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课堂。很多语文教师被新课程理念支使得一头雾水,以至于越来越迷惘:只读不写的课不是好课,只写不读的课也不是好课,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不是好课,只学课内不拓展延伸的课也不是好课,而不开展小组讨论、不配音乐伴奏、未有表演等形式的课也被评为不是好课……林林总总,评价标准出奇的多,让很多语文教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进退两难。更为让语文教师们难以承受的是,无论是一般家长还是社会上的一般人士,乃至别的学科的同仁教师们,谁都可以对语文教师指手画脚。

至于语文教师的作业量大,——课堂作业,基础训练,日记,课外阅读,大作文等;批改繁琐,难度大;备课也是繁琐难度大,这些只有中学语文教师所承受的远高于其他学科的重压,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最世俗最浅显的角度来看语文这门学科,它虽然在中小学的三大主干学科中一直排行老大——不是吗,一说到它们就是语数外,语数外——仿佛它真的成了三科中的老大似的。可实际上呢,真正重视它的人(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又有多少呢?君不见现在各类中小学生辅导班里,绝大多数在补英语,一部分在补数学,少数在补物理和化学,补语文的几乎绝迹。语文沦为三大主干学科的龙尾。也难怪啊!谁让咱们语文学科提分那么慢呢?没有显著的提分,哪个家长还愿意为之投资呢?其他学科老师可以大把赚着钞票,而我们语文老师却只有喝西北风。不是吗?没有学生家长愿意为此而投资啊!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现任教师不准参与有偿补课,有些比较吃香的学科老师可以利用晚上或者节假日去赚些额外收入,但是要想一想,即使他们那偷偷摸摸的行为暂时没有败露,他们也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的,有一种不敢见光日的胆怯心理吧,有时晚上会做噩梦吧,因为担心随时会被查出来,随时有可能受到处理,所以他们说话做事都要谨小慎微。如果长期这样做,肯定能赚上一笔钱。可是健康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恐惧之中,易于引发各种疾病的。所以如果从长时间来看,还是活得清贫而坦然些更好,每天睡的轻松,都做一个好梦。

再者,语文教师有一个别的学科不能比的强项,那就是阅读和写作,在别的学科老师补课赚钱的时候,语文老师也可以学着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以乐其志。”虽然没有物质的收入,但是在精神上,也是富足的。

——其实也可以有物质的收入的,据了解濉溪县城关中心校的丁玉宝老师就经常收到各地寄来的汇款单,他写作的散文作品经常见诸报端,这不也是精神和物质双丰收吗?

4、引领学生一起阅读和写作,在阅读和写作中享受快乐和幸福。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们读书和写作,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那么,语文教师自己也要读书和写作,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吧。

语文教师第一要读书,读什么书?至少两类,一类是关于教育教学研究类的书刊杂志,包括教学专业期刊,如《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一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书。

教师的读书、备课,要养成素读的习惯,读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学生一起交流,能够起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作用。

语文教师第二要写作,特别注意要原生态写作,不要什么东西都在网上下载,那样会使自己大脑生锈的。

可以写一些教育随笔、教学论文,也可以写些文学作品。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写作,引领学生爱上写作,给学生做一些写作的示范。

①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养成写作的习惯。我经常在七年级时和学生们交流随笔的写作,不仅用学生的随笔,也用我自己的随笔交流。

②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看街头下跪者》——《紫藤萝瀑布》——用一个突兀的开头激发阅读者的兴趣。《睁开眼睛看世界了》——指导写作《我和——》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与学生们的阅读交流和写作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引领着学生们在发现语文之美中快乐着的真趣味,可以获得了与学生与作者们思想和情感碰撞的幸福。

5、广交文友,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享受教学教研的乐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享受到教育教学教研的乐趣。一边教着书,一边做着生意,炒股票,搞投资,常喝酒打麻将,都是不可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非常重要。激情投入地工作,与麻木呆滞地工作,完全不同。爱默生说:“一个朝着自己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①淮北地区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沃土,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都有很好的研讨环境和氛围,要学会广交文友,多向方家学习。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要积极主动地广泛地向同一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以向外地的名师网友学习,向本地的名师专家学习。

孔子还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无友不如己者。

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好的捷径是向超过自己的专家和名师学习。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此意。

淮北市名师:张敬邻主任、朱维东老师、刘胜武主任、常彦龙主任、任强教授、董奇峰教授、李宗玲老师,丁艳艳老师,董秀娟老师、……

不仅要多听名师的课,还可以多和他们做单个的研讨交流,从每一位名师身上获得他们专业的精髓。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②多向全国名师学习。余映潮、王君、董一菲、窦桂梅、孙双金等中华语文网的教师博客。

二、在教研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教学与教研:

教研来自于教学,它要服从于教学的需要,要为教学服务,能用教研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教研和教学密不可分,它不能脱离教学。

教学论文是教学活动的副产品,它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附带生成的,它不是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的。教研的灵感、问题、课题都来自于教学,是在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形成的。

这些论文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写作的。

论文《作文文体教学永不过时》发表于2006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论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发表于2007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论文《结构分析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发表于2008年第

7、8期合刊《中学语文》杂志上。

论文《把鲁迅先生请下神坛——探求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对策》发表于2008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杂志上。

论文《致力上好朴实高效的家常课》发表于2010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杂志上。 论文《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设计的策略》发表于2011年第1期《语文建设》杂志上。

关注近几年来阅读文本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尝试着将这些成果巧妙地引入和化用到阅读教学中去,取得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时,在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独到的深沉的感情,我就对学生说,有两位老师在读这篇散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写成了一篇小文章叫作《情到深处不讲理》,你能从文中读出来这样的“情到深处不讲理”的句子或段落吗?结果学生们兴味盎然地从文中找出了这样的语句。让学生明白“不讲理”是因为“情到深处”,“不讲理”是“情到深处”带来的结果。“因为这样的语言形式更能表达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痴情,更能够表现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无限怀想,更能够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由衷热爱。”

2、读书与写作:

3、专题研究:从教二十七年来,一直耕耘于中学语文教坛。在古典诗词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作文点评升格指导、文言文阅读教学、《论语》教学指导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形成了自己“活泼灵动”又“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4、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和中学生一起读论语,全能语文,李白佳作,……

三、看看窗外的世界——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最近两年来,我交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网友,和他们在网上有一些交流,了解一些新实验教育的情况,为之而感奋,从一大批小学教师身上获得激励和鼓舞。

目前为止,全国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达到几千所,参与实验的小学老师达到近十万人。

小学教师在职称上比初中低了一级,大多是小教高级,很少有人能评到中教高级,月工资就比初中少了几百块。而他们的教学负担并不比初中教师轻松,只要是语文教师必须担任正班主任。但是他们这个群体能有这么高的追求,能愿意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实在让我们感动和敬佩。同时也激励了我们,我们初中教师又何尝不能追求这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呢?

两年前,我和这个实验教师队伍中的一位四川省女教师在QQ上聊天时了解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和学生们一起写作教育随笔,而且参加网上师范学校的学习。

他们学习的内容大致有

1、新教育综合课程

2、第56号教室的奇迹

3、苏菲的世界

4、中国哲学简史

5、电影课程专业必修--

1、构筑理想课堂(研课)

2、唐宋词十七讲

3、古老的回声。《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思奎斯著 参考书目:

1.《孩子们,你们好》,阿莫纳什维利著 2.《优秀是教出来的》,隆·克拉克著 3.《成功无捷径》,雷夫·艾思奎斯著 教材三:《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 教材四:《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参考书目:

1.《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著 教材五:《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著

教材六:《教育人类学》,博尔诺夫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材七:《西方教育心理学史》,高觉敷、叶浩生著 教材一:《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 参考书目:

1. 《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

2.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葛兆光著 3. 《名作细读》,孙绍振著 教材二:《古老的回声》,王富仁著 参考书目:

1.《唐诗杂论》,闻一多著 2.《唐诗综论》,林庚著

3.《李白传》,李长之著(或李长之著《道教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4.《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5.《陶渊明传》,李长之著

教材三:《人间词话汇编汇评》,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北岳文艺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诗词例话》,周振甫著

教材四:构筑理想课堂(汇编本,新教育研究中心自编教材,提供电子版) 教材五:中国文论(汇编本,新教育研究中心自编教材,提供电子版) 参考书目:

1.《文学性讲演录》,孙绍振著

2.《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施耐庵著,金圣叹评点

看看这些书目,我们初中教师是否感到惭愧?

最近几年研读了新教育研究中心骨干教师干国祥的部分课例,以及其《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有一些收获。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近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倍受瞩目,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

在当下环境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仍然只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必要的乌托邦。而重申教育理想,重建理想教育,恰恰是新教育共同体成员——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在现阶段,这一追求主要体现在新教育人力图实现的“四个改变”上: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而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六大行动”。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而称之为“六大行动”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则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开展的这几年来,取得最大成果的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二是师生共写随笔。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与出版,但这几年来实验老师发表与出版的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却不能不说体现了这些实验老师在理论上的成长,不能不认为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甚至是丰硕的成果。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 生活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电视和网络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应试教育剥夺了儿童的闲暇、游戏、个性,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争斗、计算、幸灾乐祸。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

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晨诵、午读、暮省”。 整合课程

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为了实现此一目的,新教育实验启动了公民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课程。

四、用三首爱情歌曲诠释教师追求的教学和教研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用当代青年歌手王筝的三首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想着你睡不着》《越单纯越幸福》诠释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

《没有人比我更爱你》: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为你放弃自己也愿意。为你付出生命也愿意。——爱得执着,爱得专一,爱得深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想着你睡不着》:想着你 睡不着 盼望明天快来到,早早见到你 早早说你好。想着你 睡不着 一起看着月亮一起笑,我们要一起老 老得不行不行还拥抱。——陶醉其中,如胶似漆,难分难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越单纯越幸福》: 越单纯 越幸福 心像开满花的树,努力的 深爱过 就不苦,越单纯 越幸福 心像开满花的树。——热爱生活,专一执着,坚持不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几本书: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唐诗选注》 王君《王君教语文》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孙绍振《名作细读》 刘逸生《宋词小札》 。

希望在座的初中语文教师,也能追求崇高的教育理想,焕发出新教育实验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教育教学中享受快乐和幸福。

第四篇:大成语文:作文素材—理想追求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理想追求

【论点6】理想是引领人们前行的灯塔。

【相关论据】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宗悫志壮,长风破浪:宗悫年幼时,宗炳问他的志愿。宗悫回答说:“我想乘着大风,冲破万里波涛,向前猛进!”宗炳说:“你长大如果不能取得富贵,就会把我们的宗家毁灭了„„”宗炳平日气节高尚,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儿都爱好学习,只有宗悫好凭感情办事,喜欢习武。

3、马革裹尸: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名将。他志向宏远,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归来,亲戚朋友听到之后早早地就出来迎接。这些人中,有一个叫孟冀的人,很有计谋,也很有声望。马援看见他也随同前来祝贺,便诚恳地对孟冀说:“我希望你能够多说几句指教我的话,你怎么也随波逐流来夸奖我?”“我的功劳小,受的赏赐大,如何能够保持长久呢?这一点先生怎不指教我?”孟冀说:“我哪里够得上指教您?依我看,您的年纪这么大,该在家休养休养!”马援听了,慷慨激昂地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不时地侵扰我国的北部边疆。我正想自告奋勇地请求让我去讨平。男子汉大丈夫为了保卫祖国的边疆,就应当战死在那儿,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故乡,怎么能呆在家里,躺在床上,老死在妻子儿女身边呢?”孟冀听了,十分感动,称赞道:“你真不愧为大丈夫啊!”

4、理想之星深藏心底: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不料,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之后,当场大笑不已,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嘲讽道:“空想,你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当法国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长大之后,还是去当一个小说家,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小拿破仑被叔叔这一阵抢白,非但没有动怒,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天边,认真地问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这时还是正午时分,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现在是中午,当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该不会是疯了吧?”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小拿破仑却是依然镇定而冷静地说道:“就是那颗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挂在天边,不分日夜,一直为了我而闪烁着,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事实上,那颗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仑的内心深处,凭借内在希望之星的引导,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

5、达尔文的理想: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医生,可是达尔文无心学医,进入医科大学后,他成天去收集动植物标本,父亲对他无可奈何,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名牧师。然而,达尔文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达尔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达尔文一直在积极准备。为了有利于自己观察和收集动植物标本,达尔文抛弃了事务轻闲。经过五年的环游旅行,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回国后又做了近二十年的实验,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一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明之一。达尔文终于成了英国模式阅读

高效写作 010-51626123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著名博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模式阅读

010-51626123 集大成者

高效写作

有大智慧

第五篇:理想的追求

追求那一抹光线

在寂夜里我辗转难眠。回想现在,人生沧桑、岁月蹉跎。我起身,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无限的黑暗将我吞噬。我绷紧了神经,打量这未知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潮湿的味道。挥之不去的阴霾犹如蔓藤缠绕心间。我艰难行走,身体像背负着沉重的担子,脑袋昏昏沉沉。夜,继续黑的弥漫。前方的光线一闪一闪,像黑暗中跳跃的火团。那点微渺的光线,像在鼓舞我前进,一点点,一点点的向前。空气也似乎凝重了,泥土的味道淡了些。就快看到光明了,我的心像开始剧烈的跳动起来。突然,一抹巨大的光明向我扑来,刺激了我的双眼,我用手遮住,感觉身上开始温暖起来。那一刻我微笑了……

光明的希望

我用颗颗珍珠编织成的希望,在空中飘舞、飞扬。看那似飘渺似仙幻的梦,被我凝结成寂夜里的星光,我用手撑起一弯明月,任洁白的月光在我手中舞蹈、轻轻扬扬。

后记

这只是我心中那个憧憬的梦罢了,如果那曾经的过往,曾经悲伤都化成这世间的过眼烟云。那么,悲伤的岁月也许可以不孤单不彷徨。因为有了光明才去追求,因为有了梦境才会不遗忘,这是驱动我前进的力量。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凭。只要天空无限、青山依旧。我就不会放弃,去实现我的理想。

福田区上陆学校8年级 鲁亚兰

上一篇:业务培训班开班讲话下一篇: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