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经营论文

2022-04-16

电力企业经营论文 篇1:

电力企业经营资质主动管理分析

摘要:文章针对电力企业经营资质的主动管理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经营资质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意义、电力企业的资质结构以及电力企业经营资质的主动管理等,同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电力企业经营资质管理的几点认识,以期能够对我国电力企业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营资质;主动管理;经营水平;资质结构 文献标识码:A

1 经营资质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意义

1.1 资质是市场的准入门槛

经营资质证书不仅是电力企业正式进入行业市场的基本条件之一,还是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业务种类的有效方式。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经营资质,电力企业才能够在当前的行业范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为自己招揽到更多的业务活动。另外,经营资质的等级、种类以及应用关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些都关乎到电力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发展情况以及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2 资质是电力企业的无形资产

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会将经营资质当成是一种无形资产来进行管理,尤其是在企业的改制或转让环节中,经营资质同时也具有非常可观的评估与拍卖价值。更加直白一点解释,经营资质本身就是企业经营品牌的一种外在体现,同时还是企业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经营和管理之后所积累下来的隐形财富。纵观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与相关资质要求文件的内容可知,电力企业的经营资质越高,那么就会对其内部的从业人员制定出更高水平的管理需求,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为企业积累了更高的信誉度。

2 电力企业的资质结构

2.1 电力企业的注册资本与经营场所的面积

电力企业的经营资质结构大致可以被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电力企业的注册资本与经营场所的总面积;其次,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达到应有的标准;最后,电力企业需要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与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已经获得了承装、承修以及承试业务资格的电力企业能够承接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维修任务,同时还要拥有结构完善且经验丰富的组织结构,确保企业目前的净资产总额能够达到150万元以上。此外,拥有五级资质的电力企业还要拥有3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场所,并且还要掌握目前最为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试验设备。

2.2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笔者仍然以五级资质为例来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求进行简要的阐述:首先,电力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拥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并且还要具备同电力相关的任职和技术资格;其次,电力企业中的经济管理人员数量需要控制在5人以上,同时还要保证其中有2人以上具备了电力专业的技术任职资格;再次,电力企业需要配备10名以上的电工人员,确保所有电工都要具备进网作业许可证,其中要有5人以上的高压电工和2人以上的特种电工;最后,电力企业同时还要单独配备1名预算人员、1名质检人员以及2名安装工长。

2.3 对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

拥有五级资质的电力企业应当确保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均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要拥有完善且高效的安全生产流程。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来定期地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并且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来对现有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配备一名处于全职状态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2.4 电力企业的资质申请难度

2.4.1 由资质不匹配而导致的升级困难。根据了解后可知,一到三级的电力施工企业均拥有着由当地主管机构所授予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此种类型的企业具有经营范围广、规模大以及经营成本充足等优势,所以可以十分轻松地在主管部门那里获得资质。然而对于那些仅有四或五级许可证的电力企业来说,由于它们的注册资金仅为300万元和150万元,所以远远达不到主管机构对三级资质所制定出的800万元本金标准。更加直白一点解释,四级或五级资质的电力企业并不具备独立施工的能力和条件,所以由其所直接施工的工程项目自然也就不会顺利通过验收。

2.4.2 业绩难以达到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标准。据了解,如果想要申请相应等级的资质,需要电力企业的经营许可也要具有相应等级,这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电力企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情况下,小型电力企业是很难承接到110千伏以上的电网工程的,所以会使得民营企业的业绩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想要在較短的时间内将资质等级上到三级以上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 电力企业经营资质的主动管理

第一,电力企业需要去主动地阅读和研究申请表的填写说明,由于经营资质需要经历比较长时间的申请周期,所以仅仅通过对填表形式进行审查是无法确保申请表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上文中所提到的申请流程一旦启动,就不会拥有二次修改的机会,假如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达不到要求标准,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申报终止。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当仔细地研究申请表格的填写需知,确保表格内容的真实性与规范性。

第二,电力企业要主动地填写自身的真实信息,在仔细阅读和研究过填表说明以后,还要将自身的真实信息填写在表格中,同时还要针对已经填写完成的信息展开重新的核实,针对那些有待推敲的信息要经过再三斟酌以后再进行填写。

第三,电力企业要去主动地比对资质条件。企业需要对当前的经营资质申请条件做到烂熟于胸,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与发展情况来做好后期的审定工作。此种方式能够确保电力企业赶超在管理部门之前来完整对申请条件的整改工作,从根本上加大通过的可能性。

第四,电力企业还要去主动地积累资源,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企业要明确经营资质的提升要点,有意识地在日后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来积累宝贵经验。

4 电力企业对资质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资质标准也开始变得愈发严格,企业唯有去不断完善自身的基础建设工作,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才能够有可能将经营资质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以承包工程的范围为例,一级资质能够承担的是发电工程、电压等级送电线路以及变电站工程的施工作业;二级资质能够承担机容量在20万千瓦以下的发电工程与220千伏以下送电线路的变电站工程施工作业;三级资质可以承担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发电工程、110千伏以下送电线路的变电站工程施工作业。

4.1 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在针对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地发挥出电力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企业能够在日后的发展道路中走得越远越稳。由于电力企业中拥有着形形色色的高水平技术人员,为了能够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更加称心如意的职业规划,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将个人意愿与企业经营资质的主动管理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认真地聆听和了解每位技术人员的心声,结合自身当前的经营状况来做好对注册师专业的统筹安排。

4.2 提高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如今,我国电力企业的进步速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快,总是会衍生出一些新型技术和新型科技。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来做好对科学技术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地加大对新型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为科技人才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首先,电力企业要充分地应用好自身的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对专有技术的申请工作,大幅度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次,电力企业要将更多的重点都放到对科技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中,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来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执行能力;最后,电力企业要结合当前的行业标准与国家的要求规范来完成编制工作,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3 加大对资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伴随着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本身也需要去不断磨砺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争取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做好对书面资料的转化工作,其中包括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个人证件、就业合同、工作成绩、获奖证书等。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尽快地完成对审计财务报表与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工作,全面提升经营资质的管理效率。

4.4 提升经营项目的业绩质量,维护资质资格的可持续性

电力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与管理质量,要积极整合一切资源来完成对集成业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连同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来对信息数据库做好更新和完善,同时对存在瑕疵和漏洞的工作流程展开优化,让电力企业的业务能力与工作质量均可以出現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要充分运用好信息化业务平台来开展工作,确保各个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状态中。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如果想要让自身的经营业绩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必须要实现维护资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长峰.关于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2] 陈瑶.持续创新,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

[3] 孙玉才.持续创新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2).

[4] 张卓.浅论电力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方法[J].科学时代,2015,(7).

(责任编辑:秦逊玉)

作者:姚琳

电力企业经营论文 篇2:

我国电力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与前瞻

一、我国电力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形势

我国电力供给由政府部门管理,转制为电力企业经营以来,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电力供给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就目前形势来看,电力企业的经营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是从国际形势看,受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内需减少、经济低迷,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贸易受挫,或减产或停产,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锐减,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生产成本也相对攀升。因而,当前的经济形势也直接对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是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煤电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由于资源消耗过快,资源价值相对提升,煤价的居高不下,导致电力供给的市场价格具有不断走高的趋势以及面临成本提高的压力,国内电力企业处于高成本负荷的压抑之中。同时,近些年来,我国为了保持货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均衡作用,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使得银行利率上调,而电力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利率的上调无疑提高了企业财务成本支出。

三是从市场经济的环境看,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然而,我国电力企业虽然经过了顺利改制,并保证了生产与供电的平稳进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管理体制、成本控制、设备更新、人员素质等方面发展滞后,尤其缺乏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发展的形势,没有真正使我国的电力企业跻身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事实上还处于国内垄断的地位,市场化意识不强,市场化竞争的格局尚未形成,企业缺乏经营与技术改造的动力,更难以形成较高的经营效益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看,传统的电力企业的生产依靠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然而,一方面我国国内发展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我国也向世界做出了履行环保义务的庄严承诺,这些都给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资源高消耗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改革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模式,成为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在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电力企业经营面临诸多的问题,应当引起电力行业的重视。

一是电力销售不畅,企业效益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国内出口企业生产量下降,电力需求减少;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能源高消耗的用电大户,尤其是地方小企业,比如地方大批的小钢铁厂、玻璃厂、水泥厂、化工厂等工业生产设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国家强令关停并转,直接导致了电力市场的需求不足,引起了电力企业间歇性的销售不畅,总体效益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持续走低。市场需求的不足,不但造成了电力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下降,也带来了因低电力输出,形成的企业生产成本的相对提高,规模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原煤价格、油料价格的攀升也直接导致了电力价格空间被挤压;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人力资源价格也在走高,导致电力企业人工成本和税费支出明显提高,加剧了企业利润的下滑。

三是体制改革滞后,企业尚未呈现出较强的经营活力。我国电力发展虽然由国有部门管理,转制为公司化经营,但是从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事务、经营发展举措等方面,仍然没有脱离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目前的电力供给计划色彩依然浓重,国有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尚未被撼动,其参与市场经营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尚未爆发出市场化竞争的活力。

四是电费资金回收存在问题,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由于电力企业的国有背景,很多用电单位在付费中故意拖欠,心安理得,甚至有些地方部门也干预电力企业电费资金的回收,这种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技改投入和设备维护带来了困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积极实施电力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前瞻性策略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电力企业应当在深入分析自身所处困境,明晰制约电力企业发展因素中,以前瞻性的视野,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积极实施电力企业经营策略。

一是加强自身改革,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电力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虽然体制上进行的公司化经营转轨,但作为基础性的能源部门,它自身所处的垄断地位制约了参与市场化经营的意识和动力。因此,当前电力公司必须加强自身改革,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强化经营意识,建立市场激励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施电力企业的人才战略。企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目前因为电力企业老化,人员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的素质提高。首先应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完善和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级人才的积极性;应在企业员工总体规模、干部数量、能力标准,以及选拔、任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保证和措施,形成人才选拔使用的体系;应积极探索建立劳动用工、岗位竞争、开发培训等一系列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健全成本管理,强化支出控制。应当坚持企业开支计划性,做好年度预算和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计划性开支项目费用的细化,推进资金投入在具体项目和部门中的落实,实现企业内资源的最佳配置;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控制潜力,减少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压缩企业生产成本,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开源节流。应不断加大电费拖欠回收力度,提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改善企业流动资金状况。

四是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销售。电力企业应抓住国家当前促进内需的形势,积极配合市场需求,加大电网改造,提高电力输出能力,审时度势开拓电力市场。这就要求深入分析研究各地经济运行态势,加强电力市场供求分析,科学预测和把握电力需求趋势,有针对性的抓住电量需求的增长点,运用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营销的手段,促进电力销售能力。

(杜小波,1964年生,四川德阳电业局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作者:杜小波

电力企业经营论文 篇3:

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对优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预算与战略目标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预算编制模式传统滞后、编制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亟需思考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 经营管理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更高形式,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我国在2002年推行了电力制度的改革方案,电网公司陆续出台了主辅分离、输配电价的管理方法,标志着电力企业也加入到市场化经营管理行列。作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优化其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预算与战略目标。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预算编制不科学、计划执行力不足、监督力不够等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亟需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编制模式相对滞后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中尚未普及应用,在部分实际运用该模式的电力企业中,预算编制方案仍以方便执行业绩考核为目标。为达成业绩考核合格的目的,电力企业通常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编制预算方案,由各层级的高層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这种模式忽视了电力企业中基层员工的参与响应,不利于调动基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在编制预算方案时,电力企业参考数据不足,采用的预算精度往往不高,也缺乏一定的预算深度,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预算方案的偏差,浪费管理和经济资源。

1.2 预算编制工作整体协调性差

目前,电力企业的常规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分布到多个层面,需要内部相互配合完成,以得到大量的数据支持作为预算基础,确保预算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虽然一些电力企业已经组建了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相应的负责人管理,力促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成。但是电力企业内部仍然主要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且在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上仍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部门之间仍旧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财务部门需经常与其他部门进行反复沟通,索取相应的关键性数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拖延了预算编制工作的进度。

1.3 预算编制信息化程度较低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着信息化水平较低、预算编制技术相对落后的现象,某些地区的电力企业仍旧存在着以手工形式来进行相关预算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电网企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也大大增加,汇编工作的复杂性也不断加重。人工处理大批数据不仅容易造成人为失误,而且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因此,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效率和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电力企业亟需使用全面预算软件,借助IT技术提高全面预算控制的能力。

1.4 预算控制体系不健全

从我国电力企业现行的预算控制体系中可以看出,企业往往对预算编制给予重视,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关注度较少。很多基层员工只是机械地为完成考核任务,达到考核标准,存在应付和敷衍了事的心理。同时在预算统筹和监控方面,我国电力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预警系统,而预算具有计划性,需要企业根据实际的经营活动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一旦出现预算偏差较大,而又没有及时预测到经营情况的变化,就会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超支现象的产生或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形。

2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2.1 优化预算编制模式

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预算编制时应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性编制方法。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据此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2.2 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基本上涵盖了电力企业的所有职能部门,具有工作量大、数据信息繁杂等方面的特点。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预算管理辅助部门。例如为了获得准确、及时的价格变动信息,设置专门的价格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电力外购价格以及销售价格等数据的全面管理。为了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成立专门的培训管理办公室,通过宣贯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增加基层员工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深基层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理解,从而使得企业全体员工都能积极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

2.3 提高预算编制信息化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融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加强风险管控的有效管理工具和机制,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把全面预算预测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更新模块在系统中予以固化,整合预算过程。同时利用集中财务核算软件,统一报表格式,并且提供最初的信息资源,进而改善电力企业手工预算编制过程中在数据汇总、版本控制、预算执行分析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支持多层级、多维度、大规模的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2.4 建立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的考核是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组织及执行中的控制情况进行的一种检查,其应包括预算机构及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按预算编制流程进行编制和审核;在预算执行中是否严格按预算控制制度执行等。通过建立责任管理机制,对企业的不同部门和层次开展分层管理,开展不同类型的考核办法,做好相应处理意见分析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员工共同参与和执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深入人心,电力企业应采用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度。例如开展部门评比活动,将评比结果和部门业绩、职工的工资挂钩,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及荣誉表彰,充分引起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视,确保这种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

3 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开启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时间还较短,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应用时间也较短,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因地制宜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尽快达到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菲芸.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6(5):277-278.

[2] 张寄军.试述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完善[J].信息化建设,2015(10):14.

[3] 权惠.沈阳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全过程管理的改进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 梁文海.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义[J].现代商业,2014(5):160-161.

作者:沈祝园 周旸 陆野

上一篇:县级法律援助论文下一篇:血液透析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