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表演艺术论文

2022-04-17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是一部描写晋商故事的极具山西地方风格的电视作品,剧情曲折动人,受到观众们的关注。在片头音乐中有一对胡琴的演奏婉转缠绵,画龙点睛地表达了勤劳质朴的山西人在晋商路上伴随的一丝哀婉孤寂的情感,它们就是山西地方剧种晋剧文场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产生的艺术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晋剧表演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晋剧表演艺术论文 篇1:

百年老字号 坚守传承路

平遥鞋业,历史悠久,自县治以来,民间制作传统布鞋的小鞋坊就有很多,但享誉广、质量精、规模大的首推“永庆斋”老字号,在其传人侯宝库的继承和发展下,“永庆斋”老字号鞋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解放后侯宝库老艺人将精湛的手工艺传给了次子侯天龙,侯天龙子承父业,于1984年创建了宝龙斋制鞋厂,传承弘扬这一传统工艺。
永庆斋“鞋店”同仁合影留念

平遥古城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山西省中部,古称中都,县城的位置在平原中部,南枕太岳、北临汾水,距省府90多千米。平遥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棉、麻等植物分布甚广。自汉唐以来,平遥古城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位置,孕育了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到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加快了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间手工技艺这一特色文化更加迅速地成长起来。

始于清代 发展迅速

“永庆斋”老字号(宝龙斋前身)创建于清代,具有100余年的历史,1900年慈禧皇太后西行长安,途经平遥游赏市内景观,看见铺里的五彩绣花鞋十分迷恋,便落轿进店试穿红底牡丹绣花鞋,顿觉舒适、富贵、连声赞美,店主会意后便呈献绣花鞋两双,慈禧甚为喜爱,赐店白银20两,此后慈禧买绣花鞋之事便在古城内传为佳话,永庆斋也因此“沾光”而生意兴隆。1937年永庆斋后裔侯宝库为承继祖先传统手艺,16岁到太原老号鞋厂“美华新”拜师学艺,因他聪明好学,18岁便提升为工务主任,解放后,由于他手艺超群,被聘为平遥鞋厂的设计师。他设计的精品鞋多次参与国家级展览,并荣获金、银奖等殊荣。山西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等曾指名定制由侯宝库亲自设计制作的舞台专用布鞋。

种类繁多 健康舒适

宝龙斋千层底鞋,突出了千层且精工细做的纯手工工艺,体现了千年手工制作之原味,弘扬了古鞋文化内涵。布鞋选用纯天然材料,纯毛料、纯棉布牛皮、麻绳等,经过精心加工制作,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冬御寒、夏吸汗、治脚气等特征。每一双布鞋都是千针万线缝制而成,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缛,技艺高深,其制品有牛皮底布鞋、绣花鞋、老寿鞋、休闲鞋、舞台专用鞋等六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健康和舒适是现代人的消费首选,人们都认识到了皮鞋和运动鞋对于健康的隐性伤害。平遥手工布鞋的回归,表明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彻底更新和成熟。当布鞋融入部分现代时尚元素,那么在健康与舒适的促动下,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与现代消费的对接。对于儿童,布鞋适合儿童的脚部发育,防止扁平足,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专家指出,从健康角度出发,青少年尤其需要布鞋。对于时尚女士,布鞋更能体现女性的妩媚和优雅,而多穿布鞋,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于成熟男士,穿布鞋是从容和大度的表现,现实中成功的男性更加青睐布鞋。对于老人,事实上老年人的布鞋情结更加浓郁,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布鞋。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孕妇,布鞋更是不可或缺,不仅走路更平稳、更轻松,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保护也更有利。

不遗余力 坚守传承

手工布鞋虽然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仅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家庭,远远没有产业化。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从事手工布鞋制作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几乎没有年轻人从事这种行业的尴尬境地,这一传统技艺面临失传。1984年,永庆斋第三代传人侯天龙为使这一鞋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掘和继承,在几代手工布鞋家传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竭力传承,创建了宝龙制鞋厂,鞋厂的“宝龙斋”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侯天龙表示,成为著名商标后,他们的产品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供不应求,被外国游客赞为平遥又一瑰宝,更为古城文化增了光、添了彩。

近几年来,随着平遥古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宝龙斋传统的手工布鞋因其穿着舒适、做工精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市场的繁荣,一些以次充好、竞相压价的现象随之出现。为适应市场,坚持传统手工制作的布鞋业也被迫低价经营,手工布鞋市场的整体发展呈微利趋势,一些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制作的老字号厂家,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消费者经常是花了大价钱却没买到真正的宝龙斋纯手工布鞋,消费者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针对这些情况,宝龙斋布鞋从鞋子的用料、制鞋的工序等方面都作了嚴格规定,严格按照手工制鞋的标准,让顾客享受到手工布鞋的真正价值。

2004年9月,宝龙斋布鞋被平遥国际摄影节组委会定为特别指定推荐产品。侯天龙适应时潮,锐意改革,在保护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长远的发展,组织村里富余劳动力,规模化生产传统手工布鞋,形成了多个品系的产品格局,畅销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晋剧表演艺术论文 篇2:

心高志远路漫漫 晋乐述衷肠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是一部描写晋商故事的极具山西地方风格的电视作品,剧情曲折动人,受到观众们的关注。在片头音乐中有一对胡琴的演奏婉转缠绵,画龙点睛地表达了勤劳质朴的山西人在晋商路上伴随的一丝哀婉孤寂的情感,它们就是山西地方剧种晋剧文场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产生的艺术效果。

晋剧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因兴起于晋中地区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晋剧的音腔声韵中正平和,深受人们喜爱。其传统乐队——文武场由9人组成,旧称“九面手”,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是主要伴奏乐器,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对晋剧音乐风格的展现起着重要作用。晋商壮大、繁盛的时间恰与晋剧艺术发展的时间同步,可以说晋剧几乎一直伴随、目睹着晋商的成长,这不是历史的巧合,其中有着内在联系。在戒律严格的晋商组织中,在奔波于各地票号的路途上,晋剧音乐给商人们带去了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同时晋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金融积累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晋剧艺术环境中,晋商是特殊的欣赏群体,他们不仅是晋剧的重要听众,而且更凭借他们的优势成为晋剧重要的影响者、传播者和发展者。可见,音乐文化的活动任何时候都不是脱离社会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只有把联接艺术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和政治斗争领域的那一多变而复杂的网络揭示出以后,才能对艺术的功能与目的、不断变化中的艺术风格,甚至艺术手段的某些方面获得理解”

以下笔者将对晋剧文场弓弦乐艺术特点、风格产生等进行分析研究。

一、乐器概况

呼胡,又称晋胡、胡胡、葫芦子,形制比一般板胡大一些,属于板胡系列中的中音或次中音板胡。二弦,又称二股弦,形制较呼胡小,演奏时定弦比呼胡高八度。在晋剧文场乐队中,二者伴奏分工不同,演奏技巧与表现力也因此各具特点。

晋剧音乐基本为五度相生律,“fa”、“xi”音与其前后二度音的关系比较特殊,因此,老艺人们还总结出伴奏时呼胡“上平尺满六指绵”(工尺谱),意思是演奏时dol要准,re要偏高一点,sol要偏低一点旋律才好听,这也是晋剧音乐风格的重要体现。当然这并不绝对,在演奏时,依演员唱腔、剧情等情况还有着微妙的变化。熟悉晋剧的人,只要听几个音就能辨别出来是晋剧音乐。

二、晋剧弓弦乐的艺术特点

晋剧场面艺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总结出一些相应的方法和规律,形成了稳定的风格。其文场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的艺术特点即是它们伴奏、合作特点:二者演奏相辅相成、音色互助,表现为即兴的支声复调,在听觉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朴素、自然的美感。

1.伴奏乐器的分工

在文场伴奏中呼胡是主奏,根据剧情需要有时要灵活起奏、为演员亮调、或者合理选择曲牌;有时要配合演员的唱腔与动作奏出声效;有时它要紧跟剧情,带动、指挥其它乐器的演奏。二弦是装饰性的伴奏,演奏时大多用“抹擦”的手法,对主旋律加花变奏,起奏、止奏较为自由,但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晋剧场面中,呼胡要当一半的家,演奏者是仅次于鼓师作用的乐师,二弦较为依附于呼胡的演奏,起丰富伴奏乐队旋律和音乐律动的作用。文场中的其它两件伴奏乐器——三股弦、四股弦,也演奏主旋,发挥弹拨乐器自身特点,起着为唱腔增加节奏律动的作用。有戏谚云“呼胡立杆子,二弦穿眼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意思是呼胡奏主旋律,是乐队的支柱;二弦以华彩性演奏穿梭于旋律中,丰富旋律中的织体;三弦、四弦则是把持着乐队的节奏律动与节拍,形象地描绘出晋剧文场四大件合作的分工和音响效果。

2.呼胡和二弦在伴奏中的作用

如果将晋剧音乐的表演比作完整的一个人,那么呼胡的作用好比“筋”,演奏时不绝如缕,绵绵不断,一直紧跟演员的唱腔和场面的需要,仿佛乐队的“筋脉”,它是贯穿戏曲音乐的一条主线。二弦的作用好比“血”,其伴奏旋律与其他乐器不同,而是与主旋律形成三度、四度或五度的装饰性旋律,活跃音乐语言,增加节奏律动,在文场伴奏中“活血通络”,使音乐进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呼胡和二弦的音色互助

呼胡属于中音或次中音板胡,音色柔美,发音柔和浑厚,有着浓重的“葫芦味”,行内人称其“梅音”或“堂音”。二弦的音域比呼胡高八度,音色嘹亮清脆,跳跃活泼。在乐队中,呼胡和二弦利用在音色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伴奏时通过音色互助来丰富音响。呼胡声音相对柔和含蓄,如丝如缕,绵绵不断,而二弦演奏时声音更像是一个“花腔女高音”,高亢嘹亮,婉转如莺。这样的“男女声二重唱”,单从音响上来欣赏不能不说是一对绝妙的黄金搭档。

三、晋剧文场弓弦乐风格之产生

戏曲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艺术,各剧种之间虽然具有许多共性,但戏曲在传承、外流过程中,会与当地音乐文化、地方方言、社会环境等因素相融合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例如将晋剧与我们熟悉的“国粹”京剧作比较,虽然文场弓弦乐器同是两件,但无论是形制、音色,还是伴奏方式均有不同:京剧文场主奏京胡音色高亢清脆,另一弓弦乐器京二胡声音较为黯淡柔和;在伴奏乐队中,二者演奏相同旋律,京胡演奏主旋律,京二胡就像京胡的影子跟随其后,形影不离。晋剧文场主奏呼胡音色则浑厚柔和,二弦声音高亢清丽;二者伴奏时演奏不同旋律,呼胡演奏主旋律,二弦则为装饰性的伴奏,既能够和谐统一起到为主旋律增光添彩的作用,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不失自己个性。

那么从产生到发展成熟,晋剧及其欣赏者为什么选择呼胡和二弦这样的伴奏模式作为其文场弓弦乐器呢?笔者下面将试图分析地域性对晋剧音乐风格产生的影响,从中发现晋剧选择呼胡、二弦作为文场弓弦乐器的必然性:

1. 特殊的地域文化渗透和影响着晋剧音乐的发展

山西的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不同区域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包括风俗、习俗),以及当地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山西各区域民众不同的性格差异,必然会影响对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心理需求。比如在艺术上同是梆子腔,晋北、晋南、晋中所表现的风格则不同:晋北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历史上与游牧民族接触密切,人们性格中多豪放勇敢,因此北路梆子唱腔表现得多高亢热情,郭沫若先生曾叹之“激昂慷慨不寻常”;晋南自然环境适宜于农耕,自古人民性格多温和、内向,注重礼仪学识,南路梆子(蒲剧)唱腔则较华丽纤细,柔媚活泼;而晋中地处黄土高原的汾河平原,蒙、汉、回、羌等民族交流甚密,长期以来是“朝廷之重镇,乱世之强藩”,也是农耕和游牧交汇融合之地,加之明清出现的晋商活动,人民的性格特点受到三种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晋商文化的影响,温和而含蓄,淳朴又率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中路梆子(晋剧)唱腔音调较为中正平和,表演自然朴实,弓弦乐器呼胡的绵长加二弦的嘹亮的演奏风格,也更符合晋剧表演艺术的要求。

2. 晋剧所选择的乐器与唱腔风格协调一致

晋剧伴奏乐器的确立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从第一代老艺人高彭根开始就在不断地对呼胡进行改良,最初的呼胡形体较小,音量也不大,伴奏时高音较突出但不够浑厚,随着晋剧艺术的发展要求才逐渐变化成为现今模样。晋剧唱腔多以平和优雅见长,许多著名唱段如《教子》《空城计》等都具有这个特点,采用浑厚柔和的中音弓弦乐器作为文场主奏乐器进行伴奏,可以更好地体现音乐风格。那些舒缓而含蓄激情的唱腔在呼胡和二弦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即兴重奏方式的衬托和润饰下,听起来洋洋盈耳、赏心悦目,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当地人民朴素的审美观。

3.作为晋剧的重要听众,晋商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晋剧艺术

(1)由于晋商娱乐的需要,山西梆子、地方小戏曲等“精神产品”在经济上获得支持,得以较快、良好地发展。例如晋中商人在祭祀、庆典中都要请中路梆子演出,为这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舞台;还出资兴办戏班,如咸丰年间祁县渠氏的“三庆戏班”,每年到各地巡演,年终再回到本地“汇演”,多时由四组班子轮番上演,热闹非凡。

(2)晋商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交流, 换句话说商路即戏路。明清晋商“致富皆在千里或万里之外”,远离家乡且晋商内部管理严明,晋剧作为他们主要的、有时是唯一的娱乐手段,便被经常邀请或随行到各地商埠所在地演出。晋商的发展使晋剧音乐走出山西,并有机会与各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交流,取其之长,丰富表演艺术。

(3)晋商中的一些人由爱戏到成为票友,进而成为晋剧传承发展的一分子,对晋剧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弥补了晋剧艺人们在理论和文化层次上的不足。例如祁县富商韩子谦,热衷于晋剧、木偶、秧歌等民间艺术。他曾专门请晋剧艺术名流前来聚会,还成立戏曲研究社,当时称之为“戏窝子”,并对晋剧的剧本、音乐、声腔、表演艺术等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4)晋商文化是在某个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域条件下产生的经济文化现象,它融汇了中国儒家思想、诚信商业经营理念、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以及晋人纯朴内敛的性格特征等等因素。这些直接影响晋商精神文化底蕴的要素,也影响了同时期、同地域产生的晋剧音乐,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例如晋剧音乐风格所表现的淳厚、平和、中庸、不张扬,即是与晋商的博大宽厚、兼容并蓄、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的内力与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体现在晋剧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演奏艺术中表现出的浑厚与高亢、虚实相应的对立统一现象,与晋商率直纯朴天性与行业中审时度势的中庸之道,晋人固守故土的传统观念与勇于外出经商的开放意识,经营商业能够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等复杂、矛盾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

如今许多剧种的伴奏乐器走向了独奏舞台,展示了我国丰富绚烂的戏曲音乐文化与地方艺术特点,如京剧的京胡、豫剧的坠胡。我衷心地希望晋剧的这两件独具地方风格魅力的弓弦乐器在舞台上也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为胡琴家族增光添彩。

①《音乐辞典词条汇辑·音乐社会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第3页。

②张林雨《晋剧文场艺术——兼论田九云牛巧珍师徒》,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第211页。

田菽峰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宁)

作者:田菽峰

晋剧表演艺术论文 篇3:

晋剧渊源及发展史浅谈

摘 要:晋剧是我国山西的一个古老地方剧种,根据相关的记录,山西的本土剧种共有52个,大的剧种主要有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南路梆子、中路梆子等,其中中路梆子就是所谓的晋剧。本文主要梳理了晋剧的渊源和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分为起源阶段、清末发展阶段、民国发展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关键词:晋剧;起源;发展阶段

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晋剧又被称为中路梆子。晋剧的具体起源尚未得到定论,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晋剧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地方戏剧种类,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是我国一笔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1 晋剧的起源阶段

晋剧的起源有三种主要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晋剧起源于蒲州梆子,蒲州梆子到达北路之后又发展成为北路梆子,由于北部高调对艺人的嗓音有着较高的要求,当时的蒲州梆子艺人对原有的嗓音进行了调整,通过降低嗓音创造了中路梆子。第二种说法认为,中路梆子起源于当地的民歌、土戏和秧歌,并且吸收了蒲州梆子的一些艺术成分,成了中路梆子。第三种说法认为,在蒲州梆子北上之后分化出了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两种剧种,因此中路梆子就是蒲州梆子经过中路滋生出来的[1]。

从地域上划分,可以将山西分为南、北、中三路,其中东四处、汾八县和府十县就是所谓的中路,也就是晋剧的发源地。晋剧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约为清代咸丰年间。在此之前,尚未见到山西中部城乡地区有演出中路梆子的记载。随着道光年间蒲州梆子的复兴,并经过太原、晋中一带,受到了当时晋商的欢迎,从而开办了一些中路梆子戏班,比较有名的有介休县的吉庆班、平遥县的小平遥班和万和班等。

2 晋剧的清朝阶段

清朝咸丰年间,由于蒲梆开始衰落,导致山西中部地区缺少流行的剧种。在当时的皮影艺人、秧歌艺人、票友和文人的共同组织下,开始创立晋剧这一剧种。到咸丰中后期,以蒲梆的锣鼓经点和音乐为基础,参考中路秧歌的唱腔特点,形成了中路梆子的戏班,并开始演出。

到清朝同治年间,新型的中路梆子也在山西开始出现,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于是先后成立了一批有名的晋剧班社,例如四庆班、四星班、四喜班、下聚梨园班、上聚梨园班等。在演出的过程中,这些班社不断相互学习和改进,完善了晋剧的文武场面和唱腔,并引进了其他外地剧种管理摆设的具体方式,晋剧戏班也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中路籍艺人在戏班中主要担任文武场,其他演员大多来自福州。戏班自负盈亏,不具有商业性质,一般由当地的晋商进行承包。每次演出时将标明承包该戏班的晋商的名号立于台前,从而起到宣传的作用。在山西中路和北路的一些州县,中路梆子的班社逐渐发展成熟,到同治末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在清朝光绪年间,中路梆子开始走向繁荣,改变了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中路梆子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了清末,积极开展了祭祀戏、还愿戏、求神戏、开市戏、商行系、开光戏、踩台戏等演出活动,并在山西中路的城乡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当时山西中路人民群众非常欢迎的民间剧种[2]。

3 晋剧的民国阶段

经过了辛亥革命的洗礼,随着社会逐渐走向稳定,中路梆子在短暂的沉寂之后迎来了下一个辉煌,体现出文武齐备、剧目繁多、名伶荟萃、流派扩大、班社林立、百花齐放的辉煌局面,其演出范围也极大的扩展。例如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就出现了唐风剧社和步云剧社两个中路梆子剧社的演出。在这个阶段晋剧开始出现了女角主演,唐风剧社和步云剧社的班主就是盖天红和女艺人丁果仙。由于女艺人演出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出现了阴盛阳衰的局面。这也造成了晋剧中的一些丑角戏、花脸、武打戏、硬功戏、盔靠戏的失传。对于晋剧来说,这种现象影响了晋剧的表演程式、唱腔和道白,时期逐渐失去了北方剧种的起伏跌宕与激扬奔放的色彩,转向了缠绵、悠扬、婉转的做派,晋剧之中宝贵的铿锵特色和阳刚之气也逐渐消解[3]。

在军阀混战时代,山西的经济愈发萧条,艺人思想也逐渐堕落,一些班社发展大不如前,甚至走向了解体的边缘。特别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除了少数晋剧艺人进入了晋察冀、晋绥和太行根据地继承晋剧艺术之外,大部分晋剧艺人都已流散。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晋剧发展

晋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时期。晋剧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很多改行或流亡的艺人重新加入到晋剧的行列之中,组成了市级或县级的演出剧团。演出剧团彻底改变了封建时代戏剧社团的陈腐面貌,建立了新型的规章制度。党的文艺方针为晋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晋剧艺人对一些老剧目进行了改编,并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为了进一步培养后备力量,还建立了级戏研室和艺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导演、编剧和表演人才。老一辈的晋剧艺术家如郭凤英、牛桂英、丁果仙继续活跃在晋剧舞台上,丁玉英、程玲仙、刘仙玲等晋剧新秀辈出。

60年代之后,晋剧舞台上又涌现出了鼓师贾炳正以及冯继忠、马玉楼、王爱爱等晋剧新秀,上演的剧目既有传统剧目,例如《金水桥》《空城计》,也有新编剧目,例如《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刘胡兰》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晋剧走向低潮,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晋剧才得到了振兴,不仅对旧戏进行了整理,添置了行头,而且也培养了不少年轻演员,创编了一批新戏。史佳花、宋转转等晋剧新秀开始出现,通过结合当时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晋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创新,同时出现了《卧虎令》、《下河东》等新剧目。经国务院批准,晋剧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1世纪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晋剧出现了大繁荣和大丰收,精品剧目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山西戏剧现象”,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大丰收。

5 结语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起源于清朝中晚期,是我国山西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梳理进去的渊源和发展历史,我们能够看到晋剧的百年发展之路。相信晋剧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走向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曹娅丽.从格萨尔史诗到音画诗剧——以《赛马称王》戏剧表演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4(06).

[2]李城.昂家庐剧戏班的田野考察——兼论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3]王伟.海丝寻梦:闽南戏曲的光影之忆[J].民族艺术研究,2015(03).

作者:黄慧

上一篇:科学营养减肥论文下一篇:创意公益广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