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制试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很多企业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度降低,甚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产生破坏。因此,此次研究针对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委派制试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委派制试析论文 篇1:

集团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由单一模块向集团发展。这种情况下,意味着集团公司法人对会计信息、经营效果等方面,承担着全部责任。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多数集团公司开始实行会计委派制。但是,由于不够了解该制度,或操作偏差,影响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基于此,本文从实行会计委派制意义出发,总结会计委派制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问题;对策

会计委派制,指产权单位、政府向管辖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赋予相应职责的制度。会计委派制的兴起,不但从某种层面上改善会计机构,还能改革管理机制,这是对会计监管机制进行的新尝试。虽然会计委派制在集团公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因会计委派制应用中各因素的存在,影响着会计委派制作用的发挥。因此,需加大对会计委派制的研究力度,并根据该制度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解决。

一、集团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

在集团公司的管理中,将会计委派制应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1)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其工作职责是监督下属企业。会计委派制应用后,会计人员为集团提供着会计服务。同时,委派会计人员还能管理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预防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2)便于动态监管各单位。会计委派制实施期间,委派会计是隶属于集团的,在增强监管能力上意义重大。一方面,委派会计能在审核会计业务时,及时发现不合理现象,使管理行为无法在隐匿在财务工作中;另一方面,能及时将重大事项汇报至所有者,便于及时处理会计问题;(3)利于各管理者搞好企业发展。会计委派制实施期间,集团所有的会计人员都是统一委派的。并且,会计人员的业务也由财务总监统一指导,这种情况下,能将管理者从以往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推动集团发展;(4)保障会计人员职权,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会计委派制的实行,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员的工作问题,保障他们的工作职权,预防因坚持工作原则出现的不公平待遇现象;通过财务总监对会计人员业绩的考核,能真实、客观的核算会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集团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1.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深度不足

集团公司管理中,财务人员的频繁轮岗,制约着公司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委派法曾明确规定,被委派的工作人员要实施轮岗制度。待被委派人员到达公司后,通常需要对公司进行了解、适应,这样才能保证日后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该过程易中断财务管理思路,不利于纵向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故而,如何让委派会计人员在短时间内适应自身角色,如何延续财务管理理念,是集团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2.委派人员的身份問题

一般来讲,被委派的工作人员有多种身份,在相对传统的管理理念下,处理和下属公司的财务人员、领导关系存在难度。会计人员委派后,集团要统一管理被委派人员的调遣、考核、工资等工作。被委派人员不但是下属公司财务工作的负责人,也是集团公司下派的监督人,也就是说:被委派人员不仅是经营者,还是所有者,除要对下属公司的领导负责外,也对集团公司负责,长此以往,使工作处于两难境地,降低工作质量。

3.委派人员考核方法不完善

由于会计委派制的特殊性,对委派会计人员工作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不但降低公司对其的约束,还影响着监督作用的发挥。从相关规定上看,集团公司需按时或不按时给予委派人员进行考核,由集团公司各部门执行;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档案中,作为免职、提拔的依据。但是,由于被委派人员的考核方法的不完善,影响着最终的考核结果,阻碍会计工作的开展。

此外,会计委派制实行中还出现财务管理、分工不合理的问题。从会计委派制的实质上看,最为主要的任务是健全监督机制,防范管理漏洞,降低经营风险。目前,部分单位缺乏会计核算部门,但实际工作中也引入会计委派制;不但实施着授权审批机制,还实施着分工责任制。这种情况下,导致相应制度重叠,职能不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频发。

三、集团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对策

1.健全管理机制,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现阶段,集团公司多在现代化的制度要求下组建,核心是分离集团出资人的管理权、所有权。但是,由于经营者、所有者目标的不同,在内部人员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时,极易出现牺牲股东效益,提高经营效益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健全会计委派制的管理机制,从而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提高管理水平。首先,组建管理机构,按需求委派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将财务管理权、人事管理权赋予财务部门,保证每位委派人员都有着对口的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工作负责;其次,赋予委派人员和工作职责相关的权力。对于委派人员的身份、定位,集团公司必须在制度上进行明确的规定;再次,为工作人员提供工资、福利待遇等保障。为保证委派人员能够自主、独立的工作,应将他们的工资待遇相挂钩,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的发放;最后,制定科学、规范的配套机制。要想贯彻落实会计委派制,应重视相应制度的建设,并完善制度内容,如培训制度、轮岗制度、奖罚制度等。另外,保证会计委派制的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财务部门工作中仅具备健全制度是不够的,只有保证制度的执行效果,才能在落实制度的同时,提升制度的应用效率。

2.重视会计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伴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会计工作要求日益提高。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重视他们的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实力。从实际工作看,会计人员的工作素质多体现在思想品德、对新型知识的掌握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一支专业、复合型的会计队伍,必须有着过硬的技术,良好的品德,严格把控财务工作质量关,为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奠定基础。

3.创新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框架

通常情况下,集团包含多个公司,其各公司存在共同点。实际中,成功的集团公司都有着多家分店,且内部布局、管理模式也相似。同时,财务工作流程相同。集团公司的日常经营中,有着相对先进的管理模式,方便委派人员找寻不同之处。并且,先进性的管理框架,还能集中管控财务工作。基于此,集团公司经营中需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保证财务日志的完整性,为日后财务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

此外,还要针对性的选择委派形式。集团公司的性质,决定着形式的多样化。对于独立的财务核算单位,可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管理、决策工作中;对于不独立的财务核算单位,同样也委派专业人员参与工作。但是,他们只负责会计核算。合理选择委派形式,不但能保证会计委派制度的良好落实,还能提高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经营中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强化财务监管,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集团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深度不足、考核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会计委派制的实行。这种情况下,需重视对委派会计制的研究,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发挥会计委派制作用的情况下,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实力。另外,还要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便于优化会计工作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建飞.关于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13(36):153,155.

[2]黄霞.浅议会计委派制的利弊--对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2,22(8):89-90.

[3]吴侠.区属国有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经贸,2013,32(20):175-175.

[4]魏红兵.企业集团财务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及其推行措施研究[J].经营者,2017,31(6):199.

[5]邹阳.浅议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J].财经界,2013,18(33):198.

[6]敖小武.试析会计委派制的缺陷与改进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24):173-174.

作者:孙利云 郭振华

会计委派制试析论文 篇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很多企业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度降低,甚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产生破坏。因此,此次研究针对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因素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1.会计信息概述

(1)会计信息含义

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的资金流入与流出,以及最终结果的一种文字体现,这也是对其资金轨迹进行掌握与了解的重要方式,更是进行重大决策的主要参照依据。对于会计信息而言,其既可以是对原始会计数据的处理,又可以是对会计数据的解说,而会计信息主要包括经济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经济业务信息就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资金信息资源,而财务信息是为了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而服务的,如资金的取得、使用,费用的分摊等。

(2)会计信息的载体

对于会计信息而言,其主要的载体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软件、审计报告。而不同的载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会计凭证其所呈现的会计信息是对往来资金的一种反映;会计账簿主要是对系统性的、分类处理的会计信息的反映;会计报表是根据相应的财务指标反映具有综合性的会计信息;会计软件则是电子形式的数据信息,而由于软件的设计形式与方向的差异,所呈现的会计信息同样具有一定的差异;审计报告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根据相应的标准、要求,针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报告。

2.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1)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而言,一般可将其划分为制度性失真、执行性失真。其中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因会计管理制度所具有的缺陷、漏洞所导致的失真,而这种失真并不违反法律。执行性会计信息失真则是在会计信息制作、处理的过程所导致的失真,其又可分为非故意性的错误、故意性的舞弊,而无论是哪一种的方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都是违法的,也必须受到必要的惩处。

(2)会计信息失真的特征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而言,其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会计失真是相关人员主观上的选择,是某个人或者多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欺诈性的一种行为,也就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第二,隐蔽性和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大都是一种故意性行为,为了不被他人发现或者知晓,就必须想尽办法运用更多的技术性手段进行隐蔽。也就是说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自己的舞弊行为进行隐藏。第三,不真实性和违法性。会计信息的失真实际上就是一种造假的行为,也就是对企业会计的真实状况进行掩盖,或者装饰等。同时,这种会计造假行为在《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中,是明确被禁止的。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不真实性,以及行为的违法性。第四,难以经受验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是能够经得起考验与验证的。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是对真实状况的一种伪装,是没有办法经得起验证的。当进行核查时,失真的相关信息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就难以经受验证。

(3)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在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上,一般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一是,会计凭证造假。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凭证,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当会计凭证产生错误,就会造成后续的相关信息发生偏差或错误。二是,会计账簿的造假。所谓的会计账簿失真就是在记账、核账、结账等环节,对相关的账目进行篡改、涂改、隐瞒等,导致账目与企业实际的真实状况存在出入。三是,财务报表造假。这种表现形式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危害较高的造假形式,其主要是借助编制技巧或制度漏洞等,向外公布虚假的会计报表。四是,审计报告造假的表现形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虽不能发现企业财务上存在的所有虚假信息,但透过虚增注册金、股权等,可以发现部分注册会计师帮助企业弄虚作假,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

对于企业的产权制度而言,其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核心所在,这也就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形来看,对其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产权中的各个主体不可避免的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这也就会造成各个利益主体,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言实施相关会计信息的造假。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企业的产权进行清晰的规定,并借助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

2.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会计人员的管理上仍旧处于较为陈旧的管理体制之下,这就给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其既是对企业的所有者与主营业务的合法性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又是对企业员工生产与销售等环节进行成本节约的督促者,还是对多方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的监督者。正是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较为陈旧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其要在同一工作中担负诸多的责任,也会导致其极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在企业管理者权力压制下,或者利益诱惑下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会计信息的造假,继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陈旧的管理体制成为众多影响因素之一。

3.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当财务工作与相关法律法规产生冲突时,企业为了经营与发展大都会对会计监督产生弱化。而在各类的经济活动监督中,由于监督的主体的不同所采用的标准差异化较大,彼此之间又互不影响,独自履行各自的职能,无法在整体上体现监督的作用。企业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虽然设有专门的会计监督人员,或者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这种监督并不能轻易被企业所接受,相应的监督工作也就无法深入开展。正是这种会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将会计监督的作用不断弱化,为会计信息失真留有可乘之机。

4.审计的结构有失偏颇

从现阶段的审计结构来看,针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主要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机构所构成,而且不同的审计主体所侧重的审计内容与方向也有差异。国家审计所侧重点由对国有性质的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不断转向对政府机关、国家重点项目的审计,这就逐渐弱化了对企业会计监督,而且审计的项目与对象数量有限。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而言,其往往会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无法独立运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根本无法发挥。而民间的审计机构逐渐成为对企业会计监督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与企业是雇佣关系,所以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又会受到利益关系的影响。正是这种审计结构上存在的偏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违反法规处罚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针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颁布了一些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仍旧存在对会计违法行为处罚的力度不够的情形。在高额利益与违法处罚力度不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额的利益而不断实施违法行为,这也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时有发生。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都会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与运转。而在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执法时,较多的执法人员往往出于对自身任务的考虑,在对企业违法行为,只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象征的进行处罚。面对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对企业或者会计人员的处罚上,也大都会选择避重就轻。这也就造成违法处罚的作用被弱化,不能对会计信息失真起到警示作用。所以,违反法规处罚力度的不足,也就成为了助长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之一。

三、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明晰产权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

若想有效的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的产权进行合理的、清晰的规范,充分借助企业产权制度对相关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有效的规范。在明确企业产权以后,企业财会工作的运行就会步入规范的轨道,并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收集效率,同时能够大大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塑造企业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例如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模式。其次,形成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最后,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2.改革会计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要想更好地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就需要对企业相应的会计体制进行改革,探索更为合理的会计管理制度。而所谓的会计委派制,就是企业借助委托的形式将会计工作进行委托。将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企业的管理者轻易操控账目的情况进行避免,保障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立场完成会计工作,继而达到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实施会计委派制就是要以财务人员为中心建立委派的制度,促使企业的管理会计进行回归,实施代理记账的管理制度。也就将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划分,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职责与职能充分的划分。让管理会计回归企业内部,并行使相应职权。同时,给予财务会计代理记账,并代表国家、会计管理委员会行使相应的职权。

3.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为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监督,应当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强化。对于企业内部的监督而言,一是,完善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评级与考核的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将企业财务指标、非财务的指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并给予详细的评价。二是,在企业中实施股权的激励政策。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股权激励,既能够有效的调动管理层与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将其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到一起。三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将对会计人员、管理者以及其他人员进行规范的约束。而从企业外部监督的角度来讲,一是,建立信息的披露制度。对企业经营中的会计信息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披露,让更多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群体能够及时了解。二是,强化听证监督。通过不断提升听证的监管地位,以及监管的效率,实现监督的作用。

4.建立会计审计信息互联网络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展开的审计工作,受到审计主体、审计侧重方向与内容都不同的影响,所产生的审计信息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而要想对企业会计信息更全方位的考量,就要根据综合性的审计信息进行判断。所以,应当建立会计审计信息的互联网络,实现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审计内容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性的审计,又能根据综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

5.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处罚力度

现阶段针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可分为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两种形式,而針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大都是进行罚款的形式,罚款的额度与投资者损失的数额相比较而言,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要想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必要的威慑,就必须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所以,一方面,要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也就是说通过行政处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其违法的成本。另一方面,严格追究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这也既能够保证与企业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又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总而言之,无论是何种方式,都应当进一步提升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结论

通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主要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的结构有失偏颇、违反法规处罚力度不够。所以,要想进一步改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就必须针对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解决。如明晰产权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会计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建立会计审计信息互联网络、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处罚力度,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朱赫.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04):23.

[2]马云逸.信息化处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J].商讯,2020(02):25-27.

[3]李莉.试析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235-236.

作者:崔宁鑫 刘宇会

会计委派制试析论文 篇3:

小议金融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和相关策略

摘 要: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企业管理中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度,会计委派制度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独立性较强的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进行较好的监督,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受损害。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也应用了会计委派制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基于金融企业的特点,应用会计委派制度更加有必要性。本文阐述了会计委派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金融企业应用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金融企业在会计委派制度应用方面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金融企业;委派制度;必要性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业在1998年引入了会计委派制度,其引入的背景是政府部门出于监督国有企业的需求,由政府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参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其进行相应的财务监督。由于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份的持股单位一般为国资委,因而在对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中,也以国资委委派为主。随着会计委派制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展,一些企业所有者由于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也会通过会计委派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

一、会计委派制度概念及内涵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企业产权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政府部门或产权所有者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任免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政府部门或产权所有者负责,使会计人员在企业中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代表国家利益或企业所有者权益,有效地杜绝企业经营者腐败、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可以看出,会计委派制度的核心内涵在于监督作用,通过委派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进行相应的审核,并且全过程的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中,可以有效的防范财务舞弊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金融企业会计委派制度应用的必要性

1.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金融企业所有者权益

基于金融企业的特点,由于日常经营中会产生庞大的现金流,在金融企业中应用会计委派制度更加具有必要性,特别是在保护金融企业所有者权益方面。从金融企业的属性来看,一些金融企业为国有企业,对于国有金融企业,如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金融租赁公司等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委派会计人员,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委派制度,对于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相关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通过应用会计委派制度,形成较好的监督作用,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对于一些非国有金融企业而言,很多为股份制的金融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应用,不但有利于保护大股东的权益,还能够较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例如可以由众多中小投资者联合委派会计人员。

2.能够防范财务舞弊行为

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企业应用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特别是针对金融企业庞大现金流的特点而言,防范金融企业财务舞弊是十分必要的。会计委派制度之所以能够在防范金融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方面发挥出较好的作用,主要在于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委派会计人员并不受到金融公司的直接管理,也不享受金融公司的薪酬,而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金融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进行财务监督。这样一来,在金融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委派会计人员就有着其他会计人员所不具有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其更加有效的开展监督工作,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基本前提。同时,通过会计委托制度的应用,还能够对一些怀有舞弊动机的人员形成约束和威慑作用。一旦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财务舞弊事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和处理,降低相应的损失。

3.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在参与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中,有义务和责任为委托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仅仅通过委派的会计人员直接获取信息显然难以实现。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委派制度主要是通过对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及相关会计准则、方法、票据审核监督的规范等等,来提升财务管理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能够为委托人提供客观、全面的决策依据。本质上而言,要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需要金融公司原有的会计人员承担这一工作,通过专业的会计人员监督,利用专业会计人员熟知会计方法、会计准则、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对于金融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形成一种较好的监督约束机制,引导其对自己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等等进行严格要求,进而有效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4.有助于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风险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就金融企业自身来说,建立会计委派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委派制度,能够在金融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监督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特别是同内部控制的结合,能够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合参与,如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内部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等,通过建立完善的联合监督机制,便于全过程的控制财务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委派制度所承担的主要角色在于财务风险预判方面。由于会计委派制度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监督性,主要的日常工作便是监督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寻找出其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流程以及风险控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通过这种监督,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识别,联合内部控制部门的相关风险控制工作,易于取得更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三、金融企业会计委派制度应用策略

就金融企业应用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来看,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提升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选择高素质的会计委派人员,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促进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等等。

1.提升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

对于金融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应用而言,首先应当提升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这是充分发挥会计委派制度应有作用的前提,只有会计委派制度有着较高的独立性,才能够在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中承担起相应的角色和责任。因而金融企业在会计委派制度的建立中,应当注重独立性的提升,金融公司不对委派的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也不向委派的会计人员发放任何形式的薪酬,防止利益关系的出现。同时,还应当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为会计委派制度的应用提供环境基础,防止委派会计人员在进入金融企业后,一些金融企业的员工同委派会计人员出现勾结现象,这会极大降低会计委派制度的应有效果。

2.选择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委派

在对金融公司的会计委派人员选择中,应当更加重视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这种素质一方面表现在专业素养方面,如相应的会计知识、会计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对委派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委托人而言,虽然委派会计人员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来对金融公司进行财务监督,但是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委派会计人员与金融公司员工勾结的问题。因而委托人在选择会计人员时应当更加谨慎,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进行较好的考察,选择适宜的会计人员。并且在委托协议中,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责任、义务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等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相关委托者和单位也可以加强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继续上岗,以此来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

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主要是指在金融公司会计委派制度中,建立起委派会计人员与委托者的协调沟通机制,便于委托者能够及时了解金融公司的各种信息,在出现财务风险事件后,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事实上,对于委托者为个人的情况来说,这种协调沟通机制的建立就是较为简便的,委派会计人员直接同委托人员进行联系即可。这里指的协调沟通机制,主要是针对委托者为企业或者单位情况而言的。一些政府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监督,那么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在委托单位中,应当有专门的人员同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对接,这对于提高会计委派工作的效率以及风险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促进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控制机制是金融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控制机制与会计委派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于金融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因而金融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度应用中,也应当促进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在风险控制方面,应当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将会计委派制度较好的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在内部控制的流程中加入会计委派环节,由会计委派人员承担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监督工作。但是相应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应当损害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虽然会计委派人员配合金融公司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并且参与到其中的环节中。并不意味着会计委派人员直接接受内部控制部门的领导否则也就失去了会计委派制度的真正意义。

四、结束语

通过对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企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来看,就金融企业的自身特点而言,会计委派制度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其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保护委托人的权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等。因而在金融公司的会计委派制度实际应用中应当提升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选择高素质的会计委派人员,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促进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等等。这对于降低金融企业财务风险,保障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保护相关权益所有者的利益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光远.完善会计委派制度的有效途径--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08-113.

[2]李洪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在企业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5,24:49-51.

[3]白剑.关于民营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度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18:246-247.

[4]敖小武.试析会计委派制的缺陷与改进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173-174.

作者:陈帅志 李宏伟

上一篇:GCP临床试验论文下一篇:跨文化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