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30

[摘要]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理论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医学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英语教学的一项分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教材、教法方面讨论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英语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学英语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本文对目前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实践方法。旨在就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同行间的交流,并探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最优方法,把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院校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全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更提高了对于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专业英语是广大医学生真正地把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实用阶段的重要课程,以能搜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为目标,使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作为媒介进行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由此可见,对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中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将结合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求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商讨。

2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目前,对于本门课程到底应该属于英语课还是专业课,许多人仍然持不同意见。另外,在一些地区, 由于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在整个教学与考核过程中,专业英语教学都受不到重视,甚至被完全舍弃,因此,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未能有明显的提高,对于此类教学的研究也非常少。

目前,我国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2.1 匮乏的师资

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来源有两类: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这两类教师的优缺点非常明显。英语专业教师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但由于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之间学科跨度较大,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讲,虽然掌握着丰富的医学知识,英语使用却不熟练,不能把英语教学和医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英语教学组织不够充分。总之,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匮乏,教学队伍不稳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2.2 落后的教材

目前,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发展也远远不能满足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首先,教材系统陈旧、改版缓慢、实用性差。由于医学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匮乏,世面上可见的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种类单一,多数使用年头已久。另外,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教材未能编写配套的辅助材料,教材内容杂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利用此类教材达到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的。

2.3 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受到教材及教师水平的限制,很多医学专业英语课堂都以汉语为主,主要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先单词后课文,以翻译为主,并辅以阅读训练。此种教学手段已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非常影响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而且不利于英语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的结合,根本达不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要求。

3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目前,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必要的改革,充分地把英语教学的特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力求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3.1 加强师资选拔与培养

匮乏的师资是长久以来困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大问题,师资的培养需要长久的计划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在师资选择方面,要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结合,解决师资选择的问题。鉴于医学专业与英语专业跨度较大,而英语专业教师又大多是文科出身,所以最好的师资莫过于经过专业英语培训的医学专业师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其次,加强师资培养。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当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与听力的熟练应用,所以在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应放在这两方面技能上。当然,最好的培训方法莫过于采取出国培训的方式。此外,对于那些经济及师资力量不雄厚的院校,最快的优化师资的方法即成立专业外语教研室,取长补短,双方协作教学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培训目标。

3.2 完善教材的使用

面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及辅助材料不足的缺点,应适当地进行教材的补充,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最新的医学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以此来扩充并更新日常的教学内容。政府及院校应加大投入,积极鼓励更多的医学人才及英语人才投身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中来,帮助医学专业英语教材迅速地完善,以适应时代对于医学人才的更高要求。同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加大教材选择与使用的自主性,不能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医学各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院校学生基础的差异。

3.3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最适合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基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对于吉林医药学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课堂调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优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1)采取以CBI为主导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CBI教学法,即基于内容教学法,是国际公认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之一。CBI教学法的使用是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最优手段之一,可以大力推进该教学法的使用与研究。

(2)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多样性,在医学专业教学当中,不乏丰富的优秀的国外英语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医学信息,2007.

[2] 赵明.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文汇,2008(3).

作者:张颖

医学英语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篇2:

浅谈通过ESP理论指导医学英语教学

[摘 要]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理论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医学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英语教学的一项分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教材、教法方面讨论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ESP;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教学改革

医学英语教学是医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不仅有利于其阅读外文医学文献,了解最新医学动态,同时也为其未来工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医学英语教学的不足。ESP理论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指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弥补现有的不足,使医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1 医学英语的特点

医学英语(Medical English)作为服务于专门领域的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特点并与普通用途的英语(General English)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首先,医学英语的词汇大多源于拉丁语或是希腊语,其词汇语义更加固定,一词多义情况较少。其次,在语法结构上,医学英语中包括两个从句以上的主从复合句的应用较多,并且多使用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等用法,结构相对严谨。再次,医学英语注重陈述事实过程,较普通英语来讲医学英语不具备感情色彩。医学英语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工作与普通英语教学工作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普通英语的教学思路,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 ESP理论及特点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缩写,也就是“专门用途英语”或“应用英语”,我们通常所提到的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都属于ESP的范畴。ESP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其具备以下特点:首先,ESP的学习者多为从事某种专业的专门性人才,如工程师、企业家、医生等,或是正在接受相关领域培训的在校学生及各类人员。其次,ESP学习者多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进一步辅助其专业领域的学习。

3 以ESP理论为指导的医学英语教学改革

3.1 教材方面的改革

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教材的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然而,我国现有的许多医学英语教材却难以满足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教材编写及内容的单一化。现有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思路更多的还是照搬普通英语教学的思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要求作为编写的指引,内容以文学类文章为主,编写组成员多数都为国内外普通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医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不多,这就直接导致编写出的教材与普通英语教材区分不大,医学专业性不强,医学生对于医学英语课程学习兴趣不大,很多学生反映,医学英语课就是变相的大学普通英语课程。对于以上这些现存的问题,我们可以从ESP理论当中找到答案。根据ESP理论的要求,专业英语的教材应当尽量贴近专业实践,以专业领域相关内容作为教材编写的主导。按照这种要求,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教材编写工作当中,多邀请一些医学教学领域的专家,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在医学英语教材中同样体现医学教学的特点。教材内容上,我们可以以医学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参照学生的反馈,逐步向更为专业的医学知识过渡,这样不但能够吸引医学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为承担医学英语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提供很好的切入点并为未来更为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适当的缓冲。选材上,我们可以收录一些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体裁突出多样性,选材内容突出典型性、实用性,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医学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医学生熟悉外文医学文章发表的写作方法,为他们未来医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3.2 授课教师改革

教师是医学英语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实践者,是医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问题是医学英语教学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问题。“ESP教学的引进给学习者、教师等都带来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要求更多的教师、更好的教师”[1]。现阶段从事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多数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有很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对于医学方面的内容却知之甚少。很多教师在实际的医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医学内容的讲授太过流于表面,很难与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中进行互动,甚至有些教师“谈医色变”。这不但会极大地挫败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一线教师授课的热情,很多医学英语教师感觉难以找到教学发力点。现在有些人呼吁由一些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一线临床医生来充当医学英语授课教师的角色,其出发点在于临床医生不存在医学知识壁垒,同时又有很好的英语词汇及表达能力。此观点看似合理,但是在实际实践过程当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临床医生往往能够很好的用英语讲授医学专业知识,但他们的英语口语及书面语表达的准确性却仍然有待提高。我们更应当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早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人体研究的科学,它更是联系到整个社会方面的一门综合学科。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剧,对于一名优秀医学生的要求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掌握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本身,更包括要了解其所治疗的病人的背景信息,甚至是其从业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很显然,外国文化领域的知识此时就成了临床医生的短板。由于英语学习的特点,英语教师在学习期间都专门学习过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其中大多数人有过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对外国文化、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他们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优势,给予医学生更多的补充。ESP理论认为,ESP教师不应该成为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的教师。我们应当将临床医生与现有的医学英语教师加以整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分为两部分,涉及医学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可以多由医学英语教师承担,而医学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可以多由英语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承担。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两部分任课教师的内部交流,多组织教师间听课,互相学习对方领域的知识,逐渐丰富知识储备,最终达到教师全面授课的能力。在合作式教学中,不同教师可承担不同专题,教师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既发挥教师的特长,也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2]。

3.3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ESP教学理论,专业英语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语言教学,对学习者的多感官的同时激发训练,应比单一激发训练有效;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比被动跟随有效;练习和训练更比单纯听课有效[3]。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依据ESP理论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的医学英语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由英语教师充当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跟随者”。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利于授课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ESP理论强调“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和重点。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中,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医学英语相关的作业,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先进行讨论,课后搜集资料,之后课上做相关汇报。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但会使医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最新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很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医生的从业特点设定某些特定场景,比如问诊,查房等医疗环节,由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进行医患交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把医学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想融合。

4 结 论

ESP理论与医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既是ESP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的需要,更是医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当转变原有的医学英语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在医学英语教学中体现医学教学的特点,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Strevens,PThe learner and teacher of ESP[A].In Dick Chamberlain and Robert JBaumgardner(ed).ESP in the classroom:practice evaluation[C].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8839

[2]王艳探析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ESP研究,2010(1).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美荻,姜维智,王双民办医学院校英语四级考试情况分析与教学[J].中国市场,2014(5).

[5]李妍,张颖,臧爽英文原版医务剧对医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以中国医科大学多媒体语音教室医学英语口语授课为例[J].中国市场,2014(10).

作者:郝泽军

医学英语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既是一种认知理论,更是一种学习哲学。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 医学英语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燕波(1965- ),女,陕西城固人,云南中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外语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语言教学。(云南昆明650031)

一、引言

21世纪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能以英语为工具,自如地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担负着促使学生完成从学习阶段到使用阶段的任务。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既能顺利阅读和翻译各种医学专业文献,又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以及用英语写出论文摘要和全文。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严重脱节,英语教师負责公共英语的教学,专业教师负责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课程设置头两年是公共英语,第三年是高级英语选修或中医英语选修,不少学校还是在第四学年才开设医学英语选修课,而且学时数只有36学时左右。课程的设置使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无法接触专业英语,即使参加选修课也因有限的课时和条件只掌握了一些医学英语词汇和专业阅读技能,而对医学英语的听、说和写作等有助于专业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的实践活动参加得很少。这使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在毕业后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写学术论文、报告,更谈不上听懂外国专家的学术讲座和用英语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了。为了培养有较高外语交流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外语水平,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国外二语教学界推崇的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建构主义的由来和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作结构主义,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和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不平衡”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建构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和角度有所不同,但对与学习有关的基本原理的认识是一致的: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地存在于人脑之外。

3.建构主义教学的原则。我国学者高文根据国外的研究资料,提出了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1)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2)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具体的学习活动。(3)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4)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5)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6)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做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7)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8)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9)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两者择一的环境。(10)提供机会支持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以上十条,强调了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支持与促进。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及采用的必要性

1.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1)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集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为一体,是医学院校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最好保证。学生通过结合专业知识的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医学词汇的循环和专业图式的构建等活动,既能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又能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用目的语进行文化交流的学术活动,提高学术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等。(2)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避免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截然分开。语言教师缺乏必要的医学专业背景知识,专业教师则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医学专业英语的比重,使英语知识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3)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由于一些学校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标准,致使大部分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应付四、六级考试,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医学英语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规律、特点以及检索医学文献的语言技能,没有建立起医学英语专业词汇体系,更谈不上学术交流。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比例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和写作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主动从语言规范的医学专业文献中学到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逐步建立起医学专业英语词汇体系,并积极参与交际活动,以适应21世纪迅猛发展的医学科学和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对医学科技人员的应用性要求。因此参照SCLT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要的。

五、在医学院校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措施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学时数。要在医学院校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时数问题。目前公共基础英语共288学时分4个学期开设,高级英语多是选修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而医学专业英语各校情况不一样,但大都是以选修形式在第四学期开设36学时。专业英语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医学文献资料能力的任务,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同国外同行和专家进行交流,36学时显然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可适当缩短基础英语教学,增加专业英语比重。在目前情况下,生源较好学校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可从4个学期减为3个学期或2个学期,然后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步入医学英语教学,使之成为必修课,再在第五到第八学期开设每学期36学时的选修或必修课,以保证医学英语有180左右的学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前进入专业英语学习而且又能做到四年不断线,从而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必要的医学英语技能。也可以采取分级教学,凡提前达到四级英语的学生就可以上医学英语课,使这些学生能更早更快地掌握医学英语的各种技能,成为能在医学领域内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高层次人才。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基础,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应将阅读和听、说、写、译等技能结合起来,除了将大量的阅读作为输入形式,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等不同途径获得信息,丰富外语学习材料,增进语言输入。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摘要、医学论文、医用应用文和书信等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能书写各类病历,填写实验报告和撰写医学论文等,并能进行学术会议演讲或在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2.采用“导学式”教学形式。医学专业英语既不是高深的语言教学,也不是传授医学知识的专业教学,而是医学专业英语技能教学。因此教师应采取“导学式”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计划型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向课内指导与课外学生自学的主动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态度等的指导,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研读相结合、语言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资料阅读与信息交流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收集和查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医学领域报道文章,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个人陈述或教师答疑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建立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要采取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因此这一课程应由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共同承担,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语言教师则应增进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素养,双方共同努力,协调一致,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与语言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

六、结论

在建構主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位外语教师和医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信息资源指导者。这一新的模式架起了一座语言学习与医学知识之间的桥梁,它既可弥补英语教师在医学知识方面的不足,又可弥补医学教师在语言方面的单调。事实上,它能满足将教师转换为英语技能培养者和学习方法传授者这一要求,同时又是一种能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和技能练习的可行办法。

总之,在医学院校实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围绕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来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搞好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估,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也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2).

[2]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2002(4).

[3]林榆.理工科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外语界,2000(4).

作者:刘燕波

上一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