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实验设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文化的日新月异,以至于当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相应地变化发展着,就目前而言,对于计算机这门与当今科技最为贴近的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就成为当今计算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课程实验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计算机课程实验设计论文 篇1:

工程教育认证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创新实验设计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存在的问题,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分析探讨了网络实验方案设计方法,提出以Linux系统为实验节点的网络实验组网平台,特别是在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路由交换设备、实验项目和方法等方面阐述创新性实验方案。采用具体实例和实验情景,提高了实验可操作性。设计一系列实验来加强学生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方案;工程教育认证

計算机网络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网络体系结构,也就是网络节点通信所必需的各个层次和协议,它完成了网络及其各组成部分功能。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产出导向,它明确传递教学丰富的模式内涵。教师应提高专业教学服务质量去满足学生“学”的需求,进而达到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现状与探索

大多院校都有计算机或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网络设备的研发、网络设计和建设以及网络维护,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授课都还处在演示设备阶段,学生无法理解像路由器、交换机设备的原理和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很强,有些教师并没有实际网络安装和调试的经历。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实践操作性较强。只有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设专门的网络实验教学课程才能改善目前网络教学现状。本文结合高等院校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探讨了网络设备配制网络组网和管理等网络实验教学方案。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逐步更新,加强学生动手技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在多场合实施实验教学,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多方面获取学生反馈的实验教学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教育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

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实现方式

为完成验证网络基本理论、网络设备配置、设备组网、网络管理实验,将路由器、交换机、PC机等设备组成一组进行实验。整个实验室由实验台构成,每个实验台就是一个教学模块。可将做实验的学生分为多组。一组一个实验台,学生在一个实验台内协作配合完成网络实验。每组的网络设备有4台PC机、3台路由器、1台二层交换机。每三个小组可以编成一个区域。可以根据学生培养方向来进行小组间、区域间的组合,还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在相应设备上扩展相应的模块。搭建各种实际的网络测试环境,通过在实验室内对设计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管理等进行测试分析。学生通过网络实验,能够直观、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操作及其应用环境,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理解,提高网络故障维护与诊断技能。测试内容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网络实验,在实验中增加部分测试内容来配合网络实验,例如VLAN的设置,VLAN的测试等。实验的内容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网络技术典型应用,完全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让学生更深入学习网络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内容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不同类型的网络人才,改进教学方式和科研条件,还将大大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教育和科研水平。

3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内容设计

3.1实验教学设备

完成实验需要的实验室设备设置和连接方式,旨在为学生准备一个新型有效的实验环境。实验中基本设备由一组工作站,集线器和路由器组成。每个组分配一个独立的机组,包括4个工作站,3个路由器,1个管理型交换机和1个IPKVM。这里重点是KVM交换机能够控制2到8服务器和设备,它使用一个键盘、一个鼠标和一台显示器控制多台服务器。学生利用这个设备通过他们的单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来控制不同的工作站和路由器。IP KVM交换机可以从互联网的任何地方进行控制,管理员不必亲自到现场进行控制,用户可以远程访问实验室平台。

3.2实验设备组成架构

实验架构描述:每个组的配置包括4个Linux工作站、2个客户端、3个路由器、1个交换机和1个IPKVM交换机。IPKVM是访问网络中所有设备的起点,能够连接到工作站、路由器和交换机。每个工作站都贴上了设备所在组的编号,工作站的编号,所有工作站都安装了教学用的Linux操作系统。每个工作站都有两个USB接口,一个串口和两个10/100M以太网接口eth0和ethl。每个路由器都贴上了设备所在组号和路由器编号,每个路由器上都安装了操作系统。每个路由器上有两个10Mbps接口和一个WAN接口。交换机连接所有工作站和路由器,可以使用VLAN概念创建自定义网络拓扑。每个设备组连接拓扑结构如图1描述。拓扑图中描绘了每个组正在使用的拓扑连接。通过IP KVM集中管理所有工作站和路由交换设备。工作站通过串口仿真程序minicom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

3.3实验软件工具

本实验方案需要学生连接到网络设备。IP KVM是帮助学生集中控制所有工作站的设备。图1显示了IP KVM通过KVM交换机连接到所有工作站的方式。在成功连接到IP KVM后,需要熟悉安装在工作站上的Linux操作系统了。在应用该实验平台时,将在整个实验室中使用一些工具进行连接、数据传输等。比如Telnet是用于在远程主机上执行命令的远程登录程序。Ping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来检查调试IP网络的可达性。无论何时更改网络设置,ping都可用于测试配置。网络流量生成器是允许单个UNIX工作站或服务器模拟由多个网络工作站生成的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它使用两个独立的程序,即traf-server和trafclient来执行流量生成。网络协议分析器是为了观察网络协议的行为,来监视网络流量的工具。从网卡捕获流量并以可读格式显示信息的工具称为数据包嗅探器或网络协议分析器。一种常见的数据包嗅探器是Wireshark。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特征过滤显示的数据包。Wireshark是一个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协议分析器,可以通过在提示符处输入Wireshark来启动。它是在实验室用于数据包嗅探和分析的主要工具。

4结束语

提高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是开设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在内容选择与难度把握方面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提高。此外,实验课的组织管理也很重要,应采取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考潜能。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也必须随之发展。本文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对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点探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内容展开教学过程,实验设备架构选择和实验平台构造形式更加简洁,更直观体现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的实质,适应现代网络发展趋势。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引导式教学方法的推进。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愿意思考和探索对知识理解更深刻。

作者:钟辉 董洁

计算机课程实验设计论文 篇2:

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文化的日新月异,以至于当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相应地变化发展着,就目前而言,对于计算机这门与当今科技最为贴近的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就成为当今计算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时,首先阐述了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探讨了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而分析了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效果和其评价,最后总结了关于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今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尤其是计算机类课程的教育,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学生对课程方面有着相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的应用能力,这要求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全方位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现如今,计算机专业作为当前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创新性和信息性的一门专业,其应用的平台相对较广,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门专业性学科。一般而言,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则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设计的相关开发工作,并将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就其实质性而言,计算机课程的专业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面向社会职业岗位实际的需求作为主要的导向作用,并对学生计算机应用领域过程中的相关岗位操作技能进行培养,并对其实践教学加强,进而服务于社会人才市场。而本文对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如下:

1.1 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过程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时期,虽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现代化人才目标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多元化的目标,进而要求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着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对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加以培养,而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

1.2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

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少不了教学计划的存在,而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将理论教学完成的过程中,更加的倾向于对专业性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要求其实践教学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加以实施。

1.3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是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作为一种特殊化的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直接关乎着学校的声誉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更是对理论知识教学的极大验证,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保证了现代化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本文对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

2 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并不是凭空臆造的,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守相关的原则,其具体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2.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更应该将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突出,一切的教学和过程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活动,同时并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更应该将实践教学的基础地位进行突出,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设备,并将实际的应用性网站进行建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进而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渐地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局势。

2.2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更应该坚持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并保持学生的中心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活动更要和学生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相联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使得学生的應用实际能力逐渐符合未来的人才市场,从根本上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对全过程的实践原则

计算机与其他课程不同,有些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理论,因此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更要坚持全过程实践的原则,这与职业院校的特色正好相吻合,尽可能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并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密切结合,对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积累,进而保证教学过程就是对全过程的实践过程,更能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

2.4坚持全过程对质量控制的原则

所谓的全过程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提升,并对学生全过程的学习进行监控,及时地对各项活动加以开展,进而对整体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强化教师的职责管理,并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尽可能使得教学过程的定性和定量有机的相结合,因此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更要坚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基本原则。

总而言之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更要立足于当前,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而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3 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由于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在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时,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则,同时又要不同与其他课程的相对独特的教学理念设计,而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更应遵循当今飞速发展技术的要求,从职业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大纲出发,科学地分析大纲中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方法,从而确保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相关的课程实验设计和实践进行合理安排。

其次,从职业院校的特点出发,计算机课程尽可能第一学年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课程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其工程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论只适合其编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职业院校的学校刚进校主要是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从第二学年开始结合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将理论教学逐步向实践教学方向转换,可用独特的方式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合理性的调整,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体实际需求,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接下来的两年学习过程中,更要对学生专业目标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可让学生设计专门的毕业网站,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面拓宽,结合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锻炼,进而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胜任初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更要有着相应程序的保障,并对学生全过程的质量学习进行监控,进而对实验课教学的安排落实,保证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有着相对高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4 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效果和评价分析

计算机课程与其它有些课程有着特殊的地方,而且课程的发展更新速度较其他课程都快因此对其创新效果和评价就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对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创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

第二、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不仅仅摆脱了原来教学的禁锢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自由性,对于学生在交期间个性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职业院校的精髓所在。

第三、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是以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所需人才的实际模式要求为主要方向,和市场实际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步伐有着一定的吻合性,以至于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更加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总而言之,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必要性,和当前时代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吻合,对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

5 关于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思考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益更新,现代化的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也需要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教学目标更加地倾向于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着正值具体的实质性的要求,因此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更应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5.1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并将学生本专业的相关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训练,并结合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授,并对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尽可能地使得教学计划有条理的完成。

5.2对计算机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加强,并将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加强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更应该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加强,进而对相对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对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合理性的安排,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建立相对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5.3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开展,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就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特点,定期地举办相关的技能大赛和设计大赛,对各类活动小组进行成立,并对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更要立足于当前,对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并始終坚持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结合当前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更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始终坚持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成效的同时,也为我国计算机人才市场的真正需求进行大量综合性创新型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计算机系统课程多元异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辽宁师范大学,2013.

[2] 闫丽新.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D]. 河北师范大学,2013.

[3] 戴芳.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 上海师范大学,2012.

[4] 牟琴.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模式研究与实践[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5] 陈冬玲. 基于Web2.0技术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2):87-90.

[6] 吴为团,郑海燕. 计算机课程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 当代职业教育,2010(5):29-31.

作者:郭腊凤 朱正萌

计算机课程实验设计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问题分析

【摘 要】计算机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中重要课程之一,有利于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当今因特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关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验环境等等,就此通过对计算机教学现况的分析,深入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打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然后,详细探讨了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教学;改革

从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逐渐表现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等问题,影响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成效。为此,为了有效缓解现有问题,应结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断修正计算机课程教学。即在Windows操作平台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检索、图像处理等内容,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要求,调动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环境下,优化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

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始终秉承着“灌输式”、“传授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过于严重,由此影响到了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因“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将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注重倾向于总结性评价方法,但此种评价方法过于简单,且不利于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而,将限制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工作[1];

第三,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就此使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同时,因部分高职院校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机器配置开发方面。所以,表现出教学条件严重落伍的现象,影响到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1.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

其一,任务驱动法。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设置的完成达到学习目的。例如,某教师在“C语言程序与设计”内容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将“1+2+……+N”程序分解成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设定N=10,求“1+2+……+10”;第二个任务是,求N为任意数时的“1+2+……+N”;第三个任务是,求1-N的奇数和。最终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让学生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特点,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目的;

其二,实验教学法。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利用实验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例如,某教师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先为学生演示了界面设计流程和演示效果。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比赛的评分系统,继而通过比赛评分系统的课外实验设计,提高学生计算机自学能力;

第三,分层教学法。即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专业不同,包括了经济类专业、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等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应注重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如,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增加选修课等等[2]。其中,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教学活动的展开,可根据不同班级计算机教学情况的不同,改革教学方法,达到高效性教学状态。而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教学,可通过“兴趣小组”组建形式实现。最后,为了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等的不同,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等选修课,就此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育,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创新改革培养计划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表格、文字、图像等内容的操作和整理,应结合社会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新改革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培养计划。即以校企合作的培养形式,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通过社会顶岗实习机会的供给,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中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各方面技能均得到高效锻炼,最终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3.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为了达到高效性教学目的,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应改革课程考试评价。首先,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改革过程中,应以操作应用题考核为主。同时,引入案例情景式考核内容,并注重通过无纸化的考核方法,达到考核目的[3]。其次,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应突破过于单一的考核办法,采取过程式的考核。同时,丰富评价重点。即将评价内容定位在Photoshop应用、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就此通过多元化考核形式,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再次,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也应引入学生互评的考核方法。同时,注重组织课堂测评环节,就此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真实的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效果。

4.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因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以,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应组织拥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的教师,调查社会发展需求。即用人单位对各岗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就此综合实践调查结果,定位教学信息,并坚守以实践应用为主体的理念,整合、序化计算机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要求。此外,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中,也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例如,在文秘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可丰富统计表格制作、Word操作、Excel操作等方面的教学。而平面设计专业,则重点实施Photoshop知识的教学,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期间,注重创新教学信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落实,激发学生计算机知识学習动力和动机。

三、结论

综上可知,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开发期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为了更好的贯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改革培养计划、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入手,落实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并根据学生特点,实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更好的掌握Windows平台操作知识等等,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菲菲.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16,21(20):226-227.

[2]郑显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2(18):80-81.

[3]鲁立,刘桢.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5,12(09):92-94.

[4]张翠萍.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40(32):7744-7745+7750.

作者:张骅青

上一篇:生命周期下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