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29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学情变化推动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性改革措施的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篇1:

MOOC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分析

摘  要:最近几年以来,新兴在线课程MOOC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在线学习、翻转学习等先进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国较多名校参与这一教改浪潮。以往老旧、滞后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然难以与新时代发展所提需要相一致,因而有必要基于MOOC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加以创新。此次研究先对MOOC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而后对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MOOC;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信息化;在线课程;翻转课堂

0  引  言

在MOOC环境下进行学习的人员能实现其个性化、自主化需求,为MOOC这一信息时代最佳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发展给予了有利条件。就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言,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成分,新时代下依旧运用以往老旧过时的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学生学习需求,对此便需构建MOOC教学平台,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以此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1  MOOC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

1.1  课程需求及定位

就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言,其目標对象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为主,同时也面向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的社会成员及计算机爱好者。故而,选取课程内容时不但需对理论知识予以教授,也应对实践操作予以高度关注,确保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经由MOOC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施教学资源整合,将微视频资源当作要点,与知识点导入、强化训练、日常练习等教学手段相结合构建形成完整且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以MOOC平台为基础,给学生进行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构建科学且便利的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在确立课程需求及定位后,方可实施后续工作,如课程的设计、对辅助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等。

1.2  课程设计

(1)依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需求对知识体系结构加以设计且选取对应的课程内容。有效梳理课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划分,把知识点碎片化。因部分课程对无基础的初学人员而言不宜进行零散学习,故而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不但需进行小片段的划分,也应对小片段之间具有的关联、学习逻辑进行有效展现。各高校课程组需将以往的教学经验与新生反馈信息作为基础,对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课程具有的教学模块重新设计,通常可划分为如下模块,即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制作PPT这四大模块。而后对上述模块对应的知识实施碎片化处理,对详细的知识点加以设计,构建产生系统且可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教案的编写。我们可将课程教案视为MOOC课程建设的根基,明确课程内容以后,课程教师需基于知识点对课程教案进行有效编写,对教学内容、模式手段等实施相应教学设计,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予以支撑。

(3)有效开发辅助教学资源。课程教师需以知识点为基础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建立相应的案例数据库等,学生由此便能对课程基本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巩固。

1.3  微视频的录制

对已划分完成的片段化知识点实施视频录制时,所有视频录制时间均应在10分钟上下,就内容偏多的知识点来看可进行若干微视频的录制。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MOOC录制方式有:教师讲解,此方式运用频率最高,能吸引学生视线,录制视频的地点可为教室、实验室或演播室等,通过蓝色背景实施抠像处理,而后把幻灯片与背景相结合,若主讲员镜头感不足,将导致课程教学过于呆板,缺乏真实性,故而需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征及教室风格选取录制地点;动画,就部分抽象、理解难度大的知识课经由动画呈现,加深理解;专题短片,就背景性描述可结合专题短片进行,以此吸引学生视线,提高教学质量;手写讲解,此方式对推导过程进行讲解时最为适宜;实景教学,就部分实践课可经由实景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现场氛围的同时对知识点有效掌握;访谈式教学,其将特定教学内容为主,构建相应教学情境,教师、专家、学生三者选择专题访谈这一模式实施教学,通过课程教师担任主持人,经由其余被访谈人员与学生的参与,进行知识讲授,强化学生能力。

1.4  后期制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MOOC视频后期制作可谓是最重要的节点,其主要对已有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与创作。通过专业工作者对视频资源进行有效剪辑、合成,且对视频内具有的错误及时更正,删减教学期间的停顿。在剪辑结束以后,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师核对,保证视频教学内容连贯且有效。

后期编辑期间可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需求为基础,丰富教学资源,譬如动画等,赋予教学内容生动、趣味性,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1.5  上传MOOC资源

应对MOOC平台应用事项具備充分了解,对全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资源进行上传且进行发布。

2  MOOC环境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施

MOOC建设结束以后的要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施。在充分思考学生特性的基础上,可实施线上、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与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2.1  线上、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MOOC课程建设,演变形成了新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往依靠传统课程教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学生在MOOC平台自主浏览视频、进行试题训练等传播。具备较强实践性的Word、Excel、PPT教学位于机房通过教师辅导进行,如此便能依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理论实践结合的特征,把上机实践与MOOC在线教学有效融合,实施高效且可行的线上、下混合式教学。

在对具备较强实践性的Word等模块实施教学设计期间,依据如下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设计:设置任务——确立目标要点——教授知识点——落实任务。如此一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加以利用,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体现,实现教师、学生两者与MOOC资源的有效互动,与高校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相一致。

MOOC实施期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变革了以往将教师当作中心的现象,极为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仅以课堂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存在,为学生处理问题,对其能力发展予以引导、帮助。学生经由MOOC平台学习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期间有效引导与监控,确保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落实在线学习任务予以帮助。MOOC平台系统运行部分示例如图2所示。

2.2  设置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MOOC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核应分为如下板块:一是在线学习考核,占比为20%,包含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在线任务落实情况等;二是实验报告,占比为20%,学生进行Word等实验后应编写实验报告并上交相应作品;三是考试,占比为50%,该课程考试合计为4次,各模块结束后均应利用题库实施机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四是平时成绩,占比为10%,即学生出勤率与上机实际情况。

3  结  论

概括而言,经由MOOC教学平台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可大幅改善教学效果与质量,为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予以帮助。此次研究先对MOOC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而后对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望以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莉.基于EDX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96-97+126.

[2] 罗刘敏,孙彦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81-182+184.

[3] 邝卫华,张钟,佘少玲.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分析与构建策略研究 [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4):70-74.

作者简介:朱平哲(1982.07-),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朱平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学情变化推动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性改革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信息素养;案例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支撑高职教育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各专业搭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公共平台,是大一新生入校第一学年需要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及应用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充分感受到,作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程,尽管开展教学已经有些历史了,但为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环境变化而做的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设计的改进和调整工作都甚少。尽管师生都认为课程内容应该简单易学,可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而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表现出来的计算机技术素养也不高。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如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如以下这些问题。

1.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计笼统化。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受国情和教育体制影响,该门课在城市与乡村、各个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具体开展情况存在差异,使得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进入高职学习阶段,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环节通常都是进行全盘统一设计,在忽略学习者基础差异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课程教学实施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陈旧,未能突出实效性、专业性。受计算机技术更新发展快的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往往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且与初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内容重合度高,更别谈有专业特色了。在社会上普遍使用Win 7系统、Office 2010办公软件时,有些学院的课堂上还在讲解Win XP,Office 2003。具体讲解软件操作时,又用统一案例,与专业应用联系不紧密,完全不能突出高职办学的特点。

3.教学过程互动少,辅导无法面面俱到。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师生比例也极不协调。以我校开展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合班教学(二合一模式),理论课上同时面授两个班学生,互动交流主要还是以提问回答的方式;遇到实验课,受我校实验室自身条件限制,两个班分散在不同实验室,需要任课教师两个实验室跑,一是布置实验作业,二是指导,三是收取学生作业。而这门课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操作,老师往往辅导不到位,多番累积之后,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会影响学习效果。

4.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以“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理论讲解或者是演示操作环节,往往存在课堂信息量大,演示过快,学生死记硬背操作过程的问题。当学生自己练习时,靠的是书本上的步骤操作说明或者是直接求助老师。没有知识的消化,没有对操作步骤的理解和反复的训练探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就是按部就班,缺乏想象力,没有创新意识。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一线人才,围绕着这个核心办学点,我们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长期的调研分析,遵循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我们将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主要划分为三点。一是知识目标:以“知识够用”为原则,把握住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将该门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导向”转变为“能力培养为导向”;二是能力目标:以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三是素质目标: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考虑,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以目标为导向充分推进教学改革,将教师定位成引导者,学生是认知主体,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结合学院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探索出适合我院的几点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以“先进”为样。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传统教学,全盘灌输,会适得其反。教学内容的安排除了满足高职需求,一方面知识以够用适度即可,另一方面要体现知识和技术的先进性,即以“先进”为标准。

课程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够用适度”是针对市场对职业岗位上的人才的知识程度和能力要求提出的。我院以分析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前提,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基础模块为所有专业学生共同学习掌握的课程知识,内容精简,深度适宜,扩展模块是针对专业设置的拓展知识。比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会设置Visio使用模块。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分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另外,我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主编完成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此书介绍的计算机硬软件知识贴近信息社会发展,Windows 7和Microsoft Office 2010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新技术。这要求教师需不断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2.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如今,众多高校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学,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站。通过有效整合网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关于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分类等基础理论知识,可通过学生网上自学和测试练习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解决课时量少、教师讲解枯燥的一些问题。我院一直不遗余力鼓励支持教师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2003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搭建互动性更强的网络课程BB平台,2013年又开始着力建设该门课程的精品开放课。多年的建设经验和使用效果告诉我们,合理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可使课堂教学延升到课外,学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丰富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主要强调学生操作技能。传统的演示法、讲授法不能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今年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开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用连续两周每周30学时代替了原来每周4学时,分15周渐进完成的方式。针对这种变化,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等资源,探索结合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前期精心设计一系列案例,不仅将知识技能点融汇在步骤操作中,并且案例来自于专业应用领域,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更专注。任务驱动法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照本宣科做到主动探索做。它以任务为驱动,营造一定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独立完成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之,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最终目的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四、结束语

课程教学改革不是盲目效仿,更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院自身教学环境条件和学情分析,充分调研,落实开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当然,这也对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整合课程资源,搞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勇,等.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9-42.

[2]刘艳,吐尔根·依布拉音.新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电脑,2013,(10):49-51.

[3]彭茂玲.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下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37-238.

[4]张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多形式教学资源开发[J].信息通信,2013,(7):282-283.

[5]胡钦太,等.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292(5):75-78.

作者简介:康凤(1978-),女,重庆涪陵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作者:康凤,蒋小惠,冯梅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篇3:

建构主义视角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该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分析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当前社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并未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成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这要求各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让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习者计算机基础知识、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习者基本素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学习更主要的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1]教师应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实现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意义构建,该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信息化社会对社会成员信息化素养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对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绝大多数的院校仍都采用教师多媒体授课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缺乏和学生必要的互动交流,难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而授课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当前社会更需求具有较高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保证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者的学习质量,[2]导致教学目标与难以达到社会的需求,也间接的挫伤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2 建构主义视角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

为了改变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现状,该文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构建学习情境、建设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和意义的构建,形成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

2.1积极创建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教师要学会聆听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意义,因而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创建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保持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选取视频、文本、音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的引用和学习问题情境的创建,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来不断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创建,让学生保持怀疑、 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3]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完成知识的构建。

2.2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弹性设置教学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构建

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求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围绕课程主题进行意义建构,与传统教育相比,建构主义要求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习活动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新知识的建构来展开,由于课程的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教师需要弹性的设置教学目标以便于生成性的展开教学计划。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与课程主题有一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认知冲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4]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求课程目标包含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一方面对计算机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了解,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在课程中运用前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2.3改变教学方式,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注重交流中知识的协作建构

在建构主义课堂之中,教师要基于课堂情境运用多种复杂的教学策略来辅助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这些策略包括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协商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而实现这些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中MSN、QQ等交流平台进行学生间的协作学习,[5]并通过及时的交流平台实现教师的指导,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改变学习者之间学习基础和学习背景之间的差异,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的建立,在建构主义多元化的平台交流中,学生仍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但要充分发挥并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免造成盲目的、无主题的交流让学生发生知识的负迁移。

2.4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应注意以学生的作为系统知识的基础,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机整合来实现新知识的生成和建构。在教学中积极进行课程整合,灵活运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生成式教学等成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计算机基础文化教学中,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来宏观的建立教学大纲,对于具体细化的知识点运用抛锚式教学方法进行专项学习,[6]最后针对学习情境进行生成式教学,全面、系统的进行深入思考、努力探索。

在教学评价方面,建构主义主张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于计算机的教学,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或学习空间,用于记录学生的学习与实验记录、学习成果和作品,改变传统的考试式单一评价为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灵活运用师评、互评等个性化评价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

3 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问题,并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议和改革,为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 有效的理论来源和方法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小燕,付云侠 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2009(10):63-64.

[2] 武戎.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河北大学学报,2001,21(2):195-196.

[3] 崔炜荣,刘晓莉.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安康学院学报 2011,23(4):119-120.

[4] 张甫东.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36):172-173.

[5] 景伟娜,韩剑.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20(1):55-56.

[6] 李方.浅谈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5(3):91-92.

作者:赵越

上一篇:水泥质量管理中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