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

2022-04-15

近年来,我们东台市人民法院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创新创优创特色,求真求实求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公信立院、从严治院、文化育院、人才强院,以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抓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建一流机制、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法院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院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 篇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8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全省法院2008年工作情况和2009年工作安排,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8年,全省法院在省委、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监督和指导下,在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为目标,以落实“三项承诺”为抓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关注涉案民生为重点,服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671058件,办结651256件,同比分别上升23.83%、20.36%,解决诉讼标的金额1170亿元,上诉率为6.9%,二审改判发回率为10.2%,生效裁判息诉率为99.06%。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4697件,办结4469件,同比分别上升66.4%、50.3%,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全省法院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和部署,自觉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金融、涉企纠纷大幅度上升。省法院党组在第一季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4月18日向省委作出《关于运用审判职能,切实贯彻省委“防止我省经济下滑”指示精神的专题报告》,受到国务院、最高法院和省委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省法院及时制定了涉及民间借贷、企业之间借款合同、金融纠纷等案件审理中突出问题的处理意见,发布典型案例,支持企业经营和金融创新;针对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突出的状况,下发《关于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债务重大案件的集中管辖问题的通知》,依法支持各地政府妥善化解风险,先后指定相关中级法院集中管辖涉及台州的飞跃集团、中汽雷克萨斯汽车销售公司,绍兴的江龙控股、纵横集团,丽水的银泰集团等企业债务的重大案件;为严格区分企业集资类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会同省检察院、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当前办理集资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注意防止因机械执法而扩大打击面。

各级法院按照省法院的要求,妥善、慎重审理金融类、涉企业债务类、劳动争议类案件,采用调解、和解和司法重整等法律调节手段,尽可能维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尽可能减少有挽救希望企业的关门倒闭,尽可能支持优势企业以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增加核心竞争力。审结金融类、涉企业债务类案件92892件、劳动争议类案件23459件,同比分别上升44.4%、118.2%,三类案件的一、二审调解撤诉率分别这47.3%、30.9%。省法院还指导有关法院依法妥善化解金信信托投资公司破产风险,使该公司持有的股权经依法拍卖获转让款63.2亿元,为其司法重整创造条件;稳妥执行中纬公司资金链断裂引发的系列执行案件,成功将资产整体拍卖,使企业得以起死回生;积极促成南望集团、江龙控股通过司法重整或清算程序,解决债务负担和经营困境等。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全省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694件、刑事案件95件。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委的部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省法院制定了30条具体举措,并单独设置了知识产权审判庭。同时,积极争取最高法院支持,批准我省扩展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法院的范围,现具有一审专利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已增加到6个,具有商标、著作权等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已增加到13个。为树立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良好的国际形象,省法院在4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及日本每日新闻社、马来西亚星报等40余家境内外媒体记者参加,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局对我省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了专门介绍。邀请境外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当场回应记者提问,在我省省级机关尚属首例。11月,全省法院还开展了以“司法保护、激励创新”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月活动。

服务我省出口外向型经济和“港航强省”的建设目标,省法院和宁波海事法院加大审判工作力度,审结涉外商事案件858件,海事海商案件989件,同比分别上升34.9%、10.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省法院牢记稳定是第一责任,切实担负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职责。

一是在刑事审判中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9506件,同比上升4.52%,判处罪犯93425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12839人。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审结危害国家安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故意杀人、抢劫等案件19976件;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729件;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1225件,判处罪犯1300人,处级以上82人,其中厅级11人。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教育改造并重,对19417名罪行较轻的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和单处附加刑;对公诉案件中8名被告人、自诉案件中28名被告人宣告无罪,依法裁定准予检察机关撤回起诉76件;为4945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依法减刑43041人,假释1819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7531人。

二是在民事审判中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审结一审民事商事案件356287件,同比上升26.8%,调解撤诉率为56.4%。多数法院在立案接待大厅设立人民调解窗口,对一些事实清楚、比较简单的民事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托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进一步推动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委托人民调解案件5894件,调解成功3790件,调解成功率为64.3%。

三是在行政审判中改进协调工作机制。审结一审行政案件4056件,同比下降23.2%,其中撤销、变更行政行为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无效的11.34%;维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和驳回行政相对人诉讼请求的47.14%;经法院协调后和解、撤诉的34.59%;终结及其他方式审结的6.93%。市、县两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365件,占一审结案数的9%,同比上升了1.56个百分点。为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省法院就2002年至2007年全省行政诉讼的总体情况、案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建议,以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形式向省委、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省政府主要领导认为报告内容翔实,分析透彻,很有深度,要求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省法院与省法制办联合召开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联席会议,研究改进行政执法活动的措施。

四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省法院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一手抓办案质量,从源头上预防涉诉信访

的发生;一手抓已有信访案件有效处理,力求息诉罢访。全省法院处理来信10869件,接待来访15618人次,信访总量下降29.15%。认真开展重信重访排查化解工作,省法院领导包案的16件案件已全部息诉,中央政法委交办的143件案件,已息诉142件。普遍建立院领导包案、中层干部和资深法官轮流接访制度,在有效解决来访事项的同时,增加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提高做群众工作和息诉罢访的能力。

加大对涉案民生的保障。全省法院以落实“三项承诺”为抓手,细化司法为民措施。

一是细化便民利民措施。针对当前当事人起诉查询对方户籍、工商登记等材料难度大的问题,积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沟通,实行当事人可持法院联系函查阅档案等做法,方便当事人收集证据;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在劳资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多发区域设立专业性、行业性巡回法庭,方便群众诉讼;继续扩大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全年达76%,使有理有据的当事人及时胜诉;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参审案件47580件,参审陪审员76658人次;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2700名当事人发放救助金2365.88万元,依法缓、减、免收诉讼费2764.84万元,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在法院的诉讼收费环节已经得到解决。

二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省法院开通“诉讼绿色通道”,简化诉讼程序,加大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强制执行力度。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劳动争议纠纷,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调解劳企纠纷,妥善化解劳动争议,引导劳企共渡难关。针对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大幅上升的态势,11月11日省法院要求全省各级法院,临近年关务必高度关注各地农民工年终追索劳动报酬等涉案民生问题,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着力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审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15609件,涉案金额19118万元。对涉案企业主(债务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的及时采取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等措施,并对115件案件120人及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涉案金额3.003亿元人民币、58.3万美元。

三是大力推进执行工作。全省法院将加强执行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着力点,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措施,执结案件173704件,同比上升20.87%,执行标的金额225.45亿元,同比增加49.4%,其中,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劳动报酬、赡养、扶养、抚育等案件的偿付率达82.25%。工作中,借助基层综治中心平台,推行执行和解,妥善化解涉农执行案件。对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的案件,实行提级、交叉执行或挂牌督办,提级和交叉执行案件464件。4月至5月部署开展了春季集中执行活动,强制被执行人报告财产22052件,对拒不报告财产或报告不实的,进行搜查和处以罚款,有效执结8890件案件。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暴力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拘留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2843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非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构成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46人。为防止执行不公,实行拍卖事项与执行机构相分离,由中级法院统一对辖区两级法院实行集中摇号委托拍卖,完善执行监督。

二、创新机制优化管理,确保司法公正高效

全省法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大修改,不断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提高法院管理水平。

完善民事再审工作机制。省法院积极应对4月l目实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于2月1日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实施了民事案件级别管辖调整,原由中、高级法院一审的85%以上的大标的额民事案件下放到基层法院,同时推进合议、审核等配套制度的完善,确保办案质量,又方便就地解决纠纷。省法院积极应对级别管辖调整后,申请再审案件大幅上升的新情况,健全办理程序和工作机制,4月至12月,省法院受理民事申请再审案件1665件,审结1291件,同比分别上升7.6倍和3.8倍,提起再审和指定再审124件。7月省法院民一庭、民二庭首次办理提起再审的民事案件。

完善审判委员会和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省法院落实了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对省检察委员会讨论后提起、支持抗诉的案件,均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认真接受法律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585件,其中维持232件,改判153件,发回重审21件,调解98件,撤诉30件,终结51件。

完善执行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党委、人大的重视和支持,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由省综治委成立“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在11月19日中央政法委与最高法院联合召开的部署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法院作为全国法院的唯一代表,就浙江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作了经验介绍。会后,配合省委政法委成立全省的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下发了实施方案。推行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工作,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加强与公安、工商、房产、建设、金融、纪检及乡镇街道等单位的协作与沟通,并将被执行人不履行债务状况与其诚信不良记录挂钩,健全执行工作联动威慑机制,实行协助执行奖励机制。

完善审判质量效率管理机制。为克服以往每年的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存在前松后紧等问题,省法院在年初决定建立全省法院审判、执行质量效率评估体系,要求全省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办案运行态势,走“科技强院”之路。省法院制定了审判质量效率26项基本评估数据,以同期结案率、存案工作量、平均审理(执行)天数、人均结案数、结案均衡度,及调解撤诉率、上诉率、改判发回瑕疵率、息诉率、有效执结率、执行清偿率等数据为依据,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评估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法院的办案质效管理。在当年收案大幅上升的压力下,顺利实现了收、结案平衡运行的良好态势。

完善司法协作和专家咨询机制。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省法院与上海、江苏两地高级法院于10月24日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协作交流协议》,通过加强司法信息共享、法律适用尺度统一、工作经验交流、人才培养协作、办案协作等途径,共同为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同时,省法院还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了我省11名法学专家教授担任咨询员,为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以及法院改革提供理论和实务上的建议和支持。

三、狠抓廉洁司法,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全省法院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眼自身找差距,从严治院抓落实,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按照统一部署,在政法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紧密结合法院实际,重点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服务经济、促进和谐、改进管理、夯实基层、廉洁司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省法院通

过举办全省法院院长专题研讨班、院长带头宣讲、邀请全国模范法官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将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到班子建设、选人用人机制中去,省法院新选拔30名部门领导和21名审判员,体现了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司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对2006年以来三年规范化工作进行总结,健全司法规范化长效机制。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省法院制定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m2012年工作细则》;为治理人情案、关系案这一顽症,出台了《全省法院领导班子成员防止人情关系对司法工作不当影响的若干规定(试行)》,被媒体称为“开前门、堵后门”、阳光运作的“约法十章”。同时,省法院从严治院动真格,对2名违反规定的审判庭领导分别给予免职、记大过和责令辞去公职、记过等处理,在机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干警的一致认同。为确保审理法院工作人员犯罪案件的公正性,与省检察院联合制定了此类案件实行异地审判的制度。一年来,全省法院对34名违纪违法干警进行了严肃查处。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按照省委“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年初全省103个法院的院长深入企业、农村走访,就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开展蹲点调研。省法院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指导,全年下发20余项规范司法的指导意见。做好《案例指导》工作,确保裁判尺度的统一实施。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审判人才库,省法院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干警2650人,着力提高规范司法和做群众工作化解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全省法院进一步增强接受社会监督意识,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之下。

完善督查联络工作机制。省法院专门成立督查联络办公室作为具体职能部门。同时按照“层层有机构,事事有人管”的要求,在全省三级法院建立了督查联络工作网络,共配备专、兼职人员200余人,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发挥职能提高实效。

完善交办件办理工作机制。为确保省人大、省政协交办件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省法院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即时回复制度。将来函交付具体承办部门后,先行回复来函机关告知交办情况。二是逾期情况报告制度。交办件须在三个月内办结并答复,确有客观原因逾期的,承办部门须提前向来函机关说明情况。三是重要交办件月报制度。承办部门须在每月初将办理进度和存在问题报院主要领导。省法院全年共收到交办件35件,已办结22件;收到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3件,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11月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在省人大代表工委、省政协办公厅的支持下,全省法院于5月至8月开展了“百日旁听百案”活动,126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监督了206件案件的开庭。全省法院还先后邀请各级代表、委员视察指导法院工作124次。省法院创办《代表委员情况通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已刊发5期。11月20日,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法院主要领导到省人大、省政协向代表、委员汇报工作,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司法审判水平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仍有少数案件审判质量不好、效率不高、执行不力。二是全省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待还不完全适应,有的法官群众观念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司法能力不高,极少数法官不廉不公,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三是司法体制、保障机制与日益繁重的司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今年虽将增加若干编制,但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很多法官身心疲惫,特别是2008年收案从2007年54万件上升到67万件,目前尚有未结案53882件,预计今年办案压力更大。自新一轮工资改革后,办案考核激励机制受到影响。此外,少数当事人以非正当途径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暴力抗法事件仍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将紧紧依靠省委的领导,省人大和省政协的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应对,认真改进。

五、2009年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全省法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三个至上”指导思想,深化落实“三项承诺”,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形势反映到司法层面的变化发展态势,紧紧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重心,抓好能动司法、和谐司法、民本司法和协同司法,紧紧围绕公正高效审判的工作要务,抓好规范司法、阳光司法、廉洁司法和基层司法,使全省法院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八项司法”:

抓好能动司法。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敏锐观察、妥善应对我省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好服务大局的各项新举措,着力审理好涉企纠纷,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着力审理好涉重点工程和“三农”领域的纠纷,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涉外商事、海事审判职能,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抓好和谐司法。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立足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打击、遏制和预防犯罪,减少社会对抗: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地采取调解、和解方法,竭力寻找备方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点,努力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发挥好行政审判和协调机制的职能作用,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打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攻坚战,努力解决执行难,做好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准备;进一步做好申诉和涉诉信访的化解工作,努力将涉诉上访引导到申请再审的轨道上来。依法支持党委、政府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多发之势。

抓好民本司法。高度关注涉案民生,精心审理好企业拖欠职工、农民工的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继续落实“三项承诺”,认真梳理司法为民实践中形成的便民利民措施,通过司法手段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纠纷。

抓好协同司法。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人民团体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切实变法院“唱独角戏”为全社会协助“围剿执行难”;推进长三角司法协作机制建设,共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司法保障;推进司法与专家合作机制建设,为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及法院改革提供理论和实务的支撑;推进司法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尽可能使法院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抓好规范司法。继续推进司法程序和司法言行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建立健全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分析机制,通过办案质效评估体系的运用,把审判管理工作纳入长效轨道,积极应对案多人少矛盾将更加突出的挑战。大力加强审判作风建设,倡导“处事要严谨,讲话要亲和,办案要公正,为人要清廉”的浙江法官“职业四要”。

抓好阳光司法。大力推进落实公开审判的基本原则,做到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证据采信公开、事实认定公开、判决理由和结果公开、执行过程公开、办案纪律公开,开发应用电子审务,尽可能使能够公开的一律公开;切实搞好法院内部行使审判权执行权的阳光运作,健全审判执行工作内部制约、院庭领导的监督指导、审判组织规范活动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政协、检察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认真对待新闻媒体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外监督机制有效衔接的合力。

抓好廉洁司法。严格执行最高法院“五个严禁”和省法院“约法十章”,院长和班子成员一定要率先垂范,自觉抵制人情案、关系案;一定要从严治院,旗帜鲜明,坚持预防先行,抓早抓小抓紧,动真格不护短;重视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洁司法成为法官的共同信仰和自觉实践。

抓好基层司法。加强基层调研,切实帮助基层破解司法难题;加强科技强院,切实提高基层司法的科技含量,加快实现全省所有审判法庭具备同步简易录音、录像功能;加强法官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司法能力,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种技能训练;加强“两庭”建设,进一步改善基层办案条件。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省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我省法院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作者:齐 奇

法院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 篇2:

以群众满意为标杆建设一流的人民法院

近年来,我们东台市人民法院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创新创优创特色,求真求实求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公信立院、从严治院、文化育院、人才强院,以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抓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建一流机制、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成效得到显著提升。200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和团中央联合表彰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在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的年度工作考评中,取得16个单项中的14项第一,综合考评连续三年第一,实现了“三连冠”,成为盐城法院系统创新金杯、创优金杯的“双冠王”;2010年,被全国妇联表彰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先进集体,并再次被表彰为全省优秀法院和全省法院调研工作、人民陪审工作先进集体,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十佳政法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公信立院,以优质高效的司法品质取信于民

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稳。2009年、2010年,我院先后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和“司法公信推进年”活动,以能动司法、为民司法、和谐司法的实践与成效,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能动司法,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助推经济发展。如,面对沿海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我院超前介入,全力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参谋”。院领导5次深入市沿海经济区走访、调研,掌握苗头性的纠纷动态,了解司法需求,并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被称为“江苏第一围”的东台市100万亩滩涂围垦开发保驾护航。又如,积极开展“法官进百企”活动,每个法官挂钩联系服务一个企业,实行个别需求上门服务、重点企业特别服务、普遍问题专项服务,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为民司法,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优的诉讼服务中心,为老百姓提供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中,我们坚持司法有限与真情无限相统一,创设便民窗口,优化服务机制,实现“八个有”,即诉讼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电话有人接、咨询有人答、约见有人排、上诉有人办、执行有人促,让百姓感受司法的温暖与便捷。采纳群众建议,安装了立案柜台扩音设备和电子叫号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在全省首家开通"12368”司法信息动态查询服务系统,并配备触摸屏案件查询系统,及时公布案件信息,方便当事人自助查询。构建短信平台,给当事人送去便捷、温馨的提示。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推介“服务人文化、管理集约化、设施信息化、解纷一体化”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东台模式。今年4月,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全省125家人民法院齐聚东台,现场观摩我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在头版头条报道。

和谐司法,合力化解矛盾。2007年11月,我院成立了以调解能手杨为民名字命名的“为民立案调解工作室”,在全省率先开展立案调解工作。2008年3月,在院机关和六个人民法庭挂牌设Or"人民调解窗口”,全面推行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借助非诉讼途径化解纠纷。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法院工作平台前移、与公安警务工作全面对接的工作模式,和辖区公安派出机构之间建立起联手化解纠纷的“诉警对接”协作机制。警方在纠纷处理过程中邀请法庭到场;法庭通过适时提前介入,将许多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09年4月,我院成立“调解与速裁集约化管理中心”,推动立案调解、人民调解、特邀调解、委托调解、速裁“五位一体”解纷模式的良性运行,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互推互动,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二、从严治院,以刚柔相济的管理理念推进规范化建设

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坚持动真碰硬,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肃查究,从严查深究中体现对干警的保护;另一方面切实关心、爱护干警,尽力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公平公正、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做到“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有位置、有事干。构建规范、合理的法官业绩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晋升的重要依据,让创出一流业绩的干警获得一等的回报。去年,我院有8名部门负责人获得“最佳管理奖”。重视制度建设,努力让每一个司法行为都有章可循、有序可控。在创设和完善制度的过程中,注重制度的思想化和思想的制度化,鼓励干警积极参与,使制度的创设过程成为干警认知、认同制度的过程,将制度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直达、渗透到干警的心灵。不断优化以审判管理为龙头、具有基层法院特色的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审判权公正、公开、公信运行。推行均衡结案管理,促进收结案良性循环,在加强审判质量事前、事中监督,实现案件审理上权力制约的同时,增强案件审理、执行的透明度,提高审判效率。建立质评机构,规定案件差错评定标准,通报错案评定和责任追究结果,严查差错原因,并与晋职晋升挂钩,严格做到凡错必评、有责必究。通过这种常态化的质评制度,我院的案件质量保持了稳步提升,审判质量连续3年在盐城基层人民法院中保持最优。

三、文化育院,以润物无声的道德熏陶传播法治文明

 以精神文化为魂,引领法官奋发进取。在获得全省优秀法院、集体二等功、集体一等功等荣誉后,法院党组将争创全国优秀法院作为全院的长远奋斗目标,凝聚人心,奋发进取。提炼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院训“崇法致公、厚德为民”,设计出彰显和谐法治理念、暗合东台风土人情的院标,在干警心灵深处形成自觉接受的法治标准、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构建精神家园。培树全省法院一等功臣毛卫国、全省十佳司法警察徐峰等典型,在全院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行为文化为镜,精心打造品牌法官。创建学习型法院,办活办精“东亭法官讲坛”,做大做强“精品案件工程”,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干警积极参与,使其成为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坚持寓教于乐,教化于心。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干警体魄,陶冶干警情操。

以物态文化为窗,展现司法独特魅力。从办公区文化、审判庭文化等细节人手,在设计理念上力求体现法意与民意的融合。以法文化为核心,建成长达百米的文化长廊,分为著名律典、法律名人、司法典故、廉政文化、法官风采等板块。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一个面积为100余平方米的标准型科技审判法庭和11个简约型科技审判法庭,加强互联网《东台法院网》建设,使网站成为展示法院形象的有效载体。

四、人才兴院,以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引领青年成长

院之大计,人才为本。近年来,我院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兴院战略的制高点,以干事创业凝聚人才,以引航传承培育人才,形成了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法官队伍。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机制,主动求贤、广挖才源、厚积才力,为审判人力资源注人了新的活力。通过积极沟通,在现有人事制度框架内,用足用活政策,实现了年度空编全额用于引进人才。在人才培养上,推进一带一“引航工程”,采取资深法官结对青年人才的模式,发挥德才双馨的老法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庭审观摩、法律文书比赛等活动,传承司法精神、传播司法文化、传授司法技能,取得良好成效,一大批青年人才在法学理论应用、庭审驾驭、调研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许多资深法官感到在授人之道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升,实现了双向影响、共同提高。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流动培养机制,新招录人员轮流到人民法庭,熟悉基层工作情况,了解风俗民情;对新提拔人员,则一律安排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3个月,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与高等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互动、课题合作、要案研讨机制,着力提升年轻法官的司法能力,全院既能办案子又是笔杆子的青年人才越来越多。去年以来,我院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调研文章164篇,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在盐城全市基层法院取得三项第一。

作者:许建兵

法院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 篇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五年来的法院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的五年,全省法院在省委、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监督和指导下,在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五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199件,办结14091件,诉讼标的额254.26亿元。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457155件,办结2452361件,诉讼标的额1701.83亿元。其中2007年受理541901件,办结541069件。全省法院年均结案49万余件,居全国第四位,法官人均结案数居全国省区第一。

一、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强化审判职能

五年来,全省法院始终把保障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立足法院工作实际,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审判工作服务于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创新型省份以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等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法院紧扣大局,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宽严相济惩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结危害国家安全、故意杀人、抢劫、贪污、受贿等重大犯罪案件4718件,上升19.2%,其中2007年审结1049件。为配合死刑案件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的重大改革,在省委的领导下,增设刑事审判第三庭,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机关密切配合,从2006年6月1日起在全国省区率先实现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同年9月1日起在全国省区率先实现全部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各级法院五年来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252882件,审结252843件,分别上升32.9%、32.57%,判处罪犯364190人,上升49.55%,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的50280人。2007年审结56935件,判处罪犯87151人。五年共审结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案件155件258人;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80577件127011人;审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和金融诈骗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8179件12938人;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04件1337人。加强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案件4030件4431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335人。对因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民间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告人能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或适用非监禁刑。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为40858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依法宣告192名被告人无罪,其中自诉案件144人。公诉案件48人,另有1360件因证据不足由公诉机关撤回起诉。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司法宣传;精心审理未成年人犯罪34316人,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缓刑少年犯帮教基地等方式,促使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

(二)调判结合化解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民事一审案件1289438件,2007年审结280966件。五年共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损害赔偿、财产权属纠纷等案件557324件,劳动争议案件39264件,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商品房预售、建设工程合同等案件37039件,买卖、运输、担保、承揽、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364797件,企业改制、公司诉讼、股东权纠纷等案件3010件,借款、融资租赁、信用证、证券等金融纠纷案件279039件,知识产权案件4859件,海事海商案件4106件,涉外民事案件2260件。我省法院审结的浙江海纳科技股份公司破产重整案和百事可乐“蓝色风暴”商标权纠纷案,入选法院系统2007年全国最受关注的“维护平安和谐,伸张公平正义”十大案件。

进一步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事司法原则,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加强司法调解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意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探索覆盖诉讼全过程的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审结的一审民事案件中,调解撤诉率达到57.06%,其中2007年为56.25%。人民法庭调解撤诉率在70%以上。

(三)依法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0798件,上升32.72%,2007年审结5283件。五年来撤销、变更行政行为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无效的12.39%;维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42.49%;因法院加大行政争议协调力度,或行政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等原因原告撤诉的33.61%;终结及其他方式结案的11.51%。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21件,审查行政非诉申请执行案件83294件。

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达436人,同比上升13%,行政审判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试行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提高行政审判的公信力,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推广。去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工作会议后,召开了第五次全省行政审判工作会议,进一步健全行政争议协调、和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二、推进审议、执行机制改革,认真落实“三项承谱”

为更好地履行职责,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了“努力做到不使有诉求的群众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不使有理有据的当事人因没有关系打不赢官司,不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执行不力、不公得不到保护”的“三项承诺”。两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推进改革,出台53条具体措施,制定了37个规范性文件。经过全省法院的共同努力,落实“三项承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进一步创新为民服务机制,做到有诉必理,努力让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落实司法便民措施,全面加强立案接待大厅规范化建设,有54个法院的立案接待大厅被评为“文明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推行接待导诉制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切实降低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2006年以来缓、减、免收诉讼费5779.17万元。全省法院于2006年底全部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总金额达到4868万元,截至2007年

底,已对2722名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708.01万元,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在法院工作环节已基本解决。为方便当事人诉讼,调整民事案件级别管辖,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上限标准,自去年4月起提高到150万元至500万元;对涉及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11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案件,无论标的额大小均由基层法院一审。针对案多人少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全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推广简易案件速裁机制,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结的民事案件达79.87%,及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案卷移送、鉴定评估等非审限用时,严格审限延长审批手续,使诉讼活动更加便捷、经济。

进一步创新审判管理机制,实现公正司法,努力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一审案件除有法定情形外一律公开开庭审理,同时提高二审案件开庭率,增强裁判文书说理,实行判后答疑释理,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审判业务规范性文件通过门户网站“浙江法院网”等形式全部向社会公布,裁判文书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扩大公开范围,还选择典型案件尝试互联网直播庭审。建立审判长联席会议制度、案例指导制度,严格限制和规范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的案件请示,并就规范民事审判自由裁量权、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加强合议庭工作等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指导性文件,最大限度地做到“同案同判”。推行随机滚动分案,防止发生人情关系的干扰,审判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坚持内部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并重,普遍成立办案质量检查机构,实行量化考核;推行院庭长办案、旁听庭审等制度,强化案件监督管理职责;认真实施《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积极推进司法民主建设,五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28163件,参审人员143698人次;认真接受法律监督,全省法院五年来审结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3124件,其中刑事抗诉444件,维持223件,改判123件,发回重审35件,以其他方式结案63件;民事行政抗诉2680件,维持1018件,改判481件,发回重审30件,调解422件,以当事人撤诉等其他方式结案729件。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实,有理有据打得赢官司的胜诉机制进一步完善,办案质量有了新提高。2006年以来,刑事和民事案件上诉率分别为8.26%、6.82%,92%以上的案件经一审程序即已息诉。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为10.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全省法院信访中申诉和申请再审数量明显下降,2006年同比下降17.39%,2007年又下降50.83%。

进一步创新公开执行、协助执行机制,力克执行难,努力让胜诉的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在法院内部着力防止执行不力不公现象,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建立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执行工作体制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16项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执行制度体系。加强执行权的制约,全面实行执行实施权与审查权分离;增强透明度,实行执行公开和告知制度;规范财产评估、拍卖的委托程序,实行委托评估拍卖事项与执行机构分离;不断拓展执行手段和方法,采取申报财产、公开曝光、悬赏执行、搜查、强制审计等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注重审执兼顾,在立案、审判环节依法做好财产保全等工作,为生效裁判的顺利执结打好基础;加大考核力度,榴继开展了争创“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和“破解执行难优秀法院”评选活动,重点考核以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是否全部执行完毕为主要指标的有效执结率和自动履行率。在外部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认真贯彻省委批转的《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与省委政法委联合召开了全省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会议,与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等联合下发文件,加强法院与公安、工商、房产、国土资源、建设、金融、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信息交流共享,在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前,依法限制或禁止被执行人融资、投资、招投标、出境、注册新公司、高消费等,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组织纪律等手段,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协助执行工作纳入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有80%的法院建立了执行联络员制度。五年来,全省法院共执结692513件,执行标的金额736.54亿元,2007年执结143709件。2007年案件有效执结率由上年的40%提高到65%,涉及执行工作的信访量同比下降56.85%,在民事案件结案上升8.1%的情况下,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反而下降了1.22%,当事人自动履行率已有所提高。

“三项承诺”的提出和实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和省委赵洪祝书记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国法院和本省各地各部门学习和推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省法院落实“三项承诺”情况的报告并给予充分肯定。

三、加强基建设,夯实法院工作基础

五年来,全省法院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为动力,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基层建设。

2004年,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汇报,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2004~2008年全省法院基层建设规划》和与之配套的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两庭”建设等三项规划,提出了加强法院基层建设的具体目标。同时,各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工作指导,尽力为基层建设服务,帮助基层法院解决审判、执行以及人、财、物保障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功夫下在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巩固“五好法庭”争创成果,开展争创“模范五好法庭”活动,212个人民法庭中已有199个达到了省级五好法庭标准,32个被授予省级模范五好法庭称号。我省法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推广。

五年来,积极稳妥推进人民法庭设置调整,适度合并了一些案源少、力量分散的法庭,人民法庭的布局和审判资源的集约化配置更加合理。同时,各基层法院普遍实行法院和人民法庭均可直接受理案件的立案“双轨制”,并对确有需求的群众许可口头起诉;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建立373个巡回审判站(点),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五年共巡回审判案件52355件。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两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五年来,各地用于“两庭”建设的资金达23亿元,建成符合标准的审判法庭的法院77个(占总数74%)、人民法庭104个(占总数的49.1%)。所有人民法庭都配备了汽车,安装了电子签章系统。去年10月,为缓解《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给法院经费保障带来的影响,在中央和省财政的支持下,决定补助我省基层法院1.87亿元。省高级人民法院还与财政厅

出台了《关于制定基层人民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切实加强基层法院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抓队伍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司法

五年来,全省法院坚持不解地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司法公正树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大力加强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廉政建设和形象建设。

扎实开展理念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紧密联系法院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认清国情,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法院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上级法院加强干部协管,做好班子调整和换届工作,全省法院院长调整交流达81%,本科以上学历达94.1%。五年来,全省法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共有735个集体和1487人次受到记功表彰,有15人次被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人民的好法官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贾建平、魏剑明同志还光荣当选“浙江骄傲~2006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规范司法行为,完善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制定《2006~2008年全省法院司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要点》,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着重规范司法礼仪、程序运行、裁判文书,并分别制定指导性意见,分年度进行重点考核验收。目前,2006年规范司法礼仪和2007年规范程序运行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并拍摄制作、编写出版了全国首部《法官司法礼仪规范》电教片和《裁判文书制作指南》。

推进廉政建设,纯洁法官队伍。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每年对机关和各中级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及“一把手”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实施检查考核。切实加强案件督查工作,严格追究违法审判责任。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选择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全省法院干警违法违纪数量比前五年下降62.63%。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对全国基层法官进行全员轮训的要求,大力开展法官在岗培训,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分院共举办培训班134期,培训人员13605人次。去年10月全省法院4800多名基层法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及格率达到99%。目前,全省法院审判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0.42%,大学本科以上占78.83%;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3.17%,本科以上学历占88.49%。一批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调研成果在全国获奖,省高级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06年度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五、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改进法院工作

五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落实人大决议和决定,切实改进各方面的工作。

(一)主动报告法院工作部署和重大案件的审判执行情况,认真接受常委会及其他专门委员会的监督。2004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就贯彻刑事诉讼法情况向省人大内司委作出报告;2005年,就减刑假释工作情况作出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2006年、2007年分别就全省法院开展专项整改活动和落实“三项承诺”等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后又及时召开贯彻审议意见的专题会议,逐一落实工作措施,并将整改情况专题报告省人大常委会。

(二)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构。成立督查联络办公室,制定工作制度,完善批评、意见和建议的办理程序。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省高级人民法院共收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转来的建议、提案43件,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备专门委员会陆续交办的296件代表来信和涉诉信访案件,已办结277件。通过召开座谈会、邀请视察工作和旁听庭审等方式,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在省人大代表工委、省政协办公厅的支持下,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9次安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并多次邀请省、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增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了解。

(三)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向“浙江人大”门户网站报送法院工作信息,在“浙江法院网”门户网站上专门开设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箱”;在全省法院落实“三项承诺”过程中,主动将有关材料汇编成册,分送全体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监督。

各位代表,五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省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长期支持法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法院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是:法院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司法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司法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些法官审判理念、司法作风方面还存在不足,审判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忽视社会效果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还未得到根本克服;五年来干警违法违纪数量同比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有111人受到查处,严重损害了法院形象;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不够及时有力。同时,随着收案多年持续高位攀升,以及诉讼收费制度改革,物权法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等的实施,还将呈现新的诉讼高峰,案多人少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物质装备虽有改善,但仍有一些法院经费不足,装备落后,制约了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法院人难进、人难留,法官断层现象较为突出。对此,我们将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六、今后工作打算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关注涉案民生为重点.以落实“三项承诺”为抓手,宽严相济惩治犯罪,调判结合化解纠纷,维护公平正义,力求案结事了,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优化审判监督管理,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促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各项工作。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坚决执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更加注重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落实到法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更加注重维护事关民生的涉案合法权益,更加注重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全面加强审判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刑事审判要坚持宽严相济,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坚决依法严惩,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维护社会安宁;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有依法从轻情节的犯罪,体现政策,从轻处理。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确保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后相关办案程序的规范和质量。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事审判要坚持调判结合,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积极推进基层法院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在立案接待大厅设立人民调解窗口,构建纠纷分流处理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把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依法制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妥善审理好涉外、涉潜澳台案件,提高浙江法院涉外审判的国际公信力。行政审判要坚持监督、维护、协调有机统一,严格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注重通过协调的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增进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进一步加强涉诉信访工作,坚持“一手抓审判、一手抓息诉”,注重源头治理,切实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维护重大活动特别是奥运会期间的社会稳定。

三是坚持法院改革,深化落实“三项承诺”。“三项承诺”的提出和落实符合浙江法院工作实际,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围绕司法为民。充分发挥立案接待大厅功能,进一步加强立案环节的导诉和法律释明工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优化便民方式,切实保护诉权;认真执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进一步做好诉讼费减、缓、免、停、退工作,加强与法律援助机关的沟通协调,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围绕审判公正,进一步强化制约和监督,健全审判委员会、院庭长、合议庭成员、法官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维护公正与效率;继续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裁判文书的改革;积极应对实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新要求,科学配置审判资源,继续扩大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范围,优化上级法院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围绕执行公正,以维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执行异议权和申请复议权等为重点,加强对执行活动的监督;加大执行力度,落实被执行人强制报告财产,强化立即执行、审计执行、曝光执行、提级执行、交叉执行等措施的适用,有效发挥协助执行、联动执行新机制的作用,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实现。

四是加强基层建设,夯实法院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始终把加强基层法院建设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睹性、根本性任务来抓。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审判经验,加强对基层法院的指导,确保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新颁布法律的全面、及时、准确实施。深化“五好法庭”、“模范五好法庭”争创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工作整体水平。把便民诉讼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着力点,扩大巡回审判站(点)的设置范围,开展巡回审判,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继续抓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及省委《实施意见》的落实,在干部任用、人员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加大对基层法官的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司法能力。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强院”战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审判方式方法,扩大审判公开范围,建立案件流程监管体系,提升法院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五是加强法院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司法。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养,消除少数法官存在的特权思想,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加强队伍业务建设,在组织法官轮训的同时,鼓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自修。新进法院人员。原则上安排到基层锻炼,增强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各级法院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政治坚定、作风务实、率先垂范、能抓善管的坚强集体。主动争取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法官断层、审判辅助人员紧缺等突出问题。把法院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完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法院惩防腐败工作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队伍纯洁。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大为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省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法院工作继续推向前进,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齐 奇

上一篇:电动机无功补偿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机房信息化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