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16

创新是知识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曾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时代已经离不开创造,创新教育应当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职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1:

议职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主要策略

【摘要】探析如何更好地在普通职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选准起点、设好梯度、重视反馈、培育优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职中数学;教学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职中数学推行分层教学的初衷,在长期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經验。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职中数学知识内容复杂,集体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开展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教师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心理特征的差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探析如何更好地在普通职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依据具体情况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的目标也呈现出层次性变化,这样就能让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让学生处于努力向上的思维状态。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呈现一致性,进而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予以落实,这样就能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能够使学生的品质得到优化。

二、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策略

1、选准起点

在分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多知识的排列是呈现出递进性的,因此在解决的过程中要选准起点,注意按照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针对教材知识类型或主题难度不够均衡的问题,需要改进均衡设计知识比例和难度要求。另外,要在课前了解学生对所复习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能否再现核心知识、核心概念的形成和衍变过程。

2、设好梯度

在开展具体的职中数学教学活动时,要设计好问题的梯度。首先,要在初始问题的设计时降低难度,学生感觉容易,但是又不能无障碍的解决,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问题的设计难度慢慢上升,使学生慢慢适应职中数学问题的难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最大的潜能。例如: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这一问题难度小,入口宽,方法多,如可以用一个递增区间来证明,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平缓紧张情绪。其次,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分层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两个小组合作问题:(1)你能举出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吗?(2)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所写的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请小组内的组员解决第一个问题,组长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保证有梯度的问题让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锻炼,提升后进生的自信心。

3、重视反馈

当前职中数学教师虽然开展了分层教学模式,但是课堂上教师一人讲解的时间达76 % ,这样留给学生思考、练习和总结的时间就少。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大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分析讲解和总结,给学生练习、思考和总结的时间不够,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力。因此分层教学也必须重视反馈:首先,要在学生完成习题后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错题反馈出来的知识易漏点,探寻学生原来的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模拟错误的情境、体验错误的原因,进而精心设计有关易漏点的典型题;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后的反馈。教师在上完课后不要急于离开课堂,而应该和不同层次的同学交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侯课制,也为反馈整理提供时间保障。最后,要在作业里逐一分析,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应逐一分析,做好作业档案记载,以便做到有效反馈。

4、培育优生

在分层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这时候也不能单纯地过度的照顾后进生,必须要重视培育优等生。具体来讲:第一,教师对优等生要传递更多的自学能力指导,鼓励优等生进行知识的传帮。第二,教师照顾后进生的同时要借助优等生的力量来实现全面化的辅导。首先,教师要提倡优生自主学习,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知识的梳理总结归纳能力,努力提升优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其次,教师要对优等生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另外,要将优等生和后进生组成“师徒组”,将自己在每一环节中的疑惑、思考、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师徒共同探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就是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分层教学活动,学生阶段的分层教学实践策略的执行要做到找准起点,设计好梯度,重视反馈信息,培养优等生以便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作者:盖俊军

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2:

职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知识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曾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时代已经离不开创造,创新教育应当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数学教学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这条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灵”可以“手巧”,但“手巧”反过来更可以促进“心灵”。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去发现、认识新知,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冲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由创新意识升华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新知,获取新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就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充分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较好地接受知识,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最终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重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能,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地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共同思考,相互交流,理解共识,对学生的提问、质疑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教训,在和谐统一中求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寻找创新途径,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著名数学教师马明说:“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数学教学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把那种“轻过程,重结论”的注入式的做法,变为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因此,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根据知识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创设多种途径为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辅好路子,寓“知识”于“发现”之中,这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家林崇德说:“在实践中除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前文的证明中,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去证明,而又不同于证明定理的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激发创新意识。又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时,我又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梯形的中位线分别作了比较。抓住各三角形、四边形、梯形中位线知识间的联系及方法间的联系,找出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教师应布置适当和有层次的作业

布置作业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繁重、机械。重复的作业只能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没有自学与独立思考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甚至弃学,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肯定需要反复,但这不等于让学生盲目地进行机械重复训练,重复需要有序进行,螺旋上升,这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只有练习适量、要求合理,大多数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积极地自己去独立完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七、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疏通信息反馈渠道

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交流。这种课堂交流形式虽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狭小,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难以突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拓展教学空间,开辟多种信息反馈渠道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才能有针对地指导;学生也只有将学习认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才能轻松地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多渠道交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教学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意作业布置适当合理,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数学的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职业中学)

作者:侯瑞香

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3:

职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学理论指出:德智体是一个人整个素质结构中的主要因素,它们各自具有特殊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但德智体各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转化。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德才兼备,才能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新入学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不多,但一段时间下来,有的学生进步很大,有的学生却没有什么长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学生的学习情况固然跟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直接联系,但也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的“教”只是起外部促进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单纯研究如何更好地讲清教材中的内容,还应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在教学中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1.数学教学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来源于实践,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通过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例如用数系的本质、来源和发展,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世间任何客观真理的发现,都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中进行的。

数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如正与负、加与减、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而数学的推理过程更具有辩证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将辩证规律体现出来,就能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至解决问题。

2.数学教学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任何虚伪与投机取巧,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都行不通。数学知识本身是严谨的,它的定义、语言极其精确,它的定理的阐述与证明以及问题的解答都有极其严密的逻辑性。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与认真思考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钻研精神。通过数学学习能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努力做到诚信为本、勤劳敬业、言行一致、乐于助人、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应该自觉地,有意义地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并尽力开发。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是一个数学教师的天职。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来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

1.引导法

所谓引导法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发展与变化等辩证思维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如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系数改变,根也发生变化,决定根的性质就是判别式△=b2-4ac。用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应用法

所谓应用法就是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思想品德教育。数学反映客观世界,又反过来为改造客观世界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联系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充分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高度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去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如学了排列组合和概率后,选取某些人以娱乐为名摆摊设点,进行赌博骗取钱财的实例,使学生明辨这种“娱乐活动”的欺骗性,敢于揭露这种欺骗行为,不仅自己不参与,而且还要劝阻他人不参与,从而使学生养成高尚的社会品德。

3.欣赏法

所谓欣赏法就是从美学的角度,运用审美的观点把数学中千姿百态的美有机地展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欣赏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挖掘并体现数学美的特征,诱发学生内心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身教法

所谓身教法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潜移默化地影響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自觉的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作者:史峥遒

上一篇:人事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基础教学陶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