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美术教学论文

2022-04-21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客观评价发展性教学观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课程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这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在明确学生应该学习必备的专业文化课外,还积极引导学生继续追求个体发展等其他综合能力的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发展性评价美术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展性评价美术教学论文 篇1:

中学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浅探

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等多种功能,但它一直以来不被重视,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转变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找准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加以对比与分析。为此,必须改进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评价注入了新的理念。根据大纲的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

我以为,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和效能,促进美术教学专业和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下就美术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法谈谈本人的探索和实践体会。

一、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这就有一个选择和衡量评价方法的标准问题。在实践中,笔者试用以下三个标准来衡量:一是看这种评价方法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看这种评价方法能否有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三是看这种评价方法能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操作。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还根据学生、教师情况来选择评价的方法。举例来说,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学生的成长过程,但就目前美术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考察,只能说“暂时难于实施”。原因在于美术教师普遍任教的班级和人数较多,课堂教学实施任务繁重,学生学习档案袋的设立,无疑会大幅度增加教师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难于操作。美术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组成的一个系统。我们决不能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方法这个局部的优化而放弃美术教学这个整体的优化。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坚持促进美术教学整体优化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的、恰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近两个学期,笔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表格形式,由美术科代表协助做好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价记录,使之不仅记录学生每次课堂作业成绩,而且记录学生整个学习发展过程。评价表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参加美术竞赛活动次数和获奖情况都予以记录,并作为学期、学年成绩综合评价的参考。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它最大的优点是符合美术教学的实际,便于操作运用,而且确实对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激励作用,从而成为全面评价学生美术课业成就和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确定评价内容和范围

美术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两个方面,而评价的范围则包括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全部美术教学活动。这就要改变只注重学生美术课业的评定而忽视美术欣赏课和校内外美术活动评价的做法。

三、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亦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美术学习过程评价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尊重学生个体在美术表达和认知上的差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美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应从“甄别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从“单一化”的评价转为“多元化”的评价,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为主,少用或不用整体横向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心智才能的发展。

我任教的八年级有位学生,各学科成绩都较好,唯有艺术学科的学习不够理想,据他所说是没有艺术细胞。但实际是他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存在偏科思想。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对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并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及时肯定他学习上的优点和进步。如在人像写生中,他画的是外公的头像,虽然造型技能较差,但真实表达了他本人的感觉,而且能把握人物的神情。笔者对此及时给予肯定,使他感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促进了他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并逐步改变了他对美术学习的认识。人的智能发展是多元的,且拥有各自的优势,蕴藏着发展的潜能,学习过程评价要在发展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在因人施评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四、坚持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其中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美术教学的内容是多维度的,其评价方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笔者十分注重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对他们的作品的题材内容、表达主题方面、创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在生活思考、选择创作素材,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更好地表现创作主题。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的指导性评价,促使学生综合各方意见而不断自我修正,力求使创作的作品臻于完美。

又如美术欣赏教学,由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必然会影响欣赏评价的进行。事实上,欣赏审美活动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审美感受的多样性。据此,笔者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评价,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注意把笔者自己的判断用推

测性和非定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评价作品,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并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看到自己评价的客观性和与他人评价的差异性。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减少评价的盲目性,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另外,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虽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要放在学生评价之后。因为教师任何定性的评说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因缺乏主见而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使欣赏教学失去原有的审美教育功能。

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务必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将评价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进行自评价有利于他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对他人评价也是学习、交流和提高的过程,有助于他更清楚全面地认识自我,培养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间开展自评和互评,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是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整个评价开展中要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评价有效性的保证。

作者:肖玲

发展性评价美术教学论文 篇2:

初中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客观评价 发展性教学观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课程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这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在明确学生应该学习必备的专业文化课外,还积极引导学生继续追求个体发展等其他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可以相应地开展学生兴趣活动方面的课程,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术课程的开设也是在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教育界思考的地方。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1.目的性。

一门课程的开设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虽然美术课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直处于人文学科的边缘位置,但其重要性仍不可忽视。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文化课程中逐渐理解和感悟美的艺术,这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初中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压力陡增,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美术课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在欣赏艺术中放松心境,那么美术教学无疑是具有熏陶学生情感、发挥学生审美倾向的作用,还可以运用审美的双眼和心灵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功能性。

美术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用太多的时间去讲解有关美术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直观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笔者在教授苏少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图案之美”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一朵花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特征来做出自己的评价。学生的头脑中先开始有美的图案,经过独立的思考之后,把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幅幅图画进行加工创造,再通过笔勾画在纸上,创造出来的美的图案是自己动手能力的体现,人人也都成了艺术的创造者。更进一步说,学生在感悟花美的过程中,露出喜悦的笑容,心情也得到放松,渐渐地感悟出美的事物令人愉悦,而丑的事物令人厌恶,在美的艺术感染下,自然也会崇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审美能力。

3.艺术性。

美术课程的教学是以系统化的美术知识和美术作品为主。首先,美术知识是了解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比如我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历史上伟大的画家和作品等,这样的知识储备一方面完善了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艺术瑰宝的魅力所在;其次,美术教材上选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苏少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里,笔者在带领学生欣赏南宋马远和夏圭的经典代表作品以及元代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时,结合宋元时代的历史事件以及元代黄公望的生平,为美术课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二、发展性教学观与美术教学

1.学生对艺术的情感表达。

发展性教学观强调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过程反映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体现在对艺术最直观的理解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学生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审美相联系。一幅美的艺术作品通过学生的眼睛传达到大脑中时,学生内心的情感也会适当表露出来,就像看到一副笑脸令人心情愉快一样。理解是欣赏艺术的起步阶段,学生看到艺术作品时,这种直观的感觉来自艺术的强大感染力。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添加剂”,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适应了美的事物,情感表达也相应地变得更加丰富了。

2.美术教学中艺术修养的提升

就发展中的学生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变化而言,美术教育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提升自我的艺术道德修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美的东西可以使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道德品质具有同步性。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感不可控制,因为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往往高于生活,也就是说,艺术不仅能表现生活,也能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初中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艺术的崇高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很可能会陷入艺术中无法自拔。艺术道德修养是审美品質和艺术道德修养的自我感悟过程,审美品质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具有可塑性,艺术道德修养则对学生心灵净化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在教授苏少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外国风景画”这一课时,笔者结合莫奈的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从而达到美术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修养为主的目的。

3.教师与学生的美术教学互动。

美术教学贯穿在每一堂美术课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文化课程,学生也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是发展性教学观的重要体现。一般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学习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对美术知识的有效讲解,学生自主吸收;教师解决疑难,指导审美教学的方法,学生理解思考;教师的审美倾向与全班学生的共鸣,或者是教师与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审美追求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相互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性是教师与学生合作最客观的评价。在教授苏少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用心灵接触自然”这一课时,笔者邀请班上一名酷爱绘画,也有一定绘画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创作,教师负责拍视频。被邀请的孩子很开心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其他同学则怀着好奇心认真观看了她的创作过程,并参与讨论绘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创作。这既达到了师生的积极互动效果,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运用探讨

1.客观的教学评价方法。

从发展性教学理念出发,必须明确美术教学中的客观评价方法的运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客观性,这种审美能力需要长时间的教学,客观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其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艺术想象与创作。例如,笔者在教授苏少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熟悉的物品”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对静物画的观察与欣赏,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绘画。课堂上,教师就每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做总结,发现学生对物品的外形特征,如线条的粗细、明暗的对比、颜色的深浅的理解较好,而对物体的空间感的理解较差。由于每名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对物品的整体描绘也就不同,这体现了学生审美的个体特征性。

2.注重评价的过程与结果。

发展性教学观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课堂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授苏少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人类的朋友”这一课时,让学生从教师所给的几幅艺术作品中探讨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类型。学生往往将动物绘画与生活中常见到的画做比较。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自主合作,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喜欢这幅画的原因,而且能够准确判断出动物艺术的情感性,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积极活泼的。课堂的学习还应该注重结果的评价,学生最终的测评有利于更好地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教师找到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发展性教学评价对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发展性教学观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虽然初中生个体的可塑性很强,但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美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美术,发现美的事物,还应该是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让学生正确看待审美,引导其积极向善。

作者:仲崇英

发展性评价美术教学论文 篇3:

初中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探索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它是以人为出发点,用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主体的发展。美术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美术教学评价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实施发展性评价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时,应从如下几点人手。

一、明确评价的功能

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评价应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 既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从思想、情感、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人格素质、习惯等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性素材收集时,教师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学生是发展性的个体,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应当以“总结过去、引导未来”的眼光去对待,这才是发展性评价实施的目的。

2 在具体的操作上应注意评价的结果,学生是发展的个体,由于受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并加以保护。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明确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进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应当基于学生个性发挥之上,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独特意识的培养。提倡纵向思维在教学中的发挥,因为学生眼中的太阳不一定都是圆形。

二、明确评价内容

1 自主与合作地学习。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更为重视,发展性评价要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素质的培养,而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自我动手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在美术课可尽量开展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和合作练习,如讨论、手工合作等。

2 情感与态度地表现。绘画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有的初中生在画时会高兴的唱歌,有的边画还边与同学交流,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即使我们教师无法看出他画的是什么,但他们都会陶醉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非常的满足。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心理上、情感上,及对事物的态度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思维的变化,情感的变动等因素在发展性评价中的作用,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其特征,对我们进行发展性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3 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等,美术教师对初中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初中生在绘画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如我在上一年级第四单元《漂亮的小彩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不同彩灯的图片、找出特征并说一说,再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彩灯,然后再想一想自己最希望拥有一盏怎样的彩灯,欣赏一些其它小朋友在上课时所做的彩灯,说说特点、颜色等,最后用自己带来的纸盒等废旧材料把它做出来。这样一个过程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有时评价不能将评价点定在成品画上进行总结性评价,而更应注重在此过程中,初中生思维上的闪光点。

三、注重评价的过程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二条是“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这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

1 发展性评价的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因而美术课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操作与动手能力、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美术教师一定要注意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状况,根据评价标准描述、判断,提出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2 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应增强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不分离的意识,创造性地探索、观察、了解、记录分析学生发展的过程,并有效的使用评价的依据,发挥导向、调查、激励、总结、记录等功能。在对学生进行样评价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了解学生思维意识,并适时加以肯定。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属于他自己的思维,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尊敬。对学生进行肯定,不但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了不足,树立了信心,学生也乐于接受。

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具体评价标准的不同会产生评价差异。但是从宏观上来讲,任何评价体系的产生与实施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为前提的。在执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时,应以此为基础。

作者:夏国锋

上一篇:国际贸易经济学理论论文下一篇:经济效益与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