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著作权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兴起背景下,特别是微信公众号作为个人和企业寻求流量和交易入口的方式,其财产权属性愈加浓重。一方面自媒体是著作权的“产出大户”,另一方面也成为了著作权的“杀伤武器”。法学界以往的关注点多是自媒体侵害他人之著作权,然而自媒体平台现已成为个人、企业、政府重要的无形财产,其著作权也面临着线上线下双重侵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媒体著作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媒体著作权论文 篇1:

微媒体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际遇及其路径选择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置身于微媒体时代,微媒体在提高信息流通速度的同时也成为侵权的滋生地。著作权侵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分析了微媒体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以及现有法律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较优监管选择、明确监管对象、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立法、界定运营商法律责任及重视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为微媒体著作权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媒体:著作权:监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Whatsapp(美国)、Line(日本)、KaKao Talk(韩国)及微博、微信(中国)等微媒体应运而生。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微信、微博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5.8%、37.1%。作为即时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微媒体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使用户相互沟通的真实感得到提高。但同时,缺乏系统的审核机制且发布具有较大隐蔽性也使得微媒体难免成为著作权问题的滋生地。如“郑渊洁、李开复等名人控诉微博被抄袭”“杨迪拍摄的‘北京地铁瀑布照’被擅自使用”“作家六六博文未经许可被《读者》出版刊登”,等等。对此,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以规范微媒体,如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微博运营商也通过发布公约力图维护社区秩序,如《新浪微博社区公约》《微博版权保护公约》等。规制政策的出台、平台规约的拟定等对微媒体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实践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尤其是司法实践中各类实体与程序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学者就微媒体著作权侵权的特征、定性、归属、法律问题及治理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微媒体信息内容进行划分与限定,加强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提升用户媒介素养、提高微媒体运营商管理能力等建议。同时,基于国外微媒体著作权立法实践的启示,一些学者结合我国互联网立法的实践,对微媒体著作权保护提出了建议,如:用户需要对其著作权侵权行为负法律责任,而微媒体运营商需要承担“通知一删除”义务:赋予所有微媒体运营商同等的义务(信息传播、信息披露及管理维护等),通过立法模式统一规范;等等。在笔者看来,学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著作权侵权的界定和对策分析上,而对微媒体著作权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缺乏研究,未能做到结合技术发展的较优路径选择。

二、微媒体著作权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对著作权保护的挑战

著作权侵权问题一般出现在微媒体信息转发、转载、改编及直接复制粘贴等行为中。通常,微博转载是博主认可并乐意看到的。然而,不多于140字的微博完全有可能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默许转载并不意味着博主对版权的放弃。因此,微媒体在著作权保护上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新挑战:一是主体改变。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平台的同时,微媒体服务商也享有了信息传播者和出版者的地位,但其在用户发布、转载信息之前是没有控制能力的,而整个过程又是全自动的。二是形式改变。数字作品带来的权益让著作者越来越希望获得专有权,但微媒体信息是數字化作品在非实体生载体上的有形安排,其传播显然不需要出版商介入,也无需任何人声明,这使得微媒体上的侵权行为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而且,微媒体信息查看、评论、转载的随意性也使其难以约束和控制,一旦出现著作权侵权问题往往会产生连锁效应。三是性质改变。微媒体的共享本质弱化了信息内容的专有性,用户对微媒体信息合理使用的同时可能会存在有意、无意侵犯数字内容所有权的复制、传播、转载行为。

(二)对现行法律的挑战

我国《著作权法》对网络中著作权侵害问题做了规定,其侵犯的是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与财产权中的复制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与第4条对微媒体信息是否具有“作品”独创性做了诠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规定,仅当侵权行为危害到公共利益时,监管部门才有权介入,这使得微媒体服务器上的信息成为了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的关键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将“合理使用制度”引入网络空间,列举了八项“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非新闻单位的网站不得登载新闻。《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电子公告服务需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或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专项申请或备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必须经过批准后才能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目前,对于网络侵权行为的判定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但其属于《民法通则》的补充法,因而存在着法律判决效力不独立、判例不足等问题。具体而言,在侵权过程中,由于过失侵权与故意侵权交叉,导致对侵权行为人的主观意愿、身份特征在判定上存在困难,容易出现概念差异、缺乏有效法律推导等问题。

客观而言,现有的法律规定仍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一是立法环节。各地已出台的有关微媒体著作权保护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需要结合《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制定出针对微媒体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条文。二是起诉环节。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之规定,起诉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有明确的被告”,在第110条第1款中,将“有明确的被告”界定为“‘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的明确”。而实际上,以昵称、帐号为主的微媒体不容易满足起诉条件且微媒体著作权侵权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这使得侵权追责的审判权限、审判资格难以界定。三是证据环节。《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17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而微媒体用户可以轻易删除微媒体信息,一旦出现著作权侵权行为,取证十分困难。

三、微媒体著作权保护的路径选择

(一)著作权保护较优监管选择

当前,微媒体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不适宜的法律条文和监管条例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放任自流”与“严格禁止”都是不可取的。在微媒体著作权保护上,既不能仅关注于民事权利的保护,也不能过于强调被侵权方权益的保护,而是应该注意相关各方利益的平衡,选择较优监管。具体而言:目前,微媒体产业、技术、市场等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形下制定的法律条文会出现盲目治理和“堵”的倾向,容易让少数不法用户及微媒体运营商选择“打擦边球”,不利于法律的实施与执行。而较优的监管选择充分结合微媒体技术特征,按照谨慎监管、适时与适度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策略,以此实现对微媒体著作权的有效保护,从而确保微媒体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著作权保护的监管对象

笔者认为,微媒体著作权保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微媒体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监管对象。具体而言:一是微媒体运营商,其承担的侵权责任应适用“避风港规则”。相关部门虽也做不到对微媒体信息逐条审查,但接到用户著作权侵权举报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给予保护。如果微媒体运营商援引“红旗规则”对侵权举报无动于衷,则需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微媒体信息。如果微媒体信息在文字组织方式、思想感情表现与价值体现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与原创性,其应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三是微媒体用户,尤其是微博用户。按照信息传播过程,微博用户分为博主与粉丝。一旦发布侵权信息,博主应受到管制,而作为一般浏览者的粉丝则不应成为管制对象。

(三)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

微媒体使作品向网络空间迁移,著作权保护也由以出版商法权为中心演变到以作者权益为中心,技术、法律、道德成为微媒体著作权获得保护的支撑,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尤为重要。因此,相关部门之间应建立协同机制,理顺工作衔接流程,细化监管条款。鉴于微媒体著作权侵权一般标的不大、内容有限,微媒体著作权侵权在解决上应遵循“政府——运营商”管理模式。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教育以提升微媒体用户的数字媒介素养,提高用户著作权保护的意识,使其自觉遵守伦理与法律上的“真实原则、怀疑原则、善意原则和尊重私权原则”。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机构、自治性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微媒体著作权侵权问题;另一方面,微媒体运营商应依据侵权事实积极查明真相并仲裁处理,一旦调解失败则应进入诉讼环节予以解决。

(四)加强著作权保护立法

应按照“规则粗细适宜”原则精准界定侵权责任构成、运营商及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针对微媒体著作权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使微媒體著作权在监管上实现“有章可循”。目前国际上可供借鉴的立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性立法,以德国的《多元媒体法》为代表;另一种是针对性立法,以新加坡对互联网的立法为代表。在笔者看来,两种立法模式各有利弊,在借鉴的同时仍需完善以下细节:一是《著作权法》中关于赔偿金额“每千字支付30—100元”的规定显然不适合短小精悍的微博(诉讼成本大于收益),应将侵权所得的非法收入考量进来。二是“以营利为目的”是现行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但微媒体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多的是为了“名”,而非“利”。因此,应对该构成要件进行修正,综合考量主观意愿与侵权带来的损害后果。三是微媒体著作权侵权具有扩散快、证据保全难的特征,对此,法院应将管辖权适当下放,以利于提高审理效率。

(五)准确界定运营商的法律责任

微媒体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微媒体平台的使用和信息的传播,因此,应立法明确微媒体运营商的权利与义务,详细规定微媒体运营商的经营与管理责任、责任范围及责任形式,促使微媒体运营商切实履行责任。实践中,微媒体运营商只是提供了服务平台,并没有编辑微媒体信息,在遇到微媒体著作权侵权问题时其负有删除信息义务,若未尽其义务则应承受一定的连带法律责任。因此,微媒体运营商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及监督能力,对于著作权侵权行为及时做出反应,审核并处理侵权信息,保存证据、屏蔽或删除侵权信息。政府相关部门应支持并指导微媒体运营商自觉开展日常检查和监督工作,逐渐形成一套长效的制度性保护措施。

(六)重视对用户的数字媒介素养教育

对微媒体用户进行数字媒介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其自律性,还能增强其著作权保护、维权的意识。通过对微媒体用户行为的规范与调控可以使其客观公正地利用与传播微媒体信息,理性地判断信息使用行为。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借鉴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及瑞典等国“将媒介教育作为本国重要的正规教育科目”的经验,从中小学开始增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对微媒体知识及相关法律的学习。二是开展数字媒介素养的讲座、知识竞赛或成立学习小组等实践活动,培养微媒体用户对媒介信息的识别、分析、解读能力。三是开展更为灵活、丰富的社会传媒素养教育。如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微博运营商共同发起的“微博作品著作权保护倡议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责任编辑:刘亚峰)

作者:岳宇君 张耀珍

媒体著作权论文 篇2:

自媒体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兴起背景下,特别是微信公众号作为个人和企业寻求流量和交易入口的方式,其财产权属性愈加浓重。一方面自媒体是著作权的“产出大户”,另一方面也成为了著作权的“杀伤武器”。法学界以往的关注点多是自媒体侵害他人之著作权,然而自媒体平台现已成为个人、企业、政府重要的无形财产,其著作权也面临着线上线下双重侵害。

关键词:自媒体著作权;问题研究;保护建议

作者简介:刘垚(1989-),女,汉族,北京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在读,学号:2016201060017,研究方向:法理学。

一、自媒体著作权之识别

微信公众号是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其发布的信息既有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也有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普通信息。所以在认定微信公众平台是否的自主发送和转发行为是否侵害他人著作权的首要条件是:其内容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其保护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所有条件:第一,该作品必须属于智力创作中的社会科学、文学、工程技术、艺术等科学领域中的智力成果;第二,该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第三,该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与原创性。就智力成果而言,公众号中的图文、音乐等内容无疑是属于智力成果。就其独创性而言,其对含义就是智力成果必须是由著作权人独立完成其创作的,而不得是其使用抄袭或复制等非法手段创作而成。可复制性是指的是智力成果的衍生性能。在网络化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近乎零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经济学术语,即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由于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成本低下,公众号复制作品的或者公众号被复制的成本已经趋向于零。实际上在互联网中,所有的著作权作品均是由一堆二进制数据表达而成,其信息主要被固定在一些有形物质中,而被上传至互联网的所有信息均是以数字化手段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利用这种固定方式便能够让他人通过互联网对其内容进行浏览,而这也恰恰印证了著作权法对网络环境所要求的可复制性。[1]故而,就公众号发布信息而言,不论其篇幅的长短,形式的不同,皆有可能成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二、网络时代下的临时复制权

在最近几年中,我国法学界对于是否应该在传统著作权法中将临时复制纳入到复制范围内争论不已,很多学者也纷纷发表了各自意见。这里所说的“临时复制”,实际上是在互联网时代中的特有产物,临时复制权直接关系到自媒体著作权保护。利用互联网,每个人都能够非常快捷方便地查阅各种网络作品,如有需要则可以随时对这些网络作品进行使用。网络作品需要先被输入至电脑的随机储存器中,然后才会被显示到电脑显示屏上,当电脑被关闭或是有新的输入信息出现后这些作品就会消失,这一系列过程便是一个临时复制过程。[2]但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未对临时复制进行专业的司法解释。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复制到电脑是司空见惯的做法,但是由于立法和实践中没有对临时复制行为的统一定性,容易诱发司法中的同案不同判现象。

三、自媒体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权

根据我国有关临时复制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对于临时复制行为的规定是采取规则主义的立法模式[3],该立法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稳定性和严格性较强,不仅体现出我国立法者的严谨立法态度,还是非契合我国传统立法习惯,同时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作用。不过这种模式仅仅是将临时复制的使用情况列举出来,所以法官在裁决具体案件时必须还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微博到如今的微信,使用互聯网公众平台来进行各种信息的转载日益普遍,这也使得我国法律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会更加复杂,一味地沿用规则主义显然不能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涵盖在内,当应对一些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形时法官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所以就泛用性上而言,我国对于著作权的法律规定还有待增强。

目前世界各国对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规则主义模式,二是因素主义模式。英国《安娜法案》开创了将合理使用制度运用到著作权中来的先河,在18世纪四十年代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期间,英国法律逐步对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制度进行了不断修正与完善。随后在《伯尼尔公约》中明确规定“行为人有权以合理性目的来利用他人作品”。瑞典于1967年修订了公约,当中新增了若干限制作者行使著作权的条款,而且还提出了两个特殊的限定条件,即“复制行为不能对他人正常利用作品的权利造成侵害,也不能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同年,美国在《著作权法》中进一步明确了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畴以及适用标准,这为合理适用制度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WCT在赋予作者传播信息权利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适当的限制,使得相关当事人著作权及其他权利得到了明确。1991年出台的《TRIPS协议》则规定:“正常利用作品的行为不会受到某种特殊的限制著作权之行为的影响,而且著作权人与生俱来的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因素主义,这一主义主要是根据1976年《著作权法》的“四标准”来判断合理使用范围的。“四标准”原则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案例为2010年的Righthaven LLC诉Realty One Group案。案件中名为Nelson的房地产经纪人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拷贝的文章——《拉斯维加斯评论报》,这篇文章的原创人以“未经允许复制报刊文章”为由将之Nelson告上了法院,法官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表示,Nelson的复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行为,复制内容并未超过使用范围。因为根据美国著作权法给出的四条合理使用判断依据来看,Nelson虽然在未得到原告允许的情况下将文章复制到了自己博客中,但这篇文章中很多内容也都属于新闻报道和事实,而且Nelson仅仅对文章前前8句话进行了复制,并未将文章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进行复制,Nelson的这种复制行为并不会对文章的市场地位和自身价值造成任何的影响。[4]

四、法定许可制度

现阶段,关于法定许可规制范畴是否包含网络转载的问题,各国给出的答案均不相同。德国著作权法允许人们以支付一定报酬给著作权人的方式在报纸等媒介上在现未申明保留著作权的涉及经济、政治、宗教等内容的文章。但此条款未说明网络环境是否适用,相比之下,美国则直接规定法定许可范围不包含网络转载。通过分析New York Times 诉 Tasini 案不难发现,行为人在网络上以数字化的方式刊登未经授权之文章的行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5]尽管各国对于法定许可制度究竟包含网络转载与否尚未达成一致看法和观点。但通过研读国际公约的若干条款不难发现,法定许可制度包含网络转载不无道理。根据《TRIPS协议》第十三条条规定来看,成员方可以根据“三步检验法”在著作权法中作出相关的限制规定,然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传统著作权法框架之下的法定许可制度可能会出现偏离实践发展需求的现象。故而,WCT第10就允许成员方以《伯爾尼公约》为依据,将有关著作权法的限制和适用范围延伸到网络中。总的来说,签订了公约的各国能够以公约为参考,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符的且适用于网络环境的新限制条款或新例外,比如出台适用于网络环境的法定许可制度等。

五、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公众号著作权保护建议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认定作品著作权归属是对其成功实施保护的一个重要环境,原创作品一旦问世,就会被迅速传播,此时要准确确定权利人身份是相当困难的。我国《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规定:“作者自愿登记作品。不管作者有无登记作品,其自身以及其他著作权人也享有著作权。”但自媒体原创作品是否可以实行自愿登记以及其他相关事项还找不到明确的司法解释。要从根本上化解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就必须建立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制度使原创者的身份记录在案。目前微信平台对原创作品添加的“原创”标识暂可作为法律确定著作权人原创身份的依据,但是却达不到产权确定的目的。

通过登记确定著作权归属,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我所指的注册是一种制度安排,在此制度框架下,每个人要实现通过官方认证,登记下自己的基本信息才能获得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个人一旦自愿的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其从事某项活动的权利就不该受到限制。”德姆塞茨认识到了国家对产权界定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产权残缺”现象的原因之一,从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天生就具有限制和约束私人所有权权利的特殊权力。他还表示:“代理人(国家)被赋予了安排他人的权力是导致权利变得残缺的原因之一。国家应该主动废除部分私有权束的控制。”[6]如果国家未放开对私有产权的限制,其直接的结果是私人财产权处于残缺的状态,从而影响产权在交易中的价值。国家以著作权登记作为自媒体著作权界定的方式,正是对产权限制的松绑之举,通过登记将著作权人的产权予以固化,财产权因固化而实现残缺豁免。由于产权固化而避免了贬值,在市场交易中商主体的市场价值便得到了保值,进而促进交易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云斌.互联网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8.

[2]刘劭阳.论临时复制的法律性质[J].电子知识产权,2013(1):106-111.

[3]丁丽瑛.“规则主义”下使用作品的“合理性”判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93-99+121.

[4]Steve Green.Righthaven defendant wins first lawsuit dismissal motion[N/OL].Realty One,2000-10-20.

[5]孔希希.我国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8.

[6]德姆塞茨.一个研究所有制的框架[A].R·科斯,A·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

作者:刘垚

媒体著作权论文 篇3:

自媒体平台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新的媒体形式通过一个个短视频呈现在人们面前,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本文以抖音平台为例,通过类型化分析,详细剖析各类短视频侵权现象,并提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

关键词:自媒体;短视频;著作权;侵权行为

0 前言

当今时代,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广泛普及,随之而来的各类APP也如铺天盖地一般,不知不觉间人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媒体时代,即自媒体时代。这种新的媒体方式以其特有的内容包罗万象、消息迅捷简短、读取容易和视频生动形象等特点,强烈地冲击了原来的文字媒体时代。百度报告指出,近几年全国网民大幅度增加,并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庞大的网民群体的背后是可观的数据流量,在流量的诱惑下,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显著增加,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这种自媒体平台的著作权保护还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抖音平台为例,针对自媒体平台中有关著作权的法律问题进行论述。

1 自媒体平台中短视频的性质

1.1 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使用移动终端向外部发布自身事实故事和时事新闻的一种传播方式。如今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抖音、火山小视频、微博、西瓜视频等。

1.2 自媒体中的短视频是否享有著作权

以抖音平台为例,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个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可以说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时间长度从十几秒到几分钟不等,那么这些短视频是否享有著作权呢?对此,不能盲目地判定短视频是否享有著作权,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研究。首先,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短视频创作门槛低、主题明确、时长较短,部分短视频类型制作方式单一,有关其作品属性的判定存在难题[1]。短视频要认定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需要符合3个条件:一是其视频内容必须符合上述3个领域;二是必须具有可复制性,并且能以物质复制的形式加以表现,复制形式包括电子形式的复制、录像、摄影等;三是必须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体现的是作者独特的智力判断与选择,展示了作者的个性,这种个性体现的是作者某种程度的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和描述等[2]。短视频拍摄时长大多在15秒之内,作者能通过短短15秒表述一个观点或表达一种态度[3]。笔者通过类型化分析,将抖音平台中播放的短视频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自身创作、录制拍摄的,通常以情景故事短片、身边时事新闻为主;另一类则是对已有视频进行剪辑、加工、制作而成,例如电影片段的剪辑合成等。对于这两类短视频是否具有独创性要进行具体分析,显然这两类视频都具有可复制性,但是否具有独创性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我国现行法律虽然在短视频的著作权方面未作明确规定,但法律会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相适应。近几年,短视频的独创性在司法判例中已经得到确认。因此,自媒体平台中的众多小视频只要能体现出独创性,就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对创造性的判断标准不宜过低,单纯复制他人创作完成的一小段内容并不会体现个人独特的思想表达,因此不具有创造性,不能构成作品[4]。

1.3 短视频的著作权归属

1.3.1 创作者享有著作权

首先,个人独创的短视频的著作权应该创作人所有,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并且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时即享有著作權,不论是否发表。其次,对于多人或团队合作拍摄的短视频的著作权归属,首先应看拍摄前是否有约定,如果有约定,应遵守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其著作权应为多个合作者共同享有。

1.3.2 抖音平台是否享有视频的著作权

根据目前各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协议,大部分平台的作品版权依然归属用户,只是授权给平台用于传播。因此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享有的只是传播权,而不是其平台中所播放的短视频的著作权。

2 不同类型短视频的具体剖析

2.1 按作者进行分类

种类繁多的短视频按照作者属性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包括普通用户制作内容、专业团队制作内容、官方媒体制作内容。

2.1.1 普通用户制作内容

普通用户制作的短视频占据抖音短视频的绝大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发展历程和故事,随手一拍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便是一份具有独创性的短视频作品。该类作品的作者并未接受过专门的摄影录像培训,使用的工具大部分都是手机、DV摄影机等,因此作品内容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虽然只是简单的拍摄,但有些不经意的内容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抖音平台上有这样一个视频,视频内容主要为一个女生指着墙上的一处地名“饽饽山”无配乐地唱“饽饽山上摘饽饽给老公吃饽饽”等,拍摄手法极其简单,但点赞量高达200万,并且有大量网友争相模仿。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普通用户制作的内容普遍质量不高,但一样可以造成巨大影响。由于没有专业团队来运营,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往往发生在这一类视频中。

2.1.2 专业团队制作内容

这一类短视频以情景短剧、技能分享和游玩美食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具有较完整的剧情,或运用了较高级的拍摄手段,例如“陈翔六点半”“大LOGO”等。视频看似只有短短几分钟,其背后往往是一个专业的团队,涵盖视频的拍摄、剪辑、制作和宣传等。这一类视频有专业的制作团队,并且大部分团队背后还有专门的经纪公司在幕后提供经济支撑,相对来说侵权事件的发生较少,反而某些专业制作团队扮演的是侵权人的角色。

2.1.3 官方媒体制作内容

官方媒体主要作为官方发布权威消息或时事新闻的一个窗口,例如“四川观察”和“封面新闻”等抖音号。其所制作的短视频主要为新闻报道以及传递正能量的微视频。由于是官方制作,所以该类视频很少被侵权。

2.2 按照内容分为5类

2.2.1 原创故事型

此类短视频作品即最普遍的作品,各个年龄段的各类人群均可以独立或合作创作完成,门槛极低,内容极广,可以是原创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随心所欲的一段拍摄,作品完成即享有著作权,并且大多数作品都具有独创性,因此该类视频也是发生著作权侵权事件的重灾区。一般该类作品的作者都会在视频下方注明“使用该视频请注明出处等”防止侵权。

2.2.2 模仿型视频

在众多短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短视频的内容极其相似,只是表演的人不同或有轻微改动。这类视频可以分为完全模仿型和半模仿半创新型,前者是指创作者完全模仿他人作品的内容,包括视频的背景、音乐和语言;后者则是在他人已经发布的作品之上进行模仿并创新加工成新的作品。这类模仿型视频的著作权侵权问题争议最大,并且也最复杂,侵权对象往往就是原创故事型视频。

2.2.3 引用他人作品型

此类短视频主要包括合拍视频和评论视频等。合拍视频,即一个视频在屏幕空间上由两个独立的视频合成,一半是自己的原创视频,另一半则是其他人的原创视频;评论视频,指一个视频在时间顺序上由两个独立的视频连接而成,往往是先播放原作者的视频后再由创作者对其进行评论。这类属于直接引用他人作品,因此必须注明原视频出处,否则将构成侵权行为。

2.2.4 电影解说型

此类型的视频虽不能占短视频总数的绝大部分,但用户经常可以刷到,例如“几分钟带你看完某个电影”“某某讲电影”等视频,在这类短视频中,一部时长1个多小时的电影被浓缩成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虽短,但在看完视频后基本能掌握大部分故事情节。该类视频虽然帮助用户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去观看原电影,但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类型,大部分电影解说都没有获得电影的著作权,因此该类型下存在较多的侵权案例。也有人以视频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是个人的一种娱乐和学习作为不侵权的理由。这就涉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对于此类视频,其个人娱乐和学习的说法是不对的。首先,在自媒体平台中发布短视频,所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不确定的多数人,其影响范围明显超出了个人学习的范围。其次,这类视频也不符合适当引用的条件。因此该类型的短视频如果没有授权,均属于侵权行为,只是电影片方出于许多考虑,例如可以扩大宣传等,多数未对此行为起诉。

2.2.5 编辑他人作品型

编辑他人作品是指在他人已经发布的作品基础之上进行编辑,常见的编辑作品主要包括给他人的原创作品加上其他的音乐、配音或字幕等作为自己的新视频发布出来。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由此可见,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编辑、修改他人作品后当作自己的新作品发布,显然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

3 侵权方式及目前平台采取的侵权解决方式

3.1 侵权方式

在自媒体平台中对著作权的侵权方式主要有3类,包括直接引用、未经创作人同意而转发、抄袭发布。直接引用指直接使用他人作品而未标明出处,该方式严重侵害了原创作者的权利。未经创作人同意而转发,即未经原著作权人的许可就擅自转发他人视频,属于比较明显的侵权行为。在抖音平台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视频内容极其相似,并且没有标注原创作者,这就是典型的抄袭发布,其背后是可观的所谓“流量”。

3.2 目前平台采取的侵权解决方式

目前自媒体平台大多实行投诉加申诉的模式处理侵权问题,属于被动式的处理方法,即平台用户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时向平台发起投诉,并且需提供相应证据,平台进行处理;对结果不认可时,可以进行申诉。

4 完善自媒体平台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4.1 平台的义务

自媒体平台作为短视频的发布平台,在防止侵权案件出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第一道防线。但事实上多数平台往往根据“避风港原则”即“通知删除规则”,认为自己仅仅只是技术服务提供者,在被通知存在侵权情况时,只要及时采取一些必要手段阻断其继续传播,就不用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这种规则放任了侵权行为的发生,平台不应该仅仅被动接受投诉。首先,平台应履行内容审核的义务,即改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审查,建立专门的侵权审查团队,或与科研公司合作研发相似内容审查软件,使用这两种方法虽然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但从整体自媒体平台的长远发展道路来看,这样无疑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源头上大大减少侵权案件的发生。其次,平台针对用户提供的侵权举报,应迅速核实并作出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原创作者的损失。最后,建议平台可以通过奖惩结合的手段遏制侵权现象的产生,仅仅依靠平台的力量进行审查,面对浩如烟海的短视频难免力有不逮,因此可以发动众多用户的力量,通过采取物质奖励的手段,鼓励平台用户对侵权视频进行举报;同时对于侵权者要加大惩罚力度,可借鉴失信人的处理方法设置信誉等级,侵权次数越多则信誉等級越低,严重者可永久封停账号等。

4.2 创作者的义务

增强版权意识是防止侵权行为发生的有效方法,目前侵权现象的泛滥正是因为大部分原创作者严重缺乏保护著作权的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对此,创作者不仅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还要在相关权益受到侵犯时,主动维权,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如果要引用、编辑其他人作品,必须严格遵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需要得到授权的必须得到授权,并且注意标明作品来源或出处,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5 结语

完善自媒体平台中的著作权保护,任重而道远,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互相配合,才能逐渐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进而将我国的法治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郝明英.网络短视频平台的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50-58.

[2]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2.

[3] 李舒霓.短视频领域的维权难点——以“抖音”平台为例[J].声屏世界,2019(05):28-30.

[4] 李俊如.短视频著作权权属及保护探析[J].法制与社会,2020(16):52-68.

作者简介:杨旭(1993—),男,山东凌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作者:杨旭

上一篇:职高农学论文下一篇:全球化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