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20

真语文大讨论已近三年。这场南名人发动、名师参与、“以理念推动实践”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报刊发表了二百余篇论文,以及在北京、泉州、石家庄、青岛、绵阳、广州等全国一些省市举办了系列研讨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真语文的提出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场革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篇1: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我国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语文课程定位为“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

目前,传统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已经越来越淡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代文化常识严重不足。“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然而,时至今日,当现代化的海量信息与各种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它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与弘扬民族文化仍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了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则不可想象。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化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

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及相关理念得以全面实施,语文和活力又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首先,我们确立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古今中外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把研究内容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挖掘文本内涵,利用现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来支撑课题的研究。其次,我们还重视校本开发,结合家乡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啟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再有,我们还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把这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课前古诗文名言诵读,举行古代诗文名著背诵及知识竞赛,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成果展等。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铭记传统文化,承担起复兴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借助相关文献、个别案例,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年来,密山市十所实验学校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构建了一种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氛围,师生的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课题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密山市参加立项的10所学校分别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这10个子课题分别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山市实验中学):《传统古诗文探究》(密山市兴凯湖中学)、《怎样丰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密山市二人班中学)、《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密山市第三中学)、《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密山市第五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规范字书写》(密山市杨木中学)、《开放性阅读与写作的研究》(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学)、《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密山市兴凯镇中学)、《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结合》(密山市当壁镇中学)、《语文教学新思路探索》(密山市裴德中学)。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如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再加上浅文化、俗文化的泛滥,导致传统文化边缘化。因此,重视传统并传承弘扬势在必行。

1. 挖掘文本内涵。现行教材、读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篇目,如《论语》《木兰诗》《出师表》《桃花源记》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名篇,不仅贮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鲜活血液。重视并挖掘文本内涵,对我们学生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乃至人格修养都大有裨益。

2.营造文化氛围。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充溢着文化的精华,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在语文课上多些文化气息,在校园中多些文化魅力。为此,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当适量引用古代诗文,播放有关影视资料,利用校园内的展板、文化长廊等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湛与美妙,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3.重视校本开发。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校本课程将以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家乡的历史和人文资源,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

4.开展实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活动兴趣,我们还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研究内容,如开展古代文学常识竞赛、名著故事会、古代诗词曲的鉴赏专题、学生作品展、书法展览等活动,并把这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多项语文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感染。

5. 开发阅读与写作资源。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强有力支撑,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读写研究,贯穿着整个研究过程,它必须是以新课改理念为统帅,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丰富、完善、发展阅读与写作成果。

三、创新特色与实践效果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一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彻底转变观念,确立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的语文教学基点。把这一观念渗透到每位教者和学生的心中,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处处、时时渗透民族文化内容,树立起传统文化教育强大舆论氛围,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出最大的努力。

2.以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子课题研究为出发点,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工作。由于传统文化内涵深远,包容博大,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成为课题研究重点,如古代诗文教学的探究、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研究、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规范汉字书写等。这样的分解使得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特色纷呈。

3. 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执行团队。有强力的制度保障。此项课题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各学校的教学校长或语文学科组长作为课题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并有健全的实验制度作为保障。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实验中,我们坚持把传统文化研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还借助学科教研会的形式来呈现优质教学课,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展示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各种竞赛、诗歌朗诵、名著荟萃、传统文化内容的演讲等多种活动,促进课题研究进程。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优势,丰富教学手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借助教研会议让实验教师出示课题研究方面的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在课上,实验教师充分发挥网絡资源的优势,或展示历史画面,或借助音频视频片段再现民族精神,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同时,我们还在研究中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充实我们的研究,实验教师们撰写了具有相当理论高度的教学论文,留存了大量的实验资料。

此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在指导教学方面效果明显。《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与探索,现已顺利结题,经课题组验收,取得“优秀”的成绩。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还丰厚了文化底蕴,进而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和西方文化对话,并以此来启迪心智,修身治学。

2012年,密山市实验中学以成果报告会的形式面向全市初中学校做了汇报,会上,课题组长那丽伟对实验做了全方位介绍,实验教师张冬梅出示了“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为主题的展示汇报课。

2013年,为了更好地传播实验经验,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现场会。会上,除了由实验学校介绍实验进程及具体做法外,还把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进行了交流,优质资源在会上做了展示,并号召全市各中学继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深入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们陆续把这项研究推介到了全市各中学。10所实验学校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让研究充分发挥了作用。其他没有参与课题立项的学校借鉴实验学校的成功做法,选取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成果,以提高本学校的语文教学整体水平。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打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密山市杨木中学以“规范汉字书写,传承文化瑰宝”为支撑,打造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并申报了国家及省级成果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传统文化”这朵文化奇葩将盛开在密山市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

这项实验成果的取得,凝结着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汗水和心血,这里有艰辛,也有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的喜悦。3年时间内,密山市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3位实验基地校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基地校校长”,有57位实验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密山市实验中学的梁继伟老师、密山市当壁镇中学的孙雁楠老师、密山市杨木中学的耿直老师在课题组组织的全国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喜获一等奖,所提交的教学论文、教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作者:付永春

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篇2:

真语文大讨论及其语用学转向

真语文大讨论已近三年。这场南名人发动、名师参与、“以理念推动实践”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报刊发表了二百余篇论文,以及在北京、泉州、石家庄、青岛、绵阳、广州等全国一些省市举办了系列研讨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真语文的提出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场革命。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研究中心吴忠豪教授在《真语文: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一文中所指出的:“真语文活动对语文课程进行深层反思,认为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应用教学的语文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这样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为语文课程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语文课从原来的以学习课文思想、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来组织教学,转变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转型或转轨,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不亚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那么,真语文大讨论在讨论什么?它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是什么?它想解决哪些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走向深人?本文试做分析。

一、真语文大讨论的缘起和背景

2012年11月底,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和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国小学语文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会上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展示了《普罗米修斯》观摩课,以其本真、质朴的教学风格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倡议“要本本色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使语文同归本真状态”。会议期间《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联合全国14省市32所学校发布《聚龙宣言》,宣言倡议:“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在本真语文的旗帜下,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场以“真语文”为口号的大讨论活动正式启动。此后,真语文系列活动在全国多个省市先后开展。

这次语文教育大讨论是在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背景下进行的,是针对语文教育中的“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状况进行的。

王旭明曾在不同场合提到我国“假语文”教育的问题:“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者说普遍的毛病是假。假的特征是,大的方面说如教师拙劣或水平不高的自我表演啦,设计无数个坑,勾着学生往里跳啦,空洞和贴标签似的升华以及老师不着调的语言等。小的方面说,PPT和各种声光设备,让人眼花缭乱啦,课堂上随意指点学生、老师奔来跑去、呼风唤雨的抽风状啦,以及让学生朗诵腔十足的诵读和老师堆起来的假笑等,这都是假语文课,不是真语文课。”他在评价一位年轻女教师的示范课《斑羚飞渡》时指出:“老师无节制地放纵情感,什么老羚羊的无私奉献呀,勇敢付出呀,伟大与崇高谱写动人之歌云云,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闹极。这就是当下时髦而虚伪的语文课。这真的是一堂‘假语文’课!”可悲的是,王旭明批判的这种“假语文”,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被看作优秀语文教学的范本。可见,假语文流毒之深以及我们对真假语文已经是非不分。

需要指出的是,王旭明所说的“假语文”主要指教师、教法、内容层面,之所以出现这些假语文的实质还有待我们深挖。

二、真语文是什么:核心观点与价值追求

1.真语文三理念

关于真语文的含义,王旭明已在不同场合予以阐明,那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心理品质,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人格特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了解围学知识”。其中的三个“以……为……”,分开来看并非新东西,但合起来还是基本阐述出了语文本体、教学途径、课程目标等,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关于“以语言为核心”,这一点明显是针对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本体迷失和泛语文教育而说的。其实语文的这个问题,从20世纪初语文设科以来一直都存在着,那就是:语文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

举儿20世纪初的“文白之争”(新旧文化,读经和新文学之争),三四十年代的“精神训练和技术训练”之争,五六十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的“思想性和工具性之争”,直到21世纪初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以及当下的“真假语文之争”,其实都是“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变体,或者说是我国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的一次次“疾病发作”。

现代教育建立在专门化的知识分类基础上。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与运行规律,各门学科各司其职,共同达成教育目的。叶圣陶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语文课程属于“语言艺术”学科,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此即语文“独当其任的任”。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程唯一不可推卸的目标,也是语文独立设科的唯一理据。

可是,我国语文教育脱胎于传统经义教育,天生具有“大语文”或“实质教育”的特征。其表现:在课程内容上文道统一。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育,甚至主要不是语言教育,而要承担起思想道德训练、文化传承、人文化育的功能。正是这种泛语文教育传统,使得我国的语文课程在目标设置、教材编撰、课文解读以及作文教学等方面,往往将“道德、思想”放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在某些历史时期,语文甚至可以沦为“政治、思想、文化”教肓的附庸,从而导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的情形发生。比如在“文革”时期,一度将“政治性”凌驾于语文教育之上。20世纪初语文课程盛行“人文性”,有些语文课就成了人文精神的跑马场。中国的传统语文向来“重道轻言”,讲究积累熏陶感悟,得意忘言,成为君子。中国传统学问里没有语言科,也没有系统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这些都是现代学科制度和工业化时代公民教育的产物。一旦那些文化传统与当今知识分子所谓的“人文精神”和“使命担当”、文人的文学情愫和浪漫情怀结合在一起,就容易变成一种“包打天下”的自大心理,加剧语文教育的浮夸作风。比如“诗意语文”“情智语文”“青春语文”,都有这种风气的影子。

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是小儿科,人性、审美、精神、道德、思想教育是大担当。叶圣陶早就说过:“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围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这是十分精当的论述。语文课程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学语言”或者“通过语言去(达成)”这个基础上,通过语文的“语言性”来实现的。语言学习是语文的专属任务,这是现代学科教育所赋予的。

近些年来,一些清醒的语文学人发起对“非语文”“泛语文”“去语文”的批评,呼吁语文要“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语文要“同到语文的路上”,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是这个原因。离开语言教语文是语文教育“自我放逐”和“自我异化”。这种做法如果恰当了,是语文“综合性”“人文性”的自然体现;如果走过了,就有可能导致“泛语文”“非语文”的发生,一不小心就“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

中国的语文教育天生带着泛人文教育的特征。这是它与英语、德语、俄语等不同的地方,但这种“中国特色”,也是它不成熟和发展滞后的表现。

真语文对“语言本位”的强调,其实是我国语文教育本体觉醒的自然诉求,是语文教育“语言专门化”的表现,这种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科自身的恢复性治疗。语文学科的这种本体建设完不成,今后类似讨论仍难避免。

关于“以语文活动为主体”,目前大家都在说,但内涵并没真正搞清。什么是语文活动,为什么倡导语文活动,怎么活动才有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语文活动”指的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一切行为,它包括听说读写各种外显语言行为,也应该包括思考这样内隐的语言行为。语文活动是语言学习实践性的体现。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不仅可以确保语文的实践特性,也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因为语言要在反复应用的过程之中才能学会、练熟。此外,“以语文活动为主体”对于克服教师讲授、无视学生主体的教学行为也能够起一定抑制作用,因为语文活动不言而喻指的是面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可是,在我国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活动似乎还主要停留在做游戏、师生对话、探究学习等有限的范围内。其实,语文活动应该首先是一种学习过程、方式、方法的设计,它应该是具体的读写听说策略的开发和设计。在国外,语文活动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学习策略开发。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种语言学习策略意识,将语言学习策略作为语文课程内容还有待时日。

关于“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一点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概念基本一致。语文素养一般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真语文倡导者们说的“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自由、个性的心理品质”“独立创造的人格”“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热爱祖国文化,了解国学知识”等,可以看作我们这个时代对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拿腔作调的朗读和装腔作势的表达;经常可以听到基于标准答案而不是学生自己理解的正确解读,学生几乎丧失了一种最基本的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原始本真理解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救治现代病、道德滑坡和文化自信心修复的作用,都是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当代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但这个目标仍过于笼统。语文课程应有一个核心目标,否则语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就只有茫然。

2.真语文的深度理论摸索

尽管其他专家也从不同角度对真语文进行阐述,如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真语文拒绝“伪对话”》、黄厚江《真语文须明辨的几对关系》、邓术辉《真语文应摒弃的四种教学形式》等。这些文章基本上停留在操作层面。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探索的是如下几篇文章,从语文课程特质尤其是“语用”角度立论,我们称之为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

一是韩雪屏的《真语文的标志:坚守语文课程的特质》。韩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求真务实的语文课,必须坚守语文课程的特质,即“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首先是与语用学科有着天然契合的,因为“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其次,语文课程的特质还与它呈现的方式密切相关,即通过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呈现。最后,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与学生学习它的特殊状态相关联的。在这里,韩先生已经指出“语文课程的语用学本质”,不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是王尚文的《语文课程与语文品质》。王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能力。在对语文程度定义、评价标准拿捏不准的情况下,可以提出“语文品质”的概念。品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衡量的。比如语言作品,口头语言作品是延伸于时间中的一条线,书面语言作品是延伸于空间中的一条线,正因为它们是客观对象,就可以从内容品质和语言表达品质进行审视,也即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合起来衡量其语文品质。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探究其生成的缘由,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致力于提升语文品质,否则,就不是真语文。这里王尚文先生说的“语文品质”,其实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质量,是语用能力的体现。

三是曹明海和荣维东撰写的关于“基于语用学的语文教育”系列文章。曹明海认为,所谓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应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着眼于语用教语文,学生在语文课上要着力于语用学语文,使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切实成为训练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和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品味语言,体味文字,学会语言文字运用。因此,真语文就要以语用为宗旨,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把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同时,荣维东认为,真语文大讨论忽视了“语文知识”的问题,忽视了语文教育的语用学根基。他提出要以语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语文教育体系:第一,以“语用知能”为核心;第二,“以交流能力”为取向;第三,以“语境、语篇、语用”知识为重点。语用学及其知识,才是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重建工程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来源。确立语用目标,构建语文教育新体系,要从三方面进行:语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用知识是语文课程知识的主体;语用实践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

3.对真语文讨论的质疑

现在也有一些人对真语文大讨论提出质疑。唐晓敏在《“真语文”解决不了语文的“真问题”》指出:“所谓真语文,实际上,也不过要求同到语文的恶性改革之前的状态。”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语文教育不应该回到单纯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原始状态去。“简单质朴”的语文教学值得称道,但语文教育中的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不足取。多媒体关键是如何用,而不是不要用,用对了对语言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真语文不应该片面拒斥现代技术的辅助作用。

陈兴才在《“真语文”有个假想敌叫“非语文”》中指出:“真语文”对“非语文(泛语文)”的批判,实质是出于语文课程“内容”考量而产生的。语文性质之争的背后就是课程内容之争。与很多国家纯粹的语言学习与运用学科不同,我们的语文很特殊,课程标准对“内容界定”一直无法完成。语文教学的探讨从关注“怎么教”发展到研究“教什么”是个很大的进步,“教学内容确定性”以及“本色语文”“真语文”“语文味”等话题表述的侧重点有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这样的潮流之形成应该是语文正本清源朝向正路而去的幸事。这是极具见地的分析,但作者把语文解决方案放在“大语文”上仍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在“(大)语文”课程框架下,进行语言、阅读、写作、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口语交际等课程分科设置,可以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方案。这与当代课程发展精细化、专门化、微型化、模块化趋势也是一致的。

三、真语文不是什么:假语文本质分析

“假语文”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素质、多媒体使用、评价等方面,其本质还在于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定位不当。

一是教师头脑中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错误理解。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有的教师之所以“煽情”“歌颂”“贴标签”,据我们了解是为了凸显语文的“人文性”。这种错误根源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课程定位。不是教师有意作假,而是上述不明不白的“课程观”,导致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假语文的教学表演。

二是教材编撰。我国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以“人文话题组元”的。这种教材往往以“家庭”“亲情”“爱国”“人生”“科技”等排列单元,这种内容编排方式容易导致语言技能训练的迷失。很有经验的教师才能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通过“语言”解读出其背后的“人文性”,一般教师免不了道德说教和贴标签式的教学。如果我们将语文定位于“语言学习”,就不大会有这样的“人文性”偏失。

三是教学方式。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最终解读仍需依循标准答案,学生其实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师生们不是没有思想、不会思考、不敢说真话,而是最终的评价是僵化的、“非语文”取向的。教师们除了用“PPT”来灌输,用煽情的方式去包装,还能做什么呢?这也就是有些教师说的“语文教育的大环境就是假,我们怎么能真”。

因此,“假语文”的本质在于中国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失当,而这种定位失当源于中国语文课程研究滞后以及“非语文”的因素干扰过多。“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教材、教师和评价在大行其道”,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上的纠结、错误与偏差。一个学科,如果它的根本定位、目标是错误的,就难免会仍然陷入盲目混乱境地。一个学科,内容过于宽泛和不确定,教师们只好胡乱教而不知所从。

我国语文设科百年来受经验主义、权威主义、实用主义、犬儒哲学的影响,一直没有建立起语文起码的学科边界,一直在各种力量干预践踏下生存。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论证和周密的研究。我国的语文学科一直就缺乏明确的内容标准。这本来是一个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众多专家学者进行宏观设计去解决的问题,一两场争论和几篇专家论文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就好像就是有再多的砖头钢筋水泥,没有大厦图纸和施工,大厦也建不成一样。我们现在连如何解决的共识都还没有,更别说语文的规划了。在这种混乱状态下,一个教师基于他所理解的“人文教育”进行情感陶冶甚至煽情式的教学,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真语文应该是什么:我国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型

这次真语文大讨论和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2008年的“语文学科性质”讨论背后的实质问题是相同的,那就是:什么是“语文”?语文课程应该教/学什么?即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等老问题。

认同“语文是学语言的学科”,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光有这一步还不够,要确保真语文的实现,还有一个“应该学什么样的语言”的问题。

什么是真语文?我们认为其核心是要培养为学生生活中所运用的真实的语文能力。这种真语文,必然是从语言文字及其运用出发,以语言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只有立足于语言文字运用,把语言文字及其运用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立足点,才有可能避免各种假语文的发生。比如真实自然的口头表达和真实有用的读写能力,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靠过去的语言学知识是不够的,而要靠基于语用的语言知识来完成。这就涉及语文教育的语言学基础问题。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语言学”和“语用学”。语言学是社会成员共有的静态符号系统和规则系统的学科;语用学则是研究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规律的科学。语文教育范畴内的语言,主要是指语用学意义上的语言概念。这个“语言”不应该再是静态的符号语言,而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语用。基于“语用学”的语文教育,可以把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交际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语境、语体、语篇层面,从语言思维、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层面研究语言,这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具有真实特质与实用价值的“真”的语文教育。

如果仅仅停留在教“语言”上,我们就可能采取灌输、记忆、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滥情、泛文艺、泛道德话语,这正是“假语文”做派。比如,真语文批判的语文教师滥情、煽情、贴标签,从本质看是语文教育的语用素养差造成的,没有起码的“语体、语境、语用”意识,才造成话语风格、方式的混乱和可笑。只有立足语用学的语文教育观,才有可能在言语活动中学语言,在丰富的语境中学语言,灵活得体地用语言。立足语用的语文课需要将学生的语言学习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品味语言,体味文字,还原语境,理解文本的表达技巧和艺术价值。只有立足语用教语文,语文的真实功能、品格和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才能摒弃各种“假语文”“非语文”“泛语文”的泛滥。

语用性是语文学科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抓住这个属性,才有可能克服长期存在的“非语文”“泛语文”问题,让语文教育回到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这个语文课程本体上来,遵循语文的规律去开发相应的课程知识体系,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去教学语文,这才是根治“假语文”的治本之策。

目前的语文教育离开“语言”太远了,所以语文要同归语言本体。这是真语文给我们的第一个警示,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真语文的理论根基应该是语用学。只有立足语用学,语文教育才有可能找到真实语言能力的本原,才能找到真实语文教育的本质。这一点恰恰是真语文大讨论尚未被大家认同,需要深人思索的地方。

作者:荣维东

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篇3: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所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基于诗词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从语文科目本身的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通过教材内容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优势,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容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就是古诗词。教师给学生传授的古诗词知识,其背后都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且古诗词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学习到很多优秀伦理道德文化,可以了解到不同朝代的不同民风民俗以及人文精神,可以学习到很多良好的精神文明品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背会古诗词,还应要求学生积极去探究古诗词背后存在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和个人文化水平,接受古诗词对自己产生的积极帮助。

二、开展课堂活动,发扬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一直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而这些传统文化一般都有着具体的载体,这些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和延伸。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要依靠课本知识和课堂学习,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来进行实现。因为传统文化学习是需要学生不断去感受和了解的,通过自身的体会和感受,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并且主动去将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前的十分钟,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传统文化的故事,并在課前将这些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读比赛,让学生通过古诗文的朗读,真正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意义,并积极掌握古诗词想要传达给人们的美好情感。这样组织日常传统文化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内生活,让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三、加强课堂教学,掌握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成绩,应该对学生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和讲解往往没有过多重视,致使学生只学会了语文知识,没有在个人的精神品质上有所提高。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让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相互渗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比如说,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诗经《蒹葭》时,不仅应告诉学生《蒹葭》中所含有的语文知识,还应告诉学生《蒹葭》背后所包含的坚定的爱情观,以及面对困难勇往向前,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教师还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的学习心得,促使语文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精神素养品质。

总之,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不断强大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

编辑:马德佳

作者:水生宝

上一篇:城镇集雨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