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以安徽省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问卷调查数据结论为依据,探讨当前如何在高校行之有效地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强国民文化自信。针对新时代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应全面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必要又重要。

第一篇: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打造诗意校园,弘扬传统文化

摘 要:我校的诗歌教学从莺湖诗社起家,从课外辅导到成立诗社,再扩展到古诗词的诵读与教学,逐步形成了我校诗词教学的基本经验。笔者对本校诗歌教学的实践情况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诗歌教学;传统文化

莺湖诗社,感受诗意。我校依托本校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诗歌创作二十余年的沈传生老师,创立“莺湖诗社”,全校三至六年级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分初级班和高级班,每周两次社团活动。诗社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取每月一主题,如初级班本学期的主题是:如何写“雪”诗、“我在春天”专题诗歌习作训练、母亲节和端午节专题诗歌小练笔等;高级班本学期的主题是:名诗欣赏、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现代著名诗人作品选讲、清明节专题诗歌练笔等。

为了深化诗教,我们编印了诗教校本教材《乐乐的诗》与诗教通讯《莺湖诗报》,用于教师平时教学的配套材料,拓展学生阅读。我们还开展“我给诗歌配画”、“诗歌手抄报”、“迎新诗歌创作比赛”、评选“校园十佳小诗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诗词诵读,形成气场。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古典诗词教育,本学期我们在全校2250多名学生中全面推行诗词诵读活动。通过班级集体的影响力,学生间形成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等诗歌诵读的气场逐步形成。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

一是规定诵读数量。各班诵读诗篇数量每学期低年级20首、中年级30首、每学期40首。期末检查反馈各班诵读情况,以整班诵读为主,指名抽查为辅进行监督,各班设立诗词积累本备查。

二是明确诵读主题。要求各班围绕一个主题选择诗歌内容,可以诵读某一位诗人的作品,可以集中诵读某一季节的诗歌,也可以诵读某一传统节日的诗篇,还可以确立某一事物、某一类情感的诗歌等。为防止不同年级诵读内容的重复交叉,我校制定了各年级诵读专题和篇目,把诗词作为学生必备的素养。

三是规定诵读时间。诗词诵读利用校内时间的边角边料,不占用主要的教学时间。晨诵是学生每天开始学习生活的必备修养课,我们让学生在诗歌的熏陶中养成每天诵读的习惯;每堂语文课预备铃响后,同学们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再次温习早读时积累的那首诗歌;放学前则要再次“暮省”,默诵诗歌,回忆每天所学。每天固定诵读时间,不但保证诗歌学习的顺利开展,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坚持的品质。

四是落实激励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诗歌课程活动,还需要形成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如每月“诗娃”、每学期“诗星”、每年“诗圣”等荣誉称号的评选;一些新颖的刺激性奖励,如奖励与老师合影一次、奖励老师特制的一张小书签等,多种形式的激励举措,学生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学习兴趣。

诗词课程,走向经典。诗歌具有的人文性、文学性、启蒙性、美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为深入研究诗歌教学,我校以孙惠芳老师为领衔的班本诗歌课程建设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主要做法:

一是主题性诗词诵读。依托“天”、“地”、“人”三个主题分为三个阶段,中高年级学生为课程学习对象。

四年级——“走过四季”诗词之旅。以“天”为主题,根据鲜明的四季特征,按照时间的发展规律,逐一进入秋、冬、春、夏四季的诗词之中,每个季节的诗词之旅又根据时令变化、节气特征、景物特点、人情风俗等开设为一段又一段短小精致主题集中的旅程。

五年级——“走遍神州”诗词之旅。以“地”为主题,根据地理位置的变化,按照空间的延伸展开旅程。首先从我们身边的家乡平望出发,脚步逐步走向县城吴江,然后走进苏州、南京,走出江苏,走向全国各地,走遍名山大川,从诗中感受各地著名景点、古代建筑、风物民俗等。

六年级——“走近名家”诗词之旅。以“人”为主题,书写好天地间那个大大的“人”字。开展“走近李白”、“走近苏轼”等名人的诗词课程,将是我们诗词之旅的一段又一段旅程的重要主题与素材。

二是创新诗歌课程的学习方式。我们力求创新诗歌课程的各种辅助形式,呈现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配备专门集子。我们给每位学生配备了两本小集子,一本取名为“拾珠集”,含有“拾取珠玉”之意,学生每天在这本集子上耕耘,工工整整地抄下每天一首诗词,并专心致志给每本集子配上图画;另一本取名为“琢玉集”,含有“雕琢珠玉”之意,每天学生作一首诗,学会创作格律诗,使诗歌课程读写结合,避免“眼高手低”只会读诗不会作诗的现象。

诗配音诵读。学生每天的诵读积累之余,我们也常会改变方式,增添一些新鲜的花样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如欣赏吟诵录音、唱诗等也是不错的方式。

诗歌回眸。每段诗歌课程结束之后,我们会及时定期进行温习、反馈、总结,给每一段诗词之旅附上一个深情而理性的“回眸”。在这一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温习,伴随着每一次回眸,都留下一段段或浅或深的记忆,给一段段诗歌之旅的结尾敲上一个个响亮的印记。

作者:唐根林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摘    要: 本文以安徽省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问卷调查数据结论为依据,探讨当前如何在高校行之有效地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强国民文化自信。针对新时代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应全面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必要又重要。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近年来,在“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已经被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列为通识课。国家、政府、教育部门的设计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但还存有一些问题。当前,受西方思想文化潮流及功利性实用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薄弱。笔者认为,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与强化非常重要。本文以安徽皖西学院(普通二本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并了解他们对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如何应对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匮乏乃至缺失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关于“文化自信”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019年3月3日—3月15日,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向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派发纸质调查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文理科学生比重均衡(理科71人,文科79人),性别比例接近1:1(男74人,女76人),调查数据真实有效,具有代表性。

课题组对问卷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详情如下图所示:

Q1.您听过“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句话吗?(单选)

小结:大学生都知道关于文化自信的提法。

Q2.您认为文化自信或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哪些因素?(可多选)

小结:更多的大学生认为文化自信来自于和平公正的国内环境与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其次是属于自己的资本。

Q3:您认为文化自信会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影响?(单选)

小结:有63.3%的调查者认为文化自信会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起到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作用。

Q4:您更喜欢阅读哪个地区的文艺作品?(单选)

小结:绝大多数调查者更喜欢阅读中国文艺作品,其次是欧美作品。

Q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您读过哪几本?(可多选)

小结:数据显示,大学生阅读最多的是《西游记》,接触最少的是《红楼梦》。

Q6:您喜欢观看传统文化类节目吗?如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单选)

小结:有76%的学生表示,偶尔观看传统文化类节目,谈不上喜欢。

Q7:《王者荣耀》《三国杀》等游戏的设计与风靡是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单选)

小结:有一半的调查者认为可能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Q8:您认为汉语重要还是英语重要?(单选)

小結:大部分学生认为母语汉语更重要。

Q9:您自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单选)

小结: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

Q10:您认为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大吗?(单选)

小结:认为中华文明对世界影响很大的占据了一半以上。

Q11:下列文明中,您认为哪种文明对人类贡献最大?

小结:数据显示,有51.3%的人认为中华文明对人类贡献最大,其次有40%的人认为世界各种文明同等重要。

Q12:您认为“韩流风”“日漫热”对我国文化的侵袭严重吗?

小结:多数学生认为韩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是严重的。

Q13:您怎么看待近年来一部分国人呼吁抵制洋节日的现象?

小结:在150个有效数据中,32.7%的大学生认为抵制洋节日是文化自信的表现,56.7%大学生认为抵制洋节日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还有10.6%的大学生抱着无所谓的观望态度。

Q14:您接触过下列哪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多选)

小结:大学生对书法和绘画接触得比较多,占60.7%之多,其次是舞蹈、剪纸等艺术,茶道和古典乐器接触得比较少,显得很小众。

Q15:您认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何意义?(可多选)

小结:选择“传承文化精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建设国家”的占89.6%,选择“修身养性可得一技之长,丰富自身文化涵养”的有87.5%,选择“从中获得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稳定”的有90.9%。由此可见,学生对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认识比较到位,大学生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思绪基础良好,相信在文化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中,多数学生会有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Q16:您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可以从哪里做起?(可多选)

小结:数据显示,94.7%的人表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教育方面开设专门课程进行普及,其次是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再次是在民间发起各种文化活动加以推广。

Q17:您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应该是?(可多选)

小结:由上面的数据对比显示,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当代青少年。所以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系统教育。

Q18:您如何看待现在流行的出国留学热?(可多选)

小结:有87.8%的大学生认为,出国留学是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补充,并不是文化不自信。大部分学生对出国留学持赞同态度,有9.4%的人认为留学热潮与文化自信无关。

Q19: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现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单选)

小结:数据显示,有9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交流中汲取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有2%的人觉得应该加持本土文化的优越性,摒弃一切外来文化。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较为客观合理,几乎没有出现全盘西化或全盘否定的情况。

Q20:您认为学校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多选)

小结: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节、文化讲座、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举措表示认可和肯定,今后,学校可以在以上这些方面下大力度多管齐下,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好地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开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这次文化自信问卷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了解“文化自信”的提法,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小接触过书法绘画舞蹈艺术,对其他传统文化艺术接触比较少;针对文化强国的说法,多数学生认为这个重任应该由当代青少年肩负起来,学校应该系统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进行普及教育;在文化普及和弘扬方面,新闻媒体组织与政府部门都应该带头倡导和推进,当然,民间组织应该加大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未来汉语的发展潜力巨大,会对世界文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显示当代学生的文化自信感显著增强;多数学生认为不应该抵制洋节日,认为应该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才是大国强大,多元文化并存更是文化强国应具有的特征。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结论,就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各阶段教育中,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加强教育。建议全国高校在文理工科各专业全面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将其设定为大类通识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文化知识、理论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实现从片面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文化上的高度自觉。笔者认为,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葆有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本色的客观需要。

2.在大学教育阶段,除了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以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普及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講座等。近些年,一些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对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兴趣不高。必须加强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和责任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3.根据时代需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定位,赋予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意义与内涵,并加强这方面观念的宣传。时代在发展,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与意义需要更多的文化工作者对其进行挖掘与开发,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光彩,赋予其崭新璀璨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文明建设。

4.在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强大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既不盲目接受,又不盲目抵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通识选修课的选择中大多倾向于如“西方文化精讲”“外国名著欣赏”“西方文化史”等,选修“中国文化概论”“国学通论”“唐诗宋词鉴赏”“诗词格律”类的课程的相对少。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顺应新时代所需,不能仅凭学生的主观意愿来抉择,这需要高校顶层设计方案的强制性执行。

至于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课程教学和文化传播,这将是高校传统文化传播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课堂形式的改革创新、课外教学活动的延伸拓展、线上线下课程的双线推进等方面同时展开探索实践。当然,这同样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任课教师、授课对象、地方相关文化部分的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只有多方努力和多重保障,国人才能真正提升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陆雅婷.谈高校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之教学[J].文教资料,2014(35):55-56.

[2]宋展云.论《中文化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J].现代语文,2014(01):4-5.

[3]史光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刍议[J].汉字文化,2018(21):62-63.

作者:崔玲

第三篇:弘扬传统文化 挺起中国精神

[摘要]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它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戒除浮躁。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要注重借助发挥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统文化;中国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014年9月,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因为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才能延续千年,薪火相传。当下的中国,正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才更需要坚定的,完全属于中国的精神“筋骨和脊梁”,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国学”扫描

《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应该是能够指导人民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文化融合能力,正是这种强大的融合能力造就了传统文化的辉煌。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现在更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国学”源于《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国学”指“国子之学”,即国立学校,这一概念一直延续至明清。那么,国学是怎么从一个机构的名称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呢?这里涉及中国文化的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隋唐时期,日本慕于中国的强大,派众多遣唐使学习汉文化,日本国内汉学兴盛,至18世纪中叶,日本开始重视本国文化研究,诞生了“国学”,与“汉学”相对。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处在外国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下,维新改革派的梁启超开始倡议创办《国学报》,以保护中国传统。

由此可见,“国学”一词的诞生是拥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被唐文化重重包围的日本要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就不得不明确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而近代中国为了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生存,精神的力量甚至比军事实力更为重要。那么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国学了吗?不!不但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振兴中华”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近年来,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以“国学”为卖点的培训机构和私塾学校,他们让孩子们穿上古装,拿着《弟子规》或者《三字经》,有的还捧着线装本的《论语》,摇头晃脑,大声朗读着课本上的内容,时不时地举办个祭孔仪式,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此举虽然对传承传统文化起着一定程度宣传推广效果,但这是“国学”吗?更有甚者,打着传统的幌子,把糟粕当精华大肆宣扬,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所谓的“女德”讲座,大肆宣扬封建的“三从四德”,否定女性的个人价值,其言论令人惊诧,其背后是各种“培训班”、“研究会”所带来高额利润的诱惑。可见,在国学传播热中,也存在着“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国学”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这样“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当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

那么,真正的“国学”是什么?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质,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情怀,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屈意志,是诸子百家的竞相争鸣,是二十四史的风云变幻,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悲欢离合。简言之,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真正的国学大师与打着“国学”幌子招摇撞骗大肆敛财的黑心商人,区分有价值的国学典籍与愚弄大众的封建糟粕,但更重要的,是要加紧对国学的研究与学习,只有真正读懂了“四书”“五经”,才能知道其意义在哪里。

其次是对于“国学”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从先秦的诗歌到汉代的文赋,从唐宋的诗词到明清的小说,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三纲五常”,从封建思想到五四精神,国学的内涵在不断的更新。国人之精神,在于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必定是積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而绝不是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摆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利益带来的浮躁态度,繁荣的里面包含着一些质量低下的创作,这些产品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腐蚀人的思想观念,造成极坏的影响,是必须要去除掉的。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细心耐心,需要传承者坚守本心,更需要民众保持初心。

二、新形势下如何以传统文化构建起中国精神的脊梁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与现代社会实现无痕对接,使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华丽巨大的财富与新生代近距离接触。习近平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潤物细无声”地濡染和塑造当代人们的心灵与人格,为现代中国社会提供破解难题和困境的钥匙。“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需要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的体系,特别是要发挥新媒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维系了历史、滋养着当下,曾经的缺失是我们民族永久的痛。著名国学家楼宇烈说过,“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为了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需要改变态度,改进做法。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积极倡导仁政学说,正是由于痛心于当时诸侯各国背信弃义互相攻占导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而我们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时,要学会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今天,物质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需求的增加,普通民众也开始欣赏起了戏曲古董等传统文化。人们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陕北农民激越的秦腔和剧场中轻唱的昆曲都引来了不少观众。建立人民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将传统文化做新的解读,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这也是“主人成为新主人,宅子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的现实意义。比如,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深挖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掀起追捧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征服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受众,也让娱乐综艺节目在传承文化中获得了提升,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加强传统文化与人民联系的同时,还要警惕“文化道德绑架”。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是出于本心,而不能将他们和道德进行绑架,像微信传播中动不动就“不转不是中国人”,“不看不爱国”之类的言论实在是可恶至极,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向资本、向市场妥协,向受众乞求机会的做法更是为人所不齿。

(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批判了奴化思维,讽刺“送去主义”,然而他还留下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习近平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不仅是坚船利炮,而是文明与文化的高低,软实力的较量比经济实力的碰撞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外国所知晓的。但是怎么出去?既然不能奴颜婢膝地送出去,那我们就让他挺直了腰杆,光明正大地走出去。

在2017年高考中,全国一卷列举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移动支付”作为关键词,让考生从中挑选三个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中国,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题干中言明,这些关键词是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印象。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里面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比如中华美食、京剧、长城、大熊猫等。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在此,以《功夫熊猫》为例来说明我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外国所接收和喜爱。《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完全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开发制作的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更以无法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影片。《功夫熊猫》不仅拥有三部影片,更通过文化周边产业将“功夫熊猫”作为一种正义大侠的文化符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功夫熊猫》的风靡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首先,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与中国人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没有刻意歪曲丑化中国人以博得外国人好感的现象。其次,虽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印记,但其中的中国元素却显得十分亲切自然,对于人物的塑造也颇具“中国味”。《功夫熊猫3》里的场景更是取自大熊猫之乡——成都的著名景点锦里和青城山,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观为影片增色不少,也让外国人间接领略了中国山河的美丽。

因此,要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筛选。通过调查发现,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更多集中在中国自然资源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引以为傲的哲学思想,处事之道,诸子百家和历史文化等相对较深刻的内容并不十分为外国人所熟知。由于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功夫”,并成为中国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酷炫的功夫招式和飞檐走壁的动作奇观是它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知道普通的中国人并不能飞檐走壁时,往往会产生失望之感,从而失去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我们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要选那些具有共识的元素,还要把我们从古至今所传承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解释给外国人听,如“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核在于“武德”而不是“武功”。这种解读并非是“送去主义”式的讨好,而是帮助外国人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调研显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品主动消费最多的是中文图书译作,这个比例达到了46.6%,其次是中国电影,比例为28.5%,位列第三的是中国的电视节目,比例为21.6%,这里有中国对外交流持续增长的因素在里面,但这些文化产品所造成了影响如何,最后外国人的评价如何,却没有完整的数据供查证。中国人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们尽管拥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演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但真正能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并让他们主动消费的文化产品却不多。

“刻板印象”是一个很难消除的东西,通过文化符号的方式输出本国文化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这样必然造成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误读。所以我们在传播的一开始,就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让外国人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们在实际制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却有不少的人迎合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中国人并不是还穿着长衫,内向保守,中国的女人也早已丢掉了裹脚布。关于文化产品的制造,是引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现今由中国人自主创造,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虽多,但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文化差异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何种方式生产我们的文化产品。我们要以传统文化走出去为契机,不仅要能够引起外国人的兴趣,还要引导他们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正能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应当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民间交流。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重点从体制和机制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和藩篱,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潜力,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播传统文化

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信息社会到来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在丰富着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传播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当前的网络传播存在着即时性强,信息量大,信息内容复杂的情况。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信息的极快速传播,并将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另一方面,各类信息聚集在一起,良莠不齐,容易误导人的思想,尤其是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近几年兴起的“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传声筒,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故而如何运用政策和文化的力量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扬新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是每一个文化人都应该懂得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造谣传谣,将造谣传谣者纳入法律处罚范围内,并打击关闭了一批三观不正,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公众号,网络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功利主义就像伺机而动的毒蛇随时准备侵蚀人们的精神。故而我们要从新媒体传播方式出发,深入了解其传播规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发挥更大效力。

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传声筒,移动技术的兴起,4G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随时随地传播文字、图片、视频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篇文字,观看图片和视频,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也使得深度阅读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思考也变得浪费时间,故而那些短篇的、浅显易懂又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字便借着便捷的传播平台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只是囿于象牙塔之中的阳春白雪,即使是深奥的思想也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深入浅出”是编写传播内容的最好方式,适当地运用漫画、动画等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式,不用说教的口吻,而是平等的口吻,适当的幽默语气,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在网络游戏、音乐和影视剧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既符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符合当下民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实踐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人忧虑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阅读带来的冲击,减少纸质书阅读,减少文字阅读,文化快餐化,思想浅薄化。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并且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继续存在。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它存在威胁就对其完全否定。2011年,大学生刘啸宇用200元钱拍摄的一段片长仅为6分钟的“微视频”——《天堂午餐》,讲述儿子为在天堂的母亲做饭并渐渐回忆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阐述了一个“尽孝要尽早”的道理,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竟达到了400万次的网络点击量。可见,新媒体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主流渠道,网络受众是愿意接受正能量的,关键在于所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人们的精神期许,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真正的文艺是人民的,象征着中国精神内核的筋骨和脊梁。只有坚持辩证的思维,坚持与人民的联系,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文化才能变为新文化,中国精神才会有新气象。

(责任编辑 王丽娟 付国英)

作者:刘芊芊

上一篇:酒店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知识产权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