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扭曲原因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素质如何。然而,当前紧张、扭曲的师生关系值得引起重视,师生应在相互尊重、相互发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引导下,构建人格平等、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生关系扭曲原因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生关系扭曲原因分析论文 篇1: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摘要: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失衡的文化诱因有两个:一是多元文化导致的价值取向混乱;二是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的学生道德扭曲。文化困境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小环境”;培养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榜样。

关键词:师生关系重塑;文化困境;社会文化建设

收稿日期:2012-05-22

基金项目:2009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09CY021)

作者简介:李思聪(198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廖巍(1984-),女,湖南娄底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师生关系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多年来的理论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变迁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且都可以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找到它的最终根源。

一言以蔽之,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变迁所处的时代场域是由中国社会空前规模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30余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30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不平衡是这个时代生产实践的基本特点。效率和逐利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被人为地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获得同步发展。由于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丑恶现象难以及时地被全部剔除,导致人们选择了对于不正当手段的屈从。因而寻求不正当优势地位便成为了一定范围内人们推崇的社会文化,而道德批判的声音却极易在辉煌的成就中被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关系主体自然会受到此种文化的浸染,高校师生关系的失衡也就成为了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的表征之一。因此,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绝不是仅在象牙塔中即可完成的。该过程注定是一个校园文化与世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博弈过程,同时还引发了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为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拓展了视野——依托社会文化建设推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民主、平等、尊重、和谐、交流、互动等特征,然而现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在转型中影响着高校传统师生关系的变迁。

一方面,世俗文化与市场伦理将高校师生关系异化为功利主义的校园现象。这是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对高校师生关系产生的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使单纯的师生关系沾染了浓厚的市场味道。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教育被大众视为是一种商业服务。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经费支付,便可获得这种服务,而学校和教师则成为了服务者。师生关系也似乎因此受到了市场的调节,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今,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或求考试过关,或求成绩良好,而对授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责任心却不甚在意。反过来,教师在学习方面亦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对于师生之间的这种“潜规则”他们也早已司空见惯。上述现象的形成虽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但这些明显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精神的做法,却与当下狭隘的市场逻辑十分契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对接。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为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发展和组织历练提供条件,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与市场主体之间直接对接的机会。这些机会与国家、学校所设立的奖、助学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学校园里宝贵的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自然需要采用竞争手段。然而,竞争模式的选择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社会文化就在这个节点上展示了它强大的影响力,商业伦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潜滋暗长,学生的关注点也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转移到接近影响稀缺资源配置的要素上来。不知从何时起,“学生干部”这个普通身份后面也附带了巨大的利益属性。学生社团这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平台,如今也沾染上了不少社会习气。有学者甚至撰文称,“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1]。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发展效率与发展品质之间的矛盾。规模、层次的快速扩张,使得高校的资源配置与制度建设无法保持同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于学校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滞后于知识传播方式的变革。如此种种,在客观上加剧了师生间关系的疏离,弱化了彼此间的信任。

首先,加剧了高校师生间关系的疏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高校的生师比严重失衡。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直接影响了师生间交流与互动的效能。另外,一些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另外,后喻文化的出现,让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虚拟的空间里,而不再关注教师的课堂说教[2]。再来看学校的日常管理,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3]。由于扩招的原因,很多高校的师生比远远超出了这一比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也只能接触到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生或少数骨干,很难与广大普通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交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具和数字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因此减少了现实人际交往,更有甚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次,使高校师生间的互信关系持续弱化。信息化、全球化催生的后喻文化的出现,致使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分析其原因,既有来自制度方面的,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有些教师把教学当副业,照本宣科,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学中的取向矛盾极易恶化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希望集中传授知识,而学生渴望减轻负担。在评价制度上,高校广泛采取学生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奖责教师的重要标准。于是,部分教师便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从而丧失了职业操守。此外,近些年来,“新读书无用论”已然抬头,人们对物质、权力和享乐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尊重。从表面上看,高校教师很受尊重,实际上大部分普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处境并不乐观,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话语权的持续弱化也削弱了学生对他们的认可度。而受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高等教育投入的回报偏低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也有所降低。近年来,90后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于信息时代的青年人,他们的利益诉求用老办法已然无法满足。然而,由于缺乏对个体利益诉求合理性的甄别能力,他们片面地追求获得独立的满足感,导致其与教师的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教师由此认为,90后大学生比80后更难管理。这种认识一旦形成,便会弱化高校师生间的互信关系。

二、文化困境:转型期师生关系失衡的文化诱因

研究表明,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失衡的原因有很多,转型期的文化困境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将其称之为文化诱因。它并非是导致师生关系失衡的决定性因素,但该文化因素中却蕴涵着道德价值的内容。本文拟由此展开对我国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思考。

在特定时代与社会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形成了以某种文化为主流评判方式的个人价值体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特征发生着快速变化,社会原有的、稳定的体系结构正逐步被打破,新的结构正在形成之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在社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文化的谱系变得紊乱了,出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状况,多元性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下中国,信仰多元化、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的危机展现了文化的困境[4]。在文化的困境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正经历从未有过的混乱和迷惘。学校作为文化继承、衍生、传播的载体,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固化了人特定的价值体系。高校作为正规教育体系中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场所,由文化转型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由此可见,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文化诱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其一,多元文化导致了价值取向的混乱。文化的多元性是全球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各文化支流交汇于开放的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本土文化便处于被动的状态,中西两种文化在中国呈现出了不对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引发了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在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中,人们的选择空间更加自由,其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使得社会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然而,迷惘和困惑也随之而来。伴随转型期社会分化的加速,人们的观念也在加速分化,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面临解体。在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下,一些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变得紊乱,西方价值观念开始蔓延。一般情况下,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为人们所选择和接受。作为“弄潮儿”的大学生,更乐于认同这些外来的价值观念,并愿意尝试一些外来的生活方式。高等教育本应传承主流文化,为学生在文化和价值的选择中指引方向。可在实际中,学生更多接受的只是知识的单向度传输和主旋律的单调说教——前者让大学生与文化的精髓渐行渐远,后者与现实中的不良风气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甚至让大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在理念、方式和内容方面,教育与其对象之间存在的需求矛盾,削弱了教育的实际效果。许多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中迷失了自己,进入了信仰的真空。他们感到“郁闷”和“迷茫”,无法明辨是非,缺乏明确的个人理想与奋斗目标,也无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与此同时,在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强势引导下,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娱乐化了,“唱唱跳跳、时尚个性、轻松享乐”比“课堂和先生”更具吸引力。在这场文化的拉锯战中,教师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教师同样也感到无所适从,并开始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丧失了信心,在职业道德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其二,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学生的道德发生了扭曲。在功利的驱使下,文化氛围变得异常浮躁。人们把对利益的追逐放在首位,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市场规则成了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业准则,仿佛一切都变成了利益交换的筹码,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之后,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价值观念置换,并呈现出了实用性和功利性,淡化了其对大学理想的追求。以往单纯的师生关系也蜕变为市场经济关系,被变相的利益交换关系所取代。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讲个人利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统统抛在脑后。过于功利的价值观影响了师生间的正常交往,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有些学生选择性地和某些教师进行交往,甚至不惜进行利益的交换。同时,功利文化也影响着知识的传授。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已不再是社会认同的“有用的知识”。一方面,工具理性让人们对科学推崇备至,重视对理工科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而人文知识恰是创造人类文明的精髓;另一方面,比起书本上的知识,各种“潜规则”才是社会公认的“有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就难以奏效。而文化困境同样能够导致教师自身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取向的迷茫,甚至会使他们落入功利的陷阱。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众对教师群体,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群体,在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的地位与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相符,无论在行政化的校园里,还是在功利化的社会上,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于是,很多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或逐利。这种“利”并非一定是物质上的收益,更多的是指为取悦学生而营造的大学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如宽松的课堂和考场的环境、考试难度的降低、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的放任等。貌似“和谐”的师生关系却是用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换来的,师道观念趋于现实。处在上述文化困境中,本该是纯洁的、充满感情和博爱精神的师生关系,已经转变为一种疏离的、功利的、不被认同和信任的关系。

三、文化困境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新思路

《决定》的出台对于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突出意义,就在于它提醒我们,任何孤立于社会文化改革之外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都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因而营造有利于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在文化困境中重塑高校师生关系,应合理利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契机,实现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突围”,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第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小环境”。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实践表明,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在社会思潮的波谲云诡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博弈的结果,决定了高校师生关系的走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一定的历史条件,而提升校园文化在博弈中的竞争力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小环境”,同样要受到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显得很空洞,建设过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并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阻碍了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应以文化建设为契机,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具生命力,增强青年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甄别能力。在具体方法上,应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小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在营造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决定》强调,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并在社会文化中“融入国民教育”的思想。高校要走出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困境,最终仍需要通过建设先进的社会文化来实现。高校作为集中承载社会先进知识的特殊部门,应该在文化建设中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培养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多年来,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加之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生伦理发生了动摇。因此,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高校师生关系正承受着“高校文化空壳化”的煎熬。一方面表现为无力面对现代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因失去了重塑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高校师生只能孤单地在多元文化中漂泊[5]。构筑高校师生关系文化根基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师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做出文化选择的标尺,也是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和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实现“美人之美”。《决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等词汇,是高校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力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师生应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培养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起点和钥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广大青年要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们是青年参与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当教师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思想武器时,师生双方将会在创新实践中完成双向互动,建立起一种彼此亲密、共创价值、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

第三,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榜样。在这场文化突围战中,教育者要先于受教育者甚至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者则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完成其社会价值观的重塑,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在这场由高校师生关系重塑所带来的文化突围战中,教师必须掌握主动权。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摒弃工具理性,重塑师德师风,用行动去践行先进文化。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成为先进文化的信仰者、建设者、鼓动者和实践者。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担负起《决定》所要求的“深入推进‘马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才能战胜其他腐朽的社会思潮[6]。

此外,还要协调好文化创新实践中的师生关系,确保师生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上述三项举措不是单纯的文化创新或传播,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异化的高校师生关系进行纠偏。所谓“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摘下自己的角色面具,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想适时、适度、自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避免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不平等、单向度、零沟通的问题,实现师生关系在实践中的重塑。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所在。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并非无“法”可依,而是原有办法和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早已被落后的社会文化无形地扭曲或异化了。 现存的有“法”不依或有“法”难依等问题,阻挡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文化建设入手,着力探讨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文化诱因,远比单纯检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具现实意义。套用《决定》中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便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fcd70100tsv1html?tj=1,新浪陈伟博客,2011-10-05

[2]李向辉游离与回归:高校师生关系嬗变的反思及重塑[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中国教育报,2006-08-01

[4]魏波现代性建构中的文化困境及其运行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3)

[5]柴江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困惑与路向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1(2)

[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责任编辑:张华〕

作者:李思聪 廖巍

师生关系扭曲原因分析论文 篇2:

浅议新型师生关系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素质如何。然而,当前紧张、扭曲的师生关系值得引起重视,师生应在相互尊重、相互发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引导下,构建人格平等、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人格平等 相互理解 构建方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素质如何。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浓厚的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合理的言行,都将成为学生观察、注意、模仿的对象。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主动地调节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过程既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

一、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向上的关系,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客体,是管辖的对象,是储存知识的容器,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老师习惯对学生发号施令,采用注入式灌输法,甚至常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是老师讲的话学生听不进去,老师要求的事学生不认真去做,以至产生对立情绪,互不理解,互不信任。

2.师生关系扭曲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动摇,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弱,更有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或是让家长请客送礼。表现在教育中对学生有亲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干部、评优等具体行为中,常夹杂教师本人的利益,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师生关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诚。

3.师生关系陌生

师生间本应该是亲密无间,可是现实中师生间好像有堵墙,学生从进校入班一直到放学,都有一套自己并不认可的规律束缚着他们,老师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学生也不愿和老师交往,见到老师不愿打招呼,学生有心事不愿找老师谈,有困难不愿找老师帮。

二、造成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

在谈到理想的师生关系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大家的共同愿望是:师生间应该“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可是现实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原因:

1.历史的原因

从理论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教师认为,老师就是老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所以在交往中,形成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表现有我说你听,我设计你活动,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结果是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独立性转化为逆反性。

2.社会的原因

以前,教师是社会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之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受教育的人口大大增加,文化层次迅速提高,相比之下,教师文化学历提高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平竞争、双向选择、价值趋向多元化等已成为时代特征之一,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学生身上有所反映。

3.教师的原因

首先表现为师德滑坡。教师忽略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用心与否,投入与否,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其次是教师观念落后。师生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教师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学生观,从而促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第三教育方法不得当,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体罚当作教育手段。加之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造成教师以学生作为宣泄对象。

4.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因此,多数学生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和挫折,造成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这些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同步和不协调,进而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不好。加之家长对孩子暴露出的问题教育不力,甚至明明是孩子错了,也要为他们争个理,这样就极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误解。

5.学生的原因

老师对一些性格倔强的学生,怕发生意外,想管而不敢管。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是认为教师拿他们没办法,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约束不了他们,给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师生关系。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及特点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体现出“共长、共生、共存、共创和共乐”的特点。笔者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相互理解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

1.新型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的关系

教育活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既然教师与学生之间靠“对话”来实现教育目的。而“对话”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的,因此学生只有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才能引导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所以,人格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2.新型师生关系是相互理解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人性的内在要求。尽管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有差异,但他们都渴望幸福,渴望成功,渴望被人理解,因此,教师千万不要把学生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而应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展示机会,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自主独立性。从心理学上看,理解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将心比心,被理解者与理解者在心理上相融,并获得归属感。换位思考,师生形成统一认识,学生有了对教师的归属感,才能与老师平等交流,从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形成健康人格。当然,理解的前提是师生彼此的关爱,理解的目的是相互尊重,理解的关键是交往。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要建立新型的生关系,不能责怪、苛求于任何一方,否则会走向极端。相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充分合作。

1.师生双方要相互尊重

没有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就谈不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一方来说,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一方来说,更要尊重教师,不光从言语上,还要在行动上表现出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即使与教师发生分歧时,也要本着尊重教师的原则,克制自己的情绪。

2.师生双方要相互发现

教师、学生都要注意对方平时的一言一行,从而发现对方身上的特点,发现“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就教师而言,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通过各种适当的方法来发现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就学生而言,要注意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发现教师身上的特点,从而“因材施学”。学生不光要学习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更要发现教师人格上的闪光点。如此一来,在相互发现中,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3.师生双方要相互了解

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尤其是初中的学生,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而且比较容易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

4.师生双方要相互信任

如果说相互尊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那么相互信任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设想,教师切莫把他们当成无稽之谈,而是要帮助他们探讨下去。对于学生来说,要充分相信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相关教学安排,配合教师的工作,不要没根据地怀疑教师的工作能力。

5.师生双方要相互引导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分歧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方法,而不要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走上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不要强迫学生,用千篇一律地“一刀切”武断地解决问题。作为学生来说,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引导教师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时尚,而不要顶撞教师,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只要师生双方做到相互引导,就可以在良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

作者:段德李

师生关系扭曲原因分析论文 篇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审视及思考

摘要: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问题原因分析、目前现状等方面重新审视和思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试图从管理体制、心理健康教育观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来找到解决当前学校心理教育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队伍建设

近几年虽然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但是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仍然非常严峻,很多老师在面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往往束手无策,所以重新审视和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新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对能否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等问题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从小的方面讲笔者试图通过该探究来指导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希望对其他学校有所启示。

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部分学校心理专业教师不能发挥专业作用,或沦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无法在专业上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门可罗雀,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有些心理咨询室和校医室合而为一。有些心理咨詢员由校医兼任,心理咨询员穿着白大褂,让学生望而却步。有些心理咨询室面积不够,功能设施不齐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有些地区负责管理和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级领导要么是负责管理校医、要么就是负责管理德育的领导兼任,缺乏专业性,而且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估和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有被边缘化的现象。

三、应对策略

1.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的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应该要做到以理服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理论教育和引导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掌握一个度,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给学生讲解一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渐渐对这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够按照这些理论规范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当然,教师也不能过于威严,应该要加强情与理的结合,多给学生一些关怀和关注,使得小学生能够感觉自己是被关怀的,从而能够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2.按要求不折不扣地上好心理健康课,保证课时

同时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去,各科教学都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要保质保量上好心理健康课,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典型事例分析、心理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个别谈心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接受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小学各科教师们的共同责任。各个学科的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动态的掌握,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要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成绩好时不自满,成绩不佳时不灰心,不失信心。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逐渐意识到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力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之所以会形成心理问题,除了外界的影响之外,学生自身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自己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当前很多小学生都对各种网络媒体的兴趣度较高,教师一再限制学生,反而会使得学生更加叛逆,出现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顺应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安排一些计算机课程,并且在计算机课程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上不仅有游戏,还有知识,还有学习的空间,从而可以渐渐缓解学生常见的各种问题。

3.加强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要解决小学生的问题,就应该要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小学生是好动的,因此加强实践教育,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实践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课外的引导才是教育的主要环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各种新的媒体工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协同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尽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平台,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组织一些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学校的微博公众账号、微信公众号、论坛、网络平台等等对小学生进行召集,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使得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放宽心态,从而防止心理出现扭曲。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发起话题讨论,让小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畅所欲言,将小学生凝聚在一起,对当前社会上热度较高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得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小学生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开拓视野,可以有效地防止小学生出现狭隘的视角和心理,从而将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降到最低。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不够自信、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真心、真情、真爱,创新教育方法,耐心观察小学生的一言一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效疏导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小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王晓堂

上一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论文下一篇:高效课堂下的初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