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控制论文

2022-04-16

从世界历史进化的轨迹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的发展每每关系到社会进步,乃至国运的兴衰。新闻传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之一部门,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其与产业界的密切关联,跟其他教育领域毫无二致。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与产业界特别是媒体业界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乃是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闻传播控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传播控制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数字化、互动方式多样、个体化的特征,并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针对新媒体传播新闻方式对新闻概念更新、新闻审核工作以及记者专业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体关系;新闻传播;

随着以网络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新闻传播的主客体提供了紧密沟通与交流的便捷通道,也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受众。如今,制造新闻的主体与接受新闻的受众都已经从传统媒体中划定的清晰界线中走了出来,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或客体发挥作用,这种新闻传播主客体上的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也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结合传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新闻传播未来发展,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中的热点课题。

1. 新媒体时代主要特征

1.1 互联网数字化

数字科技高速发展,不但带来了现代科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高度数字化,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数字型社会中,我们所熟知的新闻事件,几乎都是互联网新闻媒体传播平台发布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互联网数字化是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原本就是社会性动物,互联网数字化为我们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更广泛地社交圈,而且互联网匿名特性也很好地保护了所有用户的隐私,深处互联网数字化福利中的所有人都更加关注新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媒体,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言,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具人性化和符合人们的喜好与内在需求。

1.2 互动方式多样

在过去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受到接收、阅读不方便,缺少受众评价反馈信息以及覆盖面相对狭小的限制,导致了传统新闻传播范围小,影响力不足,新闻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提供的新闻传播方式中,新闻传播媒体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使制造和传播新聞的主体可以通过平台与新闻传播客体进行亲密互动,双方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各自的评价与看法,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1.3 个体化趋势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更加注重个体需求与个性化。新闻通过纸质媒介传播并没有甄别读者的差异性,对于有着不同需求的人来说,报纸上的新闻大多是对自己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的“无用新闻”。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收集和分析每个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个性化特征,形成针对个体的新闻推荐方案,上传新闻的人可以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投放板块,读者则可以在另一端自有选择板块内容,无论是新闻制作者还是阅读者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小对无效新闻内容的获取,提高新闻获取效率。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客体能都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与板块,个体化趋势的形成也是未来新媒体新闻传播不可逆的一大特征。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

近代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传播方式里的新闻传播者与读者受众关系基本处于固化状态,新闻传播者基本上掌握了主动权,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两者各自独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不再是一种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人群,普通的读者也能够掌握主动权,传播者与读者的关系由对立变成了统一,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不断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2.1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关系变迁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中,推动新闻活动开展的主要推力就是社会分工与工作事业性质,新闻的发现与及时进行文字编写转述,依靠的都是一群受过新闻媒体学专业训练的职业新闻传播者,普通人缺少专业文字功底,几乎难以编写出能通过新闻刊物审核的省市新闻,这也就导致了非新闻相关专业人士几乎无法胜任传统新闻传播者的角色,两者也就几乎不存在互换角色的可能,这也就形成了传统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对立状态。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媒介由报纸变成了如今遍布整个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软件,人们只需要轻触即可完成新闻的阅读与评论过程,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闻的发布不再强调专业人士的参与,而是为了符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鼓励普通人通过通俗易懂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推广与传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对立关系,逐渐变迁至如今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相统一的关系,大家已经几乎不再关注传统媒体的单向主导传播方式。在对当代新闻阅读者的获取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进行网上冲浪的方式接受到最近发生的新闻,这种变化完全改变了传播者、受众的关系,也证实了两者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2.2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拥有平等话语权

传统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者以从业者的角度为新闻集团服务,所筛选与编写的新闻文稿往往是站在符合公司及少数人利益的角度出发,绝对不会触碰红线,除了国家权威新闻媒体以外,读者与受众们只能洗耳恭听,难免会收到一些假新闻的影响。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由传统纸质媒体垄断的新闻市场,并且无论是新闻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按照各自的想法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当中,互换角色并交流想法,而且为了契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平台也会采纳能引起共鸣的新闻素材,这个过程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对话的平等性。

2.3 新闻受众的话语权增强

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的传播与推广依赖的是广大的群众基础,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新闻阅读方式,而且也带来了更为剧烈的同业竞争,新闻的传播只要不触犯法律与道德底线,几乎没有门槛限制,这就导致所有互联网中的新闻媒体平台会极为重视新闻阅读量与评论区的留言板块,新闻受众的阅读感受以及建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以及新闻素材类型的选取,所以说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2.4 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不受重视,新媒体特有的没有专业限制的传播方式,吸引了所有群体的关注,有各种其他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者以自己的方式去发掘及制造新闻,博取广大群众的共同关注,新闻工作者们共同开发新媒体的功能,并发展出了一批以直播生活新闻、热点新闻解读以及利用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新闻传播者,生活中新闻传播者的影响无处不在,甚至推动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常态化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脱离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方式自成一派,新闻传播主体依据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传播时,也附带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与强大生命力,从根本上优化了新闻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多样化发展。

3.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的影响

3.1 更新新闻传播理念

首先,重新赋予了新闻新的定义。新闻专业中传统新闻理论对新闻定义非常复杂,即要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的明显特征,还需要具有可传播性与价值显化性。新闻的传播本质与发布公告是相类似的,但是传统新闻传播较为格式化并有一定专业性。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新闻本体内涵,既能够附带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的主观评价,而且新闻的互动性更为强烈,一段社会性新闻往往会激发人们的讨论,不仅能实时发布新闻消息,而且从长期来看,也能帮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综合别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的看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像是社交网络的一种沟通与交流而不是单向的挑选与接受,使得新闻圈子用了小众、社群化的相关特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观与公开透明。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保守与刻板固化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激发公众的意识觉醒。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传统的传播会避免掉对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讨论,导致大众对于新闻的敏感度降低,新闻意识也会减弱,现实中面对新闻事件的发生,社会群体中就会出现沉默螺旋效应。而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交流与讨论,避免了大媒体平台控制舆论走向等问题,同时,网络传播方式中如果发生有掌控“多数意见”的评论发生影响到新闻发布者时,新闻发布者可以采取各种对应的措施来减轻群众的舆论压力,弱化新闻理论。

3.2 对新闻审核工作的影响

在很长的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活动中,负责新闻发布的审核工作都是媒体平台的工作人员或专业负责人、编辑等进行过程管控,至于新闻内容也全部由他们的主观评价进行取舍,新闻读者与受众们所看到的新闻内容与感想,很多时候都具有一定的被动属性。新媒体传播方式则彻底颠覆了这一过程,读者与受众的踊跃参与,使得新闻的内容与传播途径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从侧面来说更具理性与客观性。新媒体传播方式中,由于传播途径的巨变,猛烈的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格局,新闻读者更能够亲自参与到新闻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决定内容走向与传播方式,受众逐渐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充当了主角。以往仅凭一些以专业鉴定新闻内容为职业的审核工作者决定新闻内容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可见,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让新闻审核工作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新老媒体转换过程中,受到新闻传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化,一定程度上也为新闻审定提升了难度级别,倒逼受众强化新闻审定能力。一部分人认为当前新闻的传播依靠的仅仅只有网络新闻平台的发布功能,新闻审定人的作用可以忽略,事实上,互联网新媒体中包含了数据与信息量十分巨大,信息繁杂,处理非常繁琐,这不仅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新闻信息时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还要求能将复杂信息统筹整合运用的技能,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应的新媒体平台负责审核专业人士,更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还增大了新闻审核工作的难度,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主体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终端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的应用与普及,让所有人都有机会第一时间发掘或者转发身边的新闻事件,一些人为了吸引其他网民的关注,可能会制作故弄玄虚的内容传播谣言,这也导致新闻审核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及时与便利性,会迅速的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新浪、微信、QQ等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每日平均发布上千条新闻,群众基础条件加速新闻的广布,这时新闻审核人员的工作更突显出极端重要性。最后,由于互联网更新迭代十分迅速,导致现如今我国仍未有正式法律条文约束互联网新媒体新闻的传播,导致新闻内容审定的重任更多的压到了新闻审核专业人士身上。

3.3 对媒体记者的影响

传统媒体传播新闻过程中,记者承担了新闻现场的转述工作,与传统新闻定义所述类似的是,记者主要是用写实的方式对现场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报道,同样缺失了与受众互动的环节,缺少批判与继承,也就避免不了传统媒体记者进行垄断型新闻的报道,然而新媒体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在现场以口语化、聊天的方式进行报道的非媒体人,他们主要以短消息传播资讯,内容上也没有严格按照新闻写作要求描述,却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这就需要媒体记者更加深入尋常百姓生活中,以贴近群众的范式来提升自身能力。

3.4 对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的督导作用

当前新媒体时代为主流的背景条件之下,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行为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而互联网透明度也让监管平台能够迅速响应并督导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的稳定运行,降低网络新闻传播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同时能及时补救新闻传送事故。例如,近期新疆棉花事件,国外编造涉疆涉独的虚假新闻信息,发布在国外主流媒体平台上,国内网民义愤填膺,有理有据地回击国外不良信,外交部也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对国外舆论进行回应,最后迫使国外发布假新闻的主流媒体平台公开道歉,说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能够督导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确保新闻的准确性。

4. 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逐渐消除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线,极大地影响到了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审定工作、媒体记者业务能力等方面,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变迁带来的深度影响,从而助推新闻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李发.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90-190.

[2]陈勤.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44.

[3]肖琳婕.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8):216-216.

作者简介:董素青,河北保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电视和新媒体研究。

作者:董素青

新闻传播控制论文 篇2:

略论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

从世界历史进化的轨迹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的发展每每关系到社会进步,乃至国运的兴衰。新闻传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之一部门,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其与产业界的密切关联,跟其他教育领域毫无二致。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与产业界特别是媒体业界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乃是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产学合作是促进产学互利双赢的必要举措

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媒体业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两者合则互利双赢,分则皆蒙其害。站在学校的立场,就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而言,与产业界的合作至少在下面六个方面有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进步。

一是有助于学校吸纳社会资源,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对资金及其他物质条件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媒体业界,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而且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在学科分类的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属于人文科学,但其对技术的依赖,并不亚于一般的理工科。所以有人称新闻传播学为文科中的工科。要完全满足新闻传播教育的物质需求,单纯依靠政府、学校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拓宽视野,面向业界特别是媒体业界,通过与业界的合作吸纳社会资源,以弥补学校投入的不足。

二是有助于拓展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大学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厂。新闻传播教育的宗旨是向媒体业界输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否适应社会、业界的需求,能否占领专业人才市场的关键,与其说在培养过程结束之后,不如说是在培养过程之中。只有根据业界具体的人才需求,在培养过程中,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乃至课程讲授和实践安排,全面适应业界要求的品质和规格,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产学合作,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三是有助于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环节。新闻传播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质,社会要求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完善的能力结构。一般而言,知识问题基本上可以在校园内完成,能力问题在校园内充其量只能打下基础,更多的是要借助于媒体业界的专业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产学结合,没有业界的配合,新闻传播学院的在校学生就没有必要的专业实践平台。只有借助于这一平台,学生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才算是完整的。

四是有助于改善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的结构。毫无疑问,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是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不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欧美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院系,其学者型教授队伍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其办学水平的高低。但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决定了仅靠学者型的教师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充分地利用业界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吸收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结构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业界没有良好的合作机制,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五是有助于跟踪业界发展,聚焦热点问题。与其他行业对相关专业教育的推动一样,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也呈现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有利于拉近业界与学界的距离,有利于学界跟踪业界的发展,聚焦业界的热点问题,将学界的兴奋点与业界的焦点统一起来,为业界面临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引领传播业界的发展方向,提升业界与学界的合作水平。

六是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进占学术前沿。新闻传播院系与传播业界的合作,学界与业界兴奋点的契合,有利于学界掌握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术发展的新方向,占领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成功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受到这种教育的学生,自然眼界开阔、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得到业界的欢迎。

媒体业界与学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界的发展,又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平,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业界本身也有莫大的助益。如果某项合作,只对一方有利,而合作的另一方只有付出没有收益,那么这种合作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站在媒体业界的立场,与新闻传播学界的合作,对业界自身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借助学界的智力资源,咨商媒体发展战略。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对社会意识、民众生活、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同时,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日益扩张的文化产业,其经济实力及其改变社会的潜力也与日俱增。如何确定媒体未来的发展战略?怎样发挥媒体的建设性作用,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怎样才能保证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考虑这些战略课题,不仅需要实业家的商业天才和常人难及的直觉,更需要学者的理性思考。所以,在决定自己未来战略目标和具体策略时,媒体业界更需要外界的智力支持。而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正是媒介取之不尽的宝库。与学界联手,意味着打开了智慧之门。

其次是合作打造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中,人才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了决胜天下的资本。但是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的人才,在具体的规格上,是按照传播业界的最大公约数来制造的,他能够满足业界一般的普通需要,但未必能够满足某一媒体自身的特殊要求,而这种特殊要求往往是特色竞争不可或缺的。要拥有这样的特殊人才,必须与传播院系合作,向院系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的规格,这样,新闻传播院系才能为媒体量身定制,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变大规模生产为精细化生产。

其三是是解决业界的紧急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业界的竞争已超越了国家的范围臻于全球的规模,空前激烈。加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受众要求的多样化,新的困难、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会层出不穷。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和挑战。很显然,媒体这一努力也需要借助于学界的智慧。学者理性思考,及其作为局外人的冷静观察,完全有可能提出局中人难以想到的决策选项,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所以,仰仗学界的智力支持,有利于保证媒体在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其四是补充人力资源(实习生)。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通过向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满足传播院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延伸专业人才培养链;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生,又可以成为媒体业界急需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年轻的专业劳力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富有专业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敢于创新,勇于牺牲。他们的到来,既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又可以激活媒体内部的由老人控制的一汪死水,打破陈旧格局,解放生产力。

其五是媒体业界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富有强烈的挑战性。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业界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员工的工作适应将成为难题,要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员工间推广继续教育,即在岗职业培训,以保证员工们能与时俱进。由于职能的局限,媒体自身很难周全地规划和实施对员工的继续教育,而这正是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强项。依托传播院系,利用院系充沛的师资和其他学术资源,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质量高,而且投入低,综合费效比远比媒体自身进行要好得多。

可见,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媒体自身的收益并不比学校新闻传播院系少,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媒体和业界彼此互通有无,密切协作,是媒体也是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不仅提升了媒介产业的品质,也提高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准。

二、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不是产学双方出于一时冲动的偶然选择,而是势所必然。在市场化环境下,不论是媒介,还是传播院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单凭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必须不断地从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媒介和传播院系各有短长,在社会系统内完全能够彼此互补、相互协作。

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进程而言,产学合作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幼稚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媒体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传播教育还处于幼年阶段时,产学合作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空间局限于地区的范围。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和媒介产业的发展,主权国家的领土空间成了产学合作的基本平台。媒介和传播院系均可利用国家政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彼此合作,以延伸各自的生存空间。当全球化浪潮席卷大地,各主权国家都竞相融入全球体系时,传播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世界级的规模,其实力远非此前任何阶段所能比。全球一体化的背景,给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媒体企业和新闻传播院系不仅可以超越国家的政治地理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寻觅合作伙伴,而且其合作的力度也较此前大为加强。综观欧美各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正好印证了这一总的趋势。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起步较晚,其媒体产业的发展也远未达到西方同业的水平。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闻传播教育界产学合作的范围尚未超越本国的政治地理空间,基本上是在地区级或国家级的层面上进行的。同时,这种合作,大多呈现出自发性特征,缺乏整体的战略性的规划,缺乏整体的全局性合作。而以个体性的、零星的项目咨询,或单纯的实习基地建设、兼职教授为合作的主体。这种合作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需要,离业界的要求也有相当的距离,学界、业界都感受到了提升合作层次的强烈愿望。

怎样才能促进媒体业界和学界的相互合作,这是两者面临的共同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媒介业界和传播教育界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并且考虑到对方的需要和相关政策的限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基于支持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立场,采取有利于后者发展的具体政策。只有业界、学界和政府三者齐心,共同努力,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能提升到新的水平。

从新闻传播院系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解决产学合作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树立新的办学理念,确立开门办学的方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教育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事业,不是学校院系一家所能独立完成的。由于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的高度关联,传播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新闻传播教育的硬件投入远非一般文科教育所能比,加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须依赖业界提供的实习平台,学生的就业更是离不开业界,新闻传播院系实在是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树立开门办学的理念,向社会主要是向业界敞开大门,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业界的物质和人力支持,为新闻传播人才的成长,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其次,新闻传播院系在与业界合作时,必须牢记互利互惠的原则,致力于形成双赢的长效机制。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如果新闻传播院系只想向对方索取,不想自己付出,这种合作不可能持久下去。事实上,新闻传播院系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智力资源就是业界最为缺乏的。如果业界和学界能够彼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种合作就能为双方带来实际利益。从近年来产学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成功的经验是,业界付出物质资源,换取学界提供的金点子,而新闻传播院系主要付出的是智力资源,获得的却是自身发展急需的真金白银。虽然双方的付出和获取是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那就是通过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时刻注意,要想让对方能够持续地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能够为对方提供些什么。

其三,以传统方式的合作为基础,同时致力于开辟产学合作的新领域。产学合作的传统方式,是媒体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专业实习平台、为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业务师资、为传播专业学生提供正式工作岗位,或者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物质支持(如设立奖学金、研究基金等),而传播院系则是为媒体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承担媒体委托的研究课题、承担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等。这些方式在过去被证明是非常富有成效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方式仍将是新闻传播教育产学合作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院系和媒体业界还要努力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如媒体业界与院系联手,共同研究媒介格局变迁带来的影响,共同投资新的传播领域等,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会与时俱进,攀上新的阶梯。

另一方面,媒体业界也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员工的继续教育。同时,为了吸纳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媒体业界还要主动介入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到专业实习平台的维持、就业市场的开拓,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媒体业界在与新闻传播教育界合作时,也面临着与学界同样的问题。不仅要从合作中有所获取,更要有付出的准备和胸怀。面对学界的困境,媒体业界一毛不拔,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毋宁说,媒体更应该主动地表达自己支持教育事业的诚意和决心,以实际行动实现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承诺,从而维持学界、业界互利双赢的机制。

总之,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乃是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这种合作得以展开,不是没有条件的。媒体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产学合作本身的成本与效益,政策环境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合作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所以,促进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院系的产学合作,实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个方面、不同的视角整体地思考其总体战略与具体策略,只有这样,产学合作才能立足于切实稳健的平台,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张 昆

新闻传播控制论文 篇3:

新闻翻译的传播学视角及其影响

摘 要:本文尝试从新闻传播学科的角度,通过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五个方面对新闻翻译进行跨学科理论研究,以求探讨新闻传播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的影响和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新闻翻译的传播有效性。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媒介分析;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 cross-discipline approach, communication model of news translation, media study, audience and media effect

1. 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现状

各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同时对外传播的需求也日渐扩大。但与新闻翻译的迅猛势头形成对比的是此领域理论研究的匮乏。目前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在语言分析和翻译技巧的方面对新闻翻译的实践加以完善。面对这个跨学科的实践,在新闻传播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影响研究方面却显得相对缺失。新闻翻译的实践不仅仅是翻译的实践,也属于传播活动的范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必定对于这种类型的传播活动也会具有指导意义。

2. 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解读

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通过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解读。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这个模式图示如下:

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新闻翻译这种特定传播活动的过程模式。其过程可显示如下:

源语的首次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者新闻新闻媒介受传者效果

译语的再次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者新闻新闻媒介受传者效果

由此可见,新闻翻译的过程是同一内容在两种语言环境中的传播过程,研究如何完成最高质量的新闻翻译,除了具体的语言和翻译技巧外,研究如何在目标环境中获得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也是同等重要的环节。而要研究如何获得最佳传播效果,就得从这个过程模式所提示的传播研究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方面对新闻翻译的原始语言传播和目标语言传播做对比分析和研究,以求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获得最有效的传播效果。

3. 控制研究:新闻翻译的生态环境

新闻翻译既是两种社会环境中的传播活动,也是两种语言间的翻译活动。具有翻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新闻翻译人士在翻译前期准备工作中考察某源新闻和目标新闻的生态环境对于完成翻译工作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我们可以将这种研究称为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

新闻的生态环境大体可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郭庆光,1999:130)控制研究对新闻翻译的意义在于新闻传播是在各种制约因素下形成的社会活动,因此了解两种语言的生态环境将让译者明白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环境下的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常常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在对新闻形成的背景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对新闻的具体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的情况下,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把握源新闻和目标新闻的异同。比较而言,新闻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等社会性比较强的翻译类别比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社会性较弱的翻译类别更需要分析和了解翻译的生态环境。

4. 内容分析:新闻传播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播环境对新闻的制约和影响是宏观的,是否选择报道某一事件,报道具体方式的差异,都显示了内容后面更深层次,就是新闻传播观念的差异。对传媒性质、传媒功能、新闻真实观、新闻传播观、新闻价值观和新闻宣传观等各类传播观念的差异造成了新闻传播内容的具体差异,了解各类新闻传播观念的差异对于游走于各种语言不同内容新闻的翻译者来说是必要而且重要的。(童兵,2002)

变译理论是近来研究新闻翻译技巧方面从翻译学的角度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变译理论应用到新闻传播的领域则与编辑的概念类似。(许明武,2003:85)这说明新闻翻译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社会功能的应用型翻译是具有编译特点的翻译类型。由于上诉各种新闻传播观念的差异,从事新闻翻译的人士几乎都会考虑源新闻在目标新闻环境下的实际应用问题,用变译的方式解决因新闻传播观念差异而可能带来的“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个合格的新闻翻译人员应该明白新闻传播是在一定制度制约下的社会活动,能够在具体的新闻翻译实践中懂得如何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中根据新闻观的差异调整翻译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翻译过程中为什么要变译,变译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都可以在对传播学的内容分析的了解之上获得一些依据了。

5. 媒介分析:媒介的类型特点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的论断“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转引自郭庆光,1999:148)揭示了传播媒介本身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个合格的新闻翻译人员应该对每种媒介类型和特点有更加系统的认识,例如不同媒介语言的特点,电视语言和广播语言不同,与报刊语言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系统地认识新闻传播媒介的特点将有助于翻译人员在跨媒介类型翻译的任务中更有效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语言的新闻,例如将原来是报纸上发表的新闻翻译成能够配合影像的电视新闻语言;又或是翻译成没有图像配合但适合听众的广播新闻。

传播学中的“把关”理论推断媒介组织在把新闻信息源传播给大众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把关的过程,媒介组织内部存在一系列的把关环节,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郭庆光,1999:162)在这个环节中,记者是决定哪些信息写成新闻的把关人,编辑是决定哪些新闻得到传播机会的把关人,而新闻翻译人员是决定了新闻的选择和翻译方式的把关人。就新闻翻译的角度而言,对某媒介组织的具体认识,例如其性质和功能、市场定位、传播目的、编辑方针等,将会深刻地影响译者的新闻选取和翻译过程,也即是影响新闻翻译的把关过程。

6. 受众与效果分析:新闻翻译的针对性和效果

鉴于新闻翻译活动同时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传播效果也是评判新闻翻译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研究如何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受众与效果分析早已成为传播学非常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最早期的传播研究对传播受众的认识是被动的,认为受众个人在有组织的传播活动面前是被动接受,缺乏抵抗力的,这就是早期的“子弹论”、“皮下注射论”等,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郭庆光,1999:193)这个时期的传播活动采取的策略是把自己固有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不加区分地覆盖任何地区的受众。

随后,传播学上的“有限效果论”揭示了传播的效果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和受众属性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传播主体的良好形象和可信度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对受众属性与传播效果关系的研究表明受众的统计学属性,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众的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人格性格特点,个人经验和经历等所有属性共同决定了受众对媒介和信息的态度和看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郭庆光,1999:209)

这些研究对新闻翻译实践的意义在于,翻译人员在了解这些研究理论之后会在翻译实践中重视翻译(传播)技巧和翻译(传播)受众对实际效果的影响,在对源新闻和目标新闻的受众属性进行比较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最合适目标受众的翻译策略,因此对传播受众和效果的了解应该成为新闻翻译实践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同一篇某通讯社的新闻在为受众构成和属性完全不同的媒介组织翻译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成型的译稿会力求最符合特定受众的需求,不同属性的受众会对新闻的深度、角度、侧重,对语言的类型都有特定的偏好和需求。而源新闻针对其受众属性的部分在翻译时得从目标受众的需求重新考虑,力求使目标新闻能在目标受众中间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受众和效果分析在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领域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通过新闻翻译传播中国的实践中,对传播受众和效果的重视和分析显然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摸索也是中国许多从事新闻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学者一直致力改善和发展的课题,例如,“淡化宣传腔”,“文化差异内容多求同,重释异,少对抗”,“尊重外国人接受传媒的心理”等(翟树耀,2001)对外传播具体策略的提出正是鲜明地反映了从业人员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的重视。

7. 结语

本文仅仅就新闻翻译这种应用翻译背后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做了一些宏观的探讨,企图从跨学科的这种新角度来尝试加强应用翻译理论的建设。在这个基本理论架构形成后,研究这些相关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如何具体地在应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影响,既而积累出更多的规则、方法和策略,则还需要大量地结合两门学科的翻译实践和总结。

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新闻翻译同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外事翻译等其它实用文体翻译一样,在社会实践中早已经是广泛而深入的了。在常年的翻译实践中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技巧,策略和翻译方法,但应用翻译领域的理论总结对比其实践程度来说是相对薄弱的,已开展的多数也是从语言学,翻译学的角度进行系统建立。但实用文体翻译大部分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活动,探讨非语言领域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对翻译的影响是一种用跨学科的理论补充,充实和构建应用翻译理论的有趣尝试。这种尝试的另一层意义在于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了翻译学与其它学科结合培养应用翻译人才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郭可. 当代对外传播[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0,148,162,193,209.

刘其中. 新闻翻译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训成. 新闻英文编译[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童兵. 比较新闻传播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85.

翟树耀. 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唐佳梅

上一篇:防雷通信设施论文下一篇:大学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