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2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大工业生产模式、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在工业产业中,而且在农业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农业技术工业化几乎成为农业发展不言自明的必经之路。然而,农业技术不顾农业产业特点而单纯地、全盘地工业化,造成了农业发展的种种困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 要:从宁国市畜禽养殖业和商品有机肥产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商品有机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找出了制约商品有机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有机肥;畜禽粪便;现状;发展对策

近年来,宁国市畜禽养殖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肉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但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畜禽粪便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障碍因子。以2013年为例,全市规模化养殖业饲养量:猪约32万头,年产粪尿约35万t;羊约0.8万只,年产粪约0.8万t;家禽约3 500万只,年产粪约88.2万t,也就是说,全市养殖业每年会产生124万t畜禽粪便。按照4∶1耕地比例制作有机肥,每年可生产31万t有机肥,按宁国市现有1.93万hm2耕地面积计算,可为每667m2耕地提供1.07t有机肥。事实上,全市商品有机肥年使用量不上万t,如此大量的畜禽粪便,在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一方面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各种畜禽的健康生长和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产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施用有机肥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就有杀草肥田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的大量涌现和普遍应用,人们曾一度对有机肥重视不够,施用面积逐渐减少,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导致有机肥的使用量呈逐年下降。长此以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致使土壤板结,甚至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化肥利用率降低,施肥效益递减,农产品品质下降,成为制约粮食单产提高和品质改善的“瓶颈”因素。近年来,商品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主要与当前提倡和鼓励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生产现状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生产起步于2008年,截至2013年12月,全市现有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企业4个,设计生产能力年10万t左右。分为以下3种类型:理以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不含有特定效应微生物)的精致有机肥;二是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三是产品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从有机肥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来看,我市有机肥生产企业年生产量小,一般在1万t~5万t。从有机肥生产企业设计来看,安徽太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t,可实际年生产能力仅2万t左右;宁国市奕盛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明华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正处在起步研发、小规模生产阶段。

1.2 生产原料与使用现状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有畜禽粪便、山核桃蒲壳、竹笋壳、农作物秸秆、中药材的下脚料等。从应用的作物来看,主要是山核桃、有机水稻、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还有一部分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用到花卉苗木、瓜果等作物。近几年,由于宁国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有机肥的使用,商品有机肥应用数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宁国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已由2008年的刚刚起步发展到2013年已接近1万t。

2 发展商品有机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重要性 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包括除化肥以外一切可作肥料的物质,通常以人畜粪尿、农作物秸秆、绿肥为主。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均衡,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改土,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又能供应作物养分,特别是对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而生产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球第六次饮食文化变革是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求日益增加。而有机肥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础,要形成和推动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必须首先解决有机肥问题,重点是改革传统有机肥的制造及使用方式,其根本出路是实现有机肥生产的工厂化、产品的高效化和商品化,以达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进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保证我国农业与国际的接轨。因此,加强有机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必要性 有机肥的有机质在土壤中被分解之后,除了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外,所产生的有机酸、糖类、酚类及含氮、硫的杂环化合物都是些活性基团,易与重金属钾离子和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和鳌合物,从而提高钾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减少流失,同时也降低了重金属的危害性。另外,有机酸也增加了土壤中难溶磷酸盐的可溶性,提高了磷的肥效。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分解所生成的有机质与土壤形成的团粒结构,可使粘性土壤疏松,砂性土壤形成土壤团粒,从而增强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提高保水、保肥和保地温的能力。因此,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对提高地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迫切性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惊人,目前畜禽粪便的出路主要有制作沼气、有机肥、发电、饲料,但是制作沼气后的沼渣还需要二次处理,用作发电成本太高,作为水产养殖饲料会污染水体。可见,畜禽粪便的最好出路是制作商品有机肥,进入农田,实现废弃物资源合理利用,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对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土培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因此,将畜禽粪便经处理制作商品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刻不容缓。

3 制约商品有机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不足 虽然国家农业部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时已同步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农业技术部门也一再强调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但宁国市目前只有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产区的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有所提高,大多数的农民还是单纯追求高含量化肥所带来的短期效果,也就是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

3.2 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不过关 目前,我市有机肥商品化生产虽初具规模,但商品有机肥农田的大规模施用尚未普及。其根本原因是有机肥产业集中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水平与无机肥料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宁国市甚至全省的无机化肥领域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而有机肥生产这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缺乏品牌且影响力与化肥相比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哪个有机肥品牌可以统领一方有机肥市场。相反,有的有机肥企业设备简陋、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农民对有机肥质量和肥效产生怀疑,进而也影响了有机肥的推广。有机肥的主要原料畜禽粪便,本身含有大肠杆菌、蛔虫卵等有害成分,同时是各种有毒有害菌群生长的“温床”。因此,有机肥生产要充分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该类有机肥在农田进行二次发酵,导致农作物烧根烧苗。宁国市甚至全省现有有机肥生产企业,大多缺少技术支持,设备简陋,肥料效果不明显,烧苗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民对商品有机肥不太信任。

3.3 畜禽粪便中含有重金属成分 在现有畜禽养殖业范围内,不少企业为了加快畜禽生长,控制并减少畜禽发病,在饲料中加入含砷物质,这种具有毒性的元素随饲料进入动物体内,一部分被动物吸收,一部分被排泄出来。这种现象已在社会一定范围内被知晓,特别是规模化种植蔬菜大户对此类有机肥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

3.4 使用商品有机肥增加农户成本 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在同等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无法显现;如要达到无机肥的增产效果,使用量至少要达到无机肥的6倍以上,虽合格的有机肥每t生产成本价是无机肥的1/3,但折合单位面积投入,有机肥是无机肥2倍以上。对此,农民无法接受。

4 对策建议

4.1 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研发 各级各地要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等机构的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有机肥生产和无害化处理科研水平,加快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有机肥使用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加大有机肥使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农业部门、生产企业和广大经销商等有关单位要正确引导农民、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在搞好经济作物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做好大田农作物有机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4.3 争取领导重视,推动有机肥生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部门特别是土肥、畜牧部门要积极建言献策,力争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促进畜禽粪便资源肥料化工作尽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按有机肥生产企业在本省实际销售的有机肥数量进行补贴,促进畜禽粪便资源的利用和有机肥生产的发展。

4.4 强化市场管理,严禁假冒伪劣有机肥进入市场 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的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农业部门更要肩负起农业投入品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加强有机肥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有机肥流入市场,保护名优有机肥品牌,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有机肥。 (责编:张宏民)

作者:姚俭德 洪银银 王啟苗

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及其解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大工业生产模式、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在工业产业中,而且在农业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农业技术工业化几乎成为农业发展不言自明的必经之路。然而,农业技术不顾农业产业特点而单纯地、全盘地工业化,造成了农业发展的种种困境。农业技术发展要避免唯工业化,要以农业生产的自身客观规律为准绳.在合自然的自然观、相关社会建制和“适度技术”等基础上,以谋划农业技术的工业化。

[关键词]农业技术;工业化;农业发展;技术进步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导致农业耕作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农业新技术尤其是杂交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不断地走向工业化的道路,“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1],农业技术工业化似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业化的模式谋划农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为核心,用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先进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生产的方式,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取代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本文更多地把工业化理解为为了追求经济目的,发生在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工具、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引起的农业本身及其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具有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的特点[2],工业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方面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业化模式谋划农业的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即工业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工业产业模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工业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等。从实质上看,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上,从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工具、畜力过渡到使用自动化的、功率庞大的大机器,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实行联合作业和自动控制,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第二,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在“生态上以逐渐简化的种群来取代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系统,在技术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驱动的理化技术系统取代人、畜力驱动的手工工具与传统农艺,在经济上或是以附属于工业资本的日趋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农业取代附属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3]。机械、能源、科学技术的密集投放,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农业不再是劳力集约,而成为资本、技术、知识集约的产业。因此,农业技术工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变革过程。

第三,在认识上从以经验为主的认识模式转化为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农业科学理论。认识、预测、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工业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农药、利用矿物能源的机械的大量投入,依赖石化能和化学产品,造成了特定农业生物的专业化、单作化、连片化和多头(羽)化。

第五,工业化的农业技术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农业外部投入与农业产出比的最大化,导致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来以有机循环为主的有机农业变为依靠无机投放的无机农业,动力系统、土地的营养平衡、病虫害防治都靠无机的方法来维持。

由此看来,农业技术工业化表现在动力强大、突破了客观自然的限制、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征服,工业化农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经验型知识结成统一整体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知识整合体系。

二、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已经使工业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人们相信工业是先进部门,农业是落后部门,农业迟早要工业化,农业技术迟早要工业技术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钢铁和塑料取代,人们恨不能用工业合成物来代替食品。然而工业技术理论体系忽视了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联系,无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论。农业技术工业化过分单纯地接受了工业技术理论,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地采取了这些生物成长自然过程以外的技术措施,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面临着停滞或者倒退的危险。工业化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观念等方面不顾农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1、工业技术理论体系的缺陷

工业技术理论从根本上拒绝生物性和整体性[4],表现为:

第一,工业技术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生态学这一基础。农业技术与生物有机体打交道,农业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环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机系统,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健康。

第二.工业技术的建造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一些新技术虽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应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农药[5]

第三,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而线性的、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最节约的,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运行模式。

第四,工业技术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意味着

对自然加以统治。

2、农业技术工业化政策的偏差

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业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化肥、农药、排水系统、过度开垦和销毁森林、减少轮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加速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农业景观破坏[6]。工业化农业技术还造成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断,“农业重新与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长因素相互联系。要求技术重新本地化。……因此,农业的可持续性将再次要求‘技艺的本地化’;也就是说,重新发明和评价‘农耕的技艺’”[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状况、不同的劳动技巧、不同的劳动过程和不同的农业产品,工业化农业技术政策鼓励割裂农业的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地域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中不仅关注普遍规则的应用、生产过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具体回应。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经济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偏差

工业化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表现为它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代表工作的潜力,是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的。一旦这些资源减少,资本本身就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经济中存在着一种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强烈趋势。资本和劳动都可生产出财富,但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当然,资本并不都是罪恶,它同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许多方面。工业化农业生产是靠能源密集型机器和灌溉系统来进行的,并且使用大剂量的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平衡,并在我们的食物中产生出有毒的化学物质。然后食品工业又把农产品变成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作广告的食品,然后再长途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级市场去出售,所有这一切都要过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价格飞涨。动物养殖也是同样的情况,它受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力推动,因为生产单位动物蛋白比生产单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工业,它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能源、技术、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原材料及其它许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战争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会使农业遭受破坏一样,经济生产活动的紊乱也同样会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农业生产手段越精细,其遭毁坏的危险就越大”[8]。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供人消费而是喂养了供人吃的家禽,结果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平衡,进而导致肥胖和不健康,从而又引起了保健费用的上涨。

4、工业化大型化、高效化观念的偏差

工业化更多地强调大型化,机械化系统的最伟大之处是通过规模化获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着更大的输出,输出越大越好,但这并不符合生物系统的有机特点,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规模服从于功能[9]。机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胜法宝,而且由于工业化的特点,“对自然界的统治的规模。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大很多,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10]。工业化农业技术所产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三、农业技术工业化困境的解径

1、纠正技术理性的偏差

技术理性是指围绕着技术实践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12]

正是由于技术理性,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也正是由于技术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统治社会的权威,进一步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理性主义以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技术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问题,而这种非理性世界是内在于个体的,它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理性主义的极度发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严重危机,使人类迷失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技术虽然延伸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相适应,但人的很多生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约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场上一个可计量的市场价值物,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部件。技术理性追求效率,在这种思维方式盛行的情况下,人们所注重的将是效率与计划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价值。人类从蒙昧中解放出来,却又被理性自身的创造物——机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对于技术理性,“不应该成为霸权主义理性,陷入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13],也不应成为禁锢人类发展、离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而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指导农业技术向合社会目的的方向发展。

2、健全相关社会制度

首先,加快技术发展和技术预测。要清醒地认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技术设计时消除或减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选择合社会目的的农业技术。为了消除化学化农法或工业化农法,摆脱现代农业的困境,削弱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就要选择生态化的、绿色化的、适用的技术,摆脱对工业技术的崇拜而不回避技术的发展。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能回避问题。西方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所谓“替代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等,我国也在积极尝试以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为基础的高新农业技术园区的试验。其共同信念是,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与自然相对抗;农业生态体系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土壤的培肥;重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持久的农业生产力。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异化带来的弊端,除了寻找现代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现代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过度伤害之外,更关键是超越传统自然观,破除工业技术万能的幻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协调和均衡的机制,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去自觉地实现一种“均衡”的发展,实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该尽量遵循自然流动、循环的规律,减少对农业生物体生长方式的改变,减少化学物质等人造物的投入,尽量保持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为人类

的知识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技术的预测也越来越明确,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发展观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化。另外,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协调,必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代农业技术达到这种“均衡”,异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术研发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可能采用的技术,还要分析其使用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等,通过研究分析决定是否选用该项技术或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评价是测定农业技术的功能属性,对研究、发展、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者进行农业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社会公众评价是将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向社会公众进行告知,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行使,减少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和排斥。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必须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前面分析过农业技术的功能,农业产品是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社会后果不仅要通过专业研究评价机构的评价,还要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还要通过社会、生态、人文伦理的评价;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进行中长期评价;不仅要进行积极效益的评价还要进行负效应和风险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效应,降低技术的风险性,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立法。新技术研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新的农业时代开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夹带着无限的未知与危险。新技术可能使未来社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加集中,拥有高技术、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与信息匮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体系更易受到破坏,人们的落伍感、代沟感、贫乏感、差距感会加强,挑战频繁而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起码是瞬时的混乱局面将难以避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引导和规范,防止滥用、误用技术。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药使用规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规、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法等。

3、“适度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是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技术负效应,如前面谈到的化肥技术负效应。选择适度技术避免了单纯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密植技术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茎杆越细,越易倒伏。密植与倒伏是密植技术中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培养矮株品种抗倒伏,而植株过矮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适度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合理密植,又要考虑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适度技术的应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证农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状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如巨型猪、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变了生物体原有的生物性状,不仅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对公众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适度技术不是单项技术的使用,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体系既包括种养技术,又包括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适度技术也要在各个单项技术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著,伍况普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p480.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p152.

[3]邓宏海.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曾欢.浅析生态技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1998(专辑):p183.

[5][美]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p15.

[6]Joy Ogaji.Ssu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UK[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7):p253-270.

[7]Van der Ploeg.Th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ity:technolo-gy and labour in modem agriculture[A].T.Marsden.UnevenDevelopment and the Rural Labour Process[C].London:DavidFulton Publisher,1992.p37.

[8][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p277.

[9]Peter.Drucker.Post-Capitalist Society [M].New York:HarperBusiness,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19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91.

[11]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595.

[12]李凌村等.技术异化的生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7(4):p126.

[13]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M].哲学研究,2006(5):p112.

[收稿日期]2006-12-22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05B0l8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512230)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胡晓兵(1964-),男,湖南耒阳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技术与社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胡晓兵

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 篇3:

历史视域中的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作者简介]黄顺基(1925-),广西昭平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

[关键词] 牛顿科学革命;工业技术革命;近代科学的哲学问题;工业技术的社会问题

[摘 要] 本文从推动近代历史进程的两大事件——17世纪牛顿科学革命与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出发,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产生和形成的理论依据,以及以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从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必将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丰富与发展。

一、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同科学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恩格斯曾经指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主要是牛顿的机械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因而,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要以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为依据,对它们进行批判与分析。

牛顿科学革命开辟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道路,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从此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其中以力学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等人以及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统一在几条力学定律中,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学的大综合。

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它成为后来力学与物理学发展的基础,现代科学革命的旗手爱因斯坦满怀崇敬的心情,高度赞扬牛顿这位杰出的人物,指出:在牛顿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思想、研究和实践方向”。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成果,它开创了科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表明了近代科学不同于古代科学的根本特点是:它是实验的科学,它的方法是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主要的理性方法。

牛顿力学不仅为力学科学创造了一个逻辑上令人满意的基础,“而且直到19世纪末,它一直是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个工作者的纲领。一切物理事件都要追溯到那些服从牛顿运动定律的物体,这只要把力的定律加以扩充,使之适应于被考察的情况就行了”。

正是在牛顿力学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与之相适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按照这种观点:“外在世界的客体,是由相互作用着的不变的质点组成的。作用在这些质点上的力是已知的,质点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所有观察到的现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质点的运动”。这样,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被否定了,形成了盛行两个多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这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历史只是在空间中扩张的观点。

19世纪初,黑格尔批判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提出了系统的辩证法,“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在《自然哲学》(1817年)中,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无机界向有机界的发展和转化,有机界向生命界的发展和转化。这表明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人,他的著作是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但是,黑格尔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因为他认为“精神、思想、观念是本原的东西,而现实世界只是观念的摹写”。因而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仍然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其中有牛顿所说的永恒的天体和林耐所说的不变的有机物种”。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面临自然科学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变革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揭示出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变革主要是:

1.康德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弥漫物质(星云),由于吸引而不断凝聚,由于排斥而发生旋转运动,从最初的混沌状态中逐步发展成的、有秩序的天体系统。“星云假说”否定了牛顿的神的“第一推动”,不仅为现代天体演化学奠定了基础,而且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进步。恩格斯高度评价说: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

2.赖尔的地质“渐变论”。赖尔认为,地球表面的变迁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而引起的,这些自然力包括雨水、河流、泉水、洋流、潮汐、冰雪等的水成作用和火山、地震等的火成作用。正是在水成作用与火成作用这两种自然力的长期缓慢的综合作用下使地球的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赖尔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

3.迈尔、焦耳等人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迈尔最早从研究动物热的来源得到启发,指出,位能、动能和热可以相互转化,后来他又进一步论证了机械能、热、化学能、电磁能、光能和辐射的相互转化。与此同时,两位科学家:一位是焦耳,对各种物理力特别是电力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他的热的机械当量实验,不仅确定了电流中的所谓“电动力”的机械当量和热当量,而且还证明了它和电池中的化学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完全等价的;另一位是格罗夫,他指出:一切所谓的物理力(能量),即机械力(机械能)、热、光、电、磁,甚至还有所谓化学力(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能量)的消失。此外,还有其他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当时物理学家大多强调量的“守恒”,而恩格斯则突出地强调质的“转化”,第一个把这条定律表述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恩格斯称这一定律的发现是物理学中划时代的发现。

4.维勒的人工合成尿素。化学家维勒从氰和氨水这两种无机物相互作用中得到两种有机物:草酸和尿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此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门德列耶夫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提出,把被割裂的两个重要化学部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统一起来了,开辟了不断地从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由简单有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的途径。这些重大成果,不仅有力地冲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且沉重地打击了那种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细胞中受一种神秘的“生命力”作用才能形成的唯心主义观点。恩格斯总结道,化学领域的这些重大发现证明了化学定律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同样适用

的,并且把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起来了。

5.施莱登与施旺的细胞学说。施莱登用显微镜研究显花植物的结构和胚胎发育,发现了植物细胞。他指出:低等植物全由一个细胞组成,而高等植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施旺从事动物胚胎、组织的研究工作,发现动物是由动物细胞组成的,据此他明确宣称:区分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界线被撤除了。恩格斯高度评价细胞发现的哲学意义,认为有了细胞的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长期的科学研究,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1)物种不是固定不变的,亲代与子孙、个体与个体都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变异,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和共有的特性;(2)动植物普遍存在繁殖过剩的现象,造成了激烈的生存斗争,只有适宜于生存的变异的个体才能在斗争中保存下来,这就是“适者生存”;(3)那种有利于生存的微小的变异,通过世代的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逐渐发生形状分歧,最后形成适应新环境的新物种,这就是“自然选择”。物种的产生和生物的进化就是通过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而实现的。这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由来,是生物界发展的规律。

以生物进化论为依据,恩格斯指出:由于有机界领域内固定的分类界限一一消失了,自然界中的对立和区别,便只具有相对意义,它们的固定性和绝对意义是形而上学的思维强加给它们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证明了“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辩证法“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正是在自然科学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并且根据当时自然科学革命的成就,描绘出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阐明了自然界中的天体演化、地球演化、生命演化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声言:他们建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真理开辟道路;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辩证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二、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自然发展史的概括与总结,那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则是对社会发展史的概括与总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自然史与人类史是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联系的中间环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因为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从自然界那里取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所以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技术,揭示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人的直接的生活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把技术和科学结合,从此科学并入了生产过程,技术与科学不仅成为联系自然史与人类史的中间环节,而且成为变革自然和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技术改变自然的革命力量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工具上,因为劳动工具“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劳动工具的变革,研究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原理。

1.技术是社会发展史的指示器。马克思认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注意到自然工艺史,即注意到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至于社会工艺史,即:在人类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器官(劳动工具)的形成史,它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组织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工艺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社会工艺史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后者揭示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关系,标志着社会生产的不同历史时代,因而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标志,“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2.技术革命划分了不同的社会生产形态时期。技术革命归根结底是劳动工具的革命,新的劳动工具引起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工具机为起点,最后发展成为由发动机,由传动机构、工具机组成的机器。机器是新型劳动工具,它以蒸汽动力代替人力,以工具机代替手工工具。机器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物化。技术发展史证明:“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机器这种划时代的劳动工具,是工业社会特有的生产资料;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是工业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就是以科学技术代替经验成规,因而机器的生产力大大超过手工工具的生产力。资产阶级正是由于掌握了机器大工业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在它统治不到一百年里,就把人类社会从保守、闭塞、落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创新、开放、进步的工业社会。

3.技术革命引发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是无声无息地进行的,它引起产业革命,最终导致社会革命,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代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是以英国为代表,研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

4.技术革命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分工的变化:原始社会末期的农业技术革命,引起两次社会大分工,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分工,导致了产品的交换的产生;另一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开始“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但在当时的技术与分工的条件下,这不过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市场结构极为简单,除了城市市井,主要是集市;市场功能主要是自给性生产之外的部分产品的交换。

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分工、协作与手工工具革新的基础上,产生了以机器为中心的工业体系,空前地扩大了社会的分工

和工厂内部的分工,把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商品生产成为“标准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它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因为需要不断增长,满足需要的商品生产就必然越来越专门化,各个专门的生产过程便越来越分裂为独立的生产过程。

由此可见,技术革命,新技术的诞生,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与加深,劳动者只能从事一个工种,而他的需要却是多方面的,这就必然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分裂,要把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因而市场“成为人类生活的巨大中心”。市场的功能不仅联系生产与消费,而且通过调节流通过程来调节生产与消费,调节市场经济的每一个领域。市场的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在保证经济正常运行中起基础作用,因而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它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马克思对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总过程,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主是资本范畴的人格化,他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正是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他还从资本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商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结构,阐释了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市场结构,极大地提高商品的质量,同时降低商品的成本,因而技术进步与市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规律。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功能,指出市场通过它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调节各个方面经济利益,调剂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而发挥它的基本功能,这就是:(1)激励先进,促进生产。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2)优化资源配置。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市场为导向,规划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这样,经济资源根据价格信号,不断地从价低利微的部门转移到价高利大的部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3)制衡供求,调节经济结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根据市场价格的涨落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各个生产部门、各个企业大体上根据市场需要来分配劳动,使社会生产和市场需要之间保持应有的平衡。

应该指出,国家调节市场的手段——经济杠杆,是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通过调节物质利益关系,引导经济活动,达到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经济手段。要从根本上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完善,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的规律,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必须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1.近代科学革命提出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建立在科学革命伟大成果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回答了近代科学革命提出的重大问题。

第一,关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分析了培根经验论与笛卡儿唯理论关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成果,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正确地回答了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1)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2)自然科学的方法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3)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关于如何看待自然界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牛顿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概括总结了19世纪自然科学革命的伟大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处在永恒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希腊哲学创立者们曾经直觉地指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第三,关于自然界的演化问题。它在18—19世纪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的基础上,科学地描述了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天体演化一地球演化一生物演化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劳动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原理,从而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2.近代技术革命提出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回答。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回答了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一,关于劳动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必须劳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资本主义社会当然也不例外。

第二,关于劳动工具的变革与生产力革命的关系问题。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是生产力的一场革命,它把人类社会从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先进的工业社会;它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改造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资产阶级正是由于掌握了先进的工业生产力,“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传统农业社会的主要原因。

第三,关于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问题。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力的革命,而且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资产阶级由于发展和掌握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通过自由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它排挤了个体劳动的小生产者,把他们都降落到工业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并日甚一日地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的阶级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第四,关于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关于国家资源管理中的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分析,他的剩余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的革命,从而也是社会科学的革命。

首先,《资本论》奠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并完成了威廉·配第提出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继承了他们的优秀成果,从“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出发,批判地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劳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它把政治经济学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其次,《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创造性地提出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资本流通公式即:G(货币)——W(商品)——G’(货币)其中的G’=G+AG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中的AG是剩余价值。

按照商品等价交换法则,AG在流通过程中不能产生,它在流通过程外也不能产生。那么,AG究竟如何得来的呢?

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G只能来自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但不是发生在w的价值上,因为这是等价交换,而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即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它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它的使用价值则是在市场以外、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因而劳动力的买卖和劳动力的实际使用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商品等价交换法则并没有给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规定任何界限,因而资本家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即劳动力的价值是M,而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使用时间却可以创造价值M+AG。

剩余价值的发现证明了,“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创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再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改革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指出:工业革命把工场手工业变成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使生产成为社会化的(在大工业中,生产资料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需要成千上万人进行协作)。但大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包含着现代一切冲突的萌芽”,它在经济危机(市场的扩张力赶不上大工业的扩张力)中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把社会化的生产资料转化为股份公司,或者转化为国家财产,都不可能消除这个矛盾,因为“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解决这个矛盾,“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通过革命的道路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进行社会改革时还必须牢牢记住:“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责任编辑 孔 伟]

作者:黄顺基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业房地产营销论文下一篇:贷款五级分类与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