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微电子论文

2022-04-16

延安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体实力和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煤化工微电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煤化工微电子论文 篇1: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按照装备功能和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作“母机”,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构、大型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设备,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军事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先进的印刷设备等。

(据《百度百科》)

(本栏编辑/曹云峰)

煤化工微电子论文 篇2:

推进延安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延安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体实力和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经济强市目标的要求,在对延安工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环境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大背景出发,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优先发展能源化工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加速推进延安工业化进程。

一、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战略重点

(一)主要思路。

根据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把优势资源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用信息化加快传统工业发展,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并重,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行,大中小项目共抓,各类所有制企业并进的方针,做大做强石油、煤炭、卷烟、电力骨干产业,大力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产晶加工业,加快建设千万吨原油产能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子黄煤化工煤电工业新区、延安科技工业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推动延安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在明确思路和目标的前提下,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倾斜投入,集中建设。

1、千万吨原油产能基地建设。认真搞好开采秩序整顿,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快勘探开发,形成规模经济。通过新区勘探和老区扩边,把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相结合,到2005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达到550万吨,到2010年,地方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以上,成为大型原油生产基地,跨入全国大油田行列。加快建设安塞、吴旗、志丹和西区一姚店500万吨输油管线设施。

2、石油化工业基地建设。以发展燃料化工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扩能改造,实现采炼平衡和一、二次加工配套。在搞好燃料油炼制的同时,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适应原油生产,扩大加工能力,把常压蒸馏装置由现在的500万吨/年提高到1000万/吨年,2010年原油一次加工量达到千万吨以上。把催化裂化装置由现在的25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2010年原油二次加工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实现一、二次加工平衡配套。同时加快建设50万吨/年乙烯、8万吨/年聚苯乙烯、25万吨/年聚丙烯、65万吨/年气体分馏、12万吨/年MTBE等重点化工项目。放宽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私营经济利用石油辅产品发展小型精细化工。2005年基本实现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转变,到2010年建成石油化工基地。

3、子黄煤化工煤电工业新区。建立存量资产调整机制,强化资源管理,重视和加强煤电和煤化工等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形成勘探、开采、运销、精深加工一体化经营,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4、延安科技工业新区。结合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产业升级,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应城市建设为方向,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规划建设好延安科技工业新区。把新区做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吸引外来客商入区发展。同时把我市具有潜力的企业集中到园区,使工业新区成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点。今年力争一批企业入区发展。

二、推进延安工业化的战略措施

(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确保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目标实现。

我市工业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并为今后加快发展打下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将要继续依赖于工业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依赖于能源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工业强市、工业富民的思想,把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加快工业发展振兴全市经济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全民努力,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支撑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

以做大做强骨干产业为重点,抓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根据“两基地、两新区”规划,在加快石油开采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石油化工项目;在开发高起点、高标准煤田的同时,重点实施煤电、煤焦油、半焦提取和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加快烟厂技改,上规模上档次;争取大容量火电厂的引资建设,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以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方向,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推进农业工业化为目标,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壮大工业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立和充实项目储备库,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实现网上推介。加强领导干部和部门包抓项目责任制,对项目准备、包装策划、资金落实、建设管理进行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

(三)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1、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民有民营为取向,采取出售、兼并、破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改革国有企业,加快国退民进,鼓励、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根本—卜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市财政可根据每年新增财力情况,切出一块资金作为改革成本投入,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拖欠职工“两金”、工资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不足等问题,加快企业改革步伐。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纫带,以优势企业为核心,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石油、煤炭资源,实现集团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快机械、电机、轻工、白酒等行业存量资产整合,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具备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小巨人”。

3、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经营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着力抓好企业决策管理、朋务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等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加强服务引导,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宽松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灵活运用政策,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十六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定位,要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支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氛围。

2、转变职能,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针对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还比较脆弱的实际,要加快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规范行为,强化服务,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交流、招商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

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帮助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户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除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如低息贷款、专项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制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信用考核体系,妥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融资难问题。

(五)实施技术进步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水平升级。

一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扭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把科技引入工业发展主战场。二是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对石油、煤炭、卷烟、机械等骨干产业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的力度,使老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选准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的课题,集中攻关,力争在重点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开发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艺技术变革;通过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时间和空间,降低成本。把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相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工业发展所需资金和技术。

1、充分利用国家加快西部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省上对重点项目尽可能多的支持。我市的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要加强该类项目在国家和省上的立项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的国债贷款或资金补助。凡是有可能在国家和省上列项的项目,无论是基本建设项目还是技术改造项目,都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申报立项。要充分利用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扶持发展基金和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为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

2、以项目为导向,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抓住陕北资源开发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并制定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要以有吸引力的项目为导向,把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起来,对一些投资大的重点项目可借鉴国外的批租方式(BOT)筹资,争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有关国家对能源等项目的贷款或出口信贷。积极开展优势互补,与沿海和国内一些发达省份、地区,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引进或补偿贸易等方式,在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领域进行项目合作。一方面把眼光盯住大财团、大企业,引进资金建设大项目;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建设精细加工项目。把引进外资同利用国内资金很好的结合起来。

3、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治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简化审批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搞好服务指导,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切实改变引资过程中引不来和留不住的现象,同时要创造条件扭转我市一方面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大量资本外流的局面。

(七)强化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功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是建立工业发展资金;二是淘汰落后,扶持优势企业:三是加强信用管理,争取金融支持;四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五是清现取消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边开发边治理,认真贯彻执行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作者:张克理

煤化工微电子论文 篇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中部科学发展

中部地区是中国传统工业密集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部工业发展的主线。中部地区应主要从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为此,中部地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龙头产业,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产业层次

由于中部地区存在的原材料工业粗放型经营,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级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外贸经济比重小,国际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为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为重要。

1、加强高新技术综合研发基地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先行加强研发基地建设。一是加强各省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小企业多、规模小,要引导各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整合,促进协作、联合、重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延伸产业链,组团发展,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二是在中部新建国家级大型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开发、试验基地,在基地内建设“科技城”,加强现代科研设施建设,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高标准科研基地,为进入基地的科研单位设立“总部”提供优越环境。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技术等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投入,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机制,大力推广使用节能、节材的民用科技产品。要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3、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光电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优势产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显示、光存储、汽车电子、金融电子等产品。培育信息产业群,建设软件、微电子、光电子、光纤光缆等产业基地,以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龙头,推动形成较完整的光电子产业链。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增强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4、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把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推动生物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建设中部地区国家级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农药、肥料、农业、能源、制造。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努力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

5、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复合材料、环保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激光材料等,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需要的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发展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化工新材料产业。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建设中部地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引导各类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振兴装备制造业

加快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振兴重大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行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是衡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装备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问题主要是装备制造工业发展滞后,振兴重大技术装备最为重要。

第一,要调整装备制造工业结构。保持一定的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资金密集型、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

第二,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工业。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装备制造工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中,实现技术跨越,让高新技术的高水平、高效益在装备制造工业的规模经济上发挥作用。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第三,要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一方面自主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而掌握。在“引进来”的同时要“走出去”,中部的装备制造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要走国际化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高起点发展品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第四,要突出研发和振兴的重点。要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研制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引导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2、提升汽车工业水平。中部地区汽车工业有一定基础,已形成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及轿车系列货车和客车产品,主要有东风、奇瑞、江淮、江铃、昌河、神龙等汽车企业,汽车工业已成为中部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如安徽奇瑞汽车集团,2008年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它的销售收入仍然达到187亿元。但中部整体汽车产业实力、规模、技术水平仍参差不齐,特别是自主开发水平不强,中部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创新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主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汽车、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推进汽车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有实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和跨国汽车企业集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汽车出口。

3、壮大船舶工业实力。据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介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处于前3位的行业是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一半的路程。其中船舶制造工业居第一位。中部地区船舶制造业,主要在芜湖、武汉、宜昌等市,企业规模小,主要是制造内河船舶。2006年,国家已规划芜湖为国家船舶工业基地。中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和中游,内河又多,水运发达,沿江港口城市发展船舶工业有较好条件。中部应该把船舶工业做大、做强,加强现有的造船企业生产能力建设,并建设新的造船企业。发展高技术新型船舶装备,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要大中小型结合,积极发展内河货船、客轮、渡船、游船,发展近海航运船舶,发展集装箱船、化学品专用船,公务执法船等特种船舶。

三、优化发展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电产业

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指出,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仅为23.1%,在十五个行业中倒数第一。蓝皮书认为,为数众多、缺乏规模经济性和必要的先进技术装备能力的乡镇煤矿的存在拖了整个行业的“后腿”。

1、有序发展煤炭产业。煤炭是中部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煤炭行业经营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盲目无序发展,安全隐患煤矿、违规私采煤矿、井下透水瓦斯爆炸事故等问题仍得不到有效遏制。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煤矿资源分配、转让经营体系,实现煤炭行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第一,要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投入,加强煤炭基地建设。要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加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根据国家规划,在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用高新技术加强基地的地面和井下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技术设备,提高煤矿的现代化水平。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大型煤炭集团。对合法开采的中小煤矿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连锁经营、统一管理。

第二,要延伸煤炭产业链,推行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主要生产原煤和部分生产焦炭、电石、煤制化肥为主的传统化工产品,煤炭价格低,煤炭行业效益低下。为提高盈利能力,煤炭企业必须延伸产业链,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发展煤电产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在产煤省布局建设若干大型煤火力发电站项目,由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联营,或者由大型煤炭企业进行采煤、煤电站、煤炭运输一体化自营。在产煤地建煤电站,节省成本效益高。要在矿区建设坑口煤火力发电厂,要积极综合利用低热质煤、煤矸石、煤泥等发电。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中部要积极开发以煤为基础的煤基液体燃料,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发展煤盐化工一体化产业,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利用。采用新技术,提高瓦斯抽采率,转作民用瓦斯气。

2、积极发展电力产业。中部地区发展电力,一是以煤为燃料发展火电,建设一批煤电站;二是以三峡水电站为龙头,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水电;三是加快发展核电,中部有铀矿优势,国家布局核电站,应考虑在中部建设核电站项目;四是利用煤层气、天然气发电;五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如风力、太阳能、沼气及农业秸杆、林木质等生物质能发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大中小相结合的发电站、发电厂,加强电网建设。

3、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中部地区是石油天然气消费区,市场需求量大。河南有天然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湖北有石油矿产资源,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主要加强勘探、发展炼油工业、石油化工加工制造产业。加快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中部地区城市供气管道网建设,扩大供气范围。争取在中部布局建设国家大型石油储备基地。

四、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提高水平优化发展

加快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淘汰落后,提升水平,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优化发展。必须加快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通过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实现由纯粹采掘和初级加工业向资源精细加工和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转变,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

1、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一是完善矿产资源勘探制度,增加勘探投入,扩大后备资源探明可开发储量;二是加大对重点矿区的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全部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基地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

2、优化发展冶金工业。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中部地区要以钢铁工业、铜业、铝业等为重点,促进冶金工业优化发展。一是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钢铁产品档次和质量,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品板材和替代进口产品。发挥钢铁企业消纳废物处理功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加快整合冶金产业资源,鼓励企业跨地区重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冶金企业集团。支持武钢、马钢、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内在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大型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三是重点冶金建设项目要坚持高起点、低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方针,要以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设备大型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品种多样化、质量高级化的目标。

3、优化发展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必须转变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要通过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发展。把节能、降耗、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放在突出战略位置上,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采用无废和低废工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主要应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等,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

4、推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基础较好,部门齐全,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建材企业联合重组,延伸产业链,支持诸如芜湖海螺、洛阳玻璃、景德镇陶瓷等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发展。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建筑质量。发展大型建筑企业,开拓境外建筑市场。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的广泛应用,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中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普及、安全高效、质优价廉、惠及全民为目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发展,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新一代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完善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提高通信能力、质量和网络运行效率。加快信息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以研发设计、创自主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快集成电路、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及核心产业发展,建设和完善软件开发测试、无线通信等公共开发平台。大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数字音视频、互联网内容服务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积极推进信息化。一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精准、高效生产,从而使中部的制造业,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机关行政、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城市监管、文化体育、专利技术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库;三是推进商务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货币、电子采购、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

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转变。通过试点、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再利用等途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一是以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轻工、汽车等六大行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以现有各类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三是建设若干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个生态经济区。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零排放”企业。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和分检处理网络,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废旧物循环利用。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若干再生金属利用示范企业,建设若干汽车发动机、电机、轮胎翻新等再制造示范企业。强化促进节约的政策措施,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作者:许玉峰

上一篇:企业竞争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力工程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