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工论文

2024-04-29

林产化工论文(共8篇)

篇1:林产化工论文

[1].应婵娟;改性坡缕石粘土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满云;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工艺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

[3].蔡庄红;年产500吨无毒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工艺设计[D].郑州大学.

[4].苗长林;柠檬酸三丁酯及柠檬酸甘油聚酯的合成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5].苗红艳;低分子量二元酸与二元醇合成聚酯增塑剂研究[D].江南大学.

[6].王少鹏;分子筛SBA一15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7].郭康斌;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谢春和;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

[9].杜晓晗;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与应用[D].江南大学.2007

[10].孙欢欢;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

[11].江涛;催化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D].北京服装学院.2010

[12].杨红芹;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3].夏军;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生产工艺研究及中试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08

[14].何锡凤;稀土金属掺杂MCM一41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D].齐齐哈尔大学.2012

[15].马惠琴;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篇2:林产化工论文

(7月――8月)1、首先是完成学院要求的金工实习。时间大概一周

2、假期的每天早上起床用一个小时晨读英语,去我们学校的疯狂美语俱乐部学习英语口语,加强自己的口语。

3、在假期间跟我们院的老师做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并不断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

4、晚上阅读有关英语的报纸和书刊,加强自己的英语知识和词汇量,为大三九月份过英语六级作准备,每周坚持做一套六级题目。

5、备考九月份的计算机二级,看相关的资料。

6、每周用一小部分时间联系家人朋友,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要只知道有爱就有希望,爱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源泉。

B、预期效果: 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学习技能都有所提高,人际关系很好。

第三段(大三学期) 总目标:考研准备

A、具体行动(9,10月)

普通话和计算机过级,每天晚上听财经夜读。从中学习普通话,每周一、三、五读文章,实践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二、四、六读英语。备考计算机二级,考完普通话和计算机,就恢复以前的计划,学习英语,为12月份的英语六级作准备。专心学习专业课程,并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保证考试顺利过关,不能只顾学习英语而误了学习专业知识。

(11――12) 抓紧英语六级备考,争取在大三上学期过级。试着读有关专业的学术英语论文增长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

(1月――2月)利用过年期间加大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每天不忘学习英语

在学习职业知识的同时当然还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我比较喜欢绘画,所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09年3月――12月)总目标备考专业考研

3月到6月总结第一阶段复习的专业知识情况;

完成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验

加强英语基础的复习,掌握和吃透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的用法,看看其他方面的书籍(这是第一阶段的重点目标)

7月,备考,期末考试

8月到9月(第二阶段)把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重温两遍,加强巩固,强化复习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听力,复习政治,数学等学科的知识。

12月到1月(第三阶段)

系统梳理一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三次考验模拟考试。参加考验初试。

09年12 月第一、二周:梳理一遍所学知识,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

09年12 月第三、四周:进行第二次模拟考试。

1月第一,二周:进行第三次模拟考试,参加考研初试。

以上只是对近期要实现的目标大致的规划了一下,以后在实行计划过程中。我将会按每星期为阶段,把计划进行更细小的划分,并且制定每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不断的对目标进行总结和评估。在这恋歌目标期间,每个月我还留出两天的时间,作为进行其他活动,并且保证在此期间。每天六点半起床,进行晨读,背诵英语,至少有两个下午参加体育运动。

第四阶段(大四学期)年2月――2010年6月

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撰写毕业论文,读一些化学学术方面的书。设计求职简历表,参加人才招聘会,。进行求职面试,或参加考研复试。

B、预期效果:英语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也不断的提高,为自己考研增加了信心和勇气,考研通过。

2、职业生涯中期的实施计划

精研国内外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学术研究能力

起止时间:2010年9月――6月

我的中期目标规划,是在设定短期目标已实现的基础上进行指定的所以同时只能在理论上进行粗略的规划一下。我在这个目标的主要任务是旧都硕士研究生。争取把自己塑造这里我把这期的的目标的实现过程分解为三个小的目标,每个目标需要实行如下:

第一期:2010年9月――8月

完成有关的课程研究,及实验。看有关外国的化学研究,及相关的科研论文,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期:209月――12月

自己学着研究一些科研项目,和设计简单实验研究。发表一些学术研究论文。

第三期:201月――年6月

1、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求职简历,参加招聘会,进行求职面试;

2、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准备作好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

预期效果: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取的相应的证书,成为一个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学术研究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

3、职业生涯长期的实施计划(毕业后)

起止时间:2013年――2033年

第一期:前5年,找一份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工作,从基层做起了解基层的情况及他们的心理。为以后做高层管理做准备。脚踏实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研究能力。一年后升为相关部门的主管,两年至五年,升为经理。充分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学术研究。为公司打造一流品牌。

第二期:5至20年,在工作中不段的学习,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不段的完善自我。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4、职业生涯规划小结:在整个职业生涯周期中,我都是围绕着我职业生涯总目标而奋斗的。而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有一个阶段发生特殊情况,其他阶段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每个阶段我都把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考核,如果遇到实际情况的变化,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我的总目标,及时修正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以至能顺利实现我职业生涯的总目标。

四、职业评估修正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回遇到许多难以预测的事情。职业规划固然好,但更重要在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作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而且职业规划归规划,实际归实际。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遇到问题,所以为了自己的现实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我结合自己在现实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对职业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和作出相应的调整。

1、职业方向的重新选择

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其最大的原因是我的近期目标不能实现。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因素是,1月考不上硕士研究生,7月本科阶段毕业后,只能到公司、化工厂或其它单位工作或是到中学教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的中期目标也很有可能实现不了,这样我的整个人生目标也就可能发生改变,其具体的阶段目标也随之改变。

2、职业进程的变更

假如我的短期考研的目标实现不了,又在一所中学找到了工作的话,那么职业路线又得改变,但是这样我依然可以利用教学之余进行考研复习,朝着自己的人生总目标前进,只是这样就可能出现很多意外的因素,阻碍了我的职业生涯总目标的进程。

3、阶段目标的修正

这项工作只能在计划的实施当中进行,但是这里我觉得能够把握的是对近期目标的实施策略过程。近期目标的计划主要应该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状况的因素。由于自己还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职位,所以这个过程还要考虑到学生工作因素,以及各种学习任务必须完成的情况。同时,在制订每天的计划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精力和效率问题。

五、结束语

篇3:林产化工论文

关键词:制浆造纸技术,林产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制浆造纸是以多种植物纤维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加工得到纸张等轻纺产品的生产技术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纸的认识和使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迎合消费者对纸制品的新需求,这就要求制浆造纸学科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为造纸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制浆造纸技术课程教学必须注入新理念、新思路及新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这也是相关学科及当今形势发展所需。我校林产化工专业开设于2001年,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林产化学工艺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将化学加工技术应用于林产品转化的相关知识及技能[1]。制浆造纸在学科关系上属轻工技术与工程的分支学科,目前制浆造纸技术课程教学在林产化工专业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可借鉴模式和现成的经验,而且以往的制浆造纸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造纸工业、林业、化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亦与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式不相吻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前瞻性不强,没有精准筛选讲授的核心知识[2]。因此,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林产工业、化学工业等企业或科研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林产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

1 结合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教学 内容的重点

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新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3]。虽然制浆造纸技术课程仅有48学时, 但我校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依据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制浆造纸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着重讲授现代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工艺的革新特别是新型特种纸张的研制开发。

例如在讲授制浆方法的章节中,重点介绍高得率制浆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同时有目的的讲解爆破法制浆、生物法制浆等清洁制浆技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 阐释造纸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持续、快速、良性的发展; 在讲授纸浆的漂白部分时,可侧重讲解既能使纸浆保持原有的物理性能,而同时又使纸张的白度得到提高的ECF和TCF漂白新技术; 拓展蒸煮废液的回收利用这一章节,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制浆造纸工业相结合,是目前生物质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而制浆造纸产业除了生产纤维产品———纸张以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质精炼技术开展从黑液中回收生物质能源、在蒸煮的过程中回收松节油和塔尔油等精细化学品以及开发生物质锅炉等。制浆技术的原理及造纸的湿部化学是制浆造纸技术课程的主要和难点内容,在讲授制浆或造纸的原理等相关章节时,通过回顾有机化学中的烷氧基脱除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等教学知识点,我们引出制浆造纸技术课程中涉及的脱木素反应和碳水化合物 (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的降解反应等,让学生在微观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理解纤维制浆及成纸的机理。上述重点内容的讲授有助于学生领悟分析有机化学、化学工程、分析化学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纤维成纸的作用机制。

2 适当增加植物纤维化学的相关内容,完善 制浆造纸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植物纤维化学与制浆造纸技术密不可分。制浆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主体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化学课程则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别多的涉及了在造纸工业中占主要内容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的知识[4]。所以说,现代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革新离不开科学地运用植物纤维化学的相关知识,只有更深入地认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理、化学等性质,才能从技术层面提高纸浆的得率,改善纸张的质量,甚至于开发一些具有特殊用途或高附加值的特种纸张,如导电纸、育苗纸、防虫纸等。

另外,植物纤维化学又是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基础部分,是许多工艺技术的源头,植物纤维化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推动造纸工业更快的发展; 同时两者相互联系、互相渗透,造纸工业水平的提升又可以促进植物纤维化学学科的进步,所以要掌握好制浆造纸技术这门课,还需要学习了解植物纤维化学的相关知识。但截至目前,我校林产化工专业尚未开设植物纤维化学课程。因此,我们在讲授制浆造纸技术课程时,大约利用2学时来讲解植物纤维化学课程中与造纸相关的核心内容,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等在不同纤维原料中的组成含量、化学结构及常见反应机理等。通过讲授植物纤维原料种类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为造纸行业中面临的原料短缺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 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扩大废纸回收利用以及合理使用非木材纤维原料; 在讲授木质素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们以木质素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结构变化来引出对纤维原料制浆机理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在蒸煮制浆过程中,如何使植物纤维原料脱除木素的同时,兼顾保证纸浆的得率和纸张产品的性能,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纤维原料成纸的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 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及与其他课程的交 叉渗透,加强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以系统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与课程内容的更新、交叉。类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样的农林类高校教育要培养出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就必须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同时也要根据我校林产化工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在制浆造纸技术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1]。

制浆造纸技术课程涉及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知识; 另外,制浆造纸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制浆造纸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注入新的学科前沿知识,结合并运用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丰富制浆造纸技术课程的内容,从而使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变的新颖活泼。如在讲授纸浆的漂白章节中,以国家倡导的绿色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导出造纸工业的清洁生产和“零排放”等新概念[5]; 适当增加对林产化工专业热点研究课题的讨论,如现代的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相结合,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质化学品等的研究都大大拓宽了制浆造纸工业的产业链,使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和效益最大化,促进了造纸行业的复苏,提高了其盈利水平。通过以上探讨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增进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授造纸的干燥段时,通过与化工原理中传热章节的有机结合,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纸张干燥的过程及作用机理; 在纸张的脱水成型章节中,我们补充了现代造纸设备中的靴式压榨脱水技术[6]。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 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延伸,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林产化工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4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拓展林产化工专 业学生的视野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一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另一方面具有探索性。受林产化工专业制浆造纸技术课程课时的限制,本门课程的学习以理论讲授为主,这就使得本门课程的学习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建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能主动学习和感受课程学习乐趣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首先,可利用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表达方式生动直观、灵活多变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利用“网络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主动的了解造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加拿大制浆造纸协会http: / /www. paptac. ca/、美国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协 会http: / /www. tappi. org/和中国造 纸学会http: / / www. ctapi. org. cn / 等专业的学术网站主动收集相关的资讯信息。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学校周边的制浆造纸企业加强协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去相关的造纸企业参观实习。以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采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用。

5 结 语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效果良好,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林产化工专业制浆造纸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案,形成适合林产化工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京芳,樊金栓,尉芹,等.林产化工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0(23):96-98.

[2]王冬梅,尉芹,杨秀平.农林高校林产化工专业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70-20272,20280.

[3]李海朝,刘守新,李淑君,等.林产化工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0):81-82.

[4]刘忠.制浆造纸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1-55.

[5]邱先琴,孙凤兰,聂青,等.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造纸,2011(2):48-50.

篇4:林产化工论文

本科生科研最初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69年推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这是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被世界各地广为效仿,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本科处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层,因而在本科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借鉴MIT的成功经验,清华大学提出“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SRT)”,并于1996年正式实施。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本科生科研项目[1]。2008年,东北林业大学开始推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中林产化工专业把本科生参与科研作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组织本科生组建创新实验团队进行创新实验以及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科研项目两种方式对本科生进行拔尖人才培养,两种参与科研的方式在林产化工专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多数本科生期间发出若干篇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显著提高。

二、参与科研对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参与科研有利于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对所学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本科拔尖人才应具有的素质之一。传统的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兴趣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参与科研的过程使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学以致用,并且在科研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促使其更加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

林产化工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参与科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科研项目的实践中得以验证、补充和拓展,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参加科学研究过程中检验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提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参与科研有利于提升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以培养具有深厚化学基础知识的本科生为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实现拔尖的人才培养的前提。对于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林产化学专业针对本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选择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作为有效途径。在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围绕本学科已发现未解决的问题、未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研究和思考,选择新的视角确定科研方向,通过科学实验把理论知识变成现实。整个科研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也逐步得以形成。为林产化工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同时,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掌握了与科研相关的多种技能,培养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需要很多前期工作的准备,为了确定科研项目的选题必须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数据。在选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查阅学术文献的技能、资料整理总结的方法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科研中论文的撰写以及大量相关数据的处理,可以有效地锻炼本科生对科研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2]。

3.参与科研有利于促进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也是科研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力量。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群体中积极的潜在力量发挥其潜在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由于本科生的思维方式通常不会被常规的固化的思想束缚,因此具有突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参与科研活动,一定会取得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有生力量。

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一直以来坚持让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大学二年级对感兴趣的方向追随相关的专业老师走进实验室开始参与科研项目,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科研中得以验证。并且学校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硬件环境。根据兴趣的不同,把学生分配在相应的实验室,确定指导教师,同时创立科研创新小组进行创新实验。

对学生而言,把科研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固定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大学生必须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大学教授的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去作‘研究的工作”[3]。林产化工专业的专业特性也要求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的领域,独立地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也是本科生拔尖人才必备的素质。对高校教师而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专业理论知识中实际应用部分,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能力。可见,本科生参与科研是高校科研环境构建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参与科研有利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就业能力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工作经验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正是现在企业所需求的,而高校的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却与之相差甚远,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林产化工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也是生物质以及化工等相关企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必备素质,所以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就业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本科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来,锻炼其实际的科研实践能力,加深其知识的实践水平,增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4]。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毕业生,更是培养出合格的职业师。首先,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科学实验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的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仅增加了学分,同时也为未来的考研和就业增加了新的竞争砝码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其次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并深入到经济建设中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形成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 6]。因此,参与科研对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的就业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林产化工的产品具有资源可再生的天然性和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在当今化石资源、能源危机不断显现、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林产化工,尤其是生物质能源,已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因此,林产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拔尖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工作人员、对未来林业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GY2013-05)。

参考文献

[1] 梅中磊, 刘敏, 杨帆. 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与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 2014, (3):  98-101.

[2] 王有基, 吕为群.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以生物类专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3, (9): 58-59.

[3] 卞军, 魏晓伟.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85-91.

[4] 冯团辉, 范丽波. 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思考[J]. 科教文汇, 2010, (2): 64-64.

[5] 何剑, 梁铿浩. 论加强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4): 26-27.

[6] 赵崇峰.加强学生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温州大学学报, 2006, (6): 28-31.

篇5:林产业造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彝良县林业产业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加强对县级造林工程管理,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项目检查验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彝良县林业产业项目建设任务的检查验收。

第三条 检查验收应遵循“随机抽样、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检查验收依据彝政办通[2008]114号文件下达的林业产业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实施。

第五条 检查验收工作由县政府、纪委、财政、林业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章 检查验收内容

第六条 检查验收内容

彝良县2008年林业产业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第七条 检查验收指标

1、造林任务完成率;

2、造林整地情况;

3、造林中所用苗木规格;

4、造林密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5、造林合格率;

6、造林成活率;

7、造林后管护情况。

第三章 乡镇自查验收

第八条 各项目乡镇要在当年12月15日(竹子为2009年3月10日)前对本辖区内林产业造林工程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办法是:

1、当年造林任务要全部检查,采用逐山头、逐地段、逐户、逐地块调绘或实地丈量的办法;

2、自查中要以小班为单位详细登记新造林面积、造林树种、造林密度、造林成活率等。

第九条 乡镇自查结束后,要将自查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并附自查图、自查表等及时上报县林业局。同时将自查结果张贴上墙,进行公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章 县级初验

第十条 县级初验由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地块在乡镇全面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验收必须在2009 2 年1月底(竹子为2009年4月11日)前结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县政府。

第十一条 县级初验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对工程地块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

1、造林工程施工面积、合格面积、不合格面积、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成活率等;

2、整地规格及方式、树种选择及配置、初植造林密度、造林时间等情况;

3、工程管理、管护情况;

4、工作档案:主要检查自查材料,包括书面材料、自查图、自查表等。

第十二条 营造林面积检查办法:对林产业项目乡镇自查上报面积逐块检查,采用GPS测量核对位置,在1∶50000地形图上现场调绘求算面积。

1、当现地勾绘的小班与自查图位置及形状基本一致时,对小班面积进行现地调绘求算;

2、现地调绘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与上报小班面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承认其上报小班面积,否则现地调绘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为其核实面积;

3、现地调绘求算出的小班面积明显大于上报的小班面积,则上报小班面积为检查核实面积,超出部分不计入核实面积;

4、当现地勾绘的小班与自查图位置及形状有明显差异的,其差异部分面积不计入小班检查核实面积。

第十三条 小班调查:主要调查造林树种、初植密度、苗木成活率、栽植质量、管护情况等,现场填写造林验收情况调查表。

第十四条 造林成活率检查办法:采用随机抽取样行和样地调查法:

1、样行或样地调查的面积比例: 当小班面积在150亩以下时,调查面积应占小班面积的3%;小班面积在150—450亩时, 调查面积应占小班面积的2%, 且不少于4.5亩;小班面积在450亩以上时, 调查面积应占小班面积的1%, 且不少于9亩。

2、样行调查: 样行根据小班苗木定植情况,均匀布设在有代表性的地段,样行数按小班应调查的小班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3行。样行宽度为10--20米,沿垂直等高线方向布设。

3、样地调查:

①带状样地: 带宽5米, 机械布设,样段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地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3个样段。

②林带样地: 应设置样段进行调查,样段长20米, 样段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地面积确定, 每个小班不少于3个样段。

③样方样地:样方面积为200平方米,随机布设在调查的小班内,样方数量根据调查面积比例来确定。

4、在样行或样地内计数总的造林株数(包括死苗,缺苗),成活株数;当每穴造林株数或成活株数多于一株时按一株计算。第十五条 县级初验结束后,要及时向县委政府上报检查验收报告,并申请县委政府核查。检查验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营造林工程实施概况;

2、检查验收工作概况;

3、检查验收结果:分工程造林面积、合格造林面积、合格率、造林成活率等;

4、分析评价。用实例和数据,分析评价工程实施情况;

5、问题、对策及建议;

6、当年林产业项目工程造林1∶50000详图、自查表。

第五章 县级核查验收办法

第十六条 县级核查验收时间安排在2009年2月1日—2月15日(竹子为2009年4月12日—4月底)进行。

第十七条 县级核查验收由县政府、县纪委、县财政局抽调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项目乡镇造林面积进行核查验收。

第十八条 核查面积抽取办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各项目乡镇抽取不低于30%的造林面积进行核查。

第十九条 在抽取营造林面积时,林产业项目工程的重点地段、路段要全部检查。

第二十条 工作档案检查:主要查阅档案建立情况,包括林产业项目工作进度报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自查图表、分户花名册、有关文件、资料等。

第六章 检查验收技术标准

第二十一条 造林合格标准:

1、成活率≥85%为合格面积;

2、成活率84—41%为补植面积;

3、成活率≤40%为重造面积。

第二十二条 合格造林面积:即成活率在85%以上并且初植密度符合标准的造林面积。

第二十三条 合格造林密度:核桃12株/亩,竹子74丛/亩,天麻菌材林167株/亩。其它树种造林密度按县林业局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执行。

第二十四条 整地质量标准:根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和施工图,按林业产业造林技术标准进行土地整理和开挖种植穴。

第二十五条 种植质量标准:按设计和施工图要求及林业产业造林技术标准(树种、规格、数量和株行距)种植。

第二十六条 检查验收误差允许范围:小班造林成活率调查允许误差为±2%。小班面积检查验收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的,以县级核查验收组检查验收结果为准;计算结果中的面积核实率最高为100%。

第二十七条 统计单位:所有面积均以水平面积计算,以亩为单位,保留整数;造林成活率的百分数也取整数。

第二十八条 连片种植要求:核桃1000亩以上,竹子500亩以上,天麻菌材林100亩以上。达不到连片要求的不给予补助。第二十九条 验收指标:

1、面积完成率=(上报总面积/计划总面积)×100%

2、面积核实率=(核实总面积/上报总面积)×100%

3、造林成活率=(实际成活株数/初植株数)×100%

4、面积合格率=(合格总面积/调查总面积)×100%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在进行县级核查验收时,县政府可以委托具有林业调查或测绘资质的单位对项目乡镇的造林进行全面普查或重点抽查。

第三十一条 按本办法执行后的验收结果是考核乡镇目标完成情况、拨付相关资金的重要依据。

篇6:莫力庙林场林产业转型纪实

莫力庙林场始建于1956年位于303线国道30公里处是科尔沁区规模比较大的国有林场下设四个分场。北与庆和镇接壤,西邻开鲁边界,南至莫力庙水库,东与莫力庙苏木纵横交错。全场现在有籍人口1100多人。莫力庙林场自建场以来,一直是以营林治沙为主的生态林场。目前经营面积5.8万亩,其中林地3.9万亩。近年来深化改革,在系统党委和林场总支的领导下,积极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在稳定林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业生产,挖掘潜力,增加职工收入,现已形成林产业的基本框架。

一、充分利用林间种植花生和西瓜

在林场总支的带领下,选择林木稀沙丘林和老头林及由于干旱以大部分枯死的林地,加以改造更新,充分运用科学的造林方法,即要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巩固率和林间管理,同时还要少花钱以达到造林目的。经两委研究承包给职工户,并大力扶持职工打井上电,在林行距间种植花生和西瓜,今年已达3000亩职工增加了收入场方林木成活率也提高,造林的林木护理和巩固率都得到了提高,可谓是双惠双赢。职工即得到了实惠有达到了造林目的。并且带动了周边农牧民的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葡萄产业由于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加之

水浇条件没有,连年造林林不活。在这种情况下,于2001年林场总支带领一班人,经过深思熟虑全衡各种因素及利弊关系,改以往造林思路和方法选择多年造林不活的沙丘地块,场方 出车平地打井上电,下节水管灌然后以10亩地块为单位承包给职工个人,并要求栽葡萄。前五年不收任何费用以后可逐年提取少量费用。用以鼓励栽葡萄的积极性。经过三四年得实践,葡萄以进入盛产期,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并带动了职工户栽葡萄的积极性。几经周折于,2009年有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葡萄示范基地建设在林场实施。至2009年底以栽植葡萄4000亩。到目前大部以进入盛果期和初果期,亩效益3000—4000元。但接踵而至的新的问体引起领导的关注,问题、①葡萄的产品主要以食用鲜葡萄为主销售单

一、②.毗邻的单位羊场近几年的葡萄种植速度加快,销路以本地区为主,外地销售量较少,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南远又不变利果农只能沿303线路旁设临时摊位,影响交通易造成交通事故③.如何满足消费者四季吃葡萄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场领导下决心上榨汁及酿造类葡萄品种加工成产品,这样可以解决葡萄的远销和运输。于2010年春有栽植了600余亩用于榨汁和酿造葡萄品种左优红。现成活率较好,根据路边摆摊影响交通的情况,场总支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决定在303线38公里处建一个面积为40亩的大型葡

萄批发销售存储及农产品销售的综合市场。以解决影响交通问题。现以初建成型,由于资金短缺,还在继续建设中未投入使用。为了迎合消费者,解决冬春夏也能吃上鲜葡萄,林场党总支号召葡萄栽植户建保鲜库,场方并给予大力支持,可将未销售完的秋葡萄装箱入保鲜库待冬季出售。效益还可增加,秋葡萄初春以基本售完。为了解决消费者春夏两季吃上 鲜葡萄,搞好销售时间。林场领导又引进新项目,于2011年春天建保护地葡萄培育,完成塑料拱棚葡萄 30亩,4座棉被防寒大拱棚葡萄7亩,目前苗木长势良好,前景可观,仅此葡萄一项可实现林场人均收入6000余元,场总支有决心带领广大职工将葡萄产业做强做大,也为完成区委十届七次扩大会议的葡萄产业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林产业转型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务真求实,打破常规造林,靠天成活的想法。由于科尔沁区常年降雨量少,地下水资源减少,林业的常规发展以无路可寻。林业人必须绝地逢生,创新才是出路,以莫力庙林场林业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为科区以及通辽林业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一个单位一个产业的发展,要有一个坚强,有一个远见卓识,吃苦耐劳,雷厉风行,善抓机遇的班子,有了这样

一个班子何愁事业不成。莫力庙林场总支就是这样一个班子,在以林庆喜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历时十几年来,带领林场人从难以解决温饱到今天的生活富裕。如今已有十几户在市区购买30——40万元 楼房,这足以证明领导班子的作用。

(三)政策决定目标的落实,不可朝令夕改,还要善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针对市场的需求,确定目标勇往直前,要深入群众集思广益,一切从国家和职工的利益出发为民服务。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林业才有长足的发展。几年来莫力庙林场上电打井已基本覆盖了所有的林地和农田地块,为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场人更加信心百倍,在场总支的带领下把林场的各项事业建设的更加美好。

送报单位:莫力庙林场

篇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林产业发展

成都市获批“试验区”后,双流如何抢抓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委根据市委中心学习组会议精神,于9月1日,在县委五楼会议厅,召开了中心学习组(扩大)会议。有关专家作了题为《新农村建设国际比较研究最新成果》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林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会议对《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进行讨论。县委书记谢瑞武作重要讲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建生,县政协主席周德洪,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正兴镇党委书记周先毅,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忠,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波,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贺欣,县委常委、武装部部长应柏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勋,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刘光强等县领导出席会议,何勋主持会议。

会上,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李水山在专题报告中,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四川省林业厅林改办主任周宝中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范围、原则、目标及规划等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对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建议。据了解,我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773.7公倾,其中集体和个人的林业用地面积为18704.2公倾,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9.63%,在全县林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确权颁证存在“指山为界”、四至不清、证地不符等情况,造成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权责利不统一、林权纠纷不断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和林农的增收,导致林业生产力水平低,林区发展落后,林农收入偏低。双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促农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我县深入实施以“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的延续和完善,为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有效载体。为深入推进此项改革,我县出台了《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工作意见》内容主要为: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改革范围;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总体安排等。与会人员组成8个组对《工作意见》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修改意见。

篇8: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品化学加工工程专业(简称林产化工专业)是培养具备化工和林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将化学加工技术应用于林产品转化的相关知识及技能。食品添加剂在学科关系上属精细化工的分支学科。目前,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可借鉴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而且以往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食品工业、林业等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亦与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式不相吻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前瞻性不强,没有精准筛选讲授的核心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少,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新型的林化企业特点及社会需求,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林产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拓宽林产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我校在林产化工学专业开设了食品添加剂课程。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

1 理论课课程内容设计

食品添加剂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较多,课程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可以为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1.1 结合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新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课程仅有30~40学时的情况下,我校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依据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热点问题,着重讲解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及制备工艺,例如在讲授食品抗氧化剂章节中,重点介绍天然抗氧化剂—酚性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在讲解防腐剂部分时,侧重讲解利用农林废弃物或工业下脚料制备天然防腐剂的工艺过程及方法,同时兼顾利用林产资源开发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内容,例如林产食品添加剂的筛选程序等。

食品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应用技术是食品添加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内容。在食品防腐剂章节中,通过具体实例,如肉制品、果蔬制品等列举不同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由此引出防腐剂的概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做铺垫,有助于学生认识防腐剂在食品品质及保质期中的重要性,更深层次地准确理解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

1.2 适当增加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内容

现代食品加工业与食品添加剂密不可分。食品添加剂要最大限度、合理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将其科学地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这就意味着要学好食品添加剂课程就必须掌握食品加工工艺学相关知识。但是,截至目前,林产化工专业尚未开设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因此,我们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利用大约2学时,讲解果蔬加工工艺、畜产品加工工艺、粮油加工工艺的相关内容,便于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及用途。例如抗氧化剂可用于防止油脂或富油食品的脂肪氧化酸败,延长食品货架期。在讲授蛋白饮料加工工艺时,以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易凝固变性,产生絮状沉淀为例,引出酸性蛋白饮料加工过程中需添加增稠剂和乳化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1.3 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及其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加强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以系统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交叉及综合。高等教育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就必须根据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在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食品添加剂课程涉及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工、食品化学等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另外,食品添加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注入新的学科前沿知识,结合并运用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最新研究热点、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丰富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新颖活泼。在授课时增加波谱技术和色谱技术在食品着色剂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在增稠剂章节中以果胶的生理功能为切入点,引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新概念;将目前研究热点例如微胶囊技术、超声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引入食品抗氧化剂、食品防腐剂等添加剂的制备工艺中,并将其与传统的溶剂回流提取方法相比较,激发学生对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加强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例如讲解抗氧化剂时,结合天然产物化学中酚性成分的提取及化学性质,便于学生理解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及过程;在酸味剂—柠檬酸的制备工艺中,补充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延伸,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林产化工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林产化工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实验教学过程。

2.1 改进实验课程内容

食品添加剂实验课程在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仅占10~12学时,欲通过实验环节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技术,关键措施之一是实验课内容的设置。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食品科学界等相关专业人士及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在新版食品添加剂课程实验计划中,增加了食品添加剂在饮料及果酱类食品中的应用技术,要求学生在掌握食品添加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学习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律法规,更深层次地理解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2.2 将食品添加剂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程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食品添加剂提取、分离、制备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方法由以往的有机溶剂萃取法改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同时通过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食品添加剂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原来按照国标法测定抗氧化剂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改为应用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这样既节约实验课时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提高学习效果。

将学科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融于实验教学中,有利于保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林产化工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涉及抗氧化剂的实验时,建议学生依据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设计以林业副产物或废弃物为材料,提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实验方案,并采用最新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并结合食品添加剂课程内容及相关教师的研究方向,申请国家级或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创新实验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将食品添加剂课程涉及的多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选取果酱加工为实例,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有关食品添加剂知识,选择恰当的食用色素、甜味剂、酸味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制备不同品种的果酱产品。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不同实验材料或不同实验方法完成同一实验。例如,在天然防腐剂的制备实验中,可以选取林产中草药或果蔬副产物等,采用溶剂回流或超声波等提取技术,通过比较目标产物的得率及抑菌活性,明确特定条件下防腐剂的最佳提取工艺,做到活学活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改进教学效果。

摘要:针对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食品添加剂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引入了食品加工工艺学,注重食品添加剂的制备技术,强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融入实验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林产化工专业,食品添加剂

参考文献

[1]李昌文,赵学伟.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8,1:72~73

[2]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

[3]范俊峰,张艳艳,杜为民.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1~82

[4]李海朝,刘守新,李淑君,等.林产化工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0):81~82

[5]潘道东.功能性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小针刀术后护理措施下一篇:理想信念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