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论文

2022-04-15

摘要: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无论从音乐思潮、作曲风格还是创作技法、表现手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百年间的发展在整个西方音乐史发展历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当今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充实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在音乐欣赏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音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音乐论文 篇1:

现代音乐与现代美术

摘要:现代音乐创作与美术创作关联密切,在文化观念、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等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本文从现代艺术的整体视野出发,对19世纪后期开始的欧美现代音乐与现代美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主要艺术思潮与流派发生的环境、原因及相互联系和特征,力求通过这一途径清晰现代音乐发展的背景和语境,深化对各种现代音乐思潮文化意味、审美价值、表现性质等方面的认识,提高意识水平,找寻有价值的撷取与借鉴的元素。

关键词:现代音乐;现代美术;比较;研究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欧美思想界、文化界酝酿着人变革的浪潮。60、70年代印象主义绘画的出现标志两方现代艺术的开始。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印象主义画家在新的光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启发下,专心于自然光与色的描绘。为了充分表现自然界光线与色彩的丰富变化效果及空气效果,人物、景物的素描关系被消解,明暗对比弱化,形体结构松散、模糊。色彩的冷暖变化关系被强调,画面闪烁、跳跃,各种物体统一于朦胧的光与色的律动之中(见附图1)。印象主义绘画追求色彩的“真实”,其结果却导敛传统的造型基础——素描关系及“形”的解体。

德彪西等人的印象主义音乐的出现源于多方面的影响,印象主义绘画是重要方面。形式审美上,印象主义音乐具有与绘画相似的特征:结构朦胧、虚化,旋律与节奏飘忽不定,织体关系丰富,音色闪烁。印象主义绘画瓦解了传统绘画的素描关系及“形”的规则,开拓了绘画表现的空间,印象主义音乐则瓦解了,传统音乐的调性规则及节奏与和卢规则,使音乐创作获得了新的自由。应当看到,印象主义音乐并非印象主义绘画在音响艺术领域的直接对应之物,两者更多的是形式感觉方面相似。印象主义绘画基本是自然主义的,其关注点在于自然光色状态的表现,排斥文学情节:印象主义音乐在描写、渲染自然风情与光色变幻时,也表现象征的意象、叙事的情节及模糊细腻的心念变化。这体现在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与《水妖》等作品中,印象主义音乐较绘画更具主观性和象征性。

19世纪未、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表现主义运动,其波及义学、美术、建筑、音乐等整个艺术文化领域。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和代表。不幸的经历促使他反复描绘恐惧、不安等感受,构图古怪,不守常规,人物形象怪异,表现着强烈的主观体验及复杂的象征性(见附图2)。在现代艺术史上,表现主义具有突出的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意义。在美术方面,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写实原则与形式和谐原则,创造了强烈主观情感表达的范型,强化了绘画表现的力度。

表现主义音乐是表现主义思潮在音响艺术方面的反映,艺术理念与追求同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极为相似。勋伯格认为:“艺术家为之奋斗的最伟人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表现主义音乐追求潜意识描写,表现极度的主观世界,极度的兴奋、恍惚、怪诞的幻想,预言式的或莫名其妙的事物等。无视既定的美学原则,否定传统的调性音乐秩序,使用僵硬而有棱角的旋律、非和谐的和声、极端的过分大跳的高低音域及不规则的节拍与节奏等,使音乐承担主观意识记录的功能。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贝尔格的歌剧《沃切克》等作品体现了此类特征。

未来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其也是波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的影响广泛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者赞颂革命之美、战争之美、现代技术的速度和动力之美。其攻击模仿的形式、和谐及高尚的概念,对同时并置性观念、对变态、对运动物体永远不断的增生活动表示敬意,强调艺术应当直接激发情绪。未来主义绘画与雕塑热衷于描绘耀眼的光色闪动、群众狂热骚动、激烈活动之类的场景,表现反叛性的运动、速度与裂变等感觉(见附图3)。

鲁索洛是未来主义运动的理论家之一,既从事绘画,也进行了音乐实验。1913年,他发表了未来主义音乐宣言《噪音艺术》,制作了许多噪音乐器,并制定了未来派乐队的配器法。他的音乐奏出非常令人震惊的音域和音色,声响效果奇特而具有机械文明的特征。尽管这个音乐会在当时未取得成功,但其方法却成为后来的电子音乐、具体音乐、偶然音乐的先导。

对理性的数学与秩序化美学的追求突出地体现于二战后至50年代盛行的序列音乐中,序列音乐家们强调了十二音音乐的序列原则,并进行形形色色序列化的探索。勋伯格的学生威伯恩是序列音乐的肇始者,他首先突破了12个音的局限,把序列的逻辑运用到节奏中,并在1940年作的《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号中实践了节奏序列化的原则。与浪漫主义相对立,威伯恩精心限定音乐语言,努力“预先构成”作品中各种要素,并使用最少的材料衍引出整个音乐作品,其音乐关系抽象,没有拍子,短小,具有超自然的性质。梅西安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按照一个由36个音符(分成三个音列,每列12个音符)、一个24种时值的节奏序列、一个7种力度和力度序列和一个7种出音方式的“音色”序列组成的设计方案写成,结构具有数学公式股的精密特点和高度理性化与组织化的特点,人为的浪漫与感性色彩几乎不存在。

20世纪初,毕加索、勃拉克即开始在艺术创作中使用现成品或“拾来物”,在油画面上拼贴餐馆菜单、报纸、草绳等物品,或用金属片、金属线、旧木板等制作雕塑,通过此类方法,发展了立体主义艺术。杜尚运用现成品表现“概念艺术”的理念。他认为: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idea),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或雕塑。根据这种理念,艺术家可以运用任何物品或任何方式创作艺术品,表达其思想。

生活中或自然中“拾来”的现成品是否是艺术品?这涉及到艺术评价价值体系及艺术哲学问题。分析美学家H·G·布洛克认为,小便盆、河面上漂浮的烂木头之类的东西在生活中或自然环境中并不具有审美意义,但若被艺术家所选择,并被放美术馆展出,其必然寄寓、表达着艺术家的意图即思想、艺术观点、见解、审美取向等,因而也即具有了某种审美意义。

上世纪40年代末法国电视台音响技师皮尔·舍费尔收集火车鸣笛、刮风、下雨等声响,运用磁带录放手段创作的“具体音乐”的性质与视觉艺术方面运用现成品或“拾来物”的性质相似,各种具体的自然音响或噪音经过选择、加工,表达着作者的意图,生成了新的意义,成为艺术作品。显然音乐作品中的自然声响元素或噪音,只有自然声响所不具有的思想与审美方面的意义。

排除主观意识及既定知识系统干扰,运用随机、偶然或潜意识的方式进行创作是现代艺术的常用于法之一。上世纪10至20年代,汉斯·阿尔普找到了新的表现于法,即任意撕碎一些彩色纸片,并使这些碎片不受人为控制地漂落在画幅上、将这些碎片粘住即成为绘画作品(见附图4)。在东方禅宗哲学的启发下,凯奇形成自己的思想与审美体系,提出“偶然音乐”的

概念,认为音乐创作是“有意的无意义或一种无意义的游戏。”“这种游戏是对生活的一种肯定——不是试图使混乱变得有秩序或表示创造的价值,而仅是使我们注意到我们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的一种方式。一旦我们不以我们的思想和愿望去干涉生活而让它顺其自然时,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啊。”凯奇在《4分33秒》中,演奏者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在规定的时刻打开和机关上钢琴的琴盖表示三个乐段的划分,听众能听到的只是周罔各种偶然出现的声响。《4分33秒》也是“概念音乐”,听众在无声中进行钢琴乐曲的想象,并在知觉体验中将其与各种偶然之音相混合。凯奇的系列音乐实验在于尽力展现不受人T控制的偶发或不确定的音响之美,并提倡人们在同常生活中进行艺术发现和体验。

凯奇的理念成为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偶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先导。“环境音乐”是环境艺术理念在听觉艺术领域的体现,拉·蒙特·扬上演了音响与灯光可以持续一周的环境音乐,人们可以随时来欣赏,如同欣赏大自然中瀑布等景色;斯托克豪森的《献给贝多芬音乐大厅的音乐》在大厦的三个厅和在个休息室连续和同时演出,听众可以漫步在大厦空间内随意听各处的音乐,同时,有人读着诗歌,墙壁上放映着电影。同环境艺术的其他形态一样,“环境音乐”使艺术具有了动态的、多样因素交合的综合性质。

在现代艺术的早期,一些艺术家即开始探讨数学化的“简约之美”,蒙德里安的风格派绘画是较早的例子。上世纪60、70年代,唐纳德·贾德等人的极少主义(minimalism,也称简约主义、初级结构主义)艺术将简约的形态发挥至极端。极少主义艺术家的表现观念与追求多种多样,共同之处是表现简约的、数学化与均质化的几何造型,很多观念与禅宗等东方哲学思想相联系,并具有强烈的概念艺术的特征。极少主义的极为简化和规律化的作品在当时出现之际,予见惯各种抒情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批评家与观众强烈的耳目一新的感觉(背景:上二世纪50、60年代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人发展时期)。极少主义在当代建筑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安藤忠雄、赫佐格和德默隆、卒姆托等诸多设计师运用其原则创作出一一批享誉世界的当代建筑作品(见附图5)。拉·蒙特·扬、斯蒂夫·雷奇、波琳·奥利维罗斯、斯托克豪森等人将极少主义的原则运用至音乐艺术。在扬的即兴演奏《乌龟的梦想和旅行》中,演奏者和歌唱者奏或唱不同泛音进进出出,音响合成器在下面放送嗡嗡持续的基音;斯托克豪森的《心境》让八个歌唱演员带着话筒坐在地板上,仿佛围着一堆篝火。他们拉着长声唱出降B大调和弦,持续二十分钟,偶然呼喊几声某神明的名字。此简单的声响效果所包含的意味并不简单,能唤起听众内心深处隐藏的各种丰富的体验和记忆。

人的心理过程是复杂的现象,在个体的审美活动中,“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并非截然对立,人们往往既期望与欣赏新的艺术,希望摆脱“审美疲劳”,也喜爱与怀念古典的东西,传统经典的艺术具有持久不衰的魅力。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各种“新古典主义”或传统回归思潮即是此状况的体现。

在视觉艺术领域,热忠于反叛的现代主义旗手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多次回到古典的传统。新古典主义是西方现代音乐的重要线索之一,德彪西、布索尼、斯特拉文斯基都进行过新古典主义的创作。应当看到,新古典主义并非简单的历史循环,20世纪作曲家们在表现古典艺术范型的过程中,总是融入各种现代音乐的元素,如复杂的旋律与和声、多变的配器音色、双重调性、复节奏、复拍了等,并融入自己的个性与感情。

引用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元素是上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方当代或后现代艺术的突出方向之一,艺术观念与方式形形色色,其超过了一般怀旧的情结,而表现更为复杂的意味,手法也更加多样。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肇始人文丘里的母亲住宅引用了古典建筑的山花、线脚、平面等元素,将其进行断裂、异变等非理性的处理,使之产生复杂与矛盾的意味。文丘里提出,“用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的部件”。

引用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元素是上世纪50、60年代以后两方当代或后现代艺术的突出方向之一,艺术观念与方式形形色色,其超过了一般怀旧的情结,而表现更为复杂的意味,手法也更加多样。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促使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也必然促使艺术创作模式与艺术观念发生变革。现代美术创作中“艺术与科技”、“录像艺术”、“光与空间艺术”、“高科技艺术”、“媒体艺术”以及“电脑艺术”等运用各种非传统的新的技术手段或媒介进行创作。在音乐领域,电子音乐的兴起标志着新的革命的形成。磁带录音机、电子音乐合成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设施的相继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表现的形式,也不断促使人们文化观念及审美观念的变革,成为具体音乐、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简约音乐(极少主义)等各种现代音乐实验与创作的基本手段,凯奇、斯托克豪森、布列兹、贝里奥、巴比特、克拉姆、沃奥里农等运用电子技术创作出形形色色的新的现代音响效果和体验,音乐表现的形式与审美边界被不断地丰富和开拓。电子音响技术正促使人们不断对音乐的本质、意义、审美等哲学、美学命题进行新的思考。

作者:李爱真 矫苏平

现代音乐论文 篇2:

如何将西方现代音乐更好地引入大学生音乐欣赏教学中

摘要: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无论从音乐思潮、作曲风格还是创作技法、表现手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百年间的发展在整个西方音乐史发展历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当今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充实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在音乐欣赏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20世纪 西方现代音乐 音乐欣赏 重要性

音乐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是在历史不断演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0世纪早已过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的长河中始终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到噪音音乐、整体序列主义、偶然音乐再到爵士乐、摇滚乐、现代流行音乐,其派别林立、标新立异。它的音乐美的观念、音乐结构思维、声音素材的革新和存同求异,使20世纪音乐在当今社会中获得了一种独立的存留价值,变成人类音乐创造和审美观念刷新与提高的标志。

在西方20世纪的音乐作品中,音高、节奏、音色、时值、力度、调式调性等这些组成音乐作品的各类元素发生了巨大的改革,传统思想得到了解放,各类元素都得到了独立的发展。以前作品的思维结构是具有整体性的,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从以往的整体性过渡到某一种具体的元素当中,所以,从前以类型性面貌出现的所谓“曲式”(三部、变奏、回旋、奏鸣等),也因为各个作品形式上的独特构成而逐渐呈现出“非范式”的特征来,或许可称之为“泛结构性”。

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所欣赏的音乐也变得极为丰富,不只是单单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古典音乐”。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代音乐”“流行音乐”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们对“现代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去了解和分析这类音乐,他们不仅仅是关注音乐的本身,而且也关心这种艺术形式在历史演变中的发展,以及注意作曲家使用的音乐素材和语言等。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多的呈现出期盼对这类音乐深层次了解的欲望。那么,何谓现代音乐,如何将它更好地引入到音乐欣赏课教学,带入大学生的心里?

一、20世纪现代音乐的含义

“20世纪音乐”它的含义有着一定的狭义性,常常被特指为一个特定的范畴,即“现代音乐”。而“现代”这个字眼与“新”不可分离,它常指严肃音乐中具有突破性和实验性的东西,如果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中没有运用所谓“新”的音乐语言,则不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现代”一词在当代社会的含义变得更为广泛,它既包括严肃音乐,又包括通俗音乐以及使用世界上不同地区得民间音乐素材而创作的音乐,不仅包括留下璀璨余晖的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也包含跨越时代、提早进入未来的称为“先锋派”曲风。

我们通常把20世纪现代音乐分为三类:一是与传统有较多联系的音乐。主要包括后期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新民族主义、原始主义、现实主义等等。这类音乐坚决保持固有的调性音乐,通常为多调性、泛调性和新的调组织观念,音乐中仍然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二是“先锋派”音乐。主要包括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音色音乐、简约音乐、概念音乐、后现代主义音乐等等。这是20世纪音乐中发展最快、离传统最远、最活跃、最多变,也最令人想探其究竟的部分。在音乐的理念、结构布局、素材、新音色等多方面都寻求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三是现代流行音乐,也称通俗音乐。主要包括20世纪产生的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新世纪音乐、流行歌曲等等。

二、20世纪现代音乐的特点

在20 世纪现代音乐发展进程中,音乐创作的理性化和音乐创作的多元化贯穿了20 世纪音乐发展的历程。

第一是作曲法则的发展。随着调性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无调性、多调性等新的创作技法。在节奏领域内,由于各种非常规的节奏形态被当代作曲家不停地创造着,促使了在节奏上20世纪西方音乐与上一时期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音乐创作思维的多元化以及感性的回归与理性的融合等是其明显的特点。另外,微分音乐的产生,反映了音乐创作对伴音体系的突破。而且,音色成为了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段,作曲家通过寻找新异音色,将音乐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二是音乐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出现了整体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等特殊的音乐类型。作曲家们通过运用多媒体的创作手法,为音乐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空间。

第三是感性的回归与理性的结合。主要体现在简约派要回归对声音和谐最直接的理解、新古典主义体现着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第三潮流体现着严肃音乐与民间流行音乐的融合。

总的来说,20世纪的西方现代音乐是在开拓创新、个性鲜明、多元融合中存在和发展的,也正是由于一种宽容才有了个性的展现,进而又出现了极端的尝试,直到回归后的融合与发展。

三、现代音乐与当今大学生的关系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是优良文化的弘扬者,他们始终关注着音乐创作的进展与变更,重视不断革新的艺术思潮。当代社会,不只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关心重视音乐,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也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音乐不只是文化表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时代与社会变革中的产物,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本着当今教育界要求培养精英大学生的目标,将现代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拓宽大学生的眼界。

近年来,怀着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大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然而,从对现代音乐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上来看,整体分为两种:一是喜爱现代音乐的创新技法、富于个性的音乐想象力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另一种是不喜欢现代音乐过于个性和过于注重形式,很多曲目让人听不懂,也让音乐本身失去内在魅力。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教师在曲目上结合实际情况做细致的选择,一是要有代表性,二是要有普及性。另外在对相关理论背景知识的讲解上要下功夫,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四、将现代音乐引入欣赏课堂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欣赏现代音乐的方法,不能再用欣赏传统古典音乐的方法来分析研究现代音乐,因为两者已从创作背景、创作技法、音乐特点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区别。而应先从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一些全新化的音乐语言的基本表现要素出发,了解清楚乐理内部基本概念,才能更好的把握作曲家的创作风格。

其次,使学生充分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背景。我们从与音乐本体,特别是与作曲家音乐创作过程直接相关的三方面来看,一是20世纪社会形势处于动荡不安、冲突加深的状态下,从而导致社会心理发生转变,引起了更多的慌张、忐忑等情绪;二是社会发展脚步加快,作曲家创新的心理要求急剧增长;三是个人主义较之19世纪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作曲家的自我意识空前增长。

再次,尽可能详细并通俗的讲解现代音乐的音乐语言,如全音阶、人工音阶、高叠和弦、复合和弦、人工调式、十二音技法、微分音、音组、音块、自由曲式、镶嵌式织体、轴心体系、分层写作等等。只有在对众多新的音乐语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听懂现代音乐。

第四,教师应该系统的将现代音乐的发展概况、发展脉络等详尽具体、归门别类的讲解给大学生,并引导大家对现代音乐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使大学生对于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有相对完善的了解,且通过对众多作曲家全新创作理念的接触,进一步打开他们的视野,引发创新性思维。

第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他们有代表性的现代音乐作品,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利盖蒂的《大气》、梅西安的《异国的鸟》等等现代作品,要求精选、精讲、精分析,使学生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更深地理解现代音乐语言并领略其中的哲理和意境。

第六,可以选择一些当今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上的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像谭盾的《女书》、《水乐》,陈怡的《中国民族舞组曲》,叶小纲的交响曲《春天的故事》,高为杰的民乐室内乐《韶Ⅰ》、《韶Ⅱ》等。一方面使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领略渗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现代音乐的丰富多彩与地方特色。

总之,20 世纪的西方现代音乐是在开拓创新、个性鲜明、多元融合中存在和发展的,其个性的展现和极端的尝试导致回归后的融合与发展。现代音乐变化无穷,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由于这些音乐在时间上跨度较近,没有距离感,人们至今还没有办法获得历史的透视,所有不适合过早的下结论。但是, 它和以往的音乐有着共同之处, 现代音乐作品也会优胜劣汰,当中的优秀作品定会被更多的人所接纳,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身为音乐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选择更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发展的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推广到大学生中,使他们不仅对古典音乐,而且对离我们更近的现代音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引发创新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注启璋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李秋华.西方音乐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建.20世纪音乐漫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5]巢蓉.普通高校大学生研习与思辨现代音乐的价值之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张雯雯.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艺术内涵[J].外国问题研究, 2012,(09).

[7]唐宏智.现代音乐的存在方式分析[J].音乐时空,2015,(05).

[8]胡子奕.浅析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中开设西方现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J]. 音乐大观,2014,(04).

作者:陈旭

现代音乐论文 篇3: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表演艺术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现代音乐美学的关注研究内容除了包括多元化的音乐作品,还涵盖了各种音乐表演艺术。音乐表演艺术更加强调的是创新性,通过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经过演绎者以及编剧人的共同揣摩与表现,使音乐作品变得更加的富有内涵。本文将进一步对现代音乐美学于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展开分析和探讨,指出音乐表演艺术不仅仅是一种重复表现,而是创新的不同演绎。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 表演艺术 启示

当前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时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音乐表演不是一个纯粹的重复表现过程,而是要通过创新加工,实现音乐作品的生命力展现,带给音乐艺术爱好者美的感受。随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和完善,给我国音乐表演艺术带来了众多的启示。因此,要有效的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促进现代音乐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的关系研究

音乐本身离不开艺术与实践的结合,任何优秀的音乐作品其艺术性都要通过实践表演去传达给艺术爱好者。音乐表演艺术者在表演音乐作品时,需要运用到各种演奏乐器,融入自身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完美表现出作品中的艺术性,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艺术表演作为音乐作品欣赏与创作中的重要桥梁和枢纽,被现代音乐美学高度关注,纳入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音乐美学的不断深入,对于音乐表演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演者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这样才能表达出作品的艺术效果,让欣赏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音乐表演作为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分支,应严格遵循音乐美学的整体规律,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根据艺术的本质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对于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现代音乐美学的必要性

音乐表演艺术的实质就是通过音乐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音乐美学的理解能力去表达出任何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而现代音乐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美学、哲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因此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被当做是音乐美学的研究内容。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研究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音乐美学的有效研究直接关系到音乐表演的质量,在现代音乐美学看来,要想完美演绎出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就必须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去丰富作品的内涵;2.因为现代音乐美学综合了众多学科,包含了各种与音乐表演相关的知识内容,能有效起到对音乐表演的导向作用,帮助表演者去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三、应用现代美学研究对于音乐表演艺术促进作用分析

音乐美学的研究内容极其广泛,具体涵盖了哲学、审美学、社会心理学等。音乐美学的研究学习直接关系到音乐艺术表演者的质量。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可以归纳为音乐美学,通过分析音乐表演艺术,我们可以发现音乐表演艺术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不仅仅要考验到表演者自身的表演能力,还会关系到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观念、思想感情以及理解能力等不同的因素。音乐表演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性教学课程,其同时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只有充分掌握了解现代美学的研究内容,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树立先进的音乐表演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音乐作品理解能力,使自身的音乐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表演者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他们音乐作品演绎的效果和质量,会关系到他们未来音乐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它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它能帮助音乐表演者增强自己的作品表达效果,丰富音乐作品内涵,引导音乐表演着要学会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表演风格,敢于创新加工,实现新的突破,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纯粹的去表演作品,没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想法。

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之间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能有效的给予音乐表演者正确的音乐实践表演指导,让表演者合理掌握表演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实现自身表演的专业化,进入到更加深一层的表演境界,不再仅仅追求表演的技巧和方式,而是在音乐表演中向观众传达那种深层次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感受到音乐表演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下未来音乐表演艺术发展

(一)音乐表演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

在未来的音乐表演艺术中,音乐表演者要充分运用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融入新时代的音乐美学,通过对作品的创新加工演绎,全面反映出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表演者要打破传统的表演方式和风格,敢于创新改革,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在结合作品本身的历史背景文化下,加入自己的表演风格,使音乐作品不再只是纯粹的重复表演。

(二)正确看待音乐表演艺术

基于现代音乐美学的深入研究,未来音乐表演艺术需要在反复实践中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表演的主体应该是表演者,通过表演者的审美观念、思想感情去不断丰富音乐艺术的意义。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不仅仅是对作品历史背景文化的阐释,也需要进一步体现出作品的现代风格。未来音乐表演既要高度重视作品艺术方面的表现,也要进一步通过创新意识在作品原有的内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填充作品的意义。

(三)充分认识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者要充分了解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内容,在音乐作品上表演者需要认识到作品背后创作者的创作情感和思路,综合考虑作曲家在作品中表现的创作构思。音乐表演者要想完美演绎出作品的艺术性,正确的阐释音乐作品,就必须充分掌握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表现风格。音乐表演者需从作品的历史角度去诠释作品内涵,然后再融入自身的表演风格,实现作品的创新演绎,在表演过程中既保留了作品的历史面貌,又实现了作品的现代演绎。

(四)追求音乐表演的创造性

在现代的音乐美学研究内容当中,现象美学作为重点内容,引起了音乐表演艺术者的重视和关注,它强调音乐表演者要敢于去分析作品的深层次涵义,要充分在实践表演中展现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浮夸的表象表演。音乐表演者要敢于去创造和改变,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化。音乐表演者除了要全面理解音乐作品历史背景文化知识和作曲家的创作思路,还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时代的表演精神和审美观念,要积极展现当代艺术人的精神风格,为作品有效融入新的风格元素,实现音乐作品的崭新演绎。因此,在日常的现代美学研究学习当中,音乐表演者要树立先进的艺术理念,跟上时代音乐艺术发展的脚步,正确掌握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历史内涵,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从而为音乐作品增添新的光彩。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现代音乐美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在其帮助下能不断提高音乐表演者的表演艺术性,实现音乐作品的创新演绎,赋予作品更加深层的内涵。音乐表演者要充分认识到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性,树立先进的表演时代观念,培养良好的音乐表演审美思想,要根据音乐原作的历史背景进行加工融合新的艺术风格,实现作品新的演绎,从而不断促进音乐表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锦秀,余锦龙.双重任务下我国音乐表演美学的发展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2]单思宇.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现艺术的启示综述[J].金田,2014,(09).

[3]吕继勇.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作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4,(05).

[4]杨和平.感性的体验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5]张诗杰.浅谈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重要意义[J].音乐时空,2013,(12).

[6]邹俊星.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4,(04).

作者:薛瑞芝

上一篇:怎样写法学论文下一篇:营销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