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现代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音乐欣赏”不是只有“欣赏音乐”,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打开多个感官,善于利用律动,呈现为综合的教学活动。美育课的“音乐欣赏”是多链条欣赏,合理融入创作、表演、传播等环节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从蔡元培的思想中获得美育的超越性启发,通过激发学生内驱力、改善教学环境外驱力、创新教学方法注入高峰体验推动力等方式实现音乐欣赏的超越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音乐欣赏现代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欣赏现代教育论文 篇1:

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摘 要]通过音乐欣赏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此,中学音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感知并欣赏音乐;强调动静结合,促进学生主动持久欣赏行为的形成;增进师生欣赏交流,鼓励学生对音乐创作进行自我欣赏。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误区;对策

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欣赏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受到了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实施,与现代教育形势保持高度一致。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下面就此开展具体分析。

一、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误区

由于音乐艺术在听觉方面的特殊性,所以中学音乐欣赏教育需要以听为主,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音乐教师以语言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锻炼,且音乐的欣赏与感知上往往被迫接受教师的观点。此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的倾诉具有非视觉性、非语言性特征,通过音乐元素的协调作用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一种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使得音乐欣赏教育走入语言替代误区。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但在实际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段落及音乐元素进行细致分析,使得完整艺术形象被分解,不利于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开展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倾向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以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种作秀成分,导致音乐欣赏教育发生偏离,倾向于学生技能展现,这就令中学音乐教育走进利用音乐误区。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综合性课堂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当前音乐欣赏教育呈现出单一欣赏局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二、针对中学音乐欣赏教育误区的解决对策

1.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感知并欣赏音乐

为了促使中学音乐欣赏教育走出误区,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在开展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通过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魅力,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内涵,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增强。也就是说,音乐教师要明确音乐欣赏教育的目标,不可将音乐欣赏作为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一种途径。音乐欣赏并非要让学生熟知音乐知识或者熟记音乐作品,而是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魅力,促进学生审美趣味的形成,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知音乐意境,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体验,这就能够在无形中对学生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音乐素养。在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实际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将音乐作品作为一种媒介,而并非是音乐欣赏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正确运用教育语言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

比如在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黄河大合唱》的欣赏教育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黄河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在音乐欣赏教育之前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基本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在学生品读歌词语言的基础上,将《黄河大合唱》播放出来。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歌词意境,对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进行感知,并体会黄河的雄壮气魄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精神。这样的音乐欣赏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音乐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更为深入,这就在无形中开展了审美教育,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强调动静结合,促进学生主动持久欣赏行为的形成

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味让学生聆听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是要注重动与静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持久的欣赏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促进学生音乐欣賞能力的增强。也就是说,在开展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生动且和谐的音乐欣赏氛围,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实际上,生动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高度相符。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出发,通过动与静的紧密结合,营造生动且愉悦的音乐欣赏教育氛围,为学生主动持久欣赏行为的形成创建一个优良的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并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欣赏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味地让学生去聆听音乐,而是要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音频、视频等教育资源的协调运用,创设音乐欣赏教育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创编音乐情景剧,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多种方式的协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对环保形成自我认知。可以说音乐欣赏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3.增进师生欣赏交流,鼓励学生对音乐创作进行自我欣赏

在开展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积极增进师生之间关于音乐欣赏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认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信心,从而引领中学音乐欣赏教育走出误区,切实提高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整体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要以音乐欣赏的某一点作为切入点,找准交流契机,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层面上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音乐欣赏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进行自我欣赏,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内涵的感知,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而演唱与演奏就是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的一种形式,鼓励学生对音乐创作进行自我欣赏,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当前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存在语言替代、单一欣赏等误区,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特殊性,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并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音乐欣赏教育,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与自我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全面提高中学音乐欣赏教育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建安.中学“元素性”音乐教学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1(36).

[2] 田彩霞.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

[3] 张计.流行性公益歌曲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10(15).

(责任编辑 柳 紫)

作者:吴伟佳

音乐欣赏现代教育论文 篇2:

新时代美育形势下的“音乐欣赏”教学探索

摘  要:“音乐欣赏”不是只有“欣赏音乐”,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打开多个感官,善于利用律动,呈现为综合的教学活动。美育课的“音乐欣赏”是多链条欣赏,合理融入创作、表演、传播等环节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从蔡元培的思想中获得美育的超越性启发,通过激发学生内驱力、改善教学环境外驱力、创新教学方法注入高峰体验推动力等方式实现音乐欣赏的超越性。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音乐欣赏;高峰体验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教育整体上已从“上学好”经过“好上学”来到“上好学”的新阶段,美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今年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先生生前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即“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这正如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判断,“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1],亟待改进。

美育的关键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关键是持续不断的自我提升。作为美育教师,需要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主动发展教育能力,不辜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管在中小学、高职高专还是本科院校,“音乐欣赏”都是具有基础地位的公共选修课程。笔者在这里以“音乐欣赏”课程为例,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培养方式为目标,探索新时代美育的实施路径。

一、“音乐欣赏”不能只“欣赏音乐”

笔者以前承担“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时曾陷入一个误区,就是照本宣科,把音乐欣赏课简化为“听音乐,讲道理”。然而,无论多么努力向课程标准靠近、丰富教材细节,课堂效果都不令人满意。后来笔者通过学生反馈、研读素质教育论文、观摩名家课程、向其他老师求教等多种途径,终于意识到自己践行的并不是育人逻辑,更非因材施教的育人逻辑,而是陷入了“学科逻辑”误区。

无论哪种教育,其原则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之所以在新时期加强美育其目的就是矫正重应试轻育人的倾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要融入到各个学科、各类课程之中,美育课程也要融入人文历史、现代科学等内容。那么对于音乐欣赏课来说,就不能封闭在狭义的“音乐欣赏”之内,一学期都是按部就班“听音乐”、夸夸其谈“如何听音乐”,以及扼杀学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按图索骥的“听出了什么”。

美育的“音乐欣赏”课是广义的音乐欣赏,广义的音乐欣赏是立体化的音乐欣赏。

(一)音乐不只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打开多个感官。“相比于其他学习方式,多感觉学习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率”[2]。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不只是通过一种感官,音乐欣赏作为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更是如此。音乐欣赏通常需要我们进入相应情境,而迅速进入情境就需要借助图片、故事、视频、道具等多样工具。我们感受音乐的丰富层次往往会出现“联觉”现象。如果教学中使用图片、道具等,将有利于多样感官的触发,更有效地实现音乐欣赏的“联觉”现象。

(二)音乐是一种运动形式,音乐欣赏离不开律动。虽然音乐学家总把音乐归纳为“声音的艺术”,但是音乐教育家却都在强调音乐是一种“运动”,非常重视音乐的律动性。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往往忽视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时的律动。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更是在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中表现出律动的欠缺,所以更要强调音乐欣赏课作为美育工作必须有效利用律动。实践表明,当教师和学生一同用身体律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婉转、起伏、强弱、明暗、节奏时,音乐的感染力会更强,音乐欣赏的效果会更好。

(三)音乐欣赏课是综合的教学活动。美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集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与心灵教育于一身,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往往是音乐、文学、历史、表演、美术、影视等多种文艺形式以及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种知识综合显现的过程。作为音乐欣赏老师,则要“不拘一格育人才”,积极汲取多方面的能量上好音乐欣赏课。

二、美育课的“音乐欣赏”是多链条欣赏

音乐活动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传播等多个环节。音乐欣赏课虽然以欣赏为主,但不应忽视其他环节。把欣赏局限在欣赏环节,既会损害课堂的感染力,更不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笔者发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加上哪怕很简单的创作、表演、传播元素,就可以改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能增添音乐欣赏的广度、强度和深度。

这里的创作并不是“专业作曲”。笔者与学前教育的老师交流才知道在幼儿阶段的音乐活动中就包含了创作,在更高年龄段的班级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更可以加入创作元素。比如加花儿、固定音型等形式的乐句扩充、为音乐增加简单的二部和声、改换歌词等,也包括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这些活动还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一方面是杰出音乐家现成音乐的音频视频的欣赏,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表演音乐现场的欣赏。学生的音乐表演当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对于学生欣赏能力的促进作用则是巨大的。比如在欣赏大合唱《黄河》时为学生排一段《保卫黄河》的二部或三部轮唱、把艺术音乐欣赏和学生音乐表演结合起来,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他们也更能体会到音乐审美的微妙和精深。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比如讓学生把问题讲授给父母或其他同学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不妨在教师统筹下专门设计“学生教学生”的环节。每节课教师还可以挑选学生和自己搭档共同完成十分钟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讲解、引导、互动等方式把音乐“传播”给其他学生,甚至制作音乐欣赏相关作品(比如微信、音频、视频、课件等);并通过现代电子媒介进行传播并接受反馈(传播量、评论等),更直接、深入地理解音乐审美中传播的地位和价值。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赶进度”的情况,因为害怕“上不完大纲内容”。然而,我们需要在美育的理念下深入思考: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真的有效吗?大多数时候我们貌似追求教学效率,实则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美育代宗教”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体现

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5年提出“以文学美术之涵养,代旧教之祈祷”[3],随后又专门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和《美育代宗教》等文章,掀起中华民族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波美育思潮。

美育能不能代替宗教是另一个问题,并不妨碍我们从蔡元培的思想中获得美育的启发。我国教育施行的是无神论的唯物主义教育,但绝不是排斥信仰、超越性和终极关怀的教育。“我曾经把复杂的宗教分析过,求得他最后的元素,不过一种信仰心”[4],而美育同样具有超越性,带给心灵以信仰。终极关怀也并非宗教独属。哲学家张岱年认为终极关怀有三种类型,一是皈依上帝的终极关怀,二是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三是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5],美育即是发扬人生之道的路径。然而,这些都是应然,关键在于落实。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高峰体验”,是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6]。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多能遇到这种感觉,正如著名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所说:“其它艺术说服我们,音乐突然袭击我们。”[7]那么,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促成高峰体验,享受精神触动的愉悦、灵魂成长的幸福,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触摸人生的超越体验和终极关怀。在最低程度上,也能抑制不良心理症候,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体验快乐,激发学生音乐高峰体验的内驱力。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切实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心悦而非一板一眼讲道理,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要渲染教学环境,利用音乐高峰体验的外动力。教学环境包括教室环境、文化环境、学术(音乐)环境、创意环境等,比如我们可以在节庆(包括学生生日)时把教室布置成“舞台”,以及增加教学的仪式性内容等。即便教学环境有时候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要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环境最大的影响因素,如果我们积极、乐观、努力、创新,就能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审美参与。最后创新音乐导赏方法,为音乐高峰体验增加推动力。在美育教学中切不可例行公事、千篇一律,造成学生的适应性厌倦,而要从学生的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入手来满足学生的美好体验诉求。比如以音乐会的创意模拟为框架或以学生当下喜爱的音乐综艺节目为线索组织课堂(过程中还需点破媒体营销手段的滥用以提升音乐欣赏中的媒介素养)等,就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总之,音乐欣赏课需要具备美育超越性和终极关怀的高度,高度的达成需要教师做好形而下的系统工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技能应该是在快乐氛围中增长的,知识应该是在立体体验中形成的,道理应该是在多样活动中生成或引发的。

笔者与一些同行交流时发现,有些音乐欣赏的老师也和笔者之前一样担心自己的教学探索会不会和课程名称不符,教学检查会不会得低分。但著名音乐教育家郭声健认为,“在学生面前一切都要让道,何况是区区一本教材。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为教材服务的。”[8]教材尚且如此,课程名称更不在话下。“音乐欣赏”课程不是目的,育人才是目的。如果我们能因学生之材施教、应课堂之需施教,那么这正是我们的能力和价值所在。何况,很多“音乐欣赏”本就没有教材,学生也并不需面对应试的压力。至于教学检查,其执行者都是教学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教师,稍加解释就能理解并欣赏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2015年1月-12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585.

[2]周爱保,陈璇,潘超超.多感官教学有效提升学习力[N].中国教育报,2019-06-13.

[3]蔡元培.哲学大纲[C]//蔡元培全集:第2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39.

[4]蔡元培.非宗教运动[C]//蔡元培全集:第4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91.

[5]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3(1):95-97.

[6]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6.

[7]漢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74.

[8]郭声健.守望音乐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89.

作者简介:段雄,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音体美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段雄

音乐欣赏现代教育论文 篇3:

浅析建立在听觉体验基础之上的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正如《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虽然对音乐欣赏教学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忽视学生音乐听觉体验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在教学中,以老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以脱离音乐的“联想”代替音乐的听觉体验;以说代替听,甚至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还在不厌其烦的“解说”。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觉体验,阻碍了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一、音乐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音乐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是由音乐学科的两大特性所决定的。第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非语义的艺术,它不能通过语言或视觉只能通过体验才能完成。第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听觉音乐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听觉体验是我们了解音乐的唯一途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放在首位,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目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还有许多忽视音乐听觉体验的现象。如一位教师在欣赏《快乐的罗梭》时,教学重点不是立足于听音乐,而是用了半节课的时间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等,然后笼统地听一听音乐,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音乐。结果,学生可能记住了彝族鲜艳的服装,可就是没有记住音乐,没能体验到《快乐的罗梭》音乐中的快乐。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学会唱歌、学会演奏乐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技能固然重要,但音乐的听觉体验能力更为重要,它是一切感知和技能表现的基础。正如赵宋光先生所说:就音乐教育而言,则不要光看一节课、一学期学会唱多少首歌、会用乐器演奏多少首曲目、跳了多少律动、舞蹈……而要看学生在歌唱、奏乐、欣赏、律动、舞蹈等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音高、节奏、音强、音色感、曲式结构感、音乐情绪情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同伴齐唱、合唱的能力,与乐器伴奏配合的能力、初步的音乐创造力等;年龄稍大的学生还要培养看视谱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多声部的和声感、织体感等。(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53.)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对音乐的体验。

二、音乐听觉体验的内容

(一)情感体验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通过种种音乐手段表现出或活泼或优美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优美的《春江花月夜》、欢快的《花好月圆》、庄严的《红旗颂》、悲伤的《小白菜》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情感。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任務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要素体验

音乐是没有语义的,它怎么能表现不同的情感呢?就是通过音乐的语言,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性、和声等音乐要素,使我们获得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音乐语言经过长期的运用就有了约定成俗的含义。如二度下行的旋律使我们感到悲伤,便产生了“叹息”或“哭泣”的情绪;强的力度与高音区带有推动型的节奏型就产生了“激动”的情绪;小跳的旋律型就产生了“欢快”的情绪;不协和音程的和声就产生了“愤怒”或“恐怖”的情绪;规整的节奏型就产生了“坚定”的情绪等。所以,对音乐要素的听觉体验是情感体验的基础,对音乐要素的体验越深,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会越深。

(三)音乐相关文化的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人文性”的课程性质。就是说,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产生音乐的土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音乐教育家都提出了新时期的音乐教育应从“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的观点。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坎姆贝尔教授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指学习音乐本身,还是指学习一种文化,其中蕴藏在音乐背后的对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决定着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音乐要素所获得的体验只是音乐体验的一部分,只有对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有更多的感受才能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正如要体验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必须了解中国古典音乐文化,要体验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必须了解欧洲音乐文化一样,音乐相关文化的体验是感悟和理解音乐的必经之路。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部分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1:29.)

(一)音乐听觉体验要在音响的基础上进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在音响的基础上进行,并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放在首位。音乐教学就要用音响(音乐)“说话”,任何脱离音响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1、音乐知识的学习

音乐知识的学习必须在音响中进行,而不是文本式的学习。如学习四二拍,只会背四二拍的定义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在音响中去判断哪些是四二拍,并能够随四二拍的韵律做挥拍或简单的动作,这样才能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具有了四二拍的节拍感。

再如对音乐结构的分辨,不能只说出音乐的乐句或结构,而必须在音乐中去分辨,这才是学习音乐的方法。

2、音乐技能的训练

音乐是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对技能的训练更不能只凭语言去描述,只能在对音响才能的判断中才能掌握。如对音准的训练。如果只是说唱得高一点,低一点是无法真正判断音准的,只有通过音响,真实地唱一唱才能确定音准。

3、聆听音乐

聆听音乐,顾名思义应该是以聆听为主,但在教学中,我们“好心”的教师总怕学生听不懂而用很多的语言去解释音乐,更有甚者,一边放音乐一边解释。这种做法看似是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实则是违背了音乐聆听的本质。音乐只能是在聆听中感悟,在音乐中解释音乐更是不可取的,会干扰学生的聆听。每个人都有对音乐不同的理解,绝不能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4、音乐的联想和想象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听完一段音乐后,教师问学生联想到什么?于是学生就想当然地说了起来,至于是不是与音乐有关就不知道了。当然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让学生说出音乐的表现要素,然后再根据这些音乐要素说出自己的想象,这时的想象就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合理的想象而不是随意的“胡说”了。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现象,要注意教学中应该用音乐(音响)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在音响中体验音乐,否则就不是合理的音乐教学了。

(二)强调学生的参与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有的教师总结了听、说、动、唱、奏、编、演、思、写、画,概括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十种参与方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演唱主题,分辨音乐结构、图形、声势随音乐律动等都是很好的参与方法。

(三)构建音乐听觉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正在进行从重教转向重学的研究,体验学习就是体现学生学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转变了“教学即传递”的传统教育观念,提出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具体体验(感受)、反思观察(观察)、抽象概括(思维)和行动应用(实践)这一系统的过程获得新的知识。(库伯,体验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

根据这个理论和音乐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构建音乐听觉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聆听音乐初步体验——思维参与再体验——文化渗透深入体验——理解感悟表达体验。这个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循环的线性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体验、运用,再体验、再运用的过程。

1、聆听音乐初步体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音乐的一切体验都来源于音响。如学生听歌曲自由进入教室就是聆听的过程。在这里教师没有更多的语言,而是通过音乐(歌声)创设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直接从音乐中获得体验,然后通过学生的哼唱表达对音乐的初步体验。由于还没有深入到音乐的内部,所以是初步的、感性的体验。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太多,上课开始用了许多时间进行讲述,这种做法脱离了音乐。

2、思维参与再次体验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会学生思维。很多教育家都指出了思维的重要性。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音乐教学中,聆听音乐只是初步的体验,是直觉的感受。要想进一步深入音乐就必须有音乐思维的参与。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体验,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的体验。

3、文化渗透深入体验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以通过对音乐相关文化的体验可以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因此要提倡音乐与多元文化的结合,深入体验音乐。如在欣赏《渔舟唱晚》时,除情感体验和音乐要素的体验外,还应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体验。如《渔舟唱晚》是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而成的,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美的特征。

音乐的审美意境同中国的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意,如石涛的《秋江雨景》、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等,可以丰富音乐的想象。

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如电子琴、管弦乐合奏、民乐合奏等,不同的音色及演奏风格,可以使我们获得了不同的审美体验。

学习与音乐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丰富了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4、理解感悟表达體验

学习不能没有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就像无源之水。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更决定了没有体验,没有感悟,就没有学习的效果。通过音乐听觉体验学生获得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用外化的手段表达体验。表达体验的方式很多,如演唱、演奏、创作、语言表述等。

在表达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是体验学习的一个特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个性的平台,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如同一段音乐可以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不同的理解。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活动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发挥音乐听觉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学会欣赏、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作者:刘晓云

上一篇:电视人物短片管理论文下一篇:管理哲学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