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与职能管理探讨论文

2022-04-28

摘要:国内外研究表明,重组整合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组整合包括:企业重组目标的选择、整合思路、整合活动的模式,以及基本职能活动层次等几个方面。文章以某国企样本公司的重组整合案例,研讨了企业整合管理方案与实践,并对企业内部的整合管理与重组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重组与职能管理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重组与职能管理探讨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条件探析

【摘 要】网络环境下实施新型会计信息系统,使其性能不断优化和持续提升,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和完善的外部环境,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条件。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条件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其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同时彼此间相辅相成,系统化的完成整个经济业务过程。同时会计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位置,并与其他管理子系统相互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从而更好得为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因而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与外部其它子系统及其他单位之间的信息集成,将成为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条件。具体来讲,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涉及到以下内容:一是会计数据采集的集成。在网络时代,企业重组、兼并加剧,逐渐呈现出集团化的趋势。而企业集团对集成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涵盖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集成,总部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信息集成。财务管理的集成化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数据采集。会计信息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来源于业务部门以及外部系统的数据。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网络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相联结,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二是会计数据处理的集成。基于社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新型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企业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协同一致、尽量同步,通过相应的“事务处理触发机制”,从而使企业财务会计真正实现“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预测”,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集成化。三是财务管理的集成。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观,只要在线,就可以由以往的物理距离变为“鼠标”距离。由此,财务软件可以瞬间完成网上报表、网上报税、网上结算、网上审计、实时监控、移动办公等功能,财务管理的功能呈几何之势放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四是智能的集成。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实现。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更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急需建立的是一个兼备计算、预测、决策功能的“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在以上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含义中,如何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财务业务的协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企业内部协同、供应链协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等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地分支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在发生供、产、销、控制、预测等业务活动过程中,在每一个结点上,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使得财务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这时,财务人员必须利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的技术进行网络化操作实现整个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全面集成,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

二、财会人员知识结构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离不开财会人员这一关键角色,许多财会人员应最先体验到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深刻革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着诸多挑战。而从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会计以外的如经济、法律、企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未来社会所渴求的财会人员将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的人才。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一是必修“边缘知识”课。在网络时代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严重冲击。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修的“边缘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二是学好计算机知识。网络时代,最重要的工具无疑是以一计算机技术为平台,包括通讯技术的网络。同时,财会人员还应该对所搜集的各类专业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决策提供及时的重要的信息支持。三是学好外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据国际上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为基础发布的。另一方面全球网上交易即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财会人员很可能因此被赋予了除算账、管账等传统职能之外的许多“边缘职能”,如参与商品交易前期的商业谈判,重要合同条款的审定,网上支付款项的监控与确认。四是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学习有关税收、金融、财政、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个人素质很可能会因此而出现新的更大的飞跃。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它的实施离不开相关完善的政策和法规的规范与保障,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1)电子会计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法律上无纸化的电子会计数据能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是新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函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实务看,有关法规对企业要求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都要打印到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可作为审计和其他法定需要的证据。联合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由其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于1996年12月由联合国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明确指出电子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但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可靠的;有关责任人(包括交易业务的对方)己以某种加密数字签字确认;执行数据专人管理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等,类似这样的法律的制定是推进我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必需条件。(2)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问题。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依靠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方法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从而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置疑,具体表现为:第一,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由于网络会计中用户和终端分布在各处,给识别和验证造成困难。在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会计数据,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章等确认手段也不再存在,信息的真实性好像没有了法律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庞大和信息交换速度的提高,数据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因此,机密信息无形中向外开放,而且在通信网中易被窃取、篡改。尤其是国际线路上传递的数据,途径几个国家,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很难保证。第二,财务机密是否被泄漏。公司的财务数据属企业最大商业机密,如被竞争对手获取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保证网上财务数据传递过程的安全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容忽视的问题。(3)相关人员责任的划定。按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业务的需求,设定各相关人员的操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并通過为每个用户进行系统功能的授权来落实其责任与权限,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各岗位之间并形成一定的内部牵制制度,以此作为保障。并且在会计监管部门设立法律监督机构,强化对人员的法律责任的监督,既为减少法律纠纷,也为司法部门提供依据。通过准则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修订,使相关人员遵循专业标准进行工作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事实,较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 考 文 献

[1]刘华姣.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新构架[J].财政监督.2007

[2]习红怡.浅谈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及对策[J].冶金财会.2008(6)

[3]孔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4]邹红霞.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企业导报.2009(2)

[5]朱海英.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

[6]汤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探析[J].中国市场.2010(45)

作者:宋世坤

企业重组与职能管理探讨论文 篇2:

企业重组中的整合管理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国内外研究表明,重组整合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组整合包括:企业重组目标的选择、整合思路、整合活 动的模式,以及基本职能活动层次等几个方面。文章以某国企样本公司的重组整合案例,研 讨了企业整合管理方案与实践,并对企业内部的整合管理与重组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整合管理 企业重组 重组收益

一、引言

企业重组是企业规模的扩张及量的集聚过程,能否使企业真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增 加经济效益,关键还要看重组后企业能否迅速有机整合内部经营要素与运行机制。为此,企 业必须认真分析和找准其在市场中的坐标系,准确市场定位,紧跟时代经济与技术发展潮流 ,滚动修订可持续发展计划,走突出主营业务、多元发展之路。

大多数企业存在着规模效益。对于一个业务收入与若干小公司的业务收入总和相等的大 公司来说,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低于这些小公司运营成本的总和,或者其总投资小于这些小企 业投资的总和,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益,通常被表述为“l+l>2”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是通过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实现的,因为无形资 产的协同效应很难被对手复制。因此,协同效应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具有实质性和可持续性, 是重组的重要意义所在。

协同效应可以产生一系列增效作用,如业务交叉与联接、企业资质共享、人力资源共享 、技能共享、市场情报收集能力的加强以及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等。所以,在大部分重组中, 创造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如何抓住独特的增效作用。可以说,企业重组的价值创造本质上源于 重组整合过程中的能力管理,重组整合的关键是战略能力的转移和运用。

二、重组企业的整合管理

战略性经营要素的有机整合,其落脚点在企业各项具体职能活动层次中。

1. 组织机构的整合。企业重组后整合过程本身即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核 心竞争力的刚性特征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因而可以把重组整合过程看成是流程重组的时机, 组织流程重组是构筑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组织机制整合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构组织远景,使其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理解和接受,以激励每部分能力最大 程度地发挥;二是有效组织安排,包括组织运作方式、过程和目标的重构;三是实现组织资 源的快速转移。

2. 企业管理系统整合。首先是管理制度的整合,即双方在各职能管理制度上统一规范、优 势互补,由此带来管理协同效应。重组初期有意识地共同从事构建和运营各种生产经营设施 的基础活动是制度整合的有效途径;经过逐步摸索和学习,面临外部环境压力时共同有效地 实现寻找和建立客户联系的客户关系活动,是制度融合的巩固过程;当双方的制度达成高度 融合后,从事创新类活动才可能取得显著成果。管理系统整合另一个主要方面涉及到管理能 力,对重组来说,管理者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管理系统整合时,还要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 的有效性进行识别。

由于财务集中管理,企业可以对资金统一调度,增强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由于规模和 实力的扩大,企业筹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满足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要求。通过会计上的统 一处理,在企业中互相弥补产生的亏损,获取纳税优惠,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由于扩大了市 场占有率,减少了竞争对手,增加企业的垄断能力,增强对供应商和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因而可以获得更低的原材料价格和更高的市场出售价格,从而获得盈利水平。

3. 人力资源整合。重组完成后,被重组方员工会产生明显的压力感和焦虑。所以,在人力 资源整合时,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和管理人员都要共同关注人员的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 沟通策略来缓解心理压力。这期间,公司总经理应作的工作包括:及时向员工传递企业发展 远景和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等信息,指引员工形成新的远景体系,快速形成 组织凝聚力;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关键性高层管理人员会晤,并赢得他们对工作的支持。人力 资源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直线管理人员应做的工作包括:及时与员工沟通,获取员工的理解和 支持;要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缓解压力的对策,协助员工对自身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要 聚集一批有高业绩水平的人,并立刻赋予他们相应的工作安排和相应激励;向被重组方员工 保证他们的贡献是被认可的,重组的目的不是谁吃掉谁,而是为了共同实现新的目标,并在 措施上得到真正贯彻。

整合后原来企业的业务网络、市场拓展活动可进行合并,节约业务市场拓展费用;研究 与开发费用可以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业务;企业人才 、技术可以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作用,使双方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机融合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4.企业技能和知识整合。技能转移本质上是蕴含在企业职能管理中的知识、行为规范、操 作程序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正是这些深层次技能的缄默性特征,一方面使得这种整合难度 非常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成功整合后的巨大价值。技能和知识本质是以人为载体的,因而 重组过程中技能和知识整合也是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整合管理过程中,首先加强对认知 学习的管理,其次是重视对经验学习的管理。该阶段应对员工的正式培训、员工行为表现的 考核以及管理团队决策的检验。这些活动,可以推动管理团队和成员之间的交流以适应新的 环境,更要指导员工学习“如何做”。

5.企业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根本是解决文化冲突,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化吸收和同 化。当目标企业失去法人资格,并被完全吸收入重组方企业时,重组方企业就会采取这种形 式。二是文化混合。这是最复杂的文化融合形式,当双方企业文化各具特色,且均可以为企 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时,该形式被采用得比较多,但由于原来各方员工对自身文化优势的 认可度极高,具有长期意识的沉积与惯性作用,使得融合起来难度很大。这时,最需要的是 认清对方的文化特色,并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制定管理计划对文化融合具体安排。三是文化 共生。它是指建立一种多元文化格局,即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具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被重组 方企业文化同时存在,形成并行文化体系格局。这种形式更多体现在重组方企业通过纯粹混 合兼并实现的跨行业经营中。

三、整合管理实践

文中选择的某国企样本公司经过一年多的重组吸收合并了八个分公司,共拥有分公司十 个,分散在七个地市,其业务范围重叠,管理模式多样,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良莠不齐,对 总公司来说管理难度高,资源浪费多,经营风险大。因而施行整合势在必行。样本公司实施 的整合管理方案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重组前评估阶段。评估目标企业各部门与各职能经理的优缺点 ;评估目标企业的管理体制;评估目标企业的技术能力;挑选整合经理;开发目标企业的沟 通战略。

在内部整合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直接规划的工作原则下,提出了内部整合的思路:“通过 区域或专业整合,实现总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和区域或专业分公司的局部和谐发展。”调 研和准备阶段,总公司领导亲自带队走访各分公司现场实地调研,了解分公司实际运作情况 ,听取分公司对业务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业务整合方案收集了大量第一手信息,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业务整合方案基本原则和整体框架。

2.第二阶段——建立整合基础阶段。正式介绍整合经理;共同制定整合计划, 确定明确的整合时间表;提供充足的资源并控制成本:高级经理人员的明显参与。

样本公司内部整合领导小组积极与各分公司及相关部门沟通,特别是参加了上级公司组织的 专项研讨会,详细向上级汇报了整合思路,综合各方建议,提出的多项细化指引,经上级公 司批复,确定了具体的事例时间表,出台了整合方案。

3.第三阶段——整合展开阶段。利用管理制度再造、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架构再造等,加 速整合进程;委任审计人员对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并通过信息反馈来调整整合计划;进行双 方企业的沟通;对双方企业关键经理人员进行交叉式晋升;对目标企业有潜质的人才进行技 术、管理理论培训。

样本公司采取上述整合方案,将原有的十个分公司压缩为四个分公司,均为二级核算单 位,缩小了管理幅度和管理链条,消化了弱势企业,通过企业资质共享、知识共享,增强了 各分公司竞争能力,提升了公司整体的竞争能力,把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融入到四个分公司 , 形成样本公司未来向着工维合一模式转型有利的组织架构上的保障。对财务核算工作及财 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保障规范动作和合法经营,规避财务风险。

在实施业务与人员整合方案的同时,调整原有管理体系,提出一整套企业标准化管理体 系的建设方案,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市场管理制度、IS O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等。并与各相关 部门及分公司进行讨论、修改后试行,以适应公司规模经营、精确管理、有效监控的需要。

组织四个分公司选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无线通 信施工技术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全面推行ISO质量管理体 系,组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促进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启动企业文化建设 项目,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和企业文化法典、员工手册,统一价值观 和行为准则,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纲要。

4. 第四阶段——一体化阶段。继续推动共同的方法、行为方式、程序语言展;继续推动长 期的管理轮换制度的实施;委任审计人员对整合的绩效进行评估;向企业职能部门交换工作 ,进入正常的运作阶段。启用新的集OA办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于一体的信息 化管理系统,将分公司纳入公司管理体系,实行远程办公,节约管理成本,方便快捷沟通。

四、结论

重组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通过重组减少了竞争对手,重组企业内部迅速进行整 合管理各类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战略互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控制能力,增强公司整 体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并发展竞争优势,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最大发挥协同效应 。由协同效应产生具有实质性和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充分体现重组之后的最大化收益,实 现财富与价值的增加,促成企业重组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叶学锋,魏江.基于核心能力的重组整合[J].科研管理,2002(5)

2. 郑海龙,李树丞.基于企业重组的整合管理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2(11)

3. 李红霞,陈培友.企业战略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

4. 吴小立.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竞争动力模型.价值工程,2003(1)

(作者简介:施弘,经济师,任职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95)

(责编:贾伟)

作者:施 弘

企业重组与职能管理探讨论文 篇3:

造船流程再造与数字化造船的研究

摘   要:船舶生产作为一项复杂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需要专业的管理体系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支撑。流程再造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优化造船业的生产流程,并提升船舶生产质量。本文从造船流程再造基本内容出发,探讨数字化在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流程再造的概念以及实施原则进行相关阐述。最后,联系数字化造船与流程再造进行综合考虑,探讨两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流程再造  造船技术  数字化造船  意义研究

时代的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加快产业升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推广至各个领域。从造船行业发展现状来说,其升级空间需要更强大的科技力量进行扩展。与此同时,造船所需要的原材料,钢铁等价格也处于上升阶段,而在造船过程中因操作技术有限时常无法到达预期效果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因而,造船行业若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活力,应在船舶质量提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增加其经济可行性。分析现状可知,数字化造船与流程再造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可促进船舶行业进一步发展。

1  造船流程再造基本概述

1.1 流程再造概念分析

流程再造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十分流行,其试图通过规范管理流程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顾名思义,流程再造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思考,从原本框架中提取出关键信息,从而实现企业的深入改造,对应至造船行业,则为对造船这一行业领域进行新时代的思考。流程再造企业管理观念经多个汽车公司实践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沃尔玛、福特等都曾受益于这一思想[1]。总的来说,流程再造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信息的提取与摒弃,只有掌握這两个点,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

1.2 现代造船与流程再造关系阐述

分析现代造船经历了整体造船、大批量造船、分段造船、分道造船、集成造船及快速造船等阶段,其需要对物资管理、信息管理、人才与设备、资金利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因而其在发展中,不仅需要考虑技术研究,还需要考虑流程管理。而流程再造这一概念则恰好迎合了现代造船发展需求,从企业内部出发,对企业内部布局及生产理念进行深度改造,其改造形式并非流于表面,在此需要强调深入改造这一词语的含义,其代表着从造船行业内部出发,深入挖掘行业中所存在的痼疾,打破现有观念,进行体制重组,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变动,需要敏锐的时代直觉与行业意识。

1.3 造船流程再造实施原则

针对时代背景,其需要考虑社会、企业、客户以及生态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创新,可从以下6点进行:

(1)职能与流程:即转变传统职能管理管理,面向流程管理,以流程执行区域进行业务审核,精简运营步骤,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2)寻求流程最优解:以流程执行区域划分为模块,进行执行模块的组建,并为每个区域设定目标,随即以区域为对象进行流程细化,从而实现目前执行流程为最优计划,避免做无用功。

(3)扁平化管理:在原有流程上,进行中间管理环节的优化,通过缩短管理时间,来提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力,从而快速精准的制定发展战略。

(4)个人管理:从流程区域定位到个人,促进员工岗位水平的全面提升,将个人发展与流程业务目标联结,培养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5)客户与供应商关系二次定位:增强供应链意识,实行产业端到端关系管理。造船企业以客户、供应商、经销商的供应链关系为核心进行流程的创新设计。

(6)IT技术融入:IT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将部分工作流程从串行转变为并行,缓解数据控制权与使用权的矛盾[3]。

2  数字化造船与造船流程再造

2.1 数字化造船

数字化造船即将数字化技术与造船相融合,如CAD/CAE/PDM等技术,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可较好的实现结果预览,其贯穿于船舶的设计、建造、装备制造及生产管理四大板块,从而可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性技术。

(1)船舶设计:数字化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如CAD可作为船舶设计人员的辅助工具,寻求设计方案的最优解,缓解设计人员大数据计算的压力。

(2)船舶建造:智能化技术控制船舶生产,以自动化设备进行企业现代化技术,如NC、Robot等软件及硬件的配合可所构成的生产自动化装备可有效提升船舶建造的效率[4]。

(3)制造装备:即通过数控技术发展自动化生产装备,如机械臂结合数控技术则可减少材料资源的浪费,也能较好促进船舶结构的精准性,避免不合格船舶的产生。

(4)生产管理:即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供应链及客户关系的管理,其建立在Web全球广域网的基础上拓展信息渠道,实现综合化管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电子商务优化管理系统,实现造船企业内部与外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总的来看,其数字化造船流程可概括为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图优化,在自动化管理设备的支撑下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促使企业有序运行,优化企业运营环境,为船舶生产提供强力后盾[5]。

2.2 造船流程再造与数字化造船关系探讨

2.2.1 造船流程再造保证数字化造船优势

结合上述阐述可知,造船流程再造是数字化造船优势的保障,数字化造船若想取得突破,则需要全面创新管理,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将数字化技术渗入至企业各个环节。而分析目前现状可知,全球领域的造船行业都试图将数字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但其所缺乏的是一个支撑其运转的管理模式,其在于传统管理模式磨合时,需要一个推动其前进的动力,也需要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框架。

2.2.2 造船流程再造打开数字化技术应用切口

流程再造的关键在于打破信息格局进行信息的二次组合,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改革依据,制定可行的业务目标,并且需要考虑各个细节的配合。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造船流程再造,是可以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打开一个最佳切入口的。反观数字化造船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化设备可基本支撑机械设计与机械生产,但不可控的是市场变化,数字化设备的经济可行性与关键技术的开发仍有待深入研究,相对全球数字化水平,我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造船行业基层管理仍存在技术漏洞,数字化发展水平与人员操控水平无法持平,也无法反馈数字化使用中需要完善的信息。

2.2.3 数字化造船为造船流程再造提供应用平台

而造船行业企业管理中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PR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其缺乏流程优化管理观念的辅助,流程再造的实施需要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撑,从而才能行之有效的寻求流程管理的最优解,而造船数字化则恰好迎合了流程再造发展需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流程再造深入优化企业运营模式,对造船行业的材料、人力等进行科学组建,可有效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奠定企业重组的技术基础,为流程再造的实现提供应用平台。

3  造船流程再造与数字化造船应用分析

以Abaqus的应用为例,其作为一套工程模拟的有限元软件,不仅可解决船舶制造中的动力问题,也可较好的分析船舶结构,其结合数据分析与系统模拟两大作用,可在船舶建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造船行业中需要对船舶总体强度、风浪荷载频率、桅杆结构分析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Abaqus在船舶设计阶段时可为设计人员提供模拟功能,在强度分析中,可通过数据计算找出设计漏洞,其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与模拟功能极大程度的缩短了设计周期。

在接下来的风浪荷载频率分析中,Abaqus通过AMS求解器可解决大模型的模态提取,即通过计算器模拟大型船在水的作用下其风浪载荷的频率,如在进行舰艇自然频率的提取时,其建立了自由度为2.1M的船体模型,从中提取了2720阶模态。在此基础上,为了分析其在水中行驶,湿模态提取问题,相对于传统的通过手工加水的质量附在船体模型上,其应用声学单元进行模拟,可极大程度的减低计算難度,并弥补了传统手工添加附重水的质量时所体现的无法考虑水与船体粘性作用的不足。

Abaqus在桅杆分析中可从材料及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其可通过软件自身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功能模拟桅杆在船舶行驶中所承受的风压。与此同时,Abaqus也能较好的分析材料组间结构对桅杆承受程度的影响,如在桅杆制造过程中,常需要用到复合材料,而其夹层结构的形式变化会相应的改变桅杆的强度及振动特性。

从Abaqus的实际应用来看,其可有效提高船舶设计效率,并缓解设计人员的计算压力。在此过程中,流程再造管理观念已然在无形之中融入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当中,如在船舶设计中,设计团队的组建以及设计目标的确立都是流程再造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应用数字化人力管理时,流程再造的企业理念也能加强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实效性。流程再造的实施方案可总结为构思、项目启动、诊断分析、设计流程、重建流程、评估调校六步,数字化造船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业务执行的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流程再造的潜在价值,而流程再造方案的实施可有效优化企业环境,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4  结语

流程再造带给造船业的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念,其将自身融入于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同时也将数字化造船转化为战略实施与运营之间的纽带。然而在此过程中,流程再造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保持着一种客观的态度,并不建议将数字化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而是在明确改造流程的合理性后,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个极佳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魏斌,马娟.基于数字化造船的船体生产设计课程改革[J].船舶职业教育,2019,7(2):27-29.

[2] 张春雷.数字化造船关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3):59.

[3] 刘子豪,赵川,王晶.数字化造船技术的最新发展[J].中国船检,2018(10):82-85.

[4] 张林瞻.数字化造船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136.

[5] 龚璇.基于CADDS5的数字化造船电缆布置设计[J].科教导刊(下旬),2018(4):40-41.

作者:周启学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下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