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性质差异论文

2022-04-26

[热点综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乡镇机构改革性质差异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乡镇机构改革性质差异论文 篇1: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北京 100010)

[摘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郭建军(1963-),内蒙古商都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要素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城乡和地区经济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的匮乏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滞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和职能向农村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化解“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和问题

“十五”时期以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特别是与城市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03年全国耕地总面积19.5亿亩,其中灌溉面积只有8.38亿亩,仅占43%。在灌溉面积中,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灌溉方式落后等问题,其中机电灌溉面积不足30%。二是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严重。全国高产稳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各种因素制约的中低产田占65%。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近50多年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近百万亩。多年来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退化、沙化和碱化的草原面积达到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三是农业科技支撑不足,科技装备能力差。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0%多,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平均水平。目前全国农业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0.7%、31.2%和22.7%,其中两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和玉米的机收水平,分别仅为10%和5%。由于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和队伍不稳,农业科技成果到户困难。四是动植物防疫体系不健全。目前,基层防疫力量相当薄弱,部分基础设施落后,分站(所)房屋破旧、没备简陋,相当部分乡镇兽医站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防疫工作仍停留在感官检验的水平上,无法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动物疫情。

第二,农民生活条件落后。一是农村饮水问题。据有关部门资料,全国仅有14%的村庄有自来水厂或供水设施、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饮用水质不达标人口2.2亿,其中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50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近4000万人,因污染和自然原因饮用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的有1.3亿人。同时还有9000多万人经常受季节性干旱影响,供水困难。二是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据有关资料,全国104.3万公里的沙石路面、土路面及无路面土路中,农村占88.5%。在全国3.7万个农村乡镇机构、65万个行政村中,有近100个乡镇、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此外,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电力设施还比较落后,全国仍有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相当一部分农村仍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第三,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社会事业成为一条“短腿”。一是农村中小学设施设备条件差。目前农村中小学现有危房面积3670万平方米,危房率达6.6%,占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的81%。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落后。2002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分别为4.5万个、69.9万个和67万张,比1995年减少6805个、10.5万个和6.2万张。农村每千人拥何的病床数0.79张,仅为城市的32.9%。据调查,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危房率为33%,80%的卫生院需要装备或更新X光等常规设备。三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足。截至2004年7月,在全国农村38240个乡镇中,有23678个乡镇文化站需要新建和改建,2.3万多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或设施简陋、面积狭小。许多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面积狭小、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而农村投资决策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手段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是主要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税收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不足。2000~2004年期问,各级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累计达到1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了1171亿元,占73%。财政部统计显示,“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年均增长17%。但从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看则不令人乐观。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状态,据统计资料,“六五”时期为8.69%,“七五”时期为9.38%,“八五”为9.75%,“九五”为9.29%,而2001~2004年为8%左右。尽管对“三农”财政支持力度不小,但历史上欠账太多,这几年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还账的性质,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

按照《农业法》规定,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执行手段,许多地方都做不到切实贯彻和执行。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在地方人大会议上通过财政预算方案,而虚列农业支出,造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预算中存在很大偏差和水分。审计署2004年对50个县

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有40个县共虚增支农投入5.3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8‰例如,根据我们对湖北某县的调查,县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数字除了每年近20%的上级拨款外,剩余的80%是虚数。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和财政支农资金的不足,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2.“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缺乏有效表达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政府主导型,这种决策程序极易导致制度外农村公共品供给,容易加重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按照规定农民可以对一些村级公共品实行“一事一议”,但这只是针对一些临时的或受益面较小的公共品适用,在大量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如义务教育、卫生防疫、道路修建、行政管理等),农民很难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自上而下”的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基本没有变化。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地区公共物品的需求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目前主管农业、农村项目的部门和基层的信息“不完全对称”,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脱离农民的实际需要,造成农民不太需要的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膨胀,而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和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却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由于上级部门权力过大,缺乏对农村农业投资项目立项实施的严格审查和监督,造成基层干部工作重点就是“跑部争项目”,不仅易产生腐败“寻租”行为,而且,也造成许多投资项目“重立项,轻管理”,效益不高,浪费严重。

3.事权划分不清,部分供给主体错位。分税制改革仅仅停留在税收和财政层面上,没有适时进行相应的政治分权改革(即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以至最终形成财力日益向上集中,事权却逐级下移的局面。乡镇政府通过“乡统筹、村提留”筹资方式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最终演化为“三乱”。旨在治理“三乱”的农村税费改革,无疑取得巨大成果。但是,也应当客观地看到,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农村税费改革后,在没有足够的高端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实际上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面临着双重挑战:如果不能满足乡村人民基本的公共需求,生产和供给最起码的乡村公共服务,乡镇政府的存在价值就被置疑;另一方面,如果为了生产和供给基本的乡村公共服务而加重农民负担超出了农民接受的界限,乡镇政府的合法性同样会大打折扣。对于那些以农业税为主体财源的农业乡镇来说,税费改革终结自筹制度也就终结了乡级财政的独立地位。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服务的提供,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服务的提供,跨区域性的公共服务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提供或几个区域联合提供。而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上划分不尽合理,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着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比如农村义务教育,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主要由乡镇财政供给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效益越来越多地外溢到其他地市、省份,却未得到相应的横向或纵向转移支付予以补偿,从而造成越是经济欠发达财力匮乏的乡镇,承担教育成本的压力越大,教育效益外溢越大,因而难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4.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服务供给多样性的要求。现行体制下,私人投资由于受政府政策和产权界定的影响,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仍是单一的供给主体。政府机构的“经济人”特性决定了由其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并不总是最有效率的。长期以来,我国乡镇财政资源使用效率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质疑,其中最主要问题是乡镇财政支持的公共物品供给普遍透明度低,公共资源的使用缺少必要的监督,乡镇机构臃肿,腐败现象严重,公共物品供给成本明显偏高。税费改革后,尽管进行了乡镇合并和机构精简、人员调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乡镇政权机构偏多、效率不高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同时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服务多样性、高质量的要求,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和抵触。

5.村民自治的影响。村委会要供给公共服务,必须筹集资金,但村委会不是一级政府,它不能有独立的公共财政权,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只能有二,一是直接向农民摊派,二是要求村办企业提供。而广大农村地区,村办企业很少,集体经济几乎是个空壳,因此,村委会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必然是直接向农民摊派。这一摊派又因农村税费改革而终结。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并设置上限。设置上限是为了防止农村“三乱”的再度发生,但这一政策也给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划了红线。村民自治对农村公共服务及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产生了积极影响,村民通过投票可以表决需要什么样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这一转变就要求政府“自上而下”强制安排的农村公共服务需要准确地反映农民的真实需求。

三、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对策建议

鉴于当前农村的基本情况,突破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瓶颈的应对措施主要有:

1.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国家在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使政府的公共服务惠及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近些年来,全国上下虽然对“三农”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但“三农”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了突破农村公共物品资源供给瓶颈,建议国家制定《农业投入法》,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和保障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入,对于在农村中实施的公共服务的项目、内容、进程、目标及其资金保障等予以明确的规定,加强监督,以实现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农村。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和国债投入结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量和比重,使农村能够获得更多财政支持,集中用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中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医疗卫生、通电通讯、市场信息体系和乡村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建设,让农民享受基本国民待遇。

2.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投资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根据其拥有的财权合理分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按照受益原则划清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范围。一般来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服务,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服务,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服务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比如基础教育、交通、大型水利设施等。积极进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开展乡镇机构综合改革

的试点工作。乡镇机构改革要至少满足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不降低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而且能够按照国民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正常增长需求,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第二,提高乡镇机制的行政运转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第三,进一步理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关系,使村民自治这一组织形式在提供村级公共服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是确保前两个原则实现的基本条件。

3.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充分体现民愿,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提供最急需解决的公共服务项目。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需要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决策程序。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投资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从制度上确立由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决定公共服务投资的范围和投资方向,即建立一个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使一个村或一个乡镇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得以实现,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首先,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使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这就需要在近年来实施的以村民自治为主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参与决策权。除了通过村民投票的表决机制外,也可探索能够反映民意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其次,要改革县乡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避免单纯反映经济增长而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考虑指标占主要权重,将农民公平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再次,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科学决策机制,对于拟建公共服务项目要进行充分论证,加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避免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只有少数富人阶级受益的公共项目的上马而浪费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

4.改革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多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采取多元化供给方式。当前中国的衣村公共服务需求规模较大,如果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来提供是无法满足的,所以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筹集制度,积极利用市场力量、农村社区力量和非政府组织来共同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意义深远。对于全国性的公共服务供给,中央政府本着公平的原则,按贫困程度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包括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实行无偿提供;对于具有大的正外部性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建立协调机制,由上级和当地政府协调分担其提供成本;对于具有一定商业基础的部分准公共产品,可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引进,谁收费”的原则,并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

5.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般性转移支付不指定特定用途,地方政府有权利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安排支出用途。增加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相当于给了地方更多的财权,使其能够根据当地公共服务需要安排财政支出。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都是由上级政府指定用途,地方政府没有财政自主支配权,信息不对称会使公共服务的效率受到影响。我国当前的专项转移支出规模较大,支出项目繁杂而分散,没有规则,管理混乱,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使用效益难以评估。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申请上存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使用后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大量的专项项目的下达,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跑项目”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专项项目应起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

6.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由于县乡财政经费经常不足,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屡见不鲜,除了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财权和事权外,还应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由“第三方”来实施,政府和农民充当监督的角色。要提高政策实施的质量,并采取具体措施如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定期向群众公布收支情况,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积极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作用,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强化社会审计监督作用,及时查处各项违规、违纪行为,将公共资源的使用置于严格的社会监督之下。

责任编辑:垠 喜

作者:郭建军

乡镇机构改革性质差异论文 篇2: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热点“回眸”

[热点综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2008年,村委会又一轮大规模换届年。来自民政部的时间表显示,安徽、浙江等15个省份今年将启动村委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行近十年来,这已是第四轮换届。2005-2007年,上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刚走过3年时光。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近期完成的2005-2007年全国村委会选举工作进展报告表明: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已经走向“常态化”,进入“平稳期”。选举模式,也正经历从“有候选人选举”到“无候选人选举”的变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成绩不凡:全国近70万个村庄进行了直选,相当部分的居委会进行了直接选举,农村和城市的基层自治取得了一些进展,乡镇一级的选举和行政改革已经有所成就。但是,在基层民主建设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未来两年内,中国基层民主将继续曲折前进,如果能够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至2008年,前景是乐观的。

[考点透视]

1.试简要分析我国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深刻的政治原因。

分析: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2.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及共同点。

分析:在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群众性自治组织,都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机构。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法律依据及要求。

分析:实行农村村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这要求在组织村委会选举和居委会选举要依法办事,依法行使自己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村委会选举和居委会选举从“有候选人选举”到“无候选人选举”的变革。试分析选举方式的选择及原因。

分析:我国村委会选举和居委会选举应当实行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通过直接选举,使农村或者城市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通过差额选举,为选民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的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因此,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参加村委会和居委会选举就是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分析:这个观点不科学。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我国公民政治性权利。虽然基层自治组织选举也是村民或者居民依法参加选举,但选举的对象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6.试分析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加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分析: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表明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受到基层民主制度的保障。

7.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试分析其中分别体现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道理。

分析:①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完善职工代表大会,有利于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从政治生活角度来看,体现了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领导我国的国家政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8.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试分析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要求和意义。

分析:①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意味着增加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要求我们要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②意义: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政府和村委会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有利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典例剖析]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据此回答1-4题。

例1 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还包括 ( )

①选举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关键词“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回归政治生活教材,可以得出选项①错误,故排除①。

答案:D

例2 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④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

城市居民自治有关知识的认识。本题适合运用排出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故排除④。

答案:A

例3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选举村干部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只要对村民有利就行

C.村委会选举程序只要村民自己愿意就行

D.农民在实践中的创举,是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正确认识。回归教材可以确定选项D最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D

例4 十七大报告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下列做法中能体现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家作主的是 ( )

①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②搞好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③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家作主的认识。选项③属于经济范畴,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答案:D

例5 民政部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选举的法律政策,熟悉选举的各个环节和投票方法。加大对村民的上述宣传教育 ( )

A.促进村民更珍惜民主权利,增强责任感

B.体现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进一步完善了村委会选举法

D.有助于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换届选举对村民宣传的政治生活分析。民政部属于政府机关,注意党政分开,选项B错误;选项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答案:A

例6 在上题材料中,村民委员会是 ( )

A.我国的基层政权

B.国家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C.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村委会性质和职能的认识,注意基层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

答案:D

例7 据新华网报道,贵州省黔西县率先在全省推行“零距离”信访听证制度,针对信访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召开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进村入户的听证会,结果得知“老大难”问题绝大部分是村民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或不作为造成的。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②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③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④我国要进一步切实保障农民享有方针、政策制定的直接参与权与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材料中反映问题对策的认识。本题正确解答的关键是“启示”和材料反映的问题。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工作方法简单或不作为”,对策应具有针对性。选项②④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B

例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工程。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说明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履行的政府职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的识记以及从政府职能角度的理解。第二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政府职能”,要求回忆政府职能,并将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对应分析。

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求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政府切实履行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③“管理民主”,要求政府切实履行政治职能,推进村民自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如答出履行国家职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酌情加分)

作者:王德明

乡镇机构改革性质差异论文 篇3:

兽医行业财政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国215个畜牧大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发现2005年以来,我国在兽医机构改革、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动物防疫补偿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重点加快乡镇兽医机构改革、加强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防疫扑杀补偿政策。

关键词:兽医行业;财政支持;动物防疫

兽医行业承担着保障动物健康,人兽共患病防控、保障食品安全等重要职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兽医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为了促进兽医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自2004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兽医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相继出台,财政投入总量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中央财政动物防疫专项和国债投资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合计达184.27亿元。财政覆盖面不断拓宽,覆盖疫苗、扑杀补助、兽医卫生监督、动牧疫情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进口兽药及新兽药审批等多个环节,而且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大幅增加。同时,我国还加快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共同推进兽医行业发展。为深入了解兽医行业财政支持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发现财政支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兽医行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调整建议,笔者对300个畜牧大县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5份。调查样本包括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区)的215个县,其中东部地区59个县,中部地区76个县,西部地区80个县。

一、兽医行业财政支持政策落实情况

兽医行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始终是围绕兽医管理体制开展的。2005年,我国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5] 15号)[1],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兽医行业的财政支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各级兽医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经费保障情况各不相同

1.县(市)级兽医机构经费保障要好于乡(镇)级兽医机构

从调查结果来看,改革后县(市)级兽医机构经费保障情况要好于乡(镇)级兽医机构(见表1)。县(市)一级,行政管理机构性质以公务员(参公)为主(77.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辅(22.9%);兽医卫生监督所机构性质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主(69.95%),公务员(参公)为辅(21.1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补充(8.92%);疫病控制中心机构性质主要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84.06%),公务员(参公)(6.28%)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9.66%)为补充。乡镇一级畜牧兽医站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主(67.76%),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辅(30.84%),公务员(参公)为补充(1.40%)。从经费保障情况来看,行政管理机构经费最有保障(100%),其他依次分别是兽医卫生监督所(91.08%)、疫病控制中心(90.34%)和乡镇畜牧兽医站(69.16%)。

2.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公益性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方式

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承担免疫注射、疫情普查、畜牧技术推广培训、畜牧生产和疫情统计等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按照《农业部关于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意见》(农医发[2009]9号)[2],乡镇畜牧兽医站公益性服务工作经费的来源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出的畜牧兽医站直接实施,人员工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按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缴财政;二是由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出的畜牧兽医站按照公益性服务工作量,聘任一定数量的防疫员,由政府给予补贴,所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比例返还作为工作经费;三是县级派出机构和乡镇政府共同组织,通过招投标方式,由诊疗机构或执业兽医承担公益性技术服务,政府支付所需工作经费。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公益性服务的工作经费主要是第一种方式46.01%和第二种方式47.89%。

3.村级动物防疫员配备及补助经费保障形式多样

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要求[3],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设立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可按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从调查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配备标准多样,既有按村配备,也有按养殖量,还有按农户数①、人口数配备等形式,其中以按村配备67.91%和按养殖量配备18.14%两种形式为主。村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由中央、省、县(市)、乡四级财政保障。从调查结果看,补助经费主要以县(市)财政为主53.33%,中央为20.71%和省级财政22.23%为辅,乡镇财政3.73%为补充的格局。此外,各县(市)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保障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经费。如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县对村防疫员的补助方式就有固定补助、基本报酬加补助和基本工资加奖励三种形式。

(二)县(市)兽医工作经费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惠及面不断扩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中央财政对兽医工作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目转移支付所惠及的省份和县(市)数不断扩大。2007—2009年,动物疫病监测经费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20个(从57到77个县);强制免疫经费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19个(从89到108个县);动物扑杀补助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12个(从57到69个县);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助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14个(从32到46个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耳标经费)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21个(从78到99个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村防疫员补助)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县扩大了77个(从74到151个县)(见表2)。

(三)县(乡)级兽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从总体情况看,近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县乡兽医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了县级动物防疫站、疫病控制中心、县级动物卫生监督站、乡镇畜牧兽医站三类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共投资建设站(所)1536个,总投资额度达到3.49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达到70%以上。从投资重点看,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加大了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的支持,该项目涉及141个县,投资1137个站建设,总投资达到2.28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分别达到68.2%和8.4%。从资金来源看,兽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中央财政为主约66%,(市、县)财政为辅约25%,省级财政为补充约9%(见表3)。

(四)动物疫病及防疫补偿政策落实良好,各地补偿标准存在差异

2007年以来,我国各种动物疫情频发。调查显示,有52个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占到调查样本的24.19%。其中有18个县发生过猪蓝耳病,28个县发生过口蹄疫,13个县发生过禽流感,20个县发生2种以上疫病,部分县发生过奶牛布病、鸡新城病等疫病。发生疫情的县(市)总共扑杀大牲畜牛、马等611头,奶牛729头,猪5.94万头,禽类101万只,羊350头。发生疫情后,所有县(市)均对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因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的损失进行了补偿,但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县补偿标准均存在差异(见表4)。大牲畜补偿标准为800~8000元,奶牛补偿标准为2400~9000元,猪补偿标准为200~1000元,禽补偿标准为3~30元。有138个县(市)对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因依法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进行了补偿,占总样本的64.2%,但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县补偿标准均存在差异(见表4)。大牲畜补偿标准为600~6000元,奶牛补偿标准为2400~9000元,猪补偿标准为50~1200元,禽补偿标准为5~20元。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有44个县(市)养殖户、规模养殖场获得如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提供补偿等其他补偿。另外,在发生重大疫情后,国家及省、市、县政府为养殖户、规模养殖场恢复生产等提供支持。调查发现,有28个县得到补助或支持,12个县得到财政项目等支持,10个县得到低息贷款,3个县同时得到财政项目支持和低息贷款。

二、兽医行业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兽医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兽医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在兽医机构改革、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村防疫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兽医机构改革缓慢,经费难以保障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农医发[2005]19号)的要求,“各地兽医工作机构的调整改革,原则上要在2005年年末前完成。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需经费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纳入各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然而,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4月末,除了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已纳入全额预算管理,兽医卫生监督所和疫病控制中心分别还有8.92%和9.66%没有纳入全额预算管理。按照(农医发[2009]9号)的要求,“抓紧建立稳定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公共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将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经费,以及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经过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4月末,仍有30.84%乡镇畜牧兽医站未纳入全额财政预算。

(二)基层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少,基础设施差

现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多数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建设的,站房陈旧破烂,缺乏实验室必备的化验检测和冷链设备,部分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长期得不到更新。部分地区乡镇兽医站冷藏设备早已损坏,疫苗只能寄存在有冰箱的商店或农户中。从2004年以来,中央和省级地方财政加大了对基层防疫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是总体来看,还不适应当前疫病防控工作要求。在设施建设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97个县要求加强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占到总数的45.12%,其中有78个县要求加强乡镇兽医站建设,部分县(市)要求加强县级兽医实验室、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县级疫病监测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在设备建设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54个县要求加强基层设备建设占到总数的25.12%,其中有78个县要求加强设备投入,重点是防疫设备车辆、疫苗冷链建设、疫病监控快速诊断设备仪器三类设备。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主体来看,缺乏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调查显示,在设施建设方面,有60.8%的县要求完全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解决。在设备建设方面,有62.5%的县要求完全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解决。

(三)基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经费短缺,疫病防控任务艰巨

目前,养殖户以散养为主,畜禽混养,人畜混居,且管理水平低下。同时免疫动物种类和免疫病种多,免疫操作复杂。因此,对动物的疫病监测、强制免疫、耳标、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村级防疫员补助等经费的保障要求高。虽然我国逐年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投入,但是我国动物防疫经费仍然比较缺乏。调查结果显示,有97个县要求增加基层防疫人员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的津贴或补助,有78个县要求增加疫病监测防控类经费,有41个县要求增加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经费,部分县要求增加扑杀补助、应激死亡补助、县级防疫工作经费等费用。另外,部分县(市)在发生疫情强制扑杀和因强制免疫造成应激死亡的补偿标准非常低,使养殖户对正常的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强制扑杀时,部分县大牲畜补800元/只、猪补200元/只、奶牛补2400元/只、禽类补3元/只。在强制免疫造成应激死亡时,部分县大牲畜补600元/只、猪补50元/只、奶牛补900元/只、禽类补5元/只。

(四)村级防疫队伍人员经费得不到保障,队伍不稳定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市)四级畜牧管理机构,在县(市)级下设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防疫员,由于基层防疫机构担负着一线繁重的工作任务,防疫工作艰苦,经费得不到保障,特别是村级防疫员报酬过低,队伍很不稳定。调查显示,215个县村防疫员每年每人的平均补助为2470元①,其中低于(或等于)1000元的有71个县,约占调查样本的1/3,特别是还有27个县的村级防疫员没有享有到补助。由于补助标准偏低,对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力不大,部分地方出现村动物防疫员辞职改行或外出务工现象,人才流失严重。据江苏省南京市2009年统计:南京市现有806名村防疫员,现从事防疫工作的年轻村防员不足300人,36至45岁只有217人,35岁以下的只有82人,青壮年层次人数明显不足。由于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在遇重大动物疫情需紧急防疫时,一些村的动物防疫工作只能靠临时抓差、拼凑的方式招聘技术素质较低的社会人员来解决防疫问题。

三、完善兽医行业财政支持的政策建议

按照《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历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文件提出的“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扑杀补贴政策,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4],今后必须加大对兽医行业的支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兽医相关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构建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经费保障、素质优良的兽医工作体系是我国有效防控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首要条件。在巩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成果,完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的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各项机构改革调整任务,尽快将兽医相关机构全面纳入全额预算管理。重点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将基层畜牧兽医站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县区财政预算管理,保持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的稳定。鼓励基层畜牧兽医站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多方位抓好收入。健全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直接与动物接触,经常解剖病死畜禽、诊疗各类动物疫病,感染人畜共患病的几率较高。因此,应尽快落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社会保障,解决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

(二)加大基层防疫体系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动物疫病防控硬件条件

中央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县(市、区)两级财政要适当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加强基层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一是建立和完善动物疫苗冷链体系。县(市、区)要有冷冻库或冷柜,乡镇要有冰箱,防疫员有携带式保温箱,使疫苗在冷链中运输,确保免疫质量。二是升级和改造各级兽医检验室。动物的防疫和检疫,乃至兽医卫生的监督必须以实验室的诊断和检验为依据,这是整个兽医工作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环节。要完善各级检疫室的仪器设备,保证检验工作快速、科学和准确。三是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体系。动物卫生监督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善配套,是否符合计量要求,直接关系到监督办案的质量,也关系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动物行政诉讼活动的胜败。因此,必须尽快装备落实各级兽医部门的交通、检测和通讯等方面的设备和设施,全面武装防疫检疫装备。四是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络。县(市)级安排专人对疫情实行网络化管理,乡镇级有专职疫情报告员,村要有兼职疫情信息员。形成快捷、准确的疫情信息网络体,承担对重大动物疫病动态监测、信息分析、疫情溯源及其预警预报任务。

(三)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保障广大养殖户利益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畜禽疫病扑杀补贴、基层防疫工作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今后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一是提高疫苗补助,扩大强制免疫范围。中央财政要逐步加大对疫苗经费的投入,提高疫苗经费分担比例,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逐步扩大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所覆盖动物疫病的范围,追加兽医免疫的工作经费,确保免疫工作的落实,保障了广大养殖场(户)的利益。二是提高扑杀补贴标准和扑杀补贴覆盖面。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动物扑杀补贴力度,制定合理的扑杀补贴标准,可按照动物的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对养殖户进行补贴。稳步提高扑杀补偿标准,减少养殖者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而造成的损失。对于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按市场补偿的地方,中央财政要提高财政分担比例。逐步扩大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覆盖面,追加动物扑杀人员的工作经费,避免动物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三是强化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的投入,重点保障基层实验室设备维护和日常工作费用,逐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的经费补助标准,保证其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当时农民平均社会工资标准。要缴纳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将其工资、工作经费和各种保险金纳入县级以上财政预算。此外,还要努力确保各类补贴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四)加强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扶持,构筑有效免疫的第一道屏障

发展规模养殖,推进养殖小区建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动物防疫和标准化生产的必然选择。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加快养殖场(区)、农户养殖圈舍的标准化改造,重点发展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小区,推进养殖户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场和企业推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率先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技术指导等方法,促进饲养方式由“人畜混居”向“人畜分离”、“场村分离”转变。通过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我国的禽畜养殖水平,从根源上减少动物疫病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R].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意见(农医发[2009]9号)[R].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R].2008.

[4]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历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R].2010.

作者:徐雪高,沈贵银

上一篇:机制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