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论文

2022-04-20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實施,越来越多城镇居民热衷于市场消费,这也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和隐患。本文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出发,浅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论文 篇1: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摘 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将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简介、现状、原因、防范对策等方面展开初步的探讨。这对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人消费信贷 现状 对策

一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简介

打破了个人与银行间单向融资的传统,实现了其相互融资,而且形成了全新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可以优化其信贷资产结构,增加了创利渠道。对于个人来讲,可以引导其良好消费,提升生活质量,注重生活品质。

二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

第一,借款人风险。我国居民收入没有完全货币化,收入状况不稳定。借款人资料不真实性不及时性大,变化快。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不能保证科学评估方法使用的效率与结果。社会信息沟通渠道狭窄,对个人信用记录的情况了解掌握比较少,比较复杂。再上许多借款人本身素质比较差,受利益的影响,故意违纪违法。这些都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策,加大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银行和消费者之间,也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银行对客户的风险监管及对借款人资信的征询和调查等都产生了难度,增加了信用风险。

第三,法律风险。国家对消费信贷的政策是明显的。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措施就没有到位。可以适用的法规不完整。商业银行主要依据的是调整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的法律来进行消费信贷的管理。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对象的约束对象。而把他们运用到消费信贷上,这样会容易产生信贷风险与抵押物之间的系列矛盾。

第四,抵押物风险。在一般的情况下,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实施的是抵押物担保。但抵押物本身会由于自然、人为破坏性因素等变化而造成的价格或价值的损失。而且我国法律对抵押物及其处置权等保障不够,还比如法院往往从其它角度来判决等,这些都增加了信贷风险。

第五,流动性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消费贷款,面临着可能性的情况。当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在银行中所占比重大,资金进出的不同程度矛盾加剧,尤其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资金需求旺盛,而消费信贷资产还未盘活,这样银行很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三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银行本身管理问题。银行内部自身制度不完善。一些商业银行下达硬性指标。尤其是在市场激烈的情况下,下降贷款及担保标准,增加了风险积累。还有就是信贷人员调查不深、审查不严、控制不力,使得贷前贷中贷后不统一不协调等,导致了信贷监控松散,增加了信贷风险。

第二,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我国未建立个人财产及收入等的申报制度,居民收入来源及收入证明等缺乏切实的依据,透明性低,而且还很混乱。因此无法准确计算和查证。另外,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信息及数据来源单一,信息不明,许多甚至处于紧锁状态,正常渠道比较缺乏。因此使得商业银行评估难以客观、真实等,进而影响准确判断。

第三,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类的法律缺乏统一与体系性,而且还主要依据的是相关类的法律法规,体现出严重的针对性不强。而且也没有形成统一理解,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性解释等。另外,个人信用或者破产、社会保障等制度与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政策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在个人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缺乏,因而造成的风险难以控制。

第四,信用评分技术落后。个人信用基本数据缺乏,为了应对业务快速增长,普遍采取专家法评分模型。评分模型的种类较少。比如针对不同的信贷品种、不同的担保方式、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而缺少对应的评分模型。对其使用也主要停留在申请与审批环节,而在贷后环节空白程度比较大。

四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及体系。加快建设适应不同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步伐,兼顾公益性,以商业化方式运作,各具特色,形成区域性和专业性,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规模效益。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先进地区到落后地区的顺序开展。充分整合各部门个人信用数据,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

第二,完善消费信贷 相关法律体系。积极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经济、金融等法律法规体系中。创造便利快捷实惠的法律条件。制定具体的消费行为与信贷行为的法制与实施细则,形成居民与银行之间和谐互动互信的良好格局与信用新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医疗等相关制度,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

第三,确立积极内控体系,建立浮动贷款利率。在银行内部建立专门机构,比如审批、决策等责权明确等。进一步完善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中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监控,规范操作。积极建立一整套的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量化考察,完善分配机制。完善浮动贷款利率,加快市场化进程。

第四,转变消费理念,增强信用意识。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多种营销方式,创新服务品种和手段,提高其效率,注重信用消费观念及其需求的培育,增强安全观。

第五,采用科学合理的信用评分技术。重视搜集、整理与建库工作,建立信息新业务系统,加强数据的监管。依据不同的数据资源采用不同的评分模型。要将信用评分技术切实贯穿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五 结语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中,自身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启动市场、积极扩大内需将发挥重大作用,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7)

[2]赖小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案例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

[3]林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中的风险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1)

作者:方圆

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论文 篇2:

浅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實施,越来越多城镇居民热衷于市场消费,这也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和隐患。本文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出发,浅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人信贷;风险;对策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虽然可以拉动中国经济的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银行来说仍存在一些风险。因此,对于银行中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我们应理性的看待,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寻求合适的解决对策,从而保障我国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个人消费信贷定义的概念

金融创新时代下产生的个人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发放的用于实现个人消费目的的贷款。开办个人消费信贷,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条件下,加之金融体制改革后形成的金融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开创了银行与个人通过融资的方式相结合的全新的债权债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特别是开办个人短期信用贷款,昭示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的转变,突破原有的业务模式,开展全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也满足了国民日趋增长多元化金融产品的需求愿望,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获得了更多的创利渠道,进而促进市场的启动、扩大内需,消费品生产大大增加,生产与消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机制的建立尚不完善、个人经济行为不规范,加上开办个人消费信贷的时间很短,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少,所以,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尽快解决。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1.不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是个人消费信贷最主要的风险之一。由于个人的收入会有波动,同时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各有不同,而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又与个人信用状况息息相关,加之银行缺少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这些都使银行很难判断借款人的个人收入的稳定性、自有净资产和还款意愿等情况。所以,个人消费信贷中存在恶意欺诈的现象,信贷风险随时产生。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

我国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时间短,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往往会根据传统的方式进行判断与决策,通过借款人的单位说明或是自己的汇报说明,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了解征询。因此对借款人的社会活动、资产负债状况及最为重要的有无失信及有无违法纪录情况无法细致全面的了解,因而出现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银行内部也往往依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进行责任界定,就材料而言,贷款以及贷款上重放轻管的问题日益严重,银行没有制定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使管户信贷员无法按部就班工作,导致有些贷款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长期存在。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调整消费信贷关系和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全国性法律,只有一些针对法人制定的条款,但是很少有针对消费性个人贷款的条款,没有具体提出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少新法律法规也存在倾向于维护债务人权益的现象,新法律法规的实施在法律方面使得借款合同及相关合同存在缺陷和问题。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开办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应对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消费者个人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客户,他们比较分散,贷款笔数多、金额小,而银行在个人贷款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还必须执行成本较高的债务追讨工作,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城乡消费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难以落实。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

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可以先对每个存量客户进行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进而在银行内部建立客户个人信用数据库,记录登记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信用业务,促进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可以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联合各公用收费部门、政法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对个人收入、信用、犯罪记录等情况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出个人信用等级,银行可以根据信用等级为个人发放消费信贷。

2.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一是银行必须严把信贷准入关,个人消费信贷的各环节操作流程应当严格规范,同时要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节,防止产生各种操作风险。二是依据个人消费贷款的特性,对相关风险点进行分析,加强贷后管理,可以采取配置相应的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的办法,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三是信贷纪律必须严肃,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同類问题再次出现。

3.健全个人信贷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出台一些处理个人信贷问题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相关部门对其监督与执行制度,这套法律法规在保护债务人的同时也要更多为债权人的利益进行考虑。可能在制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阻力,但是只要下定决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结语

我国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虽然存在着一些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对于个人信贷业务失去信心,只要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银行就会朝着我们所向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8.

[2]周载群.个人信贷业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2.1.

作者简介:

莫治庆(2000—),男,汉族,吉林长春市人,高中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莫治庆

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论文 篇3:

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个人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同时所带来的危机也日渐凸显,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发达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敲响了警钟。研究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时期的特征及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一、美国个人消费信贷①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一)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

早在19世纪,美国人的消费观是以“勤俭、节约”而著称的,拥有存款和不动产成为美国的优良传统,而随着美国生产力的大发展,这种勤俭的消费观也开始从20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改变,历经100多年,美国的个人消费信贷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美国居民惯用的消费模式(详见表1)。

(二)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特点

1. 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成熟、规模巨大。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市场,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除了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个人服务消费等方面,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还出现了一些衍生业务,例如信贷保险、交费式零售商品会员服务以及特殊服务等。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也相当巨大,据统计,2006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的总额为9310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19.39%,到了2009年,总额上升到34050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31.1%,成为支撑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2. 有众多的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者。在美国,有众多的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者,这些提供者除了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成长起来的商业银行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性的公司,这些公司大都采用现金的方式直接贷款给消费者,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根据美联储统计,从1946年开始,全美国35%的汽车贷款、40%的循环信用贷款、63%的房产信贷和47%的其他个人消费信贷都来自于美国的商业银行。以2010年为例,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占据了美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半壁江山(详见表2)。

3. 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零售消费信贷,消费者如果需要购买商品,通过银行就可以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消费。例如,美国商业银行为了鼓励消费者购买商品,扩大内需,提供了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房屋、汽车、度假、住宅装修等方面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种类丰富且服务周到。50年代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以提供现金的个人消费信贷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是对美国社会消费方式的又一次突破性革命,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用卡的出现。进入新世纪以后,在信用卡的基础上,美国商业银行又相继推出了个人债务重组、个人资金周转贷款等服务项目,美国社会各阶层都能享有个人消费信贷的服务功能。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7年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占全美国银行业贷款总量42%以上,有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5%,汽车信贷更是高得惊人,美国有90%左右的居民在购买时,都是通过分期付款或其他形式的个人消费信贷进行消费的。每年通过购买房屋和汽车所产生的利息就高达500亿美元。

二、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的危害

(一)加大了经济的波动性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出现单边上涨的趋势。美国近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都表明,个人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会加重生产的负担,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1960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1980年至1982年、1990年至1991年、2000年至2001年、2007年至2008年),都是伴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极具膨胀产生的。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例,在此次危机发生前的几年,美国由于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使得许多居民包括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低收入者都能轻易地获得非抵押贷款,让美国房地产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从2000年至2006年间,美国的房产销售连续七年上涨,2006年,美国居民自主购买房产的比例高达68.8%,这是自美国有房产销售记录以来的最高数据,美国三大股指中的核心指标道琼斯指数在2007年10月更是一举突破了14000点关口,失业率降至5.3%。但随着购房可享最高退税8000美元政策的中止,美国房产销量降至自196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失业率更是高达9.5%。2007年3月31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信任危机第一次引发了股市的恐慌,经营次级房贷的新世纪金融公司于当日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交易。更为夸张的一幕发生在2008年的9月15日,道琼斯指数重挫逾500点,标准普尔下跌近5%,这是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些由于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还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有着很深的阴影,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

(二)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美国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势必增加了商业银行金融坏账的数量,使美国本来引以为自豪的金融体系显得十分脆弱,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的纷纷倒闭使人们怀疑银行的经营能力和贪婪的本质,人们开始不愿意把闲置资金存入银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倒闭的银行就达到64家,其中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银行的申请倒闭被誉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一宗企业破产案,美国五大投行只剩下了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从此,美国金融业版图开始重画,人们为其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8年,标准普尔500成分股中的金融股领跌,其中,多样化经营银行下跌了67.5%,金融服务公司下跌了73.5%,就连美国银行也受到收购美林公司的影响,美国银行利润仅仅只有可怜的40亿美元,较2007年的150亿美元出现了大幅下降,花旗银行共亏损180亿美元,不得不向美国政府寻求帮助,结果整个金融体系开始连锁般的崩溃。

(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个人消费信贷过度发展以后出现的违约现象给当时的美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财政支出大量增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急骤减少。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银行注资200亿美元,并为其1180亿美元的资产进行担保,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年均以10%的幅度往上递增,2007年更是达到了5万亿美元,最大的投资地区是欧洲,但到了2007年以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大量下降,到2008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只剩下3万亿美元。另外,在美国经济快速上升时期,人们往往会出现过度举债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由于收入较低,于是利用美国社会要求极低的个人消费信贷门槛,在出现失业、健康问题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之前,尽可能地进行购买汽车、房产等行为,一旦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况,他们就将这种压力抛向社会,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就曾大量出现这种现象。

三、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正快速发展,虽然还未出现像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前的过度泛滥情况,但也应该以美国的发展历史为鉴,一旦出现危机,再想补救,恐怕为时已晚。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多层次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

我国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应注意建立多层次的信贷体系,大力发展民间个人消费信贷体系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可以借鉴美国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的经验,在我国城乡积极扶植各类消费信用合作社,弥补银行和金融公司提供个人消费信贷覆盖面狭窄的市场缺陷。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分散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体系过于集中的现象,有助于培育我国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

(二)鼓励个人消费信贷的产品创新,实现个人消费信贷的结构转型

当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配合产业结构的转型,个人消费信贷也应该从原有的商品信贷向服务信贷转变。可以借鉴美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当第三产业成为我国未来支柱产业、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个人消费信贷的品种也相应偏向于服务信贷品种,可以增加旅游、医疗、家政、餐饮等服务个人信贷种类。同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日益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住房、汽车等大型耐用消费品日趋饱合的时候,必然也要求个人消费信贷向服务型方向转变。因此,配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浪潮,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应全面、丰富、灵活。目前,中国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已开发出了家居装修贷款、度假旅游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汇聚宝”质押贷款等全新的个人消费信贷品种。

(三)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信用系统

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消费者理应都拥有公平获取消费信贷的权利。消费者以个人信用记录作为是否可以获得信贷。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个人消费信贷金额的多少,而绝不应该成为个人消费信贷的门槛。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尽快建立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银行账号、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和社会保险等多方面内容的信息网络,并逐步制定信用征信标准,成立个人消费信贷中介服务机构、资信调查咨询机构,负责收集、调查个人消费信贷申请人的收支、信用、人品等方面的信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信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进行细分,对于高收入阶层,授信额度可以设置在较高水平,期限相对较长,对于中低收入者,授信额度应设置在较低水平,期限也相对较短。

(四)建立并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

大力发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监管,法律体系作为个人消费信贷的内部要素,是对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的法律性保障,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只有《商业银行法》、《合同法》、《担保法》和某一银行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办法,还未制定专门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体系,所以,应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由央行制定一套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主要包括杜绝信贷提供者的诱惑性条款;杜绝信贷提供者的霸王条款;保障消费者的信息不被泄露;确保消费者的申诉权利;确保消费者获得公平个人消费信贷机会的权利;明确个人破产的方式等等。

注释:

①个人消费信贷是指商业银行、金融公司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以及零售商等非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是消费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用贷款来购买消费品的一种特殊的消费模式。根据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的统计和分类,个人消费信贷在美国被定义为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发放的用于购买供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或者用来偿还因此原因而产生的债务的中短期贷款。

作者:王晓东

上一篇:工程招标与工程造价论文下一篇:留守子女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