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档案医疗保险论文

2022-04-20

一、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城乡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和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事关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社会平稳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病历档案医疗保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病历档案医疗保险论文 篇1:

新时期下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医疗行业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而新时期医保的档案管理也逐渐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充分记录了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信息的同时。医疗保险档案也记录着保险基金的主要流向,因此,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新时期下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了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更好地提高我国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献力。

关键词: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为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创新带来重大的机遇。新时期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成为医疗保险体系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如何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成熟完善的医疗保障将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医疗档案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态势[1]。

1 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及价值分析

1.1 概述

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与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当档案管理人员注重对档案目标群体的追踪,调查和了解,并且在一定时期的追踪过程中产生经验和信息会形成相关档案。因此,在档案管理中会真实记录涉及人员的各种客观信息。对于医院而言,医院内部的医疗档案管理至关重要,并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医院的发展质量和先进性。良好的医院医疗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医院更加深入,真实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病情与用药,另一方面也能规划到患者的今后治疗。更能够帮助医疗人员的相关服务信息,帮助国家医疗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在普及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可以转变以往相对传统且被动的人工管理方式。各种医疗信息和医护人员的档案内容都可以通过登记的方式完成。而经过长期发展,在市场经济时期也逐渐形成了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体系。通过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归类整理时。也会减少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我国医疗事业成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利国利民且意义重大[2]。

1.2 价值分析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负责区域性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工作职能部门,在新时期下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以往档案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城镇居民和职工的医疗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完善醫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扩展工作范围。一般来讲,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新型品种,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面向人群不同,会无形中带来医疗保险管理的难度,但医疗保险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扩大范围的同时,可以对不同的缴费人群分门别类的管理,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有序性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以往无序繁杂的手续[3]。

其次,医疗保险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和资料档案的在线共享,提高医院内部的诊疗水平和效率,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我国医疗行业创新改革带来了重大机遇,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和手术理念。进一步革新也是广大患者的福音,与此同时,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依靠大数据时代下的各项理念和成果,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在线共享,帮助医疗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了解患者以往的就诊情况,在节约现有卫生设施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就诊流程,更能明确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责任,从而为其提供更加成熟且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最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且国土资源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医疗经济差距较大,使得许多医院经常会出现人满为患等情况,许多乡镇居民会来到城市就诊,也无形中加剧了看病的难度,而通过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医院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了解患者以往的就诊情况和相关医疗信息,方便患者求诊的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4]。

2 新时期下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问题分析

2.1 取得的成效

在新时期我国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以下几点可喜的成效:

第一点,档案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在计划经济时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以人工的方式为主。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患者病历的记录,分析整合与分类一系列工作,耗力且容易出现误差。在重新整理或是搜寻档案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始终,促成了医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等多方面的特点。只要输入数据可以实现内部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各种报表可以实时打印。双击鼠标的同时。无论效率或者准确性都能明显提高。

第二点,检索利用更加方便快捷,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效率提高的同时,高效的检索方式,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查询到相关数据,并及时记录。

第三点,可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在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人员能够从繁重的手动管理中脱离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更有深度的工作促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2.2 问题分析

虽然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三甲医院内部的一项常规的管理体验。但仍有一些相对偏远地区内部医院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性,且总体来讲也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医院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所不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医保档案成熟发展的产物。在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我国仍有许多医院内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不足,缺少持续学习的认知,在负责档案工作以外,还负责了其他业务内容,留给档案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数字化建设工作中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一部分时间去学习相关计算机软件,确保可以操作相关平台来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但许多档案管理的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少专业较强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实,许多医院内部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滞后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保的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许多医院的普遍采用,但是仍有部分医院受到经费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甚至仍然处于半信息化,半手动的方式。医保档案管理只是将个人基本信息和档案目录收入,在计算机中,但是关于患者的更多详细资料却没有在档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正是因为缺乏信息化建设,使得许多业务存档资料移交不够及时。在移交业务存档资料时,没能按照业务档案建立形成的先后顺序移交或是跨年度,甚至会出现重复移交情况。

最后,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不成熟,是医保档案管理建设中存在的又一问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医院内部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并改变着医院内部的相关业务流程,但仍有许多医院尚未制定信息化制度,仍然沿用传统的医保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许多医院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仅是医疗业务的附属,因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十分有限,财力、物力的限制会影响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造成系统功能不健全,信息数据平台未能实现实时共享,对于数据和信息的查询和录入等多种功能,没能实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立医院内部档案管理体系存在滞后,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无法做到整个档案管理的规范和完善。

3 新时期下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

3.1 构建高质量档案管理队伍

构建高质量档案管理队伍是新时期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化策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医院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也需要引入大量的人才,确保能够更好地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档案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建设,转变以往落后的手动操作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医院内部还要重新审视现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对其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进行考核,将考核成果与接受培训员工的个人绩效相挂钩,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培训的重视程度。对于考核成绩理想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多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确保留下来的员工都能够有着持续学习的劲头,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能够处理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医院内部现有的档案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以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招聘一批有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且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人才来到医院内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医保档案管理水平。

3.2 提高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高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显示其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优化策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医保档案管理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还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优化内部档案管理体系。由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也需要确保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和就诊患者的意见,整理档案信息系统用户的功能需求,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开发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思路保障,除此之外,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方面,需要着重对医院内的核心系统进行重点的设计改造和完善,确保档案资料内查询数据录入和借阅等功能的有效应用。

3.3 制定成熟完善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

制定成熟完善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是又一优化策略。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我国仍有许多医院内部的档案管理,虽然呈现信息化趋势,但信息化水平存在滞后性,也正是因为缺乏信息化制度的建设,使得档案管理无法与新时期对医院的要求相适应,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则务必要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信息化工作业务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采取权责一致制度,针对医院内部的医疗登记统计制度档案资料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除此之 外,还要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创新改革,特别是要完善前端控制管理制度,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以前端控制理念为指导,贯穿于档案资料形成和文件归档过程的全过程,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加速档案资料的及时归档,为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查询相关患者的信息提供保障和依据。

4 结论

总而言之,构建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效率,则务必要制定成熟完善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提高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构建高质量的管理队伍,从而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郝小红.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辦公室业务,2012(15):142-143.

[2] 赵丽.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82.

[3] 张杰.新形势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53.

[4] 彭健.土地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为例[J].档案学研究,2009(3):19-22.

[5] 侯贤祥.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1):89-90.

[6] 刘洋.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 经济学, 2018, 1(4):1-2.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王涛

病历档案医疗保险论文 篇2:

浅析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一、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城乡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和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事关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社会平稳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开展医保业务的基础资料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作为城乡居民个人参保的基本数据信息,是记载参保人的身份、参保缴费、费用报销、病历资料等原始数据,也是核实和报销医保费用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关键要素。如果医保档案的信息资料不健全、失真失实,势必增加医保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医疗保险的数据处理和支付服务,导致医保部门不能合理科学分配医保资源。

(二)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反映医保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医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更是提高医保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档案中记载的详实、准确、动态的参保人员信息、缴费调整标准、缴费变化年限及费用报销情况,能够客观地掌握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更好地推動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医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档案数量和承载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不断更新,完整的数据信息和高质量的档案材料是制定和调整医保政策的第一手资料,是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医保政策,必须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二、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参保人员,全新的医保体系已经建成。但地区差异、人群广泛分散、参保类型多样、参保数额参差不齐等因素,给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各地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制度标准

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还相对薄弱,医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往往把建档、缴费、转移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很多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只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统计,而忽视规范化整理和有效开发利用,甚至有的把档案管理当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附带性工作,导致档案支撑体作用发挥不明显。随着城乡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保体系的不断整合,医保档案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大幅增长,一套完整、科学、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尚未建成,仍存在医、保、患、药等方面分级分类整理不系统、不同类别档案数据差距较大、归档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保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效能。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化档案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档案员接受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导致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得不到有效更新,也没有学习借鉴和有效推广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大部分档案管理员的能力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经验上,特别是基层医保档案工作者多为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思维观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跟不上新时期的档案管理要求,人岗不相宜更显常态,甚至存在业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理解不透彻、工作流程不熟练、现代化手段不会用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政务和电子业务的普遍应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数据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医保经办机构严重存在档案存放空间不足、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现代办公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医保档案的安全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进程。此外,一些地区居民医疗和报销档案的管理仍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尚未实现人、机和软件的有效整合;有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之间不能进行网络对接,没有充分发挥医保档案数据的共享和服务作用,特别是一些转诊参保者的纸质档案资料不能及时转化为电子档案卷宗。这些,都是制约医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推动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加强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医保、卫生等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健全制度机制,增强职能部门档案意识

各级医保、卫生(含定点医院)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司其职,主动发挥其职能作用,将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有序进行协调对接,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医保档案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要将医保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纳入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环环相扣—有始有终”的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新格局,确保档案在医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注重业务培训,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政策性和业务性强,需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保档案管理需求。要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有效方式,加强档案管理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引进一批既懂业务又懂高新技术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建强建优档案管理队伍。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各级医保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设置符合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档案室、办公室、阅档室”,并配备高标准的密集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件、除湿消毒一体机、灭火器等设施,为实现档案安全保管创造必要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参保人员详细信息、就诊信息、报销情况等档案信息数字化,不断完善电子档案,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医保经办机构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多载体管理,加强纸质档案归档组卷、电子信息维护和运用,形成各载体之间的相互支撑、统一管理、有效利用,逐步提升医保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新萍.浅谈如何促进医疗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J].华人时刊(中期刊).2013(7).

[2]方志田.关于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档案管理.2014(1).

[3]石颖娜.加强县市级城市医保档案管理及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502.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 青龙县国家档案馆

作者:张艳娟 王赛春 刘水英

病历档案医疗保险论文 篇3:

病历档案利用与保密

病历档案是人们在医院就医期间形成的全部医疗档案,即人们就医后由患者或家属陈述病情、病史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追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及其他载体的原始记录。病历档案是医院最宝贵、最有特色的档案财富。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有些医院在提供利用病历档案时,忽视了病历档案的保密性,造成单位的科技成果、经济数据、分析资料以及病人的隐私泄密;而有些医院又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重保管轻利用,使病历档案没能得到合理使用。本文就如何做好病历档案利用与保密谈几点认识。

1 科学审核病历档案利用的条件

国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了病历档案利用者的条件和利用范围,只有符合条件的利用者才有资格利用病历档案。这里所指的“条件”可概括为两层含义:一是需要利用的病历档案的内容是否符合开放条件,二是利用者的身份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把好利用入门关,做好病历档案利用前的审查工作。

审查是病历档案利用前至关重要的工作,是确保病历档案安全利用的前提,其主要内容包括:准确判断利用者的合法性、严格辨别利用者的有效身份、科学判定病历档案的开放范围。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让有较高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档案工作人员重点把关,以确定其取舍,对个别不能确定的,应由科主任或医院领导定夺,最终决定病历档案的开放与否以及开放的范围和内容。

2 围绕病历档案的提供利用,做好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应围绕“服务于医疗、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科研”三个重点开展工作。

2,1坚持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要坚持病历档案“服务于临床一线”的原则,无论何时,只要医疗工作需要,档案部门就要积极配合,为病人的正确诊治提供翔实的病历档案资料。平时,要做好病历档案的跟踪、检查,按时催还。针对个别医务人员对借阅的病历档案乱丢、乱放、不按时归还的不良习惯,档案部门要及时给予提醒,并做好保密宣传,使医务人员了解病历档案泄密的危害性、严重性,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主动性。要教育利用者依法利用病历档案,做到病历档案资料不该看的坚决不看,不该说的一律不说,防范、制约医务人员在利用中因一些不良行为带来不必要麻烦。

2,2坚持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服务于患者的需求。患者是病历档案利用中最大的需求方。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交通事故理赔、工伤认定等需求增多,医疗档案利用率愈来愈高。为保护患者的个人利益,在严格审核利用者身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但要防止超范围利用,以免泄露医院机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工作中要做到专人负责,并根据不同利用者的不同目的,观察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既要保证使患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又要保证病历档案不宜公开内容的绝对保密。

2,3坚持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服务于科学研究的需要。病历档案是医院医疗活动中产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医疗文件,它不仅真实记录疾病的发生、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以及愈后和不良反应等一系列过程,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医院科技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为防止病历档案的滥用和泄密,在工作中,档案部门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对属于非医疗活动需大批量调阅病历档案的,要及时报领导审批,并做好登记工作。

3 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病历档案利用、保密制度

3,1转变观念,积极开发利用病历档案资源。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防范和责任意识,增强工作人员做好涉密病历档案工作自觉性,真正做到无隐患、无漏洞、无疏忽,确保涉密病历档案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完善工作职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病历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医学科研服务,为患者服务。

3,2建立、健全病历档案利用保密制度。病历档案利用保密制度要细化,应具有可操作性,能指导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制度要具体规定什么样的人与部门可以借阅利用,什么样的人可以复制病历档案。不但要对档案的内容密级进行划分,还要根据利用人员和部门进行划分。凡划入控制使用范围的病历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开放或者扩大利用、接触范围。

作者:郭慧波 郭建峰

上一篇:土建施工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文化育人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