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系统设计工程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与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步,也为装配式建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基于此,为了实现挖掘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潜在价值,本文以在BIM技术的应用为研究背景,简要探讨了如何完善对该系统功能的设计以及实践方面的优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绿色系统设计工程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绿色系统设计工程管理论文 篇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摘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工程管理系统化、信息化的实现,也能增强工程管理有效性,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大有帮助。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需求,因此在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系统的优化上,提升系统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建设和维护阶段发挥很大作用,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全方位掌控。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季节性特点显著,施工难度系数大,应用的技术复杂,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期间,应该将工程实际现状作为基础,合理规划和设计,保证系统的应用效果能提升,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弊端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优势颇多,可以结合数据统计,及时找出并纠正安全隐患。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决策者以及技术人员提供便利,随时随地查看系统或者其子系统的建设情况,第一时间找出潜在的安全或者管理风险,并有效对风险或者缺陷予以解决,确保问题不会出现再次蔓延的情况。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依托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持续对工作改进和完善,如果管理信息出现变化,包括人员、技术、环境等,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维护资料,不断更新信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1]。但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庞大,涉及内容较多,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存在了很多问题。结合目前情况分析,系统在应用期间,软件平台功能受到的局限很大,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中,管理员是软件的主要使用者,但在工程建设阶段,管理员并没有得到重视,忽视了管理员的价值,在软件设计环节,设计缺乏人性化,不能将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致使软件平台的功能发挥受到局限,阻碍了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或者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是C/S结构。通常,C/S结构在程序开发期间,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变更缺乏灵活性,无法在不同工程中高效利用,在管理和维护时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C/S结构的每台客户机都需要结合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安装,备兼容性不强,通用效果亟待提高[2]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很高,对工程管理效果和水平的提升大有帮助,具体如图1所示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2.1 强化应用B/S结构

因为C/S结构存在缺陷,无法满足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需求,所以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有效性,應该加强对这种结构的创新和优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可以将B/S结构应用其中。与C/S结构相比,B/S结构在系统的开发、维护方面能获得不错成效,优点颇多。将B/S结构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能随时查询并整理水利工程信息,以便相关决策的制定能更为科学、真实。基于B/S结构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便利,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也不必考虑兼容性问题,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同作业,相互促进,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3]

2.2 模块式构建信息系统的构建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阶段,所有参与方都要积极配合,主动沟通和交流,密切合作,合理分析用户的需求,最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工程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应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让整个施工过程有序进行,系统操作简单,便利且实用,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为提升工程管理有效性,在对信息系统应用期间,尽可能与应用的纸质工作模式一致,确保用户在使用时能更为便利。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一次性进行资料整理和录入,保证信息随时更新,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减少了后续工程管理及评价的资料整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负担。应用扩展性强且开放性好的管理平台,并在平台基本模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功能模块,比如借助信息库输入功能,对工作内容、危害机理等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要设计风险信息输出功能,结合伤害方式、危险等级等查询条件,查询各个工种作业危害识别情况,让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和纸质工作流程相同,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操作性的提升,让系统在使用期间能更加实用。针对构建起来难度比较大的模块,诸如资源控制、进度等,由于这类模块的通用性很强,所以可以集成其他现有的软件,诸如P3等。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构建模块化体系,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有助于水利工程管理效果和水平的提升。

2.3 多种软件整合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体系

社会经济建设进程的全面推动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信息利用效率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必须要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体系。水利工程的参建单位很多,信息化建设覆盖面广,工程建设期间会产生非常多的数据信息,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应用多种软件,诸如财务软件、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的同时使用会加大工作量,不利于工程管理实效性的增强。为确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高效应用,应该将各种软件整合在一起,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能够结合工程具体建设情况对隐患和危险加以辨识,明确隐患的类型,之后依照查询条件找到相关信息。

结语:

综合而言,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合理应用,可以将新的管理理念、方法与工程建设融合,从而达到各项信息合理交流和共享的目的,让水利工程施工能处于稳定状态,从根源降低安全、质量等问题出现概率。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可以让管理实现动态化,有利于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对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大有裨益。因此,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期间存在的弊端,应该加大优化力度,增强工程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牛文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水利现代化分析[J].山西建筑,2019,38(13):246-247.

[2]郑学军.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以及构建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32+235.

[3]唐新发.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问题阐释[J].中国高新区,2020(07):202-203.

作者:李静松

绿色系统设计工程管理论文 篇2: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与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步,也为装配式建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基于此,为了实现挖掘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潜在价值,本文以在BIM技术的应用为研究背景,简要探讨了如何完善对该系统功能的设计以及实践方面的优化。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

依托于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能够提升在实践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且在服务功能方面也保证了良好的工况。借助于对BIM技术的研究,开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不仅能够合理评估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还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实际价值。

1.BIM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概述

1.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相关人员实现了借助三维数字几乎是来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项实践数据进行整合的目的,并且能够将这些数据应用在工程模型以及参数化实体造型技術的使用中,借助于这些技术的加持下,经过相互配合,来达到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的目的。BIM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促进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且能够丰富原有系统当中更多设计内容和方法,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1]。

1.2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概述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是与装配式建筑具有紧密联系的智能化系统,不但实现了高效利用装配式建筑开展建设活动的目的,而且促进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建设活动中,加强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不但能够使得项目施工中的工作内容能够符合当前的绿色建筑建设理念,而且使得相关的建设资源得到了优化,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为其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需要在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研究过程中,重视BIM技术的优化以及应用,使得该系统能够在更为广阔的范围中进行应用。

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2.1可视化设计与特有族群

可视化是BIM技术的主要优势,因此BIM技术的应用,便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可视化设计,同时也能够在特有族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借助于BIM技术实现系统的可视化功能,需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的框架结构模式,在三维空间当中应用动态模拟分析技术来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情况以及节点连接的效果进行分析。待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可视化功能后,在其作用下便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模式以及不同功能的深入研究。依托于BIM技术,不但能够实施进行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构件的演化分析,明确其在各个节点区域中的连接情况,而且也使得系统设计当中增加了可视化的功能,满足了设计需求。对于各个节点区域的构件连接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测,也能够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成,以此来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做出保障,并且使得各个节点的连接状况处于良好的状态[2]。

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帮助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对特有族群的充分考虑。在计算机三维模拟空间内部,借助BIM技术的优势,能够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系统中的图元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而后进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利用,并且BIM技术还可以使这项工作以较高的效率来进行。同时,在族定义方式的影响下,对采集到的各类装配式家住图元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此来不断丰富与之相关的族库定义,使其更加详尽全面。此外,依托于预定义样板来实现对个族的创建,也可以使得各项参数引入族群的过程中,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距离、材质等。而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也不必再另外耗费时间去制作新的族文件,也无需再进行参数赋予,只需要将相应的族文件直接进行导入即可,如此便可以直接将其应用在项目当中。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中以BIM技术来完成对族文件的绘制,而后再对与之相关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以此来实现对包含各类专业详细信息建筑模型的高效利用。因此,要尽可能更多地考虑特有族群,通过族文件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以及各方面要素,促进其维持在较好的运行状态[3]。

2.2构件连接钢筋级别碰撞检查

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应用BIM技术,还应考虑有关于构件连接钢筋级别的碰撞检查,以BIM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优化愿意丶设计方案,减小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工作提供保障。装配式建筑一般都会在工厂内部事先完成预制构件的加工制作,碰撞问题发生概率很低,但是节点的连接区域需要给予额外的重视。因此借助于BIM技术来形成有关于构件连接钢筋级别的碰撞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型钢、箍筋以及板筋的节点连接区域,通常都会较为密集,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碰撞问题。在此期间,设计人员便可以借助BIM技术来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分析是否存在发生碰撞问题的可能性,要重点对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排查,良好的问题检测工作能够保障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给系统整体带来影响。

此外,为了实现优化构件使用功能的目的,需要记住对设计方案的全面研究,在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空间中借助BIM技术来开展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钢筋级别的碰撞测试,对构件连接部位的性能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积极找寻其中的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并且要使得通过测试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标准,为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而这也有助于提高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优化工作[4]。

2.3设计中的工程量统计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应用BIM技术,通过以合理的方式来对专业软件进行选用,便可以在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工程量设计工作当中应用包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使得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更加全面完善,满足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首先,设计人员通过将BIM技术与计算机三维空间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装配式构件相关工程量的统计分析工作,以此来为装配式建筑构件工程量统计结果提供合理保障,减少相关问题发生的概率,并使整体过程都按住建筑产品全过程的具体造价控制要求标准,以此来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运行成本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目的。同时在统计分析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程量工作中,借助BIM技术来进行实际的操作处理,研究人员也必须掌握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利用能力,并在实踐过程中以科学的方式来控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工程量的统计工作,并实现装配式建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目标,实现良好的系统设计工况。在使用BIM技术来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时,以科学的方式来统计分析相关工程量,并取得理想的统计工作结果。借助于对该结果的合理分析和高效利用,相关人员便可以为开展系统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以此来实现完善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内容,使得改系统在不断的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各项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在后续对系统的优化以及功能设计工作中,可以促进系统保持在良好的运行工况当中[5]。

2.4实践中的模拟施工

借助BIM技术的应用对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形势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判断,对于实践中的模拟施工方面,也应当进行充分客观的考量。首先,依托于BIM技术的合理使用,在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中,要站在成本经济性以及方案可行性等角度进行思考,争取以更具经济效益的成本投入方式来实现标准的设计需求,并且以BIM技术的优势来为指导相关方案设计工作的开阵,同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在计算机三维模拟的空间中,以动态模拟的方法来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过程,在该技术的加持下便可以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施工方案,在内容制定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具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通过动态模拟的方式避免了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造成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其次,BIM技术的应用,帮助了相关人员在分析装配式建筑实践模拟组装的工作开展中,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也实现了对制定施工方案工作的合理全面考虑,这些工作都能够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活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促进相关活动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此外,在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制定以及优化工作中,工作思路方面也实现了创新发展。这些技术性的突破都说明了BIM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当被施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应用在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拟分析工作当中,提升原有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借助于BIM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提升了系统整体的应用效果,也有助于其在建筑领域的良好发展。在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依托于该项技术,要不断落实系统内部的各项研究工作,以此来实现该项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水平提升的目的,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后续系统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剑梅.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J].智能城市,2021,7(24):29-30.

[2]徐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体现[J].智能城市,2021,7(24):157-158.

[3]文建宏.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点浅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21,14(06):46-49.

[4]沈有辉.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集成装饰一体化应用研究[J].建筑科技,2021,5(06):68-69+73.

[5]陈丰华.探索建筑智能制造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科技,2021,5(03):93-95+99.

作者:陈婧

绿色系统设计工程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 要]根据工程项目管理需求,相关研究人员设计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本文通过对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从总体架构、软件结构、功能模块等方面完善该系统,进而促进系统功能实现与系统测试等,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项目管理;智能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042

0     引 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项目计划、实施、过程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统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内容复杂、过程动态变化、管理周期长等特点,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便于了解数据规律,进行直观管理,满足多元化管理需要。因此,设计和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工厂的批量化生产,每一個项目都是相对独立的,项目负责人需要充分协调资源,加强部门沟通协作,通过项目管理平台,跟踪监督项目进度,控制项目成本与风险,以实现项目目标,提高项目质量。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总体需求分析

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工程建设大数据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为切入点,构建以工程项目为核心,集工程技术、工程管控、工程质量安全、现场施工、物质与设备、人力资源管理、办公与档案管理于一体的分布式管理系统。这样一个平台要具有可扩展性,便于管理功能移植和多方合作,满足多种接口需要;在使用上要具备良好的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使用便捷、适用性好、有利于分工协作的平台;满足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需求,对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验收进行全覆盖。

1.2   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要求,系统功能需求包括基础信息管理需求、工程进度管理需求、综合分析需求、数据管理需求等方面。基础信息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物质信息、机械设备信息、组织机构信息等内容。工程进度管理要求工程在工期目标内完成,因此,施工企业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且该系统要具备工程项目工序管理功能、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分析功能、工程进度预警功能等。综合分析功能包括对人员的预警分析(如一人身兼多岗的预警分析)、工程进度提醒与预警(例如,计划100天,前70天显示正常,70~85天预警,86~99天告警)、态势分析与预测、各种计划的动态检测等。工程项目管理数据规模庞大且复杂,采用传统数据管理方式难以整合分析。面对数据抓取、清洗、存储、共享、转换分析等方面的挑战,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通过各种模型及外部资源导入项目数据,再经过大数据平台的处理,以可视化方式显示出来,为项目管理人员决策分析提供支持。本项目通过自定义扩展模块、数据应用接口、外部数据源引用与输出、大屏幕与控制台展示功能,实现大数据管理。

1.3   角色管理需求分析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本系统参与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等众多角色。不同角色分工不同,相应地拥有的权限也不同。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维护,包括公告管理、系统管理等内容,能查看和修改所有项目信息。部门经理的主要工作是管理项目,包括指派项目经理、审批项目等,具有项目增删、修改权限。项目经理对所负责项目进行管理,如调配人员、安排资源等,具有添加任务、查看项目执行及相关文档或报表的权限。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完成项目经理分配的任务,主要权限是填写项目日志、查看本项目信息等。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架构

本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开发,该模式允许用户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功能界面,无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外网访问内网要经过防火墙,以确保系统安全。客户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

2.2   软件结构与功能模块

本系统结构按照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分层设计,并由基础信息库、工程进度管控、综合分析、数据接口、数据应用5个模块组成,且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子模块,如图2所示。数据层是系统的底层,主要作用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本系统采用MyBatis技术实现对数据持久层的处理,解决大数据交互频繁、逻辑代码繁复问题。服务层也称作逻辑层,为系统中间层,根据不同服务请求进行逻辑处理。应用层也称为表现层,主要为用户提供图形化操作界面,例如,制作一个渲染网页,对视图相关访问进行控制。系统内部采用MVC模式开发,并通过控制器分发业务逻辑,借助Spring MVC实现界面功能。

基础信息库模块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按照信息类型分为账户信息库、人员信息库、物质信息库、机械设备信息库和工程信息库,该模块提供了各类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等功能,通过数据接口与数据库交互,保证数据库中的信息表实时更新。工程进度管控模块主要对工程进度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工程进度模板、工程指标及任务等。通过工程进度模板设置节点时间,以里程碑形式标记重要时间节点,根据各个节点完成百分比,对照横道图任务量显示实时进度。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无遗漏跟踪进度完成情况,通过进度数据可以方便进度分析。综合分析模块是在前面模块操作并产生数据后进行汇总分析、预警、预测等,所以该模块又包括人员预警、工程进度提醒与预警、态势分析与预测、动态预警比对等功能。如果节点工作未完成就弹出告警窗,同时以灰色不可编辑形式出现,则不能开展下一项工作。通过工序设定,未验收前同样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以此严格控制质量。根据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自定义扩展模块,例如,扩展设备信息采集模块、工程安全管理模块等,以为业务数据推送、分析结果反馈等提供支持。数据接口类型包括数据应用接口、外部数据源引用与输出接口等。其中,数据应用接口包括工程信息展示接口API、工程进度应用展示接口API等。数据应用模块包括大屏监控展示应用、控制台展示应用、APP交互与展示应用等。

2.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并采用E-R图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结果和功能模块设计要求,对关键信息实体制定E-R图,再确定实体对象属性表,然后设计数据表。针对系统大数据特点,优化数据库。例如,为了缓解系统服务器压力,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对数据库读写进行分离操作,将“写”操作放在主数据库上,将“读”操作放在从数据庫中;根据不同功能模块负载量,分库分表存储,以缓解数据库操作性能压力,同时建立合理的索引提升数据查询响应速度。

3     系统实现

3.1   功能实现

本系统采用“总-分”界面显示,总平台显示为各个工程名称、当前进度百分比、当前任务量等,分界面显示为各个工程详细界面,包括工程各个节点完成情况、完成百分比等,且根据进度情况显示为不同颜色。例如,电气安装工程进度达到70%以前显示为绿色,表示正常状态;当进度达到71%~85%时显示为黄色,表示预警状态;当进度达到86%~99%时显示为红色,表示告警状态。处于“总-分”界面红色告警状态时,系统自动弹出告警窗,提示未完成工程节点工作。对于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可以设置多个观察点,通过动态曲线直观展现实际进展与原定计划的差异。系统可以自动甄别工程人员岗位情况,例如,项目总监同时担任3个以上的工程总监,系统自动弹出报警。

3.2   系统测试

经过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单元模块测试、整体测试以及功能与性能的一系列测试,通过修复缺陷,达到试运行水平。

4     结 语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特点,采用B/S结构模式能够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工程项目为核心,需要结合工程管控、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进行开发。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过程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目标要求,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孟斐.基于J2EE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以及实现[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8.

[2]李云飞.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9):53-55.

[3]张忠琼,张汗洁.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7.

[4]马国丰,江俊.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平台设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8):209-214.

作者:叶健强 张晓晨 孙敦虎

上一篇:大坝加高工程合同管理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