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钢琴教学是近年来我国逐渐走向高热度的一门教学,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国在该方面的体制发展日趋健全,在理论上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化和完善化,这离不开一些学者的研究和总结,不过总的来说,至今在钢琴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认知的难点,它还有许多辩证关系需要解决和处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 篇1:

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的高校钢琴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钢琴师资不达标、学生钢琴基础差异过大、钢琴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及钢琴教学训练不科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钢琴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要对当前的钢琴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便能顺应现代钢琴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本文就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钢琴教学改革;必要性;改革对策

当前随着高校各类科目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钢琴教学也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当前对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认真分析,然后探索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学生的钢琴基础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要求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学习钢琴学生人数也激增,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钢琴基础差异过大,有的学生钢琴基础非常扎实,有的只是稍微懂点钢琴知识,但是还有的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钢琴。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要求钢琴教师必须改进过去单一陈旧的固定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有着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学习问题。

其次,钢琴教学重技艺培训,轻素质培养的现状必须改革。传统钢琴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技艺的培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导致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钢琴就是学习高难度的演奏技艺,这样的认识结果就是很多学生钢琴弹奏技巧非常好,但是弹奏的乐曲给人听了总是给人一种缺少点什么的感觉,其实缺少的正是演奏者的综合素养,所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必须要改革。

再次,很多高校缺少优秀的钢琴教师,这给钢琴专业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按照科学的钢琴教学来讲,钢琴教学最好的教学形式是一对一的进行,但是现实来看是不允许的。为了应对这样的现状,钢琴教师就必须要改革目前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钢琴授课模式。

最后,很多高校钢琴教学非常不重视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有的即使有训练,但是因为训练不科学,效果也不理想。长期不训练的结果就是让很多学生越来越感觉练习钢琴基本功是枯燥的,于是很多学生学习钢琴最后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及格完事。这样的钢琴教学情况必须要进行改革。

二、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一)努力探索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及综合素质的钢琴教学新方法。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都对所弹奏的曲目的音乐内涵有深刻把握,要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还要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去模仿名家演奏,可以通过反复观摩和认真刻苦训练来渐渐提升个人演奏能力。另外,钢琴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个性加以重视,要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但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把握住一些通用的演奏技能,而且还要努力探索分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这样对钢琴教学效果的提升很有帮助。再就是,在当前的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这不但可以克服掉传统钢琴教学中的诸多缺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二)在重视钢琴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潜力。钢琴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因为不能很好掌握基本功的学生是不但无法弹奏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而且也是不能娴熟运用更多其他演奏技巧的。虽然,基本功训练比较枯燥,但是钢琴教师要尽力采取切实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另外,还要尽力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潜力。作为对技艺性要求非常强的钢琴乐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技巧、技术及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练琴的效率。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指导学生练琴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继续练琴的勇气,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及创作动机和背景等,这样也可以有效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

(三)钢琴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钢琴教师必须要突出学生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接受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特有的技术和艺术风格,对学生对乐曲的不同感悟和理解要积极引导和保护。其次,对钢琴知识的传授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授课模式,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努力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从而吸引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钢琴艺术。再就是针对学生普遍重视钢琴演奏技能学习,但是忽视文化课学习的现状,钢琴教师在专业钢琴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多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开办更多的艺术、文化、哲学及历史等方面的讲座或讲坛来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对于钢琴学习者的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会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

(四)建构科学合理的钢琴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当前要积极改革过去传统的钢琴教学考核评价制度,考试的时候不能事先通知学生考试曲目,这样就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平时多练琴,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只是为考试而练琴的弊端。另外,很多大高校钢琴教学考核过多的是考核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对其他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考核非常少,这是必须要改革的。正确的钢琴考核内容不但要有钢琴理论课的内容,而且还要包含对钢琴弹奏基本功及即兴伴奏的能力的考核。这样的综合考核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玮立.在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钢琴教学改革的探讨(下旬刊)[J].文艺生活,2011(2).

[2]赵蕾.浅谈新时期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3]辛颖.钢琴教学改革初探(学术版)[J].大众文艺,2010(5).

作者简介:李非非(1983-),女,四川成都人,文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歌剧与合唱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音乐教育。

作者:李非非

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 篇2:

钢琴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摘 要:钢琴教学是近年来我国逐渐走向高热度的一门教学,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国在该方面的体制发展日趋健全,在理论上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化和完善化,这离不开一些学者的研究和总结,不过总的来说,至今在钢琴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认知的难点,它还有许多辩证关系需要解决和处理。

关键词:钢琴教学 辩证关系

钢琴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时机还不太成熟,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一系列的辩证关系,它包括钢琴教学本身之间的一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钢琴教学和现代教学融合的关系等,做好对这些关系的梳理,可以很好地为现代钢琴教学提供指导。

一、音乐作品内部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1.弹奏的速度和演奏效果之间的关系

对于许多新人而言,他们的教学课程都是训练手指对钢琴琴键的熟练度,而这时训练的唯一目的就是快速反应。在长期的训练中,许多新人会产生一个观点,那就是越快的手速体现了越高的技术,而高技术才能弹奏出优美的音乐。于是,高质量音乐就和快速的弹奏产生了联系,不过随着学习的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会明白这一关系之间的误区,但是对于新人而言,阐述其中的观点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少走弯路。

钢琴弹奏的速度,一是钢琴曲本身要求的速度,二是弹奏者自己控制的速度,尤其是后者,直接影响了钢琴曲的表现效果。钢琴表演的“表情原则”的创始人克里斯蒂安认为,每一个音符都存在自己的思想,而演奏者的弹奏难点不在于短时间能弹出大量的音符,而在于弹奏出每一个音符自己的思想。所以单纯地追求快速的弹奏效果是不可取的,在原有的速度节拍上,表现出音乐的精神和灵魂,才是钢琴演奏的精髓所在。

2.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说到对音乐整体的理解,一些鉴赏人员喜欢将其比作一则故事,就像有比较平实的起因介绍,也有重点和高潮。而对高潮的理解又离不开起因预先介绍的基础,如果缺乏起因,高潮就会显得太唐突而难以理解。而钢琴演奏者就是利用音乐讲故事的人,所以在进行弹奏时,不仅要将高潮部分把握精准,在起因上同样不能疏忽,注重整体和局部的关联性,才能为听众带来真正的好音乐。

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也要注重节奏的变化。虽然在具体的作品中,都已经对节奏作出了要求,但是不同的音乐人在弹奏时,依然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对于高级演奏家来说,音乐本身的节奏虽然是不变的,但是音乐在“氛围”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利用好这些空间,就能更好地配合聽众的感觉,从而让音乐变得充满“人情味”,不会显得太过呆板。在这方面,音乐的节奏就不再是以节拍来衡量,而是以激昂,庄严,稳重,活跃等相对感性的词语来衡量。对此,贝多芬和肖邦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自由节奏”的谱曲,外文称“Rubato”,其弹奏的准则是,在总时长上依然不能做出改变,但是在细节上要做到张弛有度,所以这就给了演奏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其难度也非常高,不过这正是看出演奏者技术的重点部分。在钢琴的进阶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重点,阐述在自由节奏的谱曲中,如何通过感情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另外在演奏的效果上,还要表现出一定的虚实,这也和文学的虚实有很大的共性。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先以理论和技巧教学为主,然后需要让学生进行多次训练,掌握自己的节奏,引导学生多感悟,多思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把握曲谱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联。

3.心理训练和表演效果之间的关系

钢琴表演时钢琴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目的之一。在训练时,它的听众可能只有演奏者自己或者再加上教师,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很多有实力的学生因为怯场导致在表演上缺乏表现力最终被淘汰。与此完全相反的一类学生是,特别关注于表演,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稳重成熟,经验的缺乏也会他们难以通过最终考核,至于登上舞台进行更大的表演更是遥遥无期。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明白钢琴表演和心理训练之间的关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钢琴教学应当立足于实际。在平时正对学生的技术训练之时们就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的培养,放平心态,以纯粹的对艺术的追求来进行音乐学习,对于羞于表演的学生,要鼓励其多多进行临场表演,善于展现自己。对于急功近利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打击”教育,对其夸耀的“资本”进行挑刺,但是要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进行进行固定时长的任务教学,让其回到踏踏实实对基本功的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于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的关注,对于不同心理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尤其是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也要让其意识到心理教学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变被动的心理改变为主动的个人修养培养,这才能真正地培养高素质表演心理的学生。

4.人文素质和弹奏效果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很难将人文素质和弹奏效果联系起来,认为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不仅存在关系,还是关系最大的因素之一。

人文素质对弹奏效果的影响体现在对于曲谱的“阅读理解”上,就像文学考试的题目,要回答一道题,必须要对给出的文章做出大意了解,而人文素质就是钢琴演奏者在面对新曲谱时所依靠的“阅读理解能力”。

人文素质是音乐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有依据的,要想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需要先对大量的钢琴曲进行鉴赏。学生会通过钢琴曲了解更多的创作背景,这就涉及到对人文知识的扩展,学生在融会贯通和消化后就会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当人文素质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就会全面推动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整体理解,在思维中也有了自己的辩证性认识,从而在面对新作品时,能从背景入手,在感情上和作者产生很好的共鸣。有了感情基调之后,演奏的效果就会有了指引方向,如果演奏者能将作者的思想理解透彻,就更能把握细节的节奏感,所以说人文素质和演奏效果是密切相关的。

另外,高质量的人文素质可以全面提升一个音乐人的涵养。当钢琴家在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质后,就会在行为举止上散发一种优雅感和稳重感,这是在钢琴技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的品质,它也是大钢琴家真正需要的品质。因此加强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学习举足轻重,这需要教育部门加强改革建设,积极搭建钢琴教学中注重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在教师方面要积极开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学,而学生也要积极响应和配合。

二、钢琴教学和学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1.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钢琴音乐教学中,一个存在于师生之间的辩证误区就是,技术和艺术之间存在充分和必然的关系。只有掌握了熟悉的技术,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这说明了演奏技术是音乐艺术表现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两者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了“只要——就——”的关系,即是:只要练好了技术,就能表现出高层次的艺术,这样的说法已经完全将艺术和技术视为一体,忽视了其它影响演奏效果的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心理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其他因素。

辩证来看,师生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技术是一种技巧,但凡是技巧性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熟练的训练来完成。但是艺术是一种内涵,它在于对音乐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作品的感知,对内容的认识和对背景的了解。当然也包括对技术的掌握,一个成功的表演,应当是声色并茂的,充满意境的美丽图卷,而不知有单调的演奏技术支撑的白卷。

艺术在钢琴教学中,应当是指导作用,如果要将其实体化,那么它应当是钢琴音乐的系统理论,钢琴曲的审美理论,钢琴技巧的学习理论等知识组成的集合体。在这一点上,我国著名的钢琴家赵晓生将其阐述为“琴法”、“琴艺”、“琴韵”三个子系统,三者分别对应技术,表演和风格三个方面,该理论为我国现代的钢琴教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2.艺术和学术之间的关系

在学术问题上,我国一直体现出很高的个人权威崇拜的特性,它的表现是,一旦某位学者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被认可,那么他之后的任何话语都会被贴上“权威”的标签,这样的情况在钢琴艺术上依然存在。所以出现了这样的说法:钢琴手和钢琴大师之间的差距不是技术,而是几场舞台表演秀。这样的说法着实令人心痛。也因此,导致了在以艺术为主题的高自由度的钢琴领域中,呈现出一派死板的气息,没有创新,没有活跃度,新人都在进行技巧学习,而所谓的“钢琴大师”都在进行权威的学术发表,这让艺术和学术同时走向歧途。

在艺术和学术的辩证上,是目前我国依然没有理清的关系之一。其难点在于,缺乏足够的高素质听众对钢琴演奏者做出合理的评价。当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时,言语自然就容易变得偏颇而且激烈。为了缓解这种现状,首先就需要足够的音乐评论家有正确客观的钢琴評论话语权,在面对权威时也能做到中肯客观。而要达到这一点,就更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于“音乐技巧”的教学上,在人文素质上入手也就成为了必然切入点。而在学术方面,也要对音乐评论家的话语进行总结和筛选,对其积极性加以肯定,对其存在的偏颇认识加以矫正,而这同样需要对钢琴有基本的人文背景和乐理知识了解,由此看来,提升全民的音乐素质都成为了必然,而这又将会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3.学术和钢琴教学之间的关系

钢琴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加入到艺术的圈子中,为全人类的艺术成长添砖加瓦,但是艺术的学术化倾向直接影响到了对钢琴的教学中。我们已经阐释了艺术和学术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以学术成就指导钢琴教学存在很大的原则性问题,由于这一原则性问题又和时代发展下的大众认知有很大的关联,它又难以被改变,所以才有了一些艺术品难以在当下焕发光彩,在之后的时代却重现天日并以一鸣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

所以在这里并不能断言说以学术指导钢琴教学是正确或者是错误的,只能说,艺术是一种形式,大众艺术虽然能被广泛传唱成为权威,但是坚持自己的思想打造适合自己心灵的音乐才实现了以艺术服务于人的最终价值,当你的艺术不被大众认可时,尝试着以艺术提升自我的修养,那么艺术仍然发挥了它存在的价值,相信真正的艺术终究会发光。

参考文献:

[1]【苏】涅高滋.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

[2]韩宝强.音的历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美】克拉伦斯·格·汉密尔顿.钢琴演奏的触键与表情[M]. 周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4]石金兰.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9(11).

作者: 孟昕毅

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 篇3:

论钢琴教学中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自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更是要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入手,不断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基因,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和艺术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钢琴教学;传统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进行继承和延续,真正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作是这个时代创新的最新文化成果。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每一名教育从业者更是要以此为依托,真正的担负起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一、钢琴教学对传统文化基因的价值需求

作为一种西方传入我国的文艺乐器,钢琴在中国人民的努力创新与传承下,其自身的西方色彩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转化,特别是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一批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影响和带动,一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钢琴曲目出现了井喷式发展。《蒙古民歌小调》、《巴蜀之恋》、《沂蒙山风俗组曲》等钢琴作品更是在弘扬与传承的过程中,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中的佼佼者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榜样。在展现传统文化深厚意蕴的同时,同样也成为了中华民族钢琴教学的重要资源,为每一名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与资源。

二、钢琴教学中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手段

(一)从传统文化基因角度传承文化自信

在钢琴教学中,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还体现在文化自信方面,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博大精深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对中华儿女的奋斗史进行了多元化的记录和传承,同时也从文化硕果、理性思维、精神活动等方面对华夏儿女内心的追求进行了彰显。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钢琴教学,更是应当站在传承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进行延伸。例如在《民歌组曲》的钢琴曲教学推进中,教师就可以将中华民族在文化基因传承的过程中所沉淀的湖南、陕北、四川民歌进行“串烧”,借助彝族民歌、湖南花鼓戏等节奏沉淀而成。

在這种“文化联系性”钢琴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每一名学生都在深入理解钢琴作品表现技巧与品创作元素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了学习,在激发其内在传统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自信力与文化理解力进行了提升,从本质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自信的传承。

(二)提升人文素养、展现钢琴魅力

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尊重中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角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对钢琴这门艺术的认知,从本质上鼓励学生能够透过单纯的钢琴曲子来感受到其背后的音乐价值和艺术魅力。例如在进行《浏阳河》、《刘海砍樵》、《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这些带有民族艺术因素的钢琴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这些民乐的原版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在对二者创作方式、演奏技巧进行对比的同时,更加深入的探索、发掘、体验这些民歌艺术中所囊括的艺术之美,利用这种中西方的艺术合璧来提升学生的钢琴技巧表达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艺术鉴赏和人文素养认知。

(三)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正确价值观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进行钢琴艺术教学推进的过程中,相关从业教师同样也要结合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彰显“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的理念,将“真、善、美”等美好的民族精神进行一种传承,借助钢琴这种教学手段,来对华夏民族的精神力量进行传承和弘扬,引导每一名学员都能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飞天之梦》这首钢琴练习曲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敦煌莫高窟的记录片,通过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来引导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通过领悟音乐背后所承载的各种文化精神,来弘扬人文底蕴。

(四)提升思想认知,传递优秀文化基因

在我国现阶段的钢琴曲教学中,从业教师应当将各类的钢琴作品视为一种对文化的深度理解来进行展示,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自觉性的同时,从思想上更加深度剖析对钢琴学习过程中,所要汲取的各种文化认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高度融合练习曲创作文化背景的同时,对一些有益于其他乐器演奏的技术展开深度分析,真正的将钢琴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展现,在一种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碰撞中将钢琴作品艺术所蕴含的底蕴进行弘扬和表达。在不断深入挖掘作品意境的同时,获得最佳的艺术教学效果,从本质上实现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五)研学作品认知,弘扬文化意境

在进行钢琴传统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来将人文知识转为一种内在的行为素养和认知胸怀。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参照国内外顶级钢琴大家、作曲家、演奏家的人文提升方式,从钢琴演奏、钢琴创作、钢琴艺术评价等方式,来展开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在一些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钢琴曲教学推进中,教师更是要从自身做起,结合广泛涉猎、深度研学的角度来与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美学等角度来进行高度融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个人涵养与修养,帮助、引导学生在能够在文质兼美的过程中去对钢琴作品展开完美诠释。例如在《黄河协奏曲》这样经典的钢琴曲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作家生平以及其他类似作品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展开创作动机、人文内涵等角度进行学习,在有效把握人文情怀的同时,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和时代的力量进行传承,从本质上对这种传统文化作品所孕育的文化意境进行表达。

总结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每一名教育从业者都必须要结合自身特点,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从提升认知的角度来对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进行传承。努力的将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技艺高超的新时代人才,以一种“民族的格局、世界的眼光”来对中国的钢琴音乐事业发展进行助力,在特色化发展、内涵化发展、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中国风唱响到世界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张璟. 论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马爽. "浅谈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北方音乐2期,2018:195-196.

[3]董敏.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意义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 10(2):127-129.

(石河子大学)

作者:许晓菲

上一篇:司法独立司法制度论文下一篇:初中反面物理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