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菩萨取班级管理的真经论文

2022-04-28

近段时间,笔者重读了古典小说《西游记》,从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中有了新的感悟:唐僧能够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这四个原本都有劣迹的“问题成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对中职班主任管理“问题学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向菩萨取班级管理的真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向菩萨取班级管理的真经论文 篇1:

向唐僧取经

“70后”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倦怠”正悄然侵袭着他们的职业幸福。如何破解这种倦怠现象,引领班主任走向职业幸福,成为每所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倦怠类型聚焦

笔者所在的学校,“70后”班主任占全体班主任的78%。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和工作记录等方式,笔者了解到,出现倦怠的“70后”班主任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激情消退型。这类教师普遍有了较高的职称、获得了不少荣誉,对班主任工作不再充满激情。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只求完成任务,对于额外的工作是能免则免。由于具备相对成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和经验,因此,他们在各项常规评比中比较容易胜出。但同时他们对工作却失去了“冲劲”,不再力求别出心裁,彰显个性特色。

前景迷茫型。这类教师是“70后”班主任队伍中比较有想法、有闯劲的群体。他们仍葆有成长的热情和动力,但由于更年轻一代教师的迅速成长,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几次失利碰壁后,他们找不到自身发展的平台和事业的高峰,开始在迷茫和失落中消沉。

力不从心型。这一类“70后”班主任普遍缺乏自信,这突出表现在对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的参与上。由于新生代班主任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在各种课型、活动方案设计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花样翻新、创意不断;而许多“70后”班主任的方案设计往往墨守成规,缺乏亮点。在强烈的对比下,他们备感压力,逐渐失去自信。

怨声载道型。这类班主任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一律持否定态度。他们对学生充满怨气,怨学生不听话,越来越难管;对家长充满怨气,怨家长素质低,不支持学校工作,家庭教育不到位等。如此,他们在抱怨中怒气冲冲,在压力中迅速倦怠。

精疲力竭型。当前,班主任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疲劳和压力导致“70后”班主任身心俱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矛盾,有时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主动放弃型。这一类教师本身素质较高,如果能努力促成其专业提升,就能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但由于家庭或自身的一些原因,他们主动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在工作中得过且过,而且常常感叹“我年纪大了”“真的不想太辛苦了”⋯⋯

学界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将经历“适应与过渡”“分化与定型”“突破与退守”“成熟与维持”“创造与智慧”五个时期。在“70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班级管理经验的丰富、班级管理体验的增加和班级管理技能的迅速提高,无论是班级管理能力还是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掌握程度,他们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专业发展从“分化与定型”期进入“突破与退守”期。此时,如果学校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而教师个人又无法走出困境,便易陷入倦怠。

倦怠成因探析

与“众望所归”狭路相逢。社会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期望一直很高,家长们往往认为“已经结婚有孩子的、三四十岁的老师经验丰富,对孩子更了解,更有爱心”,而这部分教师大部分正是“70后”教师。于是,家长的期盼、领导的厚望,令“70后”班主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班级获得了好成绩,是理所当然;万一失利,他们便成为众矢之的。他们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工作的劳累,更有不被理解的委屈,由此导致成就感不断降低,逐渐出现倦怠感。

与“质量第一”失衡冲突。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班主任工作能力只是参考指标。“70后”班主任多是在教学一线工作十年以上的老教师,自然懂得紧紧抓住教学这根弦。因此,在教学质量与繁琐的班级管理之间,他们自然倾向于把时间更多地花在教学上,对待班主任工作自然就显得“倦怠”了。

与“圆周运动”亲密接触。“70后”教师经过十多年的常规工作,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激情和新鲜感早已荡然无存。学校的活动,往往会被他们认为是徒增工作量,因此,无法将其变成灵感产生的载体、职业幸福的源泉。

与“甜蜜负担”艰难较量。“70后”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压力同样不小——尽管这是“甜蜜的负担”。他们上有“四老”,下有“一小”,既要疼爱幼小的孩子,又要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其中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出现状况,都会影响“70后”班主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与“压抑心理”长相厮守。一个人对压力的反应是他所面临的压力和人格特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对而言,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社交圈比较简单,处于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当他们烦恼的时候,无人倾诉;当他们郁闷的时候,无人理解。长期压抑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倦怠情绪的影响。

倦怠破解策略

唐僧的三个徒弟悟空、八戒和沙僧被唐僧收服之前,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因为被贬,三人皆处于困境中,处于“事业追求”的倦怠期。唐僧及时将他们“收编”,共同踏上前进的道路,最终修成正果,攀上了个人事业发展的高峰。唐僧带领徒弟们走出职业倦怠,获得事业成功的经历,能给我们的班主任队伍建设许多启示。

1.潜心笃志同参佛——树立共同愿景

唐僧师徒西行困难重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愿景,如唐僧希望能晋见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悟空、八戒、沙僧希望走出各自的困境,重树辉煌。但他们同时又始终怀着同样的愿景:去西天取得真经。因此,他们尽管历经磨难,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团队共同的胜利,也登上了个人“事业成长”的高峰。

学校也是一个团队。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小,多数“70后”班主任由青年走向中年,由新手成为“熟手”,对学校往往充满着家一样的感情,“校荣我荣”的思想已深深烙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因此,学校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学年计划时,要结合教师实际,用共同的愿景激励教师,让他们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如此,才能充分发挥“70后”班主任的影响力,激励全体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共同努力。

2.知人善用合真修——合理使用人才

在西行的过程中,唐僧知人善任,能充分发挥每个徒弟的优点,各尽其才,确保每次降妖任务都能高效完成。

“70后”班主任中,很多老师都获得过区级及以上荣誉,在教学、班级管理上都是一把好手。但除个别特别突出的老师外,他们中的大部分已基本“退出江湖”,不再参与课堂教学评比等展示实力和能力的比赛,自我阻断了向上的空间。为此,学校应该通过合理地施加压力,“换岗”锻炼,让“70后”班主任重新启航。

(1)变换角色,感受成功

学校的“心理辅导站”“家庭教育指导站”“志愿者协会”“关工小组”等工作都需要成熟教师的引领,年级组长更是锻炼班主任能力的重要岗位。把“70后”班主任充实到这些岗位中去,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重,不断获得新的成就感,激发持久的工作热情。同时,“换岗”锻炼过的班主任如能将崭新的理念和全局观念融入班级管理,也将开创全新的局面,从而走上专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2)担任导师,助人自助

年轻班主任需要老班主任的带领,学校应该积极引导“70后”班主任成为年轻班主任的导师,给予年轻教师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助人自助,在这一过程中,“70后”班主任也能更多地感受到他人对自身才华的认可,并产生不断提升自我的内驱力,由此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3)星级评定,增强自信

评定班主任工作,可实施星级评定,对部分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给予直接认定。这样,“70后”班主任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自然会卸下心理负担,重新点燃工作激情。

3.善果皆因徒弟功——尽心搭建平台

尽管唐僧在西行前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做了详尽的准备工作,但每到一地,唐僧总显得非常“无知”。他常问徒弟:“你看那里是什么去处?”徒弟们给他讲先天法象之规绳,他听后,“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他真的不知道吗?这就是唐僧的高明之处——他让徒弟们走上前台充分展示能耐。“贤徒,这一场善果,皆尔之功也。”将一切胜利归功于徒弟。到了雷音寺,他也不忘感谢三个徒弟。学校管理者也要像唐僧那样,想方设法为“70后”班主任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在不断感受成功中激发成长热情。

(1)开设论坛,更新理念

开设各类班主任论坛,让“70后”与年轻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和班主任工作艺术。从一些学校的实践来看,“70后”班主任在论坛中乐于积极发言,因为这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肯定。而且,在梳理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精心准备讲稿的过程中,他们又重新学习了班级管理常规,不断汲取新的理念,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树立了榜样,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2)送出培训,激发热情

参加各种培训班也是激发“70后”工作热情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去年送了两位“70后”班主任参加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培训返校后,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不断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在讨论学期计划时,他们的发言既有思想、有高度,又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参加培训,为“70后”班主任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激励着年轻班主任的成长。

4.一心为善万缘起——打造暖心工程

西行途中,唐僧和众徒弟之间也产生过分歧和矛盾,甚至曾两次将悟空逼回了花果山。但看完《西游记》,观众感受最深的仍是这一团队的和衷共济。唐僧不但把徒弟们的“人”聚在一起,更把他们的“心”聚在一起。他从细节上关心徒弟,每次降妖过程中,徒弟一旦遇到危险,唐僧都会悲啼,为徒弟们担心。这让唐僧赢得了徒弟们的心,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0后”班主任在工作岗位上奋战了十多年,在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身心俱疲。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也是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后遗症。为此,学校要打造暖心工程,让“70后”班主任以饱满的精神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1)关心家庭生活,解后顾之忧

学校工会组织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70后”教师解决孩子入托、家人看病等方面的问题,用切切实实的措施,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学校在假期可组织诸如“快乐一家人”等主题家庭聚会活动。教师带着家人一起参加活动,既能沟通同事情谊,又可促进家庭的和谐。

(2)建设舒心乐园,助轻装上阵

开设“阳光书吧”“心灵茶吧”等小憩场所,让班主任繁忙紧张的心绪得到缓解,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

学校心理辅导站不仅为学生服务,也可对教师开放。让“70后”也拥有倾诉的场所,哪怕只是聊天话家常,也会带来身心的放松和心灵桎梏的解脱。

(3)开展健身培训,促身体健康

学校可组织健身培训,为教师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周日下午均组织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瑜伽等培训,老师们还可带家人一起参加。和家人一起锻炼、健身,自然身心愉快。

总之,只有掌握教师发展规律,掌握班主任工作特点,提高班主任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中年教师团队的整体前进,才能带动整个学校教师团队的进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笕桥校区

浙江杭州310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王红燕

向菩萨取班级管理的真经论文 篇2:

向唐僧学习,来管理“问题学生”

近段时间,笔者重读了古典小说《西游记》,从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中有了新的感悟:唐僧能够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这四个原本都有劣迹的“问题成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对中职班主任管理“问题学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从唐僧的四个徒弟看中职问题学生的类型

悟空型:这类学生玩世不恭,叛逆心强,不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经常寻衅闹事、打架、斗殴。

八戒型:这类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懒散拖沓,不动脑筋,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早恋行为,有些人还上网成瘾。

沙和尚型:这类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对人生 、价值观和未来理想认识不够,缺少学习目标和动力。

白龙马型:这类学生在学校乱花钱,吸烟、喝酒,甚至赌博,有欺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行为。

这里我再顺便介绍一下问题学生的管理者:

先说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代表我们的校长。因为这些问题学生最后都必须由校长加章发给毕业证,才算修成正果。

各位菩萨:代表我们的政教处、教导处、后勤处管理人员,专门管理那些班主任都管不住的问题学生。

各位神仙:代表我们的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问题学生。

最后再说唐僧:代表我们这些中职学校班主任。

二、从唐僧对徒弟的教导谈中职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管理

1.目标明确、理想远大

“向西,向西,再向西!”这是唐僧为团队设定的前进目标,历经磨难,从不动摇。

作为班主任,每一个学期初,笔者都会给学生明确一个目标,例如,本学年笔者给学生的目标是: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同时明确一个班级目标:建设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对问题学生从改掉坏习惯入手,一周一个小目标,一月一个大改变,督促他们坚持完成,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查和同学之间的互查,力求养成习惯。

2.恩威并施、严慈相济

唐僧管理徒弟有两个法宝:一是恩,二是咒。悟空表现好了,唐僧帮他缝补一下衣服;做得不好如滥杀无辜时,唐僧就念几声紧箍咒。即使是当年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也得乖乖跟着唐僧西行。

对于班主任来说,严慈相济、软硬兼施是治理“问题学生”的法宝。首先说“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纪律严明,“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根线,谁撞谁触电”。纪律面前一视同仁。再说“慈”, 就是关心和爱护学生,尤其对“问题学生”尽量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只要他们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笔者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天气变冷了,笔者会提醒他们增添衣服;他们情绪有波动,笔者会主动和他们交流谈心,因为你的心用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取经路上充满着诸如金钱、权力等诱惑,但唐僧都能泰然处之,从不为之所动。唐僧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给徒弟们做出了表率。

作为班主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为,处处做学生的楷模。笔者连续12年担任班主任,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每天早上和学生一起上操,一起跑步、喊口号,每天上课前,笔者都会站在教室门前,去迎接每一个学生。因为我知道,教师的言行对“问题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4.善于发现、知人善任

徒弟们身上都有不少缺点,但又各有长处。因此,唐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司其职。如孙悟空身上的优点嫉恶如仇、敢于斗争、有胆有识,因此成为取经路上降妖除魔的主力战将。

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应该细心观察“问题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细微表现,对其微弱的闪光点悉心扶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例如,本学期我们班的常某某开学初上早操很不积极甚至不上操,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喜欢表现自己,号召力较强。于是我让他做班级的带操员,结果他上操也积极了,还把班级上操有问题的学生也带动了起来。这样的实例还很多,给问题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一个可以归属的集体、一个破茧重生的希望,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研读《西游记》,我感叹唐僧高水平的教徒方法。作为中职班主任要想教育和转化好“问题学生”,就必须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问题学生”中树立威信,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吸引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把他们凝聚在班集体中。

(责编 王鹏飞)

作者:任献辉

向菩萨取班级管理的真经论文 篇3:

唐僧师徒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

摘 要:《西游记》的取经团队可以作为一个班级来研究。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唐僧看似软弱、无知,却带领团队成员大获成功。探究唐僧师徒成功的原因,可以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西游记 班主任 学生工作 班级管理

如果把《西游记》的取经团队看成一个班级的话,唐僧就是班主任,徒弟们就是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唐老师这个班主任干得还真不赖,带领班级风餐露宿十四年,跋山涉水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五千零四十八卷。取经成功了!

那么,唐僧班级管理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锁定目标,坚韧不拔

在工作目标上,唐僧是值得学习的,他为自己“班级”定下的目标就是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返回长安。

一旦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是说班级的目标定位一经确立,就要不折不扣去实现。西天取经的路有多远,自己的体力能不能到达,他不知道;要走多少时间,有生之年够不够,他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自己能不能克服,他不知道;到达雷音寺后佛祖愿不愿意传经,能不能够完成取经大业,他不知道。但他还是微微一笑,作别长安,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

原来的取经团队已经中道毁灭,他还是孤身一人义无反顾地一路向西,沿途重组取经团,最终实现目标。这一去,居然就是十四个寒暑,十万多里山水!这十四年里,多少次命悬一线!徒弟们动摇过,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离开过他,逛过龙宫、回过花果山;八戒数次鼓动要散伙,分行李;沙僧彷徨过,白马无奈过;但唐僧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正因为他的坚持,西行目标最终能够实现。

由此可见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班级目标定位,然后带领班级全体同学全力以赴去实现。班主任要有信念,学生要有信心。这就是唐僧给我们班级管理的第一个启示。

二、退居幕后,无为而治

班级是学生的舞台,班主任不是演员,而是导演;班级是学生的赛场,班主任不是运动员,而是裁判员。因此,班主任要尽量往后退,把舞台和赛场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施展才华。

可以说,在漫漫西行途中,每遇到一条大河、看到一座高山、经过一个城池村庄,作为班主任的唐僧总是问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这和周游列国的孔老夫子形成鲜明对比——一路上,总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孔子侃侃而谈,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解惑。然而,作为大唐御弟、从众多高僧中脱颖而出的首席取经使者,唐僧真的这么无知?

其实,西行前唐僧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对整个西行途中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各地文化全部了然于胸。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他知道!他之所以要问徒弟,无非是希望弟子们要富有探究精神,并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并坚定西行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唐僧管理团队的智慧之处。他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倾听者,把徒儿们推上前台。学生学会了学习,这不正是做老师的最高理想吗?

三、知错就改,不计嫌隙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一个班级也不例外。取经团虽然连人带马五个成员,但在西行路上也有很多恩恩怨怨。作为班主任的唐僧和大徒弟孙悟空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管住孙悟空,唐僧的法宝就是念“紧箍咒”。而好多次对悟空的处罚又是二徒弟猪八戒撺掇挑拨的。因为矛盾的激化,孙悟空离开过师父三次。

第一次离开是在第十四回里。唐僧刚收孙悟空不久,遇到六个剪径的大王,被孙悟空全部打死。唐僧对孙悟空进行严肃批评后,孙悟空离开了师父后,跑到东洋大海喝茶。后经东海龙王的劝说,又回到师父身边。这是孙悟空因为听不进批评,唯一一次主动离开师父。

第二次离开是在第二十七回里,孙悟空因为“三打白骨精”惹恼了师父,加上猪八戒的挑拨,唐僧念了三次紧箍咒,赶了孙悟空三次,显得非常的无情。孙悟空离開后,唐僧遇上黄袍怪,后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白龙马因救唐僧被黄袍怪打伤,劝猪八戒去请孙悟空来降妖救师。后来“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救出师父后,师徒冰释前嫌。

第三次离开是在第五十六回里,这次是师徒矛盾的总爆发。唐僧这次又遭遇强盗打劫,孙悟空打死强盗后,唐僧师徒大吵一场,遂“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孙悟空离开后,六耳猕猴出现了,这便是精彩好戏“真假美猴王”。真相大白后,“师徒们拜谢了,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可喜的是,这是唐僧最后一次赶孙悟空走。往后的路上,尽管又险象环生,但这个团队再也没有解散过。所以,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问题,知错就改,不计嫌隙,矛盾就会解决,班级照样发展。

还有,同学之间也应该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班主任千万莫要“耳根子软”,有时候问题复杂,一定要弄清真相后再下结论,不要冤枉了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作者:陈顺华

上一篇: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论文下一篇: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