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论文

2022-04-22

摘要:日本现行高中“信息”学科包括“信息科学”与“社会与信息”两个必修科目,特别强调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内容的学习,是中小学信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教育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5个阶段和5个内容领域。本文对日韩两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回想2007

2007年,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似乎看不见任何的波澜,曾经的涌动似乎趋于平静,但在平淡之中也映射出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的转轨。所以,梳理2007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中逐渐深化,在质疑之中得到升华,在躁动后趋于理性。

一、2007年整合热点:魔灯旋风

盘点2007年的整合热点,不能不提及魔灯(Moodle)的推广与应用,我们可以称之为“魔灯旋风”。 魔灯(Moodle)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它是依据建构主义的教育哲学理论开发的开源软件包,完全免费,为课程设计者提供在线课程设计的平台,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在线的学习环境。本刊在2007年曾经全面介绍有关魔灯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市闵行区于2007年2月开始启动《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建立了区域信息化课程设计平台——“魔灯闵行”,课程建立101门。“每日在线平均访问人数约有500人次,高峰时达到850人次,近1000个用户,11所实验学校也相应建立了Moodle课程平台。”目前,全国有近10个关于Moodle平台的实验区和实验校。

2007年是中小学轰轰烈烈推广Moodle课程平台与建设研究的一年,上海、广东中山、山东淄博、苏州吴中和常熟等地的学校以及哈工大、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是开展Moodle比较早的学校。鞍山一中Moodle课程平台截至2007年3月,共有“注册区用户1000余人,外地用户300余人,每天有北京、上海、大连、兰州、南京、枣庄等各地”的教师登录其Moodle网站学习。

在大陆较为著名的Moodle网站有东行记Moodle、魔灯中国、上海崇明魔灯、广东中山教师魔灯、淄博教育Moodle、上海仰高Moodle课程联盟、南昌中学魔灯、上海外国语中学Moodle等。现在,很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也在纷纷创建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利用魔灯创建了“东行记网络课程”,并于2006年8月为鞍山一中建立了魔灯网络课程。到2007年11月,该校的魔灯信息化课程平台“已经从1.5版本升级到1.7版本,开设8大门类17个科目,建立信息化课程38节,开课教师19位,注册学生用户1000余人”。

在台湾高校、中小学的应用也很广泛,比较典型的如:Moodle中文加油站,创意Moodle、嘉义教师数位学习平台、湖中传说(http://www.go38.net/moodle/)、Moodle1.6 研习录影教学(http://download.ossacc.org/class/animation/moodle16_study/)等。

魔灯在国外的应用非常广泛,迄今为止,它已拥有160多个国家的13万余用户。英国一份著名的教育系统使用开源软件的观察报告显示:魔灯(Moodle)是英国大学使用最多的学习课程开发系统。

二、2007年整合的关键点:整合大赛

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推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整合大赛成为目前的热点。各地都在开展本地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赛。从全国性层面来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教学实践评优比赛以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比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是由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承办的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旨在普及“知识产权”,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竞赛活动。作为教师项目之一,教学实践评优得到了全国教师的关注,该比赛关注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2007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在重庆举行,共有来自全国近千名教师参与了此次比赛。该比赛以其权威性正在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也成为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验的良好平台。

由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2007年是第五次举办此赛事。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举行。东北师范大学依靠雄厚的学术力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并进行教师培训等。

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赛的开展,昭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得到了重视。虽然比赛总是存在着作秀式的表现,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其在推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先进经验、引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2007年整合的现状与批判

2007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全国呈现一片“大好”形势。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与研究比比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也是铺天盖地。但是反思现状,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出现了“泛化”和“虚化”两种倾向。这种“泛虚”化问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先说说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泛化”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容不断扩大,包括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全部都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内容的“泛化”可以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向一个理论的新高度,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理论上的“泛化”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失去自己的特色,失去来自实践的土壤。而且理论上的不断“拔高”必然使广大一线实践者失去实践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上的“泛化”必然导致其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失去其特色。而实践方面的“泛化”则是将各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行为都冠以整合的名头,却根本不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实践方面的“泛化”就是无限地扩大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涵盖的内容。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了计算机或者其他的信息技术工具,就说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了。

再说说“虚化”倾向。这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中表现也非常突出。在理论领域内,“虚化”主要表现为浮躁,不踏实,理论研究不深入,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很多,但是我们很难发现有新意、有价值的文章,甚至还有很多文章是拼凑和抄袭的。“虚化”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实践推进不够,表面文章过多。很多研究者和领导都没有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与内涵,就大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很多实践课例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就是做做表面文章,讲几节公开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目的地应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推进。

在技术进入课堂、变革教学方面,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声音。正面的意见认为信息技术将带来教育的变革。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摩·裴珀特教授将计算机视为儿童用来进行探索和创造的一种学习环境和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在幼儿教育中推广LOGO编程语言,试图通过LOGO在计算机画图、编歌曲、玩游戏等活动中,使儿童能够成为他自己的“智力建设”者。西摩·裴珀特教授把计算机作为帮助学习者形成算法、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和锻炼智力的强有力的工具。

但是,自从信息技术走入教育领域的那一天开始,质疑与反对的声音就持续不断。在技术教育应用发展较快的欧美等国家,关于技术教育应用理性反思的声音近年来一直不断。例如,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资深编辑托德·奥本海默在通过对各种丰富的文献资料分析后认为,人们对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其实根本就是一种“计算机错觉”或“飘忽的思想”,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表明计算机能有效促进教学与学习。威廉·弗罗嫫在其所著的《技术的尴尬:学校对计算机的期望与现实》一书中,更是描绘了一幅“为技术而技术”所导致的令人沮丧的图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校拥有的计算机资源85%以上被空置或从未使用,许多计算机经常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取向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迅猛发展。然而在繁荣背后,总是隐藏着各种危机,正如前面所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虚化与泛化现象。在经历了某些实践以后,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指导。这些理论与实践上的不同观点其实代表了不同取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何克抗教授在进行了有关的实践研究后,反思目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的观点。他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何教授的深层次整合的观点主要是从改变教学结构入手,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主动作用,而不仅仅被动地成为传统教学结构的补充。可见,“整合”的落脚点即“整合”的实质是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新型教学结构。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蒋鸣和教授在推动了国内的多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以后,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并非仅仅是把技术教给学生,也并非仅是把技术作为手段整合于现有课程中,需要的是在社会信息化的广阔背景下重新审视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坚持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全面革新。“整合”在本质上应当理解为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全方位地“重构”现代课程的过程。

蒋鸣和教授是在考察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千篇一律的怪圈状况后提出了此观点。实质上是希望信息技术不仅仅简单地顺从课程,而是要真正主动地去变革课程,这样才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东北师范大学的钟绍春教授在大量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点”的理念。整合点的定义为,一节课中任意一个教学步骤(环节、活动),只要信息技术支撑它的实施比常规教学手段好就称之为整合点。钟教授提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办法。整合点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是两种性质的事情,一个是内容方面的事情,另一个是过程方面的事情。

钟教授是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整合点的理念,因为绝大多数教师不可能改变课程,只能进行有关的教学实践创新。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一节整合课的技术难度越大,整合的效果越好,因此往往更多地关注课件当中的信息技术的含量。而在日常上课时,教师的普遍做法则是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大屏幕上。

以上三种观点代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点,何教授是从宏观上提出要改变教学结构。钟教授则是从微观上希望教师能够抓住整合的关键之处,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蒋教授则是希望依靠信息技术创新传统课程,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工具,而且也是课程创新的内容。以上三种观点说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从最初的浮躁与冲动之中走向了成熟。在理论上,人们已经不局限信息技术工具论的观点,希望信息技术能够带来课程与教学的创新。在实践上,已经从滥用、乱用之中觉醒,希望找出整合的关键点,从而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展望

1.夯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富兰(Fulan)指出,一个教育理论基础与变革方法都薄弱的变革是“漂浮不稳的”;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强而有力但变革方法薄弱,这个变革是“浅层的”;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薄弱但变革方法强而有力,这个变革是“为变革而变革”;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与变革方法皆强而有力,这个变革是“深遂的”。总而言之,在提倡一个与教育有关的变革时,需要相当的教育理论基础才能让教师相信该变革的价值,亦需要有相当的变革理论才能使变革顺利推展,进而长期为人所接受及持续采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理论基础来回答教师的疑虑。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理论基础的薄弱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教学原理及教学设计,等等。

2.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采取有效途径切实推进。我们认为,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关注以下方面: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变革学习观念,要从传统的、灌输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中转变过来,倡导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观念之下就要具体的实践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作为教学工具、作为学习工具、作为认知工具、作为环境构建工具四个方面来认识。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虽然有人强调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但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梳理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拿来即用。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评价。任何教学都面临着评价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需要转变评价观念,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后都要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来进行反思,并且通过对综合实践的反思来调整前面四个步骤的内容和思路。

3.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信息技术的常规化应用

2000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多时候是在应用于表演课、优质课等,作秀痕迹比较明显。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常规化应用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行政上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都支持教师进行实践中探索,缺乏教育行政的支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从基础设施上来看,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很难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教师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意识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多教师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或者没有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方法,资源的匮乏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一个主要困难。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讲到:“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我也曾说过,这一场教学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避免出现吕型伟先生所说的这个局面。

作者:高建凤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论文 篇2:

从日韩现行高中信息课程结构与内容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摘要:日本现行高中“信息”学科包括“信息科学”与“社会与信息”两个必修科目,特别强调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内容的学习,是中小学信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教育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5个阶段和5个内容领域。本文对日韩两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日本;韩国;信息课程;结构;内容

2008年的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中,信息教育被指是“为适应社会变化而要改善的教科事项”之一。2013年,日本高中的信息学科正式开始实施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日本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明确了其高中信息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目前韩国中小学的ICT课程,主要依据韩国人力资源部教育课程政策科于2006年2月提出的《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教育运营指南解说书》来进行。

日韩高中学生通过信息科的课程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达成这样的目标要学习哪些内容?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从而为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日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与目标

1.日本信息科课程结构与目标

日本高中设置独立的“信息”学科。在1999年4月颁布的高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中,高中信息课程分为三个科目,分别是:信息A、信息B、信息C,各科目均为2学分,要求学生必修其一。2008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对1999年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其中对高中信息学科进行了修改。现行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高中信息学科必修科目“信息A、信息B和信息C”修改为“信息科学”和“社会与信息”两个科目,各科目均为2学分,要求学生必修其一。

当然日本高中“信息”课程的设计不是孤立的,它是小初高信息教育一体化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末,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就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初中以合科的方式在“技术·家庭”学科中的“技术领域”中设置了“信息与计算机”(2008年改为“信息技术”)部分,小学以融入的方式在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社会、公民等学科中也有涉及信息教育的内容。

高中“信息”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是“习得运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关于信息的科学观点与思考方式,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具备积极应对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和态度”。这在两次修订过程中一直没有变化。

2.韩国ICT课程结构与目标

韩国高中独立开设ICT科目,但是以普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科目名称为《信息社会与计算机》。学生可以在高中一年级的“自选活动”中选修,也可以在高中二、三年级正常选修。

目前,韩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教育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5个阶段和5个内容领域。5个阶段,即把基础教育的10年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学一、二年级,第二阶段为小学三、四年级,第三阶段为小学五、六年级,第四阶段为初中一、二、三年级,第五阶段为高中1年级。5个内容领域包括信息的生活、信息设备的理解、信息处理的理解、信息加工与共享、综合活动。

韩国ICT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通信技术的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诸要素能够均衡地发展。ICT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能力;熟练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方法来习得搜集、分析、加工、生成、交流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伦理的实践来应对信息社会中正确地、能动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日韩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1.日本现行高中信息科内容

(1)科目“信息科学”内容

◇计算机与信息通信网络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计算机和信息处理,即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构和表示方法。②信息通信网络的结构,即让学生理解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要素、网络数据交换规则的作用、信息通信的结构和保证信息安全的方法。③信息系统的作用和提供的服务,即结合信息流程和处理结构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和服务,同时让学生思考在利用它们时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解决问题与运用计算机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问题解决的基本观点,即使学生习得发现问题、问题明确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思考根据问题解决的目的和状况选择合适方法的重要性。②问题解决和处理程序自动化,即使学生习得使用算法表现问题解决方法的方法,理解计算机处理程序的自动运行。③建模和模拟,即使学生理解建模和模拟的观点与方法,能够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的管理与问题解决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信息通信网络和问题解决,即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时的信息通信网络运用方法,理解利用信息的可共享性。②信息存储、管理与数据库,即数据库是为了存储、管理和检索信息,要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同时能够运用其解决问题。③问题解决的评价与改善,即评价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使学生理解改善的意义和重要性。

◇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伦理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社会信息化和人类,即使学生明白社会信息化對人类的作用与影响,思考人们在构筑信息社会中的作用。②信息社会安全和信息技术,即使学生理解信息社会的安全和支撑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思考为了提高信息社会安全性,个人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③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即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社会发展的态度。

(2)科目“社会与信息”

◇信息的运用和表现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信息和媒体特征,即为了能够适当地运用信息机器和信息通信网络,要让学生理解信息特征和媒体含义。②信息数字化,即使学生理解信息数字化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以及信息机器的特征和作用,同时还要使其理解并能够综合使用数字化信息。③信息表示和传递,即为了简单明了地表示和高效地传递信息,要使学生习得恰当选择和运用信息机器与素材的方法。

◇信息通信网络与传播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交流手段的发展,即要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交流手段的发展,从与交流形态的关系入手理解通信服务的特征。②信息通信网络的结构,即要让学生理解保证信息通信网络结构和信息安全的方法。③信息通信网络的运用和交流,即根据信息通信网络的特征,使学生习得有效交流的方法并且理解信息接收和发布时的注意事项。

◇信息社会的课题与信息伦理道德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信息化带给社会的影响与课题,即使学生理解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同时还要使学生理解所期望的信息社会的理想状态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②信息安全保证,即要让学生理解提高信息安全的各种方法,如实行个人认证和加密等技术对策和制定信息安全政策等。③信息社会法规和个人责任,即使学生认识到大量信息公开传播的现状,理解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为此制定的法规与个人责任。

◇构建理想的信息社会包括三方面,分别是:①社会信息系统,即使学生明白信息系统的种类和特征等,同时还要知道信息体系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②信息系统与人,即让学生思考易于利用的信息体系的理想状态以及利用信息通信网络提出、搜集各种意见的方法。③信息社会问题的解决,即让学生习得适当运用信息机器和信息通信网络解决问题的方法。

2.韩国现行高中ICT课程内容

◇信息社会的生活包括四方面,分别是: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理解信息保护法、在网络中的信息保护、信息社会与职业选择。

◇信息设备的理解包括两方面,分别是:运行系统的操作原理、服务器与网络构成。

◇信息处理的理解包括三方面,分别是:数据库的理解与应用、理解程序开发过程、制作应用软件。

◇信息加工与共享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加工多媒体资料与运行以及管理网页。

◇综合活动:在虚拟空间上的正确的信息共享。

分析与思考

日本高中“信息”学科的“信息科学”和“社会与信息”两个必修部分以及韩国高中的ICT课程都强调了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内容的学习。

日本“信息科学”中的“计算机与信息通信网络”体现了通过理解基本的计算机系统,加入通信网络再到对复杂信息系统的理解(计算机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解决问题与运用计算机”是对问题解决的抽象化、自动化与模块化过程的体现(算法);“信息的管理与问题解决”体现利用数据库技术掌握信息管理的方法(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伦理”体现个体在信息活动中的信息安全与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

“社会与信息”中的“信息的运用和表现”体现的是数据到信息的转换过程(信息与人);“信息通信网络与传播”体现的是个体利用信息网络与他人交流的关系问题(人与人);“信息社会的课题与信息伦理道德”包括信息社会问题、信息安全、信息公开与信息法律等主题(人与社会);“构建理想的信息社会”体现如何利用社会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理想中的社会)。

韩国ICT课程中专门有一个领域“信息社会与生活”,强调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活动带来的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等。“信息设备的理解、信息处理的理解和信息的加工与共享”部分以信息处理为线索,强调其背后的信息科学原理以及基本信息科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对日韩现行高中“信息”学科的内容勾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我国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至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面临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如何完善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

1.全面的信息素养

日本高中“信息”科必修科目“信息科学”虽然以信息科学为主题,但还兼顾到相关的信息安全、信息伦理等问题;必修科目“社会与信息”虽然以信息社会为主题,但还以数据的处理、网络及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知识为载体,使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等主题内容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是我们在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要适当加强信息科学、信息社会知识的讲授,才能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2.系统化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与小学、初中相衔接,日韩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已经形成独立学科、融合以及学科应用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一体化体系,而我国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依然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指南针,一些内容已经不符合现实社会需求,亟待改革。

3.信息科学

必须考虑课程向下延伸的基础学科。无疑,信息科学必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支撑学科,是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内容的来源。信息科学发展迅速,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新技术、新思想,是需要合理平衡的。

4.信息社会学

信息社会中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活动、人与社会的信息实践相互作用都是信息技术课程不容忽视的而且愈发显得重要的主题。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选择恰当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学习。

参考文献:

[1]幼稚園、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盲学校、聾学校及び養護学校の教育課程の基準の改善について(答申)の概要(平成10年7月29日 教育課程審議会)[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old_chukyo/old_katei1998_index/toushin/1310285.htm.

[2]文部科学省.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情報編)[M].東京都:開隆堂, 2001.

[3]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情報編)文部科学省[EB/OL].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2/01/26/1282000_11.pdf.

[4]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技術·家庭編).文部科学省[EB/OL].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1/05/1234912_011_1.pdf.

[5]小學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解説.文部科学省[OE/BL].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09/06/16/1234931_003.pdf.

[6]??????? ???????.? ???? ???? ?? ?? ???? ???(?) [EB/OL]keris.or.kr/board/pb_ downloadNew.jsp?bbs_num=1482&ix=2610.

[7]具美慶,中等學校情報通信技術敎育改善???硏究[D].國民大學校敎育大學院,2002?.

作者:董玉琦等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论文 篇3: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丰富拓展教育时空

我校从2003年开始,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为研究载体,从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学校管理三个层面积极探索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丰富拓展教育时空,在学校“体艺特色”被评为“江阴市AA级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特色项目,培植新的特色品牌,培养新的特长人才,不断强化、深化、亮化学校特色工程。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整合”这个更高的特色品位上创新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初步呈现出“校园数字化、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崭新风貌。

2006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关工会、中国发明协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委会评为“2005—2006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2006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信息技术管理中心评为“全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示范学校”。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教学时空因师生信息素养的丰富而天高海阔。

信息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极其重要的竞争要素,信息时代十分强调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成长为高品位、高质量、高修养的现代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求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课题: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并批判性地评价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传输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驾驭信息并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习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的意识和能力。无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是无法高效率地承载这些时代内容的,我们必须要创造新的课堂教学时空。

为此,我校首先以“硬、软件”达标为抓手,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夯实丰富拓展教学时空的物质基础。学校现有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两个多媒体阶梯教室,四个标准化的网络教室,每个网络教室配备54台电脑,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其中一个网络教室配备了高智能的电子白板;网络接点布及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所有50个教学班、6个专用教室都安装了液晶投影仪、屏幕、音响、数字处理视频展示台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学校安装了“国之源”教学资源库,应用“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每年更新添置各种教学支撑软件,如“阳光校园”视频资源、“英语口语练习与评测”系统、“数字物理”实验、“出卷王”电子试题库、数字图书馆等等。在传统课堂中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物质条件基本实现。同时,学校分三年为所有任课教师配齐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借助电子办公平台,教师共享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备课、无纸化办公的物质环境得到了基本完善。

另一方面,学校以“课程整合”研究为抓手,着力构建信息化教学新模式。课题组老师基本上每两个月一次集中开课,展示各自创新课型,互相评点促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会课活动的不断进行,我校课程整合的研究科目从原先确定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学科拓展到了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学校还开设了“机器人实验”校本课程,在机器人实验班中每周开设2课时机器人实验课。各学科教学活动依托网络环境,发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空间,架设起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对待困难、解决冲突、承担风险和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三年来,课题组初步构建出了四种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合作互动型网络学习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型网络学习教学模式,问题驱动型网络学习教学模式,软件辅助型网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依托网络环境,教学资源得以重组,教育时空得以拓展,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实验班级师生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

“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丰富拓展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时空,更为我校广大师生迎来了展示良好信息素养特长的天高海阔。

2004年11月25日,我校代表江阴市承担“无锡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题展示活动”,向来自无锡市、江阴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兄弟学校来宾近百人开了四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老师们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四个方面的变革。无锡电教馆皮何总副馆长对该次展示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锡日报》“教育之声”、“无锡教育网”、“江阴教育网”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5年3月,“无锡市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一期工程”资源研发评比中我校4位教师的15个资源包获得嘉奖表彰,其中1个获无锡市一等奖,2个获二等奖。2005年4月,我校三名初二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无锡市“永中office”应用技术比赛决赛中获得初中组第一名。

2005年4月,我校周建华老师的初二数学《中点四边形》一课代表江阴市同时也是代表无锡大市,参加“江苏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课评比活动”,获得江苏省一等奖。5月,该课参加了无锡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精品课展示活动。6月,该课被省电教馆摄录成光盘向全国推广。

2005年5月,我校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开展课程整合研究,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获得无锡市“十五”课题成果评比表彰一等奖。2005年8月,我校应邀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长春举办的第一届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并在会上作了《扎实开展学科整合研究,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专题报告。

2005年7月,学校将课题组成员的课程整合设计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由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31万字的《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集》。该书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邓立言教授题写书名,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师书恩教授撰写序言。这是我校课题组继创新课型展示后的又一重要课题科研成果。

2006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优秀成果选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收录了我校《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同时收录了我校教师的三篇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案例。

2006年10月,在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陈莎莎、李凤荣制作的课件《走进京剧》作为无锡大市惟一的初中组作品入围北京现场决赛并获全国三等奖。李凤荣老师制作的《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课件获得全国优秀奖。

2006年11月28日,学校举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整合”特色建设展示活动,活动开设了28节展示课,涵盖研究性学习、音乐、体育、机器人试验等中学全部学科课程,并向来自无锡、江阴各兄弟学校的140多名来宾老师播放了学校自己拍摄制作的特色建设活动宣传片《等闲识得东风面,特色芳菲香满园》。中央电教馆丁新副馆长、无锡电教馆许益超馆长、皮何总副馆长、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明选教授、江阴教育局何香娟副局长等领导、专家全程参与,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德育有效整合,德育时空因思想工作方法的丰富而生动灿烂。

信息时代因特网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崭新而又神奇的生存世界,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我校把信息技术作为营造新颖学校文化的催化剂,加大校园网的改造、重组力度,美化并强化其人文色彩,汲取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不断发展信息文化,使校园网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网的改造、重组旨在提高教育时空的承载量——利用教师、学生本身的智慧生成,拓展时空,丰富德育内容,让健康的网络成为知识的海洋、创造的舞台、友谊的桥梁。2006年1月,学校对校园网管理进行“分配权限、分级建设、分层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改革,实行“分级建设、分层管理”,学校明确各部门、班组的建设义务、管理责任,让每个教师、学生个体都成为学校网站建设的主人,使学校网站内容更丰富,更新更及时,应用更广泛,效能更突出。校园网络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成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窗口。

“雁过留声”是校园网开辟的网络心理辅导专栏。在这自由开放、超越时空、高速运转的网络世界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即时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的耳提面授的一元形态教育模式,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时空,使心理辅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多元互动。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没有与人直接面对面的顾忌和尴尬,有的是更多的安全感、信任感。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而可以直接而真实地表述自己,愿意作更多的自我袒露。

“金太阳学生成长管理系统”是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又一亮丽窗口。在这里,有学校的基本情况信息,有每个班级学生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父母状况、联系电话等的电子学籍信息资料,轻敲键盘,各项信息一览无遗;在这里,教师可以即时记录下学生的观察记录、成长表现、学科成绩等电子信息,系统自主为教师进行数据库管理,学生基本成长信息可以随时查阅,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一目了然;在这里,教师、学生、家长可以用自己不同的身份进入,随机给使用同一系统的老师、学生、家长留言,或收看别人给自己的留言,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信息沟通。

“班级主页”则是各个班级、每个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广阔舞台。班主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建设,“每周之星”、“行规标兵”、“学习标兵”、“班级动态”、“班级风采”、“班级相册”、“班主任留言”等栏目功能繁多,“博客”、“日志”、“评论”、“留言”等形式风采各异。有什么好消息,有什么重要事,有什么靓照片,有什么新感悟,都可以上这里发个帖子。运动会的激扬,主题班会的热烈,同学间的互勉,班主任的鼓励,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迹。“班级主页”是班主任和同学们人人参与、共同建构的精神家园。

我校在江阴市计生局、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首创高度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室“青春家园”。“青春家园”由青春期教育室、心理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三部分组成,除常规的文字版画、文本资料、宣泄器材以外,更多的是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教育辅导工具和资料。网络接点、电脑、液晶投影仪、投影屏幕,把有限的活动空间一下伸展到广阔无限的网络世界,活动时空无限延伸。视听阅览、电视VCD、碟片,活动资料因数字化而显得极其丰富充裕,活动形式也因信息化而显得无比精彩形象。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合,谁还会觉得自己是身处“斗室”、索然寡味呢?在有声有色的信息世界里,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青春期知识,学会了自我调节的技能,尽情倾诉心中的困惑,感受愉悦和欢欣,成长为高尚、欢乐、健康的人。

三、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有效整合,管理时空因数字应用手段的丰富而务实高效。

“校园网”、“班班通”的全面建成使校园网成为学校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化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阵地,学校网站不再仅仅是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亮丽窗口,它更成为学校内部进行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平台。我校从06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启动校园网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全面应用、有效应用的积极尝试。

首先我们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除下发给学生和家长的通告外,学校内部通知一律在学校网站或电子屏幕上公示,各部门工作计划由校长室汇总后在学校网站统一发布。教师会议、行政会议、备课组长、教科员等不同层次的会议用校务通短信告知。同时,学校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实行电子备课,学校不再印发书面备课笔记,教师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采用教务处提供的电子备课模板形式,每周五之前把下一周的提前备课教案或课件发送到学校指定的个人文件夹中。学校各备课检查责任人只要打开相应教师的备课文件夹,就可以及时查阅所分管教师的全部备课情况,即时实施考评。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学校备课笔记、纸张方面的办公经费,而且有效利用了网络资源,有力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其次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学生评价教师投票系统。学生每月进入一次学校机房,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自主地对自己所有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价、投票打分,每个教师的评价结果会在他所任教所有班级所有学生投票完成后由数据库即时生成,学生评价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挂钩。每个教师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师身份密码查询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学生评价情况,促使教师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意见,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倾听意见,取长补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整合,要想每月进行一次这样全面、客观的学生评价和数据统计是让人不敢想象的。

第三个举措是实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百分考核项目考核过程的网络公示。学校要求各个考核部门,围绕各项考核制度,结合教师工作中的实绩表现,及时记录下考核结果,并在学校网站全程公开公示。教师借助网络环境,打开自己的电脑,就可以凭借教师身份和密码即时了解自己和其他教师的考评得失分情况。既公开公平,又相互监督,有差错或出入还可以及时更正。教工考核过程的网络公开公示,不仅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得失,及时调整改进提高,还可以督促职能部门把工作做实做细,真正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网络公示的内容就会失去真实、公正,就经受不了教师相互间的监督和评价。网络技术和教工考评的有效整合,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有效提高职能部门和全体教工的工作执行率。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信息技术如何创造性地去拓展教育时空的范围,如何真正高效能地丰富学生学习的机会和教育的途径,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我校将继续坚持“面向全体抓基础,发展个性展特长”的办学理念,瞄准“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方向,围绕“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以实施“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品牌”工程为抓手,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整合”的特色建设研究,实践探索一条符合学校校情的改革、发展、创新、高效的特色强校之路,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薛少君 居乾章

上一篇:在线缴费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有效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