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业务的谨慎性原则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前,我国会计目标在于决策的有用性。在这种会计目标的要求下,信息的相关性更加受到关注。从总体上来说,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借助计量属性,因此计量属性是决定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及计量属性,进而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基本特征,最后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业务的谨慎性原则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会计业务的谨慎性原则论文 篇1:

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

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企业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谨慎性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谨慎稳健的内容。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提取坏账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于是形成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2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考虑应收帐款中可能的坏帐损失风险,通过计提坏帐准备,防止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加速折旧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发展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收入确认与谨慎性原则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定规定以下原则: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的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4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贷款也不确认收入。这充分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正确使用

充分认识谨慎性原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金钱和账务,同时受着外界或这或那的诱惑,并且会计人员的决策将关系到整个企业或者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会计人员首先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谨慎性原则,正确认识和使用谨慎性原则。与此同时,企业或公司领导应该重视对会计人员谨慎性的培养和重视,既要做好谨慎性培养的工作,也不能过度谨慎。

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关条款应尽量具有可操作性从我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如加速折旧的方法等。但是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数额起决定作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会计人员实施谨慎性原则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就“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问题制定出一些行业规范性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会计人员的实践行为。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人员。所以企业应抓好内部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将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能够掌握如何适度地运用好谨慎性原则,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做到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其次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判断会导致其对方法的选择,当然也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结果最终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作出全面陈述,包括体规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职教中心)

作者:巴益颖

会计业务的谨慎性原则论文 篇2:

论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会计目标在于决策的有用性。在这种会计目标的要求下,信息的相关性更加受到关注。从总体上来说,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借助计量属性,因此计量属性是决定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及计量属性,进而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基本特征,最后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信息质量

2007年,我国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第一次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国内会计业务。对此,国内许多学者都认为此举能大大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终服务于会计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一、公允价值及计量属性

关于公允价值,国际上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来自1995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由英文“Fairvalue”翻译过来的,从它的原始词义来看,包含“公平”、“公正”、“恰当”的意思。尽管在国际上,各国的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一,但都保留了它的原本意思:公正、恰当。例如我国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就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则是“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结算或销售)中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算)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来自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之后,该委员会又给出了两个补充定义。一是认为公允价值是一项资产(或负债)在熟悉业务的、没有关联关系的、自愿的各方在当前一项交易中的价格。这个定义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二是在资产(或负债)的参照市场下,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现行交易中接受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债务)的价格。这个定义较之前者,更具有操作上的意义。

关于公允价值是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国际上普遍存在着三种看法:其一是公允价值不是一种计量属性,而是一种检验的标准,另外两种观点则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但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是独立的还是复合的产生了分歧。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认为公允价值体现的是交易的公平性的本质特征。公允价值反映的是现值,是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对会计要素所存在的不确定风险考虑之后形成的共识,因此,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

二、会计信息质量及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所应具有的质量,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是会计信息质量所应具有的标准做出的描述和规定,是对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目标在质上的规定,是对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的最基本的依据。国际上及各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尽管不一而同,但都包含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相关性指的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与决策相关,帮助使用者了解过去和现在,并据此预测未来,证实或是修正预期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决策。所谓可靠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是指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此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只有真实可靠,才能为决策提供帮助,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可靠性是信息有用的前提和基础,相关性是信息有用的实质。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二者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力。理想的会计信息既有很强的可靠性,又有很大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依托,才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反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上,通过建立模型,运用上市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是否具有显著作用的结论。但在这一点上,由于建立的模型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公允价值是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公允价值具备提高信息质量相关性的作用,代表学者有国外的Petroni和Wahlen及国内的邓传洲、朱凯、陈学彬、许敏敏等。另一种观点则与前者截然相反,认为公允价值的运用不具备提高信息质量相关性的作用,代表学者有Khurana和Kim、丁凌、黄丽娟等。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分歧且至今尚未有定论,但至少对我们的公允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相关性分析

(1)预测价值分析

公允价值的预测价值是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体现出来的。以资本市场为例,投资者都希望能够利用企业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来估计企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业绩,以降低投资决策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善决策。准确而有效的决策是资本市场获利的前提,假如资本市场完全有效,企业的股价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们利用公允价值信息可以预测企业股价的未来走向,从而决定是否买卖股票、买入还是卖出,达到收益的目的,这个时候,公允价值信息就可以说是具有相关性。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企业股价常常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们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从而正确估算出企业价值。具体做法是利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估算出市场利率,并计算出资产或负债未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从这一点来说,公允价值的决策价值要远远大于历史价值。

(2)反馈价值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仅具有预测价值,还有反馈价值。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动的,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和决策的时候,会受到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以及竞争强度波动的影响,当然,还要受到资本市场的供求波动的影响。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会随着上述外部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以此,公允价值具有反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动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反馈价值。利用企业批量的公允价值信息,投资者可以评价或纠正过去的决策。公允价值反映的是一定时间、一定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可以说,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实质上是市场定价的变动。若市场环境是完善而有效的,那么市场定价就包含了影响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的所有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在统计上具有无偏性,弥补了历史成本无法计量市场环境变化的缺陷。

(3)及时性分析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相关的一个约束条件,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原本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能力。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仅有关信息自身的信息含量,还取决于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价值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公允价值的及时披露可以及时反映经济价值的变动,避免虚假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及会计稳健型。如果从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能够推断出企业的经济价值,企业价值由公允价值及时而真实地反映出来,那么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及时性不是公允价值的优点,而是公允价值需要具备的优点,公允价值本身能及时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波动,但信息的及时披露需要人为的努力。

2.可靠性分析

(1)真实性分析

公允价值较之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反映真实性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真实反映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即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波动及资本市场供求波动。在简单而又稳定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中,历史成本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但在全球通胀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稳定,因此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传统优势受到冲击,新的计量模式正在历史需求中应运而生。在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在可靠计量的方式下,比历史成本更具有公开性,且更不易被人为操控,减少投资者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帮助决策者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从而更具有真实性。

(2)可核性分析

历史成本以原始票据为依据,经过市场检验,由买卖双方在正常的交易活动中确定,因此人们认为历史成本具有可核性,显示出巨大的可靠性;相反,公允价值则是通过一定的估值技术来确定的,具有加大的主观随意性,削弱了其可靠性,因此,历史成本在可核性上由于公允价值。事实上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其一,新准则体系严格限制了估值技术的运用,企业必须证明其采用的估价模型具有可靠性;另一方面,历史成本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估计和判断的地方,因此,用“估计”来质疑公允价值的可核性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其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理的估计和假设是允许的,这是会计所固有的。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折现率的合理估计是有可能的,只要遵循可靠的估计原则和程序,估计的结果就是可靠的。随着隔着现值计量框架的建立和估价模型的日益完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正在日益加强。

(3)中立性分析

公允价值取自于活跃的市场,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一致估计,是最可靠和最相关的信息。公允价值比市场参与者的主观估计更既有信息内涵,相较于历史成本信息,公允价值信息是更为中立的预测。可靠性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做报告时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及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和相关信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内容完整、真实可靠。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本着“谨慎适度”的原则,分层次运用公允价值,尽可能减少判断、估计等人为因素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影响,避免企业利润被人为操纵的可能,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中立性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公允价值本身具备中立性,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提高公允价值的中立性,二者统一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结语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会计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它超越了历史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实现了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的质的提升,也超越了历史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和反馈价值。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大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统一于决策有用性。

参考文献:

[1]戴漾泓,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8).

[2]毕记满,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稳健性分析[J].商业周刊,2011(36).

[3]张鹏冲,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J].会计师,2008(8).

[4]干巧,侯晓红,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环境因素分析[J].商业周刊,2011(5).

[5]宋梅,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之探析[J].现代商业,2010(2).

[6]袁侠,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9(8).

作者:万鹏

会计业务的谨慎性原则论文 篇3:

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摘 要: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谨慎性原则被纳入会计原则中并占支配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会计领域中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了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修订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被不断修订完善,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企业会计实务中。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讨论,逐一讨论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现实意义、运用情况、局限性以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

一、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概念

谨慎性原则也可以被称为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对经济业务处理时存在着多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应当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选择能够使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明确指出企业在计量确认自身经济业务时应当谨遵谨慎性原则,科学合理估计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资产或者收益不能进行高估,对于负债或费用不能进行低估,尽可能地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谨慎性原则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非常丰富,它并不只被运用于会计实务中的某一个点或面,而是被应用于会计实务得全过程中。谨慎性原则的实质保持资本稳定,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进行收益的确认,科学合理地运用谨慎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二、谨慎性原则的现实意义

1.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实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对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对资产和收益进行评估和计量时应当采用宁低勿高的计量方法,对损失和费用的评估和计量时应当采用宁高勿低的计量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权益,保证企业持续稳健的运行。

2.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评估时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客观地反映,使得企业管理层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掌握,提高企业管理层的警惕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3.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目前,存在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在财务上弄虚作假,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谨慎性原则要求在进行会计业务操作时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防范了一些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得会计行为得到规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会计治理环境。

三、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的运用情况

1.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上的应用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物价上涨时如果企业选择先进先出计价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其生产经营所形成的资产消耗不可以通过实物的形式进行补偿。一旦企业需要这些资产用于持续经营的话,企业再生产过程只能通过缩小规模继续进行。而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计价的话在物价上涨时则避免了材料成本偏低、虚增利润现象的发生机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存货价值,充分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

2.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上的应用

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上应当与自身固定资产的性质、消耗方式、使用环境充分结合,科学合理地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种。中小企业如果选择直线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话很多时候不利于利润的减少。如果此时中小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来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话,企业可以在前期固定资产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多提折旧,促进利润的降低,实现资金使用率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

3.在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上的应用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小企业按照法律程序自主研发并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实际成本为其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而企业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材料费、开发人员薪酬等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小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谨慎性原则充分融入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环节中,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4.在计提三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上的应用

第一,坏账准备。企业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由小企业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并计提坏账准备。在对小企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确定时,不仅要充分结合债务单位资信状况、产品销售情况,还要考虑现金流量及其市场前景等相关信息后予以合理地估计,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第二,存货跌价准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存货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中小企业还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法进行计价,对企业资金周转非常不利,容易出现资产虚增的现象。对于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存货,这些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部分可以进行存货跌价准备金的提取。在提取存货跌价准备金过程中企业应当在了解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供货方相关资料,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考虑存货的市价、消费者偏好、产品的更新情况等市场情况;第三,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中小企业应当采用按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的方法对期末企业自身短期投资进行计量,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以在证券市场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稳定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充分体现出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四、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

1.难以适应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虽然中小企业运用折旧加速法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企业利润。但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对眼前的利益更加注视而更愿意选择采用直线法进行会计核算,忽略了资产寿命规律、市场发展情况、价格变化、技术更新等因素,缺少长远性战略性的眼光。这样做难以充分发挥会计谨慎性的作用,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难以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

适度运用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当谨慎性原则和其他原则相冲突时,为了降低企业利润忽略了会计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以配比原则为例,一些企业为了一己之利,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优先考虑配比原则使得自身资产被高估,降低负债和费用的实际金额,不利于会计体系规范管理。

3.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一些会计人员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会计处理意识,忽略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仍然停留在“簿记”上,在缺少相关信息数据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同时,一些企业不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得一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落后,无法兼顾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科学合理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

五、关于谨慎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一些建议

1.明确谨慎性原则的明晰性和可操作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目的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在原有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谨慎性原则统一标准应用指南,使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有一定依据,以便缩小企业信息提供者的“活动空间”,以便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严谨性。

2.适度应用会计谨慎性原则

中小企业要适度应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当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谨慎性原则和其他原则相冲突时,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利润,还应当兼顾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避免会计人员主观臆断,保证会计人员能够选择稳健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实现会计体系规范管理。

3.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

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息息相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对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的信息报价系统进行调研,并指出信息报价系统的有待完善之处,安排专业人员并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调整,保证市场能够定期向社会发布各类商品的价格,使企业在对自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有理可依。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应当对自身会计人员的选聘、培训情况给予高度重视。首先,企业应当选择一些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的人员担任财务相关岗位,一旦出现棘手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解决问题;其次,企业还应当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优化其知识结构,能够对会计事项及时做出谨慎处理。

5.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力度

在企业实际会计操作过程中谨慎性原则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和随意性,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的特点进行不法会计行为。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下到企业进行检查,对企业所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研,控制和防范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仓红.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2]韩峰.事业单位会计环境与会计实务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3]邓文娟.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

[4]吕庆君.关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得研究[J].现代商业,2014(02).

作者:于斌 刘宇会

上一篇:室内装饰设计艺术体现论文下一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