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师心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研究对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中职生就业期望、职业准备及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掌握中职生群体实际情况,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中职教育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幼师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职幼师心理学论文 篇1:

浅谈心理学效应在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心理学领域有很多“效应”能够客观反映大多数人的心理共性,其中很多心理学效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深刻的启示。了解和运用这些心理学效应,并将其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性,而且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列举若干心理学效应及其在中职幼师生职业语能力教学中的作用,希望教师能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心理效应;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

一、南风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南风效应”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在这个寓言故事中,北风和南风的目的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其结果也截然不同。因此,在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能力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在幼师生职业口语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缺乏口语训练的兴趣和热情。“南风效应”对我们教学中的启发作用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特别注意方式与方法。作为口语课,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开口练习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然而根据调查,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乡镇,初中阶段缺乏口语训练。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表情紧张、辞不达意、条理不清。同时,正处于15、16岁年龄段的她们自尊心强,害怕出错、出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操之过急,采用一些过激手段,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焦虑感,最终使之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根据南风效应的有关理论,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科学的因势利导,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卸下包袱,增强自信心。

学生不愿开口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自己的口语水平没有充分的自信。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甩掉心理上的包袱,告诉他们口语技能是幼儿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工作手段,对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开发幼儿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意识到进行职业口语能力的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而要想练好口语,就一定不要怕丢脸。强烈的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卸下包袱,增强自信心。

2.民主和谐,充分肯定。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中间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充分利用语言、眼神、手势、微笑等身体语言来创设一种亲切、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职业口语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以鼓励肯定学生为主。当学生进行发言的时候,教师要适当走近学生,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地倾听。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不要中途打断纠正,要等学生的发言结束后,先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再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如沐南风,自觉参与。

在进行口语能力训练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口语表达能力差,不愿意开口说话。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不能强迫她们开口说话,而是通过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评估她们所能达到的口语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通过同伴的示范作用,带领她们一步步地敢说、会说、说好。如果设计得当,一些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会踊跃参与,自觉地参与口语训练。

二、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有所期待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學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教师期望效应,告诉我们,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和期望。较高的期望传递着学生能成功的信息,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并能鼓励其完成学业。

在进行职业口语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幼师生提出较高的期望:“我知道你们的口语能力会有所提高的”“你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棒了”“你们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标准了”。事实证明,许多学生正是在这种期望效应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发言胆量小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自信;表现较好的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三、登门槛效应,让学生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

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根据“登门槛”效应,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起来,够得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口语能力课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和个性差异较大的特点,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引导语的口语训练时,以“春天真美”为主体的美术活动,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引导语?如果马上要求学生上台进行模拟展示,学生肯定畏难不愿上。那么,根据“登门槛效应”,首先确定一个个小目标:

(一)个人尝试练习设计引导语;(二)同桌之间分别模拟展示引导语;(三)与前后左右的小组交流,学习不同的引导语;(四)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引导语最精彩;

由于设置的目标由易到难,学生能充分地参与口语训练,并且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得到提高,就像登门槛一样,一步步前进,通过引导,经过“搭梯子”使之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霍桑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霍桑是美国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完善的福利保障,但工人仍然牢骚满腹,生产效率也不理想。为探究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该厂开展了一项“谈话”实验。专家用了2年多的时间,找工人“谈话”2万多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根据霍桑效应的启示,当我们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时,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在口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机会,使其在表现中体会到喜悦和成功,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掌声中树立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为了调动一些不敢大胆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轮流让每位学生讲幼儿故事、新闻评说和组织游戏等等,搭建平台让每位学生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还可以采用小组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扮演教师进行教学模拟,其他组员扮演幼儿进行应答并点评修改语言组织。当学生去幼儿园见习时,让学生收集幼儿园中的教育实例或者幼教杂志上的教育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组模拟、教师点评,不仅让她们明白“怎么办、为什么”,而且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育教学口语水平。

五、避免“搭便车效应”,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独自承担的心理现象。“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它极有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特别是在口语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分组训练,有些性格内向、不愿开口的学生在小组内充当了旁观者和听众,最后却坐享其成。不仅自己得不到锻炼提高,而且影响小组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为避免“搭便车效应”,就要加强课堂的组织和管理。

1.分组学习,加强指导。

在口语训练中,需要大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避免“搭便车”现象发生,在训练的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形式,可以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六人一组,一般情况是将四至六人分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使“搭便车”的现象减弱,而且缩小规模可以削减惰化现象,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此外,在分组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依次到各组倾听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2.明确任务,合理分工。

将学习目标落实到小组及个人,要求人人参与,任务明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分组活动的时候,要求每组选出一人作为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如在进行“即席发言”的训练中,选出一人为组长,一人为记录员,要求人人发言,记录员将每人的发言时间、内容记录下来。根据每人发言的情况,另选一人作为小组代表,将本组参加的人员及其观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发言。这样人人有任务,互相受监督,避免“搭便车”现象。

3.加强反馈,分层评價。

在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估反馈,可以请各组代表上台轮流发言,汇报训练活动情况。对于每组的发言,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并在最后做出中肯的总结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并且明确努力的方向。

总之,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所了解,并且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以人为本,重视心理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运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定能使我们的口语训练更有针对性,增加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伊彩霞.新媒体语境下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的培养[J].教学改革与实践,2018.

[2]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教育,2015.

[3]李枝荣.浅谈心理效应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1.

[4]王昭,石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9.

[5]盛敏菊.有效培养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的实践探究[J].职业教育,2013.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项目编号:GXZZJG2018B134。

作者:黄繁

中职幼师心理学论文 篇2:

中职生就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关系探究

摘要:本研究对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中职生就业期望、职业准备及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掌握中职生群体实际情况,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中职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期望;职业准备

收稿日期:2015-06-11

作者简介:文黎晖(1984-),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部专职教师。天津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中山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管理、吧台服务与调酒等。(广东 广州/510515)一、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国教育迅猛发展中,广东省又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13年底,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超过700所(含技工学校),在校生近230万人,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7%以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对大部分年龄处于 16-20 周岁的中职生来说,他们在这一阶段正在形成关于择业的个人看法、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形成其对毕业后将从事工作的期望,同时为实现其就业目标做各方面的准备。以国家重点示范学校广东省旅游职业学校为典型代表,对中职生就业期望、职业准备及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揭示中职生就业期望的本来面目,揭示中职生形成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揭示中职生在构建就业期望及为实现期望所做职业准备的关联,从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中职生构建合理期望,引导、督促中职生认真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为学校、社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Likert-type 5点计分法调查问卷(1=很符合、 2 =比较符合、 3 =一般、 4=较不符合、 5 =很不符合),运用计算机SPSS18.0统计软件,通过项目分析、建构效度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性效度分析、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对中职生就业期望和职业准备进行测量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经检验,本问卷中两个分问卷(就业期望量表和职业准备量表)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分别在0.7和0.6以上,表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实习学生、准备成人高考的部分中职生,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66份,回收率为84.3%。以下为被试样本构成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样本构成基本情况 (N=666)

属性样本特征人数实际百分比年龄15岁—16岁162.4%16岁—17岁16124.2%17岁—18岁30445.6%18—19岁13019.5%19岁以上558.3%性别男15022.5%女51677.5%专业酒管14121.5%导游13219.8%航空477.1%英语17326%日语456.8%会计477.1%烹饪639.5%幼师与艺术185.4%年级职一111.7%职二43865.8%职三17125.7%其他466.9%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一)中职生就业期望值总体偏高

经SPSS统计分析,中职生在总就业期望方面均值是4.2541,标准差为0.52218,换成百分比81.35%,表示中职生的总体期望值偏较高。同时,在就业期望5个因子中,“人际关系”期望最高,次为“自我发展”,随后分别为“安全感”、“稳定性”和“职业性质”(见表2)。

表2就业期望问卷总体及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量表类型因素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就业期望期望因子人际关系1.005.004.4109.63212期望因子自我发展1.575.004.3065.61581期望因子安全感1.755.004.0499.73105期望因子稳定性1.005.004.3704.70371期望因子职业性质1.005.003.9740.79849总就业期望2.355.004.2541.52218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是一个常见现象。导致中职生就业期望值总体偏高的原因,从金斯伯格职业生涯理论看,是因为中职生本身正处于尝试期,他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形成,开始产生职业兴趣,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但对社会、对职业的理解还不全面,对社会、对就业、对工作岗位缺乏真实的了解,对自己也缺乏准确认知,因此,其就业期望无可避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中职生就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关系探究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期望因子中“人际关系”期望(R=3.974)最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职生处于青春期,表现为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故其在选择职业最先期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可以给自己带来尊重、自信感和成功感,以此缓和社会要求与冲突所带来的困扰和混乱,满足个体需求对社会各方面新奇与人际交往高涨的良好环境要求。这一结果也与广东省旅校自身办学特色有关,旅游职业服务对象面对的是各种旅客,由于旅游服务的复杂性、情绪性与综合性以及自身从事旅游职业所塑造的学生个性特点,中职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因素期望值更高。在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从事旅游专业学习的女生比例占多数,而女性往往更多侧重于人际取向,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工作本身处于次要地位。

就业期望“自我发展”因子排名靠前,表明中职生普遍认同职业须为个人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好机会。当今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中职生意识到在学校获得的一技之长不一定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必须有不断发展自我的平台,有不断发展学习的企业工作环境,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本。

(二)中职生职业准备不算很充分

经SPSS统计分析,中职生职业准备中位数为3.9030,换算成百分比72.58%,表示中职生在职业准备方面有一定准备,但不算特别充分(见表3)。

表3职业准备问卷总体及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量表类型因素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职业准备知识技能准备1.435.004.1973.64981自我认知准备1.335.003.4274.78960行动准备1.005.004.0075.73560心理准备1.005.003.6897.97185信息准备1.005.004.0090.79803目标准备1.505.004.0770.63925总职业准备2.005.003.9030.54163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职生在知识技能方面(R=4.1973)的准备普遍较高。对于中职生来说,对于知识技能方面准备的重要体现途径就是获得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证与学历文凭不同,它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中职学生在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考量学生今后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就业市场上,有无对应的职业资格证是用人单位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故中职生普遍以考证作为学习的动力和进入社会就业从事理想工作的砝码。这也能说明为何许多中职学校均规定学生须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证书方予毕业。

中职生在自我认知方面(R=3.4274)准备较低,反映中职生尚难以对个人有客观的估计,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达到满意的职业目标信心不足,这必然影响其在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三)就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经SPSS统计分析,就业期望4因子与职业准备6因子中,除“人际关系”(就业期望)与“自我认知准备”(职业准备),“自我发展”(就业期望)与“心理准备” (职业准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因子之间,因子和总分之间都有显著相关,说明就业期望与职业准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见表4)。表4就业期望与职业准备的各因子相关性分析(N=666)

期望因子

人际关系期望因子

自我发展期望因子

安全感期望因子

稳定性期望因子

职业性质总就业

期望知识技能准备Pearson相关性.426**.299**.268**.380**.379**.450**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自我认知准备Pearson相关性.086*.135**.263**.154**.318**.230**显著性(双侧).026.000.000.000.000.000行动准备Pearson相关性.296**.223**.237**.277**.305**.341**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心理准备Pearson相关性.178**.099*.127**.164**.191**.190**显著性(双侧).000.011.001.000.000.000(续表4)期望因子

人际关系期望因子

自我发展期望因子

安全感期望因子

稳定性期望因子

职业性质总就业

期望信息准备Pearson相关性.287**.225**.212**.269**.365**.343**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目标准备Pearson相关性.290**.248**.267**.320**.297**.361**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总职业准备Pearson相关性.353**.282**.323**.356**.432**.440**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就业期望各因子对职业准备各因子影响不一,根据我们构建的回归方程及其运算结果,前者对后者的预测作用如下(见表5):

表5就业期望对职业准备各维度的预测作用

因变量自变量βtPR2知识技能准备人际关系.2576.154.000.182职业性质.2065.346.000.230稳定性.1483.529.000.244自我认知准备职业性质.2816.664.000.101安全感.1974.458.000.118人际关系-.129-2.997.003.130行动准备职业性质.1934.673.000.093人际关系.1563.492.001.127稳定性.1072.370.018.135心理准备职业性质.1423.390.001.037人际关系.1182.838.005.048信息准备职业性质.0397.550.000.133人际关系.0504.117.000.155目标准备稳定性.1824.060.000.103职业性质.1694.111.000.134人际关系.1182.653.008.143注:回归方程为Y=0.210x1+0.123x2+0.110x3+2.043,其中,Y代表职业准备,x1代表职业性质维度,x2代表人际关系维度,x3代表稳定性维度。

总的说来,人际关系期望,包括接触各种不同的人、遇到好领导、工作有外出交流和活动机会等,对中职生各项职业准备均有影响。与之类似,职业性质期望,包括哪一种类型的工作,如政府工作、外资企业工作等,亦对中职生各项职业准备有影响。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受教育的机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稳定性期望,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技能、行动及目标方面的准备。这都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学生不同的就业期望,会导致形成不同重点、不同方面的职业准备,反过来,也可以看出学生在不同的期望值下为达到该目标而愿意付出的努力与准备。

四、对策建议

中职生自身、学校及政府均应重视中职生就业期望的构建,共同努力消除影响中职生就业期望的不利因素,帮助中职生做好职业准备。

首先是中职生要建构合理的就业期望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总体上中职生的就业期望偏高,反映出中职生对就业还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就业造成影响。值得肯定的是,中职生职业准备略显充分,说明中职生对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摆脱低学历等劣势、从而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等有一定的客观认识。故建构合理的就业期望是中职生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中职生准备越充分,实现自我预期的空间就越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故中职生须调整岗位物质的期望值,努力培养自身进取心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准备较为充分的所长,弥补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短板,增加实现就业期望的筹码。

其次是中职学校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中职生大多年龄较小,涉世不深,对社会也不太了解,学校的引导和帮助十分重要,要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规划,助其编织未来目标,明确奋斗方向。引导学生及学生家庭对自身的长处、短处进行分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支持网络,形成机制与管理平台,有效的调整自我认知与职业角色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注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强对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给中职生创造企业轮岗的机会,全面获得真实、完整的企业工作状况,帮助提高中职生提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完善职业准备,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教育和就业环境,同时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保持中职生供求总量及人才需求结构的动态平衡,为中职生实现其合理就业期望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学易.中职生的职业预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

[2]黄燕.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李健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贺晓玲.广东省中职生生涯规划问题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1(1).

[5]王世超.专业认同、职业期望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特约编辑 梁定宽

作者:文黎晖

中职幼师心理学论文 篇3:

中职学校语文课现状及与专业课融合方法浅探

摘要:职业学校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学生为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中职语文课需要吸取专业课的有益养分。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专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明了中职语文课同专业课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中职语文课同专业课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语文;专业课;教学中职语文是中职学校课程结构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中职语文教学走出低谷,并按规定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达到多高的语文能力水平,才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固的基础呢?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思,然而,我个人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想摆脱现状,应该在以尊重语文课基本规律为前提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专业特色,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中职语文课同专业课融合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尽相同,前者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教育部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可以满足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且素质全面,可以直接在各个领域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也必须同专业课融合起来。

1.1 中职语文教学同专业课的特殊性紧密相连

中职教育之所以和普通中学的教学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在于前者培养学生的焦点在专业技术方面,中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向社会输送,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属于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这样,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必然会遇到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完全不同的问题。例如:即使年级相同,但是专业种类,培养目标,吸引的生源基本素质,授课课时数量,学制长短,男女比例,班级容纳学生数量等问题都不相同。因此,中职语文课也就会区别于普通中学的语文课。中职语文课的独特性就在于: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可以围绕不同专业灵活教学的能力。在整个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语文教学同专业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学习兴趣。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可以出现在与专业课交叉的地方,此课程的这一特点为我们把语文课同专业课结合起来提供了前提条件,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选择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中职语文教学同专业课的趣味性紧密相连

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是对学习最好的刺激。”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展示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兴趣对学习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动力。从教育学的原理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身是一种智力活动,但其中也含有非智力活动,例如兴趣等。学生是否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兴趣会积极作用于这种活动。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是同时存在的,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学生如果具有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其自然会努力设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种内在驱动力影响着智力活动,对学习的促进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假如一个学生对知识没有渴望,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他很难将学习进行下去。生活中出现的厌学者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通过同专业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中职语文教学所独有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要努力同专业课结合起来。

2.中职语文课同专业课融合的措施

2.1 专业为切入点,重点培养学生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该对各个专业的特点都有所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把适应学生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之中,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中职教师应该善于以专业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现有教材再结合专业,确定讲课重点。举例来说,《镀荆门送别》,《雨霖铃》等作品可以作为美术设计专业同学的讲读重点。《内蒙访古》类的文章,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旅游专业进行讲读,让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把语文教学同导游课相结合。学生们在体会当导游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抓住课本中的重点词语,还能够恰当的把他们所搜集的资料引用进去,形成人人积极参与做导游的活跃气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导游的过程中,把一些关键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导游结束后,教师再对全课进行总结。课后,教师可以辅导学生选择一个景点,把其中说明文字的部分改写成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叙文字,从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出说明语言同记叙抒情语言之间的不同。教师把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进入一种忘我求知的境界之中。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

2.2 围绕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拿旅游专业举例,这个专业需要写作训练和加强口语。旅游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应该具有礼貌谦恭的品质,对于不同的事物应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在古诗歌单元的学习中,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中的诗词,还应背诵一些唐诗宋词及描述一些山川景色的优美词句;利用上课前的一些时间为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例如让同学彼此赠言,背诵诗文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口语的平台;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常练习书写导游词,学生背诵量的提高可以丰富导游专业的解说词, 使解说词更具有文化内涵;平时勤训练口语,可以使学生的解说变得更加生动,解说水平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职业资格证的考试。除此之外,对这一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加强游记散文的学习。这种同专业结合起来的训练方式,在扩展了语文学习内容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2.3 依据专业不同,灵活转变教学侧重

中职学校需要从授受型的教学模式改为创造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领域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在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对象时,教学方式必须灵活,必须具有创新性。教学课堂不仅局限于在学校,可以是在企业,在实习基地或者是在一些旅游景点,生产基地等。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仅局限于师生关系,也可以是游客和导游的关系,老板与秘书的关系等等,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变换不同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变化,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现专业特长的环境,培养他们适应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环境,一切都为了专业服务。语文教师在不同的专业班授课时,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也需要灵活多变。例如,教学内容都是“戏剧”部分,对幼师,销售,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扮演角色法,让学生们扮演剧中的角色,通过模仿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说话口吻等情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总结

总之,中职语文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那就是它的专业性色彩,这才使得中职语文具有意义和价值。除了本文提出的三个中职语文同专业结合的措施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教学方法,这值得我们今后认真的思考和钻研。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孝明.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J].科普咨询(教育科研),2009,(10):81-82.

[2]李瑜君.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67-68.

[3]熊亮.建设切合中职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3,(3):105-106.

作者:郑振山

上一篇:电影全球化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考生物学复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