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生适应心理课

2022-09-20

第一篇:中职新生适应心理课

大一新生 心理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 心理适应问题 教育对策

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价值观适应等内容,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能否顺利通过“心理关”,对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活正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每一名新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骤变,使许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据对淮阴工学院某二级学院339名大一新生调查结果显示:37.8%新生入学3个月还未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心理矛盾,主要心理矛盾有:茫然、失落、无措、孤独、失望。这些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若长期寻求不到合理解决的途径,就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1.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原因

1.1角色改变与自我评价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能令人刮目相看。这会使那些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能力或特长的新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一方面新生自己成绩优秀却得不到掌声如潮,另一方面学业不如自己的人却在校园和社会上如鱼得水。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发生了动遥对这种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2重要人际关系丧失与挫折感

大学新生最重要的丧失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从事由大人做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如何合理消费、如何分配好时间、如何安排好生活等,在最需要大人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使得初次离家者顿生无助之感。大学生因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回家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第二种是指对教师的依赖减少。大学比中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自控能力要强,大学新生刚来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能及时完善地调整自己的学生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会引发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是指朋友的分离。中学时代许多人都结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种友谊是人青春时代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财富,这种朋友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但升学使多数好朋友各分东西,身处异地,新的环境中又难以短时间内觅到挚友。一旦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油然而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新生活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多通过书信、网络、手机与朋友交流思想和感受,维持友谊以获得心理上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适方法2.1积极暗示法

新生学会正确运用积极暗示可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潜在身心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自信,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例如“我能行”、“我的好想法越来越多”、“我的进步越来越快”。2.2顺其自然法

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主动直面各阶段出现的得失成败,准确使用顺其自然法不仅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急躁和抑郁情绪,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 2.3重新评价和再定目标法

新生在上大学前长期使用单一评价方式,与大学新环境的多元评价方式不适应。因此,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非常紧迫。新生进校后不久主要表现为目标迷茫化、目标丧失化和目标冲突化。在新环境里,为使新生的学习、生活有明确动力和努力方向,每个新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设定合适的目标。

2.4宣泄情绪法

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在宣泄情绪时要注意及时、适度、合理三个原则。宣泄情绪法有:运动、听音乐、找人倾诉、睡好觉、日光法、击打沙袋偶人、痛哭喊叫、观山水、赏花草、洗淋浴等。

2.5交流沟通法

当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产生困惑苦闷时,应针对不同问题,及时大胆、主动与父母、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同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其他新生或同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起交流和沟通,向他们倾诉苦闷,与他们共同探讨对策,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寻求各方面的社会支持。

3.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3.1将入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新生入学后,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如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挫折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辅导,让新生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模式,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年级指导、班级心理辅导、宿舍引导、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利用宣传栏、小册子、网络、电话、短信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挑选并培训班级男、女两名心理委员,使他们接受理论知识、朋辈辅导教育、集体拓展活动,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组建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咨询老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纵向模式,这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团体凝聚力,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手段。

3.2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关注不同群体的适应情况

通过学校开展统一心理普查,可以把握新生的适应及心理健康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和资助帮扶系统,从物质、精神、心理多渠道全方位加以关心,有“奖、助、减、勤、贷、捐”六渠道-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学费住宿费减免、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老师向贫困生送温暖行动,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

+班干部合力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加强精神鼓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特殊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3.3开展系列教育,尽早确定职业方向

从新生入学阶段就引入职业规划的理念,除了在第一课堂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外,积极邀请知名校友、职业规划师、校内外专家教授、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如就业之星、考研之星、创业之星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讲座、交流会、集体实践活动,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尽早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专业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迅速地度过适应阶段。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一上学期就面向全体新生举行了“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就业方向指导”四个专题讲座和交流会;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大学生成长手册,涵盖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学期规划、阶段小结、学期总结、综合成果展示、导师和家长评语等多方面内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树立坚定目标,用点滴积累铺垫成长之路;此外,还开展了全学院新生问卷调查,从学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调查统计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工作。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新生中反响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学进.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方法.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161-162.

[2]周莉,于生凯.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7):89-91.

物电学院10电子2班10101071035伍剑彬

第二篇: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障碍研究

赵小云,张洪家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对于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国内学者大多观点偏激和想当然,例如有调查显示,高达56%的学生对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有着强烈的不适应心理。在本人看来,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一些心理问题大多只是暂时的,随着学生的成长会逐渐消失。根据南师大赵小云博士的研究,在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研究中,大一学生的适应力也是最强的。但这些问题即使是暂时的,我们依然要防微杜渐,以免它们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大一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大一新生的主要心理适应障碍

大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是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岁月,无拘无束,可以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然而在深处其中之时,由于人格发展的不完善,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自我评价不客观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导致大一新生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大学校园后,在一段时期内会出现不同种类的心理问题,从而产生焦虑、失落、自卑、迷茫等心理,进而影响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

(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问题

步入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由于对这个环境的不熟悉而产生微弱的焦虑,尤其是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第一次去上课,可能会因为找不到教室,找不到厕所而困扰,到食堂打饭因为不晓得买饭票而惆怅。在课堂上,个别老教师用方言讲课,不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学生因为听不清楚,产生语言上的不适应。大学的课程趋向于专门化,课程比较少,课余时间充裕,一些来自外地又爱想家的学生不时产生了孤独感,思念家乡和亲人。

有很多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学习优秀,但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在高考录取中被调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和现实中的大学产生强烈的落差,造成心理的不平衡,长时间不能释怀。也有的学生因自己的高中同学进入了某重点大学,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而愤愤不平,这些都属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客观造成的。

(二)、人际关系问题

困扰大一新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际交往问题。大学教育相当于一个跳板,从学校跳往社会,大学也就成了大学生首先接触的一个小社会。大学的人际交往模式与中学阶段是不同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同学互动相对频繁。大学里有很多的学生组织,像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各院的学生会等,在学生组织里面,面临最多的就是人际交往,有的同学常常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引来别人的讥笑和嘲讽。

在宿舍里,常常会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对男生来说,有的男生爱颐指气使,支配别人,而实力弱的男生又不想声张,只能忍气吞声,从而产生了压抑、无助的心理;对女生来说,因为性格不合,生活习惯的不认同,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说话。在班级里,有的同学由于性格上的偏执、爱出风头等,被班里其他同学所排斥,从而产生不合群的现象,还有的同

学因为和本班同学谈恋爱,分开后,一度出现人际关系极具紧张的局面。在本人看来,很多大一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本身就有一种孤独感,加之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内向,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三)、自我意识问题

自我意识是指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大一新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的自我意识概念,他们对周围其他人所给予的评价极为敏感,一旦听到对自己不利的话语,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里,举办活动是很正常的事,不论是演讲、朗诵比赛,说课、授课大赛,中文、外文卡拉OK大赛等都有很多,很多同学事前准备很多,当真正参加比赛的时候,高手如林,因为紧张等原因发挥失常,遭受挫折,致使很长时间心情不好,萎靡不振。还有在举办班团活动的时候,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才艺很多,夸夸其谈,而自己没有什么才艺,表达能力又不好,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四)、学习问题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专业性、自主性、探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大学老师大多注重方法的探讨,主要讲一些课外的补充,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再者,大学的学习以自我监控与指导为主,而高中则是以老师的监控和指导为主,面对这些方面的差异,大一新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应这一差异,就很容易在学习上落下来,而一旦落下来,因为知识的连贯性,就很难再赶上去了,所以大学阶段的很多大学生最终对学习自暴自弃,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习动机不强。造成大一新生学习动机低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因为专业在高考录取中被调剂,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以致学习动机不强。有的学生对于“能力与学习哪个更重要?”这一问题认识有误,认为专业学习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良的标准,取而代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所谓的能力提升上,在众多学生组织中任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耽误了学习。还有的学生由于抵挡不住电子小说和网络游戏以及谈恋爱的诱惑,整日沉溺于网络小说、网络游戏以及谈恋爱中,迷失了方向,断送了青春。

(五)、恋爱问题

恋爱本身并没有错,在大学阶段美好的青春岁月里,能够拥有一个体贴自己、支持自己的终生伴侣甚至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然而很多大学生由于不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只是为了一时的生理需要,急迫地进入了恋爱状态,而后却发现并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好,在很多事情上不能达成共识,性格不合,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差异,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吵嘴,最终导致了失恋。有些学生不想分开,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并不能从美好的恋爱过程中得到幸福和快乐。暂时的吵嘴也会导致心情沮丧、失落,失恋后更需要别人的抚慰,以抚平心灵的创伤。据统计,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恋爱方面的困扰,是大学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

(六)、网络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使得“地球村”成为了可能,网络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资源共享。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学习,可以了解任何想要的信息;用不好,则成为网络的奴隶,即“网虫”。许多学生往往在高中阶段就形成了看电子小说,上网打游戏的恶习,而到了大学,由于自由时间的充裕、自控能力差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更可悲的是,现在在大学生中间还形成了“不会打游戏被鄙视”的大众观念。网络问题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导致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障碍的主要原因

要想合理地解决大一新生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对导致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因素有所了解。影响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它是个人、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仅从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人格因素

从生理的角度讲,大一学生尚处在人格的建构过程中,人格发展还不完善,加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有限,他们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他们尚具有激进、偏激、心浮气躁、爱走极端的人格特征,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缺陷。在情绪体验方面,他们很容易受到不利情绪的干扰,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并且自我调控能力欠缺,更使得事态变得严重。

(二)、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

大一新生的困惑和焦虑大多是由于对某些信息不能及时获得造成的,比如刚入学时,新生可能会经常问这样一些问题,入党怎么入?入党申请书怎么写?社团是怎么回事?奖学金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我该怎样申请助学金?学习该怎么学?等等一系列问题。当然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性焦虑。如果学校、学院或者辅导员不能及时回答新生的这些问题,新生就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和焦虑。同样,来自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困惑和困难,一时不能解决,同样产生焦虑、迷茫心理。很多大学生从外省来求学,可能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地远离父母,由于不能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不能得到老师、朋友的关心,从而产生孤独感。

(三)、自我评价失调

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感觉不在于所遭受的应激事件,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观念和态度。大学生尚处在心理结构发展不平衡的时期,其自我价值取向单一,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不客观。比如有的同学在大学里还持有“死读书”的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班团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的活动都不参加,每天上自习到很晚。有的学生由于对英语、数学等学科不感兴趣,无情地把它抛弃了,并把这归因于“我能力差”、 “我永远不行”等类似的话。自我认知的失调,往往使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不能有一个客观评估,从而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引发心理危机。

(四)、自控能力差

长期以来的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使得我国学生的自控能力非常差,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通常以教师的讲授和监督练习为主,在这种学习背景下,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而在大学教育阶段,需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许多大一新生一时不能适应大学教育的方式,由于课程比较少,整天无所事事,最终沉溺于网络小说和电子游戏中不能自拔。适时培养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大学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

(五)、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

心理学家丁琪说:“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没有重视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加之自我个性突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青年期所特有的“心理闭锁”,使得大一新生不同程度得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三、解决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对策建议

在本人看来,大一新生所面临的一些心理问题,虽不是很严重,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宿舍室友关系紧张、自我否定、内心焦虑、迷茫,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针对大一新生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还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灵势在必行。当然,这需要家庭、个人、学校、老师、朋友、同学等多方面的努力,本人仅在此提出三点建议,以期可以帮助到大一新生,摆脱心中的困扰,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重视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离不开各学校校领导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等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会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人认为,不仅在学工处设置一个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指导中心,还应在每个学院设置一个心理咨询站,在每个班级设置一个心理咨询点,安排一名心理咨询员,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状的全方位的系统,有计划的对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培训,全面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新生入学以后,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大普查,考虑到人数众多,可以采用团体测试的形式,为每个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并在其后的学年中,时常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进行再复查,即做好个人心理档案的后期工作。同时在各个学院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了解到自我心理调试的各种方法以及解决心理问题的各种途径。密切辅导员与大一新生的联系,当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遭遇任何困难时,学生辅导员以及教师辅导员及时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困惑和困难。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

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缺乏学习目标,性格内向等原因,整日处于混沌状态,徘徊不前。为此,要积极引导他们及早制定学习计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抵御周围不良风气的侵扰。还

有的学生刚进入大学,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落差,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为此,要引导学生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客观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在什么地方上学并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学习学到应有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自我期望很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发展自己的潜能。另外,还应帮助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端正恋爱动机,遵守恋爱道德。密切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时疏导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防止因失恋而造成的悲剧。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专职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学院学生会、学校各社团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既锻炼了勇气,提升了能力,也有利于自信心的提升,从而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本人在大学阶段就曾担任过社团主要负责人,深知学生活动的积极意义。

大一新生需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颗坦诚之心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和相处,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这种人际关系又会使新生感到轻松自如,心情舒畅,能够帮助自己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减轻甚至摆脱不必要的心理困扰。

目前,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共识,因此适时适度地采取一些措施,积极地引导大一新生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为大一新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红霞,张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26(3):117—119.

[2]杨晓华.大一新生适应障碍现象分析[J].价值工程,2011,(24).

[3]李艳萍.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70—71.

[4]王卫,韩伟萍,李红桃.独立学院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4):27—29.

[5]周兵.浅谈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J].教育论丛,2011,(16).

[6]欧阳效升.大一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对策[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77—81

2011年9月24日

作者简介:赵小云(1980—),男,山东烟台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张洪家(1989—),男,山东聊城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三学生。

第三篇:新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调节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我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心理素质的培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

1、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体增强意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譬如;洗衣、做饭、扫地、生病后能够勇敢地面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认真分析现状和正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自己不要提出苛刻的要求和过高的期望;对自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也要定得切合实际;积极发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更加有自信,积极和自己过去的荣誉说再见!

3、 积极发挥自己在班集体当中的作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摆正良好的心态,首先得自己看得起自己,才能在集体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换种角度看问题。不优越的外部条件更加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4、 对自己的情绪积极加以调节。

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采用听音乐、运动,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适应既是一种挑站,又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对过去的不断的继承和放弃,积极的面对现在和将来。

第四篇: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

用心迎接新生活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老师祝贺大家成为乡宁二中的学生,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小学毕业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我们乡宁二中的学生。小学升入初中,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同学在刚刚踏入乡宁二中的校园时一定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这是因为我们即将开始美好的中学生活,学习新的知识、结识新的同学和老师;那么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大家的感觉如何呢?大家适应了吗?

暑假期间,同学们一定对新的环境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对吗?这是很自然的,这说明大家是积极向上的,想把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精彩、成功。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家已经遇到和将要遇到的变化。

第一、我们遇到了“五多一少”。五多即:书多、课多、教师多、作业多、活动多,一少:老师盯得少:在初一,除了大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之外,还将增加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初二会增加物理,初三增加化学学科。老师一人教一门课。这节课刚上完,下一节又换了老师,换了内容,几乎每门课都会有作业布置。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性格和要求,这都需要同学们去适应和接受。 1

因为中学的培养目标在于自主性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二、我们来到新班级,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以前优秀的未必现在能够继续优秀,以前突出的现在可能平常。

第三、家长、学校对我们的要求有所改变。我们来到新的学校,我们学校也会有新的规范和新的要求,会有校规、班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家长要求更高。从以前的听话,现在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也许有些同学会问,我到目前为止感觉一切都很正常啊,我挺好的,什么事也没有,其实这正说明你们的适应能力很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那些正处于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的同学,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不用担心,也不用灰心,因为这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善的。

打个比方说,当你不经意间被人推到河里去了,虽然你本来是会游泳的,但是你有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惊慌失措,又不知所措了,在那里进行狗扒式呀,说不定还会呛上一两口水,可当你缓过神来,也就是说当你能适应这突发情况后,你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你可能还会游得非常好,在水里来个自由泳呀、蝶泳呀,游得不亦乐乎。其实这跟我们初一新生的学习、生活是同一个道理。你们能不能游得自得其乐,全看你们的反应速度了!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你们是会游泳的,别愣着,赶紧游了!

好了,那现在怎么开始游呢?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应该如何来适应?并把初中生活过得精彩呢?

2

一、用积极态度面对新生活

大家都知道关于恐龙灭绝的一些猜测,最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巨大的恐龙没有办法适应,于是很快就灭绝了,而有很多生物却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方式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至今生活得都很好。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

当你进入中学后,生活节奏变快了,老师教学的方法不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一些小方法、小技巧,积极地去应对,这就要看你要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了。(具体方法指导,如作业多、老师讲得快等)

二、 学会与人交往

有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不喜欢的人》

某班里学生闹不和,班主任老师知道了,

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判。

3

当你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会接纳你;但是当你不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还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去年我心里咨询室的一个案例:

一个女生找到我,说她有些烦恼,随后她开始跟我倾诉,她的同桌有多讨厌,她很爱在人前显摆,自己的手机啊,mp3啊都要拿给别人看看,然后告诉别人多少钱买的,是名牌等,太讨厌了„„随后她又提到她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就不像初中语文老师一样,每天从基础知识开始积累,而现在的语文老师总是让同学讲课,感觉特别不靠谱,自己很不舒服„„等她说完,我就问她:你是替你同桌咨询吗?你是替你语文老师咨询吗?她坚决地摇摇头。无限烦恼地说,老师,我当然是说我的烦恼了,怎么不理解呢?我不禁失笑„„这样的女生怎么能不烦恼呢,她不能承受同桌的样子,是因为她不懂得宽容,她不喜欢语文老师,是因为她不懂得欣赏他人„„

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从彼此陌生到熟悉到了解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从老师对同学们的完全陌生到师生的逐渐熟悉了解。

怎样做一个让老师同学喜欢的人,估计是大部分同学的心愿。和老师交往,需要做到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体谅老师的辛苦。和同学们相处,我们就要做到善解人意、真诚尊重。做一个善于欣赏他人优点的人。(多换位思考,多帮助他人)

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4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样一个片断,爱丽丝在梦游中遇到一只猫,就问猫,我这是在哪里?猫回答:你要去哪儿?爱丽丝说:我就是不知道要去哪儿。猫回答: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儿,那你在哪儿一点也不重要。

可见,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航向,那么什么风都不是顺风。我想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知道你为什么学习吗? 第二,为谁而学? 第三,学知识有什么用处?

以前我曾问过新生这三个问题,很多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为了父母学习!”今天,我之所以把这三个问题问大家,就是想请大家从今天开始就把目标变得清晰起来吧,也许你还从没有想到过这件事情,但是我认为,你们是该考虑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了,用我们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要进行生涯规划!

目标确定以后怎么才能实现目标呢?

(列举,大目标是由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而实现的)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大,而是成功距离较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逐一跨越它,你就会轻松很多。

四、养成好的习惯

和大家分享个故事:养成好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

5

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你的成长,对你的初中生活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中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生活习惯和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你的初中生活事半功倍。

我们的学校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班规等,这些制度都是为了帮助你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保障你顺利进行血液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能够心服口服地欣然接受,那么,会为你顺利适应初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文明礼貌 关心他人 尊敬师长 守时诚信等等很多。

好的学习习惯有:课前,课中,课后。认真听课、勤于思索、记好笔记;善于提问,主动复习等等。认真听课、积极复习、谦虚谨慎、耐心细致。

有的同学可能困惑,我也想养成好习惯,可是,可能以前已经养

6

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下定决定没有两天就放弃了,我是不是就改不了呢,

那你跟我做一个活动:交叉双手

交叉双手,看看左手拇指在上还是右手拇指在上。然后,换过来,左手在上的换成右手在上,右手在上的换成左手在上。请问你有什么感觉,你会觉得不舒服不习惯,是吧?确实是,因为你长期以来形成了习惯,而习惯改变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过程。你试着做21次,再做一次,就换过来了。21是个习惯改变的周期,主要努力坚持就一定能改正坏习惯,树立新习惯。

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和坏习惯做斗争,从现在开始。

面对新的初中生活,我们积极应对,努力成长,崭新的生活,崭新的人生,同学们,加油!

第五篇:新生入学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一、团辅主题

缘来一家人,快乐共成长

二、团辅目的

1、成员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体验,促进成员有效适应新环境。

2、协助成员适应体校生活。(住校、学习、训练、独立生活)

三、团辅对象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入学的新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

2012年9月12日班会课

五、团体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六、 理论依据

根据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个体能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具有成长的冲动,只要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并最终达成心理健康。因此,本团体充分借鉴这一观点,相信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条件,积极引发成员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有效适应。

七、团辅过程

(一)破冰活动(三选一) 目的:热身,调动气氛 1.找家

时间:10分钟

操作:1.所有成员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向着一个方向转。

2.主持人喊口令,成员开始找家。要求每个家庭由一棵大树和一只松鼠组成。大树由两位成员手并着手,两个人摆成一个房子的姿势。“松鼠”要迅速蹲到房子里,一个家庭即组成。找家结束后,没找到家庭的成员就变成了“魔鬼”。

3.如果魔鬼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它的大树;此时,魔鬼要马上变成松鼠并插到大 1

树当中。落单的人就成了新的魔鬼。

4.如果魔鬼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此时,魔鬼要马上变成,并圈住松鼠。落单的人就成了新的魔鬼。

5.如果魔鬼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魔鬼亦插入队伍当中重新找家。落单的人就成了新的魔鬼。

相关讨论:1.让最先落单的成员分享体验,说说没找到家有什么感受。 2.让主动退出活动的成员分享体验,说为什么主动被淘汰。 总结:这个活动可以训练参与者的归属感需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大风吹 时间:10分钟

操作:1.全体围坐成圈,主持人没有位置,立于中央。主持人开始说:“大风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穿鞋子的人。”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

2、可“吹”的资料:有耳朵的人、带表的人、两只鼻子的人、没有指甲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带戒指的人、打领带、擦口红的人等等。 3.相见欢 时间:10分钟

操作:1.按某一特征(如:上下铺)将成员分成两组,使其围城面对面的内外两圈。

2.两组成员相向走动,每见到一个人就与其握手问候,说声“你好!”,然后继续走动。

3.当主持人喊“停!”时,成员原地不动,与面对面的成员交谈一分钟。交谈的内容可为:姓名、家乡、爱好、特长等。然后继续走动。

(二)团体形成

目的:建立团队,培养归属感 1.彩虹城堡

2

时间:10分钟

操作:1.活动开始前,成员随机从道具盒里抽取一张彩纸。

2.各成员根据彩纸颜色分组,颜色相同的为一组。

3.各小组成员即组成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选出一个家长(家庭领导者)

和一个形象大使(家庭对外交流发言人)。

4.每个家庭确定一个家庭名称和家庭口号。 2.滚雪球 时间:5分钟

操作:1.每个家庭围成一圈,坐下来。从家长开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喜欢„„。然后家长左边的成员接着说:我是来自„„,喜欢„„的„„旁边的„„,我来自„„,喜欢„„。

2.以此类推,直至滚完雪球。

(三)开放自我

目的:提高成员自我形象认同,培养自信、友善、宽容、幽默的心理品质. 1.我行我秀 时间:5分钟

操作:1.在设计自我、阐述自我的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 2.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四)期望与祝福

目的:使成员在有内聚力的团体中走向生活。 1.新生活,新起点 时间:5分钟

操作:

1、新学期开始了,每位成员给自己写一段话,表达对自己的期望与鼓励。 2.成员可相互分享,可自己收藏起来。 2.明天会更好 时间:15分钟

操作:1.成员给他人(刚认识的朋友、师长、亲友、班集体等)写一段话,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与祝福。

2.写好后将纸条放入道具盒内,每位成员随机抽取一张。

3.首先在家庭分享自己抽到的纸条,然后每个家庭选一两个比较有代表性

3

的纸条出来分享。

八、建议与说明

1.团辅对象男女比例应协调,活动时男女生可穿插排列。 2.可设1-2名辅助人员,帮助主持者协调现场气氛。

3.主持者应主动引导团辅对象进行体验分享,出现冷场时可直接把活动的意义、体现的心理学原理告诉给团辅对象。

4.在团辅过程中主持者应灵活应变,可适当改变活动环节。

校心理咨询室 2012年9月

4

现象: 某生考入我学,但几天后就转走了,原因是每天想家,想父母,无法抑制,整天无心学习.甚至课都无法上.我们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但都无效.感觉道理她懂,但就是无法抑制恋家情绪.所以只能转回家乡的学校就读.

一、学会适应新的“家”

一些新生,开学后离开父母住进学校。她将首次独立面对学校生活,处理同学关系。研究发现,寄宿制学生中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睡眠问题、情绪不稳定、训练问题等。

首先,一个四五六七年级的学生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来到一所寄宿封闭式学校就读,进入一个相对陌生又相对封闭的环境,非常想家是十分正常的,不要说四五年级的学生,就是高中生、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也会十分想家。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肯定他们的这种情感,而不是通过做思想工作抑制甚至否定他们的这种情感,要让他们尝试着带着思乡、思家的情感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逐步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集体。让他们通过写日记(使她的思乡、思家的情感有一个安全的宣泄的渠道),与班上的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情感(很多同学在刚来时也曾有过或现在仍有强烈的想家的情感,她们是怎样带着这种情感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的,对这些学生是会有启发和借鉴的,而且可以增强这个同学对新集体的接受和认同),老师要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多关心她、帮助她、鼓励她,这种关心要细致和人性化,多与她交流、谈心,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在学习上多为她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对她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她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她的自信,并使她对老师逐步接受和认同,在这段时间,可让她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父母联系、沟通,使她感受到自己虽然远离父母,但仍然有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能营造家的温馨、和谐氛围,老师如父母,同学就像兄弟姐妹,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上多一些理解和温情,多一些耐心和智慧,那么她是能够适应新的集体的。

家长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些寄宿的孩子因为开始独立生活,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可以不再受约束而产生放纵情绪。因此,家长不要在一开学时就给学生施加过大的精神压力。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反常行径,家

5

长要多与孩子谈心,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父母要切记,不要总打电话询问或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那样会让孩子的心情很难平静。寄宿生的学习、生活都要自己作主,虽然有老师的教导、督促和每周一次回家,注意冷暖和健康非常重要。此外,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自己洗换衣服,不要一股脑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爸妈洗。寄宿生的饮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要向孩子讲述营养食物的知识,告诫他们不要到有卫生问题的地方吃东西,使他们懂得识别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食物无益处。

上一篇:组织员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重症医学科培训记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