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研究论文

2022-04-16

内容摘要: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北美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爆发了18世纪末的美国启蒙运动,一批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启蒙思想家积极反抗清教伦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产生了新的道德伦理与社会秩序。本文主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美国建国初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启蒙运动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启蒙运动研究论文 篇1:

学生疑问引发的启蒙运动概念再思考

在学习启蒙运动一课的时候,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启蒙运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历史上的运动到底是什么含义?”读及王奇生教授代表作《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第一章“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这部分内容,本人深受启发。

“启蒙”原是“光明”的含义,18世纪时是指每个人都有权拥有光明,而当这场以批判反思现实和社会,呼唤理性和自由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被称为运动并广为人知之后,“启蒙”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这场被称为西方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最初在英国兴起,而后在法国得到极大的发展。法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他们把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在以往对法国何以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源起问题的讨论,大都致力于旧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发展,宗教政策,社会分层这些社会大背景,当然,把启蒙运动放在旧制度的大背景之下考察是必要且必须的,但是作为一场运动,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能把启蒙运动的起源和过程、结果割裂开来,运动内部的各种因素其实是一个互动交错的动态过程。比如说,18世纪开始,各种公开交流的场所,如沙龙,咖啡馆盛行,各类报刊杂志广泛传递信息。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这些场所、工具为启蒙运动建立了一个文化传播网,为启蒙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也可以视之为启蒙运动时期文化活跃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启蒙运动之源,也可以视之为启蒙运动之过程,还可以把它看成是启蒙文化留下来的一笔遗产。

这样,要界定启蒙运动具体的开始时间是困难而徒劳的,运动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运行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本文尝试通过把法国的启蒙运动放置在社会大背景之下的同时,尝试从法国启蒙运动的运动之源出发,探讨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性。

一、运动的舞台:旧制度下的危机

阿·库·穆霍帕德希亚在《教研参考 西方政治思想概述》中提到要“把法国启蒙运动的起源和进一步发展放在当时法国社会条件的背景中去考察”[1]。在法国,旧制度没落的危机要从路易十四时代谈起,路易十四将绝对君主制推向极致,在他的统治之下,法兰西王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了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君主专制的楷模,提供了近代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的典型。”[2]太阳王的光辉照耀着欧洲大陆,西欧各国还争先效仿法国的宫廷礼仪,效仿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法语被认为是最美的语言。

但是盛世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危机,首先是路易十四穷兵黩武,多年的对外战争阻碍了国内经济发展;其次,对法国带来最大阻碍的是其宗教政策,对新教徒的迫害驱逐;同时,对民众言论思想的控制也极其严重,伏尔泰就因为写讽刺诗隐射宫廷淫乱的生活而两度被捕入狱;此外,法国等级森严,国家至上而下分为三级,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与普通百姓同属第三等级,不仅经济上遭受重税剥削,而且在政治上没有自由和权力,旧制度的没落还表现在社会的各方各面,这是法国内部的社会现状。

从外部来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通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都比较迅速;此外,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启发人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文艺复兴开始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法国的进步人士同样也受此启迪。在国内旧制度没落和国外特别是英国的刺激以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启迪这些因素的交错互动之下,法国启蒙运动的大舞台搭建好了,要真正使运动动起来,需要一张能够传递信息的文化传播网,一个思想交流的大舞台。

二、运动的前奏:文化传播网的建立

法国著名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说,“18世纪的法国,思想交流比货物流通快得多”[3]。上述文化大背景之下,一方面是旧制度下的政治压抑所激发的人内心的反抗,另外一方面是涌动的新思想,这两个方面的交互形成一种文化张力,促使18世纪的法国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私人或公众的场所。首先,比较重要的是由于都市化发展兴起的沙龙,著名的有朗贝尔夫人的沙龙,唐森夫人的沙龙等等,法国启蒙作家丰特内尔曾经评价沙龙的作用“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风趣而大胆的”[4];还有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的咖啡馆,咖啡的盛行以及咖啡成为巴黎民众的日常饮料就有赖于海外贸易。而这些沙龙,咖啡馆,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的形成也逐渐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谓的不受国家干预,自由的公共领域。

其次,是学术团体的涌现, “王家科学院致力于传播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对形成和传播启蒙思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5];法兰西学院成为新思想的宣传阵地,各地也纷纷设立学院,“据统计,到18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2万居民以上的中小型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学院”[6],1643年马扎然图书馆开始向公众开放,诞生于17世纪的法国报刊业,在18世纪也获得了大发展,各种信息广泛传递,传播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如果用我们当今时髦的词来形容当时的法国,我们可以称之为“小数据的时代”,“各种形式的聚会场所,为18世纪的法国织就了一张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传播网”[7]。而这张文化传播网,缔造了一个“文化共和国”[8],特别是在文学领域,作家与出版家为争取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行了广泛的斗争,他们发表言论,针砭时弊,把启蒙文学推向了启蒙运动。

文化传播网的形成既可以看作是旧制度大背景下,启蒙之光的初露,也可以视为启蒙运动运动的前奏,启蒙运动之源,或者说,它是源起与运动的一个过渡。

三、运动本身的互动——对启蒙运动的反思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其运动的高潮是异彩纷呈的,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之間的思想也处在互动当中,不仅彼此之间进行互动,而且还与自己的思想进行互动,对他们的思想主张的研究的相关论述汗牛充栋,此处本文不再赘述,况且对他们思想主张的辨析也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最后想谈谈启蒙运动对运动本身的互动,即对启蒙运动本身的反思。

法国的启蒙运动首先是从对旧制度的不满,从批判旧制度开始的,法国的知识分子呼唤理性,强调理性,崇尚批判精神,他们对教权,封建特权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很快又以启蒙运动本身提倡的批判精神对自身进行了反思。康德对启蒙运动进行了经典的总结,提出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本身已经开始了自觉的反思,法国的福柯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反思,他说,“启蒙运动本身自称为启蒙运动,它是一个无疑很特殊的文化过程,这个过程唤出自己的名字,就自己的过去与将来而言自定位置,决定它应该在其自身现在的内部进行的操作,同时意识到了它自身”,“启蒙运动是一个时期,一个自身提出自身的口号和告诫,说出自身所为的时期”[9]。他还通过其著作《疯癫与文明》对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与进步性进行了质疑。

事实上,对启蒙运动的反思一直持续着,“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10]启蒙与现代性,理性与进步性,从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就成为了启蒙运动本身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行批判,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而这个难题,从启蒙运动的起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可见,法国启蒙运动作为一场运动,从其起源开始就处在动态交互当中,在旧制度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因素的互动形成了一张文化传播网络,文化网络内部信息,思想的交互,不仅为启蒙运动的运动提供动力,并且它本身也可视为启蒙运动的形式,而且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形式,它本身也处在和自己的互动当中,它所提倡的批判,思考决定了它必然会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反思,启蒙运动是一场真正运动中的运动,处在不断的动的过程。

【注释】

[1][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著,姚鹏译: 《西方政治思想概述》,北京:求是出版社,1984年,第133页。

[2]张芝联:《法国通史》,沈阳 :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162页。

[3][4][法]乔治·杜比著,吕一民译:《法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9页。

[5][6][7]罗凡棠、孟华等:《法国文化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9、11、112页。

[8]文化共和国,是18世纪主要是法国的启蒙作家,思想家结成的以传播科学和理性为宗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联盟。

[9][法]福柯著,于奇智译:《什么是启蒙运动》,《世界哲学》2005年第1期,第29页。

[10][美]詹姆斯·施密特編,徐向东、卢华萍译: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作者:廖晓凤

启蒙运动研究论文 篇2:

美国文化中启蒙思想的影子

内容摘要: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北美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爆发了18世纪末的美国启蒙运动,一批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启蒙思想家积极反抗清教伦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产生了新的道德伦理与社会秩序。本文主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美国建国初期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运动 思想理论 教育文化

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意识不断涌现。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评价一切。他们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知领域,并使人类过去的一切秘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1]18世纪启蒙运动从文学开始,用理性、自由、人权掀起了文化领域的狂潮,并很快在整个欧洲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席卷了全世界。众所周知,美国作为曾经英属殖民地其文化是深深根植于欧洲文化的,但是除了清教思想外,启蒙思想给美国的影响也是美国形成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启蒙运动从摆脱英属殖民地为起点,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为高潮,18世纪末是美国启蒙运动的黄金时期。美国历史学家亨利·F.迈(Henry F.May)在《美国的启蒙运动》一书中将世界范围内启蒙运动划分为四类:(1)温和的启蒙运动或理性的启蒙运动。主要是盛行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它在思想观念上倡导平衡、秩序和宗教妥协。(2)怀疑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于1750年前后在英国、法国兴起,主要代表任务是伏尔泰、休谟等,试图通过怀疑、否定的方法论来纠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革命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这种启蒙运动开始于法国的卢梭,在佩恩和哥德文那里达到制高点。(4)教诲的启蒙运动。这种启蒙运动既反对怀疑主义也反对诉诸革命手段,强调世界的可认识性、道德的价值和社会进步。其中心在苏格兰,开始于18世纪中期,后来与19世纪初在美国达到顶峰。在亨利·迈看来,这四种启蒙运动大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美国相继施加了影响。[2]从亨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启蒙运动主要受到来自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美国的启蒙思想最初来自英国。牛顿和洛克的思想在新世界深入人心,造就了像富兰克林这样出身贫寒的伟人。在殖民地后期,特别是在独立战争以后,法国启蒙运动开始影响美国。从1776年《独立宣言》到《1787年宪法》这十一年中,法国启蒙思想已贯穿到美国社会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者的头脑之中。[3]欧洲启蒙运动为美国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理论以及新型的伦理道德思想;2.欧洲启蒙运动的教育思想对美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美国受到欧洲的文学启发,造就了美国文学新的起航。这三方面造就了美国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并为美国这个初生的国家带来新的社会道德秩序与基本思想文化。

首先,关于美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理论主要由一批知识分子政治家们提出的一系列符合美国人兴趣的价值理想,他们把民主建立在常识和受理性制约的愿望基础之上,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又为美国奠定了未来的社会模式。启蒙运动在道德上积极肯定人类自由进步,这把人们从以宗教虔诚性来判断善恶的清教伦理中解救出来,强调人性的同时,又让理性成为人的活动准则。其中“自然权利”是美国启蒙运动道德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这是支撑资产阶级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反应了美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和教育观。“自然权利”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任何人都具有生活、生存的道德权利;任何人都天生具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侵害他人的平等权利。[4]而诸多的自然权利中,启蒙思想家最多提到的是人的自主权。人的自主权决定北美人民要选择平等、民主的政体,这就不可避免的直指干预殖民地经济政治的英国殖民者,但是这不仅仅是政治的选择,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美国社会内部的道德思想体系确定一种模式。

其次,美国启蒙思想家们深知变革背后的必须加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和科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摆脱无知、享受文明的根本手段,教育能够改变人观念,培养优秀思想品德。《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在出使法国的五年中,他的思想和感情深深地打上了法国烙印。他谙熟法国启蒙学者的自由思想,他教育观点存在明显的法国色彩。他主张建立公共教育,并且根据智力和才能选拔青年人才。1817年为弗吉尼亚制订的教育计划体现了他希望通过建立州立大学、开展公共教育来实现下一代能够掌握学习工具,运用理性的力量去打破宗教和旧有的社会思想。在美国建国后的多所大学的建立均能从中看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理念的影子。例如:纽约州立大学的创立人杰伊1784年从巴黎回到纽约后,受法国教育的影响,对教育和大学产生兴趣,最终推动纽约州立大学的创立。除了杰伊,以斯拉对该大学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以斯拉是法国胡格诺家庭的后裔,曾到法国研究和旅行,从纽约州立大学开办到1811年,他一直是校董事会有影响力的成员。[5]

最后,在欧洲启蒙运动期间迸发出的文学思潮也深深影响了美国的文学发展。在美国启蒙运动的早期,富兰克林的文学作品内容非常成熟的表现出民主精神,強调理智具有绝对作用的信念,理智不仅是评价社会活动的主要标准,而且是社会变革的传统。富兰克林早期的作品1722年《好奇的人》、1732年《穷理查年鉴》(自1732年以来二十五年间每年都出版),以小品文、小说类来描述生活中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讽刺一些愚笨、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市井小民,用趣闻的手段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进入美国独立战争时代,富兰克林的作品主要表现全民族政治的问题,《宾夕法尼亚的宪法和政府的历史概况》《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在英国下议院的质询》《普鲁士国王的敕令》等一系列作品去讽刺美国自由主义的敌人,运用启蒙寓言的方式揭露英国王权的野心。在美国启蒙运动的第二阶段,以杰斐逊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启蒙运动思想领袖出版了更多的文学作品。独立战争结束后杰斐逊于1787年出版的《弗吉尼亚笔记》开创美国文学一种新的体裁,他一反常态没有描述弗吉尼亚的自然风光、风俗习惯等,而是直接分析弗尼吉亚的现实生活,强调启蒙思想的同时突出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美国其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欧洲启蒙运动,也继承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理论,并由美国启蒙运动思想领袖发展出更加适应美国国情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伦理秩序,巩固美国的社会秩序,为美国长久而稳定的民主制度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理论在美国得到优良发展,促进美国成立一批为美国培养更多人才的大学。与此同时更是推动了美国新的更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出现。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领袖们快速的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奠定了美国日后的繁荣强盛。

参考文献

[1]肖雪慧.现性人格—伏尔泰[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204页

[2]Henry F. May. The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p.6

[3]贺国庆.略论法国启蒙运动教育思想对美国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三期,11-18页

[4]向玉乔.美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37页

[5](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史(第5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

(作者介绍:刘美彤,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刘美彤

启蒙运动研究论文 篇3:

传统与现代转型

摘 要:启蒙运动中,英法对待传统文化迥异的态度对两国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现代转型遭遇的阻力较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英国启蒙运动充分继承并利用了本国道德哲学传统,以之整合了新兴的理性精神和传统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发展出了之后成为现代英国经济和政治制度基石的英国式自由主义传统;而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以对传统的反叛开始,却以无意识的回归告终,其过程的曲折性从反面显示出传统在社会转型和新文化塑造中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塑,英法启蒙运动比较研究对中国现代转型及传统文化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启蒙运动;传统文化复兴;现代转型

“启蒙运动”开启了成为整个人类发展目标和生活典范的现代性。长期以来,对启蒙运动的研究往往更注重整体性,而忽视了各国历史处境和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转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聚焦英国和法国,分析两国启蒙运动对待传统迥异的态度及其结果,以揭示传统在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英法启蒙运动比较研究

由于历史处境的不同,英法两国启蒙运动对传统表现出迥异的态度。审慎的英国人坚守并发展了本国的道德哲学传统,以此协同了新兴理性精神和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同时催生出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激进的法国人试图彻底颠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旧制度,按照理性的原则重建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却事与愿违地陷入一系列深刻矛盾中。

(一)英国启蒙运动

在启蒙运动之前,英国已经经历了光荣革命和宗教改革。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宽容的宗教氛围使英国文人对本国社会总体比较满意,他们并不试图以颠覆性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和改造世界,也不敌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历史传统,表现出明显的乐观主义态度和温和的改良主义性情。出于社会改良的目的,同时也基于本国的道德哲学传统,英国将“美德”置于启蒙运动的中心,专注于社会伦理的探索和实践。

英国的道德哲学传统将美德起源归于人性中的“道德感”,这是一种人天生固有的对他人产生的“同感”。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开篇所论述的那样,“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1]2基于相同的情感基础和相似的是非判断,道德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感和伦理。个人的痛苦和快乐也与之相连,恶行导致痛苦,美德产生快乐,这样个人利益也就和普遍的社会利益联系起来了。

在英国,新兴的理性没有被推崇到至尊地位,传统的宗教也没有受到敌视,因此理性和宗教之间没有产生像在法国那样激烈的冲突,相反,二者以自然神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道德的同盟。理性提供真与假、对与错的普遍原则,而宗教则通过上帝来强化这些原则。英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包括休谟、斯密和吉本,即便对基督教存有怀疑,也绝不否其重要的道德和社会作用。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了宗教信仰如何驱使人们遵守自然的义务感,“对于那些似乎深怀宗教情操的人,人类通常会比较信任他们的诚实正直。”[1]206吉本则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赞美由个人美德支撑信仰的早期基督教徒[2]。即使是最具怀疑精神的休谟,也至多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而绝非无神论者。他在《英国史》中主张,在每一个文明社会,都应该有基督教秩序和宗教的公共机构[3]。在法国走向无神论极端的时候,英国“狂热的”卫理公会却蓬勃发展。卫理公会宗教性极强,又缺乏理性色彩,常常被视为“反启蒙”力量,但实际上它却十分符合英国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他们推崇宗教宽容和自由,极为重视道德教诲,大力推广慈善和人道主义事业。卫理公会在沟通世俗和宗教、公共和个人之间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正是这种宗教、理性和道德的相互协调和互通实现了基督教的现代化转化,使基督教从权威教条过渡到理性宗教,最终落脚于道德实践[4]。

英国人对自由的追求同样基于他们对人性的乐观,他们相信尊重人类社会的自由发展是促进其进步的最好方式。英国人的乐观主义并非理想主义,他们对人性利己主义的认识绝不亚于“道德感”,但他们相信自由的体系可以使利己主义有助于普遍利益。劳动者在这个自由体系中工作,虽然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但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各方的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国富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它协同了个人利益和普遍的社会利益,无意识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福利。这就形成了英国式自由主义传统:相信渐进式的改良,相信社会发展的自发秩序;保护人的自然权利,控制政府对自然秩序的人为干预,以保障个人和市场的自由。

在英国启蒙运动中,人性胜于理性,这就引出了一种平等主义的观点:人性是所有人所共有的自然天性,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普遍利益”推及到了“国家”的概念,认为国家的财富并非是衡量其力量的指标,而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5]。斯密的观点是划时代的,它打破了对穷人的传统偏见,即认为应当让底层阶级保持贫困,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为了温饱而勤奋工作。对底层阶级的同情和善意,使人們开始关注穷人的苦难境遇,催生了大量的民间慈善组织,也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也是长期以来唯一一个拥有国家贫困救济体系的国家。

英国启蒙运动,从哲学理念到社会实践,都基于并进一步发展了其道德哲学传统,以此整合了新兴的理性和传统的宗教,使二者作为道德同盟从属于道德哲学。“道德感”从个人情感出发,形成普遍的“社会美德”,从而联结、平衡并协调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英国人一方面珍视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重视社会的普遍利益;既追求财富的增长,又关注穷人的苦难。英国启蒙运动的时代被称为“仁爱的时代”,虽然没有法国启蒙运动“理性的时代”那么雄心壮志、波澜壮阔,但显得更为务实和人性,更符合英国冷静而审慎的性格和传统,同时也更利于完成英国现代化转化过程中物质改善和道德提升的历史任务。

(二)法国启蒙运动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中以本国知识分子在政府中扮演的角色来解释英法启蒙运动的差异:在英国,作为政策理论家的知识分子和政府管理者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一方提出新的理论,另一方根据实际经验修正这些理论或限定它们的范围;在法国,这两者是完全分离的,法国哲人很难对管理者的实际政策产生影响,因而他们一方在理论上提出好的政策而不考虑实际的应用,另一方则根据需要而不是理论实施必要的措施[6]139-148。这种在政治上缺乏影响力的地位反而使法国哲人不受现实的约束,更加大胆而自由地思考和推广抽象的理论原则,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在遭遇现实问题时往往又容易陷入深刻的矛盾中。

如果说英国启蒙运动是一场渐进的社会改良运动,那么法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渴望改天换地的革命运动,它立志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的最高准则就是理性。宗教作为旧传统的代表,理性的对立面,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头号敌人,遭到了哲人们最严酷无情的批判。哲人们希望通过启蒙运动,解放被基督教束缚、处于蒙昧状态下的民众的崇高理想,但矛盾的是他们又时常流露出对普通民众的不信任,认为他们“太白痴—野蛮—太可怜,而且太忙”,而不能被启蒙,普通人需要一位“上帝、造物主、统治者、优胜者、报复者”来对他们进行约束,“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有必要造出一个来。”[7]这种对待基督教和理性矛盾的态度,正是法国启蒙运动理论原则和现实传统分离的结果。理论上,哲人们坚信打破宗教迷信、树立理性权威能使这个时代的人变得更聪明、更高尚、更幸福;但现实中,他们却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或愿意接受理性权威,而基督教传统更是深深扎根于普通民众之中。法国哲人对基督教传统的犀利批判固然给人一种畅快淋漓之感,但他们无视基督教一千年来对欧洲文明的奠基和塑造作用,也无视法国民间对基督教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使得他们的批判显得肤浅且非理性。這种过于急切的反传统态度也使他们对自身反思不足,最终在本质上法国人终究没有冲破崇拜权威的传统,不过是以理性的新权威替代了宗教的旧权威。

对于这种过于“高贵”而不具有普遍性的理性的偏爱,还导致了哲人们对自由的矛盾态度在观念上向往自由,却在制度上偏爱专制。许多法国哲人都曾遭遇过审查、监禁和流亡避难,因此他们普遍渴望自由的宗教和政治氛围。然而在政治和社会实践中,哲人们却表达出对“开明专制”和“普遍意志”的偏爱和崇尚,认为睿智开明的君主是普遍意志的代表,必须保障其基于理性的道德和政治权威。托克维尔在总结大革命时曾明确表明对开明专制的支持:“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6]2在法国,自由仅被限于市场。法国人矛盾地认定一个有力的政府、拥有绝对权利的君主,即开明专制,是确立经济自由环境的必要保障。

这场意欲改天换地的思想和社会革命运动,却最终没有脱离法国对某种一手遮天权威力量崇尚的传统。于是他们一边奋力打破宗教权威,一边又建立起理性权威;一边渴望着自由民主,一边又以专制来保障自由。“……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旧制度的大部分思想、观念与习惯……他们利用旧制度的砖石建造了新社会的大厦,尽管他们并不是要故意如此。”[6]5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法国人意识到彻底的摧毁和重建非但不是捷径,反而是死胡同。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既赞美了法国人的革命激情和理想,又深刻反思了他们天马行空的理想主义。这种脱离实际的理想虽然废除了法国人痛恨的旧制度,却使他们错失了对旧制度进行深刻而缓慢的改良的机会,到头来反而使他们在潜藏的未经改良的旧制度的影响下逐渐偏离了起初的目标。无论目标和理想是多么正确和高尚,无视传统、意欲与历史割断仍是一种简单粗暴且往往事与愿违的变革方式,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正揭示了理论理想与现实传统之间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英法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转化的启示

近代以来,对启蒙的渴求,使众多中国人痛心疾首地看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弊端,近代西方国家的成功转型和迅速崛起更是为中国启蒙者提供了奉行西学的理据。一时间,西学盛行,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这种极端的方式断送了启蒙精神转化为中华民族内在价值的可能性,因为没有充分的本土价值作为消化这套外来资源的基础,这导致了中国启蒙运动屡屡受挫,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在中国的实验问题重重。

对西方不同国家启蒙运动的对比研究,对中国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转化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借鉴作用。首先,英法启蒙运动的差异性研究打破了对启蒙和现代化的模式化认识,使对当下处境的探索更加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路径。其次,英法两国的启蒙运动和现代化道路极具代表性,一个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渐进式的改革,另一个是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突进式的革命。虽然两种模式都在本国特定的历史处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就启蒙运动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方面而言,英国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转型所遭遇的阻力较小,连续性强,发展较为顺利,这与英国充分继承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密切相关。而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以对传统的敌视和叛逆开始,却以无意识的回归告终,其过程的反复和曲折则从反面显示出传统在社会转型和新文化塑造中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第三,英国启蒙运动对传统的利用和发展为儒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英国并没有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相反,传统成为了实现现代转化的必要资源。英国的道德哲学传统不仅整合了新兴的理性精神和传统的宗教信仰,更从中发展出了之后成为现代英国经济和政治制度基石的英国式自由主义传统。当代中国的历史处境和启蒙时期的英国有着几分相似,都有着丰富的道德哲学传统,都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处在一个比较稳定且宽容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如何整合现代精神和传统价值,如何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从中发展出新的现代传统,从而实现“中国式”而非“西方中心主义”的启蒙和现代化,将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M].席代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380-383.

[3][英]大卫·休谟.英国史III[M].刘仲敬,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34-135.

[4]崔凌.基督教在西方现代转型中的解构和重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5-59.

[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祖钧,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8.

[6][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陈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7][美]格特鲁德·西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M].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0.

作者:崔凌 梁庆峰

上一篇:网络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忧患意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