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设备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全面成功,对各行各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血站系统也不例外。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血站的站内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与疫情形势的具体要求不符,本文就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讨了疫情形势下,血站站内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血站的自身管理和深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血站设备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血站设备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加强血站财务管理来提高血站经济效益

【摘要】财务管理是血站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政策及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血站财务活动,处理血站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血站要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资金的管理、成本费用的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血站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血站;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血站是国家公益事业单位,血站不仅要为医院救治患者提供良好的血液及其制品,而且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生存与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血站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血站的收入主要是向医疗机构供应临床用血所得,财政拨款只占总收入的一部分。加强血站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血站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

一、血站财务管理概述

1.血站财务管理的概念。血站财务管理是在保证血液的采集、加工制作、库存和供给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血站资产的购置与使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资金的调度与应用、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对资产的管理。财务管理是血站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血站财务活动,处理血站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血站财务管理的作用。(1)血站财务管理的计划作用。血站通过制订财务计划,对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估计和判断,可以去寻找血站增收收入和节约支出的途径。财务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血站的财务计划要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计划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项资金、预计的收入和经济效益。(2)血站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一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健全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严格计量验收,定期盘存财产物资以及制订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制度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得血站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二是组织财务计划的实施。编制财务计划只是财务管理的起点,重要的是执行和落实,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支出的目的。三是平衡财务收支。其任务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度、合理组织资金,以保证生产的合理需要。平衡财务收支的方法是增加产量、增加收入以平衡支出;降低消耗、节约开支以平衡收入。(3)血站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即对血站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等活动进行监督。通过对生产经营资金的形成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监督,能促进血站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改进物资供应;通过对产品成本有关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生产中各种耗费,推动血站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消耗、降低成本;通过对利润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血站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血站挖掘潜力、改善管理。

二、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措施

(1)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组织保证。血站财务会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对财务管理能否发挥效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是血站发挥财务管理中心作用的组织和人才保证。为此,一是要求血站领导者和财会工作负责人带头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财务会计制度,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为本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作出表率,并支持他们放手开展工作。二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血站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血站要注重本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鼓励他们在职进修、攻读高一级学位、参加学术会议、课程研讨班、业务进修、观摩学习、互相交流等,不断丰富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财务会计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血站财务会计人员在新形势下要确定新的财务管理思路,参与血站全过程的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经济监督,开展全过程的经济服务,把财务管理渗透到血站经营的全过程。四是血站财务会计人员要增强法制观念,按照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2)财务制度建设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血站要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制度的规定,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建立一整套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出差报销制度》、《材料及试剂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等等,并在血站内部建立起计量验收、原始记录、内部价格、审批与销核、财产清查、经济合同等一整套规范化的程序,以此来规范血站的财务管理工作。血站要通过财务制度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血站工作人员的行为,用制度来激发血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尽职尽责、卓有成效者,要予以精神及物质的奖励;对玩忽职守、酿成事故、造成损失者,应予以惩戒。(3)预算管理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是血站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要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运用到维持血站正常运转中去,就必须做好血站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三方面的内容。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可以从价值方面总括反映血站经营期间的决策预算和业务预算结果,在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血站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财务预算是反映血站在未来一定预算期(通常为一年)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预算的目标以血站的经营目标为前提。血站的经营目标,是在一定时期血站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成果,是血站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性的反映与体现。而血站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就是围绕血站的经营目标展开的,血站必须综合考虑各项成本开支,对相关的经营目标及财务预算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平衡。三是血站编制财务预算的基本原则。一是政策性原则。编制财务预算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二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必须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必要的支出预算要打紧打足,不能预留硬缺口。三是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血站的预算必须包括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不得遗漏,预算收支项目的数字必须依据充分确定的资料,按批准部门认可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计算得来。四是合理性原则。血站编制预算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尤其是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项目。五是统一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按照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进行。六是遵循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由总到分的原则,在反复调整过程中完成。四是血站财务预算的执行。血站的财务预算一经编制,就必须采用刚性手段予以落实。一是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保证执行预算的准确性。二是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分析,确保血站财务预算的整体执行水平。三是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落到实处。五是加强血站财务预算审计。血站要建立年度预算执行和财务决算审计制度,加强预算执行中的事前、事中审计监督,防止各种损失浪费和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一是血站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按规定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做出客观的审计评价,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二是血站领导要及时审批审计报告,对所提出的审计意见和管理建议要有明确批示,并交有关部门处理和落实。三是血站有关部门和个人要认真落实内部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将落实和处理情况按时反馈内部审计机构。(4)固定资产管理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物质基础。血站的固定资产及设备是血站开展无偿献血的物质基础,是血站运转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规范固定资产设备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是保持血站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固定资产设备管理也是血站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固定资产的三级共管模式,对血站固定资产及设备实行单位、部门、个人三级管理的办法,形成对固定资产及设备上下能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一是血站固定资产及设备器材的购置,要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密的审批程序,避免重复购置及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并最大限度发挥资产和设备器材的使用效益;二是抓好固定资产及设备的验收、核算、保管、报废处理、清查盘点等环节的管理与监控;三是推广应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签订责任状。血站负责人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各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与资产使用个人签订三级责任状,使血站全体人员都负有管理责任。血站对固定资产管理先进个人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因保管使用不当,造成固定资产及设备损失的,要给予直接责任人一定的处罚。(5)资金管理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必要手段。血站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运动,资金是血站进行血液的采集、加工、库存、销售及维持血站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血液”。血站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运转,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及利用效果,是市场经济对血站经营活动的客观要求。加强对血站的资金管理,一是要降低血站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二是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三是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的发生;四是加速结算,减少结算占用;五是加强对血站预算内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用途,避免资金的截留、转移和挪用,严禁私设“小金库”。(6)成本费用管理是加强血站财务管理的根本措施。血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有些类似企业会计的特征,存在着对所采集血液的生产加工过程,因此有必要开展内部成本核算工作。血站要制定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建立成本费用标准体系。成本费用标准是对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源消耗规定的数量界限,是成本费用控制和成本费用考核的依据,便于分清部门责任。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由财务部门负责,在各个费用发生的职能科室建立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制,定岗、定人、定责,并定期检查。成本核算应与职工奖金直接挂钩,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对采供血环节的消耗品实行公开招标,严格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节约业务支出,降低血液成本。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准确地将成本费用标准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异,以及成本费用控制实施情况反馈到血站的决策层,以便适时地采取措施,圆满完成成本费用计划。要加强对血站成本费用的监控,这是血站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费用计划实现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真实准确的必要条件,是促进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李连杰.浅议血站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6):115~119

[2]刘建平.血站科室核算的构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3(zl)

[3]杨志苇.血站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6):157

作者:项征国

血站设备管理论文 篇2:

疫情形势下血站站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全面成功,对各行各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血站系统也不例外。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血站的站内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与疫情形势的具体要求不符,本文就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讨了疫情形势下,血站站内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血站的自身管理和深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疫情形势;血站;站内管理

一、疫情形势下血站站内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置不够科学

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我国很多的血站也从过去的有偿献血转变到无偿献血,而无偿献血需要更多专业的工作人员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无法达到开展卫生技术管理工作的要求,与血站监督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要求不符。而在疫情形势之下,血站多种工作的开展也受制于此,工作人员必须有着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为我国疫情的全面控制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疫情形势之下,血站的工作人员往往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职称数量不足的问题,拥有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也对血站站内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陈旧的编制管理,导致人力资源无法满足需要并得到有效的使用,尤其是检验岗位的工作人员数量无法达到新冠疫情控制的要求,仅仅能够应付日常的血液常规检测,检验科室的管理工作更是无从开展,对疫情形势下的血站管理工作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

(二)仪器设备较为简陋

我国很多血站的规模较小,收入相对不足,开支相对较高,缺乏多余的经费购买先进的设备,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较为简陋和陈旧,没有备用设备,甚至存在着仍然使用超过使用年限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仪器设备的情况。在血液检测之中,没有引入符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的全新设备设施,无法更好的应对疫情的发展形势。这也将导致在检测过程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技术能力落后,对血液的采集、供应和使用也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很多科室的业务管理空间相对较小,流程也缺乏科学性,血液的采集与使用也没有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进行优化,缺乏合理的分区设置,很多环节没有及时优化和完善,难以对献血者提供满足防疫安全要求的卫生便利的血液采集场所,对于献血人员的管理只能以扫码和大数据为主,以人工方式识别。甚至有些血站存在着卫生环境不合格,仪器设备设施存放不够合理。医疗废物不经过科学处置就进入焚烧环节的现象,更做不到实时在线监管,有的血站的污水处理设备也比较简陋,血液采集流程中产生的废液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直接排放到下水管道之中,这也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我国新冠疫情发生后血站管理要求【2】是不符的。

(三)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新冠疫情的蔓延对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也应该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才能为我国新冠疫情的全面控制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更要求血站能够构建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然而当前很多血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相对较弱,在管理过程之中也没有及时对疫情形势下血站多种工作开展要求给予必要的重视,缺乏统一的工作部署。各个科室也没有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略,很多体系文件框架性的东西多,内容存在着缺少轴心,较为凌乱,具体内容残缺不全,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依从;有的指导性文件与具体操作性文件重复性严重,体系文件更新不及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同步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血站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工作标准和要求,加之医疗水平持续高质量发展,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使得血站的工作更加繁忙,很多血站员工往往需要加班加点来完成采血、化验、成分制备、发血等工作,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工作保障体系不充分的情况之下,容易出现因疲劳工作而最终导致多种差错乃至事故的产生。

二、疫情形势下解决血站站内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想要确保血站工作之中的多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血站领导对人才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可以按岗制定薪酬规则引进人才,引入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血站队伍之中,输送更多新鲜有活力的血液到各个科室的核心力量,通过新增人员的方式来获取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确保血站自身的业务素养得到提升,使得血站整体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有效提升。同时也要结合疫情形势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常规的培训中,并使员工深刻理解其精髓和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血站文化的引领作用[3]。使工作人员明确疫情形势之下血站工作开展的重點、要点、关键点。对于站内的工作人员而言,血站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备的激励措施,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对血站多种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绩效考核的方法,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达到预期效果。在工作开展之中,血站领导也要带头学习,身体力行打造出学习型团队,使大家对当前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国际应对新冠疫情策略、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策略以及二者之差异、血站工作开展的方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也是确保血站内部管理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4]。

(二)引入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施

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确保血站多种工作开展满足疫情形势的相关要求,科学先进的仪器设备本身也可以确保工作人员更加有效的面对疫情对血站带来的挑战,提升血液的安全性,为我国更好的应对和控制新冠疫情提供充分而必要的保障。通过政府支持为血站购置国际上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血液质控指标进行分析,进行血液标本的集中化检测,统一配置疫情防控物资等,满足疫情形势对血站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血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同时,要熟练掌握多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保养措施和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做好仪器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培训更新知识,以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达到预期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引入更加先进的工艺流程,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做好献血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完善电子档案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为我国新冠疫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托,推动血站多种工作的安全有序发展,提升血站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创新性。

(三)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构建是血站站内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指导血站采血业务和供血业务的核心指南。一是各个血站应该结合新冠疫情的控制形势和变化趋势,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应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使质量控制机制切实覆盖到开展的采供血涉及的所有业务范畴,为公民提供安全便利的献血场所和高质量的血液产品。二是主动引入并与新闻媒体合作,公示自身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引导公民有效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宣传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使广大公民明确血站工作开展与新冠疫情控制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为血站站内管理工作受到更多人的监督,获取相应的群众基础,确保血站站内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三是加强区域同质化建设。将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采供血事业,缩小地区差别,增强区域联动,能统一的标准则统一,这样可以抓住短板,堵住漏洞,应急情况下做到人员的区域间统一调动,确保紧急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四是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细则和考核标准,结合新冠疫情的发展形势,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控,考核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和综合业务能力,血站内部各部门也应该结合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具体要求,坚持人、物同防[5],制定出符合新冠疫情管控要求的科室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明确疫情形势下多种工作开展的必要性,继而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质量意识,为血站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我国各个血站更应该充分发挥公益机构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6],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重视顾客评价结果,合理利用[7],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机制,确保疫情防控理念能够根植到每一个血站工作人员的内心深处,做到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实践者、捍卫者,强化行为管控和底线思维,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血站的站内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段钰莹. 浅析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兰台内外,2021(7):25-27.

[2]国卫办医函[2021] 155号.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Z].2021.03.25

[3]余薇.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员工的精神追求[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1):80-81.

[4]陳丽英. 浅谈血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当代医药论丛,2014(7):189-189.

[5]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Z].〔2020〕269号.

[6] 国卫办医函〔2021〕169 号.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Z].2021.04.06.

[7]杨婷婷等.我国医院行风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2):96.

作者:齐文革 张硕

血站设备管理论文 篇3: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 要】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医疗对血液需求量的上升,与此同时,血液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提供血液标本,并对血液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检测的部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在各个供血环节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有效管理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血液检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医疗对血液需求量的增多,与此同时,血液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1]。作为提供血液标本,并对血液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检测的部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在各个供血环节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有效管理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对现阶段血站血液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控制与管理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1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有待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机制 很多血站存在不够完整的操作规范标准,而且管理制度严重匮乏。依照近些年国际标准化血液质量要求,一些血站进一步推行血液检测质量控制机制,规范化管理血站血液检验质量。但是,血站血液实验室质量与其环境条件、人员素质以及设施等密切相关,所以,血站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质量控制防范机制,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符合血站质量控制管理需求,是现阶段我国血站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

1.2 采集血液标本质量问题

1.2.1 错乱的血液标本采集和留样 在采集血液标本与血液留样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错乱现象,优势血站血液采集工作者需要同时对两者或两者以上献血者血液进行采集,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标本留错和标本试管标签粘错的情况。

1.2.2 献血者饮食与身体状态 献血者饮食与身体状态对血液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有直接影响。献血者在献血前如果有剧烈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此外,如果献血者在献血前饮食过于油腻,有可能会出现乳糜样脂肪血或导致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上升。

1.2.3 不当的血液标本存储与运输 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都会对血液标本质量有一定影响。很多献血者都是在献血车中进行流动采血,使得在采集后的血液标本被置于室外,而且在搁置一段时间后才被送达实验室检验,从而影响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

1.3 缺乏血液检验环境生物防护安全 因为主要在血站检验实验室中实施血液检验,而实验室同时又是初筛艾滋病的实验室,所以,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设置血液实验室预防职业暴露及制定生物安全机制的匮乏;②血液实验室未制定有效的准入规定,外科工作人员可以随意出入;③血液检验实验室工作者相关保护措施不足[4];④不合理的血液实验室布局,缺乏明确的半污染区域、清洁区域以及污染区域等划分;⑤血液实验室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⑥血液实验室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缺乏相关应急处理知识。

1.4 不规范的检验仪器设备管理 随着近年我国科技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血液检验工作逐渐向精密仪器靠拢,传统血液检验模式逐渐被智能化、自动化血液检验技术与仪器所取代,此外,作为检验血液的重要环节,仪器被称为控制管理血液检验质量关键。但是,现阶段我国血站中重视构建血液质量检验硬件,而忽视管理仪器设备的软件普遍存在,导致在使用、维修、校准血站仪器和状态、标识仪器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

1.5 不规范的实验结果记录 ①不够规范的原始结果记录,导致血液检测内容的不完整;②未详细标明实验原始酶属于阳性或者阴性,而且存放标本位置未明确标识;③缺乏有效、规范的血站实验室管理,而且血液检测结果记录缺乏完整性;④存在实验室资料保存安全性比较差;⑤在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记录时,所使用的表格不够规范,同时存在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5]。

2 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评价实验室血液检验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质量,会专门派相关人员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价,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也会对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核对,但缺乏质量的权威性。

2.2 失控的质量控制 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主要有:①对过期质控物的使用;②对批号不同的质控物进行混合使用;③混合使用几支同批号质控物,而且使用之前未混匀;④反复融、冻质控物,而且在使用之前未在标准室温下平衡、融解;⑤血液标本和质控物的测定条件存在差异性,同时很多实验室将(x±2s)当作警戒线,并将(x±3s)当作失控界限,如果存在过严的限定,会使得实验室一些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出现比较严重的失控状态。

2.3 血站实验室不当的血液检验结果处理 通过随机抽样来检验部分样本,如果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和样本检验结果相符,就会确定血液检验结果有效,但是,此处理措施具有非常大的缺陷,而直接造成血液标本漏检是最为严重的检验缺陷,并将存在问题的血液标本视为正常标本进行检验[6]。

3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3.1 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素质 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医学中,也在进一步改进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所以,作为血液检验工作者,必须有熟练的血液检验操作技能与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适应现阶段血站血液实验室质量检验需求。此外,为保证不断提升血液检验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要对血液检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能够达到血液检验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实行严格的上岗考核,邀请专家作定期授课,确保血液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对血液检验技术进行有效学习与全面掌握[7]。

3.2 对血液检验原始文件记录进行完善与妥善保存 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文件记录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文件记录予以足够重视。文件内容主要有标本交接记录、仪器使用、维护与保养记录、已检验标本销毁与保存记录、试剂使用记录、已检验血液标本与消毒记录等内容,必须保证原始文件记录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3.3 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存储、传递以及运输血液样本过程中,必须保证无污染、无渗漏、无遗漏、无溶血以及无纤维蛋白。对于那些无法及时检验的血液样本,必须对其进行冷藏存储,确保血液存储温度维持在2~6℃之间,最长存储时间必须保证在2d以内,对于不抗凝标本,一定要避免阳性事件的出现,对于已经检验的血液样本,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同时留样观察[8]。

3.4 血液检验设备与仪器管理 采购仪器时,一定要对生产销售许可证、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厂家法人营业执照进行详细确认,确保手续齐全;已购入仪器,必须由法定计量部门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内容管理,仪器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必须正确操作,并对说明书上所注明的要求予以严格遵守。检验结束后,需要对机器予以及时维护,将机器维护记录填写完整。

4 进一步完善血液质量管理机制

在有效管理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过程中,必须做到以预防为主,以提前控制为质量管理原则,涉及血液质量管理机制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对血液检验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程序指导,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完善检验记录,确保血液检验工作能够有据可查,为纠正血液检验错误提供有效信息。

5 结语

在血站检验室工作中,血液质量是其生命线,实施血液质量控制管理是血液检验过程中保证血液安全的关键环节,所以,血站工作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血站血液检验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确保有针对性、有序性、长期性的管理血站检验实验室质量,进一步提升血站质量控制管理水平,进一步为我国血站输血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有效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陈兰娟.论血站血液检验中的质量管理[J].医学信息,2011,4(2):1619-1620.

[2]栗芳.浅析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8):239-240.

[3]吴卫国,田丰.2008年血站室间质评ELISAS检测的一些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8,(30):154-155.

[4]于波.浅议血站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8):200-201.

[5]陈玉碧.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405-2406.

[6]梁洁贞,陈志忠.创建血站品牌与文化,树立血站良好公众形象[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196-197.

[7]朱慧佳.实施中心血站全面质量管理措施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06):123-124.

[8]张慧萍.血站检验人员的防护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8):136-137.

作者:瞿红梅

上一篇:城管执法工作论文下一篇:农村小学课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