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统计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

2022-04-28

[摘要]通过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后勤工作管理水平。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将物资的申购、合格供方评审、招标、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到物资的验收、送检、入库、出库等以程序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并执行。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操作更简洁,程序更流畅,工作更规范。通过建立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后勤物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血站统计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血站统计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 篇1:

浅谈血站血液管理与血液质量

【摘 要】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质量的作用。方法:建立和完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对血液制品从采集、处理、储存、运输等环节实施全程监控。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向临床供血22.3吨,无一起质量事故。结论: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为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血站;血液;质量管理

近年来,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对血站推出了很多的培训项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文件,提高从业人员血液知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采供血执业质量行为和技术行为。“一法两规”就是最好的例子。法规中明确指出血站必须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1,2]。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站通过质量控制和管理,向临床供血22.3吨,无一起质量事故,2009、 2011连续两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室间质量评价优胜单位,笔者的体会见下。

1 加强血站职工管理  在人的管理上,一是舍得在业务技术培训与学习上投资;二是经过先进性教育,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上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服务第一”为宗旨,组织职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并编写出质量手册,从理论上让职工了解质量管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反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基本标准》、《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等法规,并邀知名输血专家来站讲课,组织职工进行质量培训,全部达到合格为止。

2 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 采取以下办法:成立仪器购置和计量管理小组,负责仪器的购置。先考察论证可行性、选厂家、购置、进行质量评价、验收合格后使用。先后添置了进口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等高档设备,主动申请计量部门对仪器进行检定,强检仪器和一般检定仪器按《计量法》要求每年一次检定。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购置审批手续、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手续记录、使用记录、损坏维修记录及其他变动情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由档案室专人保管,方便查阅。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如购置使用、保养、维修、上岗培养、故障报告等制度10个,落到实处。这样仪器的使用体现了仪器的现代化、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

3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保证进货渠道正规;“三证”齐全;进购计划、入库验收、领用及报废等手续齐全;免疫试剂还必须有批检激光防伪标志。质管科还将严格按标准对新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检,只有抽检合格方可使用

4 控制环节质量,确保血液质量

4.1 血液采集方面的质量控制

(1)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同时还应建立完整的献血者档案,各种采血记录应保存10年。(2)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注意病史询问、体检及采血核对。(3)采血环境要符合清洁区标准,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做1次空气细菌培养,进行采血环境检测。(4)采血前献血者应严格消毒采血部位,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少于8 cm×8 cm,一针穿刺率大于9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每月至少做1次采血人员手的无菌培养实验。(5)血袋使用前必须对血袋进行质控,包括热源、无菌试验和理化项目的检测。(6)血液采集前要认真核对献血者、采集中贴标签要再次核对,血液采集完毕,准确留取试管标本,将热合好的血袋及时放于2 ℃~6 ℃的冰箱内存放,以保证血液质量。

4.2 血液检验方面:

4.2.1 严把试剂质量关

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试剂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按照规定采购由卫生部批准的定点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和“批批检”手续的酶免试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采购时应考虑该试剂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和在全国血站中的市场占有率等情况。根据自身血站使用量决定采购量,一般三个月使用量为最佳库存。试剂采购进站后,要用有国家批准文号的权威实验室提供的标准血清再次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入库备用,否则坚决退货。对试剂的出入库和使用情况要有严格的登记制度,对检测记录及“批批检”报告应按规定归档保存,以备后查。

4.2.2 提高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认真做好初复检工作

血液检测实验室是保证血液质量中最重要的一环,实验室配备责任心强、学历资质好的人员、国内血站使用中公认最好的设备,不同人员用不同产家试剂按标准操作规程对血液标本严格检测。[3] 从环境方面来说,血液的检验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安静;有足够空间和充足照明;室温恒定;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冰箱温度准确;全自动加样器、后处理设备要按规定进行检测保养,保证仪器精密;孵育箱和水浴箱的实际温度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温度,并保持恒定;计时器计时要准确,试验用水应是高质量试验用纯水。

检验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检验仪器;检验结束,及时维护仪器,并填写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对于血液检验人员需要具有以下资格:经国家正规检验专业教育,获得相应学历证明;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二类岗位培训,经考核成绩合格;血液检验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工作中要做到相互监督。

4.3在成分制备方面: 成分血制品的安全依赖于诸多因素,成分血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为提高成分血的制备质量,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成分制备条件,建立无菌间,装备大容量低温离心机、低温操作台、血液暂存冰箱等。另外,还要求成分制备间的整体环境整洁、舒适、安全。[4]符合《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質量管理规范》中相关要求。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无菌用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溶液一般1周更换1次,工作人员进入净化间均更换隔离衣,换工作鞋,戴无菌手套,一次性的口罩帽子等,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成分制品的安全。

4.4 在储血、供血方面: 血供科根据临床对血液的需求,科学、合理控制血液库存数量;指导临床科学用血。对于库存血液,也要进行严格的操作与控制以确保血液质量。严格交接班制度,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制度。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发血前做好血液质量检查,在血液运输过程中做好必要的防护,如温度监视系统和报警系统,达到血液制品运输所需的要求,确保血液质量。

5 加强质量信息的管理 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决策的重要依据。工作中原始数据、实验原始记录、各科数据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搜集、汇总、上报和存档。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并以《血液质量管理内部审核通报》形式反馈全站质量信息。血站应建立健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对各项业务工作施行网络化管理,用机器管理人。实行统一的血液的信息化管理,使全国血液管理实现“一盘棋”,使国家有关部门实现了对血液的即时动态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每一袋血液从采血、血液检测、成分血制备、供血的各个环节的时时监控、对临床用血需求作出最迅速反应。为实现全国异地还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方便了无偿献血者。同时,实现中心血站与医疗机构联网,实现血液信息、病人信息资源共享,对促进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提高医院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建立统计管理体系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建立的统计管理体系一整套数据进行反映。因此,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采供血工作各环节、各质量控制点,作为统计工作观测点,并确定各观测点准确的参照值作为标准测量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视、测量。[5]采供血工作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指标只能反映某项工作的一个基本面,要充分了解工作情况,就需要构建一套 科学 、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能够说明该工作及其影响该因素的数量表现,另一方面还要能够说明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体现出对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定期对全站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测量,综合分析、评价,并建立统计分析信息台账。通过纵向、横向数据对比,反映各项指标、各观测点,乃至相关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改进。

总之,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很多,这就需要血站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血站的各项建设,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影响血液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最终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05-9.

[3] 张悦,刘艳,韩素英,李丹,潘书贺.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3).

[4] 丘艳.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与血液标准化[M].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61.   [转贴于:论文大全

[5] 王国剑.试论如何加强血站质量管理[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创新,2009(3).

作者简介:

陈秀兰(1974——),女,山东东营人,主管医师。

作者:陈秀兰

血站统计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 篇2: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用于血站库房物资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摘 要] 通过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后勤工作管理水平。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将物资的申购、合格供方评审、招标、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到物资的验收、送检、入库、出库等以程序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并执行。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操作更简洁,程序更流畅,工作更规范。通过建立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后勤物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血站;物资

ISO9001-2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保证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的关于质量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是目前管理体系中最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其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因而迅速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采用。在我国,企业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较早,在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采供血机构引进ISO9001的时间相对晚一点。武汉血液中心于2002年开始策划,2003年正式启动ISO9001贯标工作,2004年2月正式通过杭州万泰认证公司的现场审核。武汉血液中心贯标工作在全国采供血机构不是最早,但在湖北省还是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采供血单位。库房的物资管理是血站管理工作的一部分,ISO9001的引进,使武汉血液中心管理水平包括后勤的物资管理工作都有明显的提高。

1 引进ISO9001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血站后勤物资管理水平的需要

就全国血站而言,输血纠纷时有发生,尤其是现在实行了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制度,及执行新的《医疗事故条例》,血站更需要每一位职工规范化工作,尤其是后勤物资保障,在物资采购和物资保管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操作,认真书写各种记录表格并妥善保管。ISO9001强调证据的作用,它要求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1.2 合格的物资是优质血液的保障

血站要向受血者提供安全血液,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输到安全的血液,基本条件是后勤必须保障合格的采供血物资。通过有效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物资采购和库房管理工作,把好血液质量第一关,确保为受血者提供安全、充足、有效和及时的血液/血液成分。

1.3 提高血站的信誉度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保证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它是成功的质量管理体系。血站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能提高血站质量信誉,向社会和患者展示血站供血服务的能力。

2 具体做法与内容

2.1 程序文件

与库房物资管理相关的程序文件主要有:物资采购及物料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它涵盖了物资管理部门的全部工作。

(1)物资采购及物料管理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主要通过对采购过程及供方的控制,确保购入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①对所购物资的分类

中心所购物资共分四类:一是重要物资,即直接影响血液质量的关键和重要性配套物资。包括重要设备,一次性无菌采血袋,检测试剂,采血试管,条码和血液标鉴等。二是次要物资,即对血液一般特性的形成有影响的配套物资。包括一般化学或消毒试剂,外包装材料,其它采供血辅助材料等。三是普通物资,即对血液质量不会造成缺陷的物资。包括通用设备,办公家具,办公用品,易耗品等。四是外包产品,如社会化服务机构。

②合格供方的评价和选择

根据物资分类原则,重点做好A、B两类物资和外包方的评价和选择。物资供应科根据所采购的要求选取供方,并初步核实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组织评估小组对初步确定的供方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列入“合格供方名单”。每类物品选择2至3家作为采购对象。“合格供方名单”需每年复审。

③采购计划的制定

输血耗材等长期固定使用的物资,由库管员提出采购计划,各科室临时需要的物资由各部门填写《科室临时购物申请单》,并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员汇总并填写《物资采购清单》。《物资采购清单》要注明所购物品的数量、规格、用途、技术要求或质量要求等。

④采购的实施

《物资采购清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后,采购员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满足计术、质量要求的合格供方。符合政府采购的大宗商品,做好申购、论证、审批、招标采购签订合同等一系列工作。

⑤采购物资入库前的检验和验证

采购的物资送到库房后,由库房保管员按照《物资采购清单》的质量、数量、规格、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登帐。

⑥物资入库及存放

检验合格后的物资由库管员填写《物资验收记录表》并按采购合同的要求和清单的数量进行清点入库,并输入微机。入库的物资分类分区域存放,并予以标识。对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及时退货。

⑦物资的出库

物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及时登记入账,确保帐物相符。

(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回来的物资,在入库验证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品,有些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都必须立即处之。

①不合格品的评审

对购入的物资,首先由库管员根据外观和依据合同进行验证;需要执行质量抽检的,由质管科抽样。

②不合格品的处置

A、B类物资发现有不合格品,该批物资不能入库;C类物资不合格率超过2%且小于5%时,再加大验货量。若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5%,该批物资不能入库。

出库后的物资在使用中发现不合格品,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物资供应科,同时将不合格物资退回库房,采购人员与供方联系退货,或者扣除《采购合同》中规定的余额。

③不合格品的记录 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统一通过《不合格品控制记录》予以记录,并按物资采购程序中供方评价的相关条款对供方重新进行评价。

2.2 支撑性文件

在控制程序文件中会涉及到许多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这些文件和记录支撑着程序文件。

(1)相关文件

相关文件指的是本单位制定的规定、制度以及下发的规定标准等。如《物资采购及物料管理程序》中的物资采购操作规程、供方能力评定、物资验收标准等。对供方能力评定时,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注册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批文等。这些文件都要求在有效期内。评定合格后,录入《合格供方名单》。

(2)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相关文件在实施过程的记录。如物资采购计划单、物资入库验收记录表、库房温湿度记录表、物资出库请领单等。在物资入库验收时要记录:验收日期、品名、规格、数量、供货商、生产批号、相关证件、生产日期、有效期、抽检数量、合格率等内容。

3 引进ISO9001为武汉血液中心库房物资管理带来的变化

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武汉血液中心各个方面带来诸多好处,在物资采购与库房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操作更简洁

过去科室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章”的镜框,现在一个《物资采购及物料管理程序》文件,代替了过去几十个规章制度。

3.2 程序更流畅

从物资的申购、合格供方评审、招标、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到物资的验收、送检、入库、出库,环环紧扣,层层把关,保证了物资采购的合法性,价格确定的合理性。

3.3 工作更规范

程序文件的执行是靠记录支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表格作记录,每年内审、外审时,都是通过记录来分析工作质量的。所以说从物资采购,到物资出库这一系列规范化工作,要求认真填写及妥善保存各种表格记录,为采供血过程中发生各种纠纷的举证创造有利条件。

4 发展趋势及展望

通过建立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采购程序,提高了库房物资的管理水平。但在物资的入库、申领、发放过程中,还是人工操作,虽然在物资领用统计时用上了电脑,但还仅限于单机操作,工作强度仍然大。为了使物资管理科学化,库房必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进入到网络系统中来。

4.1 建立一个网络化物资管理系统

在目前单机操作的基础上,扩展使用系统,让所有科室都能联网使用,为全站提供一个网上申领、申购、账务管理功能。一直到配货、派送,整个流程都能无纸化操作。

4.2 建立一个便于查询的系统

目前的单机上网使用,只有统计人员一人清楚,信息不透明。展望新的系统应该让使用科室能够随时查询本科室的物资领用情况,同时也为中心的领导者对物资监督、管理提供条件。

4.3 建立一个便于统计的系统

统计工作不仅要满足每月的财务统计,还要满足各部门的随时统计。武汉血液中心的采血点遍布武汉三镇,每个采血点就是一个信息终端,新的系统能让使用科室随时将各采血点请领物资的品种、数量信息汇总。库房管理人员每天也能将各科室或各采血点请领的物资分类进行统计、汇总,便于配货和派送。

参考文献:

[1]邓玲,董蔚,尹军.我院医用耗材网上请申领及派送的实现与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2(9).

[2]蒋红兵.ISO9001与医疗设备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3(6).

作者:牛玉峰

血站统计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 篇3:

血站与医院输血科有效沟通技巧缓解血液供需矛盾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之间的沟通技巧,缓解血液供需矛盾。方法:对 2016年至2019年期间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之间的沟通情况展开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沟通技巧,探讨有效的沟通机制,缓解血液供需矛盾。结果:2016年医院对血站有效沟通满意率为86.4%,2017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92.5%,2018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97.8%,2019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100%。结论:通过对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两者间沟通技巧的有效实施,能有效提升医院对血站的有效沟通满意率,缓解临床上血液供需矛盾。

【关键词】血站;医院输血科;沟通技巧

无偿献血是保证临床用血供应和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多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履行“领导、规划、组织、协调”无偿献血工作的法定职责,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现代化血液信息的有效沟通,对有效实现横向、纵向血液信息贯通,及时掌握血液供求情况,保障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在血站与医院输血科实际的沟通中,可以呈现出多种沟通方式,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学会把握沟通的时机[1]。医院输血科和血站之间的沟通的形式包括:电话沟通、网络线上沟通及面对面线下沟通,有效缓解血液供需矛盾的前提是,医院输血科和血站之间的相互沟通,及时把握沟通的时机和内容,确保有效沟通,通过一定的沟通技巧进行对矛盾的缓解[2]。

本研究通过电话沟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之间的有效沟通情况,提高有效沟通的技巧。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在2016年至2019年,调查本地区52家医院输血科(血库)情况,其中市级医院共4家,区级医院共8家,县级医院共8家,镇级卫生院共32家。以2016年为时间节点,开展血站与医院输血科的强化沟通,将调研结果与2016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分析近四年医院输血科和血站之间的沟通现状,经电话沟通及问卷调查,获取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之间的相关信息,评价医院输血科的满意度情况,主要评价内容包含血液质量水平、血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血站与医院输血科的沟通机制、双方的沟通态度等,有效沟通满意率计入结果。

1.3 观察指标

2016年至2019年医院反馈意见数、有效沟通数及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 SPSS 19.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 t检验,用( ±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若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6年医院对血站有效沟通满意率仅为86.4%,自2017年开始采用多样式的沟通方式,随着对沟通技巧的把握,医院对血站的有效沟通满意率逐渐升高,2017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92.5%,2018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97.8%,2019年有效沟通满意率为100%。四年间有效沟通满意率差异比较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3.1 保障血液品质量,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建立血站与医院输血科良好的信任关系是保证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实际上。血液制剂在临床实践的使用中较为特殊,由于本身血液存在血型的分型,加之各种血型的比例人数参差不齐,另外血液制剂筛选严格,更需要有效保存,在储存上更为严格,因此准备血液制剂需要较长时间[3]。由于医院输血科可能存在不理解血站本身特点的限制,很容易造成双方之间信任的缺失。因此,在平时,血站应向医院输血科进行特殊血液相关介绍,包括获取的必要流程和存儲情况,应对日常血液制剂的获取,更应该积极建立有效的对于急需血液制剂的流程机制,保障患者用血的安全、及时。双方应该及时主动沟通,互相沟通各自的难处,共同解决血液供需矛盾[4]。

3.2 血站与医院输血科的矛盾要及时处理并建立相关的处理流程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若出现血站与输血科之间的矛盾,应该注意并积极去解决,切勿搁置。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血站赢得医院输血科更多的信任,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口碑,为双方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信心[5-6]。双方在实际沟通中出现矛盾,应该换位思考,给予充分的体谅,切实体会医院输血科急需血液制剂治病救人的心情。血站应该及时记录出现的矛盾问题,集中反馈,建立合理的问题记录、解决反馈机制,双方可以从患者的利益角度出发,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尽快解决医院输血科的需求问题[7]。

3.3 设立定期定点的讨论会缓解供需血液的矛盾

血站作为采供血机构,虽然独立于医院输血科,却也服务于医院输血科[8]。由于缺少面对面的沟通,多采取线上的方式或进行简单的电话沟通,因此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线上出现的问题,保障问题可以被对方充分认知并理解,但面对面的形式并不现实,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定点的方式开展讨论会,集中解决较为突出的问题,共同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共同做出整改,进一步提升沟通技巧,缓解血液供需矛盾[9]。

加快血站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的建设,确保血站与医院输血科都能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技术,并且得到充分利用。利用网络建立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库存量、用血量等信息的实时共享,保证血站及时供应,做到供需的动态掌握,解决医院输血科血液的供需矛盾[10]。

3.4 血站应对医院输血科实地考察,做好调研记录

为积极有效保证沟通质量,血站可以定期组织专员到医院输血科探访,进一步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医院输血科在供需关系中面对的问题与建议,有利于指导血站完善血液供应方案。另外调研的方式,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在医院输血科存在的临床用血问题,分析血液供需的走势,帮助血站及时提供血液制品。为保障问题可以有效回收,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结构,主要负责收集辖区内的定点医院联系方式,了解存在供需关系的医院情况,等级负责人信息,并且将其以档案的形式存储,供血站相关科室成员查阅[11]。

定期对医院输血科进行社会调查,及时搜集问题,并及时反馈。通过了解医院对血液供应的看法,围绕现存不足交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并建立双方的信任。血站质管科可结合医院反馈意见,制定并下发《医院满意度调查表》,获取医院对血液供应的满意度情况。建立一套定期的随访制度,进行随访调查。如果未达到期待满意度,则启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制定的《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按程序文件中规定要求,解析当下存在的质量问题,挖掘潜在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及预防策略[12]。

3.5 双方沟通时保持积极良好的态度

在沟通过程,以态度诚恳为前提,展现血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利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医院血液科对接人员进行深度交流。沟通过程注意细节,以真诚换真心,让输血科人员感受真诚,使沟通更顺利。交流过程注意说话语气,尊重对方,多用敬称,不仅有助于取得对方的尊重,也能让对方真心实意的帮助自己完成调查。

3.6 紧急事件的沟通机制

若出现较大的交通事故、灾害事故等,导致血站库存量无法满足供应需求,或是医院输血科需求激增,导致短期内血液需求量增加,导致出血供不应求的紧急状况。可以通过及时采取应急机制,进行献血者招募,并完成血液采集、处理、存储及运输,确保临床医疗用血的供应,血站必须制定有《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急救用血应急预案》和《肇庆市血液低库存动态预警工作方案》,为紧急事件发生做准备。同时,还需要结合本地医院输血科需求量制定存储计划,明确库存警戒线,及时得到预警,从而有效预防紧急事件发生时的血液供应。当达到预警时,及时向各医院发出血液库存量低于警戒线的预警通报,由医院行政部门向院内各科室发出血液紧张预警通知,以便医院输血科采取其他相关措施,优先保障急救用血,慢性贫血及择期手术则延缓用血[13]。

综上所述,只有血站与医院输血科建立起良好、完善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才能在血液供需关系中维系各自的作用,才能向病患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缓解血液供需矛盾,保障医患关系的和谐,更加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孙小敏,任媛媛,宋少婷. 血站与医院的联动改善血液供需紧张的实践体会[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17(4):111-113.

[2]王翠娥,陈江天,孔长虹,等. 区域血站与医院联网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9):968-970.

[3]邓云芳,梁若鹄,颜沛云,等. 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报告[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7):1104-1106.

[4]郝丽丽,吴江亭. 血站与输血科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预防控制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193.

[5]孙明仙. 浅谈血站与医院如何建立有效沟通机制[J].内江科技,2017,38(9):83,85.

[6]李华林. 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J].健康之友,2020,(5):46. [7]沈秀珍. 血站与医院之间沟通技巧的探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6):1221-1222.

[8]高巨元. 血站与医院输血科的感染隐患及相关预防措施的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5):183-184.

[9]周静宇,冯晨晨,杨莹. 某医院外科用血者调查结果对血站工作的启示[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1):87-88.

[10]王国琼. 用血医院有效沟通满意率调查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8):277.

[11]Chen J,Ou-Yang J,Xie G,etal.Problems and challenges:developmentof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in Mainland China within the contextof health-care system reform.Transfusion medicine ( Oxford , England),29(4),253-261.

[12]胡雪. 鄂州地區医院用血有效沟通满意率调查在血站输血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705-1706.

[13]徐婧姿,张宇,孟祥鹏,等. 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提高输血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26-28.

(收稿日期:2021-03-22)

作者:黄小毅 余培琼 谭晓颖 赖建芬

上一篇: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论文下一篇: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