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

2022-04-18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宣布,我国政府承诺2008年奥运会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同时做好直播卫星的相关技术、运营和政策准备。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组织和协调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抓紧制定。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必须在确保现有模拟广电覆盖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再提供数字电视等新服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 篇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人对于精神娱乐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数字电视的产生恰恰迎合了这一趋势。当前电视正式迈入数字时代,电视节目的加工以及数据传输逐步达到数字化,同时也发展为我国主流的电视技术类型。所以为确保数字电视技术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当对其实际应用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广电应用;要点;改进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视机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属于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在数字技术以及卫星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当下电视行业最核心的技术类型之一就是数字电视技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近年来得以普及应用,有效促进了电视制作和数据传输效率的提升,然而现阶段在電视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依旧表现出一些问题,对广播电视数据信息传输效率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研究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电视技术的相关含义与特点

1.1 数字电视技术的相关含义

数字电视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数据信号发射、运输以及接收全过程的一种技术,此技术能够通过数字处理的方式编译以及压缩画面、声音以及相关数据,使这些信息能够被直接播放或者是存储,促进电视系统播放的实时性。

1.2 数字电视技术特点

(1)与传统的模拟信号技术相比,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层面,都更加灵活,观众也能够享受到多元化、连续性的服务。(2)与传统模拟信号技术相比,此技术的稳定性较高,涉及的数字信号也仅有“0”和“1”两电平。(3)该项技术具备的显著特征就是高扩展性、互操作性以及可分级性,使电视信号能够获得正常运行。(4)在实际工作时,此技术可以利用天线发射模式,使网络用户能够借助天线接收信号,实时观赏电视节目,有着较强的抗干扰性、普及性以及可靠性。(5)在电视广播技术中科学结合信息技术,能实现自动控制与调整的最终目的。(6)该项技术可以完成闲置频谱的二次利用过程,不仅可以拓宽数字电视广播领域的业务范围,还可提升收视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要点与存在的问题

2.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要点

2.1.1 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发射装置,是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射的核心载体,但是在运行时,十分容易受到电磁波方向、干涉项以及衍射型的负面影响,影响着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最终传输质量。在实际选择发射天线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垂直极化、水平极化的核心内容,两者有着一定区别。垂直极化可以使信号分布的更加均匀;而水平极化则可提升信号覆盖范围,这两项分化内容都会影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质量。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一定要提升发射天线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1.2 发射地点

工作人员在具体选择发射地点时,要从“高位定址”的基本原则着手。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选择发射点,都十分倾向于区域制高点,比如某些高层建筑或者是高山之上。因此,在实际选址时,工作人员一定要优先考虑备选地址的实际天气环境,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雷雨天气后,发射天线可以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运行模式,最终选择水平极化。其实这样的现象会导致数字电视信号水平的直线下降。鉴于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环境因素的分析工作,这点尤为重要。其次,工作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在选择发射地点时,首先要保证此区域范围能够得到全面覆盖,不能发生电视信号死角现象。除此之外,在选择实际发射地点时,还要结合经济性的基本原则,不能出现信号重复现象,进而导致经济出现浪费、电视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

2.1.3 发射频率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射频率与最终的信号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对应的发射频率研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到林区、湿地等环境对信号接收存在的限制性。一般来说,工作频率在550-700MHz可以获得最佳的移动接收效果,主要原因是其在林区、湿地等特殊区域内的呈现效果更好,可有效提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覆盖率。

2.1.4 发射场强

要想有效提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射场强,一定要重视相关的信号的能量,这里的能量对数字电视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效果。鉴于此,工作人员在选择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信号时,需要保证信号的覆盖范围以及覆盖率,还要保证场强具备一定高度,使该技术在使用时效果更加良好。

2.1.5 能量与载噪比

与传统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依赖于载噪比,所谓载噪比,其实是一种能量转化的体现方式,在对比能量之间的转化是互相独立的,通过突破两者之间存在的互换限制,也可有效提升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水平。

2.2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2.1 技术设备的运用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传播具体工作在开展时,或多或少会存在设备、技术以及应用不足的问题,此技术无法完全促进数字电视工作模式以及传播形式的创新。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的芯片技术与接收技术,都还未达到有关标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对广播电视的发展环境有着不利影响,也对数字电视的最终效果以及呈现质量不利。

2.2.2 相关产品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在开展数字电视以及传播工作时,会使用大量的设备以及仪器,主要包括传播芯片、接收芯片、接收设备以及发射天线等等。但目前,政府部门并未制定设备与仪器的相关标准,这些设备仪器容易出现使用问题,最终对传播效率有着极大影响,也不利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创新发展。

2.2.3 检测系统和仪器缺少

要想数字电视与传播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有关部门必须创建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及传播体系,此系统与数字电视的呈现效果息息相关,有关人员一定要对定期对数字电视技术系统、操作系统以及传播系统进行科学检测。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对应的检测系统以及检测装备,导致该系统的检测效率较低,无法促进数字电视系统的高效运行,不利于信号传播。

2.2.4 数字电视知识产权存在问题

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涉及了数字电视技术,但是在实际工作时也采用了大量的仪器、设备与技术。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与该类产品相关的市场也不够完善,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工作人员不断解决。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就是技术与装备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对应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规范,这些都是限制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因素。

3. 广电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手机电视的运用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手机已经悄然与电视合为一体,两者对我国传统的电视观看模式带来了较大改变与冲击。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终端随时随地观看节目,比如新闻、电视剧、广播以及电影等节目。手机电视最核心的优势就是重量轻、体积小且观看便捷,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数字电视移动设备,可以为广电提升电视业务收入,促进此类通讯技术与地面广播技术的有效融合与发展,丰富相关内容。

3.2 车载移动电视的运用

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只能是固定形式,但数字电视的出现也基本实现了车载移动电视,车载移动设备主要利用地面数字设备进行接收以及播放,借助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完成地面数字设备接收以及播放。当车速小于120公里时,所有的节目都能稳定且流畅播放。早在2002年,我国就推出了公交车移动电视服务,第一个在公交车内拥有移动设备的城市是上海,它也是全球第二个运用移动电视设备的城市。

4. 提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效果的对策

積极开展技术应用实验,借助这些有效实验,从地面数字电视国标支持的33种传输码率与330种工作模式中,筛选出干扰暴露率好、低可用场强与单频网规划效果好的优秀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促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制定相关的标准制度时,一定要根据数字电视技术的实际需求,创建出更加准确、科学以及全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以及约束网络规划、发射机、信号传输、接收设备、分配接口等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相关内容,使此技术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得更加标准、规范,促进此技术的健康、长远发展。

科学规划地面数字电视频率,在实施电视网络覆盖时,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摸底、核实以及清理工作,创建更加完善的数据库,选择规划参数作为覆盖网的依据,做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工作。

有关部门一定要制定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方案以及政策,结合我国现有广播电视体制与频率资源情况,帮助我国数字电视技术跨过转型难关。

促进设备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设备可以促进生产更加规范,使此技术涉及的芯片、接收终端、发射机以及相关的测试仪器设备都能获得长远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广电技术最核心的技术类型之一就是地面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观众在观看节目时的真实感官享受,也可以促进广电技术的长远发展。虽然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也有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还是存在些许问题,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该技术的功能性,为观众带去更加良好的感官享受,有关人员一定要不断对此技术进行研究,这对广电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双平.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J].视界观,2020,000(008):0107.

[2]晏志.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探讨[J].视界观,2020,000(002):1-2.

[3]朱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分析[J].视界观,2020,000(007):1.

作者:刘芳

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 篇2:

国家广电总局将重点制定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宣布,我国政府承诺2008年奥运会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同时做好直播卫星的相关技术、运营和政策准备。

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组织和协调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抓紧制定。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必须在确保现有模拟广电覆盖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再提供数字电视等新服务。由于模拟的频谱资源已经饱和,要再建立一个数字网全面提供服务的难度很大,投入很大。日本为了调整频率花费了10多亿美元。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搞好频率规划是根本保证,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从国外的经验看,从确定标准、规划频率、系统设备产业化到真正开始市场推广应用,大约需要五六年的时间,现在距离2008年只有三年的时间了,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地面数字电视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抓紧展开。从去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加大投入,开始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工作,今年要拿出阶段性的成果。各地开展的地面数字电视试验,必须与国家确定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相衔接。未经总局批准,不得擅自开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国家计划明年发射我国的直播卫星,目前广电总局正与有关部门一道抓紧做好技术、运营和政策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目的是想通过直播卫星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带动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发展。要发展直播卫星产业,必然涉及到与有线电视的关系问题。如果将卫星直播业务定位为有线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则主要为农村地区服务,可以保护城市有线电视发展。

如果将卫星直播业务定为产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广播电视的新途径和新手段,就不能将卫星直播业务限制在城市以外。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预测,我国直播卫星产业在5-10年内将形成3000-5000万个用户的规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上千亿元,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国外情况看,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本身就是竞争关系。开展卫星直播业务,对模拟有线电视将是很大的冲击。

模拟有线电视只有尽快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才能在频道数量上与直播卫星相竞争。有线电视在提供本地化的节目内容、信息服务以及双向业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广电总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促进我国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地面电视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数字化的发展不仅要求传统的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还带来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卫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各种数字新媒体。面对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影、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IP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等新技术,广电总局决定今后将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审时度势地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根据新技术带来的融合竞争、开放合作的新变化,结合我国的实际,统筹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及时调整和完善广电的管理政策和发展战略,发挥广电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其他行业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推动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

作者:英 宁

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 篇3:

电信广电“互禁”变“互进”迎来破冰 三网融合面临新一轮博弈局面

编者按

尽管“三网融合”已经成了全球趋势,但近年来我国电信、广电依旧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而双方在手机电视和IPTV领域的“互不妥协”,非争个鱼死网破不可,让民族产业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这次,六部委联合发文,有出于对广电数字电视进展不满,借电信运营商的财力解决资金瓶颈的意思。但可以想见,要想使积怨已深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依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双方为争夺产业融合主导权的纠缠不清,将随着各自领域的拓展,呈现出更多的正面交锋——短兵相接在所难免。

冤家宜解不宜结!六部委的发文,有可能终结电信、广电由来已久的争斗,也意味着它们相互之间的渗透有了政策支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信产部、税务总局和广电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鼓励广电和电信相互融合渗透,更明确了双方可进入的“领地”。

《政策》规定,从今年2月1日起,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同时,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目前,广电部门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数字电视推进迟缓,遭遇资金瓶颈,而仅靠广告收入,显然难以与电信系抗衡,这也是广电这几年彻底被电信甩在身后的重要原因。广电部门渴望向传统电信网络领域渗透,特别是宽带接入方面。而电信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在固话用户持续流失,宽带接入放缓的情况下,急需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

广电总局一直以1999年颁布的广电、电信双向禁入的“82号文件”为依据,认为电信阵营运营IPTV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而手机电视方面,广电和电信在标准之争上互不妥协,使这一项目进展迟缓。

广电、电信急需联合起来,结束内耗。这次六部委发文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但互相进入,也意味着更多竞争,可以预言,电信与广电的争斗不会就此结束,而是会出现新的博弈局面。

“互进”迎来破冰

广电与电信交恶已久,近几年愈发加深,电信业的收入已经几倍于广电,这让广电很觉得抬不起头。

一直以来,电信和广电双方都是“各自为政”。1999年,信产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82号)第六条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为了不让广电进入自己的领域,电信将“通信业务”定义为包括电信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大通信”概念。而广电总局则以“82号文件”为依据,认为电信经营IPTV业务违反了国家政策。2005年底到2006年初,广电在福建泉州、浙江等地相继叫停了电信运营商开展的IPTV业务。截至目前,我国IPTV用户仅有100多万户,且只限于上海、黑龙江、辽宁等个别省市,发展大受局限,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

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分析师去年底指出,中国在IPTV市场的开发中,电信和广电之间的根本关系没有理清。它们必须相互作出妥协。双方能否通过合作达成双赢的局面,将决定国内IPTV市场的成败。iSuppli认为,中国内地IPTV市场的未来仍然美好,预计到2011年,用户数量将超过1700万人。

此次各部委的联手,终于顺应潮流。打破了电信、广电的僵局,可谓恰逢其时。在运营时间表方面,此次《政策》中有所强调——2008年,要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播出北京奥运会节目;201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县级以上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电视节目。

而在电视工业战略转变方面,要实现“2010年数字电视机及相关产品年销售额2500亿元,出口额100亿美元;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产业强国的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三网融合将使电信和广电网络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开展相互适应的网络业务,最终形成双赢乃至多赢局面。”

严重拖后腿

数字电视进展缓慢,广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由于受标准、运营模式、内容等众多因素影响,2005年,广电总局不得不把“到2005年发展3000万户的目标”降为1000万户。尽管如此,广电依然没有完成任务,诺达咨询发布的《数字机顶盒及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数字电视用户仅有413万户。

截至目前,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有2796万户,整体转换率接近24%。电信运营商进人数字电视领域,显然有助于缓解数字电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10年前,广电和电信收入差距不大,但到了2007年,整个广电行业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到电信运营商的1/6。据悉,2006年,广电行业的收入为1099亿元,但电信运营商的年收入超过6000亿元。10年之间,拉开了6倍的距离,确实让人震惊。

广电的落后,在情理之中。整个广电之间的不团结、官本意识太重,是造成它落后于电信行业的主因。从广告收入来看,央视一家独大,其他整体规模偏少。但央视一直在打压地方台,一旦各地推出有影响力或者是风头超过央视的节目,就被各种理由封杀,或者要求整改。这种内耗,严重阻碍了整个广电行业的进步,使节目缺乏创新。在内容同质化的情况下,很多电视观众开始转向网络。

“数字电视很可能被互联网视频技术取代,”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政府发展数字电视是希望电视拥有点播功能,但由于数字电视发展非常缓慢,而互联网视频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在未来,数字电视很可能被互联网视频技术所取代。”这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数字电视“强行推出”后,在群众中的反响并不好,不仅价格贵,最重要的是节目内容缺乏新意。

六部委也看到了广电的缺陷,没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任何美好的愿望都会流产。信产部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广电在数字电视推进上的速度,使国家意识到必须改变以往那种缺乏竞争的状态,决定引进来自电信运营商的资金,从而推进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

因此,为了解决数字电视的资金瓶颈,除了允许电信运营商进人外,此次文件还特别强调要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

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毕竟数字电视潜藏着巨大的利润,预计未来9年内,国内数字电视将达1亿台,整个产业链蕴含着过万亿元的商机。

此次《政策》中提及,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此举将有利于加速推进数字电视发展。

争斗没有结束

近年来,固网运营商用户流失严重,增速放缓。中国网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公司用户流失量为252.86万户,创网通最近半年来负增长的新高。从2007年7月开始,公司本地电话用户数出现负增长。截至2007年12月,网通本地电话用户总数为1.1082亿户,同比流失411.4万户。此外,网通的宽带接入业务也在放缓,这就迫切需要通过IPTV等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但是,广电方面一直不肯退让,时不时搬出“82号文件”来阻止电信运营商染指广电业务。2005年12月26日,泉州市广电局一纸通告,叫停了上海文广和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正在该市进行的IPTV测试项目,使其半途夭折。

继泉州广电叫停泉州电信IPTV试点后,2006年1月,浙江广电又叫停了浙江电信IPTV业务。泉州广电和浙江广电都暗示上海文广无权在上海以外拥有与电信的合作权。

2006年4月,北京网通低调建设网络电视试验网,当年6月开通名为“宽频空间”的IPTV业务,但依然没有躲过广电的“大棒”。同年9月,这项通过宽带机顶盒将网络电视内容搬到电视上,可在线观看、点播节目的业务被正式叫停,原因仍然是IPTV政策不明、电信与广电业务范围难以界定。

如此一来,这就导致电信方面发展IPTV业务迟迟没有进展。《IT时代周刊》了解到,截至2007年11月,全国IPTV用户只有114万户,且局限于上海、黑龙江、辽宁等四省市。

这次的《政策》显然打破了此前“82号文件”有关电信、广电的对立状态,鼓励广电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可以投资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和终端改造。本刊记者从网通一高层处得知,根据这一规定,今后电信运营商可以公开开展IPTV业务。

当然,对于各地广电部门来说,数字电视、IPTV一直被认为是除广告收入外的重要收入增长点,如果让“财大气粗”的电信运营商太规模进入,那么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进度大太推进的同时,原本属于广电部门的大蛋糕就有被分食的可能。

而现在,各地广电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政府补贴,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都希望拓宽自己的领域,将触角伸向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这是电信运营商不愿看到的,目前来看,广电最有可能染指的是宽带接入业务,而这又是固网运营商仅存的亮点。

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曾在内部会议上透露,国家很快会公布三网融合产业政策。“广电并不担心,电信应该更害怕,由广电来做融合,保险、便宜。”他强调称,“三网融合不是网络和业务的替代,关键是广电要争得宽带网的运营权。”但广电财力有限,要想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和运营商抗衡,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旧体制。

三网融合难实现

其实,“三网融合”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讨论了多年一直没有结果。但在国外,已经出现了无数成功案例。在法国,电信进入广电非常普遍,电信可建立和经营广电网络,并开放本地环路市场,也可通过ADSL传送电视。当然,广电也可传送话音和文本。

韩国最近也迈出了颠覆性的一步——韩国国会通过法律,允许电信运营商通过宽带网络提供电视节目服务。这也意味着,法律将为韩国固网运营商提供IPTV服务扫清障碍。

英国“三网融合”模式非常灵活,广电、电信可以相互进入,包括双方合作,由电信提供网络平台,广电提供内容;电信、广电分别经营融合业务,避免重复建设,如电信运营商BT开展IPTV,BBC则利用地面数字电视平台推出移动业务等。

就连中国香港也着眼于培育和发展IPTV及三网融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着手放松相关的政策管制,电信服务商和广播机构均可独立提供三网融合服务。电讯盈科堪称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现已由电话服务营办商转为三合一服务营办商。早在1998年,电讯盈科已在电话网络上推出自选影像服务,现在更是提供附设多项增值功能的固网电话及宽频互联网连接服务,是全球IPTV开展得最好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但在中国内地,却因为体制原因,广电和电信老死不相往来。“为了部门利益,阻碍了很多跨部门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IPTV,至今没有在中国形成规模应用,就是两个部门的利益之争造成的,”网友杨三车认为,“手机电视在韩国和日本已经蓬勃发展,在我国这些年却仍然围绕国标的主导权,两个部门争论不休,浪费的是民族产业宝贵的发展机遇。”

尽管此次《政策》也提及了“三网融合”,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

但分析人士推测,未来5年内,电信和广电等部门的合并可能仍无法实现,电信、广电双方的业务竞争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政策》颁布后,由于广电、电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进入对方原有的业务范围,双方的竞争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博弈局面。

责编:徐上峰

作者:杜 舟

上一篇:大学英语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